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合集下载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SOP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SOP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SOP
江苏盛泽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前准备
1、与微生物联系,申领消毒不好的空气培养皿。

空气培养皿大盖在下,小盖在上。

2、须要取样的房间搞好消毒或是中氧,并停用门、窗,摆指示牌,严禁人员步入。

3、科室
专人负责管理,取样前搞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取样时间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
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三、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1、平皿放置要求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置放各取样点,取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取样时空气培养
皿小盖在下,大盖在上,将平皿砌关上,扣放于平皿旁,曝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及时下架。

2、布点图
(1)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应距墙壁1m处为;
2)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2)使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1)手术区万级,周边十万级
2)手术区百级,周边区千级
1)标本载运专人负责管理,载运途中防止培养皿污染。

2)空气培养皿大盖在下,小盖
在上。

五、结果排序(微生物室)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平板曝露法按照平均值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曝露时间六、结果认定。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监测工作成果回顾
监测方法创新与优化
本次监测工作采用了先进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技术,如实时在线监 测、微生物气溶胶采样等,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对医院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持续监测, 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消毒效果评估
普通病房
门诊候诊区
普通病房的空气消毒效果相对较差,菌落 总数和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需要加强消毒 措施。
门诊候诊区的空气消毒效果最差,菌落总 数和致病菌检出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 就医环境,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不同时间段数据分析
消毒后即时监测
消毒后即时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位的空气消毒效果均 较好,菌落总数和致病菌均未检出或检出率较低。
在医院环境中,空气清新度对 于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健 康至关重要。
空气消毒设备在消除细菌和病 毒的同时,也应能够提高空气 清新度,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 质和异味。
04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方案设 计
监测点位布局规划
关键区域覆盖
确保监测点位覆盖医院内关键区域,如手术室、ICU、病房、候 诊室等。
点位数量与分布
在满足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噪 音低、易用性好的设备。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设备,例如对于需要快 速消毒的场所可选择品牌A设备。
对于采购策略,建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综合考虑 设备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中标品牌及型 号。同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设备技术参数、 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指南等资料,以确保设备的正确 使用和维护。
紫外线消毒应用
适用于手术室、ICU、产 房等空间的空气消毒,但 需注意对人体和眼睛的保 护。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诊疗活动的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

四、监测内容与频次1. 监测内容:(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包括洁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等特殊场所的空气监测。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包括床栏、床头柜、洗手池、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包括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采样监测。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包括消毒液的浓度、有效期等。

(5)无菌物品监测:包括各类无菌包、无菌容器等。

(6)紫外线灯管监测:包括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使用寿命等。

2. 监测频次:(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一次。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每月一次。

(5)无菌物品监测:每季度一次。

(6)紫外线灯管监测:每半年一次。

五、监测方法与判定标准1. 监测方法:(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置在各个采样点,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手指指尖,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消毒剂的浓度。

(5)无菌物品监测: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从无菌物品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6)紫外线灯管监测: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计,测定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规范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注意事项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

2、监测频次⑴重点科室物表每月监测,工作人员手每季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群体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体系,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1. 监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包括门诊、住院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等。

2.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管等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三、监测方法和频次1.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沉降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采样前,清洁并消毒采样区域,然后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定时间,培养后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擦拭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无菌棉签和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将棉签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医务人员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后,取一定量的消毒剂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手卫生状况。

4. 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剂中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5. 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的无菌物品中随机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

6.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仪测试紫外线灯管的强度,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1. 监测数据由院感科负责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测数据库。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标准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m,采样时将平板盖翻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考前须知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防止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给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外表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给中心等。

II、III、IV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沉降法)标准操作规程

II、III、IV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沉降法)标准操作规程
2.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 m.
3.必要时准备空白对照培养皿,做好标记。
2.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 随机监测。
采样方法(沉降法)
布点图示
结果判定
1.II类环境∶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mm平皿)。
2.II类和IN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分钟·直径9mm平皿)
3.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应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
II、III、IV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沉降法)标准操作规程
持有部门: 文件编号:
制定者: 审核者: 版次: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执行日期:
适用范围∶
1.感染高风险部门日常监测。
2.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暴发调查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定的通风换气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10cfu/cm2 (或0.2cfu/平板)
≤200cfu/cm2 (或4cfu/平板)
Ⅲ类
各类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 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 通病室和房间、血透室
≤500cfu/cm2 (或10cfu/平板)
某医院对中央空调出风口采样
15
(二)手卫生效果监测
• 监测对象:各科室医务人员,尤其是重点科室 • 监测频率:常规每季度1次,但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之
•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 新生儿室 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空气 cfu/m3
标准
物体表面 cfu/c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
≤10
≤5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200
≤5
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
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
• 结论:依靠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我们发 现MRSA,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在病房电脑的污染率明显降低,并且没有 造成内院感染。研究结果提示在无院内感 染暴发的情况下,常规消毒甚至电脑设备 上的微生物监测不强制执行。
(三)物体表面采样
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 采样方法:棉拭子法、压印法 采样面积:
测试方法
1
2 2
(五)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 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2小时内检测。 监测频率:灭菌内镜每月1次,消毒内镜每季度1次。

庄河市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庄河市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庄河市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摘要】目的了解庄河市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为加强消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本区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

结果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78.40%,其中市级医院64.29%,乡级卫生院72.55%,社区卫生服务站84.75%,个体诊所70.00%;ⅱ类环境69.84%,ⅲ类环境82.00%。

结论庄河市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整体较差,应加强监测和监督,提高各医院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努力提升消毒质量。

【关键词】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是我单位开展医院监测的重点,但监测合格率一直较低。

为掌握本区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我们于2009年8~12月对本区的市级医院、乡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的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进行全面的监测。

1方法2009年8~12月,对本区的市级医院、乡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的室内空气进行随机采样。

室内空气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

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2。

评价标准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室内空气ⅰ类环境细菌总数≤10cfu/m3,ⅱ类环境细菌总数≤200cfu/m3,ⅲ类环境细菌总数≤500cfu/m3。

2结果共采样213件,合格167件,总合格率为78.40%。

其中市级医院64.29%,乡级卫生院72.55%,社区卫生服务站84.75%,个体诊所70.00%(见表1)。

各类环境中,ⅱ类环境采样63份,合格44份,合格率69.84%;ⅲ类环境采样150份,合格123份,合格率82.00%。

3讨论监测结果显示,本区医院空气消毒合格率较低,这与医院领导不重视消毒工作有关。

空气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

空气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

空气消毒方法及效果监测
1、消毒方法:
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空气净化器进行高效除尘灭菌。

2、气培养采样科室:
层流手术室、层流病房、手术室、产房、高危婴儿室、新生儿室、监护室、血透室(配制室)、供应室、无菌摆放室、烧伤病房、扩创室。

3、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每月一次。

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平板放置与地面垂直高度150mm,室内面积小于等于30㎡,设一条对角线,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1米处取1点;室内面积大于30㎡,设东、南、西、北、中五点,4角之布点距离均1米。

常用物品消毒方法。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第一节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概述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一、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特性1.必要性(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专业性强,不检验不知道结果。

(2)新建病房、新消毒设备、新消毒剂均应做效果监测。

(3)特殊对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监测。

如移植术前、ICU 病房、危重患者等。

2.科学性以科学的试验设计、熟练的技术、可靠的结果、确切地分析,得出结果评价。

3.规范性以权威规范为依据,符合其基本原则要求。

如检测时机的确定、标准菌株的选择、标本数、重复次数、实验方法等确立。

二、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应遵循的原则(1)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

(2)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

(3)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三、监测方法的分类L根据检测方法性质分(1)物理方法:测量压力灭菌温度、测量紫外线强度等。

(2)化学方法:各种化学指示卡。

(3)生物方法:嗜热/枯草芽抱灭菌效果监测自然菌存活数监测。

4.根据消毒灭菌对象性质分(1)空气消毒。

(2)表面消毒。

5.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分(1)压力蒸汽灭菌。

(2)各种器械。

(3)化学消毒剂。

(4)紫外线灯杀菌效果。

(5)手和皮肤消毒效果。

(6)空气消毒效果。

(7)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四、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必要条件(1)专业实验室。

(2)必备设备器材。

(3)选择实验方法。

(4)熟练实验技术。

五、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1)医院感染率<10%,灭菌切口感染Wo.5%。

(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W20%,调查样本量不少于年监测患者数的10%o(3)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30
2.3.2 布点措施
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Βιβλιοθήκη 周围区Ⅰ级 100级(5) 1000级(6)
Ⅱ级
1000级(6 )
1000级(7)
Ⅲ级
10000级(7 )
100000级(8)
IV 级
300000级(8.5)
布点要求
每区 至少培养皿数
13
4
3
2
Ⅰ级
Ⅱ级
0.4m
手术床
0.9m
0.4m 手术床 0.6m
(室)、产房、新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生儿室、烧伤病房、 果
重症监护病房等空
气中旳细菌菌落总
数≤4cfu/

(15min·直径9cm平
室、输血科、消毒供给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 室、各类一般病室、感 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空气中旳细菌菌落总数
皿)

≤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消毒供给室
4
急诊监护室
3
急诊手术室
4
PCR试验室
3
生殖医学科
1
2
中心配置室
2
1
2.3.1 采样时间
✓ 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 并擦试消毒后,使净 化空调系统到达自净 时间并处于开启状态 ,进行医疗活动前。
自净时间
分级 Ⅰ级(5)
至少自净时间 (min)
10
Ⅱ级(6)
20
Ⅲ级(7)
20
IV 级(8.5)
Ⅲ级
0.4m 手术床
0.4m
Ⅰ级手术室布点措施
Ⅱ级手术室布点措施
Ⅲ级手术室布点措施
IV级手术室布点措施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问题解答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问题解答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问题解答
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的采样时间为何时?答: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的采样方法是什么?
答:平板暴露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²,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3.平板暴露法结果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细菌总数(cfu/m³)=50000N/(A×T)
式中A为平板面积(cm²);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的结果如何判定?
答:(1)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³(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2)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³(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3)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³(或10cfu/平
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5.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评价标准及取样指导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将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微生学监测的采样方法、结果判定、质控标准等规范如下:第一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得﹥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²,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³)=50000N/(A ×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5)质控标准: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一、临床各科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

监测方法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二、环境卫生监测:1、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进行监测。

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及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2、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三、使用中的消毒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完整皮肤消毒剂菌落总数≤1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不得检出致病菌;破损皮肤的消毒剂应无菌。

使用中的消毒剂菌落总数≤50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CFU/mL(g)。

不得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使用中破损皮肤消毒剂应符合出厂要求.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含氯消毒剂等应每日监测;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2%戊二醛或2%万金消毒液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四、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要求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执行: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标准为:无菌生长。

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脑室镜等)及附件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标准为:无菌生长。

五、灭菌效果的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符合灭菌要求。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监测前准备:操作者:穿着工作衣,戴口罩、帽子并进行卫生手消毒。

培养皿:采样前室温放置30min。

二、采样时间: 1.在房间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采样前应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2.当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三、当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如图二)。

将直径为90mm 的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由内向外放置到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注意:避免手、头等部位越过培养基上方),暴露规定时间后,Ⅱ类环境(产房)暴露15分钟,Ⅲ类和Ⅳ类环境(治疗室、换药室、血透、供应室等)暴露 5 分钟,由外向内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培养皿是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盖组成,底小,盖大,培养基在底上。

正常存放时倒放,底在上面;采样时底在下面,将平皿盖平移开,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

2、空气消毒时,将凳子摆好一并消毒。

3、放置培养皿时由内向外放置,逐一打开,收集时从外向内收。

4、收集培养皿时注明科室,同一科室多个房间时,注明房间,并由内向外注明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洁净度6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 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 粒/m3(0.3 粒/L)。相当于原1000级。
▪ 洁净度 7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 等于352000 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 3( 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 粒/m 3(3粒/L)。相当于原10000级。
▪ 总院区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科室
01
02 清洁 消毒
通知
空气监测流程
03
04
05
采样
检验
反馈
空 气 监 测 流 程
医院环境分类
Ⅰ 类: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 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
病房等保护性隔病区;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
2.3.1.4 注意事项
消毒前,关好门、窗; 消毒机、空调停止至少10分钟方可采样;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3.2 洁净场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洁净手术室分级
▪ 洁净度 5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 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相当于原100级。
物品准备
▪ 直径9cm的无菌培养皿 ▪ 胶布 ▪ 记号笔
2.2 采样时间
2.3 采样方法
1.洁净手术部及其他洁净用房参照GB50333 要求进行监测。 2.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 沉降法。
洁净 场所
监测 部门
非洁净 场所
2.3.1 非洁净场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沉降法:沉降法称平板暴露法。用培养皿 在空气中暴露采样,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 养得出的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代表空气 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cfu/皿)。
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 Ⅳ 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
科门诊和病房。
二、空气监测步骤
2.1 采样前准备
1.评估监测场所、房间大小、所需培养皿数量 2.到微生物实验室(医技楼二楼中间)领取培养 皿,小盖朝上放置在冰箱冷藏层内。 3.开窗通风30min。 4.按规定放置采样架。 5.擦拭室内物体表面,关闭门窗,消毒一定时间。
2.3.1.1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
沉 1米

法 设四角及中央五点, 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 墙壁1m处。
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2.3.1.2 采样方法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cm)放置各采样 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 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边沿 ,暴露 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 格。 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对 照试验,方法是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 立即封盖。 2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
2.3.6 注意事项
1、采样后的培养皿应36±1℃条件下培养24h ,并计算菌落 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应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1位;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 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 粒/m3(92 粒/L)。相当于原30万级。
总院区采用洁净技术的科室
▪ 洁净度 8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 等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 (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 粒/m3(29 粒/L)。相当于原100000级。
▪ 洁净度 8.5级
(室)、产房、新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生儿室、烧伤病房、 果
重症监护病房等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
数≤4cfu/

(15min·直径9cm平
室、输血科、消毒供应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 室、各类普通病室、感 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皿)

≤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级别
5级
6级
7级
8级
8.5级
科室
麻醉手术部
2
9
7
3
ICU-1
3
ICU-2
7
消毒供应室
4
急诊监护室
3
急诊手术室
4
PCR实验室
3
生殖医学科
1
2
中心配置室
2
1
2.3.1 采样时间
✓ 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 并擦试消毒后,使净 化空调系统达到自净 时间并处于开启状态 ,进行医疗活动前。
自净时间
分级 Ⅰ级(5)
5CFU/30min·φ90皿
消毒液
碘伏 酒精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规则表面 不规则表面
Title
灭菌后物品
压力蒸汽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
空气
洁净场所 非洁净场所
医护手
外科手 卫生手
内镜
消毒内镜 灭菌内镜
我院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科室
手术室、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内镜室、透 析室、供应室、介入放射科、急诊科、检验 科、输血科等院感高风险部门常规开展。
Ⅱ类环境 15min Ⅲ、 Ⅳ类环境 5min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放培养皿时从里到外, 收培养皿时从外到里。
平板收好后,在 盖上注明: 科室+场所+位置 “内、中、外”
/“东、南、西、 北、中”
2.3.1.3 结果判定
▪ Ⅱ类环境:
非洁净手术部
Ⅲ、Ⅳ类环境: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 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
2、送风口集中布置时,注意手术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分 散布置时,应全室统一布点;
3、应尽量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4、应避开显著障碍物; 4、检测人员要求遵守无菌操作:穿洁净服,戴口罩,手卫
生。动作要轻,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室内应无工作人员。
2.3.7 结果判定
等级
手术室 名称
13
4
3
2
Ⅰ级
Ⅱ级
0.4m
手术床
0.9m
0.4m 手术床 0.6m
Ⅲ级
0.4m 手术床
0.4m
Ⅰ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Ⅱ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Ⅲ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IV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2.3.3 布点顺序
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 最后人员撤出。
每个房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近 的点,然后人员撤出。
收取培养皿的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 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收,沉降时间 略有差别。
2.3.4 采样方法
采样点高度为不高于0.8m的任意高度;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30min,盖好立即送检;
2.3.5 空白对照
2次空白对照 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比试验
最少自净时间 (min)
10
Ⅱ级(6)
20
Ⅲ级(7)
20
IV 级(8.5)
30
2.3.2 布点方法
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围区
Ⅰ级 100级(5) 1000级(6)
Ⅱ级
1000级(6 )
1000级(7)
Ⅲ级
10000级(7 )
100000级(8)
IV 级
300000级(8.5)
布点要求
每区 最少培养皿数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 监测方法
感染管理部
2016年3月30日
目 录:
1 空气监测相关知识 2 空气监测步骤
医院感染 综合性监测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细菌耐药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其他
被服 清洁物品 器械消毒效果
医疗用水
暖箱湿化液 口腔手机水 透析液及透析用水
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浓2CFU/30min·φ90皿
0.4CFU/30min·φ90皿

标准洁净 手术室
0.75CFU/30min·φ90皿
1.5CFU/30min·φ90皿

一般洁净 手术室
2CFU/30min·φ90皿
4CFU/30min·φ90皿

准洁净手 术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