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摘要:科学的职称评定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本文通过梳理高校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职称评审存在问题原因,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对策。

关键词:职称评审;存在问题;对策一、存在的问题(一)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办法不完整在高校中,需要考核的专业技术人员种类及系列多,情况复杂,各系列考核标准都不一样,考核指标弹性也不一样,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在考核工作中有一些不实、不细、不全、不适的问题。

比如:公共课及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省报科研项目难度要比专业课教师大很多;而辅导员老师,当前队伍中学历结构中以本科为主,科研能力也偏低[1],导致辅导员群体职称评聘较难;体育和艺术类教师在评聘过程中也有与辅导员类似的问题。

(二)重科研轻教学,片面追求论文和课题的数量、级别虽然高校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最主要职责,但由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学效果又不易量化而科研成果比较好量化,比教学客观性高,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重科研轻教学[2]、一硬一软导向突出,评审时,只看能否完成工作量,而不看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基本上是“教好教坏一个样”。

因此,高校普遍出现“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不正常现象,很大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能不上课就尽量不上,也不重视教学,教学效果一般。

而一些刚到学校、缺乏教学基本功、经验浅的教师长期任教,让教学成了走过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很难保证,引发学生不满,而且也很大程度打击认真教学教师的积极性,成为高校教师评审中最突出的问题。

(三)“外行评内行”的评审职称的取得除了首次确定、采取考试取得资格外,其他均采取集中评审的方法。

职称的评审是将申报者的材料汇总,由学科组专家或评委审阅材料后,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一般说来,学科组因其成员都是同行,其评审结果比较客观、公正,但到了评委会,由于人数的硬性要求和评审对象从事专业的多样性,组成评委会的委员往往是多个相近专业的大融合,评委会专家只是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家,并不是全行专家,这样的评审必然存在“外行评内行”的现象。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2023年的今天,中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虽然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教师职称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问题一:评定标准缺乏科学性许多人认为,当前的评定标准过于主观,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意味着,由于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歧义和不确定性,评定结果很难做到公正和准确。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定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评审标准,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标准进行有效的量化分析和验证。

这可以通过利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来实现,同时还要注重对教育实践经验的认可和审批。

问题二:评审机构过于封闭目前,许多职称评审机构过于封闭,没有向公众和教育界开放,这意味着评审人员能够在不担心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评定。

这不仅导致了评定结果的主观性,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制定更加透明和开放的评审机制,以确保公众和教育界对评审结果拥有充分的了解和意见。

评审机构应该设置合适的机制,比如接受公众和专业人士的评论和建议,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评审机构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问题三:评审过程缺少互动在目前的评审工作中,评审机构通常缺乏与评审对象之间的交流机制。

这导致评审人员很难了解到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情况和实际成果,从而影响到评审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评审机构应该建立起与评审对象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了解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比如通过上级部门或教育当局的审批,或者聘请专业顾问来协助评审工作。

除此之外,评审机构还可以建立行业协会或群体,以推动教育行业的质量和发展。

总结:确保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公正和准确,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评审标准不科学、评审机构过于封闭、评审过程缺少互动等问题。

只有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够获得应有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走向更加优秀的教育行业未来。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随着农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成为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一些现状,如评审标准不够明确、评审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当优化职称评审制度,采取一系列对策,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现状分析1.评审标准不够明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并不够明确,评审标准的具体内容不清晰,给教师们在评审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有的教师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以达到职称评审的要求,有时甚至导致了评审误差的产生。

2.评审程序不够规范在实际评审过程中,有的地方存在程序不够规范的现象。

在评审材料的提交和审核环节,有的地方存在着审查不严格,有的教师通过一些非正规途径获得了职称,严重破坏了评审的公平与公正。

3.教师素质不够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有差距。

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对策建议1.明确评审标准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使评审标准更加明确、合理和科学。

评审标准应当结合教师实际工作情况,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具体的评审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

2.规范评审程序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评审机制和程序。

应当明确评审的时间节点、评审材料的具体要求、评审人员的资格条件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执行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

3.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学科专家或教研人员请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打造公平公正的选拔平台

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打造公平公正的选拔平台

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打造公平公正的选拔平台教师职称评审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评审结果不够公平公正。

本文将从评审标准、过程管理以及专家评审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打造公平公正的选拔平台。

一、评审标准的问题评审标准是评审的基础,直接决定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与可靠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评审标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评审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当前的评审标准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具体指导性。

由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具备的专业特长不同,评审标准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细化,以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次,评审内容过于偏重学术研究。

当前的教师职称评审主要以学术成果为依据,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术研究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忽视了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评审标准需要更加全面地考量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表现。

改进建议:针对评审标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科学制定评审标准。

建立起一套具体、明确、科学的评审标准,包括学术研究、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详细细化。

2. 引入教学评估指标。

评审标准中应增加对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成就的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以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评审过程管理的问题除了评审标准的问题外,评审过程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首先,评审过程的透明度不足。

教师在评审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整个过程的了解,无法全面了解评审标准的具体内容、评审的流程和细节,从而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提供有力的材料。

其次,专家评审的专业性得到挑战。

在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审的专业水平和公正性是关键。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评审专家的专业能力不足、评审意见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完整版)职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完整版)职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职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对教育的影响,反映了政策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操作的可靠性。

獼的职称评聘在指标数量,评审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受指标数量的限制,很多教师没有机会评聘职称。

教师晋级搞指标分配的方法不可取。

教师达到国家认定的具体晋级条件,就应该无条件晋级。

重视教师,就是对教育的重视。

以前教师职称评定优先工作时间长,岁数大的教师,年轻的教师要让。

而现在改变了这种现象。

形式上的竞争已经形成。

指标的限制让部分优秀的教师多次不中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年纪大的教师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果,不限制教师职称指标,并能根据参评资格和细则进行,并且规定一定的分值,让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教师都能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教育教学更会有新的起色。

二、抑制暗箱操作,重视信息公开。

由于近几年来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腐败想象的发生和教师的们的反响,基层领导不敢公然的舞弊,暗箱操作还是存在。

近几年的有关教师职称评定的通知能够查到,评审的要求和细则,总是找不到,难道不应该公开吗?现在是信息时代,教师职评信息化,让教师们心中有数,并为之努力,做好准备。

提高竞争的公平度。

三、细则要不断更新,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评价一个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某教师曾经暑假几次自费参加过市举办教师学科骨干培训,这在职评细则中毫无体现。

这比一堂公开课还差吗?在细则中有一部分是硬件的东西好操作,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软件的东西操作具有不可靠性。

部分乡中心校的领导一期没有到下面的小学去过,评委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只能对附近的学校的教师有所了解,几年来一个小小的乡镇又有几个乡领导认识所有的教师呢?因此细则的不断更新和补充很有必要。

细则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四、建立监督机制,严肃职评纪律。

因此建立健全与职称评审有关的各种制度是有必要的。

如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网上公示制度,以及申诉和听证制度,有效减少和避免评审中的腐败现象。

教师技术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

教师技术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

教师技术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教师技术职称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证明,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和能力,以及推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教师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评审标准不够科学化,成为“纸上谈兵”目前,教师技术职称评审的标准是根据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践制定的,但是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通俗易懂、是否实际可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与研究。

现实中很多教师拿不到技术职称,就是因为缺乏关键的证明材料,或者是评审标准不明确等。

2.评委工作存在主观性,需要进一步规范评委的主观意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评审结果,而评委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因此,需要在评委选拔和培训、评审标准和流程等方面,加强规范,确保评委不受外界影响,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评审质量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升评审工作中也存在着评审标准、评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评审质量不高。

在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评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提高教师对技术职称的认识,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

二、解决方案1.研究完善评审标准,使其更有科学性和实践性需要加强对于教师技术职称评审标准的研究,利用多种科学手段,如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进行评估建议。

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对于评审标准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其更加合理实用。

2.建立健全评审制度,加强评审流程和组织管理在评审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评审机构,设立专业评审委员会等机构,建立评审标准和程序,制定评审时间表,建立评审档案,对评审结果进行归档管理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建立评委选拔和培训机制,提升评审质量在评审工作中,需要建立评委的选拔和培训机制,选拔合格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在评审中更加客观、公正、专业。

同时,通过评委的不断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总之,教师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逐步解决。

教师职称研究报告总结

教师职称研究报告总结

教师职称研究报告总结引言教师职称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促进教师职称体系的健康发展。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教师职称评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面向教师的在线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现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发现1. 职称评定标准不够明确: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评定标准的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

这导致了评审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

2. 职称评定程序繁琐:教师职称评定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和材料,评审流程冗长,给教师增加了繁重的工作负担。

同时,评审的周期较长,耗时过长。

3. 奖惩机制不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一般只注重正向激励,对于低工作绩效和业绩不佳的教师罕见进行惩罚。

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改进建议1. 清晰明确的评定标准:制定更为具体明确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注重科研成果、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考核,提高评定标准的客观性。

2. 简化评审流程:简化教师职称评审的流程和要求,减少教师提交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使评审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

3. 完善奖惩机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职称评定奖惩机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有力的表彰和奖励,对于业绩不佳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惩罚和督促。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教师职称体系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教师职称评定的国际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总结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结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结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023年教师职称评定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师职称评定也逐渐成为教师职业晋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总结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教师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一、评审标准不严格教师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就是教育部发布的《教师职称评定暂行办法》。

然而,在评审标准实施中,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审标准不够严格,评审结果不够公正。

解决方案:1.加强评审委员队伍建设,提高评审委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

2.严格按照职称评审标准评审,不得随意加减分数。

3.建立推荐和评审机制的动态监管机制,确保教师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申报材料不完整或不真实教师职称评审需要提供大量的个人材料,其中包括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教学成果等方面。

由于个人经验和情况的差异,很难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

解决方案:1.协助教师清晰了解个人材料的要求。

介绍清晰的申报流程,明确申报要求。

2.加强材料核实,通过核对个人材料中的汇报和实际实现情况,提高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3.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对申请材料不完整或不真实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以遏制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学术水平不足教师职称评审需要评估教师的学术水平,在评审中表现出较差的教师可能由于学术水平不足而未能及时通过评审。

解决方案:1.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和培训素质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对话,以获取新的学术信息和知识。

3.加强学术研究的支持,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与建设支持,为教师学术研究事业提供充分保障。

四、教学水平不足教师职称评审是基于教师的整体表现,而教学水平是其中最主要的评估方面之一。

如果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那么让他们通过评审就变得非常困难。

解决方案:1.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设方案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设方案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的职务首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机制,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目前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建设和改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职称评审标准不明确:目前,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缺乏统一的指导性,导致评审结果不公正。

2. 缺乏评审流程和环节的规范:教师职称评审流程不够清晰,各环节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容易产生随意性和任性操作,影响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3. 职称评审体系不健全:目前的职称评审体系偏重学术层面,重视稿件发表数量,忽视了实际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不利于培养和选拔真正优秀的教师。

三、制度建设方案1. 明确评审标准和指导性要求:制定一套科学、客观、有针对性的评审标准,包括教学、科研、科研成果、教材编写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考核指标,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 规范评审流程和环节:建立完善的评审流程和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与权限,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透明、公正。

3. 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审体系:除了学术层面的评审,还要注重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评审内容,充分考量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四、实施方案1. 成立专门的职称评审机构:建立由专家、教授等教育领域专业人才组成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审标准、审批职称申请、监督评审过程等重要工作。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称中的师德考核要作为评审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3. 完善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评审结果需向社会公示,以增加评审公正的透明度,让广大师生、家长更加信任评审制度。

五、预期效果1.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建立健全的初、中、高级职称评审制度,能够更好地选拔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而教师的职称评审正是评判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激励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存在一些不尽合理和不够完善的现状,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 职称评审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相对较为单一,过分侧重学历和工龄,忽视了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这导致一些教师过分追求高学历和工龄,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教育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形成了靠头衔、靠关系升职的不健康现象。

2. 职称评审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常常缺乏公开透明,评审标准和评审流程不够清晰,评审结果不够公正公平。

一些教师存在通过“走后门”或利用关系来提升自己的职称,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部分教师缺乏职称评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职称评审的程序繁琐和标准不够明确,部分教师缺乏申报职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师队伍整体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现行的职称评审标准存在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应当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编制完善的职称评审标准和程序,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要求。

3. 加强对职称评审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职称评审监督和管理体系,加强对职称评审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评审标准和程序,杜绝一切不正当手段,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和公平。

4. 激励教师提升自我给予教师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申报职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本文将从职称评审的背景、问题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职称评审的背景1.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意义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项重要制度。

职称评审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发展,并对学校及教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2.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政策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的,实行岗位与工作对应的评审体系,以通过职称评审为核心,来推进学校教职工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要求新时期的评审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公平、合理和科学,提示评审机构、教师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二、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1.评审难度大教师职称评审的标准较为严格,不同级别的评审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不同,在评审过程中既要求申请人提供丰富的教学教研材料,同时评审机构也要具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来对材料进行评审,评审标准不确立,评审本身就变得困难重重,加上近年来国家职称评审制度逐渐严格,为了保证公正,各个评审机构加强了审核的力度,评审工作切实面临困难。

2.评审结果存在地域性差异教师职称评审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会存在差异。

不同评审机构对于评审标准的解释存在个人差异,此外各地教育资源的差异以及职称评审机构的水平不同,也会导致评审结果的地域性差异。

3.评审周期过长教师申请职称评审的评审周期较长,需要许多文件资料的往返和各种复杂的手续,评审的周期长,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甚至有可能耽误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解决措施1.职称评审的标准明确为了让教师能够申请和评审职称,教育部门应该明确职称评审的标准和具体规定,保证评审制度的公正性,在不同职称评审的标准要求之间保持适当的关联,同时对评审标准和研究方向做好评估,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问题的建议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更难。

多年来,由于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的不科学、不健全,导致了农村教师职称评聘难上加难,农村中小学教师成年累月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耕耘,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别无他求,仅仅是希望能够按时参评相应的职称,得到国家的认可。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评上相应的职称。

这不仅伤害了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存在问题:1、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太少,是造成教师评职称难的主要原因。

每当评职称时,都会有老年教师掉泪、中年教师哽咽、年轻教师无话可说的场景。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不安心本地、本职岗位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或改行干其它工作,严重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果造成大量活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迅速集中到城里,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

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

2、硬杠杠多,过于苛刻。

学历要“达标”、要有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普通话合格证、培训进修证书一样也不能少。

职称评定的条件成了一个筐,有人还嫌这个筐不够大,又把下乡支教作为一个限制性条件塞进来。

真是荒唐。

其实,给评职称附加这么多条件也是指标问题,为了解决指标匮乏问题,各地就制定出一大堆限制性条件,来阻挡教师。

对于长期工作在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有的可能没有文凭,有的可能没有大部头的著作和连篇累牍的论文,但他们当中不乏一些讲课深受学生喜欢的“专家”,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法,完成了对大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

就在课堂上涉及的知识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言,中小学教师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大学教授。

中小学教师这种博而不精的状况是基于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而出现的,也是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决定的。

教师职称评审的反思与展望

教师职称评审的反思与展望

教师职称评审的反思与展望1. 引言教师职称评审作为衡量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评审标准单一、过度重视学术成果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 document 对现有职称评审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现有职称评审制度的问题2.1 评审标准单一现有职称评审过度依赖学术成果,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质量和实际贡献。

这种现象导致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术研究,而忽视了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2 职称评审与实际待遇脱节在我国,职称评审结果与教师待遇紧密相关。

然而,有些地区和学校在职称评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论资排辈现象,使得一些优秀青年教师无法得到及时认可和晋升,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评审过程不透明部分职称评审过程存在不透明现象,如评审委员会成员的选拔和组成、评审标准的制定等。

这可能导致职称评审结果失去公正性,影响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

3. 改进建议3.1 完善评审标准建立多元化、分类别的职称评审标准,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实际贡献。

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如基础课程教师、实验教师、研究人员等,设立有针对性的评审标准,以充分体现他们的专业特点和价值。

3.2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职业通道,如设立助理教授、讲师等职务,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3.3 优化评审过程加强职称评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评审的透明度。

如完善评审委员会组成,增加评审专家的来源渠道;制定明确的评审规则,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4. 展望通过以上反思和改进建议,我们期望未来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能够更加公正、合理和透明,更好地激励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评定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发展、薪资待遇等方面。

然而,这一工作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影响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一、评定标准不够明确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需要有明确的评定标准。

然而,在实践中,评定标准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清晰地给出细致的评价。

解决方案:1.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通过制定评定标准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评。

2.探索教师职称综合评价方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实施教师职称综合评价方式,将多项评价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给出更具说服力的职称评定结果。

二、评审人员资质不够高教师职称评定需要经过专业评审人员的评审,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资质直接影响到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然而,在实践中,评审人员的水平不够高,缺乏经验和专业性。

解决方案:1.加强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加强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评审能力,从而提高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对评审人员进行专业分类:根据评审人员的专业特长和评定领域的不同,将评审人员进行专业分类,从而充分发挥评审人员的专业长处。

三、评定结果不公正教师职称评定结果的公正性是评定工作的核心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结果难免存在主观性和不公正性,给教师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建立评定监督机制:建立评定监督机制,让监督机构和评定专家对评定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和把关,从而保证评定公正性。

2.公开评定标准和评估过程:将评定标准和评估过程公开透明,让评定结果更加可信,给教师提供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

四、时间压力和负担过重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教师工作高峰期,评定工作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解决方案:1.压缩评定时间:通过规范评定流程、加强管理等措施,压缩评定时间,减轻教师的时间压力和工作量。

教师晋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师晋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师晋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师晋职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管理制度,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称晋升,以及学术与管理方面的能力水平评估,有针对性地设置职称评审方式和标准,并进行认定和晋升。

然而,教师晋职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如评审标准不透明、评委不公正、申报材料难以准备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文将分析当前教师晋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评审标准不透明许多教师在晋升职称的评审过程中,会遇到评审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评审标准的不透明性,会使得教师在申报时缺乏针对性,往往盲目堆砌材料,使得申报工作变得无从下手。

如此一来,评委无法真正了解申报者的专业水平,给正规的职称评审带来了难度。

解决方案:公开透明的评审标准。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各级学校及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制定平衡公正的评审标准,对职称晋升评审做到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

二、评委不公正由于评委对申请者的偏见和肤浅的认识,或文化氛围、年龄、性别等原因,晋升过程中无法真正公正地评价申请者的专业水平以及学术水平。

评委的不公正会对教师的职称评审产生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教师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对教育行业的信任度。

解决方案:完善评委评审制度。

各级学校及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学术权威和行业人才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评审,遵循“专业评审、公正评审、标准评审”的基本原则,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使教师的晋升过程更加公平与公正。

三、申报材料难以准备晋升职称的关键就在于申报材料。

但是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申请材料的准备非常困难。

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学业负担和生活压力等原因会影响其备课和科研工作,进而导致申报材料无法完整和准确地完成。

申报材料不规范也会影响职称评审的结果。

解决方案: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和组织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公告和培训,科学有序的制定申报要求,全力支持教师职称申报的材料准备,为教师尽可能减轻科研、备课、生活的负担,确保材料的规范和完整性。

评析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的现状与问题

评析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的现状与问题

评析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的现状与问题教师职称评定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认定和衡量。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中级职称评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目前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中存在着一些现状与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分析1. 评定标准模糊缺失目前,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的标准存在一定模糊性和缺失。

评定委员会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细化和具体指标。

这导致了评定结果较为主观,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真实水平。

2. 评审程序繁琐复杂中级职称评定的程序繁琐、复杂。

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并经过多轮的评审和考核。

评审过程中存在着时间拖延、材料审核不严谨等问题,给教师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也浪费了评审资源。

3. 重教学经验轻教学能力目前,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过于重视教学经验,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成果是评定职称的核心指标,但现实中却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教学经验丰富却缺乏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情况。

二、问题解决方案1. 确定明确的评定指标为了解决当前评定标准的模糊性和缺失问题,应当建立明确的评定指标体系。

这包括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明确班级教学情况、学生评价等因素的权重和考量标准,以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定量和定性评估。

2. 简化评审流程为了提高评审效率和减轻教师负担,应对评审流程进行简化。

可以通过简化材料审核流程、优化实地观课环节等方式,减少评审轮次,提高评审效率。

同时,建立更为科学的评审机制,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平衡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在中级职称评定中,应更加注重平衡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通过加大教师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考核权重,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评价等客观指标也应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三、结语初中教师中级职称评定是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问题的建议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更难。

多年来,由于职称评聘政策、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的不科学、不健全,导致了农村教师职称评聘难上加难,农村中小学教师成年累月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耕耘,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别无他求,仅仅是希望能够按时参评相应的职称,得到国家的认可。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评上相应的职称。

这不仅伤害了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存在问题:
1、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太少,是造成教师评职称难的主要原因。

每当评职称时,都会有老年教师掉泪、中年教师哽咽、年轻教师无话可说的场景。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不安心本地、本职岗位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或改行干其它工作,严重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果造成大量活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迅速集中到城里,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

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

2、硬杠杠多,过于苛刻。

学历要“达标”、要有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普通话合格证、培训进修证书一样也不能少。

职称评定的条件成了一个筐,有人还嫌这个筐不够大,又把下乡支教作为一个限制性条件塞进来。

真是荒唐。

其实,给评职称附加这么多条件也是指标问题,为了解决指标匮乏问题,各地就制定出一大堆限制性条件,来阻挡教师。

对于长期工作在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有的可能没有文凭,有的可能没有大部头的著作和连篇累牍的论文,但他们当中不乏一些讲课深受学生喜欢的“专家”,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法,完成了对大
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

就在课堂上涉及的知识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言,中小学教师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大学教授。

中小学教师这种博而不精的状况是基于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而出现的,也是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决定的。

3、标准和办法欠规范。

教师职称评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但都有其不合理性。

有的是全校教师投票排序,有的是按奖励证书加分,有的是学校领导决断,不管怎样都存在着许多弊端。

投票的可以搞串联;奖励证书可以花钱买、造假;领导决断的,更有其倾向性,弄得干群关系紧张。

4、腐败的温床。

(1)养肥了一大批主管职称的各级政府官员和评委。

评定职称已经演变成关系和权力的较量。

能不能评上职称,关键不是衡量其教学能力、业绩成果,而是看其和官员、评委的关系怎样,在单位人缘如何。

农村教师评中级职称(小学高级或中学中级)最少要过5关,加上学校就是6关,学校关、乡(镇)校区关、县教育局关、县人事局关、市人事局关、市教育局评委会关,每一关都要请客送礼或送钱。

(2)全民造假。

假文凭、假学位、假证书(各种获奖证书、计算机合格证、普通话合格证、培训进修证等)、假论文。

(3)评审费年年上涨。

评定职称收费标准越来越高,收费部门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些单位的创收项目。

动辄就是几百元上千元,评审费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4)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的手段。

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计算机、外语、普通话),这些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辅导费,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一大笔收入,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

媒体曾报道过某省教育厅和人事厅为一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权属”问题打了起来,僵持不下。

5、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制造矛盾、产生悲剧。

由于名额有限,每年评职称时,够条件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用种种手段(吃、喝、送、玩以
致献身),争取评上职称。

为了职称,弄虚作假,明争暗斗;为了职称,有的老泪纵横,有的动口动手,斯文失尽;更有甚者,上梁下河。

经过不正当的竞争,难免会离心离德,甚至相互嫉恨和拆台。

评上职称的,自然是心中窃喜,没有评上的,垂头丧气,满腹委屈和牢骚。

不少人从此消极怠工,或是与领导“干戈相见”。

每年一到评职称时,各个学校领导都愁,参评教师更是烦心,在这期间无心备课,上课也难专心,每次评职称几乎都是在争吵中,打闹中,上告投诉中落下帷幕。

给许多教师的心理留下一种难言的心痛。

年复一年地在撕裂着教师们的心,本是好同事,却在职称评定中成了相互揭短、相互抵毁的对手。

有的气大窝火者竟弄得精神崩溃,患上精神病,而无法上课;更有甚者,由于激动得了中风,抢救后留下残疾,有的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

一年一度的教师职称评定都是对参评教师身心健康的一次摧残。

职称评定已成为老师们的一种包袱,或一种痛。

某中学一位女教师,55岁,32年教龄、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教学很好,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在等待张榜公布的时候,她自杀了。

由于高级职称名额很少,而竞争者很多,学校里弥漫着一种不友好的竞争气氛。

这使她很不习惯。

一个老师对她谈论另一个老师不该占着茅坑不拉屎。

她听后觉得是在说自己。

另一个老师在办公室大骂某老师好狗不挡道,她听了心惊肉跳。

一些和她有竞争的老师,见了面不再和她打招呼,她更是无法接受……
6、缺乏监督和上诉、纠错机制。

各级主管职称官员不受监督,评委的产生和工作也没有监督。

没有上诉、纠错机制,对有证据评审不公的案例无法上诉。

教师评定职称,相互竞争本是题中之义,而现行的评审办法,往往不是激励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去竞争,而是集中在一个短时间内,把僧多粥少的矛盾充分凸现出来,评定职称成了教师们争抢而过的“独木桥”,难免引起人们的心灵倾斜。

评职称评出了腐败、评出了歪风邪气,评出了矛盾、评出了不和谐、评乱了教学秩序。

比如教学经验保密,教研活动开展不起来,教师之间勾心斗角,互不买账,甚至相互攻击,关系紧张。

难怪有教师说,给教师评职称不如健全和完善工资制度,平平和和地让教师
按劳取酬,按时加工资,用制度办事,而不是人治,加大奖励力度,对教绩突出者给予应有的奖励,就行了,就满足了。

主要是图个安逸。

中小学教师职称该停了!
二、建议:
1、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工资待遇。

2、如果既得利益部门不愿意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那就取消名额指标限制,凡是够条件的都可以申报,全省或全市统一评审,这样就避免了逐级分配指标(市分到县,县分到校)而产生的“锅底效应”(即靠近“中央”的指标往往较多,所以城市学校的指标往往多于农村学校),有的到点就评,有的等到退休都评不成的现象。

3、对岁数较大、教龄又长(如男50岁、女48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凡具备了中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条件的,即可申报评审,给予晋升机会。

让他们享受到相应的中高级职称待遇。

以此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突出矛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取消一些过于苛刻的硬杠杠。

如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培训进修证书、下乡支教等条件。

一位教育专家说:中小学教师只要教好书,就是好教师,他们不是理论工作者,不是科研人员,不需要承担科研任务,也不用搞什么课题。

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安下心把孩子们教好,给国家培养人才,有时间当然可以总结总结经验,也不一定要发表在刊物上,工作心得、教学体会都可以作为评审参考。

有的老师课上得好但未必能写得出好论文,而写得出好论文的未必课上得好。

教书育人才是中小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因此,没有必要把发表论文当作他们评职称的一条硬杠杠。

把论文当作一种评职称的条件,很容易助长教师抄袭论文的不
良之风。

有位专家说,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大多数都是抄的。

现在网络发达,想要什么样的论文都可以在网上搜到,或者通过搜索,将几篇相关的论文拼凑成一篇论文。

5、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应评尽评”。

在实行教育一费制的情况下,硬性规定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有人说,重点中学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为3:4:3),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利于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些传统上教学水平较高的重点学校,往往人才济济,符合职称晋升条件者众多,应实行“应评尽评”。

6、增加职称评定透明度,取消淘汰比例数规定。

有人说,在评审会上,要淘汰15%~20%。

为什么规定比例数?评审要有标准,达到标准的多,通过的就应该多,不符合标准就淘汰。

评职称也应该和高考录取一样,退档要写明退档理由,评职称也要写明不通过的理由。

建立上诉、纠错制度,老师们提出异议,理由合理、证据充分,就要有仲裁机构来裁定。

7、降低评审费。

评审费是怎么算出来的?收多少,花在哪里?依据是什么,不是常常说“公开公平公正”吗?评审费的收支应该公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