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改革成拼音文字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
论述为什么汉字的体系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必须适应语言的结构特点。
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而没有进行性质上的改革。
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因而语言中的同音语素特别多。
例如dān这个音节所表达的语素就有13个之多(据《现代汉语词典》),一旦实现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
(2)有些单音语素虽已不单独使用,而与其他语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复合词,这自然可以减少一些同音语素所带来的麻烦。
(3)从文字本身的状态来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短长。
拼音文字虽然有易学、易用的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因为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而且,拼音体系难以长期固定,过几百年就需要因语言的变化而进行一次拼写法的改革。
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看,汉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它跨时间,贯穿古今;跨地域,沟通方言区之间的联系。
(4)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都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
如果废弃汉字,实现拼音化,就会中断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即使其他的条件(如语言统一)已经具备,汉字也无法进行拼音化的改革。
所以,全面比较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效能,权衡得失,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拼音文字有替代汉字而成为汉民族的正式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论汉字与汉语拼音的关系
论汉字与汉语拼音的关系我们知道语言产生于文字之前,汉字产生后既服务于汉语又对汉语产生某种制约,相伴发展至今。
世界绝大多数文字都拼音化了,汉字是否也要走这条路,现在真不好下定论。
现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汉语拼音辅佐汉字已经成为事实。
历史上我们有过文字改革思潮和运动,今天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汉字改革再一次引起关注。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很多人的观点都是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
当然,反对的人更多。
其实,这不光是技术的事情,这是关乎社会、文化、心理的大事情。
既然这个问题摆在面前,一定有它的理由。
回避问题没有用。
要废掉汉字肯定不行,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或者条件还远远不具备。
但我们又要解决问题。
说到底,汉字与汉语拼音都是为汉语服务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废掉一个呢?都是工具,多一个有什么不好呢?中国要做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文化、中国语言和文字必须走向世界。
有道是汉语易,汉字难,那不妨先用拼音抵挡。
现在我们讲点专业的。
既然汉字废不了,我们没有必要非整个替代汉字的拼音文字方案来,计算机汉字拼音自动互转另当别论,这个属于拼音编码技术范畴。
在汉字与拼音共同为汉语服务的前提下,汉字跟拼音就是兄弟,互相帮扶。
我们这里说的拼音当然不只是给汉字注音这么简单的功能,而是要能担当起准文字的作用。
拼音做文字,都会拿同音词说事。
我们就以汉语中同音词(不包括语素)最多的两组音节yi和shi来举例分析,看看这些词如果用拼音到底会怎么样。
shi音节的词有“诗、湿、失、师、施、十、拾、时、实、食、使、驶、屎、是、市、试、世、式、事”,yi音节的词有“一、医、依、移、姨、已、以、乙、倚、亿、翼”。
按声调分,阴平有“诗、湿、失、师、施、一、医、依”;阳平有“十、拾、时、实、食、移、姨”;上声有“使、驶、屎、已、以、乙、倚”;去声有“是、市、试、世、式、事、亿、翼”。
现在再来根据词性来分组,名词“诗、师、医”;形容词“湿”;动词“失、施、医、依”;数词“一”。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汉字改革一夕谈吕叔湘[主]下雨天留客,今天晚上你是回不去的了。
只是寒斋无处不漏,累你在这里受罪,如何是好?[客]你我虽只半城之隔,彼此忙忙碌碌,也难得会面。
今天就着这巴山夜雨,烹茶剪烛,作竟夕之谈,倒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主]谈什么好呢?[客]你平常主张改革汉字,采用拼音字,我一向未敢苟同,今天就拿这个做题目讨论一番,你看怎么样?[主]你是客,我是主,就请你先发表你赞成汉字的理由。
[客]不然。
汉字好端端的用了几千年,你平白要把它废除,改用拼音字,自然应该由你先说明何以非如此不可的道理。
[主]那么我就不客气了。
我认为汉字不及拼音字有四点。
第一,从学习的的观点说,汉字难学,拼音字容易学。
中国文化之久,世界闻名,可是文盲之多,也是世界闻名。
这个一部分固然由于国民教育的设施还没有普及,一部分也由于学习汉字的困难,不是短期间补习或者自修就能收效。
中国小学毕业的儿童运用本国文字的能力远不及欧美各国同一阶段的儿童,这个一部分固然由于中国小学教育办理得未能尽如人意,一部分也还是由于学习汉字的困难。
[客]我所闻者异于是。
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说明认汉字和拼音字的快慢相同,也就是难易相同。
理由是无论汉字或者拼音字,认识的时候都是从整个的形体去认识,认识汉字的时候并不逐一辨认它的笔画,正如认识拼音字的时候不经过辨认字母的程序一样。
你承认不承认这个事实?[主]我承认这个实验的结果,也承认这个解释的正确,但是我不能不说,谁要是就此断定学习汉字和学习拼音文字的难易相等,可就犯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毛病了。
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两层意思。
第一,这种实验里边的所谓认字是指经过教学之后的复认。
教学的程序是先给字形,然后告知字音和字义,使它们和字形发生联系。
复认的程序是先看见字形,因已有的联系而忆起字音和字义。
大凡儿童初学认字,无论是汉字或者是拼音字,都是这样。
可是要是学习的是拼音字,经由这种方式认识了若干字之后,即使教师不去有意提示,儿童也会不知不觉的加以分析,逐渐悟出各个字母的音值和拼音的条例。
关于汉字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于汉字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由汉字繁难而引发的汉字改革问题,自五四运动前就是一些学者文人广为讨论的话题,到五四运动时达到了高峰,此后一直常论不衰。
汉字究竟难不难学,难不难认,难不难记,这个问题恐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问题。
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作为成年人,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我们应该对于汉字的日常使用不会有困难,因此也就很少去想这个问题。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于现代汉字发展的历程当中。
一、汉字发展的现状最近读到王开扬先生的著作《汉字现代化研究》,此书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书中用了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来论证汉字的繁难、不合时宜,以及拼音文字的简便、发展前途。
书中有这样几句话:“在实行拼音文字的国家,儿童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写规则,就能自动进入阅读和写作。
这个过程是很短的,少则一个月以内,最多是一年半到两年,这由他们的表音文字和口语的密合程度来决定。
”①初读至此,觉得不可思议,简直天方夜谭(也许是拿自己学汉字的心理来做比较吧)。
就是学习拼音文字,比如英语,它的26个英文字母倒是好学,但要达到能够拼写和阅读的程度,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吧。
本人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惭愧之至,英语水平还是不怎么样。
因为规则是有,但不合规则的东西也有很多,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母语的问题,因为拼音文字和口语的结合比较紧密,我们不会说,当然学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接着又看到一个材料:“语文现代化前辈学者刘泽先生说:‘儿童获得文字的充分读写能力,据说,德国大约要一年半,英美大约要两年,而使用汉字的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大概要多好几年。
’”②不知道这个“据说”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要真是可靠的说法,那么相比之下,中国的儿童要可怜得多了。
真是”难了不会,会了不难”。
现在想想,我们小时侯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汉字了,可能对当初初学时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写的艰难和辛苦已经淡漠了,当看到孩子们依然重蹈覆辙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关于汉字拼音化的思想争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关于汉字拼音化的思想争论◎崔明海内容提要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汉字拼音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在看似社会支持态度占据主导的局面之下,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对此问题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远没有达成集体共识。
在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出台前后,知识界围绕着汉字是否应该拼音化、汉字能不能拼音化等问题的思想争鸣逐渐公开化,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这场思想争鸣客观上使得党和政府进一步意识到汉字拼音化的方向并不是定论,而这一争论所留下的思想遗产也为19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文字改革方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知识界 汉字拼音化 思想争论〔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7-0045-12 1949年10月10日,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诸多知识分子延续近代文字改革者的理想和热情,成立了文字改革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该协会主要理事一致同意“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①并通过吴玉章、胡乔木等人向中共中央建言献策,继续推进汉字拼音化运动。
经过征询各方意见和思考之后,1950年6月,毛泽东主张首先进行汉字简化工作。
②1951年下半年,毛泽东认可了文字改革者提出的汉字拼音化的主张,作出了“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重要指示。
③此后,中央政府成立了文字改革机构专门研究和拟制汉字简化方案和汉语拼音方案。
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印制30万册单行本分发全国各地,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意见。
单行本的最后一页是征询意见的表格,其中印着四个问题,开头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文字改革要走拼音文字的方向,你是不是同意?”从各地反馈的统计资料来看,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汉字走拼音化道路。
1955年2月14日,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到的1000份意见表中,有80.7%的人同意走拼音文字的方向,有3 7%的人不同意,其余没表示意见。
简析汉字拼音化的不可行性
简析汉字拼音化的不可行性作者:马永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3期摘要: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已记载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随着世界上几种表意文字的消亡,以及清末战争中中国的节节败退,很多人认为汉字是罪魁祸首。
因此,他们提出要将汉字拼音化。
近几年,汉字拼音化的呼声越来越大。
笔者认为汉字拼音化是不可行的。
本文从四个维度来展开叙述。
关键词:汉字拼音化;不可行性;特点;缺点作者简介:马永草(1990.12.12-),男,河南省禹州市,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1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1一、汉字的产生从汉字产生的角度看,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才创造出来的,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
据考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汉字的出现时间远早于此。
①历经多年的考验,始终用汉字记录汉语,这也说明了汉字的巨大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汉字拼音化提出的背景和阶段清末以来,祖国面临内忧外患,尤其是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中连连败退,当然,这是国力虚弱造成的,许多人认为国力虚弱来源于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来源于教育的不普及,教育的不普及源自于汉字的难学、难认、难记,因此有人开始提出将汉字拼音化。
辛亥革命后,1918年,北洋政府推出了“注音字母”,这是有史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冲击,也是拼音化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②五四时期,汉字拼音化的呼声越来越大,“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等论调名噪一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革命以后,汉字如何快速准确地输入电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最近几年,又有人提出要将汉字拼音化。
三、汉字的特点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
论汉字改革成拼音文字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
论汉字改革成拼音文字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
必要性:汉字不能标记汉语的语音,因而汉字形体复杂,笔画繁多,产生不少字形体相似,不易区别的汉字。
加之汉字数量繁多,汉字的难读、难写、难记、难认是造成我国至今还有为数不少的文盲和半文盲的一个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在推广普通话,但是直到今天还有近半数的人不会讲普通话。
由于汉字没有明确的读音标示,造成我国语音‘南腔北调’‘语不同音’,也是普通话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
如今计算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乃至家庭。
计算机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都是英语,所以说英语国家的人,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如的读写信息,对话以及编写各种程序进行计算、设计和各种控制。
对我国而言,一方面,汉字信息处理必须通过编码,这繁杂的程序以至影响我国长期以来计算机水平难以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五笔输入法难记难学,许多人选择拼音输入法,然而拼音输入法最大的缺点在于选字,这严重影响了打字的速度和效率,这又体现了汉字在应用上的缺陷。
因为社会不断发展,新生的词层出不穷,汉字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必然要求汉字需做出调整和改革。
不可能性:汉字改革有其必要性,然而也有其不可能性。
第一,文字必须适用语言的结构特点。
汉语是单音节语,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没有形态变化,因而和方块汉字十分吻合。
第二,从文字本身的状态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其长短。
汉字记录语言的语素,词,而不记录音素、音节,故有贯通古今,超越方言的特点,具有稳固性。
拼音文字记录语言的历史原则和现状原则各有缺陷。
第三,汉字和汉语形音分离,故形体可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汉字如变成表音文字,会演变成书面语的分裂,会使各方言分化成不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复杂,彼此不能通话。
如果改成表音文字,各个方言就会演变成口语、书面语形式都不同的语言,不利于民族团结。
第四,汉语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数量则很多,故语言中同音语素特别多。
一旦实行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会无法从数面上区别同音词。
汉字改革浅谈
汉字改革浅谈汉字是中华民族实用了几千年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也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
然而,汉字改革也算是个古老的话题,很多学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复杂性,使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下面我就从汉字的优缺点以及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来看汉字的改革问题。
汉字的最大优点,无疑是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这体现了汉字的稳定性,稳定性是由于其字形变化不太大,并且有其规律。
且不说大多汉字比较规范古籍我们现在大都能看得懂,就连几千年以前的甲骨文我们也能识别。
这与拉丁文和英文等拼音文字比较,就体现其优势了。
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南北东西地理环境差异极大,因此存在着大量的方言。
但由于汉字的书写是一致的,这样即使发音不同,也使各方言区的沟通变为可能。
第二个方面,一个汉字基本上对应一个音节,还可以有效区别同音字的问题。
汉语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同音异意,汉字的不同形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三个方面,汉字约有80%的是形声字,即表音又表意。
这个在汉字的认读和见形知意上有很大优势。
从这个方面上说,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表音文字只表形、音,不表意。
当然,汉字的缺点也有很多。
首先是汉字数量繁多、结构复杂。
结构复杂又体现在:一是笔画多,笔画数一到几十画的都有:二是汉字的单位笔画和部件不是按一个方向排列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开:结构上也存在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等。
尤其是对外国人来讲,汉语不难学,而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是个更大的拦路虎。
第二个方面,汉字用于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比较困难。
因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输入计算机比较麻烦,存储也占相当大的空间,打字更是一门技术。
第三个方面,汉字对于国际化交流比较困难。
论汉字不必朝拼音化发展
论汉字不必朝拼音化发展摘要:汉字作为我国人类历史的“国粹”,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对汉字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废除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但也有人主张不能废除汉字。
其实汉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废除汉字就等于中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所以,汉字是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走上拼音化的道路呢?本文将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与拼音的比较,针对汉字的优越性,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反对汉字拼音化的理由来进行分析和论述汉字到底适不适合朝拼音发展。
关键词:汉字;拼音化;特点;比较;理由In Chinese charact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KAbstractChinese history of mankind as the "quintessence"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with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violent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made a fierce debate, som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urge the abolition of the UK ;but others that cannot be abolish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fac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represent more than just a national language, it mo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lture of one countr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is held his ground and was put on a fine coat, went to thespelling of the road? The article fro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Chinese and phonetic comparison, the superior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o the Han culture, and against the Chinese phonetic of reasons to analyze and to dealing with characters just don't fit in the uk development.KeywordsChinese character; alphabetization; features; compare; reason一、历史回顾19世纪末开始,就不断有人发出文字改革的呼声,要求实现拼音化。
汉字改革拼音化
汉字改革拼音化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汉字改革的第一个方面——拼音化;汉字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汉字简化对汉字改革拼音化实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革派、美化汉字派、科学评价派、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一直到草书、行书等字形的演变,其中出于结构的整齐和表意的需要,汉字的字形出现过繁化现象,但是其发展的大趋势是从繁到简、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像上文汉字改革派或者汉字美化派那样只看到汉字的缺点或者优点,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汉字的优点也不能忽视其缺点,等。
具体材料详见:论文关键词:汉字改革拼音化汉字简化文字发展规律论文摘要:本文拟就近百年来的汉字规范工作实行讨论,在对拼音化及简化汉字的观点实行了讨论,并得出作为交际工具的文字,只要便于学习和使用、能很好地实现记录语言、实行书面交际的目的,不管它是什么形式的符号都是可取的。
汉字从产生之日起,就在持续地成长发展,对于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工作就未间断过。
本文主要探讨近百年来的汉字改革问题。
所谓的“汉字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文字制度的改变,即指拼音化;另一方面指文字内部的整理和简化。
面对同样的方块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评价和改革主张。
一、汉字改革的第一个方面——拼音化对于汉字的拼音化改革,国内出现了几个不同的派别。
(一)改革派我们把极力支持汉字改革的一些人称作改革派。
从清朝末年到改革开放前,绝绝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该派,至今也还有部分人属于该派。
因为主张的不同该派又能够分为两派,即并列派和废弃派。
并列派主张设计拼音文字,但是并不主张废弃汉字,他们主张汉字和拼音文字并行。
这个派别主要为切音字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人物主要有卢赣章、沈学、朱文熊、王照等人。
他们改革的原因是,认为国家的强弱与汉字的难易水准相关,汉字的繁难防碍了教育的普及,从而也防碍了中国的富强。
他们把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为汉字的繁难,认为汉字防碍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罪魁祸首。
汉语拼音化
拼音化面临的不是直接替换语音的原始任务,让它升格做拼音文字,遇到的是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应付以汉字为基础的书面规范。同音词是靠汉字保护的。设法在拼音中区分它们未必能找到简单而有系统的方法,而分化、限用某些同音词的工作是在改变书面规范。
在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调整。
1986年1月,当时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做了一份报告,报告完全没有提毛泽东指示的“拼音化方向”,只是谈到扩大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这意味着,我国政府放弃了毛泽东提出的“拼音化方向”的政策,汉语拼音不再被看作文字,而只是被看作是一种辅助汉字的工具。汉字是正宗的、法定的文字,而拼音不是法定的文字。因此,自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以来,拼音与汉字就不再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拼音的地位是从属于汉字的,它不再是准备将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过程中,是按照语音流一个一个单词写的。正像一堵墙,看起来
是一个整体,这就像是我们的细分析,那堵墙其实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用水泥或者石
灰砂浆连接成为一体的;同样,我们的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一个
的单词,按照语法规则连接而构成的。所以,在原则上,按词分
在1951年,毛泽东就指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的。毛泽东到苏联访问时,斯大林曾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订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时,上海的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产生。
浅谈汉字拼音化
浅谈汉字拼音化作者:马作原来源:《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10期摘要:汉字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仅存的古老文字,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它使得中华各个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洪流的巨大冲击下,它被作为了革命的对象,几遭灭顶之灾。
但是,国运的兴衰不应把文字作为评判的标准,一种文字的好坏取决于这种文字与该国的国情是否相适应,从哲学上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多方面来看,文字这个上层建筑还是适应中国的经济基础的,所以,我认为汉字拼音化在中国行不通。
关键字:汉字拼音化文字拼音文字汉字拼音化源于十九世纪90年代,其中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变,无非围绕着一条:让汉字走上拼音化的道路。
但是,我们认为,汉字拼音化是不可行的。
在这里,汉字拼音化的由来我就不赘述了,主要就汉字拼音化不可行谈谈个人对汉字拼音化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首先,汉字拼音化具有不可行性1.汉字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但文字始终按照自己独特的体系发展着,说明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自足。
中国在秦朝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始终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牢牢控制着人民,像秦始皇“焚书坑儒”、唐代的“八股取士”、清政府的“文字狱”等,在思想和文化上的禁锢局限了民主思想的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对汉字的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加上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长期在北方,汉民族统治时间较长,用汉字书写历史的时间也长,这些都为汉字的传承提供了条件。
汉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向汉民族学习的过程,这样也促进了汉字向周边地区传播。
中华传统的文人也为汉字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们遵循“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古训,留下了很多流传后世的作品,为汉字的一脉相承做出了贡献。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汉字拼音化的目的是利用汉语拼音,造出拼音文字。
但文字的形成总是遵循“用字—造字—学字—检字”的系统程序,没有使用需求,人们就不会无缘无故地造字。
从汉字改革史看汉字规范和“简繁之争”
从汉字改革史看汉字规范和“简繁之争”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汉字简化问题,到80年代,由于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汉字使用问题上,发生了观点分歧。
很多人对汉字简化产生了怀疑,认为这项措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普及文化的权宜之计”,甚至有人认为简化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最近,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过程中,是坚持简化字还是“恢复繁体字”的问题再次提出,已经是一个不可不面对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普及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
它不仅涉及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且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要了解汉字问题各种争论的实质,必须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崇尚汉字的两重性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
远在周代,宫廷教育的科目“礼、乐、射、御、书、数”中,识字(书)和数算(数)就是当时小学教育的基础科目。
汉代的文字学称作“小学”,已经有了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科学内容。
汉代经今古文斗争中,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表意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从分析汉字形体结构出发,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文字学因此成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崇高的地位。
对汉字的崇尚,逐渐变成一种具有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就是这种上层文化观念的集中反映。
这种上层文化的观念,对底层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
民间的“敬惜字纸”之风,便是这种崇尚汉字的观念对民众心理的浸透。
对汉字的崇敬,带来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含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的理念,但另一方面,由于汉字被少数人占有,暗含着两个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复古。
汉字改革经历的三个30年中国的现代新文化建设,从1919年算起,刚好经历了三个30年:这三个30年,汉字问题都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30年,l919—1949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关于汉字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于汉字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作者:许曼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1期由汉字繁难而引发的汉字改革问题,自五四运动前就是一些学者文人广为讨论的话题,到五四运动时达到了高峰,此后一直常论不衰。
汉字究竟难不难学,难不难认,难不难记,这个问题恐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问题。
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作为成年人,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我们应该对于汉字的日常使用不会有困难,因此也就很少去想这个问题。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于现代汉字发展的历程当中。
一、汉字发展的现状最近读到王开扬先生的著作《汉字现代化研究》,此书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书中用了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来论证汉字的繁难、不合时宜,以及拼音文字的简便、发展前途。
书中有这样几句话:“在实行拼音文字的国家,儿童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写规则,就能自动进入阅读和写作。
这个过程是很短的,少则一个月以内,最多是一年半到两年,这由他们的表音文字和口语的密合程度来决定。
”①初读至此,觉得不可思议,简直天方夜谭(也许是拿自己学汉字的心理来做比较吧)。
就是学习拼音文字,比如英语,它的26个英文字母倒是好学,但要达到能够拼写和阅读的程度,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吧。
本人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惭愧之至,英语水平还是不怎么样。
因为规则是有,但不合规则的东西也有很多,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母语的问题,因为拼音文字和口语的结合比较紧密,我们不会说,当然学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接着又看到一个材料:“语文现代化前辈学者刘泽先生说:‘儿童获得文字的充分读写能力,据说,德国大约要一年半,英美大约要两年,而使用汉字的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大概要多好几年。
’”②不知道这个“据说”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要真是可靠的说法,那么相比之下,中国的儿童要可怜得多了。
真是“难了不会,会了不难”。
现在想想,我们小时侯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汉字了,可能对当初初学时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写的艰难和辛苦已经淡漠了,当看到孩子们依然重蹈覆辙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
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
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草稿版)汉字改革包括文字内部的简化、整理和文字制度上的变革两方面的内容。
汉字的简化整理包括简化笔画、精简字数述和其他方面的整理,以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文字制度上的变革即指表意文字变成表音文字。
必要性:1汉字音多义多,而汉字形体复杂,不能标记汉语拼音。
2汉字数量繁多、笔画多,简化汉字,减少汉字笔画数目和通用汉字字数有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扫盲工作的进行。
3汉字形音义三方面不统一,有很多同音异形的异读字和同音同义的异体字以及少数生僻字,不利于现代汉语规范化,不利于实现文字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
而拼音文字虽然也有一词多义、一音多义的现象,但那只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文字的问题。
不可能性:1文字必须使用语言的特点,汉语是单音节语,语速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没有形态变化,无词缀词尾,和方块汉字十分吻合。
2汉字记录语言的语素、词,而不记录音素、音节,为沟通古今及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并制约汉民族方言不分化成不同语言,具有“贯通古今,超越方言”的特点稳固性和、超时空性。
拼音文字记录语言的历史原则和形态原则各有缺陷,汉字如变成拼音文字,会造成书面语的分裂,使各方言分化成不同的语言。
3汉语音节简单,但语素很多,一旦变成拼音文字会无法从书面上区别同音词。
4汉字总数可以保持稳定,不会增加专业领域之间的隔阂,而拼音文字的数量会因新事物的出现而出现新词,增加学习难度和不同专业人士间的沟通障碍。
5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将我国古代文明一脉传承,改革文字不利于继承文化遗产,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6汉字形体经过漫长的演变,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和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俨然已形成书法艺术,文字制度的改革不利于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成文版)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汉字改革工作经历了很长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汉字改革包括文字内部的简化、整理和文字制度上的变革两方面的内容。
汉字完全拼音化未为可行
.汉字完全拼音化未为可行赵世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摘要本文在总结以往关于汉字拼音化的讨论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汉字面临的现实性困扰及其理据性原因,进而批驳了将汉字通过完全拼音化走向现代化这一观点。
文末提出了当前汉字现代化的出路,即实行半拼音半抽象符号的双轨制。
关键词汉字拼音化汉字完全拼音化中文信息处理意音结合双轨制1汉字拼音化的由来及其讨论现状1.1汉字拼音化的提出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千百年来一直是汉语的忠实记录者。
它曾现在龟甲兽骨上、金石玉器上、竹简丝帛上、石碑木柱上、纸片上,流传了近三千年。
无论用于记录帝王的圣旨,还是用于普通百姓的书信交往,都游刃有余。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国人在了解西方的同时认识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同时把教育落后归因为汉字落后。
提出给汉字注音以减轻学习困难的任务。
辛亥革命后,1918年北洋政府推出了注音字母,这是汉字有史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冲击。
也是拼音化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这是汉字拼音化开始提出的阶段,它主要是围绕汉字可行性及其拉丁化的问题展开的。
1.2汉字拼音化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几次大讨论:五四期间,黎锦熙、赵元任等研制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支持者如瞿秋白、吴玉章等;解放后国家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
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始到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汉字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对汉字进行拼音化的改革又成为热点问题。
主张拼音化的一方如华裔学者吴文超,他于1986年6月在东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研讨会上发表中国语言政策刍议一文,论证在语音控制能力大大增强的今天,各民族的语音趋于稳定,如果不采用拼音书写系统,则炎黄子孙后代将因无法迎头赶上现代化而埋怨我们这一代人。
支持汉字的一方如袁晓园,他组织汉字现代化研究会,认为汉字在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了计算机输入问题后,它仍然是世界万国最好的一种文字。
2高科技面前汉字面临的现实困扰及其理据性原因2.1新世纪汉字面临的现实困扰: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存在差、费、慢的问题;学习困难,进而导致教育落后和对外交流障碍问题;言文不一致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跟不上传声技术等高科技的问题。
浅谈汉字改革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摘要:文字的工具性决定汉字要向简便化发展,同时其区别性约束文字不能太简单。
汉字简化有其进步性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但时至今日,恢复繁体字是没有可实施性的。
同时,不能一味去追求简化,汉字拼音化在当前也是不可行的。
一、引言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55年,文化部和汉字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8年,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说:“汉字字形演变的总的趋势是简化。
”报告提出当时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二、繁简之争20世纪50年代公布简体字的前前后后,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到1978年以前,简体字迅速在全社会推行,基本上没有受到干扰。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政府的说服和坚决推行,这可以从周恩来总理的《报告》中看出;二是中国大陆和外界的交流不多,简化字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推行和使用。
1978年以后,简化字的一统天下被打破,繁体字进入大陆的社会用字领域。
社会原因有三条:1.中国大陆的对外交往扩大与频繁。
香港、澳门、台湾的人员和旅居他国的华人带来了繁体字。
2.传统文化的复苏。
人们重新评价中国的古代文化,古籍出版复兴起来,用繁体字印刷的出版物大量增加。
3.书法艺术的影响。
书法艺术和书法家重新受到赏识,而某些书法家又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写繁体字。
1989年,袁晓园撰文提出“识繁写简”,主张“把繁体正字作为印刷体,把简化字作为手写体”。
2008年宋祖英、黄宏、郁钧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向两会联名递交《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
在2009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潘庆林递交了《关于分批停止使用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提案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10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分期分批地停止使用简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即与港澳台地区使用同一种繁体字。
论汉字不必朝拼音化发展(一)
论汉字不必朝拼音化发展(一)摘要汉字作为我国人类历史的“国粹”,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对汉字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废除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但也有人主张不能废除汉字。
其实汉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废除汉字就等于中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所以,汉字是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走上拼音化的道路呢?本文将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与拼音的比较,针对汉字的优越性,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反对汉字拼音化的理由来进行分析和论述汉字到底适不适合朝拼音发展。
关键词汉字;拼音化;特点;比较;理由InChinesecharacterstothedevelopmentoftheUKAbstract Chinesehistoryofmankindasthe"quintessence"hasaverylonghistory,withnearlyahundredyearsofvio lentchangesinChinesesociety,theChinesecharactersandmadeafiercedebate,someChinesecharacter sandurgetheabolitionoftheUK;butothersthatcannotbeabolishedChinesecharacters.Infact,theChinesecharactersrepresentmoreth anjustanationallanguage,itmorerepresentativeofthecultureofonecountry,theChinesecharactersto break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herefore,isheldhisgroundandwasputonafinecoat,wenttothesp ellingoftheroad?ThearticlefromitsowncharacteristicsofChineseandChineseandphoneticcompariso n,thesuperiorityofChinesecharacters,theChinesecharacterstotheHanculture,andagainsttheChines ephoneticofreasonstoanalyzeandtodealingwithcharactersjustdon'tfitintheukdevelopment. KeywordsChinesecharacter;alphabetization;features;compare;reason一、历史回顾19世纪末开始,就不断有人发出文字改革的呼声,要求实现拼音化。
汉字拼音化的可行性探究
汉字拼音化的可行性探究作者:李若岚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汉字拼音化争论的观点,回顾拼音化运动的历史以及分析成功推行拼音化国家的现状来探讨汉字拼音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汉字;拼音化运动;可行性汉字作为一种意音文字,承载了汉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但由于其字形复杂、不依赖形态变化等特点,在学习与使用中有较多不便。
因此部分学者提倡制定一套拼音化文字代替汉字,即推行汉字拼音化。
一、汉字拼音化的争议对于汉字拼音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一种是坚决反对。
部分学者认为汉字绝不能拼音化。
从文化角度看,推行汉字拼音化会造成历史、文化、科学的断层。
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看,现行汉字是适应汉语特点的书写符号。
汉语同音字多,有大量的单音节词,汉字可以很好地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而且对不同方言地区的交流有积极作用。
如果改用拼音文字,会违背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性,也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况且表音文字也并不完美。
他们认为语言学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完善汉字体系上,而不应投入过多精力推行拼音化文字。
第二种则主张汉字拼音化。
例如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提到汉字推行拼音化以后简单易学,可以起到扫盲的作用。
也有部分学者分析了汉语的发展,认为汉字局限了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会混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阻碍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
汉字是反映汉语的一种书写形式,用汉字写英语,用英语写汉字在本质上没有问题,使用汉字只是一种习惯。
提出汉字应该以词为基本单位来解决同音字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实行拼音化,对于中外交流,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促进作用。
但同时也承认现行的拼音方案并不能很好的承担拼音文字的作用,汉语拼音化不能一蹴而就。
第三种观点认为汉字不能废除,但拼音化文字也并非不可行。
应该制定一套与汉字并行的拼音化文字,既保留汉字又能用拼音拼写,利用两者的有点,达到最佳效果。
二、拼音化运动这里笔者主要分析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拼音化运动。
首先是国语罗马字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字改革成拼音文字的必要性和
不可能性。
必要性:汉字不能标记汉语的语音,因而汉字形体复杂,笔画繁多,产生不少字形体相似,不易区别的汉字。
加之汉字数量繁多,汉字的难读、难写、难记、难认是造成我国至今还有为数不少的文盲和半文盲的一个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在推广普通话,但是直到今天还有近半数的人不会讲普通话。
由于汉字没有明确的读音标示,造成我国语音‘南腔北调’‘语不同音’,也是普通话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
如今计算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乃至家庭。
计算机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都是英语,所以说英语国家的人,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如的读写信息,对话以及编写各种程序进行计算、设计和各种控制。
对我国而言,一方面,汉字信息处理必须通过编码,这繁杂的程序以至影响我国长期以来计算机水平难以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五笔输入法难记难学,许多人选择拼音输入法,然而拼音输入法最大的缺点在于选字,这严重影响了打字的速度和效率,这又体现了汉字在应用上的缺陷。
因为社会不断发展,新生的词层出不穷,汉字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必然要求汉字需做出调整和改革。
不可能性:汉字改革有其必要性,然而也有其不可能性。
第一,文字必须适用语言的结构特点。
汉语是单音节语,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没有形态变化,因而和方块汉字十分吻合。
第二,从文字本身的状态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其长短。
汉字记录语言的语素,词,而不记录音素、音节,故有贯通古今,超越方言的特点,具有稳固性。
拼音文字记录语言的历史原则和现状原则各有缺陷。
第三,汉字和汉语形音分离,故形体可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汉字如变成表音文字,会演变成书面语的分裂,会使各方言分化成不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复杂,彼此不能通话。
如果改成表音文字,各个方言就会演变成口语、书面语形式都不同的语言,不利于民族团结。
第四,汉语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数量则很多,故语言中同音语素特别多。
一旦实行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会无法从数面上区别同音词。
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
第四,有些无形可象的字用假借,故把文字作为一个语音符号来运用,具有了表音文字的发展趋势。
但形声字的大量出现,是汉字的创造十分便利,从而遏制了汉字的表音倾向。
第五,表音文字不利于继承文化遗产。
第六,表音文字不利于继承书法艺术。
总之,汉语的实际状态还难以实行拼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