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孩子每天进行学习、玩耍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班级作为一个平台,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篇文章是为了对幼儿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展开深入研究,以寻找更好的教育模式。在撰写这一论文的过程中,本人进行了很多相关文献的研究,浏览了大量的资源。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幼儿园在管理和日常事务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为本文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园现状,本文作者进行实地考察,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系统的了解,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日常交流、相处,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结合个人对现状的理解进行梳理和整合,构建了文章的思路和整体框架。

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将儿童分配到不同的年级,在老师的指引下,儿童在此

进行日常的活动和知识的学习。对于孩子本身来说,这是小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正式社交场所,尤其是寄宿的幼儿园,更是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转折点。老师负责照顾幼儿生活以及传授知识,在孩子们阶段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极大的责任与担当。在对孩子们的进行日常管理时,当孩子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老师应多加重视,给予耐心地分析和指导,对于孩子们的想法应给予支持和尊重,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和日常行为。幼师应具备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同时在管理方面,学校应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幼师和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与孩子们的初步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代表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对幼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统一的行为规

范,努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成长环境。

对相关的学前教育方法进行学习。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和性格,并且每个班级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特点。因此,不同班级的风貌和气氛也有所差别。本文作者走访了马鞍市刘山幼儿园,对其幼儿园的现状和教育方式以及幼儿园日常生活进

行调研。将丹阳镇小红花幼儿园和巢湖市金码头幼儿园作为例子展开分析,对该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对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2.1班级计划执行方面

1.大部分老师对幼儿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他们将幼儿园的管理内容简单

理解为日常纪律的管理、组织日常活动、监督一日三餐和睡眠等工作,

将这些每日的任务机械的进行,无法运用灵活的方式培养和指引儿童的

日常习惯和行为。在幼儿园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幼师对于孩子的

指导时,常缺少耐心,无法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对幼儿的特

殊性的认识,不能在对幼儿进行为正确的引导下,大部分班级都能有序

的进行日常活动,有效的管理班级纪律,并且有序的进行日常活动。大

部分幼儿都可以认真听从老师们的要求,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生活习

惯,班级无序等现象比较少见。在对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调研发现,只

有两个班级教师以及一个保障人员没有严格实施相关规定,导致幼儿出

现错误的行为认知。还有一些班级由于孩子们自我约束能力的缺乏,在

治理纪律时必须多次重复要求。比如说,在组织幼儿进行早餐后,有一

个班级的日程是去外面做活动、跳晨操。这时老师会对活动流程进行讲

述,并安排孩子们进行有序的排队、上厕所、清洗双手、饮水,在进行

完这一流程后组织儿童排队等待课外活动。标准的园内规范是为了让老

师可以有序地安排课外活动并维持纪律。由于幼儿园在年龄上存在很大

的差别,因此对待不同年龄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规则和要求。但从整体

上来看,园内统一要求可概述为进入园内,见到老师应积极问好。老师

点名时声音要洪亮。

2.课外活动要听从老师组织。上课时坐姿要好,“小手背背后,小脚并并拢,

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老师”;

3.课外活动时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老师说明。

4.认真吃饭,吃饭时间不许说话,切忌挑食,减少菜掉到桌上或地上的情

况。;

5.课外活动有序排队,不推挤、不交谈、不打闹。

6.懂礼貌,离园时主动对老师说再见。

上述纪律就是老师对孩子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老师在对这些规则进行引

导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搬园内要求阐述,孩子们也是乖乖听从。这就导致多数孩子只知道按照原则办事,却不知道这么做的原因,无法对原则的用心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对日常幼师与孩子们的互动过程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幼师们大多是以尊重为原则,并进行支持和引导的。幼师们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变化以及下意识的行为,同时结合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年龄的差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当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和表现时,幼师们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和指引错误的方式,对孩子们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的规范和引导。目前来看,仍旧有少数老师不按照学校的流程进行,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喜好和认识来处理错误问题。对于犯错的孩子,多数情况是没有耐心的,而是稍微了解情况后进行主观随意的判断;也有些老师在对待幼儿问题时较为严厉,甚至在话语中掺杂着威胁恐吓的意味,这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幼儿的课程安排是由在所在班级的老师进行负责的,他们对于一日的课程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课程进行精心的安排和策划,使课程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在激发孩子们兴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教授孩子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做人处事的方式。这一点幼师们表现的十分重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学习大量的相关教育知识,注意传授的方法和模式来进行有效引导。但也有些幼师,对于课程的安排过于应付,把课程当作任务进行,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没有系统的课程安排,寥寥草草应付一日三餐和睡眠作息,从而导致孩子们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框架。

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多数老师都和家长保持时刻的联系,这样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与孩子共同进行课外活动。在育儿方面,他们能够共同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达成有效的共识。从而使孩子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但也有少部分老师还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对于班级的管理,坚持自己的主观方式。很少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幼儿在班级的状态不能及时和家长沟通,无法将幼儿园与家庭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而家长的了解也只是单方面的收到园内消息和通知,接到通知后按照要求辅助孩子们完成即可,因此导致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相脱离的现象。

教师在日常对班级内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管理认知。对于日常的管理没有从长计议的方案和计划可以实行,日常管理仅局限于纪律和秩序的维持。实际管理的过程与在递交工作时所汇报的方案和计划不相匹配。幼师缺乏对班级管理的系统思考,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管理的态度,无法建立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