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点题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美文化差异严重,其中家庭道德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中美现代家庭中,道德教育的方式、内容、目的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推进中美教育交流、促进两国家庭关系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的家庭教育模式、教育目标、家庭成员角色、家庭关系、家庭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并探寻其原因,从而帮助增进中美教育相互了解,推动两国间教育交流。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网络、问卷等调查手段,全面深入地分析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差异。

三、预期结果及创新之处
本文的预期结果将深入分析中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中美教育交流、推进两国家庭关系和文化交流提供思路和启示。

同时,本文将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传统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可行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基础坚实,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区分性和针对性。

同时,针对中美两国家庭道德教育特点及其差异,采用问卷、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可以全方位深入了解两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形态和问题表现,从而对两国的家庭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姓名:闫姗姗班级:1003班学号:20103952 专业:英语一、课题研究目的1.正确认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及其原因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分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是我们正确借鉴美国的先进育人理念的前提。

2.寻找,借鉴美国一种更加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中美在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很多差异,在这个差异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借鉴美国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使中国的家庭教育趋于完善。

3.完善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作为教育中一个重要细胞,对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的对比研究能够有效的完善整个教育体系。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4.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其日后的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研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包含了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出于起点位置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现今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

”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而这种观念导致中美在教育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

正确认识两国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最后,总结出从中美家庭教育对比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教育大国,其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视角下的比较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以“孝道”、“尊师”、“勤奋”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家长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传统的教育方式。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倡导更加民主和平等的育儿理念。

通过对比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劣势,为教育改革和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开展中美家庭教育观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和共通点,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承与变迁,以及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的跨文化碰撞,揭示不同文化间的教育理念差异,深入探讨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和影响。

本研究旨在为促进跨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做出贡献。

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对比研究,探讨跨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现状,为促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家庭教育一直是各国家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中美家庭教育观之间的对比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中美家庭教育观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特点和模式,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揭示出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与共通之处,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对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和谐发展与交流。

中美家庭观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观差异开题报告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中美家庭观的差异院系:外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2010级英语3班学生姓名:孟庆银学号:20103710310题目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综述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选题背景: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人各方面都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特别是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等)影响着我们。

本文通过对中美家庭观差异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的改变中国人的家庭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选题目的及意义:1.正确认识中美家庭观差异及形成原因。

中美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教育方式,生活习惯,人口种族等方面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家庭观。

分析两国家庭观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正确借鉴美国有益的家庭观。

2.吸收借鉴美国优秀的家庭观,完善中国的家庭观了解到差异后,发现美国优秀的家庭观并加以借鉴,改掉我们落后的家庭观,使我们的家庭观更完善,合理。

3.有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很大,优秀的家庭观有助于家庭和睦,有助于塑造出高素质的公民,家庭和谐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4.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美国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到家庭观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有助于进行跨文化交际国内相关研究动态:近几年我国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中美家庭观的差异1.李玉艳,李静在《浅谈中美家庭观的文化差异》中先从现代家庭制度、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现代家庭的功能三个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的现代家庭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家庭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的相互影响。

她们指出家庭制度方面美国是核心家庭,而中国则是夫妻平权制家庭、核心型小家庭等。

家庭成员关系方面美国是民主家庭而中国家庭则是在向民主发展。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孝道、尊重和纪律,重视学业成就和成功;而美国家庭教育则强调个性发展、自主性和创造力,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增加,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也成为了跨文化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研究旨在对比中美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同之处,探讨背后的文化因素,以期为教育实践和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深入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家庭教育的优劣之处,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不同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美作为两个文化迥异的国家,家庭教育观也必然存在差异。

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观对比,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模式,有利于丰富家庭教育理论,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观,可以拓宽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学习借鉴对方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探讨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与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内容到此结束】。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观,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异同点,探讨其形成和演变的原因;比较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优劣,揭示文化因素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差异,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特点。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为跨文化家庭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2. 正文2.1 中美家庭教育观概述中美家庭教育观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看法和态度。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注重的是家庭的权威性和孩子对长辈的尊重。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1. 背景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家庭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美家庭教育的交流和发展。

2. 分析2.1 家庭角色在中美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角色分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通常扮演着严厉却关爱有加的角色,强调孝顺和家庭责任。

而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和友好的关系,父母更倾向于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导师。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中美家庭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方法的差异。

2.2 教育方式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上。

2.2.1 教育方法在中国,家长通常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注重纪律和规矩。

他们经常强调记忆和背诵,鼓励孩子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

而在美国,家长更关注孩子的个体发展和兴趣培养,倾向于提供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给孩子,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发展创造力。

2.2.2 教育目标中美家庭对于教育的目标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获取知识和提高学术成绩,以便进入好的学府和找到好的工作。

而在美国,教育的目标更注重于整体发展,包括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2.3 教育氛围中国家庭通常更注重纪律和规矩,对孩子的要求较高。

这种教育氛围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孩子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而在美国,家庭更注重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尊重他们的个人发展。

3. 结果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以下结果:3.1 学业表现的差异由于中国家长更加重视学业成绩,因此中国学生在学术方面往往表现出更好的成绩。

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个体发展,因此美国学生更可能在其他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3.2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中国家庭通常更强调记忆和背诵,对孩子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较少。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开题

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开题
[7]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社会文学文献出版社,2003,P185.
[8]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P344-346.
[9]朱萍,世界一流的美国家庭教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P26-33.
[10]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P59.
[11]林格,全部都是爱-中国家庭教育8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P23.
[12]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书育人,2002(14).
[13]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1.搜集资料,准备开题:6月20日-6月27日
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于1958年撰写的《帕夫雷什中学》中指出:“最完备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前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F.Musgrove在The cation and Society中就该观点:“学校经常被视为家庭的威胁,至少体现在2点:破坏父母影响和家庭价值观,替换不同的或陌生的老师的影响;破坏父母的责任感,承担应属父母的育儿职责。”做了相应的讨论。克劳蒂亚在《美国人的家庭教育-自信陪伴孩子成长》中以孩子的自信心为重点,阐述了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一生教育的影响以及指导家长们如何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本书倡导做现代父母,培养现代人才。打破中国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必须全方位开放。汲取美国先进教育经验,培养充满自信、乐观、友爱、合作、主动、刻苦、坚韧、勇敢的二十一世纪人才。需知,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可能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去追求!卡尔·维特在《卡尔·威特教育精华及中国家庭教育启示》一书中提到“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该书记录了19世纪时的德国人卡尔·威特由一名先天不足、略显痴呆的婴儿,一跃成为有惊人成就的奇才的过程,记录了老卡尔作为父亲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和教子心得,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

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

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

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和美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两国的家庭教育模式各具特色,这不仅与国情、文化背景有关,还与教育理念、父母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会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一、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强调学业成就和功利性的成功。

中国父母普遍认为,付出努力和追求高分数是孩子未来出类拔萃的关键。

因此,他们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学习,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规则。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教育侧重于培养孩子的个人素质、社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美国父母更注重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父母角色的差异父母在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父母往往扮演着严格的监督者和导师的角色。

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要求严格,常常直接指导孩子的学习内容,甚至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和考试。

相反,美国家长更多是孩子的朋友和支持者。

他们注重儿童的个人需求和权利,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并允许他们犯错和从中学习。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中美家庭教育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长通常会采用严格的纪律和奖罚制度来管教孩子,以期望孩子能够达到长期的学习目标。

此外,中国父母普遍会安排各种额外的课外活动,如钢琴、舞蹈、游泳等,以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

相反,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倡导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并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方式。

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差异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在中美两国也呈现出差异。

中国父母往往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和考试复习。

相反,美国父母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他们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综上,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4,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其日后的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2,寻找,借鉴美国一种更加合理,趋于完美的家庭教育方式。
中美在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在这个差异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借鉴美国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使中国的家庭教育趋于完善。
3,完善中国整个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作为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对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能够有效地完善整个教育体系。
专业__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来,在综合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对本次所研究的教学反思做出以下界定:在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打底子的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庭成员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美家庭教育的平衡学

中美家庭教育的平衡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成功越来越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方式”不再是一个仅仅与落后为伍、与保守同类的贬义词。尤其是2010年12月,由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有34个国家参赛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一举夺得阅读、数学、科学的冠军,使得中国的教育也进一步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眼球。而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是也将在今后得到更多的关注呢?然而,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却将目光投向国外,寻求和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开始反思我们自己甚至摒弃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美教育孰优孰劣?家庭教育又在各自教育体系中发挥多大作用?中美两种文化差异和冲突对教育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从中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太原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张帅
学号:
105101116
系部:
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
英语
论文题目:
中美家庭教育的平衡学—以两位美籍华裔母亲的家庭教育为例
指导教师:
李远芳
2012年3月10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两位美籍华裔母亲的家庭教育案例的比较分析,进而总结中美家庭教育的模式、优缺点和对家庭的影响,探寻不同模式形成的原因,并得出平衡中美家庭教育的措施。
四.详细提纲
1.引言
该部分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家庭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以及蔡美儿、索菲亚和路易莎一家和吴素云、吴精美一家的详细状况,包括各自的移民背景,家庭教育概况,教育方法和各自教育结果。其次,引入“平衡”这个术语,并简单介绍平衡在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之间的重要性,以期建立中美家庭教育二元平衡模式。
3.2美国家庭教育优缺点(反之)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目(中文)___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 生 姓 名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指 导 教 师 __________林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副_教 授_ __________________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目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问题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一)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题目中主要概念的界定、简明、扼要)问题提出的背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 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包含了终身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可以 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出于起点位置的。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 出:"现在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提早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提早世界的历 史。

”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并纳入国家整体规划之中。

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

而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增加对教育的 投入,关注教育的发展,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 父母被认为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教龄最长的老师。

作为一种接受时间最 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家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是由中美两国 不同的文化传统底蕴造成,同时也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导致中美家庭在教 育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摘要】中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从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关注点、成效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中美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与相互借鉴的地方。

在中国,家长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素养,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和孝道;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孩子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未来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和科学。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关注点、家庭教育成效、家庭教育影响、差异、借鉴、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国家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各不相同。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其家庭教育也各具特色。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为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关注点和成效,可以深入剖析两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影响,为促进中美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中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体系,其家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理念的交流和借鉴,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还可以促进两国家庭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发展,推动家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全球家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深入研究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和路径。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在国际上,中美的家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因此,在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方面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国家庭教育的异同点,分析其原因,为我国家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

三、研究内容
1.中美家庭教育的体系及特点比较研究。

2.中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及影响比较研究。

3.中美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环境及其影响比较研究。

4.中美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及影响比较研究。

5.中美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比较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自我编制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中美家庭教育的体系及特点、父母的角色及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及其影响、亲子关系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比较;其次通过自我编制问卷调查法对中美家庭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为我国家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五、预期结果
预计本研究结果将从中美家庭教育的体系和特点,父母的角色及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及其影响,亲子关系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分析,揭示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点,为家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六、可行性
本研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因为研究对象易于获取,研究方法科学
可靠,而且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的方法和方案经过了反复推
敲和论证,符合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达到科学、客观、系统的研究目的,有一定的价值和推广性。

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其中不少是与美国的学校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采用区别于传统中国教育的西方教育
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学生。

因此,研究中美校本教研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异同,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国际
化办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以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材料,对中美校本教研的比较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校本教研的定义与发展
2. 中美校本教研的异同
3. 分析中美校本教研的优势与不足
4. 探讨如何融合中美校本教研的经验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 具体分析中美校本教研的差异和共性,探讨两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异同。

2. 以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为例,探讨中美校本教研的优势与不足。

3. 提出融合中美校本教研的建议和方案,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办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 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异同,从而指导中国教育发展。

2. 为中美学校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提供基础和支持。

3. 提高中美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美教育理念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育理念比较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育理念比较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如今,中国与美国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教育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增加。

中美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从两国文化及教育思想之间的差异中汲取灵感和借鉴,也可以为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随着我国开放的加速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化视野已成为今日教育的重要潮流,因此,进一步研究中美教育理念的比较,对于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1. 中美教育体系和理念的差异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培养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育评价。

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国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以致用”在美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中国教育中“学以致用”并不是优先考虑的目标。

2. 基于中美教育理念的课程设计在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基础上,中美的课程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在美国的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围绕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

而在中国教育中,课程设计往往注重基础内容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较薄弱。

3. 中美教育的哲学思考中美教育的哲学思考,是对于中美教育理念差异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

美国教育倡导发现式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中国教育侧重的则是考试成绩和学术排名,对于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相对较弱。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

2. 研究步骤:首先对中美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然后以此为依据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课程设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原因,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中美教育的差异,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念、文化和制度原因。

四、预期结果本文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对比分析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和隔阂。

2. 分析中美教育在课程设计、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表现。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中美关系的不断深入,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
越频繁。

家庭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明
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究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为深入了解
中美文化差异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
1.探究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2.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从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比较中发现优点和不足。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并从历史、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寻找
原因。

四、研究内容
1.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概述
2.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1)父母角色定位
(2)家长对孩子期望值
(3)亲子关系模式
(4)学习方法与技能培养
(5)家庭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原因分析
(1)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2)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差异
(3)宗教信仰的影响
4.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中的优点与不足
(1)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中的优点
(2)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中的不足
五、预期结果
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差异性和共性,并从历史、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寻找原因。

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为深入了解中美文化差异提供参考。

六、研究意义
本文对于加深人们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意义。

此外,本研究也可能为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跨国企业管理等领域提供参考。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
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增加,在跨文化交流中,家庭教育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文化体系,其家庭教育方
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两国家庭教育的效果和孩子们的情
感和认知发展。

因此,进行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对于促进中美之间的教育交
流和互动,深入认识不同文化下的家庭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们
的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
(1)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比较。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介绍和分析,探究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共同点。

(2)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实证研究,分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们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3)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中美两国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探究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
中美家庭教育进行研究。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从中美两国文化和家庭教育的角度,比较和分析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
和共同点,深入探究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情感和认知的影响,为跨文化交流提供
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背景: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而家庭教育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演变。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对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和共同点,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中国,家庭教育侧重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自律和孝顺。

父母往往会有较高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塑造优秀品德。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倡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和发展。

这种差异的根源可能源于中美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通过对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字数:269】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在深入了解两国家庭教育理念、方式、成效、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寻找差异和相似之处,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探讨如何借鉴对方的经验和优势,为优化和改进我国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促进中美家庭教育交流与合作,增进双方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幸福感和成长品质,推动家庭教育向更加科学、健康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意义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国家的教育理念、方式、成效以及问题,进而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比较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提高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实践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

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

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

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

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

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

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

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

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

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

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

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

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

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

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过程比较从家庭教育的结果反观家庭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虽然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父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其中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是依据目的确定的。

1、教育目的的比较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

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一旦目的确定,教育内容、方式都据之选择。

那么,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或者两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什么差异呢?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

“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

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

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相比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

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

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2、教育内容的比较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

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可称之为“素质教育”。

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庭院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的发展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让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带孩子到森林公园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岩壁等。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方面,但往往是当孩子进入了学龄期(有的甚至在学龄前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教育内容出现不平衡的倾向。

在体育上,中国的家庭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护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美国对比起来,这种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温室培育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如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当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出现学校化倾向,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如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电子琴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和科学,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不够科学。

比如家庭教育中的体育,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在意孩子的体形、体态这些体育中低层次的内容,重视保证孩子的营养、注意疾病预防,却容易忽略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肥胖症增多。

智能可以分为实能和潜能,实能即实际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我国家庭教育忽略的是技能,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工作技能等等,而美国在社会性的培养上特别重视这些技能,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智育上忽略了一部分实能的同时,更加忽略的是潜能,潜能分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表面上我国父母很重视知识的学习,空际上只注重认知能力中的低层次部分,这部分可以应付考试,但始终不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量。

《全国青少年创造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问,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

40%的家长对孩子“训斥”、“警告”,48%的家长以“不耐烦”、“不屑于”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可见我国父母对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需要提高。

相比之下,美国家长在认知发展上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重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许多专家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

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多是:“老师教你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父母第一句则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有意思吗?”。

这就反映了中美父母对智能的不同理解。

3、教育方式的比较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习惯、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制约。

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家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一般而言,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中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