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掌握适度性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要掌握适度性原则

作者:彭龙富

来源:《党政论坛》2016年第12期

唯物辩证的“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规定性,它具有客观性,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准确把握事物的“度”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唯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我们才能“心中有数”,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准确地把握“度”,我们方能准确地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防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无谓的损失。

“适度原则”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准确认识、行动上精确把握“适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避免工作中的偏颇,提高领导效能。

一、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适度原则”的必要性

唯物辩证法以为凡事皆有其

“度”,在“度”的界限内,事物的量变不会改变其质。但量变化的规模一旦超出“度”的界限,必将引起质变,使其不再属于原质而转化为他事物。

“适度原则”以“度”为依据,同样具有客观性。当我们主观努力有余,空具一腔为人民办事的热情,理性不足,没有尊重“度”的客观性,无法准确把握其“度”,

“失度”必然导致违背“适度原则”,即使一件好的工作、对人民有益的事业,也可能留下瑕疵,甚至铸成大错。

1.现在许多领导干部对“一刀切”情有独钟

现实生活中,人事问题上,许多领导干部喜欢搞一刀切。一说干部年轻化,大刀一挥,XX岁以上一律不得怎样怎样;一说干部知识化,大刀一挥,什么学历才能怎样怎样。

“一刀切”貌似切得合情合理,切得公平正义,其实是一种典型违背“适度性原则”的懒政行为。年轻人固然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活力,接触大量前沿的先进事物,可也有许多年岁并不在此界限之内的干部,拥有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的积淀,具备更高的行政能力。马伏波大器晚成,百里奚七十事秦,自言:“使奚逐飞鸟,搏猛兽,则臣已老;若使臣坐而策国事,臣尚少也。昔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拜为尚父,卒定周鼎。臣今日遇君,较吕尚不更早十年乎?”这种懒政行为虽减少了当事人的争议,但更可能使“马之千里者”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合理地人尽其才。这无疑是国家的一大损失。这一行为源自于领导干部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调查研究,无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拿出一套切实可用的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采用这种生硬处置的方式。

2.经济领域中,工作存在漠视“适度性原则”的现象

自1978年以后,国家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干部的中心工作转型,赖以升职的政绩考核也从意识形态成绩为主转换为以地方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主。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这种政绩观逐渐主导着社会风气。到上个十年,唯GDP英雄论甚嚣尘上。一个“唯”字折射出工作“失

度”产生的盲目性,强调GDP无疑是对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使国家的发展走向正确的轨道,但真理与谬误错误只有一步之遥,一个“唯”字,体现了矫枉过正的急迫心态,也跨越了对错的分水岭。虽然,前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绩观、GDP英雄论激发了广大干部发展经济、服务企业、开拓进取的热情和干劲,使落后的中国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截止到2011年,我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引发的问题日益严重。以GDP为主,甚至唯GDP论的政绩观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在实际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各级干部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绞尽脑汁提高地方税收,这本是好事。但是唯GDP论政绩观增加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在GDP的指挥棒下,经济发展少了理性、多了盲目。

在税收第一、政绩至上的GDP英雄观影响下,环境保护和民生得不到足够重视。对经济发展的过度重视,削弱了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民生的关注程度。一些本来不需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被扶上马。与之相反,有一些生态、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可能因对GDP贡献率不高,被边缘化,甚至被挤了出去。这样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甚至畸形发展,导致发展的盲目性。全国范围内最为显著的是城镇化建设,国家发改委近日的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如此大规模的新区建设背后是各级政府GDP的趋之若鹜。本应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GDP指标的“指挥”下,已经异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圈地“造城”运动。X市群众曾经戏言本市经济发展靠“三皮”——猪皮、地皮、牛皮,该市早期大力发展皮革业,结果,河道变黑了,池塘变绿了,空气变臭了,群众满腹怨言;后期,就是靠出让土地,靠嘴吹大一个个所谓的GDP。

唯GDP论政绩观催生房地产的过度膨胀。无理性的过度膨胀的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一些地区房价高得离譜,部分地区房屋空置率太高,浪费资源。至于保障房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体现如无关GDP,工作就无动力,敷衍搪塞。一些保障房选址不合理,周边缺少配套设施,即使建成了也面临无人申请的窘境。

唯GDP论政绩观助长社会风气的浮躁。中央提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然而,在GDP考核的指挥棒下,这“四风”便有了滋生的温床。例如,没有走过场的环评,就无法引进污染企业,企业开工后,如严格执行环保法规,许多企业就无法生存,因此,欺上瞒下的环评应运而生,形式主义的风气迅速滋长蔓延。获得一时的GDP增

长,却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破坏式的发展,夺子孙后代资源的发展,就是这种风气下形成的怪胎。

重视GDP的增长,是造福于民的正确决策,然而,一旦跨越正确的度,就不再是明智的选择了。推行偏颇政策的人未必不知过火的危害,但他们更注重政策的实用,注重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政策上的纯实用观,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只论对错,不论真假。它混淆了真理的作用与真理的本源,主张主观真理,否定真理的客观性。政策的实用倾向导致不考虑政策法规订立的客观依据,只考虑订立者的自我需求,这是一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二、怎样把握和运用好“适度原则”

1.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相信人民群众,是认识和把握“适度原则”的基石

习近平同志曾对中外记者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成长更好、工作更好、生活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的奋斗是为了人民,我们唯有执行恰当的决策,才能造福人民。

决策的恰当源自于其“适度性”。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可以也必须相信人民的创造力。唯物主义历史观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历史的创造者。汉代王符曾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总结经验,特别是群众的经验。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典范,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小岗农民“大包干”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特区是群众实践的产物,乡镇企业是基层工人农民创造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是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知屋漏者在宇下”,人民群众以其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他们的真实需求。“智慧型干部”因势利导,能确保政策“适度性”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适度”原则,发挥“适度”原则效能的重要保证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它是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的前提条件。

首先,“度”是客观的,它存在事物一定范围的量之间,“适度”原则是客观的,他存在客观现实之中。因此,领导干部如若炉火纯青地把握和运用“适度原则”,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历史、客观地了解客观事物,透过纷繁的现象深入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要实事求是,就要进行调查论证。“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调查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干部的腿要勤,多走;口要勤,多问;眼要勤,多看。干部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