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3数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迭代(一)——方程求解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迭代(一)——方程求解

Do M n , n, 2, 100
运行结果:
M n_Integer : Module y, k , m 2; k m ^ n 1 ;
x Mod k, n ;
Print n, " ", PrimeQ n , " ", x, "
", GCD m, n
Do M n , n, 2, 100
2 True 0 2 3 True 1 1 4 False 0 2 5 True 1 1 6 False 2 2 7 True 1 1 8 False 0 2 9 False 4 1 10 False 2 2 11 True 1 1 12 False 8 2 13 True 1 1 14 False 2 2 15 False 4 1 16 False 0 2 17 True 1 1 18 False 14 2 19 True 1 1 20 False 8 2 21 False 4 1 22 False 2 2 23 True 1 1 24 False 8 2 25 False 16 1 26 False 2 2 27 False 13 1 28 False 8 2 29 True 1 1 30 False 2 2 31 True 1 1 32 False 0 2 33 False 4 1 34 False 2 2 35 False 9 1 36 False 32 2 37 True 1 1 38 False 2 2 39 False 4 1 40 False 8 2
99 False 3 27 100 False 1 67 Null2
m=4 时
输入程序:
M n_Integer : Module y, k , m 4; k m ^ n 1 ; x Mod k, n ; Print n, " ", PrimeQ n , " ", GCD m, n , " ", x Do M n , n, 2, 100

mathematica 数学实验报告

mathematica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1)班郝玉霞201171020107数学实验一一、实验名:微积分基础二、实验目的:学习使用Mathematica的一些基本功能来验证或观察得出微积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

三、实验环境:学校机房,工具:计算机,软件:Mathematica。

四、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Mathematica作图来验证高中数学知识与大学数学内容。

五、实验的内容和步骤及结果内容一、验证定积分dttsx⎰=11与自然对数xb ln=是相等的。

步骤1、作积分dttsx⎰=11的图象;语句:S[x_]:=NIntegrate[1/t,{t,1,x}]Plot[S[x],{x,0.1,10}]实验结果如下:21图1dttsx⎰=11的图象步骤2、作自然对数xb ln=的图象语句:Plot[Log[x],{x,0.1,10}] 实验结果如下:2 1图2xb ln=的图象步骤3、在同一坐标系下作以上两函数的图象语句:Plot[{Log[x],S[x]},{x,0.1,10}] 实验结果如下:21图3dttsx⎰=11和xb ln=的图象内容二、观察级数与无穷乘积的一些基本规律。

(1)在同一坐标系里作出函数xy sin=和它的Taylor展开式的前几项构成的多项式函数3!3xxy-=,!5!353xxxy+-=,⋅⋅⋅的图象,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的图象向xy sin=的图像逼近的情况。

语句1:s[x_,n_]:=Sum[(-1)^(k-1)x^(2k-1)/((2k-1)!),{k,1,n}]Plot[{Sin[x],s[x,2]},{x,-2Pi,2Pi},PlotStyle->{RGB[0,0,1]}] 实验结果如下:64242图4x y sin =和它的二阶Taylor 展开式的图象语句2:s[x_,n_]:=Sum[(-1)^(k-1)x^(2k-1)/((2k-1)!),{k,1,n}]Plot[{Sin[x],s[x,3]},{x,-2Pi,2Pi},PlotStyle->{RGB[0,1,1]}] 实验结果如下:642321图5x y sin =和它的三阶Taylor 展开式的图象语句3:s[x_,n_]:=Sum[(-1)^(k-1)x^(2k-1)/((2k-1)!),{k,1,n}]Plot[{Sin[x],s[x,4]},{x,-2Pi,2Pi},PlotStyle->{RGB[0,1,0]}] 实验结果如下:642321图6x y sin =和它的四阶Taylor 展开式的图象语句4:s[x_,n_]:=Sum[(-1)^(k-1)x^(2k-1)/((2k-1)!),{k,1,n}]Plot[{Sin[x],s[x,5]},{x,-2Pi,2Pi},PlotStyle->{RGB[1,0,0]}] 实验结果如下:642321图7x y sin =和它的五阶Taylor 展开式的图象语句5:s[x_,n_]:=Sum[(-1)^(k-1)x^(2k-1)/((2k-1)!),{k,1,n}] Plot[{Sin[x],s[x,2],s[x,3],s[x,4],s[x,5] },{x,-2Pi,2Pi}] 实验结果如下: 6422图8xy sin=和它的二、三、四、五阶Taylor展开式的图象(2)分别取n=10,20,100,画出函数xkkynk)12sin(1211--=∑=在区间[-3π,3π]上的图像,当n→∞时,这个函数趋向于什么函数?语句1:f[x_,n_]:=Sum[Sin[k*x]/k,{k,1,n,2}]Plot[f[x,10],{x,-2Pi,2Pi},PlotStyle->{RGB[0,0,1]}]实验结果如下:6420.5图9 n=10时,xkkynk)12sin(1211--=∑=的图像语句2:f[x_,n_]:=Sum[Sin[k*x]/k,{k,1,n,2}]Plot[f[x,20],{x,-2Pi,2Pi},PlotStyle->{RGB[0,0,1]}] 实验结果如下:6420.5图10 n=20时,xk k y nk )12sin(1211--=∑=的图像语句3:f[x_,n_]:=Sum[Sin[k*x]/k,{k,1,n,2}]Plot[f[x,100],{x,-2Pi,2Pi},PlotStyle->{RGB[0,0,1]}] 实验结果如下:6420.5图11 n=100时,xk k y nk )12sin(1211--=∑=的图像(3)分别取5,15,100,,在同一坐标系里作出函数x x f sin )(=与∏=-⋅=nk k x x x p 1222)1()(π在区间[-2π,2π]上的图像。

圆锥曲线三个经典实验 (6)

圆锥曲线三个经典实验 (6)

数学实验报告实验序号:3日期:2015年3月28日班级:12组别:123成员:林佳彦林佳佳刘嘉棣郑素萍黄永欣1.实验名称:关于圆锥曲线产生的三个经典实验2.实验目的:沿着历史的轨迹,重走前人发现圆锥曲线的历程。

重现圆锥曲线产生的三个经典实验——梅内克缪斯的割圆锥法、阿波罗尼奥斯的割圆锥法、Dandelin双球实验。

探讨圆锥曲线的种类和各种圆锥曲线产生的条件。

3.实验方法:利用实物、模具观察,利用几何画板课件进行探讨、反思4.实验器材:卡纸、水、橡皮泥、乒乓球、透明软文件夹5.实验过程:(操作步骤、异常情况报告、处理方法)一、梅内克缪斯割圆锥法——最早对圆锥曲线的命名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学者梅内克缪斯首先发现了圆锥曲线.他用平面去截圆锥曲面而得到截痕,并称之为圆锥曲线.当时的圆锥曲面都是通过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而成的.根据轴三角形顶角的不同,将圆锥曲面分为锐角圆周、钝角圆锥和直角圆锥.Menaechmus用垂直于一条母线的平面去截这三种圆锥面,得到三种不同的截痕。

在锐角圆锥上的截痕定义为椭圆,钝角圆锥上的截痕是双曲线(的一支),在直角圆锥上的截痕是抛物线.值得注意的是,梅内克缪斯虽然推导了圆锥曲线的一些性质,但并没有建立焦点、焦半径的概念.并且当时所使用的旋转体均为直角三角形,得到的均为正圆锥,有一定的局限性.(1)我们小组通过用建立坐标轴的方式,将梅内克缪斯割圆锥法用现在定义的圆锥曲线方程进行验证,发现其与现在的圆锥曲线方程是相符的.即两种定义是相符的,满足了定义的一致性.○1直角圆锥:∵平面DEG⊥平面ABC,平面PVR⊥ABC∴QP⊥平面ABC∴PQ⊥RV又∵RV是直径,根据射影定理∴PO²=RO×OV∵△HDG∽DOV∴DO OV DO DG=OV=HD DG HD∙⇒且RO=HD∴PO2=RO×OV=HD×DO DGHD∙=DO×DG若我们建立以D为圆心,DF为X轴的直角坐标系,P点坐标为(x,y)则得到曲线方程为:2y DG x=∙,其中DG由点D的位置决定,是一个常数这正好符合我们现代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的方程。

数学实验报告样本

数学实验报告样本

数学实验报告实验序号:3 日期:2013年12 月14 日11(2k +=【调试结果】k x1 x2 x30 0.8 1.5 41 -0.81335 2.0766 1.61042 0.89679 1.9105 1.973 -1.7856 1.8956 1.89844 -1.9037 1.8955 1.89555 -1.8955 1.8955 1.8955所求的解是:x1=-1.,x2=1.,x3=1.,迭代步数:5【情况记录】1.对分法简单,然而,若在是有几个零点时,只能算出其中一个零点,它不能求重根,也不能求虚根.另一方面,即使在上有零点,也未必有。

这就限制了对分法的使用范围。

对分法只能计算方程的实根。

对分法的收敛速度较慢,它常用来试探实根的分布区间,或求根的近似值.寻找满足定理条件的等价形式是难于做到的。

事实上,如果为的零点,若能构造等价形式而,由的连续性,一定存在的邻域,其上有,这时若初值迭代也就收敛了。

由此构造收敛迭代式有两个要素,其一,等价形式应满足;其二,初值必须取自的充分小邻域,这个邻域大小决定于函数,及做出的等价形式。

松弛法的加速效果明显,甚至不收敛的迭代函数经加速后也能获得收敛.松弛法要先计算'()kx,在使用中有时不方便,而Altken 公式,它的加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同样可使不收敛的迭代格式获得收敛。

5.牛顿法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对分法。

牛顿法也有局限性。

牛顿法至少是二阶收敛的,而在重根附近,牛顿法是线性收敛的,且重根收敛很慢。

另外,在牛顿法中,选取适当迭代初始值是求解的前题,当迭代的初始值在某根的附近时迭代才能收敛到这个根,有时会发生从一个根附近跳向另一个根附近的情况,尤其在导数数值很小时。

数学实验报告数据拟合

数学实验报告数据拟合

实验报告一·实验指导书解读本次实验是通过两个变量的多组记录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寻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要紧有两种:一是线性关系(一次函数);二是非线性关系(非一次的其它一元函数)。

因此本实验做两件事:一是线性拟合(练习1);二是非线性拟合(练习2、3、4)。

练习2是用多项式函数拟合,练习3是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三角函数、分式有理多项式函数等初等函数拟合,练习4是用分段函数(非初等函数)拟合。

二、实验打算1.用线性函数拟合程序线性拟合曲线ft1可由如下mathematica程序求出:lianxi1biao= { {100,45} , {110,51} , { 120,54} , {130,61} , {140,66} , {150,70} , {160,74} , {170,78} , {180,85} , {190,89} }ft1=Fit[lianxi1biao,{1,x},x]gp = Plot [ ft1 , {x,100,190} , PlotStyle -> { RGBColor[1,0,0]} ]fp = ListPlot [ lianxi1biao,PlotStyle->{PointSize[],RGBColor[0,0,1]} ]Show[fp,gp]a= ;b= ;f[x_]=a*x+b;dareta=Sum[(lianxi1biao[[i,2]]-f[lianxi1biao[[i,1]]])^2,{i,1,10}]修改、补充程序:要说明拟合成效,要紧从形(大多数散点是不是在拟合曲线上或周围)与量(残差是不是小)!计算残差的程序:假设对两个变量的多组记录数据已有程序biao={{x1,y1},{x2,y2},…,{xn,yn}}而且通过Fit取得线性拟合函数y=ax+b咱们能够先概念函数(程序)f[x_]:=a*x+b再给出计算残差的程序dareta=Sum[(biao[[i ,2]]-f[biao[[i ,1]]])^2,{i ,1, n}]程序说明:biao[[i]]是提取表biao的第i行,即{xi,yi}biao[[i ,1]] 是提取表biao的第i行的第一个数, 即xibiao[[i ,2]] 是提取表biao的第i行的第一个数, 即yibiao[[i ,2]]-f[biao[[i ,1]]] 即yi-(a*xi+b)实验思路1、先对练习1的十组数据线性拟合,并从形与量看拟合成效;2、对练习1的十组数据中的九组数据线性拟合,并从形与量看拟合成效;3、对练习1的十组数据中的八组数据线性拟合,并从形与量看拟合成效;4、对练习1的十组数据中的七组数据线性拟合,并从形与量看拟合成效;5、对练习1的十组数据中的六组数据线性拟合,并从形与量看拟合成效。

数学实验实习报告

数学实验实习报告

数学实验实习报告一、引言数学实验实习是数学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数学建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实习过程中的实验内容、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实习的感悟和体会。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实验目的如下:1.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和运用数学软件和工具,如MATLAB、Mathematica等;3.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科学合理的结论;4. 提升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习的主题是“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预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数学模型和算法,对给定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以期给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与市场调研相关的数据,包括产品销售额、消费者满意度、竞争对手信息等。

2.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剔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

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索,包括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

4. 模型构建: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

5. 模型评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6. 结果展示: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绘制相关图表,给出对市场趋势和销售预测的结论。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对市场调研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市场趋势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增长率等。

2. 销售预测:通过建立销售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销售额进行预测,为公司制定销售策略提供参考。

3.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通过对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和改进方向,提高产品竞争力。

4.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策略,为公司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组合数字_实验报告(3篇)

组合数字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理解组合数字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组合数字,又称组合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r个元素(r≤n),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法数。

用符号C(n, 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n, r) = n! / [r! (n-r)!]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 = n (n-1) (n-2) ... 2 1。

三、实验内容1. 理解组合数字的概念,掌握组合数字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组合数字的理解。

3. 应用组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验步骤1. 理解组合数字的概念,学习组合数字的计算公式。

2. 分析以下实例,计算组合数字:(1)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求组合数C(5, 3)。

(2)从7个不同的字母中,任取4个字母,求组合数C(7, 4)。

3. 应用组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1)已知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从中任选10名学生参加比赛,求参加比赛的学生组合数。

(2)一个班级有6名男生和4名女生,从中任选3名学生担任班委,求班委的组合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结果:(1)C(5, 3) = 5! / [3! (5-3)!] = 10(2)C(7, 4) = 7! / [4! (7-4)!] = 352. 实际问题解答:(1)参加比赛的学生组合数:C(40, 10) = 40! / [10! (40-10)!] = 3,838,380(2)班委的组合数:C(6, 3) C(4, 0) = (6! / [3! (6-3)!]) (4! / [0!(4-0)!]) = 203. 分析:(1)通过计算组合数字,我们可以知道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r个元素的方法数,这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选举、抽奖等。

(2)组合数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优解,提高工作效率。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其中是一个非常小的数。这相当于是对(1。1)中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我们希望比较(1。1)和(1。2)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1。1)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函数:“roots”和“poly”。
(3)取矩阵阶数n=20或者更大,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观察记录并分析不同的问题及消去过程中选择不同的主元时计算结果的差异,说明主元素的选取在消去过程中的作用。
(4)选取其他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随机生成矩阵,计算其条件数。重复上述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程序:
建立M文件:
function x=gauss(n,r)
实验总结:
利用MATLAB来进行病态问题的实验,虽然其得出的结果是有误差的,但是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对一个多次的代数多项式的其中某一项进行很小的扰动,对其多项式的根会有一定的扰动的,所以对于这类病态问题可以借助于MATLAB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二插值法
实验2.1(多项式插值的振荡现象)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五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
实验5。1(主元的选取与算法的稳定性)
问题提出:Gauss消去法是我们在线性代数中已经熟悉的.但由于计算机的数值运算是在一个有限的浮点数集合上进行的,如何才能确保Gauss消去法作为数值算法的稳定性呢?Gauss消去法从理论算法到数值算法,其关键是主元的选择。主元的选择从数学理论上看起来平凡,它却是数值分析中十分典型的问题.
其中若变量a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为一个n维的向量。设a的元素依次为,则输出u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

大学新生数学实验报告

大学新生数学实验报告

大学新生数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加强大学新生对数学实验的了解;2. 培养大学新生在数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3. 提高大学新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掌握数学实验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实验背景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个具体的数学实际问题。

三、实验内容1. 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2. 利用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进行问题求解;3. 实验成果呈现。

四、实验过程1. 小组组建和问题理解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组成了一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小组。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选择题目“如何在餐厅设置合理的座位布局,使得最多的顾客同时非常方便地进餐”。

2. 讨论和方案制定在问题理解阶段,我们首先对题目进行概念分析,明确餐厅座位布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

我们通过访问多家餐厅,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座位布局,并收集了一些顾客的意见和建议。

在讨论阶段,我们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结合我们的数学知识,制定了一个以最大化就座容量和便利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3.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我们依次进行了以下步骤:1. 餐厅空间的测量和建模:我们对餐厅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用平面图表达出来;2. 客流量和服务时间的统计:我们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统计了到访餐厅的顾客人数和平均用餐时间,得到了客流量和服务时间的参数;3. 座位布局设计:为了最大化座位容量和便利性,我们采用了柔性座位布局方法,不同日期、时间段甚至个别顾客的用餐需求都被充分考虑;4. 模拟实验: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我们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 最优方案的确定:通过比较模拟实验结果,我们找到了最佳的座位布局方案。

4. 实验成果呈现在最后阶段,我们撰写了实验报告,并以PPT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我们的实验成果。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考试要求:1、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操作过程及运行结果,结论等内容。

2、内容要多样性,所举例子不能偏离实验目的。

3、请在Matlab7.0以上版本上完成所有操作过程。

4、考试内容应涵盖实验3-17,其中实验11、14以及实验18-23可自行选择。

5、实验12中的内容请选择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成绩,并对成绩基于Matlab 软件平台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有关函数的函数图像,导数,最值,级数及函数逼近的问题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MATLAB软件做平面函数在各种坐标下的图形和空间函数在各种坐标下的图形。

2、学会用MATLAB软件计算导数和函数最值应用最值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用MATLAB判别级数的敛散性。

4、加深对函数项级数的认识并了解与此相关的函数逼近知识。

二.实验内容:1.平面函数在各种坐标系下的图形。

2.空间函数在各种坐标系下的图形。

3.用数值计算和图形展示研究函数的导数;计算函数的导数和最值。

4.用函数最值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5.用数值计算和图形展示结合研究级数敛散性;用符号演算法和数值计算法计算数项级数的和。

三.相关知识1.平面、空间曲线1)平面空间曲线的表示形式2) 曲线绘图的MATLAB命令3)输出图形的修饰2、空间曲面绘制的MATLAB命令3、导数最值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求导数极值的MATLAB命令4、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概念。

5、级数判别法的几个常用结论;与级数相关的一些MATLAB命令四.实验过程(操作过程,运行结果及结论)一.函数及其图形显示1.平面图形;例1做函数32--+(-10≤x≤10)的图形。

x xy=2x6187分析:此函数定义域为R,所以在-10≤x≤10内用MATLAB作图程序为:x=-10:0.1:10;y=2*x.^3-6*x.^2-18*x+7;plot(x,y)所得图像为:结果分析:通过反复取值得横x=-10:0.1:10;坐标的取值,若间隔太大则作图不精确。

认识勾股定理实验报告

认识勾股定理实验报告

认识勾股定理实验报告1. 引言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基础、最经典的定理之一,广泛应用于几何和物理领域。

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认识勾股定理,既可以增加对定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测量两条直角边的长度,验证勾股定理的准确性,并通过计算、绘制图像等方式增进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直尺- 量角器- 两段长度不等的细木条- 卷尺- 笔、纸、尺等常用文具3.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作直角三角形首先,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选择两段长度不等的细木条,确定一条为底边,另一条为高。

将底边和高按直角相连,固定在一块平面上,确保三角形的形状固定。

步骤二:测量边长使用卷尺分别测量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步骤三:计算结果根据测得的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使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根据定理,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 + b^2 = c^2,其中a和b分别为直角边的长度,c为斜边的长度。

步骤四:绘制图像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勾股定理,可以将测得的直角三角形按比例绘制在纸上,标注出各边的长度,并使用直尺连接直角边和斜边。

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三边之间的关系。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进行测量并计算后,可以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并进行比较分析。

直角边a长度(cm) 直角边b长度(cm) 斜边c长度(cm) a^2+b^2 c^2 相对误差-3 4 5 2525 05 12 13 169169 0... ... ... ... ... ...通过比较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进行多次实验后计算得到的a^2+b^2与c^2基本相等。

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证明了勾股定理的有效性。

5.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勾股定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实践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定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计量经济学试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试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试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1:单方程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和统计检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量经济学专用软件(Eviews)使用方法,理解和正确解释输出结果。

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

运用Eviews软件完成对线形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以及进一步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软件Eviews5.03实验数据甲商品从1988―2021年的销售量Y/千个,价格X1 /(元/个),售后服务支出X2 /万元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21 2021 2021Y 121 133 130 126 131 147 148 159 160 156 155 157 179 189 180 183 202 200X1 1500 1490 1480 1470 1460 1450 1440 1430 1420 1410 1400 1390 1380 1370 1360 1350 1340 1330 X2 12 15 13 10 11 14 13 15 13 12 11 10 15 15 13 12 14 12 12021 2021 2021 2021201 203 258 234 1320 1310 1300 1290 11 10 15 12 4实验内容及其步骤实验内容:研究甲商品1988―2021年价格和售后服务支出对销售量的影响。

其中,销售量Y、价格X1、售后服务支出X2的数据如上所示。

建立多元线性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为:Yi = β0 + β1X1i + β2X2i + μi实验步骤:1、建立工作文件:双击Eviews,进入Eviews主界面在主菜单上依次点击File → New → Workfile,出现Workfile对话框,在workfile frequency中选择Annual,在Start里输入起始日期1988,在End里输入结束日期2021。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学号:15281183 姓名:李明安实验一1.实验目的:简单数值计算体验题,编写程序验证并打印输出。

2.实验内容,算法,流程图及主要符号说明。

(1)调用函数名“math.h”进行数学运算(2)在计算结果前加上(int)表示强行将结果用整数表示;0x表示16进制数。

(3)pow(m,n)表示m的n次方;log表示ln;sqrt(n)表示n的算术平方根。

3.完整的程序清单。

int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int key1, key2, key3, key4, key5;key1 = 5 * (0x10 + 12 / 3) - 012 + 0x2f;key2 = (int)sin(30 * 3.14159 / 180) - (int)cos(60 * 3.14159 / 180);key3 = (int)log(pow('z' - 'a' + 1.0, 2)) + (int)log10(pow(10.0, 3));key4 = sqrt(pow(3.1415926, 2) + 1);key5 = 23.582 / (7.96 / 3.67);printf("key1=%d\nkey2=%d\nkey3=%d\nkey4=%d\nkey5=%d\n", key1, key2, key3, key4, key5);return 0;}4.输出结果。

5.调试分析、体会及存在的问题。

不了解0和0x在数前表示什么意思实验二1.实验目的:用scanf函数输入如下结果2.实验内容、算法流程图及主要符号说明(1)整数型、int、%d;字符型、char、%c;小数型、float、%f 3.完整程序清单#include"stdafx.h"int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int a, b;char c1, c2;float x, y, z;printf("input a\n");scanf_s(" %d", &a);printf("input b\n");scanf_s(" %d", &b);printf("input c1\n");scanf_s(" %c", &c1);printf("input c2");scanf_s(" %c", &c2);printf("input x\n");scanf_s(" %f", &x);printf("input y\n");scanf_s(" %f", &y);printf("input z\n");scanf_s(" %f", &z);printf("%d,%d,'%c','%c',%f,%f,%f\n", a, b, c1, c2, x, y, z);return 0;}4输入、输出结果。

遗传算法实验

遗传算法实验

实验四遗传算法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编码策略,并利用遗传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理解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并测试主要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TravelingSalesmanProblem)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

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经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

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

TSP问题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

该问题可以被证明具有NPC计算复杂性。

因此,任何能使该问题的求解得以简化的方法,都将受到高度的评价和关注。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正是基于模仿生物界遗传学的遗传过程。

它把问题的参数用基因代表,把问题的解用染色体代表(在计算机里用二进制码表示),从而得到一个由具有不同染色体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这个群体在问题特定的环境里生存竞争,适者有最好的机会生存和产生后代。

后代随机化地继承了父代的最好特征,并也在生存环境的控制支配下继续这一过程。

群体的染色体都将逐渐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族最适应环境的类似个体,即得到问题最优的解。

要求利用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最短路径。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参考实验系统给出的遗传算法核心代码,用遗传算法求解TSP的优化问题,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2、对于同一个TSP问题,分析种群规模、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3、增加1种变异策略和1种个体选择概率分配策略,比较求解同一TSP问题时不同变异策略及不同个体选择分配策略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4、上交源代码。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图。

2、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的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1)遗传算法执行方式说明:适应度值计算方法:当前路线的路径长度个体选择概率分配方法:适应度比例方法选择个体方法:轮盘赌选择交叉类型:PMX交叉变异类型:两点互换变异(2)实验模拟结果:城市个数历欢最好适应度历次最差适应度运行时间/血688.854388.3543379910146.009154.679352515210.027250.067429720278.942366.18L644025392.002■168,03630430513.155567.738704735627.6336S4.323855240745.577735,756927245727.03S25.06810434图2图1由图1和图2可知,遗传算法执行时间随着TSP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大致为线性增长。

浮沉子实验报告

浮沉子实验报告

浮沉子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可乐瓶里的浮沉子实验报告制作人:甘胜军(68)、张萍萍(13)实验器材:可乐瓶1个,小药瓶1个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开始小药瓶悬浮在水中;用手挤压可乐瓶,就可以看到小药瓶下沉了;松开手,小药瓶又浮了起来,恢复到初始状态。

你竟能随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

而且随着你手的力度变化,你还能控制它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

实验原理:(1)在大瓶中装水至将满而未满的程度,将做好的浮沉子开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调整浮沉子刚能竖直浮出水面,拧紧瓶盖,这样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闭了一段空气。

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沉子能静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

(2)接下来,当用手挤压瓶子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波以耳定律)。

这增大的压强传递给水,将水压入小瓶中(如右图示),小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帕斯卡原理)。

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加,当浮沉子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浮沉子就向下沉。

如果手用力恰当,使得浸没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则浮沉子将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通过这个精彩的实验,你不仅能看到颇为生动有趣的现象,也一定能启迪你的智慧。

现在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吗那么请你用身边的材料也快来做个浮沉子吧!和你的同学、朋友们做的浮沉子,比一比,交流探讨探讨,相信你还会有新的收获!篇二: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题记: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

正是实验家使理论家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

——帕格尔斯,物理学家。

“浮沉子”原名“笛卡儿潜水器”,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笛卡儿(rene descarte, 1596-1650)在十七世纪为了示范浮力定律而发明的。

“浮沉子”也是八年级物理浮力学习后一个课外小实验。

离散数学实验3报告讲解

离散数学实验3报告讲解

离散数学实验3报告讲解实验报告⽬录第⼀章实验概述 (3)1.1实验⽬的 (3)1.2实验内容 (3)1.3实验环境 (3)第⼆章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 (4)2.1实验原理 (4)2.1.1建⽴图的邻接矩阵,判断图是否连通 (4)2.1.2 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 (4)2.1.3对不连通的图输出其各个连通⽀ (5)2.2实验过程(算法描述) (5)2.2.1 程序整体思路 (5)2.2.2具体算法流程 (5)第三章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7)3.1建⽴图的邻接矩阵并判断图是否连通的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7)3.1.1输⼊⽆向图的边 (7)3.1.2建⽴图的连接矩阵 (8)3.2其他功能的功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9)3.2.1计算节点间的距离 (9)3.2.2判断图的连通性 (9)3.2.3输出图的连通⽀ (10)3.2.4退出系统 (10)第四章实验收获和⼼得体会 (11)4.1实验收获 (11)4.2⼼得体会 (12)第五章实验源程序清单 (13)5.1程序代码 (13)第⼀章实验概述1.1 实验⽬的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图的矩阵表⽰,图的连通性,图的遍历,以及求图的连通⽀⽅法。

通过实验,帮助学⽣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常⽤的离散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实验提⾼学⽣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的能⼒,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使学⽣具备程序设计的思想,能够独⽴完成简单的算法设计和分析。

1.2 实验内容以偶对的形式输⼊⼀个⽆向简单图的边,建⽴该图的邻接矩阵,判断图是否连通(A),并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B),对不连通的图输出其各个连通⽀(C)。

注意:题⽬类型分为A,B,C三类,其中A为基本题,完成A类题⽬可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其他均为加分题,并按字母顺序分数增加越⾼。

基本要求如下:程序需具有基本的容错控制,在输⼊错误时有处理⼿段;程序界⾯友好,需要输⼊的地⽅有输⼊说明,说明输⼊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等;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应该详细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思路,描述算法思想,不能⽤源程序代替算法;测试数据应全⾯,包括⾮法输⼊的处理结果等都应包含在内。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与处理6、实验结果7、误差分析8、结论1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特性,包括其输出电压、电流与光照强度、负载电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111 具体目标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

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

12 实验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光源模拟器(可调节光照强度)数字万用表可变电阻箱数据采集系统121 设备参数太阳能电池板的规格和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光源模拟器的光照强度调节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万用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可变电阻箱的阻值范围和调节精度:____________________13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当光子入射到半导体材料中,会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不同方向移动,形成电流和电压。

131 短路电流(Isc)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短路时,测量得到的电流即为短路电流,它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132 开路电压(Voc)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开路时,测量得到的电压即为开路电压,它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减缓。

133 输出功率(P)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出电压(V)与输出电流(I)的乘积,即 P = V × I。

当负载电阻与太阳能电池的内阻匹配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功率点(MPP)。

14 实验步骤141 实验准备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各仪器的连接正确。

将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光源模拟器下方,调整位置使其均匀受光。

142 测量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调节光源模拟器的光照强度为最小值,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 和开路电压 Voc ,记录数据。

三年级实验报告

三年级实验报告

三年级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三年级数学和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观察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材料•秤•物体(例如:苹果、橙子、铁块)•尺子•实验记录表格3. 实验步骤步骤一: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物体的名字:苹果、橙子、铁块,并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物体,并思考它们的特点。

步骤二:1.老师把每个物体放在秤上,称量它们的质量,然后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三:1.老师把每个物体放在桌子上,用尺子测量它们的体积,然后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物体质量(克)体积(立方厘米)苹果150 100橙子200 120铁块300 5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质量较大的物体在秤上的显示数值也较大,质量和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2.体积较大的物体通常质量也较大,但不是绝对的,也有特殊情况。

3.铁块的质量最大,同时体积最小,说明铁块比苹果和橙子更加紧密和坚实。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物体的质量和大小有一定的关系,质量较大通常意味着物体较大。

2.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成正比,体积较大的物体不一定质量也大。

3.体积较小的物体有可能是由于物体内部更加紧密和坚实,例如铁块。

6. 实验思考1.本实验的实验环节和数据分析是否符合预期结果?2.是否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证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3.你还有其他关于质量和体积的问题吗?7. 实验拓展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进一步拓展的实验包括:1.探究不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2.研究其他因素对质量和体积的影响,例如温度和湿度。

8.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03 日期:2012 年 9 月 20 日
班级
计算科学1102班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方程(组)求根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用MATLAB 工具求方程(组)的解 实验所用软件及版本:MA TLAB7.0.1 主要内容(要点):解方程(组)
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结果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1、 求下列方程在限制条件下的根:
(1) ,-2<x<2;
解:输入
ezplot('x^4-2^x',[-2,2])
grid on
得到图像
-2-1.5-1-0.500.51 1.52-2
024
6
8
1012
14
16
x
x 4-2x
根据图像可知两个根分别在x=-0.9,x=1.25附近,则
先输入
f=inline('x^4-2^x','x');
y1=fzero(f,-0.9)
y2=fzero(f,[-1,-0.5])
[x,f,h]=fsolve(f,-0.9)
得到结果为
y1 = -0.8613,y2 =-0.8613,
x = -0.8613,f =1.7585e-010,h = 1
再输入
f=inline('x^4-2^x','x');
y1=fzero(f,1.25)
y2=fzero(f,[1,1.5]) [x,f,h]=fsolve(f,1.25) 得到结果为 y1 =1.2396,y2 =1.2396 x =1.2396,f =1.5099e-014,h = 1
所以方程的两根为x = -0.8613和x =1.2396
2、解
r R ө
输入: syms R cos_r=(200-R^2)/200;
cos_R=R/20;
afa_r=2*acos(cos_r);
afa_R=2*acos(cos_R); f=50*afa_r+R^2*afa_R/2-50*sin(afa_r)-R^2*sin(afa_R)/2-pi*100/2;
R=solve(f);
eval(R) 得到结果为:
ans =11.5873 所以栓牛鼻子的绳长应为:11.5873米
3、解:先建立函数子程序,设子程序命名为fun.m function f=fun(t)
x=t(1);
y=t(2); z=t(3); f(1)=9*x^2+36*y^2+4*z^2-36; f(2)=x^2-2*y^2-20*z; f(3)=16*x-x^3-2*y^2-16*z^2; 再输入 t0=[0,0,0]; [t,f,h]=fsolve(@fun,t0) 得到结果为t = 0.1342 0.9972 -0.0985 f =1.0e-008 *(0.7690 -0.0418 -0.1054) h =1 所以函数在原点的近似解为(0.1342,0.9972, -0.0985)
4、
解:输入
ezplot('(x-2)^2+(y+2*x-3)^2=5') grid on hold on
ezplot('18*(x-3)^2+y^2=36')
-6-4-2
0246
-6
-4
-2
2
4
6
x
y
18 (x-3)2+y 2=36 = 0
可知四个交点分别在(1.5,2)、(1.5,-3)、(3.5,-5.5)和(4,-4)
分别输入 t0=[1.5,2];
[t,f,h]=fsolve(@fun,t0) 得到t =1.6581 1.8936 f =1.0e-014 *
0.0888 0.7105 h =1
同样输入 t0=[1.5,-3];
[t,f,h]=fsolve(@fun,t0) 得到
t = 1.7362 -2.6929 f =1.0e-011 *
0.2151 0.2082 h =1 再输入
t0=[3.5,-5.5];
[t,f,h]=fsolve(@fun,t0)
得到结果为t =3.4829 -5.6394 f =1.0e-008 *
0.4453 0.4652 h =1
最后输入 t0=[4,-4];
[t,f,h]=fsolve(@fun,t0) 得到结果为
t =4.0287 -4.1171 f =1.0e-012 *
0.1252 0.8882 h =1
综上得交点分别为 (1.6581,1.8936)、(1.7362, -2.6929)、 (3.4829 ,-5.6394)、(4.0287,-4.1171)
实验结果报告与实验总结以及思考与深入:
教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