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1_2_体育心理学

1_2_体育心理学

✧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因素的30%归于技战术训练,70%归于心理因素。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学习目标定向: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动机:是人们指向某一目标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成就动机: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也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体育态度:指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也是体育活动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

✧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应激:指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渡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

✧焦虑:指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色彩的情绪状态。

✧驱力理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

✧最佳功能区:指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处于该区段内是,运动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最佳运动表现。

✧心理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

✧专门化心理技能:指适合某一专项所必须掌握的心理技能。

✧心理技能训练:指系统化、持续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

✧✧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体育教学目标:期应达到的标准。

✧体育团体:指在体育运动情境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攻击性行为:指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种生命体的行为。

✓20世纪50年代,1925年,“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Griffith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的《体育的迁移价值》是我国体育心理学最早的专论。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1.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3.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4.协变性原则:对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5.主观幸福感:是指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6.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7.心境状态: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8.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机能。

9.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0.自我效能:个人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评价。

11.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12.系统脱敏发: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

13.应激: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

14工具性攻击:是指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

15社交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程度,它涉及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

16探究学习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考试提醒:12月31日 8:30-10:30 25#129一、名词解释体教0901 段苏香1、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运动动机:运动目标所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3、体育态度: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4、归因: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5、技能: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而形成的属于个体的一种身体和智力的操作系统。

6、心理技能: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

7、表象: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个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8、表象训练: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9、暗示训练: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10、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二、填空1、心理学在体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三大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应用衍生了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

2、1989年,Triplet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3、1975年,Griffith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即伊利诺斯大学运动研究实验室。

4、1979年,中国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5、1980年,中国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6、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体育活动的特征。

7、动作技能学习评价的测量指标:反应时、误差值、运动学指标、动力学指标、肌电图和协调性。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①区别: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②共同点:第一,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其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其基本研究任务是理论与实践。

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实践任务是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6、简述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①20世纪80年代前: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撰写最早的专论《体育的迁移价值》;1942年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的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专著《体育心理学》。

②20世纪80年代后: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8、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课本23-30页)第二章:5、试述体育活动中学习目标定向者和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课本35页表格)6、试述合理目标设置的原则。

①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③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④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⑤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⑥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⑦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01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01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 张力为(2003)指出,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 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 祝蓓里等人(2000)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 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发 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本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就是 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需要有昂贵的实验仪器。
自然实验法
指由实验者在自然的条件下创设一定的实验 情境,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而进行的实验。 • 优点:被试的反应比较真实自然。 • 缺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难于控制得完全一致。
准实验法
指在某些自然情境下将实验室实验作一些 变通处理,但仍然利用真正的实验设计的某些 方法来收集资料而形成的实验。 • 优点:使用起来有一定的灵活性。 • 缺点:对变量的操纵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
• 研究目的: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 研究对象:运动员 & 教练员。 • 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
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 理状态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
• 研究目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 研究对象:大众。 • 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研究的共同点:
• 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 • 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
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 等等; • 研究方法相同。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1、什么是体育心理学?广义和狭义定义有什么区别?主要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教学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

2、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那些问题?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特征和表现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动作技能的习得与发展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与体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心理学问题3、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三个学科的研究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同。

共同点是:1、研究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2、研究内容涉及从事身体运动的心理现象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4、体育教师为什么要学好体育心理学?(一)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1)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2)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3)采用心理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4)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心理问题,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5)教学中能关注对学生自尊和自信,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二)课余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三)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5、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核心思想:(1)行为主义:学习是其对刺激情境所做出的反应,即刺激反应(S R联结)理论(2)认知心理:强调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即刺激学习者心理结构反应(S O R联结)理论(3)建构主义心理:1、关注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4)人本主义心理:1、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2、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情感、行为、个性等因素参与的“全面性”,以及学习对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的“渗透性”作用。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一.体育心理学定义: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体育心里学的研究内容:体育心理学涉及的是体育活动中人的心里现象. 三.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1对运动系统机能的影响2对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3对消化系统机能的影响4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5对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1感知的充分发展2注意力有限3记忆力逐渐提高4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大5以形象思维为主五.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1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2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3自我意识的矛盾发展4人际交往的特点六.体育学习动机的定义: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七.体育学习动机的功能:1始动功能2导向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功能八.体育学习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化动机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3只见动机和间接动机九.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2帮组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的设置目标3培养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4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自我效能5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结果正确归因的指导6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7及时反馈,积极评价十.体育兴趣的定义: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探究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优先认识和积累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心理倾向十一.体育兴趣的种类: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短暂兴趣和稳定性去3中新兴区域广阔兴趣十二.体育兴趣的培养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满足学生的好动心、好奇心和求知欲2创造情境3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4加强体育学习、锻炼活动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十三.体育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比较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十四.什么是运动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分化阶段)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动作定型阶段)十五.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十六.田径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磨练学生的意志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十七.自我感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十八.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十九.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竞争的条件:1有共同竞争的目标2竞争的双方必须争夺同一对象3竞争的结果必使一方获胜二十.良好意志品质的: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勇敢顽强,主动独立二十一.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二十二.唤醒水平: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唤醒水平不利于操作,只有总等水平的唤醒有助和操作(大肌肉群项目要高唤醒,小肌肉群的要低唤醒)二十三.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1建立积极的比赛心理定向,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激发学生良好的、适宜的比赛动机4调整学生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5帮助学生制定好的比赛方案6指导学生建立比赛的思维程序和行为程序二十四.赛前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过度或过早兴奋,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心神不定,经常有恐慌、焦虑易怒、不安等消极情绪困扰)2赛前淡漠状态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4战斗准备状态二十五.活动调节:过分紧张时用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动作练习,情绪低落时用强度大,幅度小,速度和节奏快的动作练习暗示: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默念”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暗示方法控制性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可控制可控制能力身心状态一贯努力暂时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偏见他人帮助1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可分为奔跑、跳跃、投掷等游戏2按发展身体素质可分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游戏3按运动负荷可分为大运动负荷,中运动负荷,小运动负荷游戏二十七.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激发学生的兴趣2开发学生的智力3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操4磨练学生的意志5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6完善学生的个性7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8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二十八.交往的感念:人际交往简称交往(意指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二十九.教学中费语言交往的作用:1补充说明作用2象征性作用3调节性作用4表露感情的作用三十.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的特点:1信息的多渠道传输2交流具有连续性3真是可靠性三十一.团队凝聚力对团队和团队成员的影响:1团队的高凝聚力有助于团队取得成功2高凝聚力使团队成员的稳定程度更高3高凝聚力能够促进队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三十二.攻击性行为的动机分类:1敌意性攻击2工具性攻击三十三.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分类:1特征攻击性2状态攻击性三十四.心理咨询原则:1当事人自愿原则2信息保密原则3理解支持4价值中立5坚持性原则6疏导启发原则7促进成长三十五.行为矫正中常用的技术:1放松训练2系统脱敏(是一种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或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的消除问题行为的方法)3行为排练4强化。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2、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3、目标设置: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5、运动兴趣:人们积极的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6、运动动机: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7、成就动机:一种叫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8、习得无助感: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9、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地归因风格。

10、心理健康: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的状态。

11、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过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2、焦虑: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够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3、特质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14、技能:是通过练习掌握某种技术而形成的属于个体的一种身体和智力的操作系统。

15、心理技能: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技能。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 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点:通过心理测量和观察法,了解运动员 的个性特点,如内外向、敏感度等
• 评估运动员的个性潜力: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评估其在特 定运动项目中的潜力
• 针对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训练: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提高竞技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员潜力评估 中的应用
• 运动团队领导的心理策略包括领导风格、激励方法、沟通能力等方面 • 领导风格: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如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等,提高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 激励方法:运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激励等,提高团队成员的内在动机和自我驱动 力 • 沟通能力:加强团队领导与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团队成员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团队凝聚力
• 自我暗示:通过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 理暗示,提高自信心和竞技水平 • 放松训练:通过肌肉放松、呼吸调节 等手段,降低运动员的紧张情绪 • 心理技能训练:通过心理技能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应对比赛 压力
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技巧包括建立目 标、培养习惯、激发潜能等方面
• 建立目标:帮助运动员明确目标,提 高其内在动机和自我驱动力 • 培养习惯: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 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其竞技水 平 • 激发潜能:关注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激发其潜能,提高竞技水平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中的应用与价值
•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心理选拔、心理训练、心理康复等方面 • 运动员心理选拔:通过体育心理学的方法,评估运动员的心理特质与心理素质,为选拔运动员提供依据 • 心理训练:运用体育心理学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竞技水平 • 心理康复:针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运用体育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和康复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P5体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P31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3、P62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4、P80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5、P92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6、P97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7、P98心理健康: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8、P153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9、P182心理技能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简言之,心理技能训练就是有系统、持续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

10、P236团队社交吸引力:每一个团队成员就团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交关系的感知。

11、P280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2、动力定型: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

13、P291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二、问答题1、P7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答:(1)、从体育教学角度看: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活动中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规律,揭示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身心发展的特征,这就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面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2)、从运动训练角度看:合理的心理技能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第一章1、体育心理学侧重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育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3、高水平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30%归于技战术训练,70%归于心理因素。

4、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里效应,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5、体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6、(名解)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7、学生的体育活动及时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8、(名解)反应时间是指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两种。

简单反应时是指对单一刺激作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或是指对于事先知道的某种刺激作出实现规定的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复杂反应时又称选择反应时是指要求对不同刺激作出对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或是指对于事先不知道实际要出现的是何种刺激,也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动作去回答,而对不同的刺激作出相应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9、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50年代为分界点。

10、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1898年完成。

他调查了今天被称作“社会促进”的现象。

11、Griffith于1925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即伊利诺斯大学运动研究实验室因此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12、1942年,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的吴文忠和肖中国编译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13、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在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继续强化,即学术运动心理学和应用运动心理学14、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非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5、教育运动心理学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运动员的异常行为。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1 定义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2 范畴
它包括运动员的自我感知、注意力调控、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研究。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体。
研究内容
包括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训练方法的开发、 竞技心理状态的调控等方面。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 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规律的 科学。它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什么是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旨在 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成绩和实现个人发展。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阶段
体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逐渐形成,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
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段
体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
3
现代阶段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高竞技成绩的重要手 段。
体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训练指导
通过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改善技术和战术能力, 提高训练效果。
• 运用先进科技 • 多学科交叉研究 • 个性化心理训练 •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 注重心理健康
比赛准备
通过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 状态,应对各种竞争压力。
伤病康复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运动员克服伤病影响,重建 信心和动力。
职业规划
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运动员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 转型。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确定所要达到的体育研究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研究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研究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高原现象是个体练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概念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动觉:动觉也叫运动觉或本体感觉,它负责将身体运动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和肌肉紧张程度有所察觉。

4.感受性:是指分析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它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

6.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运动物体和自身运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反映。

7.运动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外界运动物体和自身运动状态空间特征的直观反映。

8.运动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主体、客体运动状态时间持续长短和顺序性的直观反映。

9.专门化运动知觉: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过长期专门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的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确的识别与察觉。

10.表象:是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它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视觉、味觉、听觉表象等。

11.运动表象:又称动作表象,指在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在人脑中重现出的动作现象或动作情景,它反映的是动作在时间、空间、力量上的特点。

12.想象:想象是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现象的过程。

形象性。

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点。

13.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知的高级形式。

14.运动操作思维: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运动技能掌握展现的基础。

15.运动预测思维:指运动者在完成动作之前,在头脑中对自身和对方将要出现的行为进行推测预见的过程。

16.运动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信息对问题做出直接和迅速求解的思维形式。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指心理活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只能从个体周围大量事物中选择少量事物作为自身的反映对象,而不能朝向任何事物。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2、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实践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的认识、探究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4、运动动机:是人们指向某一目标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5、倒u型理论: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

6、心理技能的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7、模拟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8、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9、团队凝聚力:为了实现目标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体粘合在一起,保持一致性倾向的动态过程。

10、体育课堂的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1、第一个运动心理实验完成于___1898年____。

2、第一个运动实验室是在__1925年__的伊利诺斯大学运动运动研究实验室。

3、_1926年___马约翰__的《体育的迁移价值》。

4、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_实验研究法__、____现场研究法___、_____心理测量法__。

5、运动动机四个功能___发动功能__、___选择功能___、___强化功能____、___维持功能___。

6、团队目标设置方法__计划__、__执行__、__检查__。

7、心理技能分为__一般化心理技能___、___专门化心理技能___。

8、按动作连贯程度可分为___不连续性__、__系列性__、___连续性__。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区别: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二、体育心理学概述●(一)概念●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三、研究方法●(一)实验研究法●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二)现场研究法●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

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心理测量法●使用编制好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研究。

●四、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它本身又包含了许多传统心理学的内容。

如:●1、体育社会心理学●比如研究体育领导理论和风格,运动团队的凝聚力等●2、发展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伴随着年龄和运动技能的变化,运动员发生的心理变化●3、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运动员的认知对随后的情绪及运动表现的影响,动机的来源,运动员对成败的归因等●4、教育运动心理学●学生、运动员或健身者的运动表现如何,经常反映了一个体育教师、教练或健身指导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发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作用:〔一〕体育实践工作者的需要;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二〕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安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安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根底。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开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开展成为从事*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拟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 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运动兴趣的方法:1.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工程;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6.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第四章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理动因。

体育心理学课件

体育心理学课件

运动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成员间的信任与支持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是影响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信任 和支持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是维系团队凝聚力的重要纽带,能够使团队成员 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够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协作配合。
实现
实现运动目标的方法包括制定详细的 计划、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寻求他人的 支持和帮助等。
03
运动情绪与心理健康
运动情绪的概念与特点
运动情绪
指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产生的各种情感体 验,包括愉快、兴奋、紧张、沮丧等。
VS
特点
运动情绪具有情境性、唤醒性和适应性, 能够影响运动员的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 。
运动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领导者的能力与风格
领导者的能力和风格对团队凝聚力也有重要影响,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提高运动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团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团 队的目标和价值观,提高团队成员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团队互动与协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比赛,促进团 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提高团队 的协作能力和战斗力。
加强沟通与协调
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与协调方式,加 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配 合,减少误解和冲突。
激发团队士气与动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和鼓舞,激发团 队成员的士气和动力,提高团队的凝 聚力和战斗力。
运动团队冲突的解决与管理
识别冲突源
促进有效沟通
首先需要识别冲突的来源,了解冲突的性 质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㈠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任职、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3.追加反馈:指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

4.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绩效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5.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6.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7.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8.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9.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10.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11.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2.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3.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14.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5.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16.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7.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8.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技能迁移。

㈡简答题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②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③合理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④合理的评价方式2.体育心里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简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依据考题适当拓展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4.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⑴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①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②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⑵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①什么是成就动机②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⑶适当开展竞争,积极组织合作:①适当开展竞争⑴内容形式化⑵以团队间竞争为主⑶个体之间竞争时,应当按照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⑷竞争活动要适量⑸在组织竞赛活动中,获胜不是目的,避免个人主义,鼓励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②积极组织合作⑴小组目标,计分和奖励⑵个人责任⑶成功机会均等⑷组间竞争5.简答weiner成败归因理论【重点】Weiner 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

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6.运动中的归因训练⑴再归因训练1团体发展法2强化矫正法3观察学习法⑵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1进行积极的反馈2增加成功的体验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6强调个人努力7谨慎地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8实事求是7.简述刺激源、认知与情绪和行为的关系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于人的思想,思想又来源于当事人对一类事物总得看法和评价(即信念),而信念却是生根于当事者惯用的某类思维方法。

8.影响人们坚持体育运动的因素:⑴个人因素①人口统计学变量②个体生理状况③个人行为④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⑵环境因素①社会环境②物理环境③体育活动的特9.什么是倒U型假说?技能复杂程度与个体差异对唤醒水平有什么不同?1倒U形假说是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作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型,即特别高和特别低得唤醒水平有碍于操作,只有中等水平助于操作2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越低个体差异的有些人需要在较高的唤醒水平下才能获得满意的运动表现,而另一些人则在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出现优良表现的可能性最大.10.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⑴环境因素1比赛的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⑵个体因素1特质焦虑2自尊11.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2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向无意识过渡3动作技能的程序化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5能量消耗的节能化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12.简述动作技能学习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1身体技能的提高需要有新策略2技能水平发展再发展需要有身体素质作保障3随着身体练习,练习者得兴趣降低。

情绪厌烦,身体疲劳和疾病4复杂技能可能比简单技能更易出现高原现象13.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1)初步形成阶段(2)改进提高阶段(3)熟练掌握阶段14.什么是协变性原则?请举例说明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例如当某个运动员打败了一个水平很高的运动员时,他肯定会把自己的胜利归于诸如能力、水平高等内部的原因,而某个人在一次测验中得到了满分时,就会把他归于外部原因。

15.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

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2)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16.例举出6条降低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1 必须为年轻的运动员提供非攻击性德角色榜样。

要让年轻的运动员注意到体育道德高尚的优秀运动员并没有攻击性行为. 2运动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形成自我控制的策略,这样唤醒水平不至于激起得太高。

对于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一定要予以惩罚,不让他们从攻击性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

3应该先消除那些在比赛场上可能激起敌意性攻击的外部刺激;教会运动员控制或对付敌意性攻击行为的策略和技巧。

4应当鼓励那些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承受的了惩罚性德打击或不予报复而继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5应当鼓励教练和有关人员参加如何处理和应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职后培训。

6教练员与运动员要学会尊重对手。

要鼓励他们在赛前与赛后与对手多相互交往、增进友谊。

这助于消除他们在比赛中出现的敌对感。

17.简述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会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

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体育锻炼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的选择;体育活动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

18.简述和谐体育课堂心里气氛的创造1运用教学技巧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3美化体育课堂环境4为学生设立适宜的学习目标5对学生积极的期望19.例举出心理技能训练的6种方法1行为干预方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和扩展训练)2认知干预方法(表象训练、认知训练、自信训练和暗示训练)20.简述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外部因素1个体内部的因素(唤醒、内疚、人格特征)2个体外部因素(环境的温度、噪音、拥挤的人群、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害怕报复、比赛的结构)21.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①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针对性) ②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可视性) ③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适度性)④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阶段性)⑤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反馈性)⑥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发展性)⑦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参与性)㈢论述题1. 论述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⑴内部因素1个性特征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⑵外部原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2.请运用练习曲线阐述练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3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4高原现象5练习绩效的起伏现象3.论述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对学生能力以及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恰当判断与评价是设置成功目标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现实的生理机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和可用文字加以记录的目标,即可以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定的数字目标。

第三:设置有难度的又可实现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经过努力可实现的。

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

只有这样的目标才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水平。

第四:设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紧密结合的目标一般而言,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动最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但必须有长期目标的引导,行动才能更加自觉,坚持不懈。

第五:设置有反馈的目标对设置的目标提供反馈,有助于学生了解在向目标前进道路上的活动情况,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4.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变化特征1运动技能师后天习得的 2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 3运动技能的程序化 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5能量的节省化 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5.请描述比较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几种理论1健康信念模型 2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3控制点理论 4社会认知理论 5跨理论模型6.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表象训练的应用表象的感官觉察训练(篮球的表象训练通过视觉来表象自己投篮的图像,通过本体感觉来表象投篮时肌肉感受,通过听觉来辅助强化表象篮球运球时每次球落地的声音,从而从多个感官通道强化动作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