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江苏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DF版)

合集下载

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4

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4

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网络构建][知识关联]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反对悲观失望和盲目乐观。

(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3.如何运用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江文化传承与创新(PDF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江文化传承与创新(PDF版)

㊀ ㊀ 1.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的民族性 决 定 区 别 因 素 表 现 联 系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㊁ 历史的和地 理 的 等 多 种 因 素的不同 民族文化的个体性㊁独特性 文化的世界性
原则
各民 族 的 社 会 实 践 有 其 共 性ꎬ有普遍的规律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 规律
关系
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ꎬ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ꎮ
重其他民族文化ꎬ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ꎮ
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ꎬ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ꎮ
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ꎬ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界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ꎮ 种途径进行文化交流ꎮ
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传统文化ꎮ 部分的关系ꎮ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
认同 尊重

各民族文化 一律平等

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ꎬ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 之中ꎬ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ꎮ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 具有相对性ꎬ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8 ㊀
5 年高考 3 年模拟㊀ B 版( 教师用书)
续表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ꎬ 吸收各 国优秀文明成果ꎬ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ꎬ 做 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ꎬ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播的途径
途径 地位 商业贸易 商业 贸 易 是 文 化 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 进 行 贸 易 活 动时ꎬ不仅通过商 品交 换 将 商 品 中 意义 蕴含 的 丰 富 文 化 加以交流ꎬ 而且通 过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交往交流文化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江苏专用·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江苏专用·

①生产决定消费ꎬ 国家要促进生产发展ꎬ 提供更多消费产品ꎮ ②企业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ꎬ培育新的消费热点ꎬ 加快消费结 构升级ꎮ ③国家要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ꎬ促进消费的增长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ꎬ 提高居民当前收入
于紧缩的消费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ꎮ
分配
水平ꎮ ②政府 要 健 全 社 会 保 障 体 系ꎬ 提 升 居 民 消 费 信 心ꎮ
国有经济比重变化 国家规范投资与 融资 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
难度系数㊁正答率
易 中 中 难
考查能力
读图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生具有一定生活常识㊁ 投资理财 的能力 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企业进出口变化及盈利能力 分析 依据某一信息进行知识推导的能力 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
投资与融资 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与劳者
������������������������������������������������������������������������������������������������������������������������������������������������������������������������������������������������������������������������������������������������������������������������������������������������������������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ꎬ促进收入分配公平ꎬ 提高社会总体消 费水平ꎮ ④政府要拓宽就业渠道ꎬ 增加居民收入ꎬ 增强消费 能力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ꎬ稳定物价水平
层建筑相适应ꎮ 基础相适应ꎮ

【原创】2019届高考政治非选择题专项速练:(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原创】2019届高考政治非选择题专项速练:(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专题十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

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给你的哲学感受。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③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鉴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此题考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材料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

审读设问时注意知识范围是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是分析材料给你的哲学感受,属于分析说明类题。

分析材料,“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表明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说明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表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必修4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必修4

矫正训练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 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 我们(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 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 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明方向 (1)把握两方面的知 识:辩证否定观的内 涵、实质,创新的社 会作用、依据和措施 (2)关注两大类材料: ①经济社会领域的新 成就;②人类在科技 领域的新成就(3)强化 训练测重点:体现类 选择题
[即时校对] ①自身 ②否定 ③联系 ④发展 ⑤扬弃 ⑥批判 ⑦成规陈说 ⑧思想观念 ⑨新情况 11生产力 ○ 12社会制度 ○ 13文化 ⑩新问题 ○
创新要正确对待权威,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权威的学说,但不 是全盘否定权威。创新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 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但不是 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 的发展。( × )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 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对既往和现实都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7.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 )
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8.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不一定都能促进事物向前 发展,创新能否促进事物向前发展还要看创新能否遵循客观规 律,利用客观条件。
9.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权威,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 × )
1988 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 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 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 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 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 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 龙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

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 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 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 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考点一
考点二
-21-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 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解析 答答案案
-6-
12345
3.(2016·课标全国Ⅱ)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
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
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 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
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912345
解析 本题属于演绎体现类型的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且对知识要 求具体,因此可结合材料回顾教材相关知识点。材料中提出制定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从辩证法 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等角度进 行分析说明。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辩证否定观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
关闭
选B②。创本新题性考思查维辩能证法够的把革观命念批的判存精在神变和为创现新意实识的的存相在关知识点,考查辨 ③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知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识与④判把断科、技分成析果与转综化合为、现推理实与生论产证力的是能科力技。创②新说的法错重误要,价实践值具有直 接现A.实①性②,能够把观念B.的①存④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排除;③表述错误,理论来源 于实C.践②,③理论创新必须D.建③立④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排除;①④符合题意。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检测政治试题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检测政治试题

2019 年高三三模政治调研测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科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6 分。

1.若用S、D 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经济现象中最符合图示的是A.港珠澳大桥的通行极大分流了水上交通的客流,在此背景下,香港到珠海船票总体变化 B.洪灾使菜源地供货量大大减少,而高校开学对蔬菜需求量大大增加,造成菜价总体变化 C.美国牛肉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丰富牛肉产品供应,让我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廉价的牛肉D.自2018 年8 月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以来,猪肉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猪肉价格产生的影响2.2018 年9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的是①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②加大简政减税降费的力度,激发我国市场活力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④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消费环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在线教育丰富的课程资源、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机动灵活的时间安排,吸引着众多的孩子和家长,到2018 年在线教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已有1700 亿元左右。

这主要说明①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4.右图是我国2010—2018 年全国500 强入围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推断出A.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不断做强做大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重大调整C.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体D.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正逐年下降5.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末_增分主观题讲义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末_增分主观题讲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末-增分主观题[考情透视] 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近年来高考对此考查主要侧重于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方法和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最常见考法是结合热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如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来考查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则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当前高考备考要结合对待网络世界的理性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试点和推广、精准扶贫、五大新发展理念等热点加强对矛盾分析法的复习。

主观题常考点(一)——联系观[典题示例](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解析] 知识范围限定为“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答题的角度是“为什么”,围绕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

结合材料和设问要求,我们既需要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局意识的重要性,又需要看到各国积极参与的必要性。

[答案] 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

2019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政治江苏专课件:第十四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6课

2019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政治江苏专课件:第十四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6课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鼠标的不断发展,D正确。 A、B、C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热点追踪篇
解析 答案 随堂检测篇
跟踪训练 1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是唐朝诗人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下列选项与该名句哲理相一致的是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发 展 观
含 — — 质变:事物 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性质 ⑬ 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义 量 —质态向 根本 变 —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⑭____的、显著 量变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⑮ ____ 开始的,量变是 与 关系 的变化 质 必然结果 必要准备 —— — 质变的 原理 变 ⑯ _________ ,质变是量变的 ⑰ 量变 质变又为新的 ⑱ ____ 开辟道路 , 使事物在新 状 — 态 ________ 质的基础 量变
√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解析 题干诗句蕴含的哲理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B与之相符。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热点追踪篇
解析 答案 随堂检测篇
考点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
的 新事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物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 原 角度 大前途 旧事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 物 的必然趋势,因而最
变化
发展 发展是事物 的前进和上 升,是新事 物的产生和
随堂检测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 与部 分的 关系
①树立 全 局 观 念ꎬ 立 足 整 体ꎬ统筹全局ꎬ 选择最佳方 ②重视 部 分 的 作 用ꎬ 搞 好 局部ꎬ 用 局 部 的 发 展 推 动 整体的发展
案ꎬ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ꎮ
要做好 量 的 积 累ꎬ 为 实 现 事 物的质 变 创 造 条 件ꎻ 要 果 断 地抓住时机ꎬ 促成质变ꎬ 实现 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专题十五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93 ㊀
专题十五 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高考试题
2018 江苏单科ꎬ29ꎬ2 分 2018 江苏单科ꎬ30ꎬ2 分 2018 江苏单科ꎬ32ꎬ2 分 2018 江苏单科ꎬ34(2) ꎬ6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27ꎬ2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26ꎬ2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29ꎬ2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31ꎬ2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30ꎬ2 分 2017 江苏单科ꎬ37(3) ꎬ6 分 2016 江苏单科ꎬ29ꎬ2 分 2015 江苏单科ꎬ28ꎬ2 分 系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ꎬ 是指在 含 义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ꎬ 并 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ꎬ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ꎬ 动的客 观 规 律ꎬ 从 客 观 存 在的事 物 出 发ꎬ 经 过 调 查 研究ꎬ 找 出 事 物 本 身 固 有 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侧 重 点 角度 原 理 侧重于矛盾各自的特点ꎬ 反 对 一刀切 辩证法角度 矛盾特殊性原理ꎬ 矛盾普遍 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的而 不 是 臆 造 的 规 律 性ꎬ 侧重于 主 观 符 合 客 观ꎬ 反 对主观主义 唯物论角度 物质决 定 意 识 原 理ꎬ 规 律 客观性原理
同一性
斗争性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㊁ 不可分割ꎮ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 脱离斗争性而存在ꎬ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ꎬ 是包含 着差别的统一ꎻ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ꎬ 斗争 性寓于同一性之中ꎬ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ꎮ ② 矛盾的同一性和 斗争性相结合ꎬ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ꎮ 矛盾双方既对立 又统一ꎬ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㊁变化和发展
总趋势
㊀ ㊀ ʌ 易错 1ɔ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性㊁客观的㊁无条件的ꎮ 分析㊀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㊁客观的㊁有条件的ꎮ ʌ 易错 2ɔ 联系是客观的ꎬ人们在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ꎮ 联系ꎬ改变事物的状态ꎬ调整原有的联系ꎬ建立新的联系ꎮ
道路
能主观臆造联系ꎬ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ꎬ 根据事物固有的 ʌ 易错 3ɔ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ꎬ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ꎮ ʌ 易错 4ɔ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ꎮ
性ꎮ ②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ꎬ
发展的 普遍性 发展
联系 的多 样性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 展 的 各 种 条 件ꎬ 一 切以时 间㊁ 地 点 和 条 件 为 转移
的实质
要坚持 与 时 俱 进ꎬ 培 养 创 新 精神ꎬ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 途径
既要对 未 来 充 满 信 心ꎬ 又 要 做好充 分 思 想 准 备ꎬ 不 断 克 服困难
联系 的客 观性
物本身固有的ꎬ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ꎮ ②联系是客观的ꎬ 并不意 味着人们对事物 的联系无能为 力ꎬ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 系ꎬ 改变事物的状态ꎬ 调整原有 的联系ꎬ建立新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ꎬ 事物的 联系也是 多种多样的ꎮ 有直 接 联系和间接联系㊁ 内部联系和外 部联系㊁ 本 质 联 系 和 非 本 质 联 系㊁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①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ꎬ 整体 居于主 导 地 位ꎬ 整 体 统 率 着 部 分ꎬ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 能ꎻ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ꎬ 离开了整 体ꎬ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ꎮ ② 整 体离不开部分ꎬ 离开了部分ꎬ 整 体就不复存在ꎻ部分的功能及其 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ꎬ 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甚至对整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选项 取舍
流ꎬ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ꎬ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ꎬA
解析㊀ 材料中ꎬ 马云曾表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必然的潮
专题十五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符合题意ꎬ故选 Aꎮ 材料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ꎬ 而没有涉及 主要矛盾㊁一切从实际出发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ꎬB㊁C㊁D 均不符 合题意ꎬ排除ꎮ 答案㊀ A
㊀ (2018 江苏常州一模ꎬ31) 2017 年 双十一 天猫㊁淘宝总
都是客观的ꎮ
条件的ꎬ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㊁合理㊁ 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ꎬ 整 体功能才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ꎮ 反之ꎬ 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 部分功能之和ꎮ
实体店经济 ң 网络购物 旧事物源自ң 新事物ң一个是必然的潮流 一个注定被淘汰
成交额为 1 682 亿元ꎬ刷新了纪录ꎮ 马云曾表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 必然的潮流ꎬ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ꎮ A.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C.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题思路㊀ 有 93 年要做ꎬ这才刚刚开始ꎮ 从哲学上看ꎬ马云说的是㊀ 双十一 要做 100 年ꎬ还 (㊀ ㊀ )
的状态
发展的 规律性 发展 的原因 发展
的ꎬ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ꎬ按客观 规律办事
坚持矛盾分析法
㊀ ㊀ 比较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区别 联系 人类产生 前 就 存 在 的 事 物 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在联系的显现 人为事物的联系
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 联系
分析㊀ 联系是客观的ꎬ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ꎬ 人们不
途径
㊀ ㊀
会产生联系ꎮ
分析㊀ 联系是普遍的㊁客观的ꎬ 也是有条件的ꎬ 条件具备ꎬ 才 分析㊀ 联系是客观的ꎬ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ʌ 易错 5ɔ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ꎮ 分析㊀ 整体功能确实可以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ꎬ 但这是有
矛盾的基本属性 联 系 的 条 件 性㊁ 客 观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的关系 矛盾的对立统一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㊁ 矛盾的主次方面 关系 认识的反复性㊁ 创新 的作用 实质 矛盾的特殊性㊁ 矛盾 的普遍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的辩证关系㊁ 系统 优化的方法等 辩证的否定及其

考查考生对易混哲学观点辨别分析能力
核心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 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 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 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 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观㊁唯物辩证法的实 质和核心
中 难 60.56% 42.85%
考查考生对哲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查考生对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解读 的能力 考查考生完整地理解题干信息并准确调 用有关哲学观点分析材料的能力 考查考生调动有关哲学观点理解 足球 改革地位 的能力
分析解读:江苏单科卷连续 5 年均对本专题内容有直接考查ꎬ试题分数稳定在 6 ~ 18 分ꎮ 考试题型涉及选择题㊁ 简析题㊁ 探究题ꎮ 试题背景材料的 选择丰富多样:既有反映国家改革的素材ꎬ也有科学㊁人文气息浓厚的材料ꎮ 5 年来ꎬ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的能力ꎬ 着重通 过问题的巧妙设置ꎬ引导学生走出哲学学习就是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误区
������������������������������������������������������������
㊀ ㊀ 1. 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
联系 的普 遍性
有条件的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㊁发展ꎬ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 灭亡ꎮ 联系具有普遍性ꎬ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 系ꎬ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ꎬ条件存在ꎬ才会产生某种联系ꎮ 的ꎬ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ꎮ (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ꎮ 条件是可以改变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 物ꎬ 切 忌 主 观 随 意 创造条 件ꎬ 改 变 事 物 的 状 态ꎬ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㊀ ㊀ 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 内容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ꎬ 自然界 是发展的ꎬ人类社会是发展 的ꎬ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ꎬ 是新事物 的 产 生 和 旧 事 物 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ꎬ 道路是曲折的㊁ 迂 回 的ꎬ 事 物的发展 是 前 进 性 与 曲 折 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 展 总 是 从 量 变 开 发展 始的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ꎬ 质 变 是 量 变 的 必 然 结 果ꎻ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 道路ꎬ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 上开始新的量变 一切 事 物 发 展 都 是 有 规 律 矛盾是事 物 发 展 的 源 泉 和 动力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ꎬ 是实现新 事 物 产 生 和 促 使 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方法论 坚持用 发 展 的 观 点 看 问 题ꎬ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㊀ ㊀ ʌ 易错 1ɔ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发展ꎮ
联系
的变化才是发展ꎮ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ꎬ 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ꎮ ʌ 易错 2ɔ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ꎮ
分析㊀ 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ꎬ 只有前进的㊁ 上升的㊁ 进步
㊀ ㊀ 2. 正确理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 一切从实际出发ꎬ 实事 求是 的关系
95 ㊀
续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