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
重阳节古老而温馨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古老而温馨的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452678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2.png)
重阳节古老而温馨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踏秋节”、“登高节”、“阳老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始于汉代,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也就是阳历的十月初一。
重阳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温馨情感。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以及表达对长辈的孝敬之道。
一、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源自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
相传,在古代,重阳这一天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一天非常容易发生灾难和疾病,因此,为了消灾避难,人们开始举行祭祀活动。
到了汉代,人们将重阳日定为九九艳阳天,大家纷纷登高祈福以驱邪祈福,祈求平安和长寿。
二、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有许多独特而有趣的传统习俗,让人倍感温馨和快乐。
其中,登高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人们纷纷选择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爬山并远足,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登高是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健康的好方式,也是与亲朋好友共同欢庆的机会。
重阳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是佩戴菊花。
菊花因为其开放时间正值九月初九,所以也被视为重阳节的象征之一。
人们会佩戴菊花花环、戴菊花绶带或者制作菊花饼,以表达对寿命延长和吉祥安康的美好祝愿。
此外,重阳节还是全家团聚的时刻。
无论是远离家乡的子女还是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家与家人共度,共叙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此时,家人会一起包粽子,共同度过一个愉快而温暖的日子。
三、重阳节的孝敬之道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更是被视为孝敬长辈的良机。
在传统观念中,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
重阳节是一个表达孝敬之心的黄金机会。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给长辈准备一些礼物,如水果、糕点、鲜花等,以表达自己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有些人还会亲自动手为长辈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或晚餐,以让长辈感受到家人的关怀和爱心。
此外,人们还会带着长辈出门欣赏秋景,或者一起参与登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重阳节还是一个向长辈请教学问和人生经验的时机。
人们希望通过与长辈的交流和讨论,从他们丰富的阅历和智慧中获得启示和指导。
重阳节敬老传统节日
![重阳节敬老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87e213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3.png)
重阳节敬老传统节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也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要节气。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向老年人表达敬意,还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重阳节的习俗源远流长,据传始于战国时期。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几个不同的传说。
其中一说是,重阳节起源于荆楚地区的屈原纪念活动。
相传屈原在秋分这一天跳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秋分时节都会划船、登山,以追思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后来,这个传统逐渐演变为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登高、祭祖、祭神、祈福等活动。
另一种说法是,这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弱,人们在这一天要增进身体的阳气,以避免邪气的侵袭,所以也有登高、插茱萸、穿菊花等活动。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登高远足。
这一传统源于古人对秋天壮丽风光的喜爱,也象征着寓意秋天的丰收。
在重阳节当天,人们会率领家人、亲友登上山顶,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顺便进行健身锻炼,增加体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重阳节,人们还会进行祭祖活动。
这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和尊重。
人们会整理家族墓地,献上鲜花和食品,向祖先表达思念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吉祥。
有的地方还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祈求家族的繁荣与昌盛。
重阳节还有一项特色活动,那就是佩戴茱萸。
茱萸是中秋的果品,有驱邪辟秽的功效,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驱逐邪气,保佑平安。
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在衣服上佩戴茱萸,或是将茱萸插在家中的门窗上,来求得平安与健康。
重阳节还有一项非常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品尝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食品。
在过去,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亲自制作重阳糕,并分享给亲友。
重阳糕的外观有多种形状,如菊花、莲花等,寓意吉祥。
品尝重阳糕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有人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延寿,求得吉祥如意。
在现代社会,重阳节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敬老的传统从未改变。
无论是亲自走访老人,还是为老人送上贺卡、礼物,都是表达敬老之情的方式。
重阳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
![重阳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be047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c.png)
重阳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以庆祝节日的到来。
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人们表达敬老和崇尚健康生活的一个特殊时刻。
一、重阳节的意义1.1 向老人致敬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表达对老人崇敬之情的重要日子。
在中华传统观念中,尊重长辈、敬重老人一直是一种美德。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携带鲜花、糕点等礼物,前往养老院,探望年迈的长辈,传递关爱和温暖。
这对社会倡导亲情和家庭和睦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承载对祖先的怀念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感恩祖先、怀念前辈的重要时刻。
古人有“秋思万世,重阳永忆”之说,认为这个节日是人们追忆祖先的日子。
人们会回归家乡,祭拜祖先墓地,清理扫墓、祭奠故人。
通过祭祀,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和追思之情,弘扬了家族的血脉和文化传统。
1.3 崇尚健康生活重阳节在古代被视为防风险、祛邪病的日子。
由于农历九月九日的“九”与“长”谐音,古人将“长寿”与此日联系在一起。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登山远足、郊游等户外活动,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同时,登高运动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方式,崇尚健康生活。
二、重阳节的庆祝活动2.1 登高远足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
通过登山远足,人们可欣赏秋天的美丽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宏伟。
在登山过程中,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同时也增进了家庭和谐与亲情交流。
2.2 赏菊观花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时,因此赏菊观花成为节日庆祝的重要环节。
人们前往公园、植物园等地,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欣赏花朵的美丽,并参与展览、摄影等相关活动。
同时,赏菊的过程也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2.3 饮菊花酒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制作菊花酒来庆祝节日。
传统的饮菊花酒有助于祛湿散寒,对身体健康有益。
此外,饮菊花酒还有独特的花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050705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5.png)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古老而又有趣的节日吧!一、重阳节的时间重阳节是根据农历计算的,每年都会落在阳历的十月份。
具体日期在阳历每年的9月和10月之间浮动。
九月初九是九九重阳,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绝佳的时间来庆祝这个节日。
二、重阳节的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远足的好时机。
人们会选择爬山、攀岩或者郊游,在大自然中感受秋日的清爽。
登高远足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享受秋日的宜人氛围。
2. 赏菊观花重阳节也是赏菊观花的好时候。
人们常常会到花园或公园里,观赏盛开的菊花。
赏菊过程中,人们不仅会欣赏美丽的花朵,还会了解不同品种的菊花和花卉养护的技巧,增加了园艺文化的知识。
3. 饮茱萸酒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饮茱萸酒。
茱萸是一种成熟日期的红色果实,寓意着吉祥和长寿。
人们会在酒中加入茱萸,一同庆祝重阳节。
这是因为根据传统的观念,茱萸具有辟邪和祛除瘟疫的功效。
而专家认为,茱萸也具有保护心脏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 佩戴菊花和艾叶重阳节时,人们习惯佩戴菊花和艾叶。
菊花象征富贵吉祥,寓意着吉祥如意。
而艾叶则常常被用于祛邪驱灾。
人们佩戴这些植物,希望能够远离灾殃和邪气,获得幸福和健康。
5. 吃重阳糕在重阳节期间,人们还会享用一种独特的美食——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红枣、桂花、核桃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糕点。
重阳糕吃起来甜而香,有着浓郁的节日气息。
就像共享着团圆和幸福的味道,让人们彼此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三、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吉祥节日,寓意着长寿和吉祥。
人们庆祝重阳节的习俗,不仅是为了祈求今年的幸福和健康,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和长辈。
此外,重阳节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人们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加深了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社会和谐。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ad08c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8.png)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又称重阳节、重成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阳历每年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此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和仪式,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庆祝秋季的丰收,以及祈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一、爬山迎阳重阳节当天,人们常常会结伴而行,爬山迎阳。
爬山是重阳节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一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避邪”的观念,人们相信在九九重阳这一特殊的日子,登高望远可以驱散疾病、祛除厄运。
登高爬山不仅可以增加体力锻炼,也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二、佩戴菊花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佩戴菊花。
人们认为菊花寓意不忘故友、坚定人生信仰。
重阳节当天,人们会戴上装饰有菊花的帽子、衣服或者佩带菊花的胸针,以表达对友谊和敬老的情感。
此外,菊花还被用来泡酒,成为不少家庭在重阳节时的必备食品。
三、插茱萸插茱萸也是重阳节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
茱萸是一种香气独特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辟邪、驱灾的象征意义。
重阳节当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衣领、袖口、门前等处,以寓意辟邪祈福。
据说重阳节这一天,茱萸的香味能够驱鬼除邪,保护人们的平安。
四、喝菊花酒与佩戴菊花相伴的是喝菊花酒。
人们在重阳节时常会享用菊花酒,这是一种用菊花泡制而成的酒品。
菊花酒味道香醇,具有清热解毒、驱寒祛湿的作用,也被视为增进机体健康的良品。
喝菊花酒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各种特色的重阳节传统美食,如糕饼、粽子以及五谷杂粮等。
五、观赏菊花展重阳节期间,各地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活动。
观赏菊花展成为了重阳节的又一传统习俗。
人们借此机会欣赏各种优秀品种的菊花,并赏心悦目地享受盛放的美景。
这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与芬芳。
总之,重阳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庆祝这一节日。
爬山迎阳、佩戴菊花、插茱萸、喝菊花酒以及观赏菊花展,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长辈的敬重、对美好祝愿的追求和秋季丰收的庆祝。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5770b7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6.png)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祭祖节”或“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踏着秋风,登高临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祖先的敬意。
重阳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传统,既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又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一、历史由来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
据说,在汉族的老寿星钟离昌的率领下,九个弟子逃避了一场鬼患。
逃亡的途中,他们来到一座神奇的山,并跟随山中的仙人学习到了长生不老的秘密。
由于这一天正是农历九月初九,后人便把这一天作为重阳节来庆祝,以纪念这个九月初九得到长生不老之道的传奇故事。
二、习俗与活动1.登高祭祖重阳节是秋天的一个好时节,人们会趁着天气宜人、景色宜人的时候,结伴登高远望。
登高是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也是受到长寿的象征。
人们登上高山或者临水之地,俯瞰四周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时,也有家庭会选择这一天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2.喝菊花酒重阳节有一项独特的饮食习俗,那就是喝菊花酒。
菊花被认为有消病延年、清体养脾的功效,人们用酒煮菊花,然后一家人一起饮用。
菊花酒喝起来清甜可口,且具有理气健脾、养生安神的作用。
3.佩戴茱萸茱萸是重阳节的代表性植物,在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以求平安、辟邪和祈福。
茱萸又叫“重阳花”,被认为是寄托吉祥和福气的象征。
三、传统信仰与意义1.敬重老人重阳节是孝敬老人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探望长辈、尊敬师长,表达对老人的敬重之情。
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孩子们会送上贺卡、鲜花或礼物,以表达对父母和祖父母的感激之情。
2.祈福求吉重阳节也被视为平安祈福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祖祈福,祈求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同时也祈求丰收、家庭和睦。
此外,重阳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亲人之间通过相聚,增进感情,共同祈福未来的幸福。
3.赏秋欣山水秋天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之一,人们在重阳节会踏秋赏秋,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78aef2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8.png)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以登高、插茱萸、佩香囊等形式,祈求健康、长寿和祭祖。
这些风俗习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登高迎秋重阳节有“登高迎秋”之称,是最为普遍的习俗之一。
这一习俗源自古代的山神祭祀活动,人们相信登高可以祭祀神灵,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随着时代的变迁,登高已经成为一种迎接秋天的习俗。
在重阳节这一天,家人朋友齐聚一堂,踏上山顶,远眺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宏伟与壮美。
同时,登高还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健康有益。
二、插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树木,树上结满了红艳的果实,寓意着吉祥和好运。
重阳节当天,人们会佩戴茱萸,或者将茱萸插在家中门口、窗户等地方。
茱萸的香气可以驱邪辟邪,祛除疫病,为家人带去健康和平安。
此外,茱萸还被赋予了延年益寿的象征,人们相信插茱萸可以祈求长寿福寿双全。
三、佩香囊重阳节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是佩戴香囊。
香囊是一种装有香草、草药的小袋子,通常用布料制成,带有精美的刺绣图案。
香囊的原意是为了驱邪辟邪,保佑健康平安。
人们会将香囊佩戴在身上,或者挂在座椅、门窗等地方。
香囊中的香气可以驱散恶气,带来好运和吉祥。
同时,佩戴香囊还能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使人心情舒畅。
四、赛踏菊在一些地区,重阳节还有举办赛踏菊的习俗。
踏菊原为宫廷乐曲,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传统。
踏菊比赛通常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进行,人们会根据规定的舞蹈动作,穿着盛装,踏着或者围绕着菊花盛开的场地跳舞。
踏菊比赛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花卉艺术的一种展示。
赛踏菊在全国各地都有举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五、品尝重阳糕重阳节的时候,人们还会品尝一种名为“重阳糕”的特色食品。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食品,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它的制作经过复杂的工序,从糯米的浸泡到碾磨、蒸制,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制作者的用心和匠心。
人们相信食用重阳糕可以祈求健康长寿,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关于重阳节的简介_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简介_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d34802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b.png)
关于重阳节的简介_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重阳节也被称为“酒节”、“老人节”,是与祭祖、祈福寿、登高赏秋等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日。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个富有魅力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在九月初九这天,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跳江自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九月初九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吉祥、消灾延寿。
久而久之,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重阳节的形式。
重阳节早期主要是老年人的节日,因为在古代观念中,九九是阳气最盛的日子,被认为能够驱邪、增福、延寿。
在重阳节这一天,中国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许多人会同亲友一起登高赏秋。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不仅能够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也有助于锻炼身体。
其次,人们还会采摘菊花,称为“插茱萸”。
插茱萸源于唐代的民间传说,因为茱萸树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
此外,重阳节还有赏菊、赛龙舟、吃重阳糕等习俗。
重阳节的食品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那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传统的糕点,有圆形、方形、扇形等多种形状。
它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小米、红枣、核桃等,口感软糯,有一种独特的香甜味道。
相传食用重阳糕可以驱邪、辟灾,同时也有祈求长寿、康健的意义。
除了重阳糕,人们还会品尝各种以菊花为原料的菜肴和茶饮,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人对于重阳节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在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个传统节日,并将这一天作为表达孝敬、关爱父母的好时机。
一些志愿者也会组织活动,去养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
这一切都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也使重阳节的意义更加丰富多样。
总的来说,重阳节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1b9f59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5.png)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秉持着崇敬长辈、展望美好未来的心情,同家人、亲友共度这一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祭祖、赏菊、饮菊花酒,各地也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重阳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寄托着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重阳是在秋天的第九个阳日,也是由于“重九”的谐音而得名的,寓意吉祥美好。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
这一天人们信奉九这个数字能够辟邪、招财,因此重阳节也成为祛病消灾、祈福吉祥的佳日。
据古籍记载,重阳节最初被视为驱邪避凶的日子。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阴阳气交汇的时刻,邪气最旺,因此要登高远离邪气,同时还会饮酒、佩茱萸等来祛除疾病。
此后,登高和远离瘟疫成为了庆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二、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丰富多样,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习俗传承至今。
主要包括登高、祭祖、赏菊、饮菊花酒等。
登高是重阳节最为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
人们踏秋登山,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远离疾病,祈求平安和健康。
各地的登高胜地琳琅满目,如黄山、庐山、峨眉山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
祭祖也是重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天,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墓地,并上香、烧纸钱,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祭祖让人们感受到家族的温暖和凝聚力,传承家庭的优良传统。
重阳节期间,菊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赏菊已有悠久历史,人们会前往菊花展览园区,欣赏各式各样的菊花艺术品,并通过赏菊来陶冶情操、寄托悲欢。
同时,人们还将菊花酿制成酒,称为“菊花酒”。
菊花酒不仅有醉人香气,还有着祛病健身的功效。
三、重阳节的文化意义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人们对长辈的敬仰与关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首先,重阳节是尊敬长辈的重要时刻。
中国文化强调尊敬长辈,重阳节成为了表达对长辈敬意的好机会。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8850e6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8.png)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阳历10月重阳节)庆祝。
它源自中国古代的祭祖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一、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东周时期有一位叫做华子的人,他对自己的养父非常孝顺,并且深知九月初九之日阳气旺盛,有避邪之功效。
所以他带领养父和家人登高祭祀,以求祈福、祛病、辟邪。
华子的孝心感动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在这一天采摘菊花,并用菊花装饰佩戴在身上,既能避邪也能祈福。
自此以后,九月初九成为了华子的重阳节,而重阳节也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的节日。
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 登高赏景重阳节是秋季登高的最佳时机,人们纷纷登高赏景,以迎接秋意渐浓的季节。
登高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欣赏到秋日的美景。
2. 赏菊饮酒重阳节期间,菊花正值盛开,人们喜欢赏菊,品味花香。
有的人会将菊花插在酒杯中,饮用菊花酒,以寓意庆祝丰收和繁荣。
3. 吃重阳糕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核桃、莲子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点心,形状圆润,甜而不腻。
人们相信食用重阳糕能够辟邪,延年益寿。
4. 佩戴菊花重阳节是佩戴菊花的时节,相传菊花有辟邪驱鬼的功效。
人们会将菊花插在衣帽上,或者用菊花编成手环佩戴。
佩戴菊花的同时,也是对菊花的赞美和赞颂。
5. 赏菊比赛在一些地方,还会举办赏菊比赛。
参赛的人们会将自己培育的菊花带到比赛现场,展示自己的技艺和成果。
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菊花的培育和交流,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重阳节的参与感和乐趣。
总结: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与中秋节、春节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由于重阳节的独特由来和丰富的传统习俗,使得这个节日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登高赏景、赏菊饮酒、吃重阳糕、佩戴菊花等习俗,人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深了亲情和友情的交流。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与意义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5618f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7.png)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与意义重阳节,又称“重九节”、“重阳节”或“老人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那么,重阳节的起源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一、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相传,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了很多挫折后,最终选择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投江自尽。
由于屈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在他生前就已经感到了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后人将重阳节定为屈原祭祀和缅怀的日子。
二、重阳节的意义1. 缅怀先人: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烧香拜祭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这也是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观念和尊重长辈的一种表现,有助于加强家庭纽带和凝聚力。
2. 提倡敬老:重阳节被誉为老人节,强调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关心。
社会发展迅速,年轻一代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久远的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逐渐被忽视。
重阳节提醒人们重视长辈的存在,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3. 远离疾病:重阳节正值秋季,气候渐渐变凉,是一年中多种传染病流行的时候。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九月初九这一天阳气达到顶峰,可以起到避邪祛病的作用。
因此,舞龙、爬山等活动也成为重阳节的特色,有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健康长寿的寓意。
4. 感受自然: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宜人的季节之一,重阳节正好与秋高气爽的天气相伴。
人们会在这一天踏青赏秋,登山郊游,以此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感受丰收的喜悦。
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习俗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通过庆祝重阳节,人们能够追溯历史、缅怀先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传达出对老人的尊重和对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彰显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
总结: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通过纪念屈原来传承他的思想和精神。
重阳节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对老人的尊重、对健康长寿的祝福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恩。
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别称
![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bddf7e1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6.png)
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重阳节的别称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重阳节的别称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女儿节、登高节、祭祖节、茱萸节、九九重阳、晒秋节、老人节等。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重九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女儿节重阳节又名“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
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
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
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3、登高节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4、茱萸节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5、老人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的习俗佩茱萸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味香,做药用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功效,并有消积食,治寒热的作用,重阳节采的茱萸入药后可制酒养身、祛病。
人们认为九月初九是大凶之日、多灾多难,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重阳节佩带茱萸也有辟邪求吉的意思在里面。
赏菊重阳节的时候,正是菊花盛放的时候,所以农历九月又称为菊月,重阳节又称为菊花节,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重阳节的时候聚会赏菊、饮菊花酒的传统。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352ea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c.png)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国家,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其中,重阳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登高节,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庆祝方式。
一、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名叫苏秦的智者,他发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阳气最盛。
为了使人们能够避灾祈福,苏秦提倡在这一天登高远离瘟疫和厄运。
此后,九九这个数字就被看作是吉利的数字,而九月初九这一天也被定为重阳节,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重阳节的习俗1. 登高远离瘟疫重阳节是一个庆祝秋天的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出门登高,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祈福和避灾的信仰,人们希望能够远离瘟疫和厄运,拥有一个健康平安的未来。
此外,登高也有锻炼身体、增强体力的作用,对于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2. 饮茱萸酒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习俗是饮茱萸酒。
茱萸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果实有着醒脾开胃、驱寒祛湿的功效。
人们相信饮用茱萸酒能够祈求平安、驱邪避凶。
此外,在这一天吃一些山楂、莲子、柿子等水果也是常见的习俗,这些水果都有着祛除寒湿、增添体力的作用。
3. 佩戴菊花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季节,因此佩戴菊花也成为了这个节日的习俗之一。
人们相信佩戴菊花能够带来好运和长寿。
此外,人们还会制作菊花饼,以示庆祝和祈愿。
4. 打九龙灯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在重阳节晚上放飞九龙灯,这是一种民间传统,寓意着消灾延寿。
九龙灯会在夜空中飞舞,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这个庆祝方式也成为了重阳节的独特景象之一。
三、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祭祖和感恩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故乡,与家人一起共度时光。
他们会登高观赏秋景,品尝美食,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例如聚餐、旅游、制作花灯等。
此外,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日,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总而言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93d255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6.png)
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重阳节,又称重阳节、重阳日、重阳祭,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阳历的十月初一,是重阳节的正式日期。
在这一天,人们以饮菊花酒、登高、赏菊、佩插茱萸等方式来庆祝节日。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重阳节的主要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据记载,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04年的汉朝时期。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位古代文人孟子有关。
据传,孟子的母亲喜欢在九月九日登高祈福,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孝敬老人的节日。
后来,这一传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视为吉利的数字,被认为能够辟邪驱邪,有祛病延寿的作用。
在“九九重阳节”之际,人们相信这一天前往高处登山,并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能够驱除疾病,祈求长寿。
二、重阳节的主要风俗习惯1. 登高赏菊:重阳节的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
人们相信登高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并带来好运。
而在登高的同时欣赏菊花,更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许多公园、山脉都会举办赏菊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观赏。
2. 饮菊花酒: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传统的饮菊花酒是以菊花泡制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现代人则常以菊花泡茶来取代酒类,以降低饮酒过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佩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辟邪和消除疾病。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或将茱萸插在帽子上,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4. 吃重阳糕: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糕点,由糯米粉、豆沙、核桃仁等材料制成。
人们将重阳糕分给亲朋好友,以表示祝福和团结。
5. 群体健身活动:重阳节还是一个群体健身的好时光。
许多地方会组织一些群体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等,让人们在欢笑与运动中共同庆祝节日。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习俗风情。
人们在这一天通过登高、赏菊、佩插茱萸等方式,向秋天的丰收表示感恩,并祈求健康、快乐和长寿。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948323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4.png)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祭祀、登高、赏秋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欣赏秋天的美景,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一、起源与由来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祭祖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传说中,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吉祥数字,被认为具有辟邪赶鬼的作用。
古人认为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阳气最盛,阴邪之气最易伤人,因此祭祀祖先和登高的活动比较流行。
而后,这一传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即重阳节。
二、习俗与活动1. 祭祖:重阳节是表达敬意和怀念祖先的时刻。
许多人会提前准备祭拜祖先的物品,包括食物、饮品和纸钱。
在重阳节当天,他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祖居地,摆放祭品,烧香祝福,并向祖先祈求福祉。
2. 登高: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选择山或丘陵地区,爬到山顶,俯瞰山水秀丽的景色。
登高不仅是为了欣赏秋天的美景,还寓意远离疾病和厄运,追求健康和长寿。
同时,登高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和增强体力的方式。
3. 赏秋:重阳节恰逢秋季,是观赏秋景的好时机。
人们会组织集体或家庭游览,前往公园、山水景区等地,欣赏红叶、金黄的景色,感受秋天的美妙。
赏秋既是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也是感受大自然美丽变化的机会。
4. 喝菊花酒:重阳节,喝菊花酒也是一种传统活动。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屈的精神,菊花酒则是以菊花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人们在重阳节时,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品尝菊花酒,享受着芬芳的菊花香气,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三、文化内涵重阳节除了包含丰富的习俗和活动外,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祭祀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重阳节是传承和弘扬这一价值观念的时刻。
其次,重阳节的登高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长寿和健康的追求,反映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此外,重阳节也代表着农历九月的丰收和喜悦,与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密切相关。
重阳节文化内涵
![重阳节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fc929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6.png)
重阳节文化内涵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此节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信仰,抱有祈求健康长寿、祭祖敬老的美好寓意。
重阳节文化内涵丰富多样,表现出爱家、敬老、祭祖等传统价值观念。
一、爱家之情重阳节是我国民俗文化中讲究家庭团圆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选择携家人、亲友一同登高游玩,以表达对家庭的珍视和热爱。
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有助于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家人们在登高过程中,可以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亲密的交流与分享,拉近了亲情的距离。
二、敬老之心重阳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敬老节日,表达了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这一天,人们会给父母、祖父母等长辈送去节日祝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
重阳节也成为了老年人的节日,社区、养老院、福利机构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同时,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展开一系列关于养生保健的活动,以提醒年轻人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为未来健康老去做好准备。
三、祭祖之意重阳节也是祭祖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墓地,瞻仰墓碑,献上鲜花、食品等。
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的表达。
通过祭祖,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根脉和历史传承,更加珍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重阳节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道德教化意义。
这一节日在现代社会依然保持着广泛的传承和弘扬,激发着人们对家庭、长辈和祖先的感恩之情。
正是这种文化内涵,使得重阳节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总结: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承载了我们对家庭、长辈和祖先的深深情感。
爱家、敬老、祭祖的精神内涵使得这个节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显得独具意义。
通过重阳节,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社会温暖和民族凝聚力。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倡导家庭和谐、尊敬长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https://img.taocdn.com/s3/m/bd10ad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d.png)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表达对老年人的敬重和祝福,同时也是展望未来、追求健康长寿的时刻。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内涵等方面进行论述。
重阳节起源于怀念、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忠诚而被贵族排斥,最终选择投江而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才华,在每年九月初九这一天,登山祭拜、赏菊花等活动成为了传统。
这种缅怀故人的方式逐渐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据史书记载,重九节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
当时,九是最大的单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汉朝以后的几百年里,重阳节逐渐流传开来,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景,祭拜祖先和故人,饮用菊花酒,佩戴茱萸、菊花等象征幸福和长寿的物品。
这些活动既具有纪念故人的意义,也是人们祈求吉祥和健康的方式。
重阳节的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强调了追求健康和长寿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他们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重阳节成为了人们表达对老年人敬重和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
许多人会邀请父母或者长辈一同登高赏景,展示子女的孝心和敬意。
此外,重阳节也被视为一个寄托美好愿望的时刻,人们会祈求健康、幸福和长寿。
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因地区而异,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民俗文化。
在南方地区,人们喜欢登山、赏菊等活动,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家庭聚会和祭拜祖先。
无论是哪种方式,重阳节都成为了人们团聚、感恩和祈福的时刻。
总之,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人们借此纪念故人、表达敬意,同时也展望未来,追求健康长寿。
重阳节不仅是人们传承友情和家族情感的时刻,也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df56c7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日期定在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人们纷纷登高远行,佩戴菊花,饮菊酒,在九的谐音上祈福长寿,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日。
一、起源传说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与一位称为屈原的爱国诗人有关。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是楚国的宰相,拥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声望。
然而,由于忠诚和不屈的性格,他招致了当时其他政治势力的嫉妒和陷害。
在秋天的九月初九这一天,楚国的政敌谋害了屈原。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和悼念他的离世,人们开始在这一天登高祭拜。
他们相信,登高可以远离邪恶的气息,祈求神灵保佑,带来好运和幸福。
渐渐地,登高的习俗发展成为了现代的重阳节。
二、九重重阳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数字九被视为吉祥的数字,有长寿和积极正面的象征意义。
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九重重阳”。
九重重阳包括九天、九地、九花、九纸、九酒、九面、九菊、九灶、九楼等福气成叠。
在九重重阳之中,九天代表的是九重天,与神仙无边的寿命相联系。
九地代表的是九地炉,融合阴阳之气,祈福融入大地的长寿。
九花代表的是帝王之花,寓意权力和威严。
九纸代表的是写有祝福语的纸,人们将祝福语贴在门上,祈求好运和健康。
九酒代表的是饮菊酒,象征着人们对长寿的追求。
九面代表的是饼干的形状,表示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一切顺利。
九菊代表的是菊花,象征长寿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九灶代表的是歌颂重阳的九歌,歌词中融入了各种祝福的寓意。
九楼代表的是楼台,人们在九楼上祈福。
三、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喜欢与亲人一起庆祝。
这天,人们会提前准备一些早点和中午饭,全家人一起享用。
这些食物通常都是富有寓意的,比如腊肠、香菇等,寓意长寿和幸福。
人们还会结伴登高远足,爬山观景,在大自然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登高活动被视为一种锻炼身体和迎接好运的方式。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花卉,人们会戴上菊花,赏菊、采菊,以表达对长寿的祝福和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晶。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雅俗共赏。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
阳数,象征着吉祥、幸福、光明。
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从此就过重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今。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和高度文明的民族,祖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有趣的节日。
九九重阳是阳气极致之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阴阳之气交接,为了避免邪气之侵袭,遂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以避祸求福的风俗。
民间在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最旺盛的时节,因此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重阳节赏菊的传统习俗,所以这天又称菊花节。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制作材料:糯米,玉米,红豆,南瓜,白糖,少许橄榄油。
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在1989年时,中国政府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关爱,需要快乐和健康,孝敬长辈,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