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空气消毒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卫生常用的监测方法ppt课件
3
可编辑课件PPT
2、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追溯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3、采样原则
采集样品准确,无污染。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 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
二、空气监测
可编辑课件PPT
1、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
可编辑课件PPT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 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控制科 余浩辉
2021年4月18日星期日
1
可编辑课件PPT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空气监测 三、物表监测 四、手表面监测 五、消毒液监测 六、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七、血透治疗用水监测 八、紫外线灯监测
2
可编辑课件PPT
一、概述
1、监测的依据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 ……
应中心(去污区)等;
Ⅳ类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等;
≤4.0(5min)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5
可编辑课件PPT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
2013
平均菌落数 洁净用 (cfu/30min*皿) 房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两只手算同一个样本。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49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2、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追溯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3、采样原则
采集样品准确,无污染。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
间不得超过4小时; 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
二、空气监测
可编辑课件PPT
1、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的卫生标准
可编辑课件PPT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 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控制科 余浩辉
2021年4月18日星期日
1
可编辑课件PPT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空气监测 三、物表监测 四、手表面监测 五、消毒液监测 六、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七、血透治疗用水监测 八、紫外线灯监测
2
可编辑课件PPT
一、概述
1、监测的依据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 ……
应中心(去污区)等;
Ⅳ类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等;
≤4.0(5min)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5
可编辑课件PPT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
2013
平均菌落数 洁净用 (cfu/30min*皿) 房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两只手算同一个样本。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49
可编辑课件PPT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ppt课件
-
3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 监测注意事项
1.做好检测前、中、后各种准备工作。 2.严格按照院感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3.提高认识、精密细致、保证质量。
-
4
一、手及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
1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 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皮肤粘膜) 。
2 、采样面积及方法:
-
12
* 采样注意事项:
将采样器放在室内各采样点,距地面高 度1.0-1.5m左右,离门窗和人员流动1.0m以 上,采样人员应远离采样器(最好在待检测 的室外)或与采样器保持约50cm的距离,以 免将操作者自身散发到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 胶粒子采到,影响监测结果。
* 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 = 平均菌落数(cfu)
* 检测方法:将采样平板置37 ℃培养48h,计 数并鉴定细菌。
* 结果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50000N/AT
-
10
* 注意事项:采样前应关好门窗、空调, 在无人走动情况下,静止10min再进行采 样。
* 平板暴露法简便经济易操作,能采集到 10um左右的大粒子,但不能作精确定量, 其准确性比空气采样器法差。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常用消毒药械的应用与使用方法
-
1
医院环境及消毒Βιβλιοθήκη 菌监测与质控监测目的:一、加强病原学监测 二、加强耐药性监测 三、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四、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 五、采用先进的细菌分型检测技术
-
2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 监测内容
1.环境监测采样原则
2.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 3.皮肤黏膜的微生物学监测 4.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 5.空气的微生物学监测 6.使用中消毒剂和无菌器械保存液的微生物学监测 7.医疗用品的微生物学监测 8.血液和腹膜透析所用的水及透析液的微生物学监测 9.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10.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11.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监测 12.辐射灭菌的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PPT课件
常用术语和定义
• 高水平消毒 •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 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 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 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 法。
的处理
常用术语和定义
• 消毒剂 •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剂。 • 清洁剂 •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
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 灭菌剂 •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
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一、常用术语和定义
• 高效消毒剂 •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
要求 • 4.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 5.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
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 6.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7. 定期检查与监测,总结分析、反馈、改进。 • 8.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 9.医疗机构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 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 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的抗力的测试系统。 • 终末消毒 • 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常用术语和定义
• 菌落形成单位 • 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
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 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 达活菌的数量。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C、生物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B、化学监测B-D试验(空锅试验),需每日一次对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 每日空锅做B-D试验。目的: 检测灭菌器内空气排除效果
B-D试验
B-D试验包的准备: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25*25(cm)大小的布包裹,测试包的质量为4kg或用一次性B-D试验包。操作方法:将专门的B-D试验纸,放入自制测试包或专用的一次性B-D试验包的中间,将B-D试验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的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物任何物品,134℃,3.5--4分钟后,取出B-D试验纸观察颜色变化。B-D试验结果判定:包内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变色不均则说明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 B-D试验失败,可重复一次B-D试验。直至通过B-D试验后该灭菌器方可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
汇报人: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消毒效果的监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C、生物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B、化学监测B-D试验(空锅试验),需每日一次对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 每日空锅做B-D试验。目的: 检测灭菌器内空气排除效果
B-D试验
B-D试验包的准备: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25*25(cm)大小的布包裹,测试包的质量为4kg或用一次性B-D试验包。操作方法:将专门的B-D试验纸,放入自制测试包或专用的一次性B-D试验包的中间,将B-D试验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的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物任何物品,134℃,3.5--4分钟后,取出B-D试验纸观察颜色变化。B-D试验结果判定:包内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变色不均则说明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 B-D试验失败,可重复一次B-D试验。直至通过B-D试验后该灭菌器方可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
汇报人: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消毒效果的监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最新医院空气净化ppt课件
2、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 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可选用
下列方法净化空气:
a)通风; b)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 c)空气洁净技术; 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 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
空气消毒器;
e)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 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 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体积的8倍以上。 。 4)消毒器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
批件。 5)消毒器的检修与维护遵循产品的使用说
明。
化学消毒法 1、超低容量喷雾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消毒原理
将消毒液雾化成20 u m以下的微小粒 子.在空气中均匀喷雾.使之与空气 中微生物颗粒充分接触,以杀灭空气 中的微生物。
3)消毒方法 采用3%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 500mg/L二 氧 化 氯 等 消 毒 液 ,按 照 20mL/m3—30mL/m3的用量加入到电动超 低容量喷雾器中,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喷雾 消毒。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由里向外,先表面后空间,循 序渐进的顺序依次均匀喷雾。作用时间:过 氧化氢、二氧化氯为30min一60min,过氧 乙酸为Ih。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消毒原理 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 ,可以有效杀灭进入消毒器空气中的微生 物,并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3、使用方法 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批准的产品使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 内正确安装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ppt课件完整版
04
消毒后的器械应妥善保管,避免再次污染。
03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策略
环境表面分类及清洁要求
根据污染程度分类
将环境表面分为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 采取不同的清洁措施。
清洁频率与要求
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清洁频 率和标准,确保环境表面 的卫生质量。
清洁工具与用品
选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用 品,避免交叉污染和二次 污染。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 坏其结构,使其失去复制能力而死亡 。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 面的消毒,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的特点。
化学消毒剂原理
化学消毒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 、细胞膜或细胞壁等结构,导致微生 物死亡。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不同的 杀菌机制和适用范围。例如含氯消毒 剂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氧化微 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系统而导致其死亡 ;醛类消毒剂则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和氨基酸等发生反应,使其失 去活性。
评估指标设定和数据收集分析
评估指标
设定合理的消毒灭菌效果评估指 标,如细菌杀灭率、真菌灭活率
等。
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 消毒灭菌操作记录、监测结果记
录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差异性 分析等,以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持续改进方向及措施建议
设备升级
引进先进的消毒灭菌设 备,提高消毒灭菌效率 和质量。
常用环境表面消毒剂介绍
含氯消毒剂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 用于一般环境表面的消 毒。
过氧化氢消毒剂
环保型消毒剂,对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高 效杀灭作用。
季铵盐类消毒剂
低毒、无刺激性,适用 于敏感环境和物品的消 毒。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ppt课件
• (2)采样方法:令被检者5指并拢,用浸 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N.S的棉 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尖端来回 涂
15
• 抹两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 cm2),并 随之转动棉签,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 10ml采样液中送实验室检验(共60cm2面 积)。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 相应中和剂。
• 2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 (1)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
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 (2)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 cm2,采样100
cm2。被采面积<100 cm2,采全部表面。
11
•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 在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 缓冲液或N.S的棉拭子各1根在格子内横竖 往返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 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 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 应含相应中和剂。
•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
100
• N——平均菌落数
• ×10——换算成10ml,即100 cm2采样面 积
• ÷100——面积换算成每cm2报告
•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N cfu/件。
14
3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 (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 人前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0CFU/件(CFU/g或100cm2,,致病性 微生物不得检出。
6
•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 ≤200CFU/件(CFU/g或100cm2,,致病 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3.消毒剂类卫生标准 • (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
15
• 抹两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 cm2),并 随之转动棉签,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 10ml采样液中送实验室检验(共60cm2面 积)。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 相应中和剂。
• 2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 (1)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
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 (2)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 cm2,采样100
cm2。被采面积<100 cm2,采全部表面。
11
•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 在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 缓冲液或N.S的棉拭子各1根在格子内横竖 往返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 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 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 应含相应中和剂。
•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
100
• N——平均菌落数
• ×10——换算成10ml,即100 cm2采样面 积
• ÷100——面积换算成每cm2报告
•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N cfu/件。
14
3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 (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 人前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0CFU/件(CFU/g或100cm2,,致病性 微生物不得检出。
6
•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 ≤200CFU/件(CFU/g或100cm2,,致病 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3.消毒剂类卫生标准 • (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
202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解读ppt课件
安全原则
消毒灭菌过程中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腐蚀和残留毒性对人体的伤害。
清洁、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
消毒剂的选择
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污染微生物种类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消毒剂的分类
根据化学成分和性质,消毒剂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
消毒剂的使用
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正确操作,同时要注意消毒剂的储存和保管,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清洗设备
消毒设备
灭菌设备
消毒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04
强化手卫生
规范的洗手操作包括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以及彻底冲洗干净双手。
除了常规洗手外,还应注意在接触病人、处理污染物、接触公共物品等高风险操作后立即洗手。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降低细菌的传播风险。
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预防细菌传播。
医生、护士、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穿戴整洁的衣帽、口罩和手套。
无菌操作规程包括正确的消毒方法、物品的灭菌处理、隔离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要点一
要点二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灭菌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协调全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落实管理责任制
消毒灭菌工作的责任应明确到人,建立责任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要点三
针对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易出现问题,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消毒灭菌意识和技能。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清洗与清洁方法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紫外线灯管强度照射监测
Page 8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结果判定
注意事项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
使用中紫外线灯照 1.8m-2.2m;
强度≥70uw/cm2,新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
购入的灯管强度应
均≥1.5W/m3,照射时间 ≥30min
≥90uw/cm2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
20℃-40℃,相对湿度低
于80%,若温度低于20℃
30W高强度紫外线新
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 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
灯管的辐射强度
射时间;
≥180uw/cm2为合格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 Pag每e 9 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
每半年监测一次 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
Page 10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注:1、原标准无;2、原为Ⅱ类;3、原为Ⅲ类。 Page 19
洁净手术部(室)的等级标准
等 手术室
级
名称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边区
I
特别洁净 手术室
100级
1000级
沉降法平均菌落数 (个/30min·φ90皿)
手术区 周边区
布点数
(手术区+周边区)
0.2
0.4
13(5+8)
Ⅱ
标准洁净 手术室
1000级
Ⅲ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疹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
≤500
房间
≤10
≤10
传染病科及病房
Page 18
新标准
类 别
范围
空气
物表
cfu/皿 cfu/cm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ppt课件
空锅做,锅应预热或有直接B-D测试程序的灭菌器不需要 预热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包里放指示卡,由玫瑰色变绿色,包外 指示胶带由黄色变成桔红色可间接判断达到灭菌合 格物
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使用时将菌片一式两份,布放于各代表性部位,灭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监测的项目包括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手术室的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采样, 方法有平板暴露法,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空气微生物
采样器等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 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 长, 灭菌不合格
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
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 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 并设阳性对照。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
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包里放指示卡,由玫瑰色变绿色,包外 指示胶带由黄色变成桔红色可间接判断达到灭菌合 格物
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使用时将菌片一式两份,布放于各代表性部位,灭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监测的项目包括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手术室的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采样, 方法有平板暴露法,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空气微生物
采样器等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 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 长, 灭菌不合格
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
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 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 并设阳性对照。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
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PPT课件
通风
自然通风
通过开启门窗等自然方式,实现室内外 空气交换,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和 污染物浓度。
VS
机械通风
借助通风设备如排风扇、送风机等,实现 室内外空气交换,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
通过空调机组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湿、过滤等处理,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风管送至各房间。
空气消毒
对于需要控制院内感染的 病房,可采用紫外线灯照 射或臭氧消毒等方法对空 气进行消毒。
空气净化
对于需要更高空气质量要 求的病房,如无菌病房等 ,可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 对空气进行净化。
手术室空气净化方法
层流净化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净化方式,确保手术室内空气 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
正压通气
手术室应采用正压通气方式,防止室外污染空气 进入室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指洁净手术部内,除洁净手术间外 、与洁净手术间相关联的其他洁净 用房。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 换气。
通风量
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或排出房间的空气体积,单位是m3/h。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 、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 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 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 仪器仪表的总和。
空气净化区域
规范涉及医疗机构内所有需要空 气净化的区域,如手术室、重症 监护室、产房等。
空气净化管理重要性
医疗环境保障
空气净化管理是保障医疗环境安全、 卫生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患者健康 。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PPT课件
前采样→被检查人五指并拢→取浸盐水棉试子1支在双 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抹各2次(1只手涂抹面 积30cm2 ) →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分 →采样棉试子放入盐水采液试管管内送检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5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6
1、洗手流程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7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8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9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0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1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2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3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4
2、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5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6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7
物体和表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
范围: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镜存放柜内壁 、水龙头、听诊器、重要仪器设备表面、电筒、键盘 等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 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 表面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5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供控制污染的有 效数据,替代平皿沉降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5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6
1、洗手流程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7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8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19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0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1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2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3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4
2、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5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6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27
物体和表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
范围: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镜存放柜内壁 、水龙头、听诊器、重要仪器设备表面、电筒、键盘 等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 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 ∠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 表面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5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供控制污染的有 效数据,替代平皿沉降法
手术室常用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护理课件
行整改。
强化培训与意识提升
02
定期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环境卫生学监测重
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
持续改进与优化
03
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监测方法、指标和流程,
提高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动态监测与静态监测相结合 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前后对环境卫生学指标进行 动态监测,、空气流速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微 生物的生长和传播,应将其纳入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机结合
建立监测与反馈机制
01
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
定期对手术室环境进行全面检 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手术室设备、设施的维护 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降 低污染风险。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 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定手卫生规范和流程,确保医 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正确执行手
卫生措施。
加强手卫生监督和考核,建立奖 惩机制,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
03
监测频次一般为每天一次,对于特别重要的手术室,如心脏外科、器 官移植等,需要增加监测频次。
04
手卫生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如不符合 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03
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控制
人员培训
01
02
03
监测人员的资质
确保监测人员具备相应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 训并获得相关资质。
环境卫生学监测还可以评估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的清洁度 和消毒效果,从而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保障患者的 安全。
预防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手术室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 和解决手术室内存在的交叉感染问题。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表B.1 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风险等级 低度风险区域 中度风险区域 高度风险区域
工作服
手套
+
±
+
+
+
+
专用鞋/鞋套 ± ±
+/±
口罩
帽子
-
-
+
±
++/+
+
隔离衣/防水围裙 ±Fra bibliotek注1:“++”表示应使用N95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注2: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制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物品。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 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 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 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表A.1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风险等级
三、清洁与消毒原则
5.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 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 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 行WS/T 313的要求。 5.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 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9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202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解读ppt课件
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操作流程
采样
按照无菌技术要求,使用相应的采样液采集样品,然后将样品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分析 。
检测分析
相关部门应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包括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紫外线灯的强度等。根据 检测结果,对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评价。
内窥镜等医疗器械的消毒
内窥镜消毒
内窥镜是一种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进行手术治疗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很容易 污染。内窥镜的消毒应选择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的高效消毒剂,并遵循规范的消 毒操作规程。
其他医疗器械消毒
其他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注射器等,使用后也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清除 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预防交叉感染。在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 毒方法,并遵循操作规程进行。
使用紫外线、微波等辐射方法杀灭物品表面 的细菌和病毒。
使用环氧乙烷、甲醛等气体熏蒸方法杀灭物 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05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高危险性物品的分类与处理
高度危险性物品分类
包括手术器械、针头、注射器等医疗用品,以及与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接触频繁的物品。
处理原则
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确保这些物品在使用前达到消毒标准 ,防止交叉感染。
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和频次
监测方法
包括微生物学监测、化学监测和物理学监测。微生物学监测 主要对医疗用品和环境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化学监测主要对 空气、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等进行监测,物理学监测主要对 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其 中微生物学监测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针对不同消毒与 灭菌方法的监测频次。对于高风险的区域和物品,应适当增 加监测频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
避开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每面各放置两个培养
皿共八个,培养皿上应标识百级周边区,手术区(手术床)布点十三个培养
皿,标识百级手术区。
完整版课件
6
洁净度局部千级设置11个点
周
边
手
术
区
区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可
等,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
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周边区
长边短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四个培养皿,培养皿上标识生物实验室
万级房间。
完整版课件
19
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20
(四)、其他洁净场所(配液中心) 空气 消毒效果监测
其他洁净场所(配液中心)等新建与改建验收时、 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 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
其他洁净场所(科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等 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 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数应符合GB 50333 的要求 。
1.布点方法 2.采样方法(同洁净手术室) 3.培养方法(同洁净手术室) 4.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13
科室重症监护及供应室洁净房间设置4个点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
区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
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
避开障碍物,周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长边及短边各放置一
个培养皿共四个培养皿,培养皿上应标识十万级周边区,手术区(手术床)
呈对角线布点三个培养皿,标识十万手术区 。
医院空气消毒监测
完整版课件
1
根据卫生部下发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
施;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8月1日实
施;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完整版课件
2
主要内容
一、洁净部取样
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 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洁净辅助用房等称为洁净部。
完整版课件
4
(一)洁净手术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 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 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
1.布点方法(有百级、千级、十万级、三十万级) 2.采样方法 3.培养方法
4.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5
洁净度局部百级设置21个点
周
边
区
区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
完整版课件
8
洁净度局部三十万级设置4个点 (房间面积>30m2 )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可放置 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周 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长边、短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四个,培养皿 标识三十万级手术间 。
完整版课件
10
2.采样方法。
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盖好 培养皿后经过培养得出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 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皿 。
3.培养方法。
在36±1℃温箱培养48h,计数细菌菌落数 。
完整版课件
11
4.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12
(二)、其他洁净场所(科室重症监护室、供 应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等,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
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周边区
长边各放置两个培养皿,短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六个培养皿,培养
皿上应标识生物实验室千级房间。
完整版课件
18
洁净度万级房间设置4个点
周
边
手
术
区
区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
,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
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每面
各放置两个培养皿共八个,培养皿上应标识生物实验室百级周边区,
中央区布点十三个培养皿,标识生物实验室百级中央区 。
完整版课件
17
洁净度局部千级房间设置6个点
周
边
手
术
区
区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
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避开
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长边各放置两个培养皿,短
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六个培养皿,培养皿上应标识千级周边区,手术区(手
术床)呈梅花状布点五个培养皿,标识千级手术区。
完整版课件
7
洁净度局部十万级设置7个点
周
边
手
术
区
二、非洁净部取样
完整版课件
3
一、洁净部取样
(一)洁净手术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二)其他洁净场所(科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空气
消毒效果监测 (三)其他洁净场所(生物实验室) 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四)其他洁净场所(配液中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五)其他洁净场所(新生儿病室)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六)生物安全柜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七)层流洁净床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术床等,可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
同时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
间长边短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四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上标识XX科
重症监护室 和供应室无菌间。完整版课件
14
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15
(三)、其他洁净场所(生物实验室) 空气消 毒效果监测
完整版课件
9
洁净度局部三十万级设置2个点 (房间面积≤30m2)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可 放置在上面,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时布点位置应避开 障碍物,周边区域布点时应尽量避开回风口。房间短边各放置一个培养皿共两 个,培养皿标识三十万级手术间 。
其他洁净场所(生物实验室)等新建与改建验 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 空气中的细菌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
1.布点方法 2.采样方法(同洁净手术室) 3.培养方法(同洁净手术室) 4.结果判定
完整版课件
16
洁净度局部百级房间设置21个点
注:采样时培养皿放置距地面0.8-1.5M,若有固定设备、仪器、手术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