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德育考试大纲

2016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德育》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制定本考试大纲,重点考查学生的德育基础知识及运用德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科目考试总分为50分。
一、考试总体要求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德育课始终,掌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培养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一)考试内容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
(二)考试要求1.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蕴含的道德意义;2.掌握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掌握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作用及蕴含的道德意义;4.了解提升自己人格魅力的内涵及方法。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一)考试内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
(二)考试要求1.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其要求;2.了解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个人品德建设和个人品德修养的意义;3.理解道德的作用;4.掌握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内容及其要求;5.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一)考试内容纪律与法律;维护法制尊严;宪法;诉讼基本制度。
(二)考试要求1.掌握纪律和法律的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2.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以及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方式;3.掌握宪法的特征和作用,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4.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5.掌握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加强司法公正的重要性;6.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德育考试题目大纲及答案

德育考试题目大纲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以上都是答案:D4.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A.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 以上都是答案:D5.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A.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D. 以上都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答案:ABCD7.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ABCD8. 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ABCD9.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A. 独立自主B. 和平共处C. 互利共赢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案:ABCD10.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23年中职德育考试大纲

2023年中职德育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思想品德素质:考查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
2. 社会公德:考查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遵守情况,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公共秩序等。
3. 家庭美德:考查学生对家庭美德的认识和实践情况,如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尊重长辈等。
4. 个人品德:考查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如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律自强等。
5. 文化素养: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如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6. 生态文明: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行动情况,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活等。
7. 心理健康: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表现。
8. 创新创业精神: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等方面的能力。
中职德育测试大纲

2013级《德育》测试大纲
参考版本:
《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一、课程总体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
1.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
1.了解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的规范要求;
2.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帮助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5.指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
1.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基本观点;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知识的基本情况;
3.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
4.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5.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测试内容及要求(1.1.1是指第1课第1节第1个知识点,以此类推)。
20XX年清远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

20XX年清远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的结果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要坚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成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考查的内容注重学生终生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因此,要注重考查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考查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人文性,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考试依据20XX年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是以教育部20XX年5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育部20XX年12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依据。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和当年的时事政策为范围,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识记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了解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的方法。
2.识记情绪的多样性,识记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
3理解挫折普遍存在,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及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诊断与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
Ⅱ.考试内容德育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程基础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领会,并分析、解释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即清楚“怎么办”。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本考试的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四门必修课程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必修一:职业生涯规划1.1了解职业、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内涵;1.2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1.3 理解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2.1了解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2.2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2.3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2.4了解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5 结合所学专业培养职业兴趣;2.6了解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7 结合所学专业调适自己的职业性格;2.8了解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2.9 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2.10 了解职业价值取向的内容;2.11 学会从实际出发调整职业价值取向;2.12 结合所学专业了解关注行业发展动向;3.1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3.2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3.3 学会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方法,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3.4 了解职业生涯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3.5 理解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3.6 学会运用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制定近期目标;3.7 理解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3.8 学会运用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制定要素,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近期目标的计划;4.1了解正确的就业观念;4.2 学会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为将来求职就业准确定位做准备;4.3了解就业信息的内容;4.4学会结合自身实际获取、甄别、筛选有效的就业信息;4.5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为求职就业做准备;4.6 理解创业的意义、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4.7培养、提升创业能力,做好创业准备;5.1 了解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方法;5.2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德育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德育考试大纲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是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和福建省中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相关专业学习和职场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注重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领会,并分析、解释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知识,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相关专业学习和职场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清楚“怎么办”。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的基础模块,即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以及拓展模块即选修课程,包括时事政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廉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内容。
福建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对四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2 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3 了解纸币及其发行量;1.4 确立正确的金钱观;1.5 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1.6 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1.7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2.1 了解企业的含义;2.2 理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2.3 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义;3.1 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内容;3.2 了解税收的作用,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3.3 了解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4.1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4.2 理解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原因;4.3 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4.4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1 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5.2 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意义;6.1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6.2 理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6.3 认同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增强风险意识;7.1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7.2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7.3 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7.4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7.5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7.6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7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7.8 了解基层群众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7.9 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8.1 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8.2 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9.1 理解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9.2 了解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方式;9.3 了解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10.1 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内容;11.1 了解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11.2 理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11.3 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2.1 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12.2 理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认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13.1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3.2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14.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14.2 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14.3 自觉践行“两山论”,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
福建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大纲.pdf

13.2 了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3.3 学会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14.1 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
14.2 理解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14.3 正确理解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5.1 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15.2 理解个性自由的含义及其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20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判断正确与错误。
多项
7
14.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 14.2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4.3 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 必修四:《哲学与人生》 1.1 了解客观实际的含义; 1.2 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3 理解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4 学会根据人生的客观实际,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1 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2 了解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2.3 理解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3.1 了解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3.2 理解自觉能动性对人生的作用; 3.3 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4 学会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创造美好人生; 4.1 了解事物联系的含义; 4.2 理解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4.3 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4 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5.1 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2 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3 理解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5.4 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境遇;
4
8.3 理解证据及其在诉讼过程中的作用; 8.4 了解解决纠纷的非诉讼途径; 9.1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9.2 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行 为; 9.3 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10.1 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 10.2 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 10.3 了解正当防卫的要素; 10.4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1.1 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11.2 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11.3 了解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1.4 了解人身权、财产权的主要内容; 11.5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民事权利; 11.6 了解合同的含义及合同订立的程序; 11.7 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 11.8 了解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11.9 理解个人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承担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 12.1 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12.2 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2.3 了解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2.4 理解企业应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
德育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德育课程考试大纲本测试大纲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文,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一、测试命题原则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为主,主要测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效。
坚持全面测试的原则,既测试学生的学又要测试教师的教,从知、信、行多个维度进行测试,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以此激励学生进步,鼓励教师创新教法,检测德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认知测试分为“了解”、“理解”二个层次。
“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够再认;“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并再现。
情感态度观念测试分为“体验”和“养成”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积极情绪的体验和正确态度观念的养成。
运用能力测试分为“分析判断”、“参与践行”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社会生活有关现象,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学科教学实效在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所以凡获得省市“三创学生”、省市“优秀学生干部”和省市“优秀团干”的学生,经申请审核属实后,可以免考,成绩认定为A。
二、测试内容及要求(1.1.1是指第1课、第1框、第1个知识点)(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二)《职业道德与法律》(三)《经济政治与社会》三、测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测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题型为:分为单选题(20%)、判断题(20%)、辨析题(20%)、情境分析题(40%)等四种题型。
德育专业知识笔试考试大纲

德育专业知识笔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60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分)(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外部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科学依据: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③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基本前提。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量、度。
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20XX年湖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

20XX年湖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湖南省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应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要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提高道德素质,锻炼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原则,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课程目标,既要重视考查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含民族团结教育)以及生命与健康教育等方面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符合当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的要求,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5大领域和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相关考试内容的能力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
识记是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的再现或再认,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转换、说明、解释或推理,运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或观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探究。
考试内容能力目标的前一个层次是后面各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
福建省2020年初中思品学业考试大纲

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一、考试性质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本考试大纲,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有效,图文表达准确规范,试题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努力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
四、考试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2020年5月至2020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五、内容目标(一)目标要求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查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1.知识和能力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由低到高的九个层次,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
具体如下:(1)记忆:再认或再现教材或时事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或事实。
德育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德育课程考试大纲本测试大纲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文,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一、测试命题原则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为主,主要测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效。
坚持全面测试的原则,既测试学生的学又要测试教师的教,从知、信、行多个维度进行测试,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以此激励学生进步,鼓励教师创新教法,检测德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认知测试分为“了解”、“理解”二个层次。
“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够再认;“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并再现。
情感态度观念测试分为“体验”和“养成”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积极情绪的体验和正确态度观念的养成。
运用能力测试分为“分析判断”、“参与践行”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社会生活有关现象,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学科教学实效在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所以凡获得省市“三创学生”、省市“优秀学生干部”和省市“优秀团干”的学生,经申请审核属实后,可以免考,成绩认定为A。
二、测试内容及要求(1.1.1是指第1课、第1框、第1个知识点)(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二)《职业道德与法律》(三)《经济政治与社会》三、测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测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题型为:分为单选题(20%)、判断题(20%)、辨析题(20%)、情境分析题(40%)等四种题型。
1.德育水平测试复习提纲(三本教材)

江苏省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2013)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凤凰传媒)学习领域一1、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的涵义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2、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达成其每一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并为下一个阶段发展做好预先的规划和准备。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3、考核知识点: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和优势。
职业学校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学校。
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和优势就是把教学、求知与做事和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必有用,学必能用。
职业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就业有路、升学有门、创业有道、出国有桥。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判断4、考核知识点:职校学生的就业优势及获得途径职校学生的就业优势主要是: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心态摆得正,遵章守纪好。
要想具备这些优势,我们要迅速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转变;从初中生到职校生的角色转变;从升学思想到就业思想的转变;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
勤奋学习、苦练技能,提高素养。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辨析5、考核知识点:人才观的内容杰出科学家是人才,普通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
只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术业有专攻”的技能型人才。
职校生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成熟的思想、良好的素质、精湛的技艺和崇高的境界的人才。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辨析6、考核知识点:成功观的内容及获得成功的途径。
真正的成功是多元的,衡量成功最根本的标准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在对社会、对他人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找到自己的成才之路。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课程考试大纲汇总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课程考试大纲汇总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课程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修订)>的通知》(教职成[2014]14号)为依据,结合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情感态度的养成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考查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观念,为顺利参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性质与范围江苏省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水平。
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和德育课程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竞赛评比活动共同构成德育课程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质量。
本考试的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四门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四门必修课程内容进行了必要的统整和梳理。
(二)考试能力要求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程基础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XX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思想品德)

XX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思想品德)XX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Ⅰ.考试目标与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考查要求考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要求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力的目标与要求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的目标与要求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和恩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保护环境、建设美丽恩施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包括《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与社会三个部分,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2022河南德育公共考试大纲

2022河南德育公共考试大纲(一)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质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具有初步的分辩是非等能力。
(二)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
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形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对不良影响有一定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三、德育的基本内容(一)初中阶段的基本内容:1.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国家观念的教育。
热爱祖国河山、文化、人民以及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
德育课程考试大纲
本测试大纲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文,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一、测试命题原则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为主,主要测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效。
坚持全面测试的原则,既测试学生的学又要测试教师的教,从知、信、行多个维度进行测试,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以此激励学生进步,鼓励教师创新教法,检测德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认知测试分为“了解”、“理解”二个层次。
“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够再认;“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并再现。
情感态度观念测试分为“体验”和“养成”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积极情绪的体验和正确态度观念的养成。
运用能力测试分为“分析判断”、“参与践行”两个层次。
是测试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社会生活有关现象,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学科教学实效在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所以凡获得省市“三创学生”、省市“优秀学生干部”和省市“优秀团干”的学生,经申请审核属实后,可以免考,成绩认定为A。
二、测试内容及要求(1.1.1是指第1课、第1框、第1个知识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
三、测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测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题型为:分为单选题(20%)、判断题(20%)、辨析题(20%)、情境分析题(40%)等四种题型。
2.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目标三个不同纬度的测试,其所占的比例为:认知占30%,情感态度与观念占30%,运用占40%;试卷根据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易、较难、难4个等级,容易占30%,较易占40%,较难占20%,难占10%。
3.德育课程的测试时间为第四学期末,总分为100分。
测试学科及所占分值如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20分,职业道德与法律为30分,经济政治与社会30分;哲学与人生20分。
4.2012级为测试试点,统一测试时间为第三学期末,总分为100分。
测试学科及所占分值如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30分,职业道德与法律为30分,经济政治与社会40分。
四、测试试卷示例
201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学科水平测试卷(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瓜每斤1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
D、贮藏手段
2、现在有很多地方把秋季的水果利用冷库保鲜,到春节再拿出来卖,价格比秋天高出许多
倍。
这种现象说明()
A、物以稀为贵,供求决定价格
B、价格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C、物以稀为贵,供求影响价格
D、价格的变化是由技术决定的
3、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资产必须在各个经济领域保持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部分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4.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三、辨析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部分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41、“物以稀为贵”,所以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42、企业之间的竞争靠的都是高学历人才,职校毕业生的素质高低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四、情境分析题(共40分,涉及四门德育必修课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共计8-10问题)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小汤被学校安置在一家大酒店客房部实习,她看到在餐饮部、咖啡厅、前台实习的同学,身着漂亮的时尚套装,而自己穿的却是土黄的工作服和老气的黑布鞋,感到十分失落。
小汤工作的楼层在第三十层,是供外宾专用的客房,在校时练成的外语口语,既让小汤与外宾能够顺畅的进行交流,又让她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她一方面利用闲暇的时间充电,一方面抓紧机会,尽量多与外宾交流。
不久,部门主管惊喜的发现身边有一个口语娴熟的小姑娘,就让她参与处理有关外宾的事务,还让她培训本部门的同事,这让小汤把以前的失落抛到了九霄云外。
小汤精湛的口语、积极地工作态度和骄人的业绩引起了酒店领导的重视,不但提前签约成为正式员工,而且很快就升任领班。
分析回答:
45.商务英语专业的小汤去客房部实习,由失落的客房部实习生,变成了正式员工,又变成了领班。
你的职业生涯近期目标是什么?你估计在实现近期目标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小汤的经历对你规划和管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启示?
46.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请你结合小汤的事例,运用相关哲学原理说说这句话的合理之处。
47、酒店服务业是属于什么产业?你自己所学专业又属于什么产业?我们国家对你所学专业的产业政策是怎样的?这对你就业带来了那些机遇与挑战?
48、如果小汤和酒店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但是工作了两年后,小汤想到香港的酒店去工作,这时她应该如何与酒店终止劳动合同?她可能会承担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