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 共26张
保持优良性状繁殖
意义 速度快、大规模生
产提高经济效益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染色体变异
膜流动性、细胞全能性
①去除细胞壁 ②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③组织培养
克服不同种生物远缘 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联系
杂交技术应用了组织培养
植 物
采用技术
细
胞
工
程 理论依据
组织培养 细胞杂交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1.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 )
5.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A )
A.形成层细胞 B.韧皮部细胞
C.木质部细胞
D.叶肉细胞
6.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C )
A.植物的卵细胞
B.植物的精子细胞
C.被子植物的受精卵
D.被子植物的的叶肉细胞
退
出
3、全能性的体现: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植物细胞 > 动物细胞
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基因型的个体, 细胞的全能性表达程度不同
为什么生物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 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基因在特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 结果。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生物体不同部位 的细胞表达的基因是不同的,合成的蛋白质也不 一样,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几乎所有植物细胞都可 通过诱导再生新植株。
注: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受植物种类和基因型的影响
细胞全能性成功的条件
1、深入探讨特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条件 2、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 基因型
二、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
诱导根、芽顶 端分生组织
脱
再
分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 基本技术
人教版高二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课件(共28张PPT)
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练习:为什么植物的花瓣在植物体内没有能发育 成完整的植株呢?( )
A.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B.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 ★C.细胞中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D.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同
怎样才能由一块组织 通过培养得到一株完整 植株, 应该如何操作?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胡萝卜根形成层容易诱导成愈伤组 织,其他部分如叶、花也能培养成小 植株,只是稍微困难些。
4、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避光培养?
在有光时,往往容易形成维管 组织,而不易形成愈伤组织。
5、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的流程图,并与同学交流。
切取 形成层
移栽
无菌 脱分化 接种
培养室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一、细胞的全能性
1. 定义: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 的潜能的特性。
2. 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 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 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 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 差异: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受精卵分化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全能性比生殖 细胞的低。
A 3.人工获得一个杂交植株,需要下列哪项步骤(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组织培养 → 得到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 → 原生质体融合→ 杂种植株 C、获取细胞 →原生质融合→ 组织培养→到杂种植株 D、获取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
4.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
这幅番茄—马铃薯图利 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能 实现吗?为什么?
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 在着生殖隔离,所以用 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是 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2.1植物细胞工程》(80张ppt) (共80张PPT)
原生质体A
原生质体B
去掉细胞壁
人 工 诱 导
融合 的原 生质 体AB
再 生 壁
杂种 细胞 AB
脱 分 化
愈 伤 组 织
再 分 化
杂 种 植 株
植物细胞B
融合完成的标志
请思考:
• 1.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完 成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 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壁方法呢? 酶解法 • 3.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 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流动性 • 4.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 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细 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 B )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
3.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24条染色体)的花 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 下培养形成试管苗。 ⑴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 规则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中,必须从培养 基中获得 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 物质。 ⑵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两类激素。 和________
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来的单倍体 多数植物都可通过花药或花粉来获得单倍体
3.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亲本 花药离 植株 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 秋水仙 花药
加倍 素处理
4.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纯合子植株
5.优点
后代都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二)突变体的利用
人工种皮的有效成分?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ppt精讲课件
幼根和芽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理论基础(原理):_植__物__细__胞__的__全__能__性__。 2.过程:
器官、组织或细胞
再分化
愈伤组织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_体__细__胞__,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_杂__种__
_____,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___________的技术。
【典例训练1】下列围绕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 能性 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 不同 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
形成体特点
脱分化
离体细胞→ 愈伤组织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 薄壁细胞团
再分化
愈伤组织→ 有根、芽或有生根发芽的 幼芽或胚状体 能力
【易错提醒】正确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①全能性表达的标志:已分化的细胞能形成完整的个体。若只是 形成某种组织或器官则不能体现全能性。 ②全能性的原理: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 因而不是“全部”基因,配子中有全套基因,因此同样具有全能 性。
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杂种细胞发育成 杂种植株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4.该技术的目的和优点: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 种细胞就结束。 (2)在育种上应用时最大的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易错提醒】植物细胞融合的三点提醒 (1)依据:植物细胞融合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融合成功的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3)融合细胞类型:体细胞融合成功后,将得到AB型、AA型和BB 型三种细胞,但只有AB型是杂种细胞,因此,在细胞融合后还应有 一个筛选杂种细胞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共27张PPT)
按照人们的意愿来 改变细胞内的遗传 物质或获得细胞产 品
植物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 物 细 胞 工 程
通常采用的 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把某种植物的一块组 织通过培养得到一株完整 植株?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 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 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 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 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 成完整的植株。
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 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 2、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 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选择性 的表达的结果。
3、大小: 1)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2) 3)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4)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 高的细胞 4.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有哪些? 离体、营养物质、激素及其它适宜条件。
(3)脱分化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实质:恢复细胞的全能性过程
结果:形成愈伤组织
(4)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重新分化根或芽等 器官的过程。
细胞的全能性
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 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也 就是说,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 点。
1、已分化的细胞为什么具有发育成完整个 体的潜能?
1、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 体 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 代的优良性 D、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植物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 物 细 胞 工 程
通常采用的 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把某种植物的一块组 织通过培养得到一株完整 植株?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 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 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 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 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 成完整的植株。
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 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 2、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 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选择性 的表达的结果。
3、大小: 1) 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2) 3)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4)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 高的细胞 4.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有哪些? 离体、营养物质、激素及其它适宜条件。
(3)脱分化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实质:恢复细胞的全能性过程
结果:形成愈伤组织
(4)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重新分化根或芽等 器官的过程。
细胞的全能性
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 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也 就是说,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 点。
1、已分化的细胞为什么具有发育成完整个 体的潜能?
1、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 体 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 代的优良性 D、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课件:2.1 植物细胞工程 (共29张PPT)
1.通过查阅资料,请你再列举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在我们生活中的另外一些应用。 a. 拯救濒危植物; b. 提供食品制作的原料; c. 利用愈伤组织进行转基因操作。 2.查阅植物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详细过程, 设计出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 诱导植物愈伤组织 ↓ 体细胞胚的诱导 ↓ 体细胞胚的成熟 ↓ 体细胞胚的机械化包裹 ↓ 贮藏或种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细胞工程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 A A.有性杂交 B.体细胞杂交 C.组织培养 D.细胞核移植 5.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D A.卵细胞 B.植物花粉 C.体细胞 D.受精卵
6.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 又可以分化形成根、 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为: C A.脱分化 B.去分化 C.再分化 D.脱分化或去分化 7.下列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是:D A.秋海棠的叶 B.马铃薯的块茎 C.成熟的花粉 D.木质部中的导管细胞
1.为什么“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没有如科学家所想像 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1978年,梅尔彻斯(Melchers)等人首次获得了马铃薯与番茄 的属间体细胞杂种。他们将培育的二倍体马铃薯品系和番茄叶片细 胞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杂交株被称为“马铃薯番茄”。像大多数杂 种一样,杂交株同时具有马铃薯和番茄的形态特征。其中一些植株 形成了“类似块茎的生殖根”,但是没有产生可结实的花、果实以 及真正意义上的块茎。到目前为止“马铃薯—番茄”一类的体细胞 杂交植物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
4.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 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以“我们能否利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紫杉醇,从而拯救红豆杉” 为题,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 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大量生产紫杉醇。现 在国内外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大 量培育红豆杉细胞,希望利用这种方法来大量生产紫杉醇。 国内外许多实验室开展了用组织培养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 红豆杉属的11种植物现都在进行组织培养。ESC Agenetics公司宣布他们用细胞培养法所得紫杉醇的含量 是树皮的2~5倍。国内外在分化细胞株系和培养条件方面 做了不少工作,摸索了外植体、光照、培养基组成等因素 对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成的影响。现在工艺条件已基本摸 清,正研究反应的放大技术等,有望实现通过细胞培养进 行工业化生产紫杉醇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 课件 ) (共44张PPT)
虽然科学家历尽艰辛,实现了马铃薯和番茄两个物种之 间的杂交,可惜这株超级杂种植物既不结番茄,也不长马铃 薯。这是为什么呢?
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相 互影响的,所以马铃薯—番茄杂交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同时具备 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但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扰, 不能再像马铃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质一样有序表达,因 此杂交植株不能出现想象的结果。
(1)人工种子概念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 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 的种子。
(2)人工种子组成 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和腋芽)+人工种皮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思考 设计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
诱导植物愈伤组织 ↓ 体细胞胚的诱导 ↓ 体细胞胚的成熟 ↓ 体细胞胚的机械化包裹 ↓ 贮藏或种植
(3)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培养杂种细胞为杂种植株。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 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细胞A 植物细胞B 酶解法 原生质体A 原生质体B
去 壁
融 合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诱 导 融合原生质体 生壁 杂种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杂种植物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过程
原生质体A
A
去掉 细胞壁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的原生质体 杂种细胞 原生质体B
B
杂种植株
愈伤组织
涉及的方法
(1)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
纤维素酶、果胶酶
原生质体
(2)人工诱导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胞。 物理法: 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法: 聚乙二醇(PEG)处理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课件(共39张PPT)
(2)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
脱分化
(3)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再分化
(4)分化出丛芽、生根(幼苗)
(5)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植株
讨论: (1)在实验中,“消毒”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要灭菌和无菌操作?
酒精、次氯酸钠 易污染。一旦污染不但会与培养物争夺营养,且杂菌在 生长时会生成大量有害的物质而导致培养物大量死亡
染色体组数=2+4=6组(异源六倍体)
3、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 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 体的技术。
4、优势和未解决的问题
优势:克服了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
碍,打破生殖隔离(与有性杂交方法比较)
未解决的问题:未能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
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1)①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
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纤___维__素__酶___和__果__胶___酶_________。
(2)②过程需要用到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_诱__导__原__生__质__体__融。合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移植 等
2.1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 技术
6 5
再分化 (愈伤组织) 4
细胞全能性
1
脱分化
3
2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 个体的潜能。
(2)原因: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 个细胞,都具有生长分化成为一个完 整生物体的潜能。
脱分化
(3)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再分化
(4)分化出丛芽、生根(幼苗)
(5)移栽到大田,培养成植株
讨论: (1)在实验中,“消毒”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要灭菌和无菌操作?
酒精、次氯酸钠 易污染。一旦污染不但会与培养物争夺营养,且杂菌在 生长时会生成大量有害的物质而导致培养物大量死亡
染色体组数=2+4=6组(异源六倍体)
3、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 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 体的技术。
4、优势和未解决的问题
优势:克服了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
碍,打破生殖隔离(与有性杂交方法比较)
未解决的问题:未能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
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1)①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
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纤___维__素__酶___和__果__胶___酶_________。
(2)②过程需要用到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_诱__导__原__生__质__体__融。合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移植 等
2.1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 技术
6 5
再分化 (愈伤组织) 4
细胞全能性
1
脱分化
3
2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 个体的潜能。
(2)原因: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 个细胞,都具有生长分化成为一个完 整生物体的潜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有性杂交 方法比较)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拓展 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请思考:
• 1.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完成融合,遇 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 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壁方法呢? • 3.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与细胞膜的 什么特性有关? • 4.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依据学过的知识和实验过程思考回答:
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 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不能,因为细胞已经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 不进行脱分化处理就不能形成愈伤组织 2、决定植物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 什么?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大于1----促进根形成 小于1-----促进芽的形成 等于1-----愈伤组织不分化
3、优势和未解决的问题
优势(与有性杂交方法比较) :打破了不同种 生物间的生殖隔离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 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未解决的问题:未能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 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
1.为什么“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没 有如科学家所想像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 下结马铃薯?
马铃薯—番茄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地 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主要原因是:生 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 调控、相互影响的,所以马铃薯—番茄杂交 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具备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 但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扰,不能 再像马铃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质一样有 序表达,杂交植株不能地上长番茄、地下结 马铃薯就是很自然的了。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重点 理解):
1、过程: 植物细胞的融合
马 铃 薯 细 胞 植物组织培养 标志:成功融合 壁再 生 出 细 脱 再 胞 分 分 化 化
酶解法(纤维素酶、 果胶酶等) 原 生 去壁 质 体 融合
番茄 细 胞
原 生 质 体
杂 种 物理法:离心、振动、 细 电刺激等 胞)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A、秋海棠的叶
B、马铃薯的块茎 C、成熟的花粉
D
D、木质部中的导管细胞
6、若用“① ② ③ 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请回答:
脱分化
再分化
④”表
(1) ①表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 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 ②表示 愈伤组织
异想天开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 繁殖植物的新途径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
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 细胞的过程,又称去分化。
脱分化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实质是恢复细胞全能性的过程。
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细胞的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 培养过程中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合作学习
(1)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 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防止杂菌污染,因为杂菌生长快, 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杂菌生长过程 中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 速死亡。
高压灭菌锅对培养 基、试管、解剖刀 等材料用具灭菌操 作
医用酒精对外植体 消毒处理
(2)在本实验中,切取胡萝卜块根时强调要切 取含有形成层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容易诱导形 成愈伤组织。请思考一下,胡萝卜的其他部分 (如茎、叶、花),是否也能培养成小植株, 你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 也能培养再生形成小植株,只是诱导 愈伤组织比较困难。
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 着生殖隔离,所以用传统 的有性杂交方法是不可能 做到这一点的。
“Potamato”
于是,这些科学家试图用这两种植物的体 细胞进行杂交,来实现这一美妙的设想。
植物体细胞杂交 1、定义: 将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
一个杂种细胞,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 新的植物体的过程。
2、优势:
专题2
细胞工程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概念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 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 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 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按操作 对象分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原理和方法 概念 研究的水平 研究的目的 细 胞 工 程 分类 动物细胞工程
愈伤组织 (未分化)
再分化
根、芽
(分化)
植物体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 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 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 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
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这幅番茄—马铃薯图利用传统 有性杂交方法能实现吗?为什 么?
细胞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 细胞水平或细 胞器水平
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 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或获得细胞产品
植物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
前者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生物技术 ,
后者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技术。
2.1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常用的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细胞工程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思考探究:
1、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 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细胞的全能性
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 1、概念: 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的潜能。 2、原因:细胞内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基因 3、全能性的大小: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 1) (2)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4、体现条件: (1)离体状态 (2)营养物质、激素等适宜的培养条件
适宜的温度、PH值、 养料、激素、充足氧气
3、过程:
制备 外植体 移栽
无菌接种
试管苗 (胚状体)
脱分化 遮光 光照
愈伤组织
正常植株
再分化
应该掌握的几个概念:
1愈伤组织:一种高度液泡 化、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 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 的组织。 具分裂、分化能力,既具 全能性。无叶绿体,不进行光 合作用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1.天然种子的局限 1)培育周期长
2)优良杂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丧 失其优良特性 3)生产会受到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 ,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实现制种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2.人工种子
胚状体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1)人工种子概念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植株
A )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 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 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C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讨论 P40
1)优点:
①培植周期短 ②后代无性状分离 ③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④可以很方便地贮藏和运输
2)人工种皮的有效成分 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 抗生素、有益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二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一)单倍体育种 1.单倍体定义: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一)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
讨论 P38 利用了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 1)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2)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在短时间中获得大量的优质种苗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二)作物脱毒 1.作物脱毒的原因: 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 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2.作物脱毒的材料: 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3.作物脱毒的方法: 进行组织培养 4.作物脱毒的结果: 获得脱毒苗 5.成就:
3、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 4、优势:(与有性杂交方法比较)
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结果
如小麦和玉米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重点 理解
5、实例: 白 菜
甘 蓝
白菜-甘蓝
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 易于贮藏
番茄-马铃薯(理性图)
2、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 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 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单倍体形成: 由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的个 体。例:蜜蜂中的雄蜂
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二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一)单倍体育种 4.回顾单倍体育种的一般过程并设计出一种通过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生成正常植株的实验流程。
花药
接种
花粉细胞培养
脱分化
愈伤 组织
再分化
分化出 小植物
– 微型育种 – 作物脱毒 – 人工种子
• 育种新方法
– 单倍体育种 – 诱导突变体
•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一)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 1.概念: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优点: 1)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2)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成就:
3、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避 光培养?
在有光时,往往容易形成维管组织,而 不易形成愈伤组织。(但再分化时需要 光,光能使细胞内形成叶绿体、叶绿素, 进行光合作用)
小结: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离体的, 已分化组织 或细胞)
①适宜温度、遮光、 pH和无菌环境。 外植体 ②无机物、有机物 脱分化 条件? 和植物激素(生长 素,细胞分裂素等) 特点? 无定形状态 薄壁细胞 高度液泡化 排列疏松、无规则 无叶绿体,不进行光 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