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掌握适度性原则
什么是管理的首要原理适度
什么是管理的首要原理适度管理的首要原则适度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和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度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适度是一种灵活和全面的管理理念,它要求管理者具备辨别、衡量、选择和调整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环境中,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和策略。
管理的首要原则适度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行业、组织和个体的差异,灵活运用管理手段和方法,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的需求和目标。
在实践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和管理策略。
适度的管理原则帮助管理者理解和把握变化的本质,避免机械地套用经验或模式,不僵化于固定的管理规则和程式。
适度要求管理者具备科学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管理者应具备准确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适度管理既要借鉴过去的经验,又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管理者还需要通过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有效沟通,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适度强调的是平衡和整合的原则。
在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并整合各种资源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适度管理要求管理者具备协调和平衡利益的能力,能够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员工、客户和社会的需求。
管理者还需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等,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优化配置。
适度管理还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度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够适应变化,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管理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适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促进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总之,管理的首要原则适度是一种灵活、全面和科学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实践中,适度要求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和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度的措施和方法。
适度管理强调因地制宜、平衡整合、灵活创新等方面的原则,帮助管理者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取得最佳管理效果。
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能力的“五慎”原则
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能力的“五慎”原则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能力的“五慎”原则徐建华党员干部要树立先锋形象,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仅靠党纪国法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觉、靠严格自律,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
党员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能力,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五慎”原则:1.慎权。
党员干部一定不能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
我们是执政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中都堂握着一定的权。
这些权力是把“双刀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用权为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
对于干部个人来说,权力越大,腐败的危险就越大,防腐败的警惕性就要越高。
从贪官们的忏悔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犯罪活动都离不开一个“权”字,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成了历史的罪人,被人民所唾弃。
所以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的,只能用来为人民造福,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利。
2.慎欲。
人都有七情六欲,本无可厚非。
共产党人也不是禁欲主义者,但对欲望有着科学的解释。
问题在于党员干部决不能谋取规定之外的特殊利益,不能放纵欲望。
人民群众最为憎恶的—种人就是贪官污吏。
我们党也历来坚决反对腐败,和腐败分子水火不相容。
不贪吃喝、不贪金钱、不贪美色、不贪名利和地位,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堂堂正正地工作。
这也是古人所谓的“无欲则刚”。
对于我们党员干部个人来说,要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为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所动,顶住各种豪华消费的诱惑,过好享乐关、金钱关和美色关,脱离一切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3.慎微。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人在政治上出问题,往往开始于思想道德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因此不要认为吃吃喝喝,收受礼品是小事—桩,不过是生活小节问题,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别出纰漏就行。
还有的认为,打一点“擦边球”无所谓,充其量是人民内部矛盾。
管理的适度原理简概
管理的适度原理简概
管理的适度原理是指管理过程中应该把握一个适度的度,既不偏向于过度干预和控制员工,也不偏向于过度放任和自由发展。
适度原则在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管理的适度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要求来调整管理的力度。
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专业知识和个人意愿来确定适当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水平。
过度干预和控制会限制员工的发展和创造力,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而过度放任和自由发展则可能导致组织的混乱和无序。
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具备灵活性和判断力,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员工的需求和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管理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合理分配资源和任务,以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目标。
总之,管理的适度原则是在管理中保持适度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水平,既能够发挥员工的潜力,又能够达到组织的目标。
这一原则能够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管理者要掌握适度原则
管理者要掌握适度原则管理者要掌握适度原则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
成都武侯祠里有一副很有名的攻心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自古两军交战,讲的是攻心为上,审时度势,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治理国家也是一样,顺应民心才能载其国之大舟,政策宽或严都不是最好的,诸葛亮严以治蜀,导致最后的失败,所以,最重要的是掌握好适度原则。
多数人买东西都喜欢讨价还价,那“讨”和“还”就有个适度的问题,多了,卖的人不同意,亏本的买卖谁做啊?少了,自己心里不舒服,总感觉被“宰”了。
酒店也是一样,把握好适度原则,才能让管理顺畅、经营企稳。
具体操作中,酒店的管理者可掌握好以下三个适度:一、酒店定位要适度。
不同的酒店有不同的星级标准,也有不同的定位,但定位准不准确很重要。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硬件不行软件补”,完全是扯谈!客人的消费感受来自于酒店的环境、产品和服务,服务再好也弥补不了环境和产品的缺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酒店破败不堪、家具坏损、床单被子污渍斑斑,你说你酒店的服务一流,有人信吗?说现实一点的,客人入住后,发现喷淋头不能用,不能洗澡,致电总台,总台服务很好,马上换一间,但又发现马桶堵了,怎么办?就算你房间升级,免费送这送那,又有什么用?出售不合格的产品就是企业的经营存在问题。
这还是好的,要是因为酒店产品的原因造成客人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或伤害,后果就更不堪设想,还谈何软件?所以,环境、产品和服务一定是在一个水平上的。
星级酒店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星二星要安全、卫生。
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其他都是务虚。
消防、食品等的安全,构成星级酒店的存在基本。
做好卫生,就是做好安全。
餐具、杯具的消毒;被子、毛巾的一客一用;区域的四害防治、卫生消毒等等,让客人接触、使用到的都是安全卫生的。
领导干部要做到“五度”
领导干部要做到“五度”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就需要做到“五度”——度量、度量衡、度量标准、度量方式和度量效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度量度量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涵盖了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行举止、专业能力、团队建设等方面,是其天性、道德和思想品质的综合体现。
在工作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具备较高的度量能力,传承和发扬突出的工作价值观,做到应有的职业道德,以此确保合理、高效、公正和审慎的决策。
二、度量衡度量衡是领导干部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组织过程中,掌握度量衡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排除影响其决策的干扰因素,使组织达到最佳效果。
具体来说,领导干部应该注重口才,并能够用数据和证据说明说服别人。
此外,领导干部应该不断扩大对管理的知识积累,以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和组织的需求,并依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度量标准度量标准是能够准确衡量行为、观念、组织等的标志或指标,它不仅能够帮助领导干部做出明智的决策,更能够在衡量现有业绩的同时,鼓舞和激励团队的持续发展。
因此,领导干部需要建立一套易于理解、有控制力和可证明的度量标准,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衡量和推进。
四、度量方式度量方式是指在哪种情况下采用哪种方法来收集、监控、评估、解释和报告关于行为、思想和业绩的信息。
领导干部需要基于团队需求,选用合适的方式,从而使信息广泛传播和共享,提高组织的效能。
五、度量效果度量效果是指组织所采用的度量方式的效果,以及其衡量的结果。
领导干部需要对组织、团队和个人进行效果衡量,及时反馈、纠正和优化问题,并且激励成功。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需要做到“五度”,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在度量、度量衡、度量标准、度量方式和度量效果五个方面,领导干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团队凝聚力、成果实现力、行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多样化维度,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者:刘家民来源:《决策探索》2015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进行的深刻而系统的阐述,对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做“官”先“做人”,“人”要讲人格。
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修养、能力才干、作风素质等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
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还是要落脚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上。
滚滚红尘,诸多诱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时时自我反省体察,防止价值观扭曲,始终坚守道德阵地,才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党员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总开关,才不会精神上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才能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将自己放在与群众平等的位置,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掌管权力的人一定要有纪律“紧箍咒”的约束,只有这样,才会让掌控权力的人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力。
管好权力,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权力放在阳光下消毒灭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权力健康,不发生霉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权力更好地服务群众,而不是让人为权力服务。
适度管理
适度管理每个组织,在各个时期内都有自己预定的目标。
管理学家亨利·艾伯斯指出,上级领导的职责就是把下级的行为纳入一个轨道,以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对任何组织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做到管理适度,让组织按设定的轨道运行,最大限度地获取管理效益,是领导者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
一、保持适中,追求最佳的原则保持适中,就是避免管理不足和管理过度两种倾向,在度的范围之内实施管理活动。
追求最佳,就是在适度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管理效益。
首先要提高对两个极端的警惕性,增强度的意识。
什么是“度”呢?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这样的词语,如办事情要掌握“分寸”,拿准“火候”,注意“界限”等等。
这里所说的“分寸”、“火候”、“界限”就是事物的度。
所谓适度指的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好事物一定的质和量的界限,严防“过”或“不及”两个极端。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要防止“一统就死”,或者“一放就乱”,能够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即既要管,又不要管得太多太死,达到管理的有效性,这才是最佳适度的管理。
其次,克服“中游”思想,努力争取最佳适度。
“中游”思想是一种消极的适度思想,是一种低层次的适度。
这种平庸的“中游”思想,虽然比管理不适足和管理过度的效果要好一些,但是,随着事物的发展,甘居平庸的精神状态往往导致不足的结果。
所以仅仅防止两个极端,使管理保持合理度,还可能出现“甘居中游”的情况。
我们研究适度管理的目的,是使人们追求高层次的适度,达到或接近最佳适度。
“中游”思想有可能做到暂时适度,要想长远保持是不可能的。
二、审时度势,随机制宜的原则管理要达到适度,必须反对绝对化思维,反对机械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不论时间、空间、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味地照搬上级的指示;一味地坚持原定的计划;一味地套用过去的经验和模式,是一种机械的管理行为。
这样的管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保证适度的,但是,一旦情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固执的管理行为就显得非常不适度。
领导干部要善用适度原则
领导干部要善用适度原则作者:马彦涛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7年第03期度可以说是质和量的统一,适度可理解为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
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和量,才能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既防止“过”,又防止“不及”。
作为领导干部,无论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还是在处理家庭生活与个人交往等问题上,都必须掌握好适度原则。
一、掌握适度原则,必须处理好各方面关系适度原则的运用,在于度的把握。
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工作、家庭、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关系,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
只有灵活把握,妥善处理,才能使各方面的问题恰如其分地得到解决。
在工作中,一要处理好“搭班子”问题。
班子搭配得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班子搭配得不好,会对许多工作的开展设置无形的障碍,造成单位的内耗。
班子的搭配必须考虑班子成员的年龄、性别、知识、专业、素养、性格等因素。
二要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问题。
在工作中要多讲奉献,少谈索取。
一些领导干部总是居功自傲,认为单位成绩的取得都是自己一人的功劳,常常讲“如果不是我,这个事情就解决不好”之类的话,而忘记了自己只是团队中的一员。
正如《乔家大院》中的孙茂才一样,始终没有明白“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这个道理。
三是处理好“权、责、利”的关系。
权力、责任、利益始终是相伴而生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有权就任性”。
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权与责是对等的,既要行使好权力,又要落实好责任。
利益是对权力与责任的保障,领导干部的职位、级别就意味着相应的待遇,这种待遇除了物质上的回报,还体现在精神满足、社会尊重等方面。
四是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既要严于律己,又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在家庭与组织的关系上,要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仍有市场,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思想观念的领导干部不乏其人。
管理学适度原理
管理学适度原理管理学适度原理是指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度的管理措施,避免过度管理或不足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适度原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念,对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管理学适度原理强调的是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管理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管理方式,不能一刀切。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效果。
其次,适度原理也强调了管理的平衡性。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平衡各种利益,平衡各种资源,平衡各种需求。
不能偏废一方,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
比如,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平衡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平衡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等方面的关系。
再次,适度原理也提倡了管理的灵活性。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下,管理者需要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
只有灵活应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适度原理也要求管理者要有度的把握。
不能过度干预和管理,也不能放任自流。
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管理的度,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有所保留。
只有适度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学适度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善于因地制宜,平衡各种利益,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有度地管理组织和员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希望各位管理者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适度原理,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和管理行为。
掌握适度原则知识点总结
掌握适度原则知识点总结适度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指适度的原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适度原则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针和准则。
适度原则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至孔子的“中庸之道”,后来在西方哲学中也有相似的思想。
适度原则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适度原则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的理念适度原则是一种理念,它强调的是平衡和谐的状态。
适度原则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在适度的范围内运行,不可过度也不可不足。
适度原则的核心就是平衡两个极端,让事物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
这种理念贯穿在各个领域中,比如在政治上,适度原则呼吁政府应该平衡各方利益,不应过于倾向任何一方;在经济上,适度原则则要求企业要适度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而牺牲环境和社会责任;在教育上,适度原则倡导学生要适度的学习,不能过分压力而忽视身心健康。
二、适度原则的实践适度原则的实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因为要平衡各种不同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但是,适度原则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避免极端,减少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政治实践中,适度原则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实践中,适度原则可以指导企业进行可持续经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适度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总之,适度原则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各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适度原则的意义适度原则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还能指导行为和决策。
在政治上,适度原则可以指导政府进行公正管理,保障人民的权益。
在经济上,适度原则可以引导企业进行健康经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上,适度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总之,适度原则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适度原则文档
适度原则什么是适度原则?适度原则,又称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原则,指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适度的状态,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
这个原则在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包括医学、经济学、哲学等。
适度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在各种选择之间取得平衡,避免过度或不足。
适度原则强调的是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避免陷入极端的状态。
过度的偏向一方会产生不利的后果,而适度的状况则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方面取得更好的结果。
适度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健康和饮食适度的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过度的摄入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而不足的摄入则会导致营养不良。
适度的饮食要求我们在吃饭时谨慎选择食物,保持膳食的平衡,并合理控制食量。
只有遵循适度原则,我们才能够享受健康和长寿的生活。
工作和生活平衡适度原则在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度工作会导致压力和身心疲惫,而不足的工作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成就感缺失。
适度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意味着在工作时间内保持高效率,同时也能够享受休闲和家庭时间。
财务管理适度原则在财务管理中也非常重要。
过度消费会导致负债累累,而节俭过度则可能阻碍生活质量的提升。
适度的财务管理要求我们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合理规划和控制支出,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储蓄和投资。
适度原则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适度原则在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
在经济发展中,适度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经济周期和保持稳定增长。
过度的经济增长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源浪费,而经济不足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资源闲置。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适度原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保持适度增长,避免过度通胀或经济衰退。
适度的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适度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适度原则在哲学中也有重要地位。
在伦理学中,适度原则可以指导人们在道德和伦理选择中保持平衡。
过度的道德观念可能导致极端主义和偏见,而不足却可能导致道德混乱。
适度原则也与人的幸福和满足感密切相关。
在快乐哲学中,追求适度的生活被认为是实现个体幸福和内心平静的关键。
辨析题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辨析题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标题:辨析题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性一、引言辨析题作为一种特殊的题型,在考试中常常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对于辨析题,掌握适度原则尤为重要,即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适度原则。
二、适度原则的内涵适度原则是指在各种活动和事物中都要尊重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不做过分的要求,不越过规定的界限。
在辨析题中,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做过度的解释和分析,不离题,不偏离主题。
三、适度原则的重要性1. 避免主观臆断和肤浅理解在辨析题中,如果不遵守适度原则,很容易陷入主观臆断和肤浅理解的陷阱。
过度解释和分析可能导致题目偏离原来的意图,无法得到正确答案。
2. 增强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恰当地掌握适度原则,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
适当掌握事物的度,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完成辨析题。
3. 防止题目的走神和离题在考试中,如果不遵守适度原则,可能导致走神和离题,影响答题的质量和得分。
适度原则在辨析题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看来,适度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循的一种原则。
在辨析题中,更是如此。
适度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度解释和主观臆断,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题目的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在本文中,我们就辨析题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适度原则在辨析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本文的分析对读者有所启发,进一步提高对适度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我根据您指定的主题文字,充分探讨了适度原则在辨析题中的重要性,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也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了撰写,确保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清晰明了。
希望本文能够满足您的需求,期待得到您的反馈和补充。
适度原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饮食、运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遵循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的本质是尊重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不超过事物的度,不做过分的要求,不越过规定的界限。
领导干部应遵循的若干“三要素”
领导干部应遵循的若干“三要素”领导干部应遵循的若干“三要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领导和文人在总结时喜欢用“三”来概括一些经验和做法。
其实,“三”与万事万物还真有源,比如:“过去、现在、未来”,“上旬、中旬、下旬”,“上午、中午、下午”,“你、我、他”,“上、中、下”,“昨天、今天、明天”,等等。
同样,对领导经验和方法的总结概括,也大多与“三”紧密相关,现选取并整理几个供大家学习鉴赏,说不定还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1、工作计划“三要素”一是思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谋划,怎么决定怎么干,谋划的深度决定推进工作的程度和力度;二是目标,善于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标,以及确立这些目标的原则和依据,让大家理解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干、干成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目标的高度决定推进工作的亮度,是统一思想和行动的最有力武器;三是举措,用什么办法来实现目标,要有招、有管用的招,举措的力度决定推定工作的进度和效率,没有招,再好的目标都只是“画饼充饥”、“纸上谈兵”。
2、工作核心“三要素”一个是发展,一个是稳定,一个是安全。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兴一方经济要靠发展,富一方百姓要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也要靠发展,发展始终处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特别重要,没有稳定其他工作都无从谈起,因此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再一个是安全,安全生产是硬指标,是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
3、工作职责“三要素”一是出主意,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要有主意,没有主意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主意太多的干部是不成熟的干部,决策前要深思熟虑,决策后要坚定不移;二是用干部,常言说,纵然你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领导干部要学会用干部,用好一个干部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干部挫伤一群人,所以用好干部是关键;三是作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处带头,率先垂范,做好样子。
带兵五字诀
领导不会带团队,没有执行力,计划再好,也不能一层层地传达下去,最终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当领导,带团队,要学会“带兵”5字诀,让下属言听计从,提高团队执行力。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要下属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职能部门检查与领导亲自检查相结合。
多样性原则:奖励具有抗药性,不同的人、不同的结果不能采用同样的奖励方式,要有多样性。
适度性原则:奖要奖到感动,罚要罚动心痛,但又不能一次到顶,要有度的把握。
全面性原则: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能偏袒,更不能错罚。
后语:大量质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以示鼓励,积善利他、传播质量管理知识,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
把握适度原则 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2课时把握适度原则目标与素养1.认识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2.理解适度的含义。
3.认识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4.学会掌握适度的原则。
情境与问题1.通过列举自然科学的例子,理解“度”的含义。
2.通过列举极端性错误、折中性错误、消极性错误的事例,理解适度原则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法、事例法、讨论法,认识适度的含义。
2.通过事例法、讲述法、交流法,掌握适度的原则。
重点1.适度的含义。
2.掌握适度原则。
难点掌握适度原则。
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折中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把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进行调和。
具体表现为,要么是把矛盾的两个方面等同起来,否定重点,不分主次;要么是把矛盾的两个方面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打马虎眼。
在现实工作中,有人自以为这样就是做到了适度,其实不然,反而导致具体工作中“既丢了西瓜,又捡不到芝麻”。
折中主义貌似全面,崇尚中庸,容易被误认为适度,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适度原则与折中主义严格区别开来。
思考:坚持适度原则为什么要反对折中主义?二、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一)适度的含义多媒体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 临界点指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前,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例如临界温度便是气体能液化的最高温度。
后亦用以形容事态发展的待变状况。
临界点这一概念由物理学而来,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
材料2 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都有两个极端,或为阴阳,或为高低,或为大小,或为利弊,等等。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而言,通常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点上,保持着稳定的“度”。
“度”维系着事物自身的平衡和良性运行。
自古洎今,人在与自然界、社会打交道和自觉修身的过程中真切地认识到“度”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逐步树立了“适度”意识,学会在与天相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约束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做到目标适度、发展适度、管理适度、劳逸适度、举止适度、心态适度。
第四节-领导平衡艺术
• 平衡,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来描述。 • 对于世界,平衡就是和平。 • 对于国家,平衡就是稳定。 • 对于家庭,平衡就是和睦。 • 对于个人,平衡就是健康。 • 对于组织,平衡就意味着良性循环。
• 自我平衡:
• 一切从个体整合开始
• 若能在人生、金钱、事业上取得平衡,才 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 二、领导平衡与领导协调的联系与区 别
• 1. 二者的内涵不同 •基本职能之一。 • 2. 二者提出的时间不同 • 3. 二者的作用不同 • 领导平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领导协调只是领
导行为的一个环节。
• 三、领导平衡的意义
• 1. 领导平衡有利于组织和谐、减少内耗和提高组 织整体效能
• 而领导者首先作为一个个体,其个体生活 的平衡是其领导平衡的开始。
一、领导平衡的含义
领导平衡是指领导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其影 响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整,使之 发挥最佳整体效能的一种领导艺术。从哲学的意 义上来讲,平衡就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是 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领导活动也有一个 “度”,领导干部应学会用度,掌握适度原则, 把握自身工作的分寸和尺度,以防止“过”与 “不及”的两种倾向,力争创造出最佳的决策效 益。
• 2. 领导平衡能力是衡量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
• 四、领导平衡的主要内容
1. 领导做具体事情:做多与做少的平衡 2. 领导决策: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孙权案例 3. 领导决策:整体与局部的平衡
•
• 4. 领导执行:坚决执行与变通执行的平衡 • 5. 领导关系:领导工作关系平衡 • 1) 部门任务平衡 • 2) 工作时间平衡 • 3) 政策措施平衡 • 4) 工作要素平衡
好领导的八个标准
好领导的八个标准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1、沉稳而不轻率领导干部成熟的重要表现就是思虑周密、稳健持重、言行谨慎,不轻浮、不轻率、不轻信,不躁动、不妄动、不盲动,让人觉得靠谱、认真、踏实,严谨细致、见识过人、驾轻就熟。
2、渐进而不心急领导干部不能为了树立权威、显示才能,不顾长远利益、不从事业出发,竭泽而渔,必将给世人留下后患。
作为理智的领导,干事创业切勿心急,尤其是不要抱着升官发财的私欲来谋事、行事,否则只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3、担当而不软弱领导干部最大的行事风格就在于敢作敢当,真理真话敢讲、歪风邪气敢管、硬事难事敢抓,让人觉得有主见、有胆识、有魄力。
如果凡事过于多虑,谨小慎微,凡事不敢较真碰硬,“主事当家、拍板定夺”的领导权威一定会丧失殆尽。
4、自信而不霸道领导干部的核心地位往往容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说一不二的“一霸手”。
如果领导老是听不进不同意见,凡事都由一个人说了算,包揽一切、个人专断,就会让人敬而畏之、敬而远之。
时间一长,不仅其威信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使党的事业蒙受巨大损失。
5、谋远而不短视做领导工作,必须有预见性和长远性。
领导干部既要立足当前抓工作,又要着眼未来谋长远。
如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就一定会做出“现在看来是政绩,过几年再看是劣迹”的事情,甚至还会让人贻笑大方。
6、开拓而不保守四平八稳、墨守成规是领导者的大忌。
领导干部稳健持重,并不妨碍其开拓创新,敢为人先。
相反,如果身为领导守旧迷信经验,固守传统习惯,这也动不得、那也干不得,甚至一味照着上面“条条”搬、跟着别人后面干,最终必然造成裹足不前、一事无成。
7、豁达而不狭隘领导干部不一定是最聪明、最能干的人,但应当是最公道、最敢当、最包容、最坦荡、最能把大家团结起来的人。
豁达宽宏、厚德包容,应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格。
切忌心胸狭隘、记恨记仇,抑或嫉贤妒能、揽功诿过,否则于人于己于党的事业都极为不利。
8、立行而不拖拉做领导工作,贵在求真务实,要在雷厉风行。
领导干部要掌握适度性原则
重视GDP的增长,是造福于民的正确决策,然而,一旦跨越正确的度,就不再是明智的选择了。
推行偏颇政策的人未必不知过火的危害,但他们更注重政策的实用,注重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
政策上的纯实用观,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只论对错,不论真假。
它混淆了真理的作用与真理的本源,主张主观真理,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政策的实用倾向导致不考虑政策法规订立的客观依据,只考虑订立者的自我需求,这是一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二、 怎样把握和运用好“适度原则”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总结经验,特别是群众的经验。
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典范,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小岗农民“大包干”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特区是群众实践的产物,乡镇企业是基层工人农民创造的。
“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是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知屋漏者在宇下”,人民群众以其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他们的真实需求。
“智慧型干部”因势利导,能确保政策“适度性”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责任编辑 周 巍)
2016年12月号 党政论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要掌握适度性原则作者:彭龙富来源:《党政论坛》2016年第12期唯物辩证的“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规定性,它具有客观性,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准确把握事物的“度”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唯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我们才能“心中有数”,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准确地把握“度”,我们方能准确地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防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无谓的损失。
“适度原则”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
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准确认识、行动上精确把握“适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避免工作中的偏颇,提高领导效能。
一、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适度原则”的必要性唯物辩证法以为凡事皆有其“度”,在“度”的界限内,事物的量变不会改变其质。
但量变化的规模一旦超出“度”的界限,必将引起质变,使其不再属于原质而转化为他事物。
“适度原则”以“度”为依据,同样具有客观性。
当我们主观努力有余,空具一腔为人民办事的热情,理性不足,没有尊重“度”的客观性,无法准确把握其“度”,“失度”必然导致违背“适度原则”,即使一件好的工作、对人民有益的事业,也可能留下瑕疵,甚至铸成大错。
1.现在许多领导干部对“一刀切”情有独钟现实生活中,人事问题上,许多领导干部喜欢搞一刀切。
一说干部年轻化,大刀一挥,XX岁以上一律不得怎样怎样;一说干部知识化,大刀一挥,什么学历才能怎样怎样。
“一刀切”貌似切得合情合理,切得公平正义,其实是一种典型违背“适度性原则”的懒政行为。
年轻人固然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活力,接触大量前沿的先进事物,可也有许多年岁并不在此界限之内的干部,拥有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的积淀,具备更高的行政能力。
马伏波大器晚成,百里奚七十事秦,自言:“使奚逐飞鸟,搏猛兽,则臣已老;若使臣坐而策国事,臣尚少也。
昔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拜为尚父,卒定周鼎。
臣今日遇君,较吕尚不更早十年乎?”这种懒政行为虽减少了当事人的争议,但更可能使“马之千里者”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合理地人尽其才。
这无疑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这一行为源自于领导干部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调查研究,无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拿出一套切实可用的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采用这种生硬处置的方式。
2.经济领域中,工作存在漠视“适度性原则”的现象自1978年以后,国家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干部的中心工作转型,赖以升职的政绩考核也从意识形态成绩为主转换为以地方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主。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这种政绩观逐渐主导着社会风气。
到上个十年,唯GDP英雄论甚嚣尘上。
一个“唯”字折射出工作“失度”产生的盲目性,强调GDP无疑是对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使国家的发展走向正确的轨道,但真理与谬误错误只有一步之遥,一个“唯”字,体现了矫枉过正的急迫心态,也跨越了对错的分水岭。
虽然,前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绩观、GDP英雄论激发了广大干部发展经济、服务企业、开拓进取的热情和干劲,使落后的中国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
截止到2011年,我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引发的问题日益严重。
以GDP为主,甚至唯GDP论的政绩观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在实际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各级干部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绞尽脑汁提高地方税收,这本是好事。
但是唯GDP论政绩观增加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在GDP的指挥棒下,经济发展少了理性、多了盲目。
在税收第一、政绩至上的GDP英雄观影响下,环境保护和民生得不到足够重视。
对经济发展的过度重视,削弱了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民生的关注程度。
一些本来不需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被扶上马。
与之相反,有一些生态、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可能因对GDP贡献率不高,被边缘化,甚至被挤了出去。
这样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甚至畸形发展,导致发展的盲目性。
全国范围内最为显著的是城镇化建设,国家发改委近日的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如此大规模的新区建设背后是各级政府GDP的趋之若鹜。
本应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GDP指标的“指挥”下,已经异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圈地“造城”运动。
X市群众曾经戏言本市经济发展靠“三皮”——猪皮、地皮、牛皮,该市早期大力发展皮革业,结果,河道变黑了,池塘变绿了,空气变臭了,群众满腹怨言;后期,就是靠出让土地,靠嘴吹大一个个所谓的GDP。
唯GDP论政绩观催生房地产的过度膨胀。
无理性的过度膨胀的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
一些地区房价高得离譜,部分地区房屋空置率太高,浪费资源。
至于保障房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体现如无关GDP,工作就无动力,敷衍搪塞。
一些保障房选址不合理,周边缺少配套设施,即使建成了也面临无人申请的窘境。
唯GDP论政绩观助长社会风气的浮躁。
中央提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然而,在GDP考核的指挥棒下,这“四风”便有了滋生的温床。
例如,没有走过场的环评,就无法引进污染企业,企业开工后,如严格执行环保法规,许多企业就无法生存,因此,欺上瞒下的环评应运而生,形式主义的风气迅速滋长蔓延。
获得一时的GDP增长,却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破坏式的发展,夺子孙后代资源的发展,就是这种风气下形成的怪胎。
重视GDP的增长,是造福于民的正确决策,然而,一旦跨越正确的度,就不再是明智的选择了。
推行偏颇政策的人未必不知过火的危害,但他们更注重政策的实用,注重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
政策上的纯实用观,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只论对错,不论真假。
它混淆了真理的作用与真理的本源,主张主观真理,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政策的实用倾向导致不考虑政策法规订立的客观依据,只考虑订立者的自我需求,这是一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二、怎样把握和运用好“适度原则”1.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相信人民群众,是认识和把握“适度原则”的基石习近平同志曾对中外记者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成长更好、工作更好、生活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我们的奋斗是为了人民,我们唯有执行恰当的决策,才能造福人民。
决策的恰当源自于其“适度性”。
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可以也必须相信人民的创造力。
唯物主义历史观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历史的创造者。
汉代王符曾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总结经验,特别是群众的经验。
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典范,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小岗农民“大包干”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特区是群众实践的产物,乡镇企业是基层工人农民创造的。
“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是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知屋漏者在宇下”,人民群众以其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他们的真实需求。
“智慧型干部”因势利导,能确保政策“适度性”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适度”原则,发挥“适度”原则效能的重要保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
它是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的前提条件。
首先,“度”是客观的,它存在事物一定范围的量之间,“适度”原则是客观的,他存在客观现实之中。
因此,领导干部如若炉火纯青地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历史、客观地了解客观事物,透过纷繁的现象深入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要实事求是,就要进行调查论证。
“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调查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
”干部的腿要勤,多走;口要勤,多问;眼要勤,多看。
干部要掌握第一手材料。
干部的脑更要勤,要多思,要慎思。
做拍胸表态的巨人,调查研究的矮子,浮光掠影考察,甚至闭门造车,凭主观想像,乃至不加深思熟虑,脑瓜一热,脑袋一拍,就轻率地作出决策,这必将导致盲目性,何谈“适度原则”,它或是“过”或出现“不及”,忽而“左”,忽而“右”。
其次,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的过程也是遵从事物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一些建设实践中,提倡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家竞相虚报浮夸、上下联手弄虚作假,结果欲速则不达,国民经济效益滑坡,这是对速度的度失去正确的把握,违背“适度原则”酿成的苦果。
3.认识“适度原则”的内涵必须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领导干部必须把握事物本质联系,必须拨开迷乱的假象,透过纷繁的现象,直达事物本质。
唯有精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心中有数,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就能把握好“适度原则”,不至于动静失度。
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就能把握客观规律,从而准确把握“度”的上下界限,它既是“适度”原则的客观内容,也是它的本质要求。
“度”与“适度”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度”的规模规定“适度”的规模,没有“度”,“适度”无从确立,而离开“适度”的“度”,则无任何客观实在性可言。
这表明“度”与“适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有它的规律性。
4.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具有前瞻性眼光必须拥有战略思维。
习近平曾说:“……只有眼界非常开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动事业的顺利发展。
”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拥有长远的眼光,必须着眼于大局。
这样处理具体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也能举重若轻,不至于动辄失度。
楚晋战于城濮,文公取狐偃诈谋而胜楚军,战后,文公以为行诈谋乃竭泽而渔,是权宜之策,缺乏前瞻性。
正如晋文公所分析的,为一时之利,弃万世之利,终非上善之策。
许多有失其“度”的政策的出台,其初心或出于为国谋利,为民谋福,可是缺乏前瞻性,使各地啥能提高GDP就从事啥项目,导致全国范围内,某些项目迅速过度膨胀,国家经济结构失调,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要前瞻性地把握“适度原则”,有赖于行为主体在了解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同时,能深思熟虑,分析政策的长期效应,坚决杜绝脑门发热就乱拍脑子做决定,从而避免朝令夕改的尴尬局面。
5.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必须拥有全局观领导干部从全国到地方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充分说明如要适度地处理好局部的问题、眼前的问题,必须拥有大局观,全局观。
“懂得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