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地区电网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

地区电网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
损、 能耗、 运行费用最小的 目的。 实际调度 中, 时刻都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及调 若 整, 变压器分接头 和电容 器组要频繁动作 , 致使可
靠性受到影 响。故须采用把各母 线 电压控制在合
o n ra ig te v l g u l y wih u r n fice s h ot e q ai t o t wo k a n a t d
F nag 02 0 , hn ;. nh i o e u pyB ac o ayWesu 02 0 ,hn) eyn 3 20 C ia3Wesu P w r p l r hC mpn , nh i 3 10C i S n a 摘 要 : 详 细 分析 了基 于 变 电站 与基 于灵 敏度 分
wo k r. Ke o d : v l g re t n s n i vt n l— y W r s ot e c rci ; e s t i a ay a o o i y
h t o fc n r ln h e st t .Byc re t t em eh d o o tol g t es n iiiy i v r c— o ig t ev l g tst h o y,av l g n r ln n h ot ea i i t e r a en ot ec tol g a o i sr tg sp tfr r .Thsa t l l u tae y i u o wad i ri eas smm aie c o r s z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2 卷 第 1 1 期 ( 总第 7 期 ) 4
文章编号 : 10 64 (060 — 0 一 5 05 5820 )1 0砷 0

力 学

V0 . 1No 12 0 12 . 0 6

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还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就设计与优化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无功补偿的原理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一个等大反向的无功电流,来抵消原系统产生的无功电流,从而达到纠正功率因数的目的。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提高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

2、减少电力输送线路的损耗。

3、提高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二、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构成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主要由无功发生器、控制器、电容器和滤波器等组成。

1、无功发生器:是指产生相应大小的无功电流来抵消原系统的无功电流。

2、控制器:通过测量电网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

3、电容器和滤波器:用于支持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载,防止电力系统漏电和保护设备。

三、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控制器的选择应该根据无功补偿设备的类型和控制方式来确定。

控制器应该具有灵活的控制方式,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

2、选择合适的无功发生器:无功发生器的种类较多,应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比如,有些电力系统中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无功补偿,这时候就需要选择高速的无功发生器。

3、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和滤波器:电容器和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应该根据电力负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电容器和滤波器应该具有较高的电容量和滤波效率,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支撑和保护。

四、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优化通过对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可以使得无功补偿设备的调节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比如,可以通过控制器的PID算法来调节无功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使得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更接近于1。

基于免疫算法的地区电网无功综合效益优化

基于免疫算法的地区电网无功综合效益优化

t e e y o t zn h y t e i e e i f r a tv o r A e c i e p we p i ii g p o r m s c mp l d b s d o h r b p i i g t e s n h t b n ft o e c i e p we . mi c s r a tv o r o t z n r g a i o i a e n m e
I c n a c lr t a c l t n a d b i g c n i e a l c n mi e e i o r g o a o rn t r A a c e e a e c lu a i n rn o sd r b e e o o c b n ft t e i n l we e wo k. o s p Ke r s e c i e p we pt z to y wo d :r a tv o r o i a i n;i mi mm u e a g rt m ( A ) c i e p we o s e i n lp we e wo k n lo i h I ;a t v o r l s ;r go a o rn t r
Ab ta t src :Th mmu e ag rt m ( A ) ue n r a t e p we p i z t n o o r s se smuae h rn i ls o ei n lo i h I sd i e c i o ro tmiai f p we y tm i lt st e p icpe f v o
r go a o r n t r a o h mi i ie a t e p we o sa d me tt e p we a t rr q ie e to c lp we y t m , e i n lp we e wo k c n b t n m z c i o r l s n e h v o rf c o e u r m n f l a o rs se o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建设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建设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建设摘要:随着电网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不断细化,电网无功补偿安装容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电网的负荷需要,但电网无功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就目前县级电网无功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无功优化;管理;电网1 无功优化建设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以改善电压质量、降低损耗、节约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无功优化管理水平为目的,逐步实现变电站、配电线路、低压配电台区的全网分区、分层电压无功优化。

2 无功优化的目的经过近几年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公司所属35kv及以上变电站基本上安装了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

但变电站的电容器均采用断路器分组投切方式。

这种采用人工投切电容器组的方式不能根据负荷及时的输出无功,且大大的加重了主变有载调压的动作次数,给我局设备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3 目前现状1)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的还较少,不能够满足需要。

2)没有开展全网无功优化计算,还处于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和仅仅凭借经验从事的状态。

需要进一步完善全网优化、提高优化效果。

3)农网低压线路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损耗较大,没有达到经济运行的要求。

4)随着近几年“农网改造”、“农网完善工程”、“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及“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等农网工程的开展,对全市农村低压线路和设备进行了改造,增补了大批台区无功补偿装置。

目前县级电网低压配电台区的随器、随机补偿容量基本满足要求。

但因未加装配电台区采集终端,也无法对低压补偿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远方控制。

5)无法实时监测用户的无功补偿情况,大用户不及时投退电容器会影响电网的无功补偿效果。

4 存在问题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及日益复杂,电压无功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表现在无功补偿虽然达到局部最优,但是全网电压无功质量却上不去。

目前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规划和无功控制都是局部补偿,不能考虑到全网进行优化补偿。

目前县级无功电压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如:高、中、低压无功管理分离,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管理上的脱节;无功管理理论缺乏、人员素质不高,还处于依据粗略、传统的计算方法和凭借经验指导工作;无功补偿进行了分层、分级补偿,在区域内达到了效果,但是没有实现全网的整体优化补偿。

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

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

麈月科技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汪海寰’(宁夏固原县供电局,宁夏固原756000)廿裔耍】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常j问题和省网最大的区男Il敲在于控制变量的不同,省网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发电机的无功出力,是一个连续变量,而地区电网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和电容器的投切,是一些离散变量。

而且作为地区电网相对来说管辖范围较小,一般不需要象省网—祥谴}孑亍分区控制和分镪控制。

p蝴]地区电网;控制方案;总体设计1系统的控制原则在确保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基于从S C A D A系统采集的断面数据,从全网角度进行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投^合理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与稳定电压,实现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电容器投切最合理、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尽量小的综合优化目标。

控制原则如下:1)动态电压无功控制,该系统依据在线的SC A D A系统采集数据,实行全网范围内无功补偿设备和调压设备的控制决策和控制动作。

2)实现各节点电压尽量运行在上限,各变电站电容器尽量投入的运行方式,主变分接档位合理调节的操作条件。

3)同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电容器、同变电站不同容量电容器的无功补偿等,依据专家系统、潮流计算和灵敏度分析综合决策谁优先投八4)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调节次数按负荷、电压和时段自动分配,实现调节总次数不超过规定和尽量少的要求。

2系统基本原理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系统通过调度自动化S以D A系统采集全网各节点运行电压、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等在线数据,并依据全网历史资料,以地区电网电能损耗撮少为目标,以各节点电压合格,设备动作次数最少为约束条件,进行综合优化处理后,形成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指令。

借助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通过调度控制中心自动执行,从而实现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j3系统策略准则1)“A V C系统”首先对母线电压越限进行校正控制,在母线电压合格的前提下应用最优化算法进行全网无功优化。

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电网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无功优化技术中,BPA(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无功优化)和OPF(优化功率流调度)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BPA是一种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无功优化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导致功率因数较低。

BPA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设备,使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理想值,降低无功损耗,提高功率传输能力。

BPA通过无功补偿装置自动调整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补偿和调节。

BPA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控制策略相对较为直观,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无功损耗,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然而,BPA只能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无功优化,无法考虑到电网的动态特性。

在实际运行中,电网的负荷和状态会不断变化,需要动态调整无功优化策略。

因此,引入OPF方法可以更好地对电网无功进行优化。

OPF是一种基于优化技术的无功优化方法。

OPF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考虑电网中各种约束条件,以经济运行为目标,对电网的功率流进行优化调度。

OPF同时考虑了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调整电网中各个节点的发电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电网的无功优化。

与传统的无功优化方法不同,OPF能够考虑到电网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能够更好地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OPF方法需要利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计算技术,对电网模型进行求解,确保求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无功优化的效果。

BPA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而直观的调节策略,用于静态条件下的无功补偿和优化;而OPF方法则可以作为一种高效而准确的优化技术,用于动态条件下的无功优化调度。

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使电网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够实现优化的无功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规划与研究

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规划与研究
法 。并 对 电抗 器 的规 划 方 法 进 行 了深 入 研 究 。
按 照 无 功补 偿 就地 平 衡 原 则 。 目前 该 区 域 电
网各 电压等级 变 电站 安装 的 电容器 为 2 0k 2 V无 功 容 量 1.2万 ka、10k 无 功 容 量 2 .8万 39 vr 1 V 71
Pl n i g a d Re e r h o a tv o r Op i ia in S h m e f r Re i n l a n n n s a c n Re ci e P we tm z to c e o g o a
Po r Grd we i
L U n - h n I Yo g s e g,L I死 一 i y n,BA 0 h n - n Z e g mi g,H U ANG He,Y i a A 0 Ha — h y
万 k A。V
使得 电网在 极端低谷负荷时期 ( 如春节 期间 ) 例 会 出 现 因线 路 极 度 轻 载 而 导 致 关 口功 率 因数 合 格 率 考 核 不 达标 、 2 V 主 网 电压 偏 高等 问题 。本 文 2 0k 主要 介 绍该 区 域 电 网春 节 期 间存 在 的 电压 无 功 问 题 ,提 出 了通 过 加 装 电抗 器 来 解 决 上 述 问题 的 方
某 区域 电 网 共 有 5个 2 0 k 变 电 站 、2 2 V 7个 10k 变 电 站 、 1 V 9个 3 V 变 电 站 ,1 V 线 路 5k 0k 4 4条 , 路 总长 度 4 144 4k 其 中 电缆 线 路 2 线 7 .9 m, 11 31 m, 变 1 5 1. k 配 3 15 0台 , 容 量 为 3 72 85 总 2 . 0
k a 、3 V 无 功 容 量 49 vr 5 k .2万 k a 。 由 该 区 域 电 vr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全解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全解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王正风徐先勇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无功补偿和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无功优化无功补偿非线性网损电压质量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

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的实行,输电公司(电网公司)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给输电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利润。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和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无功优化计算是在系统网络结构和系统负荷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控制变量(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和机端电压水平、电容器组的安装及投切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

通过无功优化不仅使全网电压在额定值附近运行,而且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电能质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而无功优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无功补偿可看作是无功优化的一个子部分,即它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和电容器的容量,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

2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和类型2.1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在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中,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补偿点。

无功负荷补偿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进行确定:1)根据网络结构的特点,选择几个中枢点以实现对其他节点电压的控制;2)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选择无功负荷较大的节点。

3)无功分层平衡,即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的无功相互流动,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地区供电局输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与应用

地区供电局输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与应用
的 个体 经 处 理 后 其 适 应 度 变 得 更 差 ,在 后 面 的 进 化 过 程 中 被 淘 汰 的概 率 就 极 大 。
目前 已 有很 多 文 献 讨 论 了 遗 传 算 法 交 叉 算 子 和 变 异 算
子 的 自适应 调 节 问 题 ,文 献 『 3 给 出 了 小 生 境 巾 自适 应 l] 规 律 的形 成 ,根 据 适 应 度 值 调 节 个 体 交 叉 率 、变 异 率 ,该 算 法 优 化 能 力 加 强 了 ,但 变 异 算 子 的 自适 应 能 力 较 差 。 因 此 ,本 文 提 出 一 种 结 合 个 体 分 散 度 和 个 体 适 应 值 的 自适 应
机 方 式产 生 补 充 ,以此 来保 证 种 群 个 体 的 多样 性 。 ( )交 叉 操 作 2 交 叉 是 遗 传算 法 中的 一 个 关 键 步 骤 ,它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算 法 的性 能 。 本 文 采 用 贝 努 利 方 法 进 行 交 叉 操 作 , 即 产 生 随机 数 .如 果 产 生 的 随 机 数 小 于 交 叉 率 时 则 进 行 交 叉 操 作 ,否 则 不 操 作 。 为 了 使 子 代 个 体 更 加 多 样 化 ,更 具 方
交 叉 和 变 异 算 子 ,保 证 了种 群 的 多 样 性 和 防 止 了 早 熟 现 象
的 发 生
3 . 因操 作 . 4基 2 ( ) 选择 操作 1 初 始 种 群 的 前 13个体 由 “ 下 ” 最 优 解 邻 域 搜 索 产 / 上一
生 , 中 间 13个 体 由 锦 标 赛 方 式 产 生 ,后 1 / / 3个 体 再 由 随
d 除 了反 映 个 体 和 x, 间 的 距 离 外 ,还 反 映 了 它 之

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补偿及其优化的研究

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补偿及其优化的研究
go p c p ct r On te b sso wo i o a tg o t c lf au e fc n iuo u v s o e ci e c re t一 q iae t r u a a i . a i ft mp r n e mer a e t r so o t o h t i n usc r e fr a tv u r n “e u v l n a e rt ro r a c i i n” a d e u v ln e g h c tro fr o rc u ty' mo td srbui n newo k r a tv o d r e v s e n q ia e tln t r e n,o u o n r s i i s it i t t r s e ci e l a s a e h a y a o

Ne t i r c ia l cr ew r s t e c n g r t n o e s u t a a i rb n n l d sh w t e n t h r u u x , p a t lee t c n t o k ,h o f u a i f h h n p c t a k i cu e o o d f i t e g o p B m— n c i i o t c o i e b r o e s u tc p ctr b n c p c ̄ o a h g o p c p ctr t e i s l t n p s in a d s i h n i fe c e f t h n a a i a k, a a i f e c r u a a i ,h n t l i o i o n w t i g t h o o a ao t c me o a h
S U C ogj n Y N h n H h n - ,A G C a u

配电网无功优化分析与研究

配电网无功优化分析与研究

配电网无功优化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配电网无功损耗的分析和研究,得出配电与用户侧无功补偿优化的重要性。

同时对无功补偿规划、全无功随器补偿、低压侧三相不平衡的全电容补偿以及配电网无功设备的全局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主体性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无功规划全无功随器补偿全电容补偿全局管理我国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负荷性质不同,负荷变化波动大,配电网的线损约占总损耗的43%,配网线损高的原因主要有:(1)无功补偿度较低;(2 )配电变压器损耗大;(3 )配网负荷不均衡。

配电网降损节能与提高电能质量工作的要点是减少通过联络线及联络变压器中电流的无功分量,无功补偿是电力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持网络无功平衡,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有效措施。

1 无功损耗组成分析配电网的电压低,输电线路的电纳小,电抗小,充电无功少,无功损耗少,相对于负荷无功及变压器损耗而言可以忽略。

农村电网的无功损耗组成中,变电站主变压器约占10.1%,输电线约占1.23%,高压配电线约占3.87%,配电变压器约占41.4%,用户感性负荷约占43.4%。

城市电网的负荷比农村电网大,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比例稍大,但配网整体的无功损耗比例组成也差不多少。

可见,只要用户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做到完全补偿,配电网的输电线路中就只有少量无功( 约 5.1%) 流动,损耗就可以大大减少,电压质量就可以大大提高。

因此,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体是用户无功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2 无功补偿规划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规划是配电网无功优化的重要而关键的内容之一。

为解决传统无功补偿规划方法的不合理与不科学现状以及因此带来的不良影响隐患,本文建议采用目前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专业配电网无功补偿规划软件来辅助进行无功补偿设备的规划和决策。

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软件以基于霍夫定律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为基础,以定向变异遗传算法为寻优手段,结合灵敏度分析进行规划,同时提供人工干预功能,如人工设定投资约束、功率因数约束、电压合格率约束、补偿方式约束、补偿点数约束和负荷增长系数等,也支持人工指定补偿位置的规划决策,确保能够得到满足实际情况的、贴近现场需求的最优无功规划方案。

地区电网无功补偿容量优化配置

地区电网无功补偿容量优化配置

墨 旦
正确配置应用软件的使用:留意应用软件 的版本更新,正确配 置使用策略,如数据库等 软件应  ̄ x 、 自 阪…一 z,并关闭不使用  ̄ 最f ,。 -- 的功能模块 ,改变缺 省用 户名和 t ̄ ;安装 杀毒软件对异常事件进 a- 行实时检测等 等。
() 2 改进后结果对 比 改进 后各类威胁及脆弱性等 级下 降为中,各资产等 级不变
参考文献
下 的风 险值 为 7
4 系统安全性改进方案
( 从整体上定义 的威胁及脆弱性等级看来,系统各资产的风 1 ) 险值偏高,属于不可接 受的风 险等级 。为 降低风险具体的改进建议
如下 :
建立设备保障措施:对硬件 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定期维护,记 录 设备使用状况.配备相应 的人员负责,及时发现修复 设备损坏。 部署人员管理机制 :根据 最小特 权原则分配用 户角色与权限 . 结合 日志审计部件,威慑越权使用和 内部恶意攻击 的发生。 添加基于 网络的安全策略:部署一 定的网络安全产品及相应 的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如在增添 防火墙产 品,在 网关上嵌入流量控制 策 略以应付拒绝服务攻击等。 添加基于操作系统的安全 措施:及 时更 新操作系统的补丁安装 程序 ,对操作系统本身建立鉴别机制 ,如引 导前 的完整性检测等。 文章编号: 1 7 -0 12 0 ) 60 9 - 2 6 11 4 (0 70 -0 40
维普资讯
经验壅速
操作系统类漏洞 :如 N T O S共享 、堆栈溢出等 类似漏洞 EB I 层出不穷 ,被利用 的可能性很 大,定义为高 系统相关软件漏洞 :系统基于 jV 三层架构开发,运行依赖于 aa 数据库软件,和 w b服务软件 ,相关的软件漏洞被利用的可能性也 e 较 大,定义为高。 () 4 风险计算结果 : 根据以上的等级划分,通过风险测量矩阵 ( 1 可得各资产的 表 ) 风 险值: 资产 1 信息文件资产)风 险值:各类威胁及脆弱性下的风险值 ( 均为 8 。 资产 2 系统应用数据资产 )风险值:各类威胁及脆弱性下的风 ( 险值为 7 。 资产 3 系统本身依赖资源 的资产)风险值 :各类威胁及脆弱性 (

九江县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九江县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九江县电网实际情况,对提高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合格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减小电网线损,确保电网安全。

关键词:无功优化电网九江县无功优化,就是在特定的系统结构参数及负荷下,通过对某些控制变量的优化所实现的一种无功调节手段,它的作用就是使系统的某一个或多个性能指标实现最优。

近年来,九江县所辖地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在这种情况下,对提高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合格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供电安全,保障所覆盖地区的经济活动正常开展,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九江县电网概况九江县供电区域位于九江电网中部,是九江电网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九江出口加工区、城西港区和九江县永安、新合、港口、江洲等17个乡(镇、场、区)9万余户36万居民供电任务。

目前新建110KV狮子变及其35KV、10KV配套出线工程已投入运行,大大改善九江县电网用电结构。

2010年九江县电网最高负荷为6.52万千瓦,出现在8月14日23:07时。

2011年电网最高负荷为8.51万千瓦,出现在8月17日20:55时,负荷同比增长30%。

九江县低压配电网采用放射状接线,基本实现分区供电。

低压线路中总长度约为1100km,低压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

九江县供电公司对电网功率因数合格率考核要求,具体指标如下:①正常时期。

高峰负荷时段8:00 ̄11:00,14:00 ̄22:00;控制在0.95≤COSΦ≤1.00为合格。

低谷及腰荷负荷时段12:00 ̄13:00,23:00 ̄24:00,1:00 ̄7:00;控制在0.93≤COSΦ≤0.98为合格。

②春节期间。

在不存在无功倒送的状态下,应将设备运行24h控制在小于或等于0.97的范围内。

九江县电网采用的无功补偿原则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及“以分散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

这些都符合国家电力公司的《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等规定的要求。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

4 风电场并网运行的无功补偿优化
按照规划数据,丰大方式下两个风 电场的容 量 占 大 理 地 区 发 电 装 机 容 量 的 11 左 右 /0 (5 77 w) 7M oM ,风 电并网容量较小时 ,风速波 动特性引起的电压、频率波动都由系统承担 ,机 群的有功控制通常以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收 稿 日期 :20 0 2 o 8— 5— 2
l 6
QL
l 区
U H
2 区
3 区
8 区

9 区
4 区
£L ,
7 区
6区
5 区



图 1 无 功 电压 调 节 的九 区图法
根据 九 区图的基 本 理 论 ,已经 能够对 变 电站
的无功电压进行初步优化策略,针对站 内 20V 2k
摘 要 :按照 电压等级 和 实际调 节方 法的 不 同,运 用 P D—O F电压无 功优 化软件 进行模拟优化 计算。 S P
关键 词 :无功优 化 九 区图 P D—O F遗传 算法 S P 风 电机 组
中图分类号 :T M7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1 0 7 4 (0 8 6— 06— 3 O 6— 3 5 2 0 )0 0 1 0 压 变压器 和并 联 补 偿 电容 器 的基 本 调节 规 律 是 : 变 压器分 接头上调 ( 或下 调 ) 后 ,U变大 ( 变 或
第3 6卷
地 区 电网无功 优化 的研究
20 0 8年第 6期
变压器 变 比的改变 而改变 。在 20 l0k 2/ l V全 网无
P i G 为发 电机 i G 、Q i 的有功 、无功 出力 P i D 为节点 i D、Q j 的有功 、无功 负荷 ;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算法研究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算法研究
数 和可调 变 压 器 的 分 接 头 位 置 是 非 连 续 变 化 的。
容器投 入 的组数 c 以及 变 压器 分接头 档 位 1i 1 i I 作 为系统变 量 。其 数学 描述 如 下 :
i,, 。 … r e… . . iQ, , 一 . . .



X ={ ,Ti ,… ,… ,Cn ,… ) 2 … - l … _ u
关 键词 : 内点 法 遗传 算 法 无 功优 化 中图分 类 号 :T 4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0 M7 0 6—7 4 ( 0 7)0 35 2 0 6—0 1 0 0 3— 3
. . I
- 舌 刖 。 ● --
变压 器分 接 头调 节 档 位具 有 离 散 性 ,在 文 中对 它 们 的处理 方法 是 ,先 将 它 们 当作 连续 变 量 应 用 基 于 扰动 K T条 件 的原 始 一对偶 内点 法进 行无 功 优 K 化 。再 次应 用遗 传算 法 ¨ 对 优 化 结 果 的离 散 变 量 即电容 器投 入组 数 和变 压器 分接 头档 位进 行取 整 。
0 + 加

hTt , E S7 sp i j e '
上 式 中 h 是 电容 器 调节 步 长 , 为变压 器 变 比 … h
调节 步长 。 2 3 目标 函数 f × . ()
2 无 功优 化 数 学模 型
在 实际 控制 中 ,电容 器 组 的 投 切组 数 和有 载
离散 变量 共存 关 系到最 终优 化 的结果 和算 法收 敛 的速 度 。提 出一种 基 于扰 动 K T条 件 的 原 始 一对 偶 内 K 点法和 遗传 算 法相 结合 的方 法应 用 于地 区 电网无 功优 化 问题 的 求解 ,能 充 分利 用 内点 法和遗 传算 法的优 点 ,通 过 算例 表 明该方 法 的有效性 。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调节电力设备的无功功率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是在无功优化的基础上,通过闭环反馈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无功优化的效果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设计与实现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建立闭环反馈控制模型,实现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主要内容(一)设计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建立控制模型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设计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建立控制模型,包括根据无功功率曲线图像、功率因数、电压等参数来确定电力设备的控制策略。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系统的控制模型和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功功率优化模块、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

(三)系统实现及测试在软件平台上实现所设计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

四、研究方法采用基于闭环反馈控制原理的无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对电力设备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制定出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模型。

同时,采用C++、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实现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最终搭建成为一个完整且稳定的系统。

五、预期成果及意义本项目将设计并实现一个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该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质量,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区域电网电压无功优化可行性研究

区域电网电压无功优化可行性研究
输 电网损率 最小 的综 合优 化 目标 。系统 最终 形 成有
网后 分 区再 分层 , 网保分 区分 层 的控制 策略 , 全 来达
o e ain. w o r a ie t e r a o a l iti u in o e ci epo rg i e i sa d f c l p o l m n o r - p r to Ho t e lz h e s n b e d srb to fr a t we rd r ma n i i u t r b e i pe a v f
to a a tc . e a t li a e n c re tS in lpr cie Th ri e s b s d o u r n CADA y t m ,a i h c s se t kng t e Hua g a g d src o r g i s a n g n iti tp we rd a n il tain, d p i g t e me h d o e ci e v la e c n r l i r e o o tmie t o tg e cie d sr・ l r to a o tn he n w t o fr a tv o tg o to ,n o d rt p i z he v la e r a tv iti us b to n k tmo e r a o a l Ef ci ey r d c s t e i t n in o h s the s u in a d ma e i r e s n b e. f t l e u e h n e so ft e dipac r . e v
[ 图 分 类 号 ]T 7 7 中 M 2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 8 (0 8 0 -0 30 文 0 63 6 2 0 )600 -3 9

地区配网无功补偿位置和补偿容量的优化研究

地区配网无功补偿位置和补偿容量的优化研究
示:
^ =
使 ・ 为 最 大 的 值 , 可 令 - . - , 即 = 喜 ( 2 i ‘ - , I 一 ) R _ I J , 得 :
, = 川

( 3 )
则第 J 节点补偿 电容的无功量 为: Q c = U , J 。 对网络中源节点外的所有节点实施这种算法 以后 ,就能在 网络 中找出一个节点 k ,在该节点上加入 补偿电容无功量 乳 后 ,降低 的 网损为最大。 考虑 到补偿 引起 电压变化 ; 因此在 这个节 点上按 0 . 8 。 左右的容量进行补偿 。再按 同样的算法 ,找 出网络 中下一个最大降 低网损的补偿节点 。依次按照这样 的方法进行计算 ,直至找 出所有 补偿效益大于投资费用 的节点 。这些节 点就构成 了无功优化 的待补 偿节点集。 通过在配网 中安装补偿电容器以减 小网络 中的无功功率 , 从而减小 了网络 的有功 网损 ,同时提高 了网络各节点运行 电压 的合 格率和 电压质量 。 考虑到 电网的实 际运行状况 ,把 电网网损最 小设 为优化 的 目 标 函数 ,而将影 响电网运行 的相关 因素设为 约束条件 ,在此基础 上建 一 一 . , 立 的优化 目标 函数如下 :
, 】

( 5)
+ Q 口 一 Q = ∑ ( G s i n  ̄ s - B c o s 6  ̄ )i = 1 … 2 N P 口
j =l
式 中: , , 分 别 为节 点 i处 的注入 有 功 、无 功 和 电压 , 分 别为节 点 i ,j之间 的电导 、电纳和相角差,m Ⅳ舶分 别为系统的节 点数 、尸 。 节 点数 ,i 为平衡节点 。
【 关键词 】 配电网 ; 无 功优 化 ;有功 网损
1 引 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负荷曲线的优化分段算法
根据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式 ( 1 ) ) , 显然 , 负 荷曲线的时段划分得越多 , 降低电能损耗的效果越 明显 , 但每个时段都要做一次优化计算 , 无功调节次 数增多 , 计算量也相应增大 。本文中综合考虑了有 功和无功负荷的变化 , 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的分
Re 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in district power system
Geng Guangfei , Yang Rengang
(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3 ,China)
2 ) 分段合理性的判据 。时段划分要同时考虑计
式中 : V t , V max , V min分别为 t 时刻 n 个节点的电压 幅值向量和电压上 、 下限向量 ; Q t , Q max , Q min 分别 为 t 时刻 m 个补偿节点的无功补偿向量和无功上 、 下限向量 ; Tt , Tmax , Tmin 分别为 t 时刻 l 个变压器 分接头位置向量和分接头位置上 、 下限向量 ; S C i 为 第 i 个电容 ( 或电感) 补偿节点的调节启动次数 ; S T j 为第 j 个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调节动作次数 ;Δ t 为负 荷近 似 保 持 不 变 的 一 段 时 间 , 这 里 取 Δ t = 1 h ;
VQC 进行电压无功控制难以使各变电站已投入的
远方和当地 2 种方式设定电压限值和无功限值等参 数 。这为实现区域电网集中无功优化提供了技术条 件 。因此 ,研究如何合理设置 VQC 限值 , 对全网无 功调压设备进行统一协调控制 ,对于电网经济运行 、 改善电能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 由于电力系统的负荷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 , 所 以基于静态断面的优化结果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实际 需求 ; 因此 ,无功优化的控制策略应依据全天的负荷 曲线制定 ,以达到全天的最优目标 。对于动态无功 优化计算 ,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动作次 数限制作为约束变量或目标函数中的惩罚项 [ 2 ] , 这
式中 : Pij 为第 i 个时段第 j 个负荷点的有功负荷 ; Pa i 为第 i 个时段的有功负荷平均值 ; Ki 为第 i 个时
( 1)
s. t .
段包含的负荷点个数 ; Pa 为总的平均有功负荷 。 这 2 个目标函数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 , 即都有 使分段数增加的趋势 , 而在分段数确定的情况下 , 每 个时段内负荷值越集中 , 则各个时段的负荷平均值 越离散 。由此可见 , 负荷曲线的分段问题本质上是 一个优化问题 ,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 其待求变量为 N - 1 个分点 t 1 , t 2 , …, t N - 1 ; 因此 , 用优化算法对 负荷曲线进行自动分段是可行的 。
时段
2 3 5 10 24
56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4 年
使各时段的优化相互关联 , 增加了优化计算的复杂 度 ,导致求解时间很长且难以得到全局最优解 。 笔者采用的方法是 ,根据对次日 24 h 的母线负 荷预测 [ 3 ] ,计算出该日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投切 计划 。具体步骤为 , 根据负荷水平和负荷曲线的变 化趋势以及补偿调压装置动作次数的限制 , 先确定 分段数 ,然后以无功变化曲线为准对负荷曲线进行 分段 ,根据每一段的负荷平均值进行优化计算 ,求得 次日每一时段补偿调压装置的运行方案 。既保证全 网潮流最优 ,又使投切次数合理分配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9 ( 5) : 55~58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耿光飞 杨仁刚
( 中国农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提出用遗传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分段的方法 。提出的地区电网无功 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 ,并根据优化结果给出控制方案 , 指导各个变电站 VQC 建立合理的限值 。该方法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 、 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 ,节电效益显著 。 在确定 VQC 上下限时 ,将每一时段的预测负荷定义为模糊数 ,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精确化 ,可计算出对应的无功 调节范围 。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 编写了无功优化程序 , 并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方 法的有效性 。经过优化计算 ,系统各母线电压满足约束条件 ,在满足控制设备投切次数限制的条件下 ,降低了电能 损耗 ,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 4196 % 。 关键词 电力系统 ; 无功优化 ; 遗传算法 ; 短期负荷预测 中图分类号 TM 71413 文章编号 100724333 ( 2004) 0520055204 文献标识码 A
f t ( Q t , Tt ) = 0 表示 t 时段的功率平衡方程式组 。
算效率和调节次数 2 方面的因素 , 分段数过多或过 少都不好 。设已确定分点 t 1 , t 2 , …, t N - 1 , 记录每一 时段 t i 的最大 、 最小有功负荷 Pti max和 Pti min 。在按 t i 段平均负荷进行优化计算的情况下 , 变压器分接 开关与无功补偿量应使电网有功负荷在 Pti max 和 Pti min时不发生越限 , 否则说明分段不合理 , 该时段 还需细分 。 图 2 ( a) 和 ( b) 分别示出图 1 所示日负荷曲线的 不同分段结果 。 在满足无功控制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的条件下 , 分段数越多 , 有功损耗越小 。分段数与各时段的起
∑( Pa
i ) 2
( 2) ( 3)
F2 = min
i =1 j =1
∑∑( P
ij
1 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静态无功控制以降低有功功率损耗为目标 ( 不 考虑时间变量) , 而动态无功控制以降低电能损耗为 目标 ( 考虑时间变量) , 两者之间有较大差异 。 设电网有 n 个节点 , 以 24 h 的电能损耗为目标 函数 , 以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和无功补偿量为控制变 量 , 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为 :
Key words p ower s ys tem ; re active p ower optimization ; genetic algorithm ; s hort2term loa d forecas ting
目前国内外许多变电站使用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装置 ( 以下简称 VQC) 控制变电站内的电压无功调 节设备 ,改善无功潮流和电能质量 ; 但是 ,由于 VQC 是按分散控制 、 就地补偿的原理工作的 ,所以单纯用
24
min
t =1
∑ Ploss ( Q
t
Δt , Tt ) ・
图1 一条母线上 24 h 负荷示意图
Fig. 1 Diagram of 242hour load on a bus
V t min ≤V t ≤V t max , t = 1 , 2 , …, 24 Q t min ≤Q t ≤Q t max , t = 1 , 2 , …, 24 Tmin ≤Tt ≤Tmax , T ∈N , t = 1 , 2 , …, 24 f t ( Q t , Tt ) = 0 , t = 1 , 2 , …, 24 S C i ≤S Cmax , i = 1 , 2 , …, m S T j ≤S Tmax , j = 1 , 2 , …, l
段方案 。分段算法以某变电站母线 24 h 的负荷曲 线为例 ( 图 1) 。 1 ) 日负荷曲线分段数学模型 。若将负荷曲线划 分为 N 个时段 , 则要求 N - 1 个分点 。划分的目标 为 , 使各时段负荷的平均值之间离散性最大 , 而各时 段内负荷的离散性最小 , 即
N
F1 = max
N
i =1
(a) 3 时段
(b) 5 时段
图2 日负荷曲线分段结果
Fig. 2 Subsection of daily load curve
图3 模拟日负荷曲线
Fig. 3 Simulation of daily load curve
表1 日负荷动态无功优化统计结果
Table 1 Statistics of dynamic optimization
电压无功设备和容量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 ,各节点分 散控制还可能导致电网无功潮流分布不合理和节点 被控对象频繁操作
[1 ]

为实现全局最优控制 , 一些先进的 VQC 已经 具备了区域电网无功优化智能终端的功能 , 可实现 数据共享或区域电网电压无功综合优化控制 ; 可以
收稿日期 : 2004204227 作者简介 : 耿光飞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最优化潮流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bstract Dynamic re active p ower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 ta blis he d in this s tudy. A new approach utilizing genetic
algorithm to auto2s ep arate loa d curve in s e gments is prop os e d. Genetic algorithm has be en us e d to complete the re active p ower optimization. It is s tudie d how to build appropriate VQC limits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re active p ower optimization. When deciding VQ limits of VQC , the forecas ting loa d of every p eriod of time is define d as a fuzzy number , which turne d exact one by a certain believe level to calculate the range of re active control. The s oftware s tructure of the re active p ower control s ys tem is designe d in this p ap er. The re active p ower optimization program has be en validate d in a dis trict p ower s ys tem. The p ower los s dropp e d by 4196 % after optimization in a dis trict p ower s ys 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