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病害讲义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 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
生物防治
01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虫等,以虫治虫 ,以菌治虫。
02
使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井冈霉素等,对病 虫害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 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板、蓝板等诱杀害虫 。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 代谢产物防治病害, 如使用芽孢杆菌、木 霉菌等生物制剂。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 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应选择针对性强、低 毒、低残留的农药。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 、湿度等条件控制病 害,如使用温汤浸种 、紫外线消毒等措施 。
虫害防治方案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精耕细作、及时清除 田间杂草等措施,降低虫害发生。
杂粮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
02
诊断
病害识别
锈病
叶面出现黄色或橙色的锈斑,通常在叶片 表面出现。
炭疽病
叶面出现黑色或棕色的斑点,通常在叶片 表面出现。
霜霉病
叶面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霜状物,通常在叶 片背面出现。
病毒病
叶面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扭曲变形 ,植株矮化。
虫害识别
蚜虫
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 ,可使叶片卷曲、皱 缩,严重时影响植株
02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物理防治技术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研究展望三: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如 寄生性昆虫、捕食性螨类 等,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和 应用技术。
发掘和利用微生物资源, 如细菌、真菌等,研究其 作用机制和应用技术。

第五章 粮食作物病害-杂粮病害

第五章 粮食作物病害-杂粮病害

病害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及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
年初侵染源,其中以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孢子最重要,
可以存活2~3年且越冬量大。冬孢子经牲畜消化道后 或病残体未充分腐熟,仍保持活力。带菌种子不是主 要初侵染源,但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种子萌发、冬孢子萌发 侵入胚芽或根 病菌
病害循环
玉米大斑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里越
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其分生孢
子也可以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是初次侵染
源之一,在田间侵入玉米后10~14天便可
在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
飞到其他的无病玉米上,进行重复侵染,蔓
延扩大。
发病因素
1 品种抗病性 2 气候条件 一般7-8月份,温度偏低,多雨高湿、光照 不足,可造成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 3 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
症 状
为苗期系统侵染病害,一般到穗期才表现症状,有 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6~7叶时就表现明显。 症状:病苗矮化,株形弯曲,分蘖增多、叶色浓绿、 叶片密集,5叶以上叶片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 雄穗受害多数为小花被侵染,花器变形,颖片增长 为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形成菌瘿外包 白色膜状物。病果穗粗短,基部膨大,多不抽花丝, 全部果穗转变为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 仅留寄主丝状维管束,故名丝黑穗。


本病在甘薯苗床、大田和贮藏期皆可发生,主要为 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 薯苗染病,多在近地表茎基部现近圆形、黑色凹陷 斑,其幼茎、须根亦变黑腐烂,终致死苗“烂床”, 严重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大田期和贮藏期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 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 初生灰色霉状物,后生黑色刺毛状物,病薯具苦味, 贮藏期可继续蔓延,造成烂窖。

实验一 杂粮病害

实验一 杂粮病害

2
1
图5-4 玉米小斑病菌 1.子囊壳 2.分生孢子梗 3.分生 孢子 4.子囊及子囊孢子
3. 玉米瘤黑粉病
4. 玉米丝黑穗病
图5-11 玉米黑粉病菌 1. 冬孢子 2. 担子 3. 担孢子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 冬孢子和冬孢子萌发
5. 玉米纹枯病
叶和叶 鞘的交 界处病 斑最多
6. 玉米褐斑病
图5-3 玉米大斑病菌 1.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子
3
玉米小斑病
无性态: 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 属玉蜀黍平脐蠕孢菌 ; 有性态: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Drechsler 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异旋 孢腔菌 . 4
玉米、谷子、高粱病害
1.
玉米大斑病症状
初 期
后 期
2. 玉米小斑病
二.病原物(Pathogen)
1.分类地位 玉米大斑病: 有性态: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属子囊菌门 球腔菌属大斑刚毛球腔菌 无性态: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玉灰背
刺猬头
8. 高梁丝黑穗病
9. 高粱散黑穗病
高粱坚黑穗病
10. 高粱炭疽病

第三章杂粮病害

第三章杂粮病害
泽,对植株的影响几方面。
4.病原物: 玉米大斑病:半知菌亚门凸脐蠕胞属 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玉米小斑病:半知菌亚门脐蠕胞属 Bipolaris maydis 玉米灰斑病: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Cercospora zeae-maydis 玉米弯胞霉叶斑病:半知菌亚门弯胞霉属 Curvularia iunata 玉米褐斑病:鞭毛菌亚门壶菌属 Physoderma maydis
课题 课型 对象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小结 练习 参考资料
玉米(瘤)黑粉病 理论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让学生掌握玉米黑米黑粉病的发生规律 叙述/讨论 多媒体
首先介绍本节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发生与为 害、症状、病原菌、病害的发生 规律、 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1.发生与为害:
小结 练习
参考资料
6.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改进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1)选育抗病品种, 玉米灰斑病: 玉米弯胞霉叶斑病: 玉米褐斑病:
(2)消灭菌源 (3)改进栽培措施 (4)药剂防治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1 在田间如何识别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 2.玉米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陈捷.玉米病害诊断与防治.金盾出版社.1999 2.刘建议. 沐川县玉米大斑病大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中国农技推广》2004 年第 2 期 3.唐海涛.荣延昭.杨俊品.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玉米科学.2004 年 12 月 4.玉米新病害——弯孢菌叶斑病。广西农业科学 2002 年第 2 期 5. 杨信东. 高洁. 于光. 玉米大斑病发生及防治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 学学 报.2004,26(2):134—137 6.陈捷.吕国忠等.玉米病害诊断与防治.金盾出版社 2001 年 6 月:189 7. 朱 东 安 , 赵 民 军 . 玉 米 纹 枯 病 的 发 生 规 律 与 综 合 防 治 对 策 . CROPRESEARCH 2002(4):188-189

第八章 杂粮病害

第八章  杂粮病害

第八章杂粮病害我国的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高梁、谷子、糜子、小杂豆等,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

世界玉米病害90多种,我国病害有30多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

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弯孢霉叶斑病、灰斑病、纹枯病、病毒病等。

全世界报道高粱病害近60多种,中国报道约30种,以黑穗病类危害较重。

全世界报道谷子病害近50种,发生较重的白发病、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等。

一、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概述:1876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各玉米产区发生普遍。

1899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报道。

东北、华北北部和西部等温度较低地区及南方山区发生较重,71-75年代吉林就有3年大发生,感病品种减产50%。

80年代初中期,有所控制。

80年代末期,再度发生严重。

(一)症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二)病原2、生物学:病菌要求较高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5℃,最适为28℃。

分生孢子形成温度范围为15-33℃,适温为23-25℃。

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6℃-32℃。

同时孢子形成和萌发亦要求较高湿度。

3、病菌生理分化:病菌也可侵染高粱、稗草、苏丹草等。

根据致病力不同分为两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

玉米专化型存在着生理分化,根据对玉米含有不同显性单基因(Ht1、Ht2、Ht3和HtN)的致病力不同,又分为5个生理小种。

目前,我国发现前3个生理小种(四)发病条件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无免疫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气候条件: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

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宜发病,因此,降雨是病害轻重的决定因素。

小杂粮主要病虫害研究

小杂粮主要病虫害研究

小杂粮主要病虫害研究小杂粮是指除了大豆、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外,还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薏苡仁、黄米、黑米、糯米、荞麦、高粱等农作物。

这些小杂粮种类繁多,品质味道独特,因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小杂粮受到的病虫害较多,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小杂粮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病害1、红豆病害红豆病害中以复盘病(又称死斑病)较为常见。

该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为不规则的灰色死斑,并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为合理排水,施用有机肥等措施,如果树的铝箔和遮阳网,可使用铝箔反射太阳光芒,荫蔽的作用;以及定期进行药剂喷洒等。

绿豆病害主要为霜霉病和青枯病。

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叶片之间或叶腋处侵入,幼苗完全感染后易死亡。

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往往因照明水分不足,长期湿度高、温度低而引发发生,感染后叶片出现水浸斑点,黏液液体流出,易使病害进一步扩大。

防治措施同样为药剂喷洒和合理管理措施等。

黑豆也受到复盘病的侵袭,同时还有白粉病和根结线虫病。

黑豆白粉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症状无法防止,同时也很难治疗。

根结线虫病为螺旋线虫类病害,在土壤中寄生并钻入豆根中,同时繁殖快速,繁殖范围广,会导致豆根断裂,严重病情会致使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合理排水措施、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和药剂喷洒等防治措施可行。

二、虫害红豆虫害主要为黑布虫(又称曲实条盾蚜),是一种较严重的害虫。

黑布虫为吸汁性害虫,其食用豆叶,越吃越能使豆叶枯黄,影响豆类的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主要有定期喷洒杀虫剂(不宜过多),增强种植土壤肥力,保持部分遮阴,完善灌溉系统等发展。

2、绿豆虫害绿豆虫害以黄豆蚜、橄榄尺蠖和绿豆卷莲蛾为主。

黄豆蚜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繁殖能力强,易造成早期浆果萎缩。

其防治方法主要为适度喷洒杀虫剂,缩短高温潮湿的周期,避免密植等等。

黑豆虫害主要为根结线虫和向日葵象甲等,线虫在土壤中寄生,越生长越多,导致豆根断裂。

实验三 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三 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三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玉米及薯类病害)一、目的要求认识和掌握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点。

能独立诊断鉴定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病等病害,了解杂粮其它病害特征及病原物。

二、材料和用具杂粮作物病害新鲜实物标本、腊叶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

病害特征挂图或多媒体幻灯片等。

显微镜、挑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常规用具。

三、内容和作法一、玉米小斑病1、症状观察:观察玉米小斑病病部,小斑病的病斑一般较小,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先检视病斑,观察病斑颜色,病斑内外颜色是否一致?观察病斑有2~3个同心轮纹,是该病的症状特点。

2、病原形态观察: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Bipolaris maydis (Nissikado et Miyake) Shoem.],半知菌类双极蠕孢属。

观察玉米小斑病病原玻片标本(或从玉米小斑病部挑取病原物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是何形状?有无分隔?观察分生孢子颜色及相对分生孢子梗的着生部位。

玉米小斑病(一)玉米小斑病(二)玉蜀黍双极蠕孢二、玉米大斑病1、症状观察:取玉米大斑病的叶片标本,观察玉米大斑病病斑形状、大小、颜色,病斑周围与中央颜色是否不同?若天气潮湿能否见黑色霉状物?与玉米小斑病对比,观察两病斑形状、颜色、病斑大小及病症颜色有何不同?2、病原形态观察:有性态为大斑病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 ],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

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Suggs], 半知菌类突脐蠕孢属。

观察玉米大斑病病原玻片标本(或从玉米大斑病病部挑取黑色霉层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对比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注意分生孢子在形状、色泽、大小、隔膜数、基细胞形状,脐点等方面的区别。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杂粮作物的种植和消费逐渐增加。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杂粮作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杂粮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杂粮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下面了一些常见的类型:1. 病害:赤眼病:主要侵害玉米、高梁等作物,造成叶片烧焦、产量下降。

稻瘟病:对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多种霉病:如玉米赤霉病、稻瘟病等,会导致作物减产和毒素积累。

2. 虫害:稻飞虱:是稻谷的主要害虫之一,会造成稻谷叶片黄化、减产。

玉米螟:对玉米的幼苗和果穗造成损害,降低产量。

高梁蚜虫:会导致高梁叶片黄化、减产。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为了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防害: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阻断病原物传播途径,减少病害的发生。

病害防治剂:使用病害防治剂,如化学农药,及时喷洒作物,防害的发生和传播。

抗病品种培育: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 防治虫害: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防虫网/虫害陷阱:在作物周围搭设防虫网,或者设置虫害陷阱,减少害虫入侵。

生长调控剂:使用生长调控剂控制害虫数量,如嗅觉干扰剂、生长抑制剂等。

杂粮作物病虫害给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我们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轮作、使用病虫防治剂、培育抗病品种和采取生物防治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提供有关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参考,为杂粮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提供帮助。

实验八 大田作物病害症状观察及病原鉴定

实验八 大田作物病害症状观察及病原鉴定

高粱炭疽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和刚毛
谷子白发病
谷子白发病病原菌
薯类病害
• 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病原菌甘薯茎线虫病 Nhomakorabea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 分生孢子
作业
• 1 比较玉米大、小斑病症状的异同点, 并绘出它们病原菌的形态图。 • 2 怎样区别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 3 如何区别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茎线虫病? 绘甘薯黑斑病菌的子囊壳、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 4 绘出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的形态图。
实验八 大田作物病害症状观察 及病原鉴定(二)
玉米病害
•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病原 菌分生孢子梗和 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弯孢叶斑病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病原菌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矮花叶病病毒粒体
玉米矮花叶病病株
玉米矮花叶病体毒介体玉米蚜
玉米粗缩病
高粱炭疽病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三、玉米大、小斑病
•1、识别要点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下部叶片,病斑初期为灰绿色, 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梭形大斑,感病品种长达 5-10cm,宽1.2-1.3cm。黄褐色或灰色,中部颜色 浅。严重时连片枯死,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 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 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温度较高、湿 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 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 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 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 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 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 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 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 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 产。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害
一、玉米丝黑穗和瘤黑粉病
• 1、识别要点 • (1)玉米丝黑穗病: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
为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孽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 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 起弯曲呈鞭状。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 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②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 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束猖头状,整个果穗畸形。 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
二、玉米茎腐病
• 1、识别要点 • 发病初期局部叶片失绿,似烫伤状,条件 适宜,发展到全株,呈水渍状青枯,凋萎, 快的只需2-3天,病株茎部失水干缩,空心 变软,表面常有粉红色霉状物或微带紫红 色,须根减少最后造成倒伏。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防治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防治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防治粮食作物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识别与防治,将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以保障粮食的安全生产。

一、病虫害的病害识别1.1 识别病害的症状病害在粮食作物上的表现通常有疮疤、斑点、枯死和畸形等。

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症状,例如,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斑和褐斑,茎秆出现黑色菌丝;小麦白粉病的症状则为叶片和鞘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

通过观察病害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1.2 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为了准确识别病害,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通过采集受害植株,将其病部切下并消毒处理后,将病组织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

经过培养后,可以观察到病原体的生长特征和形态,并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鉴定出病原体后,可以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使用病原微生物和利用昆虫杀虫剂等。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粮食作物上的害虫,例如寄生蜂可以寄生在蚜虫体内,控制其数量。

另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拟青霉素可以用于防治粮食作物的病害,例如拟青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2 农业措施防治农业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方式和改进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混作、间作,优化施肥方案,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等。

例如,合理的轮作可以破坏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减少其数量;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2.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分类
杂粮作物病虫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害主要 由环境因素和营养失调等造成,而侵染性病害则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包括真菌 、细菌、病毒等。
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产量下降
病虫害导致杂粮作物的生长受 阻,结实率降低,从而造成产
量大幅下降。
品质受损
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杂粮作物 的营养成分流失,口感变差, 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严重影治会导致生态平 衡失调,引发次要害虫或害螨 的猖獗。
经济损失
病虫害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生产
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产量和品质
杂粮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安 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治病 虫害是保障杂粮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化学防治
01
科学选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03
安全用药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 保施药人员安全,防止农药中毒
事故发生。
02
精准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 ,适时适量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防治成效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杂粮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杂粮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
目前,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技术落 后、防治意识不强、防治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杂粮 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和 发生规律也在发生变化,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 ,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杂粮作物病 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杂粮病虫害识别

杂粮病虫害识别
● 玉米大斑病在叶片病部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 点,后可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中间颜色较浅, 边缘较深的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
● 玉米小斑病在叶片病部初为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后变 为边缘色深黄褐色椭圆形病斑。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全田整株枯死
玉 米 小 斑 病 严 重 发 病 株
● 因致病生理小种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玉米小斑病可分3 种类型
● 叶片青枯、黄枯和青黄枯。
● 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 掰折,籽粒干瘦,脱粒困难。
玉 米 茎 基 腐 病
(二)玉米粗缩病
● 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 ➢最初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
斑点,后发展成虚线条状;
➢在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产生密集的蜡白色突起,称脉突。 用手触摸时有明显的粗糙感。 ➢病株节间缩短,叶片宽、短、硬、脆、密集和丛生,叶色 浓绿。植株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或者1/3。发病重的多不 能抽穗。
玉 米 粗 缩 病
玉 米 粗 缩 病
(三)高粱丝黑穗病 ● 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 ● 病株较矮、色稍深、病穗下部稍为膨大。有的病穗略
歪向一侧,剥去苞叶,穗部成为白色的棒状物,即 “乌米”。病穗外面有一层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 内有残存成束的黑色丝状物。
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 模块五 杂粮病虫害识别
学习目标
模 块
工作任务


拓展知识
练习与思考
学 习
●识别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形态


●识别杂粮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
பைடு நூலகம்
工 作 任 务
●工作任务1 杂粮病害识别
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识别

杂粮病害

杂粮病害

病原
• 属担子 菌亚门 真菌, 轴黑粉 菌属。
六、玉米锈病(Puccinia sorghi) 症状: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 主要症状:受害 部位初形成、乳 白色至淡黄色的 夏孢子堆,后变 褐色乃至红褐色, 散生。夏孢子堆 表面破裂后,散 出锈状的夏孢子, 后期在夏孢子堆 附近形成黑色的 冬孢子堆。
十、高梁紫斑病(Cercospora sorghi)
症状: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主)、 叶鞘也可受害; 主要症状:叶片病斑短圆形 或椭圆形,中央淡紫色,边 缘紫红色,多数限于叶脉之 间。严重时病斑连成云形, 布满叶片,导致叶片早枯。 叶鞘上病斑椭圆形。
• 半知菌亚门尾孢 属真菌
十一、高梁炭疽病
症状: 为害时期: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
病,抽穗灌浆期发生严重; 为害部位:主要是叶片、严重时 可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及籽粒。 主要症状:叶部发病初为水渍状小 点,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 颜色较深。
叶部病斑因品种不同表现三种类型: 1.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扩展受叶脉限制,有明显的 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2.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一般无明 显的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3.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点,一般不扩展,周围明显 有黄褐色晕圈。
病原物: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 分生孢子梗:2-3根束生,橄榄色至褐色,直或曲膝状,不 分枝,孢痕显著,具3-15个隔膜。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侧弯曲,中 间粗两端细,多6-7个隔膜;脐点凹陷。
三、玉米瘤黑粉病(Ustilago maydis )
症状: 为害时期:整个生育期 为害部位:幼嫩组织 主要症状:发病部位细胞强烈增生, 体积膨大,形成肿瘤,肿瘤外包有一 层白色薄膜,后期薄膜破裂,散出大 量黑色粉未状的冬孢子。

杂粮病害

杂粮病害

病原
1. 分类:病原物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胞(Exserohilum turcicum)。
2. 形态:分生孢子梗单生 或3-5根束生,褐色、不分枝,自气孔伸出。分生孢 子梭形、褐色,脐点明显、突出。 3. 寄主范围: 病菌除为害玉米外,尚能侵染高粱、苏 丹草(Sorghum sudanense),约翰逊草 (Sorghum
病害识别 • 发病时期:苗期-成株期,但以抽穗灌浆期发 生严重。 • 症状特点: 苗期染病初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或两 端具褐色水浸状区域,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 叶片迅速死亡。感病品种上病斑为椭圆形或 纺锤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至黄褐 色,病斑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后期略有 轮纹。在一般品种上,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 形或近长方形斑,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红 色晕纹圈。有时病斑上有2一3个同心轮纹。 多数病斑连片玉米大斑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株残 体里越冬,其还可以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 随风传播,直接入侵或气孔入侵。在田间侵入玉米 后10天左右便可在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 重复侵染 。
影响发病的条件: 1. 气象条件:高湿度利于病害流行。大斑病的分生 孢子在20~28℃产生,发病的温度一般在22℃以 下。多雨多雾或连续阴雨利于发病;在气温正常 年份,玉米生育期多雨则急剧发病,蔓延十分迅 速,容易引起病害大流行。在气温15℃以下,相 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病害的发生将 受到抑制。 2. 品种: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3. 寄主发育状况:氮肥不足利于发病;晚播有利于 病害的发展流行;连作地一般发病重。
抗病品种上产生黄褐色坏死小斑点,有黄色晕圈, 表面霉层很少。叶鞘和苞叶染病病斑较大,纺锤形, 黄褐色,边缘紫色不明显。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 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穗染 病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的果穗腐烂,种 子发黑霉变。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一、引言杂粮作物是指除了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之外的一类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

杂粮作物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然而,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杂粮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常常受到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杂粮作物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农作物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二、常见的杂粮作物病害1. 稻谷病害稻谷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常见的稻谷病害包括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瘿蚊等。

- 稻纹枯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引起稻谷叶片出现纹枯症状,最终导致稻谷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密植、早稻后移栽和化学药剂喷洒。

- 稻瘟病:常见于水稻生长期间,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该病可引起水稻叶片出现瘟症状,并且会导致稻谷减产。

预防稻瘟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及时喷洒农药。

- 稻瘿蚊:主要通过叶面喷洒、黏虫或邻田传播,引起水稻叶片出现瘿蚊虫卵和瘿蚊幼虫症状,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

稻瘿蚊的防治方法包括黄水桃叶面喷洒、提早转栽和喷洒杀虫剂。

2. 小麦病害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见的小麦病害包括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 条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引起小麦叶片出现黄白色病斑和红褐色患处。

防治条锈病的方法包括合理间断播种、及时灭草和喷洒杀菌剂。

- 白粉病:常见于小麦生长期间,主要通过风传播。

该病可引起小麦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病斑,并且会导致小麦减产。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及时喷洒农药。

- 赤霉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引起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出现赤红色霉斑和黑色粉状物。

防治赤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健康种子、灭菌土壤和定期检查。

三、常见的杂粮作物虫害1. 玉米虫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常见的玉米虫害包括玉米螟、蓟马、斑潜蝇等。

-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以玉米的叶片和穗部为食。

作物主要病害症状及病原观察

作物主要病害症状及病原观察
古巴假霜霉菌
芹菜斑枯
壳针孢属
花生叶斑病
黑斑病的病斑较小,老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 黑斑病的病斑较小,老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在叶 片背面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 片背面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排列呈同心 轮纹状。 轮纹状。 褐斑病的病斑较大, 褐斑病的病斑较大,主要在叶片正面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子座) 散生且不明显。 (子座),散生且不明显。 潮湿时,两种病害在小黑点上均产生灰褐色霉层。 潮湿时,两种病害在小黑点上均产生灰褐色霉层。
条锈病菌
秆锈病菌
叶锈病菌
条锈病菌
叶 锈 病 菌
秆 锈 病 菌
• 玉米黑粉病
病原菌的厚垣冬孢子
玉米黑粉病的病原为玉蜀黍黑粉菌 ]。 [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 病菌有性态的厚垣冬孢子茶褐色, 病菌有性态的厚垣冬孢子茶褐色,球 形或椭圆形,表面具刺状突起。 形或椭圆形,表面具刺状突起。
小麦锈病(小麦条锈病、叶锈病、 小麦锈病(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小麦条锈病
叶锈病
秆 锈 病
秆锈病
条锈病
叶锈病
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 Puccinia recondita f.sp. tritici 秆锈病菌:禾柄锈菌 Pucci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桃白粉
小麦
大花金鸡菊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大斑: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小斑: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 Bipolaris mayd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