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

合集下载

2004年我军正式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2004年我军正式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2004年我军正式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2004年,我军正式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行充实和完善,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准备打赢一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充实和完善为准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2004年年末,胡锦涛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出科学概括——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军队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胡锦涛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党中央、中央军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谋划兴军之策、强军之道——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全面落实“五句话”总要求,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解决好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课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官兵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治军方略,为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趋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学习小组按]我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有自己的特色。

这套理论的精髓是什么?是,军事辩证法。

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军事问题的独特创造。

对此辩证法,习主席有过相关论述。

1,谈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2,谈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习主席指出:“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

”这深刻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战争指导的根本原则。

3,谈军事斗争准备习主席指出:“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复杂多样,并呈现多向联动的特点。

抓备战必须通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等等。

今天,推荐《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中的一章:“关于军事辩证法”。

源自《解放军报》公开见报版本。

——————————《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关于军事辩证法军事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军事问题的独特创造,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精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军事问题,深刻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丰富发展了党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既要深入理解重要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要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提高认识和运用军事规律的能力,更好地把强军兴军事业推向前进。

1.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思考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逻辑起点。

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新时期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准备高素质军事人才在未来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使得军事人才的培养成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1、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应付未来战争挑战的需要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战争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化战争逐渐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战斗力的主体,其作用贯穿于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后勤保障等要素之中,是战斗力的灵魂。

战斗力其它要素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官兵的士气、意志、体质、谋略、创新精神。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同时,信息化战争表现出与机械化战争不同的特点,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行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的支持,数字化部队的建设成为重点;战场空间空前扩大,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中展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典型作战样式;武器装备在软件系统的支撑下,更加智能化;指挥手段更加多样、更加迅捷。

信息化战争新特点表明,传统型的军事人才已经滞后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新型军事人才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适应政治性更强的未来战争的需要,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符合打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胜任对战争的有效指导,健全的身心素质,能应付快节奏、大压力的现代战争。

军事人才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争夺的制高点。

世界各军事大国都认识到人比武器装备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更重要。

美国《2010年联合构想》指出:到达2010年,科技力量将极大地提高美军的战斗力,但美军的最大优势是官兵的适应能力、创造精神、集体观念和献身精神;“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源泉,胜利最终取决于美国武装力量的每一份子。

美国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上将在谈到美国如何打下一场战争时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仍将需要有才能的、足智多谋的和勇敢的男女战士,以实现和指挥我们的军事行动。

理解和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理解和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强军目标摘要‎‎‎要 ‎‎‎‎‎ 要 ‎‎用关键词 ,时代 , , 要 ,‎‎ , ‎‎‎ 要 ‎‎,用 ‎‎ , ‎‎‎‎ 关 ‎ 时代 ‎‎,要 ‎ 要 , 关 要‎ , ‎ , ‎要 , ‎‎, ‎‎时代 ‎‎‎‎要‎‎ 用关 时代 ‎‎‎‎‎‎‎ , 时‎代‎‎ , ‎‎‎‎‎‎‎‎‎‎‎ , ‎‎程1 时‎, ‎‎, 时 ‎1龚耘, 孙君. 三 维度 [J]. 海 工程 报, 2013, 10(2)要 , ‎‎‎‎ , ‎加 ‎‎代 ‎ , ‎‎ 要 ‎ , 时 ‎‎‎‎ 报‎‎‎‎‎‎‎,要 ‎ 代 ‎‎2 , ‎‎‎‎‎‎‎‎ , 代‎‎ 需 ‎ ,‎‎‎ , ‎‎‎‎要 ‎ , ‎‎‎ , ‎‎ , ‎‎‎‎‎, ‎‎ 时代 ‎, ‎‎ , ‎‎ , ‎‎‎ 要‎关 ‎, ‎‎三三 ‎ 要 ‎3 要 ‎‎ 三 ‎‎,三 ‎‎‎‎ , ‎时 ‎‎‎,‎2秦贤卿, 邵骏, 刘燕 . 立 杆意 层 再 台阶[J]. , 2013 (7): 30-30.3杨 , 李小 , 娄红 . 路 [J]. 政工 研究, 2013, 14(3).‎,‎‎ , ‎信息‎‎‎ , ‎‎‎, ‎‎ , 要 政‎‎ 时‎ , 要 ‎‎ , 要 ‎‎ , 要 ‎‎,‎三 ‎‎‎ 工 ‎活三 关‎,‎‎ , 时‎‎ 时‎ , ‎‎ , ‎加‎‎ , 要 ‎手要用 ‎工 要 ‎‎ 要 ‎‎要‎关‎‎ 要‎政 , ‎‎‎, ‎ 要 ‎ , ‎ 意‎ , ‎加 ‎ 信息 ‎‎‎ 时 ‎‎,‎工程 要 ‎ , ‎,‎,加 ‎信息 ‎‎三 ‎‎‎要 ‎‎,‎ 代 ‎三 , ‎‎‎需 ‎,‎ , ‎‎‎信息 ‎‎ , ‎, 信息 ‎,加 ‎‎需要 代‎‎‎‎ ,加 关键‎ , ‎‎‎ ,加 信息‎‎‎‎, ‎‎‎‎ , ‎ 度‎‎‎, ‎‎路子‎ , 立 ‎信‎ ,‎‎‎ 要‎ , ‎‎‎ 要 ‎关键 , ‎‎,‎关键 , ‎‎要证‎‎工‎‎‎, ‎ 工 ‎ 要 政 ‎要 , ‎‎‎ 度‎,‎‎‎, ‎‎‎ 报‎ 要加‎‎‎‎ , 工 ‎要‎ ,要 ‎‎‎, 需‎ , ‎ 要 ‎ 度 ‎‎,‎‎‎遵循关 要‎‎‎‎ , ‎‎‎‎‎ 几()关 ‎‎‎ , ‎‎ 立 ‎ 立‎‎, ‎‎程 ‎‎要政 ‎,‎‎‎4()关 ‎要要 ‎ 要 , 路 ‎ 要 ‎ 手‎ 要 用‎‎‎‎‎‎三 ‎需要 ‎‎‎‎ 代‎‎ 信‎息‎‎‎‎(三)关 ‎‎‎ 工程, ‎‎‎ 工 ‎‎‎ 度 ‎ 证‎‎5‎,‎ 维 ‎ 三 立 ‎,‎‎‎,‎‎‎,维 ‎‎,‎‎语, ‎ , ‎‎ 需4周 贵. 移 路[J]. , 2013 (10): 41-42.5张阳. 政 [J]. , 2013 (8): 6-9.要‎,‎‎‎意 , ‎‎‎参考 献[1] 东璐. 时 警卫 士[J]. , 2013 (16): 52-53.[2]龚耘, 孙君. 三 维度 [J]. 海 工程 报,2013, 10(2).[3]李 , 王晓光. 要 专 座谈 [J].西 政 院报, 2013, 26(2).[4]蒋贤 . [J]. 政工 刊, 2013 (6): 6-7.[5]秦贤卿, 邵骏, 刘燕 . 立 杆意 层 再 台阶[J]. , 2013 (7): 30-30.[6]. 群众路线: [J]. 政工 研究, 2013, 14(5).[7]徐雪英. 立 升 政 教 [J]. 沿, 2013 (012): 33-34.[8]杨 , 李小 , 娄红 . 路 [J].政工 研究, 2013, 14(3).[9]余永洪. 员 干 工 [J]. 南京政 院报, 2013,29(3).[10]张阳. 政 [J]. , 2013 (8): 6-9.[11]周 贵. 移 路[J]. , 2013 (10): 41-42.[12]周 . 层 [J]. 政工 研究, 2013,14(4).。

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

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

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阐述了中国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军事科学院的军事专家们对这部白皮书中的十个亮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1:首提“海外利益攸关区”白皮书说——“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专家解读——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煜:我国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海外利益攸关区”概念,这表明,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已经成为军事战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这是全球化时代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亮点2: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白皮书说——“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专家解读——军事战略部研究员赵德喜:成立60多年以来,从沿岸防卫、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人民海军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今天,新的战略要求是与中国海上利益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也是与中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相适应的。

需要指出的是,“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的战略转型并未改变中国海军的防御性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海军延伸航行轨迹,是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和相关法律文件履行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而“远海护卫”的本质,则是在远海通过合作的方式维护海上安全,从而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

中国海军参与的护航、搜救行动,都是很好的证明。

亮点3:首次披露“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白皮书说——“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

”“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

”“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路径思考(1)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路径思考(1)

2009年第2期第25卷(总第144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Journa l o f PLA N an ji ng Institute of Po liticsN o.2,2009Se rial N o.144V o.l25军事理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路径思考张 云,林 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摘要: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所经历的历史路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精简整编,军队建设转向高级阶段;科技强军,军队建设开始质量建军;全面变革,军队建设开始整体转型。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正处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初级阶段,这是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所处的历史方位。

必须树立信心,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和实践,加快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加快迈向军事变革的中级阶段。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把握好历史路径、现实路径与未来路径的统一。

把握历史路径的关键是总结历史,把握现实路径的关键是立足实践,把握未来路径的关键是瞄准前沿。

关键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路径中图分类号:E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9)02-0081-07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站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口,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梳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历史路径,分析判断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的历史方位,从而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路径,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迈向新的阶段。

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历史路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总称,是在当今时代条件和世界新军事变革影响下产生的,涉及到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军队组织体制、军事理论、作战样式等军事领域各个重要方面,具有方向性、根本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1#笔者认为,这些基本特点,正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中国军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印记。

准确把握军事斗争的准备规律

准确把握军事斗争的准备规律

准确把握军事斗争的准备规律作者:沈凯来源:《决策与信息》2008年第07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若干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关于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新思想,使我们对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跟踪国际政治局势和世界军事变化趋势,及时实现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基本前提准确的战略判断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军事变化日新月异。

我军及时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对军事斗争准备指导思想实施了三次重大的调整,实现战略性转变,有效地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战略水平。

第一次转变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

中国共产党“九大”政治报告提出“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核战争”,使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指导思想放在时刻准备打大仗上,即准备应对机械化条件下的大规模全面战争。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和全军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和“山、散、洞”建设,由于军事斗争准备充分,有效地慑阻了敌军对我军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从战后的历史事实出发,重新考察了世界战略格局,全面分析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冷静果断地作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战有可能避免,而围绕边境领土争端和海上利益等问题诱发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将成为今后突出的问题。

这一思想指明了军事斗争准备的新方向,即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由应对全面战争转向应对局部战争。

由此,我军开始实施了百万大裁军行动,使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开创了军事斗争准备精兵备战的新时期。

第二次转变是20世纪90年代初。

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外科手术式打击。

在战争中展现了一大批应用现代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使现代战争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的常规战争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发展研究

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发展研究

( 一) 积极 防御 , 不 是单 纯 防御 , 而 是 攻 势 防御 。 是 攻 守 结
合。 实行 积极 防御 , 一定要 灵活机动 。 战略指导 既要坚 持战略上 的 防御 和 后 发 制 人 , 又要 重 视 在 战 役 斗 争 上 采 取 积 极 的攻 势 行 动 和先机 制敌 : 既要 有持 久作 战的准备 , 更 要力 争在 战役 战斗 中快 速 反 应 、 速 战速 决 , 特别是应对 高技术条件 下的局部战争 。 当具备 了战略速决条件 时 , 就要力争战 略上 的速决 。积极 防御
略是 我 国长期奉行的战争指挥和 国防建设 的基 本方针和策略 , 这一军事战略在 党的领导 集体 不断的 实践 、 探 索和深化 的过程 中形
成并发展起 来贯彻 新时期积极 防御 军事战略 方针 , 重在 了解其发 展轨迹 , 研 究其显著特 点 , 把 握其 科学 内涵 , 遵循 其科 学发 展规 律, 切 实做到 与时俱进加 强军事战略指导。
作为现代 化建设的发展方 向 ,推进机械化和信 息化复合发展 ,
逐步 实现 由机械化半机械化 向信息化 的转 型 ,实现军 队火 力 、 突击 力 、 机 动能力 、 防护能 力和信 息能 力整体 提高 , 到 2 1 世纪 中叶实现建设信息化军 队 、 打赢信息化 战争 的战略 目标 。 ( 三) 发展人 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依靠人 民群众建设和巩 固 国防 , 是 中国的真正优势和力量所在 。 面对现代 战争 的新 变化 , 中国坚持实行精干 的常备军与强大 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 , 高
( 四) 提 高联合作 战和 完成 多样 化军事任 务 能力。为适应
现代 战争体 系对抗 的要 求和应 对多种安 全威胁 ,人 民解放 军 以联合作 战为基 本作 战形 式 , 提高军 队威慑力 和实 战能力 , 以

战略基点”的科学要义

战略基点”的科学要义

战略基点”的科学要义
“战略基点”是指在战略规划中具有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作用的要素。

它们是制定、推进和实现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在军事战略中,“战略基点”通常是指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资源,但在商业、政治和其他领域,也可以指人才、技术、品牌等。

确定战略基点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使组织在竞争中胜出,同时还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

战略基点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目标、资源和能力等因素。

在确定战略基点后,组织需要将其作为重点资源加以保护、发展和利用。

科学确定战略基点的关键在于,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比如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力分析和风险评估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来的趋势和变化,以使战略基点能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战略基点的确定是制定和实现战略的关键,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障。

科学地选择和保护战略基点,可以帮助组织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战略目标。

- 1 -。

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者:陈新根龚晓伟佘颍颖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1期摘要:习近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军事斗争准备,坚持以抓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具体措施是,用信息化理念筹划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军事斗争理论;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努力把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到新的水平。

关键词: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实战化;特点规律中图分类号:E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2-0013-03习近平同志说:“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要牢牢扭住,须臾不能松懈”[1]214。

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在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中,把军队现代化建设搞上去。

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职能所系使命所在,是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部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展开,各项建设都要着眼它来加强,实际成效也要通过它来检验。

抓住了军事斗争准备,就抓住了部队各项工作的龙头,抓住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近年来,我军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抓住发展重点,统筹发展全局,通过局部跃升促进整体提高,不仅适应了国家安全形势需要,而且也对推动军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紧紧扭住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不放松,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牵引作用,全面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用信息化理念筹划军事斗争准备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突破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式,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用信息化理念筹划军事斗争准备。

因为未来的军事斗争打的是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就要实行观念的转变。

过去我军打的是机械化战争,人们确立的是机械主导观念。

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就要破除传统的机械主导观念,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用信息化理念筹划军事斗争准备。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1993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军事战略指导上的一个大的调整,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对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确定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强调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全局,军队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包括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国防科研等,都要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周密规划、全面部署和深入展开。

21世纪初,中央军委根据高技术战争在本质上就是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判断,充实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内涵,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贯彻,抓住了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要求不相适应这一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明确了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强有力地推进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强调,要毫不松懈地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快推进海军建设,提高海军全面履行使命任务的军事能力。

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拓宽战略视野,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海军改革,按照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统一部署,结合海军部队实际,认真搞好海军改革的研究论证和总体设计,努力形成有利于海军科学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机制。

要继续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强海军正规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始终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管理,遵循战斗力的生成规律抓建设、抓训练、抓保障,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军转干考试时政热点 2015国防白皮书内容解读

军转干考试时政热点 2015国防白皮书内容解读

军转干考试时政热点2015国防白皮书内容解读【导语】2015年军转干考试要求军转干部掌握最新时事政治信息,为了帮助军转考生熟悉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中公教育军转网为您提供时事政治热点,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解读,供广大2015年军转干部阅读。

【时政热点】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解读【重点内容】军事专家陈舟解读新版国防白皮书——强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5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

与以往8部不同,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专门阐述军事战略的专题型国防白皮书。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白皮书,我们对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国军队的透明自信前所未有记者:新白皮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内容与以往有哪些不同?陈舟: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战略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国之道。

科学制定和谋划军事战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在这一大背景下,新白皮书主要突出了三点:一是着眼国家由大向强快速发展的历史定位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深刻揭示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时代内涵。

二是依据国家战略目标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阐述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和军事安全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三是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进一步阐明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走向、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

新白皮书是首次全面阐释国家军事战略的政府文告,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内容涵盖军事战略指导和军事力量建设运用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开放、透明和自信。

■中国军队肩负四大使命承担八项战略任务记者:“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是国防白皮书中的全新章节,请加以介绍。

我军战略指导思想

我军战略指导思想

我军战略指导思想一个重大决策对历史的影响,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示出来。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深深感到,我军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就是这样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伴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军果断地把战略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应急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

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必将继续对国家和军队的长远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学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做出的战略决策“观水视其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世界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不断增长的年代。

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深入考察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观点。

据此,在1985年军委扩大会上,中央军委果断做出军队战略指导思想转变的重大决定。

“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这是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时代主题,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势而得出的正确结论。

他认为打世界大战,别人没有资格,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

但是,苏美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

同时苏美双方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都受到了挫折,都没有完成,因此谁也不敢先动手。

所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进入90年代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与对抗结束。

美国虽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实力相对下降,无力称霸世界。

俄国、日本或欧洲虽然是不可轻视的力量,但一时还不能同美国抗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综合国力逐步增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军事战略》十大亮点

《中国的军事战略》十大亮点

《中国的军事战略》十大亮点作者:来源:《军工文化》2015年第06期中国最新的军事战略是什么?制定的依据在哪里?它将怎样影响中国军队未来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的军事专家们对这部白皮书中的十个亮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一“四个维护”成为中国军队新使命[白皮书说]“中国军队有效履行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赵德喜:军队使命是指军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所承担的重大职责和基本任务。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的职能使命不断拓展,“四个维护”为推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是我们党对我军历史使命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也要求全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紧围绕有效履行这一使命展开全部工作。

亮点二中中国军队八项战略任务[白皮书说]“中国军队主要担负以下战略任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战略威慑,组织核反击行动;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任务。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温冰:关于军队的任务,过去我们一般用“总任务”“总目标”等表述方式来作出要求。

这部白皮书第一次明确了军队的8项战略任务,涵盖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还涉及太空、网络等新型安全领域。

这些任务是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的具体体现,将对全军的建设发展起到具体的指引作用。

亮点三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白皮书说]“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是什么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说,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白皮书说,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确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并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

1993年,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

2004年,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白皮书说,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根本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决定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

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坚持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注重深远经略,塑造。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_普通班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_普通班
把握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 以及新时期坚持这一战略思想的意义。 深刻领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精神实 质,明确其在新时期反“台独”军事斗 争准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员 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部队各项建 设和一切工作的自觉性。
1、坚持战略上后収制人
2、坚持持久作战的思想
3、坚持人民战争
44.74万平方公里 14.51万平方公里 2032万人 55.1万人
台湾海峡军事演习示意图
4、从作战类型和作战样式看,作战类型:未来进行 的主要是统一祖国或收复失地的战争(战役战斗主 要是进攻战;把攻势作战摆在突出的位置) 。 作战样式:陆、海、空、天诸军兵种联合进行的立 体战、电子战、导弹战(一体化联合作战)等。一 定的条件下也不放弃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
5、从战争手段看,采用高新技术兵器和其它 技术幵用的空前激烈的军事较量。把未来战 争的基点,放在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战胜优势 装备的敌人,放在打赢可能収生的信息化条 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美国军事思想界认为:动用国家的武装力量,通 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 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前苏联军事界认为: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 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和进行 战争的理论和实践。
(二)军事战略方针的主要的内容
1、判断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对象 2、确定战争或军事斗争的目标与性质 3、明确战略的主要方向 4、提出武装力量建设的要求
(3)1998我军提出“两个历史性课题”:打 得赢和不变质
(4)十六大提出“双重历史任务”(机械化 和信息化),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収展 (5)2003年中央军委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 变革 (6)2004年中央军委提出军事斗争准备把基 点放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新时期军队应对战争威胁“两个基点”的三次重大调整

新时期军队应对战争威胁“两个基点”的三次重大调整

的新的航向。按照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 讲质量, 讲真止的 战斗力 。搞少而精的、 真正顶用 的” 目标 , 全军部队 【( 2 J
进行 战略性 结构 调整 。 18 90年 , 始 大力 精 简 机关 , 缩 开 压
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 O世纪 8 0年代中期 , 邓小平在 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18 92年, 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集 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中, 经过长期观察 体转业 。在 18 、92年 精 简 整 编 的基 础 上 , 18 90年 18 以 95 和冷静分析 ,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 当今战争 年“ 对 百万大裁军” 为突破口, 队建设迈上精兵之路。邓小 军 与和平及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作 了科学分析 , 出了世界大 平称赞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表面看“ 作 减少一百万, 际上并 实

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 邓小平从分析我军建设的
建设 的主要 矛盾是 现代 化水平 与 打现 代 战争 不相 适应 , 化
平、 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解放思 主要矛 盾人 手 , 以尖 锐 的语 言 一针 见 血 地 指 出 , 当前 我军 军事发展的形势作为指导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 , 在敏锐洞 解这一 矛盾 , 能走 传 统 的 以数 量 弥补 质 量 差距 的老 路 。 不 军事力量的建设“ 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打 不起来 的这段和平环境 , 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 本建设 , 提高军政素质 , 增强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 的自 卫能力 。 [( 以现代化为中心 , ”1 】 走精兵之路 。这一武装
战 可以推 迟或 避免 的 战略 判 断 , 出了 “ 提 和平 与 发 展 是 当 没有 削 弱 军 队 的 战 斗 力 , 是 增 加 了 军 队 的 战 斗 而 二 、 开创精 兵之 路步 入依 靠科 技进 步的轨 道 从 。 ] ∞ 今时代主题” 的科学论断。在举国迎敌的大规模反侵略战 力 ” 【( ’

军事斗争史感悟3000

军事斗争史感悟3000

军事斗争史感悟3000[摘要]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逐步向前推进,中国也逐渐加快追赶世界先进国家军队的步伐,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军队的新军事变革正如同其经济发展一般,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主要探讨考察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军事变革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三步走”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世界军事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为标志的几次重大的军事变革。

当人类历史跨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战争的形态也逐渐出现高技术化的萌芽,到第四次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已经明显带有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就表明,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当今一种基本的战争形态。

”基于此点,中国军队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产生,拉开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序幕。

一、确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始在探索中逐步前进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中央军委敏锐地察觉到高技术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

海湾战争过后,中央军委几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这场战争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研究海湾战争,不是为了侵略别人,而是为了积极防御”,为了指导中国军队以后的发展。

针对未来战争中,高技术的决定性影响,江泽民同志指出:“从海湾战争可以看出,现代战争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成为立体战、电子战、导弹战,技术落后就意味着被动挨打。

”科学技术地突飞猛进并大量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得其日益在战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此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高技术对于未来战争的重要性,要求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并提出“大力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将发展国防科技摆在战略位置,这是推进国防科技现代化的一个重大发展,也为此后中国军事战方针略的调整,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定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安全形势,中央军委把积极防御同当代军事斗争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考虑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随着高新技术大量涌现并运用于军事领域,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手段、指挥方法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军事战略,企图谋求新的优势。与之相联系,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将明显带有高技术性质。全军都要关注军事形势和军事战略问题。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急剧变化和国家安全形势,中央军委把积极防御战略同当代军事斗争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提出和实行这个"转变",是军事战略指导上的一个大的调整。其基本要求是:在对战争样式的认识上,要从重点准备全面战争(包括核战争)转向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就要求我们从战争准备、战争实施上改变认识,采取有效手段,赢得战争胜利。在武装力量的建设上,要从重视军队数量转向注重军队质量,走精兵之路,改善武器装备,提高官兵素质。在教育训练的改革上,要重点解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问题,由依靠全面动员和战略决策转向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加强合成训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野战生存能力。
【标题】:如何理解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为第一,高技术给未来战争带来了深刻变化。
邓小平再三告诫我们,要重视高新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所带来的军事变革及其在战略指导上的实践意义。高技术的发展特别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促使未来战争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极大地扩展了兵力兵器作战的空间性能,使战场的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作战向大纵深、高立体、前后方区别淡化发展。二是战争的时效空前提高,使战场的时间效益大大改观,战争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辰连续作战发展。三是高技术常规武器大大增加,对战场的综合破坏效应增大。四是战争的信息技术手段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现代战争中,由于现代军事信息技术发展,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利用和对抗会发生质的飞跃,使信息在作战中的功能、地位作用大大提高。侦察与监视将呈现立体化,大范围的覆盖予警网将宽方位、大纵深的密布,精确定位系统将全球覆盖,通信手段将多样化,指挥控制将立体化、自动化,电子战武器装备将是攻防兼备,斗争日益激烈,它将与陆、海、空、太空战场并列构成"五维一体"的现代战场。五是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战场消耗巨大,后勤补给困难,战场具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特点,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