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维修方案的管理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的研究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对于航空安全和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飞机数量的增加,飞机维修故障频率也随之增加,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对民航飞机的维修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管理改进势在必行。
研究背景包括对民航飞机维修故障的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全面了解。
在飞机使用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机身结构的老化和机械部件的磨损使飞机维修故障频发,给飞机运营带来了挑战。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机机型的更新换代,新型飞机维修故障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
对于民航飞机维修故障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发现问题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飞机的维修效率和质量,保障航空安全和经济运营。
1.2 研究意义为了提高民航飞机的运行安全性和飞行效率,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技术的不断更新,飞机维修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
通过对飞机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保障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化飞机维修管理流程和方法,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升飞机的利用率,为航空公司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2. 正文2.1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是民航行业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
在进行飞机维修故障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即通过检查和测试来确定飞机出现故障的原因。
常见的飞机维修故障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系统故障等。
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专业的维修人员和设备来进行诊断和修复。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需要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案和方法。
对于电气故障,可以通过检查线路连接情况、更换损坏的电子元件等方式来修复;对于机械故障,可能需要进行零部件更换或修复。
在进行故障分析时,需要充分了解飞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航空维修管理措施

航空维修管理措施航空维修管理措施一、维修管理概述航空维修管理是航空公司维持飞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维修管理措施能够确保飞机在运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飞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航空维修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有效、高效的方法来管理航空维修。
二、维修计划制定在航空维修管理中,制定维修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维修计划需要考虑到飞机的使用情况、技术要求、航空公司的运营策略等因素,合理分配维修资源,确保飞机按时进行维修,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飞机停场时间。
维修计划的制定应该由维修管理团队负责,并与飞行运营部门、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三、维修设施和设备管理为了有效地执行维修计划,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和管理适当的维修设施和设备。
这些设施和设备包括维修工具、设备、机械和测试设备等。
航空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和设备,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航空公司还应确保维修人员熟悉和掌握使用这些设施和设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维修记录管理维修记录是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飞机的安全运营和维修工作的监控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管理系统,完善维修记录的录入、储存和查询功能。
维修记录应包括飞机的维修历史、维修工作的具体内容、维修人员的姓名和执照号码等信息。
这些记录能够对维修工作进行跟踪和分析,提供对飞机维修状况的全面了解,并为后续的维修决策提供参考。
五、维修人员培训和管理维修人员是航空维修管理中的核心力量。
航空公司应建立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体系,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各类维修工作。
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维修规范和手册的学习、维修技术的培训、安全操作的培训等。
同时,航空公司还应制定维修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益,激励维修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维修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是确保维修工作符合航空公司要求的重要环节。
航空机务维修管理制度

航空机务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航空机务维修工作,保障航空安全,提高航空机务维修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航空机务维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维修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合理利用资源,追求卓越”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机务维修管理制度,保证飞行安全。
第五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坚持依法维修、依规维修、科学维修的原则,保证机务维修质量。
第二章机务维修组织管理第六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保证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七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明确维修人员的责任分工和权限,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第八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维修工作计划,明确维修工作的内容、时间和任务。
第九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技能提高,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第十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维修工作记录系统,保留维修记录,确保机务维修质量可追溯。
第三章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二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加强维修现场管理,做好维修现场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机务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维修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维修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机务维修质量管理第十六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维修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遵循维修工艺标准,确保维修工艺的操作规范。
第十八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保证维修用品的质量,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第十九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第二十条机务维修单位应当建立维修质量评定制度,鼓励维修人员提高维修质量。
机务维修管理制度

机务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机务维修工作,提高航空器机务维修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航空公司所有机务维修工作。
第三条机务维修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合理经济,做到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四条机务维修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民航相关法规和规章、标准和飞行技术文件执行。
第五条公司机务维修工作应当实行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确保机务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公司机务维修工作应当按照航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并接受监督和审计。
第七条机务维修工作应当遵循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原则。
第八条机务维修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机务维修管理第一节机务维修组织第九条公司应当设立机务维修部门,负责公司的所有机务维修工作。
第十条机务维修部门应当在公司内部设立机务维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机务维修工作的计划、统筹、协调和监督。
第十一条机务维修部门应当设立机务维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机务维修质量管理。
第十二条每个机务维修小组应当设立专职负责人,负责机务维修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第十三条机务维修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召开机务维修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并下达机务维修工作组织实施的具体意见。
第十四条机务维修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制定机务维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机务维修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机务维修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机务维修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六条机务维修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机务维修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机务维修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节机务维修程序第十七条机务维修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务维修程序和公司规定操作程序进行。
第十八条机务维修工作程序应当包括机务维修工程师签署、航材接收、工作完成验收、工作时间记录、机务维修记录、故障排除记录等环节。
第十九条机务维修工作程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十条机务维修工作程序应当经过机务维修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实施。
资料:飞机维修方案的管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程序阐明了飞机维修部对飞机维修方案的制订、申报、执行、修订和存档的规定。
1.2 适用范围工程技术室、可靠性办公室、生产调度室、航线车间。
1.3本程序主体责任单位为可靠性办公室。
1.42. 引用文件和术语2.1 引用文件2.1.1 MURCP《维修可靠性管理方案》。
2.1.2 《维修工程管理手册》MUEM4.2“维修方案”。
2.1.3 MUMOP02-002《飞机维修方案的管理》。
2.2 术语2.2.1 适航性限制项目(ALI-Airworthiness Limitation Instructions):是在型号审定过程中规定的某些结构项目(包括机体、发动机、螺旋桨)的使用限制。
ALI是基于MSG分析方法发展的维修任务,ALI的更改必须由初始型号审定部门做出。
2.2.2 MPD或OAMP:维修计划文件(MPD-Maintenance PlanningDocumentation;OAMP-On Aircraft Maintenance Planning)。
是由航空器制造厂家提供的该型航空器所必须的维护信息和方案,航空器运营人可依据该方案制定适合自己机队情况的维护计划。
该方案包含了所有制造厂家推荐的、满足制造国当局的持续适航要求的维修任务和计划。
3. 要求3.1所需的人员岗位3.2.1 相关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3.2需要的资料、工具和器材3.2.1 适航性资料、相关适航规章、相关公司手册和程序、办公设备。
3.3职责3.3.1工程技术室1)负责登陆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接收电子版本,并及时将维修方案的电子版发布在维修部的服务器上,通知各相关单位;2)负责根据飞机维修方案中各维修项目的要求编制维修工作单(卡),并根据相应机型维护手册进行更新;3)负责整理维修方案修改意见,填写《维修方案更改建议单》并传真上海工程技术部后保存,同时跟踪反馈情况。
3.3.2可靠性办公室1)负责根据维修方案的要求及时核对和修订寿命件/部件监控控制清单,以确保维修方案的正确实施;2)负责收集相关维修信息,作为评估和修改机型维修方案的基本依据报工程技术室。
飞机检修日常管理制度

飞机检修日常管理制度一、组织设置1.飞机检修管理部门的设置飞机检修管理部门是负责飞机维护保障工作的主要部门,通常设有飞机维修主管、飞机维修工程师、飞机维修技术员等职位。
飞机维修主管负责整个飞机维修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监督管理,飞机维修工程师负责具体飞机维修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飞机维修技术员负责具体的飞机维修操作工作。
2.检修管理制度的建立飞机检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检修管理制度,包括飞机维修计划的制定、飞机维修记录的管理、飞机维修质量的控制等内容,确保飞机维修工作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
二、工作流程1.飞机维修计划制定飞机检修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飞机运行情况和飞机维修要求,制定飞机维修计划,明确飞机维修项目、维修时间和维修人员等相关信息。
2.飞机维修工作实施飞机维修工程师根据飞机维修计划,组织实施飞机维修工作,包括飞机检查、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操作,确保飞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维修任务。
3.飞机维修记录管理飞机维修技术员负责记录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维修项目、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内容,以备查证和追溯。
4.飞机维修质量控制飞机维修主管负责对飞机维修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
三、人员素质1.飞机维修主管飞机维修主管应具有较高的飞机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飞机维修计划,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飞机维修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2.飞机维修工程师飞机维修工程师应具有专业的飞机维修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和指导飞机维修工作,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3.飞机维修技术员飞机维修技术员应具有扎实的飞机维修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飞机维修设备,确保飞机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四、设备保养1.维修设备保养飞机维修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保障飞机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安全生产设施保养飞机维修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防护设施等,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是指对民用航空器进行维修和保养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器性能的有效维护的管理工作。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航空器的无故事故不仅会对航空器本身造成严重损坏,更会对乘客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对于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安全管理,必须非常重视,建立和完善维修安全管理体系,并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来保证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
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这包括建立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明确各类维修工作的标准流程和流程,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安全高效。
2. 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维修人员是直接参与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企业必须对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应急处理等各方面的培训,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良好的维修技能和安全意识,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各项维修工作。
3. 严格执行维修工作程序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维修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程序操作,任何违章操作都是不允许的。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确认,确保工具、设备的齐全和完好,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做好维修现场的安全管理维修现场是维修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风险最高的环节,因此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包括现场安全巡查、警示标识设置、安全注意事项的宣传等,确保维修现场的安全。
5. 强化维修质量管理维修质量是维修工作的核心,也是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的重要方面。
航空维修管理制度

航空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航空维修管理,保障航空器空中运行和地面维护、维修工作安全高效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强飞机维修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维修工作,包括飞机、发动机、航空设备的维修管理。
第三条定义1. 维修管理:指对航空器进行各项维护、检查、维修、修理和保养的过程和措施。
2. 维修责任人:指承担航空维修管理部门主要工作职责的人员。
3. 维修人员:指航空器维修管理部门从事航空器维修管理工作的有关工作人员。
4. 授权维修机构:指依法获得民航总局颁发适航证书的维修企业。
5. 适航证书:指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符合设计适航要求的合格文件。
第四条宗旨本制度的宗旨是为了保障飞机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飞机维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章组织和管理第五条维修部门的组织结构、职责和人员配备1. 维修部门应当设立维修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2. 维修部门应当配置足够的维修工作人员,保证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维修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管理能力和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航空维修工作流程和规范。
第六条维修管理制度1. 维修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确保航空器的维修工作能够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2. 维修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程序、维修记录、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
3. 维修管理制度应当及时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七条维修设备和工具的管理1. 维修部门应当保证维修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和正常运行,确保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维修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维修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
第八条人员培训和技能认证1. 维修部门应当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飞机维修方案

飞机维修方案第1篇飞机维修方案一、背景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航班正常率,降低维修成本,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结合我方航空公司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飞机维修方案。
二、目标1. 确保飞机维修质量,满足飞行安全要求。
2. 提高维修效率,缩短维修周期。
3.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提升航空公司整体运营水平。
三、维修原则1. 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维修工作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2.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飞机日常维护与检查。
3. 遵循“科学维修,规范操作”的原则,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
四、维修范围与内容1. 定期维修:根据飞机飞行小时或飞行周期,开展例行检查、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2. 非例行维修:针对飞机发生的故障、损伤或其他特殊情况,进行的应急维修和修复工作。
3. 定期大修:按照飞机使用年限和飞行小时,开展全面、深入的大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机身、航电系统等。
4. 预防性维修:根据飞机性能、故障率等因素,提前开展预防性检查、维修和更换工作。
五、维修流程1. 飞机接收:对飞机进行初步检查,了解飞机状况,为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依据。
2. 维修评估:根据飞机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
3. 维修实施:按照维修计划和方案,开展维修工作。
4. 质量检验:对维修工作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维修质量。
5. 飞机交付:完成维修工作,将飞机交付使用部门。
六、维修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维修过程监控。
2. 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维修水平。
3. 采用先进的维修设备和技术,提高维修质量。
4. 定期开展维修质量检查,确保维修工作符合规定。
七、维修成本控制1. 合理制定维修预算,降低维修成本。
2. 优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3. 采购优质、性价比高的维修材料和零部件。
4. 建立维修成本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维修成本构成,提出改进措施。
航空公司机务工程技术管理之维修方案编制和修订

航空公司机务工程技术管理之维修方案编制和修订一、维修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维修方案的核心是确保飞行安全,所有方案编制都要以此为基础。
2.合规性: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民航规章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
3.实用性:方案要具备实际操作可行性,充分考虑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状况等因素。
4.经济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二、维修方案的编制流程1.收集资料:搜集飞机维修手册、技术通告、维修记录等相关资料。
2.分析故障原因: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
3.制定维修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措施。
4.审核方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方案评审,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发布方案:将经过审核的维修方案发布给维修人员。
6.实施方案:维修人员按照方案进行维修操作。
三、维修方案的修订1.定期修订: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定期对维修方案进行修订,确保方案的时效性。
2.故障案例反馈:针对发生的故障案例,分析原因,对维修方案进行相应修订。
3.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维修技术,对方案进行修订。
4.人员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维修方案。
一、发动机维修方案1.发动机更换周期:根据发动机运行小时数、循环次数等因素,确定更换周期。
2.发动机维修项目:包括发动机拆解、清洗、检查、更换零部件等。
3.维修工艺: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4.维修人员: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
5.维修设备:满足维修需求的设备、工具。
二、飞机结构维修方案1.结构检查周期:根据飞机运行小时数、起降次数等因素,确定检查周期。
2.结构维修项目:包括机身、机翼、尾翼等部位的检查、维修。
3.维修工艺: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4.维修人员: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
5.维修设备:满足维修需求的设备、工具。
三、飞机系统维修方案1.系统检查周期:根据飞机运行小时数、起降次数等因素,确定检查周期。
飞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飞机维修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确保飞行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飞机维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飞机定期检查、维修、改装、大修、拆装、试验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熟悉飞机维修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2)维修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维修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
2. 设备管理(1)维修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维修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维修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3. 工作流程管理(1)维修工作应按照维修手册、维修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维修工作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维修程序。
4. 安全防护措施(1)维修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安全信息。
(2)维修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维修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
5. 应急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维修工作,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2)对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四、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定期对维修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五、奖惩1. 对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意识强、技能水平高的维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飞机维修工作制度

飞机维修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航空器运行效率,根据民航局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飞机的维修工作,包括日常保养、飞行前检查、定期检查、修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1.3 飞机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与保养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航空器始终处于适航和完好状态。
二、维修组织与管理2.1 公司应设立维修部门,负责飞机维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维修部门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人员。
2.2 维修部门应制定详细的维修工作计划,包括定期维修、大修、航线维护等,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2.3 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维修档案,记录飞机维修工作的各项数据,为飞机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2.4 维修部门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飞机维修工作内容3.1 日常保养3.1.1 每日飞行任务结束后,维修人员应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检查、润滑等工作。
3.1.2 日常保养应按照飞机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确保飞机各系统正常运行。
3.2 飞行前检查3.2.1 飞行前检查由地勤机组人员进行,包括外观检查、系统检查、起落架和轮胎检查等。
3.2.2 飞行前检查应按照飞机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确保飞机安全起飞。
3.3 定期检查与修理3.3.1 定期检查包括100小时检修、35日检修等,根据飞机类型和飞行小时进行。
3.3.2 定期检查应按照飞机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包括检查、探伤、换件、调整容差等。
3.3.3 修理工作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确保飞机各系统正常运行。
3.4 其他工作3.4.1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维修人员应进行现场诊断和处理。
3.4.2 飞机在大修、改装过程中,维修人员应按照维修手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飞机安全运行。
四、维修质量控制4.1 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维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维修工作质量。
4.2 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工作,确保维修质量。
4.3 维修部门应定期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提高航空器的使用寿命,规范飞机维修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飞机维修任务的人员和单位,包括飞机维修单位、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等。
第三章维修管理组织1. 飞机维修单位应建立并保持维修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维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维修管理组织应包括维修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之间应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维修管理体系。
第四章维修管理人员1. 维修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的执照和证书。
2. 维修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自己的维修管理水平。
3. 维修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维修规范和操作程序,确保维修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第五章维修技术支持1. 飞机维修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维修技术支持体系,包括维修技术文档、维修设备和工具等。
2. 维修技术支持应及时更新,确保维修作业符合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3. 飞机维修单位应不断改进维修技术,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第六章维修作业管理1. 飞机维修单位应制定完善的维修作业计划,包括维修项目、时间表、人员安排等。
2. 维修作业计划应经过审核和批准,确保维修作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维修作业应严格按照维修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维修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4. 维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报告和处理,确保飞机维修安全和质量。
第七章质量管理1. 飞机维修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质量管理人员等。
2. 质量管理人员应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具备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技能。
3. 维修作业的质量应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飞机维修作业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4. 飞机维修单位应进行定期的质量管理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八章安全管理1. 飞机维修单位应加强飞机维修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
2. 飞机维修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民用航空器维修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飞机维修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航空公司和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了保障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航空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了飞机维修的流程和标准,包括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操作要求。
在飞机维修的过程中,工程师们要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操作失误或疏忽。
二、严格的人员培训在飞机维修领域,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
航空公司会对飞机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包括维修技术的培训、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紧急情况处理的培训等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培训考核,工程师们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够胜任飞机维修工作。
三、严格的设备管理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航空公司会对维修设备和工具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航空公司也会制定相应的设备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要求工程师们在使用设备和工具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严格的审核检查飞机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离不开各种审核和检查。
航空公司会安排专门的机务管理人员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都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
航空公司也会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维修工作进行审核检查,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五、严格的排故程序在飞机维修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或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排故处理。
航空公司会制定严格的排故程序,确保工程师们在进行排故工作时能够按照程序规范进行操作,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排故程序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飞机在维修后的飞行安全。
飞机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

飞机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一、概述飞机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飞机安全运行,延长飞机使用寿命,保证航空运输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本制度涵盖了飞机维护和检修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流程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组织机构1. 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负责全面管理飞机维护与检修工作,包括维护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分配、技术指导等。
2. 维修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是负责具体的飞机维修和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机械师、电子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
三、任务分工1. 维护计划制定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根据航空公司的飞行计划、飞机使用情况和制造厂家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2. 定期检查与维护根据维护计划,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对飞机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包括机械系统、电子系统、液压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检测和修复。
3. 故障排除与修复当飞机发生故障时,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检测和分析,迅速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确保飞机的正常运行。
4. 部件更换与更新根据飞机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厂家的要求,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定期进行部件更换和更新,以保证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流程规范1. 维护记录飞机维修与检修部门对每次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内容、维修人员、时间等,以备查阅和追溯。
2. 资源管理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要合理管理维修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料、设备等,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措施在进行飞机维护与检修工作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五、质量保证1. 质量监督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定期对维护与检修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整改。
2. 培训与评估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组织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评估,保证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符合要求。
3. 技术创新飞机维护与检修部门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维修技术与设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维护与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飞机维修的管理制度

飞机维修的管理制度一、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概述飞机维修管理制度是指航空公司或维修服务中心为了规范和管理飞机维修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飞机维修作业按照规范进行,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维修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明确飞机维修工作的组织结构和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飞机维修工作有序进行。
2. 飞机维修工作流程:规定飞机维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确保维修工作按规定程序进行,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
3. 飞机维修质量控制:建立飞机维修质量控制体系,监督和检查维修工作质量,确保飞机维修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飞机维修设备和工具管理:规定维修设备和工具的购置、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
5. 飞机维修人员培训与考核:规定飞机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确保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背景进行飞机维修工作。
二、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保证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航空公司或维修服务中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领导重视: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确保各层级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和落实管理制度。
2. 岗位责任落实:各岗位人员要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确保维修工作有序进行。
3. 维修工作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维修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保障维修质量和效率。
4. 人员培训与考核: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确保维修工作能够按要求进行。
5. 资源保障:为维修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包括设备、工具、材料等,确保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三、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优化飞机维修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航空公司和维修服务中心需要不断进行制度的优化与改进:1.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根据飞机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
2. 吸收先进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飞机维修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飞机修理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飞机安全、可靠地运行,规范飞机修理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飞机修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维护、维修和改装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不断提高修理质量,降低维修成本;4.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修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修理人员管理第四条修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国家认可的航空维修专业资格证书;2. 具备丰富的飞机维修经验;3. 熟悉相关维修标准和规范;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条修理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六条修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修理工作质量。
第三章修理设备与工具管理第七条修理设备应满足飞机修理要求,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第八条修理工具应定期检查、保养,保持良好状态。
第九条修理设备与工具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修理流程管理第十条飞机修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接收飞机:接收飞机时,应检查飞机状况,记录相关信息;2. 需求分析:根据飞机状况和运行需求,分析修理项目;3. 编制修理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制定修理方案,包括修理项目、所需材料和工时等;4. 实施修理:按照修理方案,进行飞机修理;5. 质量检验:修理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修理质量;6. 验收交付:验收合格后,将飞机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修理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修理档案管理第十二条修理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飞机基本信息;2. 修理项目及记录;3. 修理材料及消耗;4. 修理过程及检验记录;5. 修理费用及结算。
第十三条修理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完整、准确、安全。
第六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四条修理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修理工作质量。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飞机事故或故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飞机维修保养管理办法

飞机维修保养管理办法
1. 维修保养策略:确定飞机的维护计划和周期,包括日常检查、定期维护、大修和特殊维护等。
根据飞机的飞行时间、航线及使用
环境,制定合理的维修保养策略。
2. 维修保养人员:确定维修保养的责任人员和工作流程。
确保维修保养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资质和培训,能够熟练地进行维修保
养工作。
3. 维修设备和工具:保证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的完备性和可靠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维修记录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及时报告飞机维修保养情况,以便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5.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和分配维修保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安全性。
7. 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和机制,对飞机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
调查故障原因,防止类似故障发生。
8.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检查和审核,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飞机维修保养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航空公司和维修公司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所述是较为常见和基本的内容。
保证合理的维修保养管理办法能够确保飞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飞行。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一、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飞机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交通工具,它的安全性与飞行状态直接相关。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维护飞机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民航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1 保障飞机安全运营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维修标准和流程,可以保证飞机在运行过程中正常工作,并及时修复任何潜在的故障和缺陷。
只有飞机处于良好的维护状态,才能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航空事故的发生。
1.2 延长飞机使用寿命飞机的购置和维修费用是相当昂贵的,一架飞机的寿命是民航公司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之一。
飞机维修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来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修复受损的机身结构,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飞机的潜力和投资回报。
1.3 维护航空公司的声誉一家航空公司的声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个高水平和高效率的飞机维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飞机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因故障和事故引起的航班延误和取消,提高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从而赢得乘客的信赖和好评,增加客流量和市场份额。
二、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飞机维修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包含多个重要的要素。
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核心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2.1 维护规范与标准维护规范与标准是飞机维修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它们规定了维修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维护规范与标准的制定应根据飞机的类型、型号、构造特点和运行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
维护规范和标准的合理性和严格执行程度直接影响着飞机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2.2 维修设备与设施维修设备与设施是一个飞机维修基地的核心资源,包括各种工具、仪器和设备。
维修设备与设施的先进程度和适用性决定了维修效率和质量。
现代飞机维修工作离不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管理,因此,维修基地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和设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程序阐明了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对东方公务航空服务公司代管飞机维修方案的相关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
1.3程序属性□CCAR-135 ■CCAR91 ■CCAR-1452. 引用文件和术语2.1 引用文件1)EAMM《公务机管理手册》2.2 术语2.2.1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MRBR-Maintenance Review Board Report):是由制造国当局制定和批准的、针对衍生型号或新型号审定航空器的初始最低维护\检查要求,该报告包含了对航空器、在翼发动机维修方案的初始最低维护\检查要求,但并未包含对独立未装机发动机的维修方案。
该报告将成为航空器运营人建立自己维修方案的一个基础,其中的要求对相同型号的航空器都是适用的。
2.2.2审定维修要求(CMR-Certification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是在航空器设计、审定期间,作为型号合格审定运行限制而要求的定期维护\检查任务。
CMR是基于一个与MRB报告(MSG-Maintenance Steering Group分析方法)完全不同的分析过程发展的维修任务。
CMR仅是一种失效发现任务,用于探测和发现潜在的、存在显著安全隐患的危险或致命的失效状况。
CMR仅仅确认危险或致命的失效状况是否发生,但并不提供任何预防性维护措施,而是通过必要的修理或更换使航空器恢复到正常的适航状态。
原则上不得对CMR任务规定的要求和范围进行更改。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12.2.3适航性限制项目(ALI-Airworthiness Limitation Instructions):是在型号审定过程中规定的某些结构项目(包括机体、发动机、螺旋桨)的使用限制。
ALI是基于MSG分析方法发展的维修任务,ALI的更改必须由初始型号审定部门做出2.2.4 MPD或OAMP:维修计划文件(MPD-Maintenance PlanningDocumentation;OAMP-On Aircraft Maintenance Planning)。
是由航空器制造厂家提供的该型航空器所必须的维护信息和方案,航空器运营人可依据该方案制定适合自己机队情况的维护计划。
该方案包含了所有制造厂家推荐的、满足制造国当局的持续适航要求的维修任务和计划。
3. 要求3.1 所需的人员岗位1) 工程管理人员;2) 维修管理人员;3) 质量管理人员;4) 维修人员、整机放行;3.2 所需的资料、工具和器材适航性资料、相关适航规章、相关公司手册和程序、办公设备等。
3.3 职责3.3.1 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工程管理人员1) 负责飞机维修方案的编写、校对、修订、审核和申报。
2) 负责维修方案与厂家CAMPS/CMP系统维修项目符合性和准确性。
3) 负责各机型飞机维修方案的管理和存档。
4) 负责按照相应机型维修方案编制所需计划工作的维修工作单(卡)。
3.3.2公务机维修工程部质量管理人员1) 负责各机型飞机维修方案的分发。
2) 负责各机型飞机适航性资料的分发和控制;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23.3.3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维修管理人员1) 负责按照机型维修方案组织制定相应维修计划并控制各类维修工作。
2) 根据维修计划准备工作单卡,并依据《飞机维修方案》审核确认工作包中工作项目与维修方案的符合性。
3) 负责航线维修工作单(卡)的印刷、分发和有效性控制工作;4)负责就维修计划实施相关问题与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分部沟通。
4. 程序4.1 维修方案的制定4.1.1维修方案的制定原则和要求1) 维修方案(CMP)必须依据经CAAC批准或认可的飞机维修大纲(MRB)、制造厂提供的维修计划文件(MPD/AFMS/AMM 05章节)、适航当局颁发的适航指令及飞机或部件生产厂家颁发的各类服务通告或服务信函等技术文件、中国民航颁发的适航管理要求、该型航空器结构适航限制项目要求、以及飞机AMM等编写。
2) 航空器预计的利用率,如飞行小时、飞行循环及其比值、平均航段长度等,在维修方案中需明确,并在选择计划检查间隔和维修任务时采用合适的控制值。
3) 航空器的使用历史,尤其是使用困难情况和结构损伤/缺陷的状况,在维修方案中给予特殊控制说明。
4) 航空器的设计,如飞行小时时间与机身寿命的对比、预先估计的可靠性等。
5) 维修方案中的内容必须包括所有MRB项目,MPD/AFMS及有关技术手册中关于部件的寿命及翻修要求。
6) 维修方案应至少包括下列基本信息:a)维修方案的使用说明和控制;b)载重平衡控制;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3c)飞机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d)飞机非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e)发动机、螺旋桨、设备的修理或者翻修;f)结构检查或者机体翻修;h) 维修资料的使用4.2维修方案的修订4.2.1维修方案的正式修订(改版)要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需对维修方案进行正式修订:1) 在收到MPD或OAMP改版之后需对维修方案进行正式修订。
以收到公务机公司机务工程分部相关资料文件接收日为基准,维修方案编写人员应在2个月内完成对CMR/ALI等适航性强制项目的评估和修订工作,应在6个月之内完成维修方案的正式修订过程。
对于MPD 改版比较频繁(几个月即改版一次)的机型(庞巴迪飞机),要求至少每年完成一次维修方案的正式修订。
2) 维修方案中的基本概念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临时修订已经不能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
3) 进行了多次临时修订之后,工程管理人员如认为继续通过临时修订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方案内容的清晰明了,此种情况应正式修订维修方案。
4) 机队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临时修订已经不能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
4.2.2 维修方案的临时修订要求4.2.2.1除正式修订方案的条件之外,任何需要对方案内容进行变动的工作都必须通过临时修订页的方式来保证方案的最新有效。
适用情况如下:1) 收到MPD或OAMP的临时修订页。
2) 收到MRBR/ALI/CMR新版或临时插页。
3) 在某段时间之内,陆续有新注册飞机投入运营,此时应通过临时修订保证维修方案能够及时体现机队的变化情况。
4) 收到影响维修方案实施的各类厂家技术文件。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45) 航空器执行改装或服务通告后造成对维修方案涉及内容的必要修改。
6) 需要加入的维修方案控制其有效性的非AD类重复检查EO项目。
7) 维修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改正措施;8) 民航总局或型号审定当局规定的要求;9) 飞机使用特点和利用率的改变后造成原维修方案的不适用性。
各相关维修方案修改建议人员4.2.2.2对飞机维修方案的任何修订意见都应填写《飞机维修方案更改建议单》(附件1),以作为维修方案的修订来源。
4.3维修方案(CMP)申报要求4.3.1新制定的CMP或正式改版的CMP,应由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具有相应机型资质工程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后,交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分部向适航部门报批,只有经适航部门批准之后维修方案才能正式使用。
4.3.2初始维修方案在新型飞机计划投入营运前至少90天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飞机初始维修方案,并在飞机投入使用前一个月获得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批准。
4.3.3临时改版的维修方案:超出维修大纲或其他厂家维护技术手册和资料范围的修改必须报华东地区适航处批准。
其他修改由经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具有相应机型资质工程管理人员审核批准。
4.3.4维修方案所有临时改版的内容都需报华东管理局适航处备案。
4.4 维修方案(CMP)执行要求工程管理人员4.4.1根据维修方案核查厂家CAMP/CMP系统维修项目符合性和准确性;4.4.2工程管理人员根据飞机维修方案中各维修项目的要求编制维修工作单(卡);维修管理人员4.4.3根据维修方案制定维修计划,并根据维修方案的要求实施寿命件/部件和维修项目的监控,以确保维修方案的正确实施。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54.4.4 根据维修计划准备工作单卡,通知生产保障人员做好生产准备。
维修人员、整机放行人员4.4.4在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整机放行人员发现飞机故障/缺陷,应执行故障/缺陷报告制度,以便于完善维修方案。
4.5 维修方案的制定、改版和报批流程工程管理人员4.5.1接收各类维修方案依据文件,并收集各类信息,以确定方案制定或改版的内容并填写维修项目评估记录(附件3)。
4.5.2进行维修项目的评估,筛选需评审的维修项目,根据评审意见完成相应修改,将编制完成的维修方案校对。
4.5.3将完成校对的维修方案报工程技术公司维修工程部具有相应机型资质工程管理人员审核、批准。
4.5.4将审批完成的维修方案交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分部,由其向民航地区管理局申报。
4.5.5根据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的审核意见进行改正,直至维修方案得到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并将新维修方案交由维修管理人员存档。
5.记录和归档序号表格号记录名称保管期限保管部门1 FMUMOP12-007-01 飞机维修方案更改建议单长期公务机维修工程部2 FMUMOP12-007-02 维修方案临时修改项目长期公务机维修工程部3 FMUMOP12-007-03 XXXX机型CMP修订说明长期公务机维修工程部4 FMUMOP12-007-04 维修方案改版评估单长期公务机维修工程部5 FMUMOP12-007-05 维修方案硬拷贝长期公务机维修工程部6.附录6.1附录1 《维修方案内容和基本格式》7. 表格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67.1 FMUMOP12-007-01飞机维修方案更改建议单7.2 FMUMOP12-007-02维修方案临时修改项目7.3 FMUMOP12-007-03XXXX机型CMP修订说明7.4FMUMOP12-007-04维修方案改版评估单7.5FMUMOP12-007-05维修方案硬拷贝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76.1附录1 维修方案的基本内容与编写格式一、维修方案的基本内容1) 一般信息:包括方案的适用性、航空器使用特点和利用率、名词术语解释、维修方案控制和使用说明等;2) 载重平衡控制:包括空重及重心的控制、称重计划等,但可不包括客、货配载控制部分。
3) 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指按规定的间隔进行日常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还包括以工作单卡形式说明正确实施、记录这些工作的详细指南和标准。
4) 非计划检查和维修工作:指由计划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机组报告、故障分析或其他迹象而导致的需要进行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程序、指南和标准。
5) 发动机和部件的修理和翻修:包括发动机和部件有关的计划和非计划离位修理和翻修工作,还包括这些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指南和标准。
6) 结构检查/机身翻修:包括按照规定的间隔进行的有关结构检查和机身翻修,还包括这些维修工作及其记录的指南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