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c594c6529647d262852ab.png)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已经成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暖通空调的制冷剂运作问题,其能耗一直较高,进一步恶化了我国能源的供求关系,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而暖通空调中能耗最大的就是制冷系统,对其进行优化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旨在提高暖通空调使用能源的效率,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所处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空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交换,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空调厂家需要不断优化控制空调制冷系统,创造洁净、舒适的室内环境,确保房间内温湿度能够在空调最低耗能的基础上调节到最适宜状态。
1 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1.1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在建筑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有些大型建筑中,中央空调的使用频率很高,其能耗甚至可以达到整栋建筑能耗的一半还多。
此外,由于我国的暖通空调设计的标准选择的是客户的最大需求,在运行过程中会长期处于低负荷的工作状态,不仅拉低了整体的运行效率,也造成了浪费。
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有各种系统在负荷条件变化状态下控制效果减弱而造成的能源损失;也有空气处理技术上存在的速度慢、时间长等问题导致的系统内部不稳定造成的能源浪费;还有暖通空调本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例如时变性、大惯性、大滞后性等带来的影响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如何在打造舒适、洁净的家居环境的同时优化暖通空调的使用状况,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损失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1.2空调环境质量低当前暖通空调带来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有调查显示很多人都对空调环境的满意程度都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暖通空调打造的空调环境质量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浅谈暖通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浅谈暖通空调自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055793168884868662d602.png)
浅谈暖通空调自控系统设计1.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行业在此形势下迅猛发展并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不管是从文化体育到医疗保险还是从宾馆酒店到商业金融建筑,各具特色和功能齐全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
为了追求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暖通空调的自控系统设计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暖通工程项目涉及广泛,在对其进行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能源资源、减少耗能,减少对室外环境不利影响。
但目前,还无法充分发挥暖通空调本身的优势和功能,主要是暖通空调和自控设计这两方面的配合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2.暖通空调自控系统概述暖通空调是一种具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暖通空调的自控系统部分由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组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性的不断提升,对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研究还无法专门由自控专业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
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整个建筑总耗电量的50%~60 % ,其监控点数量常常占整栋建筑监控点总数的50%以上。
暖通空调自控系统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提升建筑的管理水平,还能提高系统能效,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运行费用。
3.暖通与自控之间配合上存在的问题(1)暖通与自控专业之间的研究范围不同。
因为专业研究范围不同,自控工程师对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难以理解,所以很难做到和暖通专业一样全而深入地了解空调系统特性。
根据实际工程研究可知:明确信息的来源和信息参数性能要求等是由暖通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建立通畅的数据通信渠道,排除噪音的干扰和传输媒体的控制则由自控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
由于自控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具备热工流体、建筑环境的理论和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对于空调系统的特性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要深入,所以就无法达到暖通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无法了解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
由于自控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与暖通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因此很难理解暖通空调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32a91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d.png)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摘要:暖通空调是人们在现代化生活中常用的机电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目前,很多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当中都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总体性能还是存在欠缺。
基于此,建设施工单位开始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在提高系统安全操作的同时减轻人力投入,达到新时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方式和技术,对优化技术应用效果的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前言: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空调也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空调初始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时,很多人被高昂的价格劝退,不过在近几年技术发展越发迅速的时期,暖通空调的性能逐渐多样化,人们也有了购买这类设备的能力。
为了改善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有关单位就可以加强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及普及,通过改良现有的技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1.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目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DDC控制、继电器控制及PLC控制三种方式。
DDC控制方法的体现需要以多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在室内温度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利用暖通空调系统对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起到优化室内温度并且降低能耗的作用。
继电器作为一种用电流控制开关的装置,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电流和流量大小的有效分析,从而轻松实现系统控制目标。
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当中,小电流需要着眼于大电流控制之上,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方式实现延时和流量切换等功能。
PLC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其可以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基础上体现新的工业控制装置的特点,以组建远程控制系统的方式为主,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能够体现编程容易、通用性好等优点。
1.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1.流程自动控制技术虽然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但是不符合新时期的暖通空调系统建设发展要求。
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的优化
![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42f9ef643323968001c92a5.png)
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的优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大家逐渐认识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管理和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暖通节能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可以满足建筑节能减排的建设要求。
本文就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暖通节能技术的优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变频技术引言暖通工程对改善室内环境和提高建筑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暖通工程的技术逐渐成熟,暖通工程系统也越发复杂,如此就使得建筑暖通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愈发困难。
1暖通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目前,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受各项因素的影响,能源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暖通空调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能源消耗量也不断上升,导致地球资源匮乏问题更加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分析暖通空调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量较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技术人员需要应用绿色节能技术,这样可以减少20%~50%的能源消耗量。
另外,为了减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暖通空调系统的绿色节能设计工作,采取相应的绿色节能措施,有效缓解用电紧张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2暖通空调工程中的节能技术2.1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空调系统总负荷组成体系中,显热负荷(排热)为重要部分,占比70%~80%,剩余部分则为潜热负荷(排湿)。
根据热湿耦合处理方式的基本特征可知,冷源温度易受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影响,通常控制在5~7℃。
仅从排除余热的角度来看,此时冷源温度在15~18℃时便可达到要求。
由于显热负荷占比较大,原本通过高温冷源排走热量的方式缺乏可行性,此时需要得到5~7℃的低温冷源的支持,随之产生的问题则是能源浪费量增加,严重抑制制冷设备的工作效率。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张泽阳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张泽阳](https://img.taocdn.com/s3/m/4e8825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1.png)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张泽阳发布时间:2021-08-12T18:08:17.204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张泽阳[导读] 摘要:现阶段,从暖通空调的实际应用成效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运行效益,其中制冷系统的能耗消耗较大,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能源紧缺的问题。
北京森磊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河北省石家庄050000摘要:现阶段,从暖通空调的实际应用成效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运行效益,其中制冷系统的能耗消耗较大,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能源紧缺的问题。
因此,优化控制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采取科学的优化及控制策略,从而改善其能耗大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可以提升其运行效益,使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优化;控制技术1暖通空调的作用现阶段,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中,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被广泛应用,用于改善室内环境的温度和质量,优化内部环境。
为保证建筑室内的舒适度,通常在建筑建设时会安装暖通空调制冷系统,其在实际应用时能够使人活动在室内时保持较好的舒适度,减少因为气候变化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
除此之外,暖通空调能够优化和调节车间内部的温度,达到生产需求。
不过当前暖通空调的使用来说,其制冷系统运行面临着能源消耗大的问题,影响着系统运行的效益,需要加以完善和优化。
2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发展现状众所周知,空调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变化来完成温度的调节,从而营造洁净舒适的环境。
目前氟利昂化合物是我国最常见的制冷剂。
氟利昂是一种无毒,化学性能稳定且不可燃的化合物,它还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
在暖通空调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出很好的制冷效果和制冷效率,因此氟利昂化合物适用于各种制冷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4787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0.png)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170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对策探究Zhi neng jian zhu nuan tong kong tiao xi tong deyou hua dui ce tan jiu卢建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我国开始迅速地被广泛使用。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我们必须找到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式,进而确保人们能够更加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此外,优化后的暖通空调系统也不会对大气层及地球造成污染,最终达到环境保护的终极目的。
随着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智能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节能与环保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空调在工作时的能源消耗量,并对空调系统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可及时有效地对空调系统进行调适和维修维护保养,以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而又适应需求的运行。
保障暖通空调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并与受控环境相适应的工作,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关于智能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的综合阐述。
一、关于智能建筑和暖通空调的内涵智能建筑体系最早出现在美国。
随着20世纪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建筑业逐渐引入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并慢慢开始建造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先进技术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为大多数老百姓创造了绿色环保的舒适居住环境。
绿色的生态栖息地可以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作为智能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暖通空调系统主要涉及到新风、供暖和制冷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优化设计、集成装配、调适运维,进而为大多数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
![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26938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8.png)
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
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是指通过合理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能耗和舒适性的平衡,实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1. 最优传热控制策略:传统的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往往采用常规的控制策略,即全功率运行或完全关闭。
而优化控制策略则是依据环境温度和车内温度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最小化能耗的同时满足舒适度要求。
2. 预测控制策略:通过预测车内外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驾驶员的需求,实现对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
根据车内人数和外界温度的变化,提前调整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以减少能耗和提高舒适性。
3. 智能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车内外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减少能耗,提高驾驶员舒适度,并实现自动调节的功能。
4. 多变量控制策略:考虑到汽车空调系统的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驾驶员的需求变化,采用多变量控制策略可以更加细致地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
根据车内外温度、车速、太阳辐射等因素,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
5. 协同控制策略:将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与车辆其他系统,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座椅加热系统等进行协同控制,以达到整体的能耗优化和舒适性的最佳平衡。
汽车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提高驾驶员舒适度,并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和环境变化进行合理的调节。
这些控制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汽车电池的续航里程,提升驾驶体验,同时也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aa41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9.png)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迅速地提高,暖通空调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当前阶段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节能减排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本文就将分析在自动化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来有效促进节约能耗和环保型建筑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并提供相关启示与建议,从而实现暖通空调行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并为其他领域做出贡献。
关键词:节能减排;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电气设备的一种类型,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暖通空调系统的实用功能。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包括继电器自动控制技术、PLC自动控制技术和DDC自动控制技术。
各种自动控制技术都独具特色。
在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应用中,不同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结合室内温湿度控制目标的实际情况。
研究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人员,还要从控制方式和原理的角度,积极有效地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以满足人们更高的使用需求。
1.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四个部分构成,在这些部件中,压缩机是核心部件,它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最后经过冷凝器时就会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而在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就是膨胀阀,它主要负责控制制冷系统中冷冻水的流量,一旦膨胀阀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值或者是出现温度过高现象,最后就会影响制冷系统工作运行的稳定性,这也是影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1(中央空调系统组成)图2(暖通空调系统集控界面)2.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一些企业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也没有考虑到如何对空调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使得暖通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情况;另外在对空调设备进行设计时,也没有考虑到使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a352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9.png)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是当前需处理的关键,技术人员结合系统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控制方法,减少能源消耗问题,满足人们实际需求,促进暖通空调系统整体效益,带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控制技术;优化策略;制冷系统引言从目前建筑行业的情况研究发现,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建筑的舒适性以及实用性,都是工程建设最为重视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切实的提升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这将会是未来建筑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外,建筑能耗当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极为明显,所以注重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对于建筑整体节能的影响最为直接,从这一层面也就能够发现,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意义是很突出的。
1暖通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应用过程中,可采取交换热量的方式强化制冷效果,制冷剂状态出现变化,并实现对热量的吸收。
蒸发器作用是对热量进行吸收,在收集大量热量后,制冷剂物理性质产生变化,并在其作用影响下,使其转变成气体,然后再到达冷凝器中,并转变为液体,通过热量交换后,使其达到降低温度的作用。
暖通空调进行运行过程中,不仅包含制冷循环,还包括空气、冷却水及其冷冻水循环。
(1)受到压缩机影响,制冷剂形态产生变化,转变为液体以后再到达蒸发器中,并与冷冻水进行热量之间的交的,再经冷冻泵到达冷却管当中,最后利用风机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2)经蒸发以后的制冷剂,冷凝器转变为气体,经水塔风机作用实现冷却,最后再与热量交的,进而实现热量的释放。
在热量转换期间,制冷剂作用明显,能够有效提升其效果,使建筑物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
除此以外,制冷剂在应用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如果减少资源消耗,就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完善的策略,减少能源消耗。
2有关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性研究通过国内专业部门的统计与数据研究可知,暖通空调设计的占比,在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当中,表现的相对较大,此种能源消耗大的现状,一方面会使得现有能源出现大量的消耗与浪费,另一方面又会使得有关消耗比例会进一步的呈现出上涨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展开合理化的处理,最终会使得能源供求矛盾表现的更为激化。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d37a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1.png)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要点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设施,它对于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效,还可以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的要点。
一、系统选型设计要点1. 确定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空间结构,确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各类末端设备还是混合式系统。
2. 考虑能源利用:在系统选择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系统,比如采用燃气热水机组、换气式空调系统等。
3. 考虑综合成本:除了设备本身的成本之外,还要考虑运行维护成本和系统寿命等因素,选择综合成本较低的系统。
二、系统布局设计要点1. 考虑空间布局:根据建筑物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确定暖通空调系统的布局,并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和影响美观。
2. 考虑风道布局:合理设计风道的走向和尺寸,减小阻力,降低风阻损失,提高系统效率。
3. 考虑排水布局: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设备选择与配置设计要点1. 设备能效要求:选择高能效的空调设备、风机和换热器等,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
2. 设备容量匹配: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负荷情况,合理匹配设备的容量,避免设备运行时出现能耗过高或者运行效率低的情况。
3. 冷热源配置:对于中央空调系统,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并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控制系统设计要点1. 室内环境控制:选择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系统,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2. 能耗监测:配置能耗监测系统,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 故障诊断:配置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暖通空调技术优化
![暖通空调技术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22297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暖通空调技术优化
暖通空调技术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它能够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等。
对暖通空调技术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技术优化的核心是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效率,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技术优化方法:
1. 使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能效比高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中央空调等,减少能耗。
2. 运行优化:合理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根据建筑使用情况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减少能耗。
3. 节能控制策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流量等实时数据进行控制,实现最优的节能效果。
4. 利用自然资源: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空气污染控制:加强空气过滤和净化技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6. 热回收技术:利用废热回收系统,将废热转化为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智能化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持续改进和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跟踪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和优化暖通空调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暖通空调技术优化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技术优化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室内舒适的需求,又能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9f950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c.png)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发展良好,社会各行业发展中所用技术与理念得到一定完善、优化与创新。
在现代建筑工程之中,暖通空调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能源逐渐稀缺的趋势下,节能技术研究更加受到重视。
现代城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要消耗50%左右的能源,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在设计暖通空调时灵活运用节能技术,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使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达成节能环保目标。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技术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电气设备类型,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暖通空调系统的实用功能。
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了继电器自动控制技术、PLC自动控制技术和DDC自动控制技术,各种自动控制技术都具有独特性,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应用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控制目标中,综合利用不同的自动控制方式。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人员,也要从控制方式和原理的角度,积极有效地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性能,以满足人们更高的使用需求。
一、暖通空调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原则1.1回收原则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内部之中,有很多零件或部件自身都具备或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这种自身作用较大的零件或部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回收,并于回收之后,可以通过重新加工与调整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
在实际回收暖通空调中重要零件与部件时,一定要明确区分回收和回用之间的差别,所以这种回收原则并非是没有任何基础与底线,十分随意且规模较大地回收暖通空调中重要零件与部件,在落实回收原则时需要根据零件类型进行合理回收。
1.2循环原则循环原则是以回收原则作为基础的,主要是指在通过回收原则将暖通空调中重要部件与零件回收以后,针对回收零件展开进一步处理,这样便可大幅增加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利用率。
简单来讲就是针对暖通空调中没有应用或已经报废的重要零件,展开进一步加工处理,促使没有应用或已经报废的重要零件可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之中循环应用,循环原则可以有效减少回收原则落实时所耗成本,同时增加暖通空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576a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摘要】绿色建筑作为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方向,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概念和发展、暖通空调系统重要性、节能控制现状与挑战、传感技术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揭示了节能控制方法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
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有望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为建筑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这一研究不仅对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展望。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控制、传感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发展、挑战、重要性、应用、趋势、意义、展望1. 引言1.1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和使用效率,增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而在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控制方法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在确保室内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如何确保节能控制方法的智能化水平和可持续性。
在此背景下,基于传感技术的节能控制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传感器采集室内外环境参数,实时监测能耗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和舒适度。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符合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2. 正文2.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发展绿色建筑是指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物。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ea17045fe4733687e21aacc.png)
曹秋 声基于变 频技术 ,结合 最优 控制和模糊 控制 ,研 制了具有 负 钟玮 采用 根 据冷 热 负荷 计算 选 择 C 值 适 合 的冷 热源 机组 和末 端设 OP 水 、风系统 的输送能耗 。 晋欣 桥在对 多 区域 变风 量空凋及 其控制 系统分析研 究 的基础 上 ,
随着 嵌入式系统 和智 能控制理 论 的发 展 ,以及嵌 入式微处理 器价
B P神 经网络 的预测控 制算法 ,实 现蓄 冰空调 的蓄 冷量 控制 ,解决 了 格越来越 便宜 ,基于 1位及 以 上的嵌人式 微处理器 系统 ,采用 高级控 6 PD 控制 中超 调和波动 时间长 、抗 干扰 能力弱 及解耦 控制效果 差 的问 制策略 。具 有 自适 应 、 自学 习功能 的单 元控制 器必将成 为单元控制 器 I 题 ,从 而 降低 了空 调 系统 的 能耗 【 9 】 国庆 等人将 参数 自整 定 的PD 。曹 I 的主流 。它可 以实 现使控 制对 象在变 负荷 、多工况 、任何 初始条件 下
化对一级 泵水 系统进行变流量控 制 ,取 得了显著效 果 [ 7 】 。
温度优化 的控制方案 ,可 以较好地 解决 多区域V V 空调 系统的新风分 A
总之 ,能 量管理 系统体 现在设 备组合优 化 、工作 时序优化 以及各
标 优化空气处 理单元 的温湿度 和送风 压力 。孙 一坚根 据空调 负荷变 配问题 ,同时能有效 地降低 系统 的能耗 ” 。 1 总之 国 内的学 者更 多探 讨 的是 把智 能方 法 引入 控 制系 统 的优化 种 能量指标 的统计 、 量 、考核方 面。 计
研究 ,采用 “ 带指数遗忘 的最小 二乘法 ”参数辨 识方法 和基 因遗传优 制 冷热泵机 组 、水 泵和风 机实 现联锁 、逻辑 、 序启停 和节能控制 , 顺 化算 法 ,对 空调系 统的空 气处理单 元进 行 了优 化控 制研究 [ 2 】 。罗启 军 根据冷 水机组 的冷水 供 回水 温度 和温差 等信息控 制冷水机 组冷却塔 风 等人 提 出了一 项动态的优化 技术 。在一个 指定期 间 内,能得到使 目标 机等设 备 台数 和组合最佳 以时间【 关 3 . . hn等人提 出用 遗传算法 对 荷随动 跟踪特性 的专 用管理 系统 软件 ,实现 了暖通 空调节 能控 制 。 】 。K T C a 风冷制 冷机 的冷凝温度设 定点进行优化 控制 以提高制冷机 的效率 。 】 设备 的非线性 特性 ,用于实现对 整个空 调系统 的优 化控制 。 目前 ,研究者们 将更多先 进 的建模 方法 和智能优 化方法 引入到 了 此外 ,有许 多研 究者用人 工神经 网络来模 拟暖通 空调 系统 中各个 备 ,以节 约冷 热源 ; 用变 频技 术 等手段 使水 泵变 流量 运行 。以减 少 采
对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的探究
![对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980a38eefdc8d376ee32cf.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技导报
一
,
对 暖通 空调优化控制 技术 的探 究
王智斌 薛明明
( 陕 西法士 特齿 轮有 限责任 公司 ,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中 图分类 号 :T U 9 6 + 2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0 3 — 0 4 7 4 一 O 1 摘要 :本 文结 合笔者 工作 实践 经历 ,首 先 阐述了进 行 暖通空 调 系统优 化控 制的 必要性 , 然后对 暖通 空调优 化控 制技 术 中的制冷 子 系统 的优化 、调 节子 系统 的优 化、开 关控 制优 化 以及控 制器 参数 校正进 行 了逐 个分析 ,最 后总 结全文 , 旨在为 暖通 空调 的优 化控制 提供 一些助 益 ,从而 帮助 空调生 产厂 家获 得 更大 的经 济效益 与发 展前 景 。 关键 词: 暖通 空调 ;优化 控制技 术 ;探究
暖通空调是智 能建筑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 ,又是耗 电量最多的设 备 。暖 通空调系 统的能耗 十分惊人 ,甚至超过 建筑总能耗 的6 0 % 。所 以,若能通过一定的优化控制技术实现暖通空调能耗 的有效降低 ,人们 将会 从中获取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也是节约资源客观需要 。
一
温度控 制存在较大的滞后性。Ⅲ 冷负荷在一定范 围之 内,水泵和风扇之 间的能耗 曲线很难做到相 对一致 ,通常情况 下存在一个最适宜 的运行 工作点,能够实现冷冻 水 泵 、供风风扇 二者的总能耗最低 。在 负荷 相对 稳定的情况下 ,进入 房 间 的混 合 空气 如 果 发 生 温 度 变 化 ,那 么 如 下 两 点 也 会 随 之 发 生 相 应 的 进行 暖通 空调 系统优 化控 制的 必要性 另 暖 通 空 调 控 制 一 般 是 指 通 过 调 节 冷 冻 水 调 节 阀 的 电压 来 调 节 冷 冻 变化 ,一是换 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二是风系统能耗最 小工作点 。 水的流量 ,调节混风温度 ,最 终实现 对房间温度 的有 效控 制。对控制 外 ,冷冻水温度如 果发生改变 ,那么前面所提 到的两点也会 随之发 生 相应 的变化 。当混合空气温度和冷冻水温度 一起发生变化时 ,也可 以 效果产 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不仅包括冷冻水温 度、露点温度 , 而且包 括新风与回风 的混风温度 ,还包括湿度 、送 风量以及房间负荷 找 出风系统 能耗最小值 ,该种情况 下的风流量与水流量便是风系 统最 等 因素 。当混合 空气 到达热 交换 器时 , 由于 自身温 度 比露点温 度要 适 宜 的 运 行工 作 点 。 ( 三 )优化开关控制 以及控制器参数校 正。 低 ,从而 导致热交换系统 的非线 性关系 。热交换过程 中不仅存在温度 优化开关控制 指的是利用设定温度 范围和 实际温度范 围之 间的差 显热 问题 ,还存在温度潜热 问题 ,再加上冷热源 的差异性,导致温度 在上升 及下降阶段具有不 同的特 性,即存在非 线性 关系。被控房 间、 分来实现对 空调各个设备最优开关 时间的准确计算与控制 ,即通过 控 待机状 态 空气处理 单元之间的送风 管道 一般较长 ,造成 了两大 弊端,一是暖通 制设备 的待 机状态 以达到能耗的有效 降低 。优化开关控制 ( 空调 的纯滞 性,二是暖通 空调 的大惯性 。管道 因为长 期服役,有可能 控制 )要以房 间温度舒适宜人为基本前提 暖通空调 系统 的控制,不仅涉及众 多对象 ,而且普遍较 为复 杂。 导致 内部阻力的时变性 。另外 ,外界某些强烈干扰 也会影响暖通空调 的有效控制 ,如盘管 中冷 /热 水流量 、室外气温 以及 被调房间人员 的 相当数量的控制环节不但涉及时滞性 的问题,而且涉及时变性 的问题, 进 出等等 通过前面 的分析可知 ,暖通空调具有如下特 性:1 )强非线 还涉及非线性 问题。所 以,在优化控制空调温度 、湿度以及 空气污染度 I D 控 制器实现 对 性 ;2 )时变性 ;3 )大滞后性 ;4 )大惯性 ;5 )强干扰性 。这些特性 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独 立控制 的对策与模式 ,如使用P 加大 了暖通 空调的控制难度 ,不仅造成被控房 间舒适 度不足,而且造 控制对象的有效控制 ,能够在线及实时校正控制器的相关参数 。当室外 成能量 的部分浪费 。为 了营造 良好的房 间环境 ,同时降低能量 的不必 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特别是外界湿度或者房间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 要损耗 ,对 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Ⅲ 暖通空调系统 的静压力控制效果以及送风温度控制效果将会表现 出下降 的趋势。房 间的温度场是暖通空调的控制对象 ,二者之间的热交换工作 二 、暖通 空 调优化控 制技 术分 析 优化暖通 空调系统 的重 点在 于以系统最小 能耗 为标准展开对冷冻 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影响暖通空调正常工作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 I D 控 机 的优化 ,一般通过在泵、A H U 设备回路中设置定点的方法 来实现 。为 强滞后性、强扰动性以及强时变性 ,因此对被控对象实施常规的P 制常常难 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 以,有必要对常规P I D 控制进行优 了达 到用户负荷与制冷量 之间的较好匹配 ,实现用 户对暖通空调温度 化 ,最终建立能够在线、实时校正参数的P I D 控制模式 。Ⅲ 控制 的要求 ,提高暖通 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最终满足节能的 目的, 要做好制冷子系统和调节 子系统 的优化工作。 三 、结语 通过对暖通空调的系统构成和运行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 ,暖 ( 一 )进 行 制 冷 子 系 统 的优 化 。 冷冻水温度 、冷却水温度 以及制冷量是影响制冷机C O P 的三大主要 通空调的管理 、计量与优化控制过程涉及众多的变量 ,在加上系统的多 因素 。将冷冻水温度 的影响排除在外 ,如果将 冷却水温度视为一个 的 变 量 动 态 响应 时间 以及 要 求 也 不 尽相 同 ,除 此之 外 ,还 要做 好 系 统 控 制 器参数的 自 我调整以及优化算法的工作 。以上种种因素,使得软件系统 常量 ,那么制c O P 和制冷量成反 比关系;如果提供相 同的制冷量条件 , 那么C O P 和冷却水温度成正 比关系,换而言之,通过降低冷 却水温度 的 无 论 在 数据 结 构 方 面 ,还 是 在 数 据类 型 方 面 都变 得 极 为 复杂 。将 空 调 各 方法 ,能够较好地减少制冷机的能耗。制冷机C O P 和冷冻水温度 、冷却 个环节的能耗特点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可将整个系统设计并划分为 以下 三大主要部分 :1 )能量管理;2 )设定点的在线优化 ;3 )控制器参数 水温度及制冷量的关系如公式 ( 1 ) 所示 : 校正 。通过三大功能模块 的有机、高效整合,可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最 C O P = T * aT / Q ( 1 ) 式 中:个 一 冷冻水的温度;△卜 冷却水温度;Q 一 制冷量。嘲 佳运行状态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 目的。这不仅关系着空调生产企业的 可持续发展 问题,更是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下的迫切需求 。 ( 二 )进 行 调 节 子 系 统 的优 化 。
浅谈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分析
![浅谈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5649ba804d2b160a4ec061.png)
浅谈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分析作者:杨珊珊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5期杨珊珊(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11)摘要:当前我国的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主要存在能源消耗高和空调环境质量低的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暖通空调系统设控制技术还存在缺陷。
文章在简要解释暖通空调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基础上,介绍了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暖通空调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M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087-02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我国的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过高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在我国能源日益紧张的环境下,高能耗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加强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成为每个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首要任务,设计人员必须抓住问题能耗高的根本原因,不断的优化暖通空调控制技术,提高暖通空调使用能源的效率,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质量。
1 暖通空调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暖通空调系统能耗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范围更广,使用更频繁。
在大型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1]。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和空调系统的设计有关,根据对当前空调运行的实际情况研究,空调系统不是按照满足正常要求的来设计,而是按照满足客户最大需求标准来设计,空调系统日常运行超出了需求范围,空调系统而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二是空调系统运行质量不高。
当前许多人对当前空调环境的满意程度不高,据新加坡某大学对新加坡部分商用大楼的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情况调查表明,超过25%的大楼CO2,10%左右的大楼甲醛超标和湿度过大,超过半数的大楼温度过低,这些情况会降低大楼的舒适度,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
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模式及节能效果分析
![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模式及节能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06716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a.png)
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模式及节能效果分析摘要:基于暖通空调水系统循环过程的重要性分析,简要介绍了DSP技术,并基于DSP技术对暖通空调水系统调节运行控制与节能控制措施进行有效分析,其中包括水泵选择应科学严谨、减少水系统相应管线的阻力损失等,以期为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及节能运转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DSP技术;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节能效果分析引言随着 DSP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水系统控制应用DSP 技术进行智能控制,在精准的集成处理状态下可以实现高效的控制效果,同时促使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智能操控下,实现空调运转时的能源利用率尤其是电能利用率的提升,同时可以降低空调负荷,优化暖通空调使用性能。
一、暖通空调水系统循环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水系统暖通空调是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水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则直接影响暖通空调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系统循环应合理设计系统管线,进而有效降低因设计问题所造成的空调故障。
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排气系统,来充分应对系统管线气囊问题。
暖通空调水系统常见问题一般为冷冻水系统管线的循环不利问题,究其问题成因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线交叉问题未能及时处理,使管线网络气囊数量过多,直接影响水系统循环。
解决水系统循环故障的办法在于,在管线施工之前应及时清理管线内壁,注意管线开口位置的防污保护工作。
同时应做好管线连接之前的管路清洗工作。
二、DSP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一)DSP 技术简述所谓的“DSP”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简称,它是一种微处理器,可以编程,并且适用于处理数字信号运算过程。
DPS技术搭载于计算机系统或者专用设备上,并通过数字信息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交换、评估、识别,进而完成各项处理任务,最终获得所需求的信号信息。
DSP技术处理流程可以快速处理数字信号,达成运动控制计算。
信号处理过程要求运算能力较强,可操控性与抗干扰性也较强,同时具备超高精确度与稳定性,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压缩数据信息,实现大规模数据信息集成。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要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897cf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2.png)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要点探究摘要:暖通空调施工技术是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建筑对舒适性和能效的不断追求,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成为决定建筑环境质量、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而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问题,使暖通空调施工技术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索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为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改善室内环境、减缓能源消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施工;技术要点暖通空调(HVAC)是指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的系统,是一种集成的室内环境控制技术,通过一系列工程手段,以确保建筑内部具有较高舒适性、安全性、健康性,有效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新风换气量和空气净化程度。
通过深入了解系统的设计原理、施工流程以及关键技术细节,可以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对能源的更有效利用,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推动新型材料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
一、系统设计和选型系统设计的具体方式包括对建筑结构、朝向和用途等因素的充分考虑,针对不同的建筑需求,需要设计合适的供暖、通风和空调方案,达到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提供舒适环境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和计算工具,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从而优化设计,如结合建筑的热负荷计算和气候数据,确定合适的制冷和供暖设备的容量,确保系统在各个季节和温度条件下都能够高效运行[1]。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能够适应建筑需求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新风处理设备等关键设备,考虑设备的能效比、工作稳定性、维护便捷性等多个因素,如选择具有变频控制功能的空调机组,根据实际负荷智能调整运行频率,提高能效,对于大型建筑,应采用分区控制技术,根据各个区域的使用需求,选用合适容量的设备,最大程度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一、我国暖通空调控制现状暖通空调运行现状我国空调系统都是根据客户定制的需求而进行设计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很低,处于长期低负荷工作的情况。
例如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求,大多数都是设置在最初生产设计负荷的40%-60%左右,而且空调设备经常在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下工作,设备中冷凝水过多,而新风获取不足,特别是在季节转换期,新风传输不理想,整体系统运行效率很低。
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许多大型建筑中的暖通空调导致室内二化碳和甲醛超标,室内相对湿度过大,空间温度过冷或者过热。
这都是间接影响室内人们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虽然暖通空调系统最初设计时是按照所能承载的最大负荷计算的,而多数情况下在轻负荷状态下运行,满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机会很。
另外由于暖通空调采用的的运行方式是定点工作控制方式,在受到室外环境变化,阳光照射变化灯因素,空调传热效率降低,使得空调系统低效工作,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暖通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效果不理想。
由于暖通空调耗能在建筑中的比例很大。
基于定风量、定温度和定压力设计的空调控制CAV系统和基于变风量的空调控制VAV系统的在负荷条件变化的状态下,控制效果都不明显,造成能源的损失和浪费。
而PID控制系统以及近年来加强了对空气处理技术的多回路PID控制,都存在调节的速度较慢,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制冷机组、空调处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系统内部千扰因素很多,热量相互抵消,控制器的参数无法科学确定,也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
特别是暖通空调明显时变性、大惯性、强千扰性、非线性、大滞后等特征,要实现室内环境良好,温度适中要求的良好控制效果和能源节约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暖通空调控制技术优化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优化关键在于通过客户的需求设置最佳的温度值,减少室内外温度不必要因素的千扰,进而设计合理的暖通空调的控制器,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通过对目前运行的控制变量进行一段时间的实时跟踪,进而摸索出未来系统控制输出准确的期望,排除了暖通空调停滞性和大惯性的缺陷。
另外可以领用神经网络的强学习能力克服暖通空调设备运行环境的变化对设备控制带来的影响作用。
暖通空调控制器在线滚动优化。
就是指利用数学的模型和优化方法结合目标函数,借助模型的辨识度部分三者结合滚动优化,去预测正确的信息,进而制定科学规范的控制机制,对在线优化计算的各变量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实现滚动优化。
3暖通空调预测中,利用有价值的暖通空调动态模型,(例如RBF模糊神经网络动态模型),设置与暖通空调运行相关的各种关键参数进而利用模型进行相关迭代计算,预测出各种情况及可预测的各种千扰因素下,进而对暖通空调的系统优化,提前对室内未来温度参数进行较为正确的预测。
三、暖通空调节能优化技术措施太阳能的可持续利用特征可以为暖通空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通过装置集热器扣循环控制系统组成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和包括温度控制器、生活热水体系和地板采暖的循环控制系统。
既可以利用太阳光直接为暖通空调提供能量,又可以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利用控制系统自动转换为燃气设备进行辅助加热,太阳能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
系统上的运用,极大方便人们的同时,的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降低操作成本,是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有效途径。
地源热泵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在解决供热、制冷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节能优势,相对空气热源泵来说。
优点最更显著,因为地源热泵系统只影响土壤温度,并不会造成地面下沉和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取热、散热方式。
为保证垂直埋管吸收和排出的热量平衡。
保证热泵系统高效运行,可在寒冷地区为系统增设1个辅助设备用以提供热量,可以通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联合运行地源热泵和太阳能。
向系统提供更多的热量,进而满足采暖需求。
在温度较高区域可以利用冷却塔供冷,通过和地源热泵的串联运行分担部分负荷。
在夜间将土壤中积蓄的热量带走,实现降温。
保证热泵性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