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100条

合集下载

中医100句经典

中医100句经典

中医100句经典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8、亢则害,承乃制。

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0、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11、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1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1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1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5、痢无补法。

1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18、疹是太阴风热。

19、癍是阳明火毒。

2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1. 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解释:治疗疾病并不难,难点在于诊断病情。

这句话强调了准确诊断病情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才能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进行治疗。

2.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解释:作为医生,必须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关心、体贴患者,才能真正地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的重要性。

3.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解释:医生必须熟悉医书,才能够理解医学原理,从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4.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刑。

解释:治疗疾病需要像用兵一样讲究策略和方法,医生需要像用刑一样严格遵守医学原则和规范。

这句话强调了治疗疾病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5.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解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治疗疾病时医生应当怀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6. 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解释:药物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带来副作用甚至致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十分谨慎。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在用药时的严谨性和责任心。

7.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解释:世界上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不善于治疗的医生;药物没有难以替代的品种,只有不善于使用药物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8.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解释: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或抑制疾病的发展,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因为大多数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因此,要彻底治愈疾病,需要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9.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世代医家的钻研与实践,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智慧,也对我们理解和学习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100句中医名人的名言,带我们一起感受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1. "药石之学,以立观念,学其他则不为深矣。

"——医学家扁鹊2. "上工之医,必善于调气。

"——医学家扁鹊3. "夫精诚者,天之弘医。

"——医学家扁鹊4. "病人惧医生,病人不归。

"——医学家扁鹊5. "大医不治病,治未病。

"——医学家扁鹊6. "不洁之气,未发为病;发为病,已病者急。

"——医学家扁鹊7. "上工之医,谓之善言。

"——医学家扁鹊8. "善言者示贤,能复魂魄,致腠理。

"——医学家扁鹊9. "知人生之所生,治之所生。

"——医学家扁鹊10. "用医不足以治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之义也。

"——医学家张仲景11.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3.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4.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5.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6.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中医最经典的一句话

中医最经典的一句话

中医最经典的一句话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唐] 孙思邈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 孙思邈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经典语录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承乃制,亢则害。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100句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100句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100句1、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2、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3、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4、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5、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7、四季脾旺不受邪。

8、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9、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10、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11、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2、鱼生火,肉生痰。

13、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14、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5、胃喜清凉,脾喜温。

16、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20、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21、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22、扫地如清心。

23、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24、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25、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26、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7、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29、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0、治一经,损一经。

31、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32、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33、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34、百病皆由痰作祟。

35、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36、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37、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8、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39、痘要结,麻要泄。

40、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41、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42、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43、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44、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45、形寒饮冷伤肺。

46、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47、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48、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49、饱剃头,饿洗澡。

50、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51、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52、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53、癍是阳明火毒。

54、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55、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56、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57、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1.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2. 治病必求其本。

3.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 邪去正自安。

6. 治病如治国,调阴阳为先。

7.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脾胃。

8.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9. 肝主疏泄,肺主宣降。

10. 心主血脉,脾主肌肉。

11. 肾主骨,髓为脑海。

12.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13.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14.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15.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17. 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

18.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9.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0.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21.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22.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23.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24.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25.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6.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27.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8.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9.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30. 胃者,水谷之海。

31.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32.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33.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34.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35.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36.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37.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3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39.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4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41. 胃者,水谷之海。

42.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43.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5.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46.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47.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48.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49.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50.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51.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三芝堂中医体悟医者仁心,传承大家风范。

这100句中医名人名言,建议大家熟读成诵,在脑海中多思考,说不定能让你受益终生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杨泉《物理论》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

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王叔和《脉经序》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

——李梃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8、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机《伤寒论原序》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16、医者,意也。

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王叔和《脉经序》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

中医常用医语

中医常用医语

中医常用医语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6.六腑以通为补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15.风为百病之长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7.六腑以通为用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27.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靈樞?五邪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大医精诚.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

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37.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中医名言录大全

中医名言录大全

中医名言录大全1.病不服药,如得中医。

——《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2.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3.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4.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5.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隋书·志·卷二十九》6.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7.中医听声,声合五音,火闻水声,烦闷干惊,木闻金声,恐畏相刑。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8.下医诊脉,知病原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相生,审知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9.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0.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1.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2.《史记》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3.雷公云:药有三品,病有三阶。

药有甘苦,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亦异。

——《千金方·诸论·议处方第五》14.《药对》曰: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

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

中医金言片语100句[整理版]

中医金言片语100句[整理版]

中医金言片语100句1. 止咳常用麻黄,缩尿益智桑蛸,疏肝莫忘麦芽,闭经还须归芍,崩漏海蛸茜草,辨证前提记牢。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100条精辟中医语录(建议收藏)

100条精辟中医语录(建议收藏)

100条精辟中医语录(建议收藏)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 不是治本,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 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 不要向外求,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 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重中医的国家,而中医名人也是不胜枚举。

在这些名人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名言警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100句中医名人名言,以供大家参考。

一、黄帝内经篇名言1. 听善言,扬善行,此医道之要义也。

2. 夫医者,能工巧匠也;尽其技,不自失也。

3. 胜者之策,治人为治己,治己为治人。

4. 安忍为身主,真防为心本,心本安忍,而病安从。

5. 心不惊,神不惧。

神不惧,即无事。

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7. 不念居何世,不问志何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扁鹊天下名言8. 夫乐队之不偏,声调乃正。

9.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 由于养生,以待病之不来;及病之至,则已防范。

三、华佗名言11. 把握全局,循序渐进。

12. 以病论病,以人论人,方能制治有方。

13.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4. 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尽可能地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15. 非我之人,其心不我;不我之人,虽举案如山,不亦轻乎?四、张仲景名言16. 不畏病之来,但畏病之久留。

17. 惟形劳之所生病,皆可以形劳之所除。

18. 上工者有治未病者,中工者有治已病者,下工者有治已死者。

1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0.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五、葛洪名言21. 良医所以治病者,以其道自在也。

22. 虚虚实实,道之所藏;深深浅浅,道之所成。

23.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万虑,必有一失。

24. 行道者不行过,言道者不出口。

25. 逆境之所以为神仙,顺境之所以为凡人。

六、雷公炮名言26.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7. 独卧寝息之时,为姓名实无分别。

28. 治病先静心,用药须谨慎。

29. 病在千头万绪中,治病只求一个确实。

30. 不求全责备,但求有建设性的批评。

七、朱震亨名言31.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2. 未病先防,已病先治。

33. 中国有养生之道,老有养老之路。

中医经典金句名言

中医经典金句名言

1.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2.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

3.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4.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5.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7.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8.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9.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10.诊候第四。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
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

若病已成,可得半愈。

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1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12.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3.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14.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
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程国彭
1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

中医经典语录句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伤感签名、微信签名、霸气签名、情侣签名、唯美签名、说说短句、说说美文、说说感言、说说标语、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imental signatures, WeChat signatures, domineering signatures, couple signatures, aesthetic signatures, short sentences, beautiful articles, testimonials, slog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医经典语录句子本篇内容为大家整理中医精神名言,中药最经典的语句,中医文化唯美短句,中医经典朋友圈文案,中药文案简短吸引人,100句中医经典语句,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珍藏的口诀100句

中医珍藏的口诀100句

中医珍藏的口诀100句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5.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6.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7.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8.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9.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0.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1.好的,以下是更多中医珍藏的口诀:12.黄连解毒汤,烦躁申时量。

13.肝火旺时量,眼红痛用凉。

14.便干加生地,情绪易怒黄。

15.心情舒畅好,白芍加几两。

16.舌红苔黄腻,多加连翘梗。

17.咽喉肿痛疼,生地增量行。

18.皮肤瘙痒病,黄柏加地肤。

19.丹毒加栀子,血热需凉散。

20.夜寐不安稳,酸枣仁加量。

21.莫忘生脉饮,气阴两虚当。

22.汗多加黄芪,浮小麦需量。

23.胸闷加郁金,心悸加桂心。

24.腹痛加白芍,便溏加山药。

25.食少加山楂,舌红苔剥离。

26.黄连用量多,肝脾失调需。

27.生姜健胃气,痰饮需温化。

28.银翘解毒片,感冒热毒解。

29.肺热需清肺,枇杷叶需量。

30.胃热需清胃,黄连黄芩配。

31.肝火需清肝,龙胆草需量。

32.肺燥需润肺,沙参麦冬配。

33.脾虚需健脾,四君子汤行。

34.心悸需养心,天王补心丹。

35.头痛需疏肝,逍遥散需量。

36.咳嗽需润肺,养阴清肺汤。

37.气虚需补气,四君子汤行。

38.血虚需补血,四物汤需量。

39.脾阳虚温中,四神丸需量。

40.心血虚养心,天王补心丹。

41.肝血虚补肝,酸枣仁汤行。

42.生姜止呕好,多用于呕吐。

43.黄连清热毒,泻心火需量。

44.黄柏泻肾火,滋阴需养血。

45.黄芪补中气,多用于气虚。

46.白术健脾气,多用于脾胃不和。

47.当归补血汤,血虚时常用。

48.好的,以下是更多的中医珍藏口诀:49.肾阴虚左归丸,滋补肾阴效果佳。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

中医经典名句100句1. 万病之源,皆生于脾。

2. 脏腑出入,谓之经络。

3. 五脏六腑,藏于内脏。

4. 人身犹天地,四时气血寒暖同。

5. 内外相合,阴阳平衡。

6. 心脾肺肾肝,五脏各藏精气。

7. 气行三阴三阳。

8. 阴阳互根。

9. 精血运行于经络。

10. 人体之气,上连于五脏。

11. 脾为后天之本。

12. 心主志,肝主筋。

13. 脾主肌肉,肺主皮毛。

14. 肾主骨,肝主眼。

15. 肝藏血、心藏神、脾藏气、肺藏正气、肾藏精。

16. 肝者怒则气逆,脾者悲则气消。

17. 志意恐惧伤脾胃,喜怒思虑伤心肺。

18. 血气失和,病从口入。

19. 五脏六腑之气,皆起于脑髓。

20. 知止而后有定,定则能静。

21. 中和养生,无欲则刚。

22.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23. 治未病,治未病。

24. 百病之始生于胃。

25. 自然之道,治疗之本。

26. 明心见性,施以和气。

27. 冷热虚实,因人而异。

28. 本草纲目,指导用药。

29. 树医风尚,古为盛业。

30. 名医传世,历久弥新。

31. 嗜肉伤风寒,多食混杂人轻煎。

32. 大寒大热无胃食,五谷养胃固元气。

33. 良药苦口利于病,良方苦心治病人。

34. 医者,吾所尊重者也。

35. 治未病,事半功倍。

36. 顾草三生意气呕,不顾草享百年福。

37. 人有胃病一生事,病谐三病苦推诸。

38. 和为贵,正气存。

39. 吃药不投机,天地不会与。

40. 治未病,病不愈。

41. 平复中和,疾病无踪。

42. 合理饮食,健康长久。

43.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44. 回阳复外,补气复运。

45.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46. 五行调度,气血和畅。

47. 内环外环,气息相通。

48. 生活不节,人体难恢。

49. 心脏喘气,肺脏控制。

50. 养心修身,永保健康。

51. 肝主筋脉行,舌下看肝阴生。

52. 脾生水谷胃先伤,五音听之犹手心。

53. 肺主皮毛神舌色,肾藏精少腰带巅。

54. 寒热虚实脉无力,切脉精通本无常。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中医金句100条1.称“庭”的是:额。

2.称“藩”的是:颊侧。

3.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主色。

4.随气候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称:客色。

5.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两目晦暗。

6.得神的表现是:面色荣润,目光精彩。

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黄胖。

8.小儿疳积的面色可表现为:乍黄乍白。

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面色黑而干焦。

10.瘀血证最常见:面色青紫。

11.黄疸:面目一身俱黄。

12.萎黄:面黄枯槁无光。

13.望色十法中色浊主:病在阴。

14.望色十法中色泽主:生。

15.面色白,多为:阳气虚衰。

16.面黄虚浮,多为:脾虚湿蕴。

17.心血瘀阻见:面色口唇青紫。

18.脾虚湿阻可见:面黄虚浮。

19.脏腑精气衰竭则:肉消著骨。

20.中焦有火则:形瘦食多。

21.瘫痪的特征是: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22.痿证的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23.痹证的特征是: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

24.热邪壅肺则:鼻翼煽动。

25.肺胃热毒则:咽喉红肿溃烂。

26.肝风内动可见:横目斜视。

27.小儿慢脾风多见:昏睡露睛。

28.肾精耗竭可见:瞳仁扩大。

29.黑珠属肝称:“风轮”。

30.白珠属肺称:“气轮”。

31.瞳仁属肾称:“水轮”。

32.筋之精为:黑睛。

33.骨之精为:瞳仁。

34.血之精为:眼络。

35.耳流白脓为:缠耳。

36.耳流臭脓为:耳疳。

37.气阴两亏,虚火上浮,可见: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

38.肺胃热毒壅盛可见: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

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咽喉出现白色假膜,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

40.肾在舌分属部位是:舌根。

41.心肺在舌分属部位是:舌尖。

42.湿热内阻可见:舌苔黄厚腻。

43.痰饮水湿内停可见:舌苔水滑。

44.胃阴耗损,胃气虚弱:舌苔剥。

45.舌淡白、胖嫩而滑,多属:脾肾阳虚。

46.舌瘦薄、色淡者多属:气血两虚。

47.提示胃气大伤,胃阴枯竭为:舌光无苔。

48.提示正气渐复为:舌苔由厚变薄。

中医术语经典名句100条

中医术语经典名句100条

中医术语经典名句100条中医博大精深,很多古人总结的名言警句仍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现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现总结一些常用的术语,咱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自己体会其中的含义,领会古人总结的真谛,充分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对于以后的中医药发展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人身小天地2.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3.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4.上工治未病5.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6.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7.肺朝百脉8.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9.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10.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11.肾者胃之关也12.七节之旁,中有小心13.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4.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15.冲为血海,任主胞胎16.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17.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18.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19.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20.气为血帅,血为气母21.六腑以通为用22.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23.脾为胃行其津液24.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25.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26.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27.五脏之伤,穷必及肾28.实则阳明,虚则太阴2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30.通则不痛,痛则不通31.肺为水之上源32.壮火食气,少火生气33.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34.气有余便是火35.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36.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37.胃不和则卧不安3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39.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40.聚于胃,关于肺41.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42.久痛入络43.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44.脏寒生满病4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46.气伤痛,形伤肿47.怪病多痰48.治痿独取阳明49.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50.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51.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檠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52.气乱于卫,血逆于经53.脾胃虚则阴火升54.亢则害,承乃制55.金实不鸣,金破不鸣56.二阳之病发心脾57.肺热叶焦,发为痿躄58.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59.冬伤于寒,春必病温60.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61.多诊识脉,屡用达药62.临病人问所便63.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64.有诸内者,必形诸外65.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66.得神者昌,失神者亡67.能合色脉,可以万全68.肥人多痰,瘦人多火69.热深厥深,热微厥微70.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腆胀71.尝贵后贱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72.肝为女子先天73.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74.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75.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76.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77.治病必求于本7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79.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80.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81.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荃82.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83.诸病在脏,当随其所得而攻之84.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语录100条
1、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2、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3、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4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2、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3、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4、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5、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46、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7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病昼则增,夜则安,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