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一)这一篇顾名思义,写了两个人,屈原和贾谊。
两个的早年经历和个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学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诬陷抵毁,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罗江自杀身亡,贾谊流放长沙抑郁而死。
简单的说这一篇就是这样。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记述屈原和贾谊的文章诗词,大抵都是悲愤喊冤之辞,“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总之,是这个世界错了,我没错,世既不容我,我将离世而去。
这两人都是饱学有才之人,但在人格上都有缺陷,早年太得志,没经过挫折,一旦失意,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嗯,不要骂我,我的确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痛,不过学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客观分析,容不得半点姑息。
屈原所受的不公平际遇有伍子胥惨吗?有范雎惨吗?他们都可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为什么他不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的确是极其不完善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怀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诬陷抵毁从此失意的有识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诗词引发古今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屈原的不如意的际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个性,当然还有他的文学造诣成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成就,所谓忧愁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二)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
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
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贾生传》读后感
《贾生传》读后感
《贾生传》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文学家贾生生平的传记作品。
通过对贾生一生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执着和追求,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深被贾生的坚韧和才华所感动,同时也对文学创作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贾生是一位具有独特文学才华和坚定信念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也被誉为经典之作。
通过对他的生平和作品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他对自己的要求和对读者的期待。
同时,贾生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坚韧和执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过阅读《贾生传》,我也对人生和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贾生的一生告诉我,只有热爱生活,热爱文学,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只有坚持不懈,不断追求,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像贾生一样,保持初心,坚持信念,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贾生传》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启发意义的传记作品。
通过对贾生一生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和坚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作品,从中获得力量和启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屈原贾生列传读书报告
屈原贾生列传读书报告摘要:本文简述了《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的内容,并对该传记的写作特点做了简要分析,并对传记中抒情浓厚和令人费解的地方作了着重详述。
屈原贾生列传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和西汉的贾谊所著列传。
二人虽是不同时代的人,但同为才高八斗,忠贞爱国之士,又都为小人嫉恨,遭谗佞之言所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惨遭贬谪,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颇有建树,成就卓著。
因其相似的人生遭遇,故被太史公同列为一篇之中。
列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屈原的介绍。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因才能之高而备受楚王信任。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却因此为楚国上官大夫所嫉恨。
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
屈原遭贬谪之后,楚怀王因忠奸不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结果“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而作者此时却极力表现屈原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
先是借屈原所作“离骚”中透露的的志洁行廉,意旨深远,盛赞屈原卓著的文学成就和可与“日月争光”的高尚品节;而后直抒胸臆,将屈原当时的存君兴国之志抒发的淋漓尽致,“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而事与愿违,屈子的满腔赤子之情,非但没有被楚国国君理解,反而因此得罪令尹子兰,遂又为侫言所中伤,被顷襄王贬迁。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则着重描写了屈原投江。
满怀经世治国之志的屈原,虽学富五车,却报国无门,既有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忍,却似乎少了一种“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洒脱。
满腔抑郁不平终究只能借《离骚》等诗篇来倾诉,却不为国君感受到。
世道既容不下他正道直行的性格,自己又不愿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故死亡自然是获得解脱最好的选择。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境遇是伟大的,也是悲哀的。
《屈原列传》读后感(通用7篇)
《屈原列传》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
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传》中,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
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导致很多的达官贵族不满,但是屈原在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
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
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
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
屈原回首再回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
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
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2《屈原列传》与贤人政治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历史书籍之一,在史书中“列传”是一种品类,通过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叙述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些历史人物。
屈原、贾生是《史记》中的两位历史人物,他们刻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屈原是春秋末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离骚》被称为中国的“第一篇长诗”,其诗歌创意新颖、词藻华丽,风格高远、豪迈。
然而,这位“诗圣”却在其盛年时刻自尽,其悲剧性的人生经历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屈原为了楚国的繁荣和民族的统一,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不断地呈献良策;但是,他却被流言蜚语、政治阴谋所压垮,最终选择了自杀。
屈原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曲折、挫折,但他却依然是楚国的骄傲,中国文化的瑰宝。
屈原的遗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都应该珍惜这份文化财富。
贾生是汉代的一位大儒,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
贾生出生在晋国的一个贫寒家庭,但是他却十分努力,不断地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位大学者。
当时的汉武帝赏识贾生的才华,打算将他提拔为官,但是贾生却因为精神上的抗议拒绝了这个机会,选择了放弃权力。
贾生的一生虽然充满了磨难,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信仰,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所在意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自由和清凉,不被名利权势所迷惑。
贾生虽然没有成为一位官员,但他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却是非常高的,他深深的折射了“仁”的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应该学习的楷模。
《史记》中的屈原、贾生,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中,但他们都是勇敢、有思想、有气质、有个性、有智慧的历史人物。
他们不仅仅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君子,更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阅读《史记》中的列传,我更加深入地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他博览群书、知书达理,有长远的目光;他有满腔热血去报国,辅佐两代君王,可最终官场失意,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场;他从不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总是品性清高;他更有一颗爱兰之心,幽兰花香绕梁不息;他文采极好,诗歌造诣极高,我国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便是他所创……他就是芈性屈氏,名平,字原、灵均,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
自古以来,忠臣或是有民族气节的人,都是满腔抱负,激扬文字,忧国忧民之人。
有的人留下佳话,如:班超、班昭、魏征、上官婉儿等等。
也有未能有一展抱负,遗憾丹青。
如:班固、屈原、司马迁等等。
美名流传,爱国赤子,令人感叹!可屈原又何尝不是呢?屈原的一生,唯爱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爱梅兰菊竹。
兰乃花中君子,它不与世争俗,长在幽芳的'山涧之中。
世人赞美兰,用诗歌颂兰,如:王肃的“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等。
屈原品性清高,立志为国打下一番事业,他不断的磨练自己,他的爱国之心令人为之动容。
他踏入了水火两热的朝堂,辅助君王左右,治国理国。
他吸取前朝的经验,提出“选贤任能”的新政。
因为立新政,才使楚国强大。
他之所以在官场上有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他的自我磨练与自我提升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屈原为人正直,是一位谏臣。
直言相劝于君王,必定会困难重重,他追随于君王身后,指出君王之过错,他不能容忍君王的错而不改。
他看不惯那些大臣们阿谀奉承,祸国殃民。
可是,谁又明白他的一番苦心呢?即使,他知道前方道路之艰辛,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
他的忠贞,同样令人敬佩。
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导致楚怀王对他渐生不满,禁不住受一些流言蜚语离间,疏远了忠臣,最终流放了屈原。
官场失意的他,明明可以游山玩水,好不快乐!但,他没有。
被贬之后,屈原仍然心系庙堂,感叹民生多艰。
难道这不代表了他爱国,忠贞不渝吗?如不入朝堂,种兰、爱兰、写兰,这样他不至于后来被流放;仅凭诗,他也可以令后人赞赏。
但他,还是选择了朝堂,因为他有雄伟壮志!“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楚国,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会勇往直前,付出一切!他的一生可悲可惜可叹!他的一生绚丽多彩,也充满了坎坷!可他的抱负,却空遗憾!楚怀王,又何曾真正赏识过他呢?屈原在听闻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之时,怀抱大石,跳入汨罗江!屈子屈子,千古一人!屈原一生,感人肺腑,爱国之心和远大志向,让后人赏识敬佩!屈原,美名长流后世!屈原一生令人悲叹和惋惜,端午时节,更让我们追忆古人。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源自于贾谊《吊屈原赋》,他为何替屈原这样发问,又为何心生悲凉呢?屈原,这么一个博闻强志、忠心效果之人,王甚任之。
而那上官大夫却嫉妒其才能,进谗言而使王疏屈原。
屈原因君主被谗言蒙蔽而担心,又为自己因正直不被接纳而痛心,只得作《离骚》以述心中的忧郁及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及至亡国之时,仍不得机会,无奈行于汨罗江岸,向渔夫叹道“举世独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屈原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世事之颠倒黑白,已经到了他无可挽回的地步了,绝望的他就这样坚定地走向死亡。
回过头来仔细看看,竟发觉他一路走来只身一人。
他尽心竭力做个品信忠厚,心地端正的人,可仅得君主一句赞美有何用?他入则议国事出号令,出则接宾客应诸侯,可小人一面谗言之词就抵消了一切倾心付出。
面朝汨罗江,他在问:身怀美玉品德高啊,处境困窘向谁献?众人不知其异彩,谁又懂得其志向之从容坚定?古代圣贤难得同世而生,谁又明白其中的缘由?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忧患,强忍住心中的悲愤不平,无人可诉说,但只求后人能效法其志向,便不畏失去自己的生命。
贾谊,一个与屈原于不同时代的人,却有着与他何其相似的遭遇。
得君主赏识而后被小人所害,贬谪至长沙。
在渡湘水时,想起屈原于自己的经过竞有几分相似,便作《吊屈原赋》,一则凭吊屈原,二则排遣胸中的愤懑。
感叹当时圣贤处境之艰难,奸诈之人却得志猖狂,世人失去了辨知对错的能力,屈原只得承担这飞来横祸。
贾谊又联想到自己的遭际,不免产生悲痛抑郁之情。
于是长叹“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然后又遗憾于屈原未择得一个明君,实则也是为自己同样的过失而惋惜无奈。
再说那突如其来的猫头鹰,预示着贾谊的期限已至。
又是未尽其至而先走的悲剧,为何造化偏要为难这些贤德之人?然而贾谊不畏惧死亡,他认为有生则有死,只是死的原因不一样罢了。
那些沽名钓誉,趋炎附势之人,只会贪生怕死,而真正有道德的人是愿将身躯托付给命运的,哪怕是不被人理解的。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描写中国春秋时期史事的文章,其中描写了屈原和贾生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屈原是一个爱国者,他为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繁荣,不顾个人得失,勇敢地向暴虐的秦国政府进行抗争,最终选择了投江而死。
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深深地理解了爱国者的伟大和无私。
贾生是一个真诚忠厚、坚贞不屈的人。
他在秦穆公的宠信之下,一直勤勉工作,但却因为公子扰乱朝纲而被流放,最终死于他人之手。
他是一个守信尽责的人,他的坚韧不拔和忠诚令人敬佩,他对待朋友的真诚也让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爱国者是无私奉献,利国利民的;忠臣是守信尽责,义正词严的。
他们的品质和行为,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教育。
读了这篇文章,我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我愿意向屈原和贾生一样,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也愿意向他们一样,守信忠诚,坚定不移。
我要加倍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有一天,在我处事求真、勇敢无畏的背后,也能留下值得尊敬和传颂的故事。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
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
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
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
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石自沉。
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
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
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绰绰有余。
就算傍个“大款”,以他在政府里长期任职形成的丰富人脉,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连司马迁都感叹:“怪屈原以彼之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但屈原就是屈原,屈原不得不死。
这如同谭嗣同,一旦认定“中国变法当从流血始”,便义无返顾“我以我血荐轩辕”。
又如同文天祥,身在敌营也必“不指南方誓不休”,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谭嗣同可以选择逃亡,文天祥也可选择高官厚禄,但他们就是不得不死。
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气节!在许多时候,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饱经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与痛苦,眼看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以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人格上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注定了他必然选择殉国殉道。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史记》是一部有关中国历史的巨著,其中关于屈原和贾生的列传让我印象深刻。
在屈原的列传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忠臣爱国者,为国家的未来奉献了所有的力量。
他在楚国任职时,竭力劝谏国王不要投降秦国,并且写下了《离骚》一篇大量反映爱国思想的作品。
虽然最终被贬身南楚山中,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选择了自杀,并成为了世间的传奇人物。
从屈原的事迹中,我认识到了爱国主义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一个人身为忠臣的义务和责任。
在贾生的列传中,我注意到他的坚强和勇敢。
虽然贾生的父亲是一个小商贩,但他自己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学者。
尽管遇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他仍然勇敢地为自己的理念而奋斗。
即使在面临死亡时,他也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愿妥协,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从贾生的故事中,我学到了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史记中的列传让我认识到了历史中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也启迪我良好的思想品质。
我希望这样优秀的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去读,去学习,从中寻找到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力量。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读完了《屈原贾生列传》,文中屈原、贾谊两位所处时代相隔百余年,命运遭遇却又极为相似,自然引发了我心中的阵阵波澜。
首先是屈原——那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冠以“爱国诗人”的巨匠。
身为王室,胸中自有济世之才,怀着一颗尽忠报国的热忱之心,为自己的祖国呕心沥血。
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而遭遇冷落,案牍上未完成的宪章也成为废纸。
倘若这位伟人能为楚怀王所重用,楚国的未来也未可知晓。
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无奈君王遭人蒙蔽,小人的一己私利葬送了一代文豪的光辉前程,更葬送了楚国的未来。
怀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的屈原只得独自写下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歌,这份无奈与寂寞又是谁可曾经历过的?他只得将悲愤寄托在《离骚》之中。
而对于屈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他还一定要看着自己深爱着的祖国一步一步走向衰亡,而世上,无人能知晓他的痛苦,更无人分担。
终于,一代英豪不忍世事的混沌,更不忍看着祖国在眼前毁灭,他只得投身汨罗的滔滔江水中,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纯洁,在历史的烟云中留下自己孤独的背影。
而百年之后,屈原那孤独的身影终于有了陪伴。
贾谊——一位与屈原遭遇极为相似的伟人,诞生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同样是学富五车,同样是胸怀大志,同样是品格高洁,却遭遇了同样的遭遇小人诽谤被贬官的命运。
在前去负罪任职的路上,贾谊来到汨罗江边。
终于,沉睡在滚滚江水下的屈原终于找到了知音。
一篇《吊屈原赋》将贾谊心中的万般思绪道尽,他与百年前的伟人的心灵在此刻产生了共鸣。
也许,相对屈原,贾谊是幸运的,老天给了他一次被重新任用的机会,但,他也是不幸的,眼看太子日益成才,却突发意外。
太子的意外身亡彻底摧毁了贾谊。
责任感极强的贾谊将太子坠马的所有责任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不久,他便郁郁而终,过早的结束了他33岁的生命,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遗憾。
两位伟人,两个悲剧,无不令人感慨世事之不公。
以屈原之才,去往别国,哪国不会以礼相待,但,他只忠于自己的祖国。
跨越历史的相会——《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跨越历史的相会——《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一直以来,我都把《史记》当作一部史书来读,而现在,我终于发现,它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学巨著。
直正的史册,会以年代或人物为一条主线,从头到尾不会偏离一丝一毫。
而《史记》将两名相隔一百多年的人的放在同一章中,就像在遥遥相望的两颗明星之间,搭起了一座能使他们彼此沟通的桥梁,更是让千万世人体会到这两个相似的生命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湘江水下,千古之前的淤泥中,藏着一篇寄托着跨越了时空的哀思的辞赋。
那是贾谊祭吊屈原的辞赋。
而贾谊与屈原,正是被太史公放在同一章节中的两人。
他们的命运是何其相似,这让他们如何不产生惺惺相惜之情?在那兴世混浊的年代,在那众人皆醉的朝廷,有一个,不改前度,不染俗尘。
那是屈原。
他一个人的清白,衬出了全世界的浑浊,他的正直忠厚,却引得小人卑鄙嫉妒。
而不识人心的君主竟中信小人谣言,疏远了他。
那是怎样的悲哀?他并非无能,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不是没有目标,他将一生光阴献给祖国,恋恋不舍着故都,不甘择他人为君;他不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才能,他曾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也曾接遇宾客以应对诸侯。
他得到过楚怀王的信任,得以大展拳脚,造为宪令。
然而,正当他为一个国家尽心尽力的时候,一个嫉妒他才能的卑鄙小人,在君王面前几句花言巧语,便轻易夺走了国君对他的信任。
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在许多重大决策上听信小人的提议,最终落得一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但他至死都没有醒悟,没有再任用屈原。
在封建的朝代里,没有知人识人的君主,可谓是天下贤士共同的悲哀。
而在一百多年后的汉代,在那刚刚平定动乱的社会,在那充满勾心斗角的朝廷,有一个人,不卑不亢,通晓百学。
那是贾谊,他的才华像是一束火光,绝艳惊才,照得整个朝廷金碧辉煌,只是这样的光彩,越发衬得那阴暗的角落丑陋不堪,召来那些滥竽充数的人们的陷害。
而孝文帝竟轻信了那一本胡言乱语的奏折,不再用他,将他调长沙王太傅。
这样的痛苦怎是长长史册中一句“意不自得”说得尽,道得完的呢?一个少年英才,好不容易得到天子的垂爱,得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遭如此打击,让人如何不扼腕叹息?从繁华喧嚣的京都,到卑湿贫瘠的长沙,这一路,他经历太多太多。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屈原贾生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这部传记以屈原和贾生两位中国古代文学家为主角,通过对他们生平和作品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不同命运和不同的人生境遇,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的伟大和深刻的内涵,同时也对他们的人生境遇和文学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部传记中,我对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的命运感到深深地震撼。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作《离骚》、《天问》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然而,他却因为政治斗争被流放,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屈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信仰,不断追求文学艺术的完美。
与之相比,贾生是一位幸运的文学家,他在宫廷中得到了重用,成为了一位备受宠爱的文学官员。
然而,他却因为过于迎合权贵而失去了自己的文学本真,最终饱受痛苦和折磨。
通过对这两位文学家的对比,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也对文学家的坚持和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传记中,我对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成就感到深深地敬佩。
屈原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贾生的诗作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迎合,他的诗作虽然在当时备受赞美,但却缺乏了真正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两位文学家的诗作的品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也对文学家的创作境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部传记中,我对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的人生境遇和文学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他们生平和作品的描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同命运和不同的人生境遇,同时也对他们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的伟大和深刻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文学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读后感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读后感《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在不同时代,但二人有许多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却都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大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著作。
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列于一篇。
——说明“伏清白以死直”。
这是他用生命实现的诺言。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他仰天长叹,述说着他的孤独。
他,是屈原。
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才能极高却深受伤官大夫的嫉妒。
小人的一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就让楚怀王听信而疏远了他。
他,是无辜的。
他心系国家忠心耿耿,只可惜,最终只能沉江而死。
怀王听信其小儿子子兰的话,不理会他的劝谏,依然执意去了秦国,便再也没有活着回来。
他身遭驱逐却依旧眷恋楚国,他希望君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他想复兴国家,扭转局势。
终究无可奈何。
一颗跳动的火热之心终究绝望沉沦。
来到江边,悲愤长吟。
此时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
与渔翁一番对话他吐露心声。
他孤独,坚强,高尚。
于是挥笔写下《怀沙》。
凤皇在笯兮,鸡雉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他恨小人颠倒是非,恨自己是千里马却遇不到能真正了解他的伯乐,无人能听他诉衷肠。
他感叹命运不公。
最后怀抱石头投入汩罗江自杀而死。
楚国,被消灭了。
果然被秦国灭了。
而他的精神却为世人所传唱。
在他死后一百多年,有人经过湘水时写了一篇辞赋投入江中祭吊他。
那人便是贾谊。
他同样才华过人。
他受汉武帝欣赏,提出各种革新主张,却遭一些老臣们反对。
而权力未稳的汉文帝只好依从老臣们。
他被贬长沙。
可怜一身才华还未完全施展就被贬,他郁郁不快。
一首《吊屈原赋》,吊的是屈原,可又何尝不能在文中看到他的影子?一年后,或是苍天不忍心他沉沦,汉文帝将他召回京城让他做了梁怀王太傅。
只是命运捉弄人。
梁怀王骑马不慎摔下而亡。
他自责伤心,怨自己没尽到责任。
在自我埋怨伤感中,他三十三岁便撒手人寰。
他,用另一种方式,走了屈原的后路。
我不惜为这两人的命运感慨。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屈原贾生列传》是一部以愤慨英雄屈原为主角的古典传奇故事,讲述了他由低微一族出身,凭借高尚的志向、精湛的才能和强大的勇气,在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悲壮环境中,勇敢而坚定地应对人生挫折。
读完这部作品,让我非常感动。
作为一个低微的乡村孩子,屈原虽然有着高尚的理想,却无法得到肯定。
他胆子相当大,勇敢而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前行,虽然周围的环境很难令他望上帝看,但他依然毅然决然振作起来,勇敢地应对每一个挫折,挥洒汗水终有所成。
他十分明白自己的处境,却仍然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他却仍然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他面对熄灯之时,仍不惧怕,不动摇,勇敢地承担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尽管最后拿不到结果,但他仍然处处留下了令人感动的足迹。
读到这样一个精神形象,震撼着我的心灵。
他给了我太多的力量,勇敢面对挫折,放弃消极的思想,怀着坚强的信念,勇敢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看着屈原他们英勇的身影,我受到了深刻的启示,他们没有被挫折击倒,而是拿起自己的信念,勇敢地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前进,勇敢地前进!。
读《屈原列传》有感
读《屈原列传》有感读《屈原列传》有感1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
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
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
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
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
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
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
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
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
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
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
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
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
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
于是你沉沦了,你绝望了。
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这汩罗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读屈原列传有感
读屈原列传有感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
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秀才与帝王——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刘景光余学史记,每读到屈原贾生列传处,常掩卷沉思,喟然长叹!今以秀才与帝王为题,试辩之。
一、秀才与帝王的传记同等重要秀才与帝王是一对君臣关系。
秀才要利用帝王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帝王则要利用秀才的才干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人是生而平等的,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帝王与秀才,虽则社会地位不同,尊卑不同,但是传记同等重要。
一个人的传记,记录了一个人的历史,全部个人的传记,便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所以有眼光的社会学家建议人人写自传,每个人的传记,公之于众都是对社会的贡献。
有人说21世纪是传记的时代,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史记》人物中,司马迁不只记述了帝王将相,更是把眼光投向了秀才: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学生,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文人雅士,均是司马迁立传记述的对象。
他不以血统尊卑和爵位高低为转移,而是侧重於那些对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他对于"能有所长"的佞幸;"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俳优;"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游侠,乃至刺客、隐士、医卜、日者等,司马迁均选择典型,一一作传,表彰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生存自由、人权平等,这是近三百年来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提出的响亮口号,对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里的司马迁来说,能够对秀才与平民如此重视,不惜笔墨为他们立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二、屈原、贾谊、司马迁的生命轨迹屈原、贾谊、司马迁都是盖世英才。
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开创楚辞,贾谊开汉赋之先,司马迁开创史记,在他们个人短暂的生命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生命轨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不相同。
屈原两次遭流放,贾谊两次被逐出京都,司马迁两度系狱。
有鉴于此,司马迁将屈原、贾谊的事迹合为一传,并注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色彩,为之树碑,为之抒怀,也可以说,司马迁是"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秀才与帝王——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余学史记,每读到屈原贾生列传处,常掩卷沉思,喟然长叹!今以秀才与帝王为题,试辩之。
一、秀才与帝王的传记同等重要秀才与帝王是一对君臣关系。
秀才要利用帝王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帝王则要利用秀才的才干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人是生而平等的,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帝王与秀才,虽则社会地位不同,尊卑不同,但是传记同等重要。
一个人的传记,记录了一个人的历史,全部个人的传记,便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所以有眼光的社会学家建议人人写自传,每个人的传记,公之于众都是对社会的贡献。
有人说21世纪是传记的时代,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史记》人物中,司马迁不只记述了帝王将相,更是把眼光投向了秀才: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学生,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文人雅士,均是司马迁立传记述的对象。
他不以血统尊卑和爵位高低为转移,而是侧重於那些对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他对于"能有所长"的佞幸;"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俳优;"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游侠,乃至刺客、隐士、医卜、日者等,司马迁均选择典型,一一作传,表彰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生存自由、人权平等,这是近三百年来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提出的响亮口号,对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里的司马迁来说,能够对秀才与平民如此重视,不惜笔墨为他们立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二、屈原、贾谊、司马迁的生命轨迹屈原、贾谊、司马迁都是盖世英才。
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开创楚辞,贾谊开汉赋之先,司马迁开创史记,在他们个人短暂的生命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生命轨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不相同。
屈原两次遭流放,贾谊两次被逐出京都,司马迁两度系狱。
有鉴于此,司马迁将屈原、贾谊的事迹合为一传,并注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色彩,为之树碑,为之抒怀,也可以说,司马迁是"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
"通过为屈原、贾生立传,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与愤满。
我在阅读屈原贾生列传、太史公自序及部分相关材料之后,觉得他们三人的命运遭际虽然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在实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现就从秀才与帝王的关系角度作一比较。
楚怀王与屈原是一对悲情君臣。
屈原出身贵族,与楚怀王同宗,从血缘关系上本就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屈原聪慧有才,史记上称赞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所以很受楚怀王器重。
虽然他的官职是左徒,可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原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比宰相还宰相。
在这一时期,楚怀王表现出了一个作为明君的王者风范,从内政到外交,君臣齐心合力使楚国一度欣欣向荣,国富兵强,六国合纵抗秦,公推楚国为合纵长,楚怀王一时都有点诸侯盟主的味道了。
可是,屈原辅佐楚怀王兴图楚国霸业的宏大理想遭遇到强大的阻力,在内政上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外交上损害了秦国的利益。
这对君臣在这两股强大势力的联手打击下,他们的悲剧命运就悄然降临了。
之所以说楚怀王与屈原是一对悲情君臣,是因为纵观楚怀王与屈原的整个交往,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让楚国强盛称霸;有着共同的对立面——外部的强秦与内部的腐朽势力。
屈原一生对楚怀王忠心耿耿,楚怀王一生对屈原也有割舍不下的情怀。
且按下他们君臣前期密切合作,取得初步成果不表,就是在屈原遭谗被疏之后,楚怀王被秦国张仪欺骗损兵失地,他反省一下,马上起用屈原使齐,重修齐楚之盟。
只可叹楚怀王头脑简单不长记性,他本来有一次雪耻的机会,便是秦国为了拉拢楚国攻打齐国,提出让地求和,楚怀王回答:"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可张仪二次来楚后,楚怀王竟经不住靳尚与宠妃郑袖的说情,又把张仪放跑了。
屈原回问楚王,"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楚怀王对屈原意见的重视。
这对君臣的悲剧情节还在向前发展。
在楚国内外交困的情势下,楚怀王几乎成了秦国手中的玩物。
秦国对楚国采取了又打又拉的两面手法,累次诱骗楚国上当,削弱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实力。
楚怀王三十年,秦国一面出兵攻打楚国,连取楚国八城;一面写信给楚怀王,约他去秦国武关与秦昭襄王会晤。
这显然又是一个骗局。
怀王左右为难,"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屈原将怀王的安危时时挂在心上,他坚决劝阻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是个亲秦派,极力主张怀王西行。
他说:"奈何绝秦欢。
"怀王又一次辜负了屈原,而听了他的小儿子的话。
这是他们君臣的最后一面,这是一次死亡之旅。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一进武关便被秦国军队软禁起来,把他押到秦国首都咸阳,秦昭王以番臣礼遇待他逼他割地。
这时怀王才后悔没有听屈原的话,可是已经晚了。
怀王拒绝割地,却不堪凌辱,悄悄逃到赵国。
害怕秦国的赵国不敢收留他,又被秦兵掳去,最终气恨交加,病死在秦国。
楚顷襄王继位后,以子兰为令尹。
而楚国人民都因为子兰劝怀王西行对子兰十分不满,屈原也想为楚怀王的死讨个说法,于是趁着怀王灵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这使他遭到更沉重的打击,被赶出京城流放到洞庭湖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消息传到江南,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追随楚怀王而去,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汉文帝与贾谊是一对相知君臣。
贾谊乃一时名士,史记载他"年十八,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
吴廷尉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即位不久,求贤访良,河南守吴公的政绩很好,"治平为天下第一",文帝特召为廷尉。
吴公又向帝竭力推荐贾谊,说他"博通书藉,可备资询。
"文帝乃复召贾谊为博士。
这对君臣的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贾谊一到京师,果然不同凡响。
在朝班中,论年令,贾谊最小;论能力,贾谊最强。
皇帝每让讨论一项诏令,只要贾谊一发言,其他人都觉得无话可说了。
大家都认为他们的能力赶不上贾谊,所以贾谊甚得文帝喜爱,被破格提拔,传言中有一日连升三级的说法可见文帝对贾谊的欣赏程度。
就像屈原受楚怀王重用遭到腐朽贵族的谗言陷害一样,贾谊为汉文帝推行的改革政策同样受到了朝中老臣绛(周勃)、灌(灌婴)、东阳侯、冯敬之属的打击与迫害。
他们趁汉文帝提议让贾谊任公卿之位的机会,联合起来向文帝发难,说贾谊年纪轻轻,没有什么实际经验,他所做的努力都是想独揽大权,扰乱朝纲。
文帝迫于权臣压力,不得已忍痛割爱,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
绛、灌之属乃何等人物,他们是随高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汉文帝刘恒的皇帝宝座也主要依懒绛、灌们从诸吕手中夺回权力。
但令史家叹息的是:"随(何)、陆(贾)无武,绛、灌无文。
"绛、灌是英明的军事将领,在开国辟疆、捍卫皇权方面功劳盖世,可是他们治国乏术,并没有管理国家的才能。
之所以说汉文帝与贾谊是一对相知君臣,是因为汉文帝与楚怀王不同,他有主见,并不全为权臣所左右,虽然他出于无奈,把贾谊贬出了京师,但他敏锐地觉察到贾谊的主张是正确的。
所以他仍是将贾谊的建议逐步采纳,付诸实施。
宋朝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有诗赞贾谊云:"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对于贾谊作出了很高的也是正确的评价。
表面上看,绛灌们阻拦了贾谊晋升的步伐,把他挡在了朝阁之外,可实质上,汉文帝在施政过程中,总是采用贾诒的主张,"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绛灌们爵位虽高,但他们的"言"被"废用",并没有给文帝治国提出什么有益的帮助,只好被劝退,回家养老去了。
相反,贾谊虽然没有当上三公九卿,可文帝在内政外交上遇到麻烦时(内部淮南王北济王叛乱,外部匈奴侵扰),他却专门下旨召回贾谊,商讨对策。
这便是有名的宣室夜对的故事。
李商隐有诗赞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饶有趣味的是,贾谊不是在上朝之时(办公时间)谨见皇帝,而是在文帝祭祀神灵祈求福祉时被接待,这就很有些私密的味道。
并不摆天子龙威的尊严,而是像老朋友会面一样随意亲切,君臣二人促膝密谈,从眼下的鬼神之事切入,逐渐地进入商讨国计民生的主题。
史记载"贾生因具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故事:贾谊全部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不仅提出了应该怎么办,而且陈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办。
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半夜三更,过程中文帝竟然不由自主地向贾生靠拢,极近亲昵之状。
会谈结束后,文帝很有感慨地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过了不久,文帝特聘贾谊为梁怀王太傅。
须知梁王乃是文帝最喜爱的小儿子,通过梁王这层关系贾谊与文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贾谊实际上成了汉文帝的高级幕僚与智囊人物,有点类似于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关系。
宣室夜对之后,贾谊向朝庭上了《陈政事疏》,也就是历史上常常论及的《治安策》。
我个人认为,贾谊受汉文帝宣室召见,谈话是即兴而发,内容却极其广泛,会谈之后,贾生感觉事关重大,便慎密思考,梳理成文,形成《治安策》,向朝庭献出。
所以说,治安策也如后来的隆中对一样,是贾谊根椐皇帝的提问,对国内外局势所作的分析与判断,对事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或者说,它也是贾谊与汉文帝会谈的一份备忘录。
遗憾的是,这对君臣的合作才正式起步,贾谊所悉心教导的(也是他十分钟爱的)梁王在驰往京城的途中坠马而死,让贾谊悲伤自责不已,而过早地消融了自己的生命。
所幸的是,汉文帝及后来的景帝即使在贾谊死后,也依然坚持推行贾谊所倡导的重本抑末、加强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强化中央集权、削弱藩邦势力的政治路线。
文、景二帝都能崇尚贤才,任用精通历法的张苍为丞相,以治军谨严著称的周亚夫为全国军队的统帅,任用贾谊遗志的继承者晁错为御史大夫,励精图治,使大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司马迁与汉武帝是一对强强对抗的君臣。
汉武帝雄才大略,傲视天下;司马迁承袭史官,洞察古今。
两强相遇,互不相让。
汉武帝要用强权使司马迁屈从,司马迁要以史官的责任对社会对历史负责,这样一来,司马迁与汉武帝就成为冤家对头了。
青少年时代的司马迁,与屈原贾谊的生命轨迹类似,顺风顺水。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