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版)

合集下载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3)第一节用地分类和兼容性 (3)第二节城市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 (4)第三节各类指标计算规定 (9)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18)第一节建筑间距 (18)第二节建筑退让 (20)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管理 (24)第一节分级分类标准 (24)第二节布局要求 (26)第五章交通设施管理 (28)第一节道路交通 (28)第二节公共交通 (30)第三节人行及非机动车交通 (30)第四节交通设施 (31)第六章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35)第一节给水工程 (35)第二节排水工程 (35)第三节电力工程 (36)第四节环卫工程 (37)第五节通信工程 (38)第七章城市景观风貌管理 (40)第一节开放空间 (40)第二节天际线 (42)第三节建筑和场地设计 (45)第八章地下空间管理 (47)第一节综合管廊 (47)第二节地下街 (49)第三节地下人行通道 (50)第九章附则 (52)第十章附件 (53)附表一:地块配建停车泊位指标表 (53)附表二: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 (59)附图一:七星关区老城区范围图 (68)附图二:大方县老城区范围图 (70)附录一:名词解释 (71)附录二:用词说明 (7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重要批示精神,提高规划管理工作水平,确保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城乡规划管理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原则。

(二)城乡规划管理应发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引领城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作用,彰显山水城市特色与品位。

201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doc

201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doc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原国家城建总局(80)城发科字第2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CJJ 37—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城市道路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设计。

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不属本规范范围。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做合理变动,待逐步改造后达到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

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可参照本规范与公路等有关规范选用适当标准进行设计。

进出口道路以外部分应按公路等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避免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

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建设投资、运输效益与养护费用等关系,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不宜单纯为节约建设投资而不适当地采用技术指标中的低限值。

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

道路标高应与地面排水、地下管线、两侧建筑物等配合。

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作者:张恒弟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思想。

它是指: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新农村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强力推进城市转型,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特别是坚持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城乡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效地推进了城乡经济统一协调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向城镇、中心村庄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观念问题。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把人口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并将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民权益同户口挂钩,形成了包括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方面对农民的不平等。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

比如,教育、卫生、文化及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几乎完全是由财政投入,而农村财政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创造的部分物质财富,被拿走用于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建设。

据统计,长期以来农民对国家贡献了19.7万亿元,而到目前为止,国家对农民返还不到1万亿元。

特别是较长一段时期的农电、农话、农资等对农民的变相掠夺,使农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弱势群体。

2019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2019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 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1 第二节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 2 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 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5 第二节城镇给排水规划--------------------------------------------------------- 5 第三节能源规划--------------------------------------------------------------- 6 第四节通讯及邮政规划--------------------------------------------------------- 6 第五章城镇重要社会设施与住房建设规划------------------------------------------- 7 第一节教育发展--------------------------------------------------------------- 7 第二节文化广播与体育设施建设------------------------------------------------- 7 第三节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7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 8 第二节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七章空间管制规划------------------------------------------------------------- 9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 10 第九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1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1 第二节城市规模-------------------------------------------------------------- 11 第三节城市发展目标---------------------------------------------------------- 11第四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 -------------------------------------------- 11 第五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12 第六节城市发展时序 ---------------------------------------------------------- 12 第七节土地利用规划及强度控制 ------------------------------------------------ 12 第八节居住用地布局与住房建设规划 -------------------------------------------- 13 第九节公共设施布局 ---------------------------------------------------------- 14 第十节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布局 ------------------------------------------------ 15 第十一节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设计 ---------------------------------------------- 15 第十二节旧城改造规划 -------------------------------------------------------- 16 第十章中心城区专业规划-------------------------------------------------------- 17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 17 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 18 第二节能源工程规划 ---------------------------------------------------------- 19 第三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 19 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 20 第五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20 第六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 21 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22 第十一章城市远景发展 ---------------------------------------------------------- 2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 23 第十三章附则 ----------------------------------------------------------------- 24 附表------------------------------------------------------------------------- 2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探讨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探讨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探讨雷勇;汪李辉;王泽成【摘要】在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受到高差较大、地形破碎的影响,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通过对毕节市中心城区独立坐标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满足城乡规划、建设需要的城市独立坐标系的方法。

%In a typical karst mountain are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levation and broken terrain, it requires more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independent city coordinate system. After analyzing the basic city geomorphic features of the central Bijie city part,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propose some methods for meeting the needs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山区;独立坐标系;GNSS【作者】雷勇;汪李辉;王泽成【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毕节市城乡规划局,贵州毕节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毕节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毕节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6+.3毕节市现行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毕节市城市独立坐标系。

由于毕节市中心城区距中央子午线较近,但高程较高,故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等国家坐标系统投影变形达到0.200m/km左右,远远大于工程建设规范对工程建设中投影变形不大于0.025m/km的要求;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毕节市城市独立坐标系目前比较混乱,毕节市测绘主管部门及业务单位均没有毕节市城市独立坐标系的相关参数,且毕节市现有控制点之间只能保证局部吻合,不同测绘单位测绘地形图及控制点之间相差较大,无法统一规划。

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

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

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发文字号】毕人常〔2019〕6号【发布部门】毕节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5.13【实施日期】2019.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毕人常〔2019〕6号)《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已由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2月21日通过,并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19年3月2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5月13日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12月21日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对建设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

第三条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符合毕节试验区长远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相关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工作;市辖区人民政府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中心城区范围以外的规划管理事项。

前款所称中心城区,是指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主导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

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9年修订)的批复

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9年修订)的批复
毕节是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工作大会精神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贱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统筹做好毕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髙质量发展确保按期打贏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建设 用 地 与 建 设 活 动 实 行 统 一 、 严格 的 规划 管
理 ,
市级城 市规划管理权 不得下放 ,
切 实 保 障
规 划 的 实 施 。 禁 止 在 《总 体规划》 确 定 的 建 设 用 地 范 围 之 外 设 立 各类开 发 区 和 城 市新 区 。 要
建 立 健全 《总体规 划》 动 态 监 管 制 度 , 定 期 对
城 镇 综 合 承 载 力 促 进 城 乡 基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
化 ,
改善 城乡 空间 品质 和人居环境 ,
促 进 区 域
协调 ,
推 动 乡 村 振 兴 。
三 、 优 化 城 市 功 能 和 空 间 布 局 。 要 坚 持 节
约 集 约 利 用 土 地 , 严 格 控 制 城 市 规 模 , 遵 守
)》
示 收悉 。
经研究 ,
现 批
复 如 下 :


原则同意
《 毕 节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年 201 0— 2030

}》
20 19 年 修 订


以 下 简

称 《 总 体 规 划 》 ) 。 毕 节 是 以 “ 开 发 扶 贫 、 生 态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1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1 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1 第二节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2 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4 第四章市域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 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5 第二节城镇给排水规划----------------------------------------------------------5 第三节能源规划----------------------------------------------------------------6 第四节通讯及邮政规划----------------------------------------------------------6 第五章城镇重要社会设施与住房建设规划--------------------------------------------7 第一节教育发展----------------------------------------------------------------7 第二节文化广播与体育设施建设--------------------------------------------------7 第三节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7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8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8 第二节城镇防灾减灾规划--------------------------------------------------------8 第七章空间管制规划--------------------------------------------------------------9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10 第九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1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11 第二节城市规模---------------------------------------------------------------11 第三节城市发展目标-----------------------------------------------------------11第四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 11 第五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12 第六节城市发展时序----------------------------------------------------------- 12 第七节土地利用规划及强度控制------------------------------------------------- 12 第八节居住用地布局与住房建设规划--------------------------------------------- 13 第九节公共设施布局----------------------------------------------------------- 14 第十节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布局------------------------------------------------- 15 第十一节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设计----------------------------------------------- 15 第十二节旧城改造规划--------------------------------------------------------- 16 第十章中心城区专业规划-------------------------------------------------------- 17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17 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18 第二节能源工程规划----------------------------------------------------------- 19 第三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19 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20 第五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20 第六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21 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2 第十一章城市远景发展---------------------------------------------------------- 2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23 第十三章附则----------------------------------------------------------------- 24 附表------------------------------------------------------------------------- 2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1.01•【字号】毕府办函〔2016〕79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的函》(黔建规督函〔2016〕160号)要求,认真做好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成人员:组长:蒋从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组长:黄海刚(市工业能源委总工程师)徐云龙(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朱永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胡敬斌(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区长)喻祖常(金海湖新区管委会主任)成员:张忠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机关党委书记)沈融(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庆(市财政局总经济师)陈在明(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吴至衡(市城管局副局长)周兵志(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丹彤(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学智(市国税局副局长)邱飞(市地税局总经济师)李贵书(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书记)薛占润(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周选明(市安全监管局常务副局长)许文强(毕节供电局副局长)安龙生(市水务局总工程师)王学亮(市督办督查局副局长)李开华(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城乡规划局,徐云龙兼任办公室主任,肖景权任办公室副主任,市城乡规划执法支队陈梅、七星关区规划分局宋尚万、金海湖新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刘玉虎为办公室成员。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近年来,七星关区紧紧围绕建设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目标,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一、城市建设基本情况(一)城市空间不断拓展。

以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按照“南拓北展、东进西控”的思路,抢抓毕节试验区政策机遇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有效拓展城市框架,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27.03%提高到46.67%,城市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19.53万人增长到近50万人,20—30米的城市道路从20公里增至87公里,40米以上城市道路从无增至46公里,城市空间不断拓展。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路网建设强力推进。

相继改造完成天河路、环南路、东安路、生活路、草海大道等老城区20多条、长达30余公里的老城区主次干道。

建成了碧阳大道、同心大道、同心立交桥、工业大道、百里杜鹃大道、德溪新区一、二号路等共计46.8公里的新区骨干路网,拓展了城市框架。

同时,结合道路工程的实施,在完成威西、清毕、洪山等片区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着力推进翠西片区、双树湾片区、人民剧场片区等30余个棚户区和老城区改造项目,到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4078户房屋改造,获得中央补助资金及奖励资金共2.37亿元。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碧海新区、德溪新区部分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促进新区提质扩容。

二是其它市政设施加快推进。

在道路建设中同步建设供电、供气、供排水管网设施,总投资1.3亿余元的城区输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和城区排水(雨水)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全部完工,海天农贸市场、碧海蓝天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创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黔西北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三)城市品味不断提升。

一是环境整治扎实推进。

实施完成长达8.9公里的倒天河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建成水域面积近400亩的碧阳湖,长达11.5公里的倒天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正加快推进。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0.30•【字号】毕府发〔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毕府发〔2020〕12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毕节市人民政府2020年10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毕节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黔府发〔2020〕12号)精神,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施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有关事项,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三线一单”为抓手,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控,建立落实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治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形成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毕节市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毕节市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毕节市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14•【字号】毕府办函〔2017〕98号•【施行日期】2017.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毕节市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有关单位: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154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毕节市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领导小组成员组长:丁雄军(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副组长:黄家忠(市政府秘书长)邓林(市政府副秘书长)龙盛君(市大数据发展办主任)成员:周兵志(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王毅(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甘明静(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李永新(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王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王邦富(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家文(市煤矿勘测设计院院长)甘德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丰(市旅游发展委副主任)杨永谦(毕节供电局副局长)彭杰(毕节高速公路管理处党委书记)王瑞远(毕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陈逆(省无线电管理局毕节分局副局长)丁曼佳(中国电信毕节分公司总经理)王毅(中国移动毕节分公司总经理)左雷鸣(中国联通毕节分公司总经理)罗丹(中国铁塔毕节分公司总经理)王松(贵州广电网络公司毕节市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严琪(七星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徐萍(大方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管庆良(黔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吴学静(金沙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朱宇翔(织金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敖登雪(纳雍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禄云(威宁自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朱大庚(赫章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禄斌(百里杜鹃管理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孔令文(金海湖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大数据发展办(以下简称“联建办”),龙盛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毕节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

毕节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

解 决 毕节 市人 口问题 的工 作模 式 。
1主要做 法 .
毕节 市在 统 筹解 决 人 口问题 中 ,主要 从 以下几 个 方 面着 手 :一 是 严格 领 导考 核 ,有 力推 进人 口
计 生 工 作 。成 立 了统筹 解 决 人 I问题 试 点 工作 领 导 小 组 ,坚 持 “ 把 手 负责 制 ” “ S l 一 、 一票 否 决 制 ” 、
生 态协 调发 展程 度 明显增 强 。


毕 节 市统 筹解 决 人 口问题现 状
根 据 《 节 市 委市 政府 关 于扎 实抓 好 统 筹解 决 人 口问题 试 点工 作 的 意见 》精 神 ,毕节 市 提 出 了 毕
全 市 2 0 ~ 0 0年 每 年统 筹 解 决人 口问题 工 作 要点 ,并 以此 作 为人 口计 生 工作 考 核标 准 。经 过 近三 0721 年 的努力 ,已经 取得 初步 进展 ,各 项指 标 完成 良好 ,具 体情 况 见表 1 : 表 1 毕节 市统 筹解 决人 口问题计 划 指标 与实 际 完成 指标对 比
出 问题 探 索 出 与本地 实 际相 符 合 的一 些服 务 和 管理 模式 ,凸显 了全市 工 作 的典 型性 。创 新 出 了小坝

7 ・ 4
镇 和 阴底 乡 的 “ 息 资源 共 享 ” 信 ,小吉 场 镇 、层 台镇 “ 出人 V诚 信 管理 、亲情 服 务 ” 流 1 ,市东 办 、市
收 稿 日期 :0 1 0 — 3 2 1— 5 1
作 者简 介 : 双燕 (9 0 ) 女 , 州 毕 节 人 , 州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助 理 研 究 员 ,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口与 社 会 发 展 。 杜 1 8一 , 贵 贵 硕 人

水泥混凝土路面危害分析及解决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危害分析及解决措施
咱责任编辑院庞修平暂
渊上接第 105 页冤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蔡基刚.制约我国厌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40-
45.
咱圆暂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叶忠杰.重庆市主城区及区域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 大学袁2011,4. 咱圆暂杨琨.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袁 2011,5. 咱猿暂司马磊磊.大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 学袁2012,5. 咱源暂黄庆.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袁2012,4. 咱缘暂韩跃,郗磊,周霞.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河北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区域 经济袁2013(6).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袁限制人口增长袁不断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袁将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贯穿于土地总体规划中遥 合理 引导经济尧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袁做到高效尧规范地开发利用土 地袁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遥 另一方面袁贵州省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 加强对土地管理的执法力度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袁深化改革袁合理 处理闲置土地遥
5 促进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袁加大土地投入 结合区域实际袁大力发展经济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袁实现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过渡袁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尧协调尧可持续发展遥 如遵义市在发 展农业的同时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尧人文资源优势袁发展旅游业袁提高 土地经济产出遥 对于黔东南州尧六盘水市等土地适度利用区域袁应继续 增加投入袁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袁进而提高产出效益袁促使土 地向集约利用水平过度遥 5.2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袁明确发展目标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9.30•【字号】毕府办发〔2020〕 12号•【施行日期】2020.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9月30日毕节市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两新一重”工作部署,着力提升城镇品质,切实做强城镇经济,高质量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品质,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做强城镇经济,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走出一条“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54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以上,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8平方公里以上、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以上。

城建投资完成235亿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9平方米以上,城镇水源供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7%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到6.3张,城镇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5%。

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例

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例

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例付青松;陈丽娟【摘要】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工作,通过对毕节市中心城区地形地貌、发展概况和上位规划进行分析,从道路网平面、竖向、断面、节点、场地及土石方平衡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目前规划工作中存在的技术要点及规划流程模糊不清问题,以期对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竖向;场地竖向【作者】付青松;陈丽娟【作者单位】重庆通拓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1147;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4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道路系统作为连接城市各个功能组团的纽带,对城市的功能形态和发展布局起到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主要是对道路网系统、场地竖向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规划研究,是合理确定城市道路网结构、平面、沿线地块标高和引导城市用地科学合理开发的重要内容。

以毕节市中心城区道路及场地竖向专项规划为例,对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的技术要点和流程进行详细研究。

1 毕节现状及规划情况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

毕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道路交通体系规划方案与地形地貌结合不紧密,相关片区自成体系,路网缺乏有效衔接,导致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道路标高衔接不起、填挖方量过大、土石方平衡性差等问题,造成工程规模增加、投资成本提高,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1.1 地形地貌毕节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喀斯特地貌,丘陵山脉发达,水系纵横交错。

最高海拔2 227 m,最低海拔470 m,地形多样,山地、坡地、丘陵、洼地交错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9 年版)
毕节市人民政府 2019 年 3 月 7 日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建设工程管理采用毕节市中心城区城市独立坐标系。 第五条 本规定实行动态修订,根据毕节市城乡建设发展的实际,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实施情况可对局部章节、条款按法定程序进 行修订,上报毕节市人民政府备案后施行。 在出现下列情形下,由毕节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整体修 订,上报毕节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施行。 (一)国家、省和市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二)国家和省的相关强制性规范进行修订。 (三)毕节城乡发展的形势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第六章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 40
第一节 给水工程 ................................................................................. 40 第二节 排水工程 ................................................................................. 40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管理 .................................................................... 29
第一节 分级分类标准 ......................................................................... 29 第二节 布局要求 ................................................................................. 30
第三章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 18
第一节 建筑间距 ................................................................................. 18 第二节 建筑退让 ................................................................................. 23 第三节 临时建筑规划管理 ................................................................. 27
第五章 交通设施管理 ............................................................................ 33
第一节 道路交通 ................................................................................. 33 第二节 公共交通 ................................................................................. 35 第三节 人行及非机动车交通 ............................................................. 36 第四节 交通设施 ................................................................................. 36
2
第二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一节 用地分类和兼容性
第六条 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城市用地分 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的规定。,镇、乡用地分类 和代码应符合《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村用地分类和代码应 符合《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二)发挥城乡规划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引领城乡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作用,彰显山水城 市特色与品位。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毕节市中心城区(1129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规划编制和管理。
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新区和其他区域。其中,老城区包括七星关 区老城区和大方县城老城区。老城区之外为新区和其他区域,其他区域 主要是镇、乡、村建设用地,老城区范围见附图。
公寓的用地性质应为商业用地(B1)。 第七条 城乡建设用地的兼容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规划条件中 有具体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未明确兼容性的,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的,除居住用地本身的配 套要求外,可兼容的商业服务业设施应不大于地块总计容建筑面积的 10%。 (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兼容住宅的,住宅计容建筑面积应不大 于地块总计容建筑面积的 20%。 (三)商业与住宅相互兼容的,必须商业楼和住宅楼分离。 第八条 城乡开发建设应当符合集约和整体实施的原则,零星用地 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 (一)老城区用地小于 20000 平方米,新城区用地小于 35000 平 方米,即为零星用地,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独立地块面积不满足以上规
第三节 电力工程 ................................................................................. 41 第四节 环卫工程 ................................................................................. 42
第二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 3
第一节 用地分类和兼容性 ................................................................... 3 第二节 城市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 ....................................................... 4 第三节 各类指标计算规定 ................................................................... 8 第四节 临时用地规划管理 ................................................................. 16
3
定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的地块实施。 (二)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禁止建设居住、商业服务业设
施项目,宜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实施绿地、广场、停车场、社 区配套等公益性建设。
第二节 城市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
第九条 居住用地规定。
(一)居住用地内的配套设施宜集中布置,其规模和布置应符合附
表二:《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的要求。
第七章 城市景观风貌管理 .................................................................... 44
第一节 开放空间 ................................................................................. 44 第二节 天际线 ..................................................................................... 46 第三节 建筑和场地设计 ..................................................................... 49
第九章 中心城区村镇规划管理 ............................................................ 57
第十章 附 则 .......................................................................................... 60
第十一章 附 件 ...................................................................................... 61
附表一:地块配建停车泊位指标表..................................................... 61 附表二: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 68 附图一:七星关区老城区范围图......................................................... 82 附图二:大方县老城区范围图............................................................. 83 附录一:名词解释................................................................................. 84 附录二:用词说明.................................................................................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