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抽油机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油田抽油机)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油田抽油机)

设计题目——油田抽油机1. 机器的用途及功能要求抽油机是一种采油机械,主要用于当油井不能自喷或自喷能力不能满足采油需要时,从地下抽取石油。

图1是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工作时,抽油机的执行机构通过钢丝绳牵引抽油杆,带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

当活塞上移(上冲程)时,抽油泵泵体下部形成负压,使得排出阀关闭,吸入阀打开,油液被吸入泵体内;当活塞下移(下冲程)时,泵体下部压力增大,使得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泵体内的石油被压入活塞体内。

在活塞不断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油液从活塞体内进入抽油泵上部的油管,最后从井口排入集油管线(图1a)。

抽油机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所受的生产阻力变化很大。

在上冲程中,生产阻力不仅包括抽油杆和活塞以上环形液柱的重量,而且还包括抽油杆和环形液柱的惯性动载荷(悬点E承受了最大载荷);而在下冲程时,抽油杆在其自重作用下克服浮力下行,生产阻力为零。

此外,执行机构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矩也不平衡。

这些因素使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有害振动,同时造成其速度波动,影响抽油杆和抽油泵的正常工作,影响抽油机的工作寿命。

因此,必须对抽油机进行动平衡。

2. 设计要求和原始数据设计以电动机为原动机的抽油机。

⑴ 抽油机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便于维护,受力好,效率高,执行机构的许用压力角[α]≤40°;⑵ 执行机构具有急回性能,行程速比系数1<k≤1.15;⑶ 抽油杆的冲程长度可调;⑷ 采用曲柄平衡方式对抽油机进行动平衡,平衡重G 作用于B点(图1b);3. 设计内容⑴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包括传动系统中各传动的类型、传动路线、总传动比和传动比分配;⑵ 选择执行机构的型式,确定各构件尺寸,计算机构自由度;⑶ 用电算法作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求出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步长为π/36弧度的抽油杆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抽油杆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平均速度Vm、最大速度Vmax、最小速度Vmin和速度不均匀系数δv(此处所说速度均指速度的大小);⑷ 求出原动机所需工作功率Pd,选择电动机;⑸ 对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进行工作能力计算;⑹ 进行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学生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教学站点专业完成日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学生姓名袁北林教学站西安联合学院专业班级机电专1028121(联合)内容与要求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2、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3、论据要翔实,论证要充分4、字数不低于8000字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20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审查意见表学生姓名黄天佑教学站点西安联合学院专业、班级机电专1028121(联合)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序号评审项目指标分值评分1 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学习态度端正。

2 2能够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2 1.52 工作能力与水平能够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

1 1能够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0.5毕业设计(论文)所得结论具有应用或参考价值。

1 1基本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 13 论文质量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语言通顺。

2 1.5 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专业名词术语使用准确。

2 1.5 设计类计算正确,工艺可行,设计图纸质量高,标准使用规范。

4 工作量论文正文字数达到8000及以上。

不足8000字的,每少500字扣2分。

8 85 论文格式论文正文字体字号使用正确,图表标注规范。

3 2 论文排版、打印、装订符合《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6 56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 1 是否同意参加评阅(填写同意或者不同意): 同意总分30 26说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参加评阅: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或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2、毕业设计(论文)因1/2以上内容与他人论文或文献资料相同,被认定为雷同的;3、正文字数不足6000字的。

抽油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抽油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抽油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机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2. 掌握抽油机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曲柄连杆、泵筒等关键部件的参数计算与选型;3. 了解抽油机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抽油机零部件的二维和三维设计能力;2. 培养学生利用工程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参数查询和计算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机械结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工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功能;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抽油机关键部件的参数计算与设计;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抽油机的三维模型设计;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并论证抽油机结构优化方案;5.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抽油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讲解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结构及功能,使学生了解抽油机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抽油机概述2. 抽油机主要部件设计方法:详细介绍齿轮、曲柄连杆、泵筒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参数计算和选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抽油机主要部件设计3. 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讲解抽油机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原则,以及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4. 抽油机动力学分析:分析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介绍动力学分析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抽油机动力学分析5.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抽油机零部件的二维和三维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姓名毛燕学号02001504指导老师钱瑞明日期2004.9目录第一节设计任务------------------------------(1)第二节方案设计分析------------------------(2)第三节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17)第四节设计结果-----------------------------(22)第五节心得体会----------------------------(23)第六节附录-------------------------------------(25)第一节设计任务抽油机是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主要采油设备之一,常用的有杆抽油设备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井下的抽油泵,它悬挂在油井油管的下端;三是抽油杆,它将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抽油机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将转动变转为往复移动)带动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目的。

图1-1假设电动机做匀速转动,抽油机的运动周期为T,抽油杆的上冲程时间与下冲程时间相等。

冲程S=1.4m,冲次n=11次/min,上冲程由于举升原油,作用于悬点的载荷等于原油的重量加上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40kN,下冲程原油已释放,作用于悬点的载荷就等于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15kN。

要求:①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绘制系统方案示意图。

②根据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优化目标为抽油杆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并应使执行系统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

③建立执行系统输入、输出(悬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设计

大学毕业设计题目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四年五月五日1 前言1.1 设计目的本设计首先通过现场实习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选型,对异相游梁式抽油机进行结构设计。

同时以悬点加速度最小为目标,对抽油机的四杆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根据现有的各种异相游梁抽油机学术资料,选取其它基本参数,设计出性能完善的的异相游梁式抽油机。

1.2 设计意义常规游梁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百年使用,期间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各种地域油田生产的考验,经久不衰,至今国内外仍广泛使用。

有着结构简单、耐用、操作简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因此游梁式抽油机一直在有杆泵采油地面设备中占主导地位.但其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性,故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有着能耗高的缺点。

然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追求开采效益最大化,以最少的投入来换取最大回报,这就要求进一步研究抽油机设备,对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此减少游梁式抽油机在采油时的能耗。

为克服常规抽油机驴头悬点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平衡效果较差,效率较低,能耗高等缺点,经过百年时间各种改革和实验找到了两个途径:一个是在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和创造,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从平衡方式上着手改进,按照变矩平衡原理,对抽油机的四杆机构采取优化技术参数,研制开发了许多节能高效异相游梁式抽油机,使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又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使用空间。

异相游梁式抽油机有很多优点,其最基本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特别是它可以长期在油田全天候运转,使用可靠。

大大提高了采油效率,而且维护简单,节省了劳动力为采油行业带了极大地效益。

从异相游梁式抽油机外形上看,它与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区别,主要不同点有两处:一是将减速器背离支架后移,增大了减速器输出轴中心和游梁摆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形成了较大的极位夹角(即驴头处于上、下死点位置时连杆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二是平衡块重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和曲柄销中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之间构成一定的夹角,该角称为平衡相位角。

机械课程设计---油田抽油机

机械课程设计---油田抽油机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油田抽油机目录一、设计题目 (1)二、系统总体方案的确 (1)三、设计原始数据 (2)四、电动机的选择 (3)五、传动比的分配 (4)六、执行机构尺寸计算 (5)七、机构运动分析 (6)八、V带设计 (15)九、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7)十、齿轮的传动计算 (18)十一、减速器机体的尺寸设计 (31)十二、轴的设计 (32)十三、键的选择及强度较核 (33)十四、轴承寿命计算及静强度 (35)十五、轴的强度较核 (37)十六、参考文献 (41)计算及说明主要结果一、设计题目:油田抽油机二、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系统总体方案:电动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初选三种传动方案,如下:(a)二级圆柱齿轮传动(b)为涡轮涡杆减速器(c)为二级圆柱圆锥减速器系统方案总体评价:(b)方案为整体布局最小,传动平稳,而且可以实现m c R 35604.1)2sin(sin ==ψθ,其中m c 5.1=; θsin 221R L C C =R L C AC L C C AC 2sin sin 21121==∠θR C AC L AC 2sin 222=∠其中,由于032][=α,则:02133775.242][=-=∠ψαA C C002173917.148)2][(180=-+-=∠ψαθC AC⎩⎨⎧==+==-1052667.11176882.121AC AC L a b L a b 解得:m a 1437893.0=,m b 2614775.1=;m b a c c b a d 410937.1]sin[)(2)(22=+-++=α七、 机构运动分析:1.数学模型 如图所示,取以A 点为原点、x 轴与AD 线一致的直角坐标系,标出向量和转角,由封闭向量多边形ABCD 可得1.35604R m =01224.33775C C A ∠=012148.73917AC C ∠=m a 1437893.0= m b 2614775.1=1.410937d m =122()()(/2)22122''"i i i AB BC BC l e l e l e ϕπϕπϕπϕϕϕ+++++33()(/2)233'"i i DC DC l e l e ϕπϕπϕϕ++=+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可得22112222'cos 'cos "sin AB BC BC l l l ϕϕϕϕϕϕ++ 23333'cos "sin DC DC l l ϕϕϕϕ=+22112222'sin 'sin "cos AB BC BC l l l ϕϕϕϕϕϕ--+ 23333'sin "cos DC DC l l ϕϕϕϕ=-+解得2221122332332'cos()''cos()"sin AB BC DC DC l l l l ϕϕϕϕϕϕϕϕϕϕ-+--=-()222113232332'cos()'cos()'2"sin()AB BC DC BC l l l l ϕϕϕϕϕϕϕϕϕϕ-+--=-2.框图设计3.程序和计算结果Visual C++ 程序#include "stdio.h"332.3697410231.481.044P d C mm n ≥==Ⅱ332.264171.06 1.069843.421.894P d C mm n ≥=⨯=Ⅲ 中间轴各轴段设计:1.各段轴的直径轴段1为轴承径,其直径应符合轴承内径标准,且31.4d mm ≥Ⅱ,由此选定35d mm =1。

机械毕业设计8API抽油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8API抽油机设计说明书

A P I 抽油机模块化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概述 (2)二、总体参数规划 (2)三、机构尺寸规划及计算结果 (4)四、结构设计与模块划分 (7)五、模块的划分与三维建模 (14)六、三维抽油机组装 (23)附表一:58种API抽油机主要性能指标 (24)一、设计概述本设计项目是根据江汉石油学院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机械制造总厂签定的《API抽油机模块化设计》合同书的要求进行的。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抽油机以后,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抽油机的厂家起来越多,原来生产抽油机的专业化厂家,如:兰石、宝机、三机厂、四机厂等基本转产,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油田机械制造厂,随着这些机械制造厂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内抽油机市场上早已趋于饱和状态,这样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出口环境的改善,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大幅上升,石油机械产品的出口也从无到有,数量也在逐年不断地增加,这几年,抽油机的出口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国际贸易中,抽油机需求地区一般是工业较不发达地区,他们没有本国的抽油机标准,大多数抽油机进口国如印尼、阿根廷、印度以及叙利亚、埃及等中东国家。

这些国家在定货时均以API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为依据,且大多数为常规型抽油机,而定货的特点是数量少,品种多,交货时间短。

为此,对于一个抽油机生产厂家而言,要满足这些要求,从而赢得定单并非易事。

这样,开发全套的API系列抽油机产品设计图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为此,笔者运用PRO/E计算机绘图软件,建立抽油机零部件的三维模块化图库,开发出55种API常规抽油机设计图样,可基本满足国内抽油机出口品种的需要。

PRO/E美国参数化技术公司(PTC)推出的计算机三维CAD软件,它是当今世界机械工程领域最流行的计算机三维CAD软件之一。

它采用单一的数据库,并集三维实体建模、装配造型、NC 自动编程和加工、有限元分析、机构运动仿真等功能于一体,其功能之强大,应用范围之广泛远非其它三维绘图软件能比的。

机械毕业设计1010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1010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1.1 可急回抽油机简介
挖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久远, 可以追溯到1840 年。当时美国西部开发,进行铁路建设,产生了模仿人体构造,有大臂、小臂和 手腕, 能行走和扭腰类似机械手的抽油机, 它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在轨道上行走。 但是此后的很长时间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没有得到很大的发 展,应用范围也只局限于矿山作业中。 导致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其作业 装置动作复杂,运动范围大,需要采用多自由度机构,古老的机械传动对它不太 适合。而且当时的工程建设主要是国土开发,大规模的筑路和整修场地等,大多 是大面积的水平作业, 因此对抽油机的应用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抽 油机的发展。 由于液压技术的应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了在拖拉机上配装液压反铲的悬 挂式抽油机。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传动技术,抽油机有了 适合它的传动装置, 为抽油机的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抽油机技术上 的一个飞跃 。同时,工程建设和施工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进行大规模国 土开发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城市型土木施工,这样,具有较长的臂和杆,能装上 各种各样的工作装置, 能行走、 回转, 实现多自由动作, 可以切削高的垂直壁面, 挖掘深的基坑和沟槽的抽油机得到了广泛应用[2]。
Koppe制造的目前世界上首台最大的RH40。 型全液压抽油机, 铲斗容量达42m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压油源为18台变量轴向柱塞泵,总流量高达10200L/min,原动机为2台
QSK60柴油发动机, 总功率高达2014kW,由于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
统设计经常在较恶劣环境下持续工作, 其各个功能部件都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系统的可靠性日益受到重视。美、英、日等国家推广采用有限寿命设计理论,以 替代传统的无限寿命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将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断裂力学、有限元 法、优化设计、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技术、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等 先进技术应用于液压抽油机强度研究方面,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美国提出了 考核动强度的动态设计分析方法。日本制定了液压抽油机构件的强度评定程序, 研制了可靠性信息处理系统使液压抽油机的运转率达到85%-95%, 使用寿命超过1 万小时。近几年来,随着液压抽油机产量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世界上著名 的抽油机生产商纷纷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来提高自己抽油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液压系统逐渐从开式系统的转变;(2)系统的节能技术 成为研究的重点; (3)系统的高压化和高可靠性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4)系统的操 纵特性上升到很重要的地位;(5)液压系统与电子控制的结合成为潮流[4]。 (1) 开式向闭式液压系统的转变 采用三位六通阀,其特点是有两条供油路,其中一条是直通供油路,另一条 是并联供油路。 由于这种油路调速方式是进油节流调速和旁路节流调速同时起作 用,其调速特性受负载压力和油泵流量的影响,因此这种系统的操纵性能、调速 性能和微调性能差。另外,当液压作用元件一起复合动作时,相互干扰大,使得 复合动作操纵非常困难。 由于抽油机作业工程中要求对液压元件能很好地控制其 运动速度和进行微调, 而且在其工作的许多工况下要求多个执行元件完成复合动 作,而长期以来使用的开式液压系统无法满足抽油机的调速和复合动作的要求。 近年来在国外的抽油机液压系统中出现了闭式负载敏感系统(CLSS)。它可以采 用一个油泵同时向所有液压作用元件供油, 每一个液压作用元件的运动速度只与 操纵阀的阀杆行程有关,与负载压力无关,泵的流量按需提供,而且多个液压作 用元件同时动作时相互之间干扰小,因此操纵性好是闭式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双驴头抽油机结构设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双驴头抽油机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双驴头抽油机结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升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1前言1.1选题背景与意义目前,从地层中开采石油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喷采油法,利用地层本身的能量举升原油;另一种是机械采油法,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油举升到地面。

在机械采油法中,不利用抽油杆传递能量的设备统称为无杆抽油设备,利用抽油杆传递能量的设备统称为有杆抽油设备。

有杆抽油设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井下的抽油泵,它悬挂在油管下端;三是抽油杆,它把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给井下抽油泵,上述三部分也叫“三抽”,而抽油机是“三抽”的主要设备之一。

抽油机一般都由传动—换向系统、支撑系统和平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而支撑系统又受传动—换向系统和平衡系统制约。

其中,传动—换向系统中配有减速器、换向机构等,它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成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1[。

抽油机制造厂在国内已经有数十家,产品类型也已多样化,但游梁式抽油机仍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长冲程、低冲次的无游梁式抽油机的研制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由胜利油田研制的无游梁链条抽油机,经过国内十几个油田稠油及丛式井的推广使用,在低冲次抽油和抽稠油方面已初见成效。

此外,桁架结构的滑轮组增距式抽油机、链条滚筒式抽油机已在某些油田进行了工业试验;齿轮增距式长冲程抽油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质量轻、成本低、便于调速和调整冲程的液压抽油机经过几年的研制和工业性试采油,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其它形式的抽油机如数控抽油机、连续抽油杆抽油机、车载抽油机、摩擦式抽油机、六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斜直井抽油机、直线电机抽油机等也正处于不断改造和试生产过程中。

抽油机的生产已经基本上被国外几家大的机械制造公司所垄断,如美国最早、最大的抽油机制造公司拉夫金公司、原苏联最大的抽油机生产基地阿塞拜疆石油机械制造集团。

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大,采用先进的部件优化技术,将抽油机系统按功能分解成若干模块,按照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方式组织生产,企业的设计、制造及管理水平较高。

毕业设计(论文)-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管理资料]

摘要常规型抽油机,是机械采油设备中问世最早,应用最广泛,结构最简单的设备。

抽油机是石油工业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抽油机驱动下,带动其他设备运转,实现油井的机械式开采。

主要分为游梁式和无梁式两大类。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发动机、三角带、曲柄、连杆、横梁、游梁、驴头、悬绳器、支架、撬座、制动系统及平衡重组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目前国内外抽油机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超大载荷,长冲程,低冲次,精确平衡,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高适应性,无游梁长冲程方向发展。

本设计主要根据抽油机的四杆机构(曲柄——连杆——横梁——游梁)的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了常规抽油机工作原理与节能原理,以及设计过程中对抽油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计算,阐述了这种设备的运动规律。

游梁式抽油机驴头的悬点载荷标志抽油机的工作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而看它是否节能,其技术指标是抽油机的电动机实耗功率的大小及减速器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全面概述了常规性抽油机的发展概况,抽油机的优化设计及其节能原理。

另外,设计者对抽油机得几何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计算。

此外,本设计不仅采用了计算机编程来计算抽油机的运动和动力学参数,而且采用了Auto CAD绘图软件,并附有中英文对照资料。

关键词:常规型抽油机;悬点载荷;结构;设计计算AbstractConwentional beam-pumping unit to take out the oil machine,publishing in the machine oil extraction equapments at the earliest stage,applied extensive,the most simple equipments in un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driving by the pumping units,and the other equipments are run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echanized exploitation of the oil well. It is mainly classified beam and non- beam two categories. Beam style pumping unit mainly consists of the engine, triangle belt, crank, connecting rod, beam, beam, donkey head, hanging a rope device, cradles, pry block, brake system and balance weigh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es,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saving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hanc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ing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umping unit’s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is toward super-load, long stroke, low stroke times, precise balance, automatic, intelligent, energy- saving, high adaptability and non-beam long stroke direction. This design wa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our-pole framework (crank -- connecting rod -- beam -- beam) of pumping unit’s.In this article ,working routine and power-saving technology of the conventional beam-pumping unit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uring the designing procedure, the analysis of kinetic and dynamic to the pumping units express law of motion of this kind of equipment .The air load of beam style pumping un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which is the first sign of the work capacity, and see it whether energy-saving,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are the size of the electromotor consumption power and the work state of the this design said the difference al mutually a development general situation that took out the oil machine excellent to turn the design and it economized on energy the principle .Moreover,designed to taking ou the oil machine get several parameter,sport parameter ,the dynamics parameter carried on the analytical calculation completely.In addition, not only computer programming to calculate the movement and dynamics parameters is used in the design, but als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uto CAD software, simultaneously with Chinese-English information.Key words: Conventional Pumping Unit,;Horsehead load,;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Design Calcul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 (1) (1) (2) (2) (2) (4) (4) (5) (5) (5) (5)第二章计算部分 (7) (7) (7) (8) (8) (9) (9)(悬点)加速度计算式 (10) (10) (10) (10) (11) (11) (11) (11) (12)第三章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 (14) (14) (14) (14) (15) (15) (15) (16)第四章抽油机的各结构的强度校核 (19) (19) (20) (22) (25) (28)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一中文译文 (i)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 (v)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第一章绪论抽油机产生和使用由来已久,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

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

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第一篇: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院系石油工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游梁式抽油机井抽油装置系统设计及应用第1章前言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油田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编制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油田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采油工程设计更是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案实施的核心,而游梁式抽油机的设计抽油装置系统设计更是采油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

该课程为石油工程专业采油模块学生必修课,它是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采油工程》的扩展和补充。

石油工程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为加深学生对采油工程深入了解,训练学生系统,全面和综合应用采油工程技术方法和设计能力,开设本课程。

目的是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和应用采油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采油工程问题。

有杆泵采油包括游梁式有杆泵采油和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两种方法。

其中游梁式有杆泵采油方法以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寿命长等特点,成为目前最主要的采油方法。

抽油机是有杆泵抽油的主要地面设备,按是否有梁,可将其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是通过游梁与曲柄连杆机构将曲柄的圆周运动转变为驴头的上、下摆动。

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试验资料,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石油市场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提高最终采收率。

近些年来,为了满足采油工艺对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的需要,国内近年来研制出多种新型游梁式与无游梁式长冲程、低冲次、节能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的设计受到了抽油机设计工作者的重视,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游梁式抽油机的最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特别是它可以长期在油田全天运转,使用可靠。

因此尽管它存在驴头悬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平衡效果差,效率低,在长冲程时体积较大和笨重的特点,但依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抽油机。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抽油机是一种用于抽取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常见于工业、航空、石油和化工等领域。

其机械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操作原理,工作效率,结构设计和安全性。

首先,抽油机的操作原理是该系统设计的核心。

抽油机通常由泵和驱动装置组成。

泵可以是离心泵、容积泵或混流泵等。

这些泵根据不同的抽油需求来选择。

例如,在石油开采中,常用离心泵;在化工行业中,容积泵常用于腐蚀性介质的抽取。

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发动机或液压装置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来选择。

其次,工作效率是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抽油机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成本和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用高效率的泵和驱动装置,并优化设计,减少能量损失和阻力。

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液体动力传动系统、陶瓷轴承和高效能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结构设计对于抽油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也至关重要。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抽油机所需的力学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研究和优化液体流动的路径和部件的连接方式,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振动。

此外,抽油机的维护和维修需要方便,设计中应考虑易于拆卸和更换部件。

最后,抽油机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

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压、高温和高速等危险因素。

因此,在机械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安全措施。

这涉及到对高温、高压和高速部件的保护,以及对系统各部件的检测和监测。

使用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装置来监测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抽油机的机械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操作原理、工作效率、结构设计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泵和驱动装置,并优化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需要研究和优化液体流动的路径和部件的连接方式,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设计原则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学生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教学站点专业完成日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学生姓名袁北林教学站西安联合学院专业班级机电专1028121(联合)内容与要求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2、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3、论据要翔实,论证要充分4、字数不低于8000字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20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审查意见表学生姓名黄天佑教学站点西安联合学院专业、班级机电专1028121(联合)论文题目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及结构设计序号评审项目指标分值评分1 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学习态度端正。

2 2能够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2 1.52 工作能力与水平能够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

1 1能够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0.5毕业设计(论文)所得结论具有应用或参考价值。

1 1基本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 13 论文质量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语言通顺。

2 1.5 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专业名词术语使用准确。

2 1.5 设计类计算正确,工艺可行,设计图纸质量高,标准使用规范。

4 工作量论文正文字数达到8000及以上。

不足8000字的,每少500字扣2分。

8 85 论文格式论文正文字体字号使用正确,图表标注规范。

3 2 论文排版、打印、装订符合《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6 56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 1 是否同意参加评阅(填写同意或者不同意): 同意总分30 26说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参加评阅: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或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2、毕业设计(论文)因1/2以上内容与他人论文或文献资料相同,被认定为雷同的;3、正文字数不足6000字的。

液压抽油机毕业设计解读

液压抽油机毕业设计解读

第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1)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1)1.2液压传动的特点及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2)第2章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3)2.1工作原理 (3)2.2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3)第3章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5)3.1运动分析、负载分析、负载计算 (5)3.2液压缸的确定 (6)第4章拟定液压系统图 (8)4.1选择液压泵型式和液压回路 (8)4.2选择液压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合成 (8)第5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11)5.1选择液压泵和电机 (11)5.2辅助元件的选择 (12)5.3确定管道尺寸 (12)5.4确定油箱容积 (12)第6章液压系统的性能验 (13)6.1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13)6.2 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 (13)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15)第一节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及基础理论计算 (15)一、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 (15)(一)抽油机 (15)(二)抽油泵 (16)(三)抽油杆 (17)二、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17)(一)泵的抽汲过程 (17)(二)泵的理论排量 (18)三、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 (18)(一)悬点承受的载荷 (18)(二)悬点最大、最小载荷 (22)(一)抽油机平衡计算 (24)(二)电机的选择与功率计算 (26)(一)柱塞冲程 (29)(二)泵的充满程度 (30)(三)提高泵效的措施 (32)第四节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及节能技术 (33)一、系统效率 (33)(二)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35)(三)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 (36)二、抽油机井节能技术 (37)(一)抽油机的电能消耗的特点 (37)(二)节能技术 (37)附表 (41)第1章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和应用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

机械毕业设计8API抽油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8API抽油机设计说明书

A P I 抽油机模块化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概述 (2)二、总体参数规划 (2)三、机构尺寸规划及计算结果 (4)四、结构设计与模块划分 (7)五、模块的划分与三维建模 (14)六、三维抽油机组装 (23)附表一:58种API抽油机主要性能指标 (24)一、设计概述本设计项目是根据江汉石油学院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机械制造总厂签定的《API抽油机模块化设计》合同书的要求进行的。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抽油机以后,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抽油机的厂家起来越多,原来生产抽油机的专业化厂家,如:兰石、宝机、三机厂、四机厂等基本转产,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油田机械制造厂,随着这些机械制造厂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内抽油机市场上早已趋于饱和状态,这样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出口环境的改善,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大幅上升,石油机械产品的出口也从无到有,数量也在逐年不断地增加,这几年,抽油机的出口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国际贸易中,抽油机需求地区一般是工业较不发达地区,他们没有本国的抽油机标准,大多数抽油机进口国如印尼、阿根廷、印度以及叙利亚、埃及等中东国家。

这些国家在定货时均以API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为依据,且大多数为常规型抽油机,而定货的特点是数量少,品种多,交货时间短。

为此,对于一个抽油机生产厂家而言,要满足这些要求,从而赢得定单并非易事。

这样,开发全套的API系列抽油机产品设计图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为此,笔者运用PRO/E计算机绘图软件,建立抽油机零部件的三维模块化图库,开发出55种API常规抽油机设计图样,可基本满足国内抽油机出口品种的需要。

PRO/E美国参数化技术公司(PTC)推出的计算机三维CAD软件,它是当今世界机械工程领域最流行的计算机三维CAD软件之一。

它采用单一的数据库,并集三维实体建模、装配造型、NC 自动编程和加工、有限元分析、机构运动仿真等功能于一体,其功能之强大,应用范围之广泛远非其它三维绘图软件能比的。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油田抽油机)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油田抽油机)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油田抽油机)油田抽油机是石油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将地下油井中的原油抽到地面。

油田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械设计非常复杂,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水平距离、井深、液压、机械运转速度等。

以下是对油田抽油机机械原理及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机械原理油田抽油机主要由电机传动部分、减速箱、抽油杆、地面动力头、泵套管和井下泵抽组成。

电机传动部分即电机将动力传输给减速箱,减速箱使抽油杆做正向和反向的往复运动,以推动泵套管和井下泵抽油。

地面动力头与抽油杆相连接,它具有双向液压缸,可以改变抽油杆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泵套管则是将抽出来的原油从井底输送到地面。

抽油杆是油田抽油机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承受高强度往复运动的疲劳载荷;2.具有良好的非常规持久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的油井环境;3.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以防止抽油杆变形;4.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油井环境。

抽油杆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长度、径向尺寸、剖面形状、材料等。

通常情况下,抽油杆的材料一般为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合金钢,直径则根据井深和具体的井型确定。

二、机械设计1.电机传动部分的设计电机传动部分是油田抽油机的核心部分,它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足够的动力,确保油井中的原油能够被顺利提取;2.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以满足不同油井环境的需求;3.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

传动部分包括电机、减速机和联轴器等部分。

电机的功率和转速需要根据抽油杆的长度和井深等因素进行计算,而减速机则需要根据对原油提取的要求和选用的电机型号选用。

联轴器是连接电机和减速机的部分,它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承受足够的负载,使得工作时不容易发生毁坏;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3.具有良好的防抖性能,可以减少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

2.地面动力头的设计地面动力头是油田抽油机中关键的部分,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可以随时调整泵套管和井下泵的运动情况;2.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顺利地将原油提取到地面;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油井环境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不同。

抽油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抽油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作者:毛燕目录第一节设计任务------(1) 第二节方案设计分析----(2) 第三节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17) 第四节设计结果----(22) 第五节心得体会--(23) 第六节附录----(25) 第一节设计任务抽油机是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主要采油设备之一,常用的有杆抽油设备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井下的抽油泵,它悬挂在油井油管的下端;三是抽油杆,它将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抽油机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将转动变转为往复移动)带动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目的。

图1- 1 假设电动机做匀速转动,抽油机的运动周期为T,抽油杆的上冲程时间与下冲程时间相等。

冲程S=1.4m,冲次n=11次/min,上冲程由于举升原油,作用于悬点的载荷等于原油的重量加上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40kN,下冲程原油已释放,作用于悬点的载荷就等于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15kN。

要求:①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绘制系统方案示意图。

②根据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优化目标为抽油杆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并应使执行系统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

③建立执行系统输入、输出(悬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④选择电机型号,分配减速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传动机构的工作能力设计计算。

⑤对抽油机机械系统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关键零件工作图。

第二节方案设计分析一.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抽油机功率大,冲次小,传动比大等特点,初步决定采用以下总体方案,如框图所示:图2- 1 1. 执行系统方案设计图2- 2 图2- 3 由于执行机构是将连续的单向转动转化为往复移动,所以采用四连杆式执行机构,简单示意如图2-2所示P点表示悬点位置;AB杆表示输入端,与减速器输出端相连,逆时针方向旋转;CD表示输出端;AD 表示机架;e 为悬臂长度,通常取e/c=1.35。

机械毕业设计124API偏置抽油机设计(含答辩课件)正文

机械毕业设计124API偏置抽油机设计(含答辩课件)正文

前言API偏置抽油机设计:RM912D-427-144前言目前,采油方法有自喷采油法和机械采油法。

自喷采油法的特点是利用地层本身的能量来举升原油。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地层能量逐渐消耗。

为了保证原油的稳产、高产,这些油井不能继续用自喷法开采。

同时,有一些油井一开始就不能自喷。

对于上述这些不能自喷的油井,就必须用机械采油法进行开采。

机械采油法又分为气举法和抽油法两种。

气举法的特点是利用压缩气体的能量,把原油提升到地面;而抽油法的特点是将各种结构的泵放到井下抽油,所以抽油法又叫泵法。

从国外石油最发达的国家来看,用抽油法开采的井数占绝对多数,约80%左右,而抽油法所开采的原油占半数以上。

由于我国油田的发展特点(处于开发初期和中期,采用注水措施),目前,无论在生产井数方面还是在原油总产量方面,自喷法都占相当大的比重。

但从原油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机械采油法,特别是使用抽油法的井数和产量都在增加,在一些老油井,几乎全用抽油法采油。

用抽油法开采,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是游梁式抽油机或称作有杆抽油设备。

API(美国石油协会)抽油机规范(API SPEC 11E)中游梁式抽油机的种类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常规型抽油机、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前置式曲柄平衡抽油机。

它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

游梁式抽油机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动机、减速箱、四连杆机构。

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传动带动减速箱。

减速后,由四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游梁、横梁)把减速箱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变为游梁驴头的往复运动。

抽油机在油田的开采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成“三抽”即: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的一部分。

抽油机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全天候常年野外连续运转,而且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因此要求抽油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耐久性;同时还要具有性能领域宽、调节范围大、能源消耗低、易损件少、维护保养方便,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

近年来抽油机正在向低能耗、长冲程、高精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常规型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任务书1000字》

《常规型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任务书1000字》
(4)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设计;
(5)对新型曳引节能抽油机进行结构设计;
(6)对抽油机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
(7)绘制新型曳引节能抽油机的装配图;
(8)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
三、主要参考文献的范围:
[1]生因亮.贝尔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0)
[2]孙守渊,王艳丽.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配套节能技术的效果分析[J].节能技术.2012(05)
常规型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
年月日
一、设计(论文)内容:
目前,常规式游梁抽油机仍然是油田生产的主要设备,但是运动不平衡、能耗大,已经不满足油田生产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常规式游梁抽油机的运动不平衡、耗能高,操作调整难度大,很难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等问题进行创新改造设计,针对油田生产情况设计了一种曳引节能抽油机。
本课题应当完成的具体内容,如:
(1)认真查阅、收集资料,深刻理解论文所要设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2)分析目前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缺点,提出新型曳引节能抽油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3)根据提供的原始数据,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抽油机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分析,得到悬点速度、加速度的公式,计算抽油机悬点动载荷,根据研究结果说明该抽油机的优越性;
(4)设计曳引节能抽油机的机械结构,对主要零部件的性能进行校核;
(5)画出装配图及零件图。
二、具体要求:
(1)首先了解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并进行新型曳引节能抽油机结构方案设计;
(2)通过对新型曳引节能抽油机传动原理的分析,推导悬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和抽油机其它参数的运动学方程;
(3)确定悬点的动载荷、静载荷,选择电动机;
[11]寇秀玲.游梁式抽油机平衡状况影响因分析[J].新疆石油科技.2017(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目录第一节设计任务------------------------------(1)第二节方案设计分析------------------------(2)第三节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17)第四节设计结果-----------------------------(22)第五节心得体会----------------------------(23)第六节附录-------------------------------------(25)第一节设计任务抽油机是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主要采油设备之一,常用的有杆抽油设备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井下的抽油泵,它悬挂在油井油管的下端;三是抽油杆,它将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抽油机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将转动变转为往复移动)带动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目的。

图1-1假设电动机做匀速转动,抽油机的运动周期为T,抽油杆的上冲程时间与下冲程时间相等。

冲程S=1.4m,冲次n=11次/min,上冲程由于举升原油,作用于悬点的载荷等于原油的重量加上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40kN,下冲程原油已释放,作用于悬点的载荷就等于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为15kN。

要求:①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绘制系统方案示意图。

②根据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优化目标为抽油杆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并应使执行系统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

③建立执行系统输入、输出(悬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④选择电机型号,分配减速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传动机构的工作能力设计计算。

⑤对抽油机机械系统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关键零件工作图。

第二节方案设计分析一.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抽油机功率大,冲次小,传动比大等特点,初步决定采用以下总体方案,如框图所示:图2-11. 执行系统方案设计图2-2图2—3由于执行机构是将连续的单向转动转化为往复移动,所以采用四连杆式执行机构,简单示意如图2-2所示P点表示悬点位置;AB杆表示输入端,与减速器输出端相连,逆时针方向旋转;CD表示输出端;AD 表示机架;e 为悬臂长度,通常取e/c=1.35;行程S等于CD相对于AD转过的角度与e的乘积。

抽油杆上冲程时间与下冲程时间相等,即上冲程曲柄转角与下冲程曲柄转角相等,θ=0º,属于III型曲柄摇杆机构,。

为了研究方便,将机架旋转至水平位置,如图2—3所示。

图中位置分别表示悬点的最高和最低位置。

行程,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关系:取为设计变量,根据工程需求:所以,始终满足最小传动角的要求。

由于是III型曲柄摇杆机构,故有优化计算方法:在限定范围内取,计算c,a,b,d,得曲柄摇杆机构各构件尺寸,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为机构零位:曲柄转角,求上冲程曲柄转过某一角度时,摇杆摆角,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悬点加速度ac=1.35c,找出上冲程过程中的悬点最大加速度,最后在所有的最大加速度中找出最小者,它所对应的机构尺寸极为最优者。

具体过程如下:采用网格法进行优化,按增量划分网格,网格交点作为计算点。

如图2—4所示。

图2—4图2—5在图2—5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ABCD看作一封闭矢量多边形,若以a,b,c,d分别表示各构件的矢量,该机构的矢量方程式为a+b=c+d,以复数形式表示为(*)规定角以x轴的正向逆时针方向度量。

按欧拉公式展开得按方程式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即,消去得利用万能公式,以及根据该机构装配特点,得从而可得将式(*)对时间求导数得(#)消去,取实部得将式(#)对时间求导数得消去,取实部得。

又悬点的位移表达式为s=e(+arcos),速度表达式为v=e,加速度表达式为ac=e。

由于存在初始角,所以要加上一个角度为arccos(b/d),即=+ arccos(b/d). 从0°开始到360°。

接下来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和画图,具体程序在附录中。

其中通过⑵机构优化设计程序运行得到结果为:最小值=1.2141m/,a=0.505m,b= 2.112m, c=1.320m, d= 2.439m通过⑺求悬点上冲程中最大速度的程序运行得到结果为:最大速度=0.7954 m/s2. 总体传动方案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图2—6所示。

选择V带传动和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展开式)。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η=ηηηηη=0.94×0.98×0.98×0.98×0.99=0.867;η为V带的效率,η为第一对轴承的效率,η为第二对轴承的效率,η为第三对轴承的效率,η为每对齿轮啮合传动的效率(齿轮为6级精度,稀油润滑)。

图2—63.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P=P/η=35.351/0.867=40.77 kW执行机构的曲柄转速为n=11r/min,经查表按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V带传动的传动比i=2~4,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40,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16~160,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i×n=(16~160)×11=176~1760r/min。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选定型号为Y2—280S—6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45kW,额定电流85.9A,满载转速n=980 r/min,同步转速1000r/min。

4.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传动比分配(1)总传动比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i=n /n=980/11=89.091(2)传动装置传动比分配i=i×i式中i,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i=3.61,则减速器传动比为i=i/ i=89.091/3.61=24.679。

根据各原则,查图得高速级传动比为i=6.3,则i=i/ i=3.92 5.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1)各轴转速n=n/ i=980/3.61=271.47r/minn=n/ i=271.47/6.3=43.09 r/minn=n/ (i×i)=11 r/min(2)各轴输入功率P=P×η=40.77×0.94=42.3 kWP=P×η×η=42.3×0.98×0.99=41.04 kWP=P×η×η=41.04×0.98×0.99=39.82 kW(3)各轴输入转矩Ⅰ轴T=9550 P/ n=9550×42.3/271.47=1.488 kN·mⅡ轴 T=9550 P/ n=9550×41.04/43.09=9.096 kN·mⅢ轴T=9550 P/ n=9550×39.82/11=34.5 kN·m6.V带传动的设计⑴确定计算功率式中为工作情况系数,为电机输出功率⑵选择带型号根据,查图初步选用C型带.⑶选取带轮基准直径查表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则大带轮基准直径式中ξ为带的滑动率,通常取(1%~2%),查表后取⑷验算带速v在10~20m/s范围内,V带充分发挥。

⑸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在范围内,初定中心距,所以带长查图选取C型带的基准长度,得实际中心距取⑹验算小带轮包角,包角合适。

⑺确定v带根数z因,带速,传动比i=3.61,查表得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功率增量,包角修正系数,带长修正系数,则由公式得=故选6根带。

⑻确定带的初拉力单根普通V带张紧后的初拉力为⑼计算带轮所受压力利用公式具体带与带轮的主要参数见图2—7图2—77.齿轮的设计计算(一)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考虑此减速器的功率及现场安装的限制,故大小齿轮都选用硬齿面渐开线斜齿轮(1)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大小齿轮材料为20CrMnTi。

齿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为58~62HRC,有效硬化层深0.5~0.9mm。

经查图,取==1500MPa,==500Mpa。

(2)齿轮精度按GB/T10095-1998,选择6级,齿根喷丸强化。

2.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因为硬齿面齿轮传动,具有较强的齿面抗点蚀能力,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校核持面接触疲劳强度。

(1)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kN·m(2)确定齿数z因为是硬齿面,故取z=19,z=i z=6.3×19=120传动比误差i=u=z/ z=120/19=6.316Δi==0.25%5%,允许(3)初选齿宽系数按非对称布置,由表查得=0.6(4)初选螺旋角初定螺旋角=15(5)载荷系数K使用系数K工作机轻微冲击,原动机均匀平稳,所以查表得K=1.25动载荷系数K估计齿轮圆周速度v=0.75m/s 查图得K=1.01;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预估齿宽b=40mm 查图得K=1.17,初取b/h=6,再查图得K=1.13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查表得K=K=1.1载荷系数K=K K K K=1.25×1.01×1.1×1.13=1.57(6)齿形系数Y和应力修正系数Y当量齿数z=z/cos=19/ cos=21.08z=z/cos=120/ cos=133.15查图得Y=2.8 Y=2.17 Y=1.56 Y=1.82(7)重合度系数Y端面重合度近似为=【1.88-3.2×()】cos=【1.88-3.2×(1/19+1/120)】×cos15=1.63=arctg(tg/cos)=arctg(tg20/cos15)=20.64690=14.07609因为=/cos,则重合度系数为Y=0.25+0.75 cos/=0.696(8)螺旋角系数Y轴向重合度==1.024,取为1Y=1-=0.878(9)许用弯曲应力安全系数由表查得S=1.25工作寿命两班制,7年,每年工作300天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1=60nkt=60×271.47×1×7×300×2×8=5.473×10大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2=N1/u=5.473×10/6.316=0.866×10查图得寿命系数, ;实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查图取尺寸系数许用弯曲应力比较,取(10) 计算模数按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11) 初算主要尺寸初算中心距,取a=355mm修正螺旋角分度圆直径齿宽,取,,齿宽系数(12) 验算载荷系数圆周速度查得按,,查得,又因,查图得,,则K=1.6,又Y=0.930,Y=0.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