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整理项目1总论1.1项目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
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指出: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
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整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做贡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服务“三农”、促进湖北省实现“中部崛起”的有力举措。
赤壁市位于位于湖北省南部,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现辖15个镇,4个办事处,2个国有林、茶场。
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52万。
历史悠久,四海知名。
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
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
扼潇湘咽喉,控江夏通衢,素称“湖北南大门”。
距武汉112公里,距岳阳90公里。
全市东西长68.9公里,南北最宽、最窄处分别60公里、26公里,地处鄂南边陲,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
财〔2001〕41号,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源部财〔2001〕4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或国家参与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制,并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第四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规划、设计(即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参照国家或省最新颁布实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预算标准,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第五条预算文件则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计算表格及附件组成。
第六条预算文件的封面和扉页应按规定格式制作,扉页应有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复核人员姓名并加盖印章,编制日期等内容(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
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号顺序编排。
第七条预算编制说明的文字力求简明扼要。
主要内容包括:(一)项目概况说明项目的性质、类型、地点及地貌类型,开发整理总面积、预计净增耕地面积及其、占总面积的比例,项目预算总投资及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分期进度安排,分年度说明项目实施内容及分年度投资计划等。
(二)预算编制依据说明项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项目规划、设计图件及说明、图纸资料批准文号,就采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及价差调整等有关文件的依据或来源,进行详细说明。
(三)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简要说明预算表格中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定额换算关系。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着重投入与产生经济效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实物工作量的部署、增减调整因素分析,施工方案与技术需要与可能分析,单项工程技术手段、生产组织对工种成本的影响分析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一、项目概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项目。
本项目拟对XX市某地区的土地进行整理开发,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增加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本。
4.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土地调查与评估:对待开发土地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土地的地理条件、土壤状况、地貌特点等,并进行土地资源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
2. 土地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布局土地用途,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等,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3.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对开发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提供良好的城市配套设施。
4. 环境保护措施:在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保护绿地、建设雨水花园、推广节能环保建筑等措施。
5. 经济效益评估:对整理开发后的土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土地利用收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团队:成立项目团队,由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具体实施。
2. 土地调查与评估:组织开展土地调查,获取土地基础信息,并进行土地资源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
3. 土地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开发区域及各种用途的用地比例。
4.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土地开发后的配套设施完善。
5. 环境保护措施:在整理开发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6. 经济效益评估:对整理开发后的土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土地利用收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
唐家湾镇会同村实验基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员:***1104010082徐朝晖1104010047叶子健1104010068陈淑华1115010016目录1项目简介 (4)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与意义 (4)2.2项目的必要性 (7)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四.项目区条件分析 (9)4.1自然条件 (9)4.1.1地形地貌 (9)4.1.2气候 (9)4.1.3自然资源 (9)4.1.4自然灾害 (10)4.2区位条件 (10)4.3基础设施条件 (10)4.3.1农田水利设施 (10)4.3.2交通设施 (10)4.3.3生态设施 (11)4.4社会经济状况 (11)4.5现状概况 (11)4.5.1用地现状 (11)4.5.2限制性因素 (11)4.5.3 水资源平衡分析 (12)五.项目规划 (15)5.1规划原则与目标 (15)5.1.1整治规划原则 (15)5.2整治规划定位 (15)5.3建设目标 (15)5.2 土地平整方案 (16)5.2.1土地平整工程方案 (16)5.2.2农田水利工程方案 (17)5.2.3田间道路工程方案 (18)5.2.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5.2.5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18)5.2.6土地权属调整 (18)5.3土地平整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田块内部平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坡改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T 1020-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TD/T1012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总则、内容、程序、方法、成果等的基本要求和项目设计的原则、内容及技术要求。
1.2本规程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编制与实施,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作为与设计有关的概预算、审批等方面的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7929—199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829—1995;GB/T5791—93地形图图式1:200015000,110000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GB/T1654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54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543.4—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JTJ021-89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L73—9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L YJ002—87林业工程制图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L/T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3.1总则3.1.1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含土地复垦)。
3.1.2规划的基本原则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二OO七年七月目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投资估,预算的依据.为指导各地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提高《标准》编制质量,制定本指南.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 指导思想《标准》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土地开发整理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进行编制.《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并通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以下简称"类型区"),构建不同类型区下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以实现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分区,分类管理,切实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以科学建设促耕地保护以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目标任务.1.2 基本原则(1)必须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考虑使用和管护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以行之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经验和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依据,纳入标准的有关指标,参数和方法必须是经过科学鉴定或实践检验的,技术上成熟的,经济上合理的研究成果.(3)充分发扬技术民主,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业,水利,道路,林业等相关专业专家意见,对《标准》中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统一认识;对有争议的技术性问题,也应当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或专题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恰如其分地做出结论.(4)《标准》既要体现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的特点,又要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的协调,避免重复或矛盾.2 主要目标与编制任务2.1 主要目标通过《标准》的编制,建立起省(区,市)域范围内统一完善的,既能体现当地特点又能与周边省(区,市)相同类型区相协调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保障,为下一步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2.2 编制任务(1)确定《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引用标准和术语等基本事项;(2)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3)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目标和项目建设条件;(4)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5)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的原则和要求;(6)提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的具体建设标准.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3.1 基本思路在类型区划分,模式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构建,术语归纳,相关标准应用等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首先划定类型区,进而建立模式,然后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最后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的一,二,三级项目提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的组成,建(构)筑物级别,布置要求,结构型式,材质,规格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具体建设标准.3.2 研究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当地不同地貌类型,不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内容,模式,建设标准以及建设效果,为《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综合比较分析法在收集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等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特性,通过不同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归纳综合,为《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的形成提供依据.(3)典型案例分析法在全面调查省(区,市)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类型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析土地开发整理中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建设的区域特性,提出具体建设标准的技术要求.(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类型区划分,模式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构建以及各具体建设标准确定过程中,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叠置法,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方法,分析类型区的划分结果,工程建设条件和关键技术指标.(5)系统工程分析方法采用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的系统合理性,探讨《标准》施行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4 编制步骤与内容4.1 前期准备阶段(1)组建《标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组领导小组应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耕地保护处,财务处,土地整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关系,落实项目经费和组织成果论证及验收等工作,并对《标准》编制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决策.课题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同时明确1名课题组的核心专家.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构成应涵盖《标准》编制所需的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专业.课题组主要负责组织编制《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编写《标准》编制说明以及开展相关专题研究.(2)制定《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明确《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主要方法,步骤与时间进度安排,工作分工,预算,成果要求和保障措施等内容.4.2 编制及征求意见阶段(1)内业资料收集主要应收集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气象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料和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农业区划,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等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以及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相关行业的标准资料.(2)外业补充调查主要应对省(区,市)域内已经实施的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水利,农业等相关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项目的现状条件,项目承担单位和农村基层组织对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建设标准.(3)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围绕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保护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总结规律,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4)划分类型区,构建模式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及其改良利用分区,农业综合区划,耕作制度分区,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按照融合地域特征和工程特征区内一致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原则来划分类型区和构建模式.(5)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术语收集,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相关术语,按照与《标准》密切相关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准确界定《标准》的基本术语.(6)研究相关标准应用,确定应用的原则,依据,方法和内容研究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标准应用,确定应用的原则,依据,方法和内容.(7)编写《标准》条文,条文说明和编制说明1)《标准》条文.《标准》条文分为总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类型区与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及附录.其中,其他工程是指不宜归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相关内容;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应主要附类型区划分结果,以及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需要提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设施农业整理,园地整理,养殖水面整理,人工草地整理等的建设标准.2)《标准》条文说明.应根据《标准》施行的需要,对《标准》的条文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补充.3)《标准》编制说明.应对《标准》编制的背景,《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标准》编制的简要过程与成果,数据来源与相关标准应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说明,出具相关的验证报告.(8)对《标准》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标准》初稿编制完成后,应分别向有关专家,下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同级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环保,财政,建设等部门征求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并对所收集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4.3 送审阶段将《标准》条文,条文说明送审稿及相关材料(包括《标准》编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等)报部.部,省共同组织专家组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后反馈给课题组.课题组根据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标准》试行稿.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下发部门文件形式开展《标准》试行,并将《标准》试行稿及相关成果报部备案.5 主要成果5.1 主件(1)《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2)《标准》编制说明.5.2 附件(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报告;(2)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相关标准应用研究报告;(3)其他专题研究报告.6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说明6.1 条文1总则1.1目的要求:主要说明为什么要编制标准,其原则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方针政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说明:编制标准的目的要用概括的文字描述,在叙述时应体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技术先进等要求.为统一编写内容,下面提出的编制目的供参考:"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严格控制建设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1.2适用范围要求:主要说明《标准》的适用范围,应用对象等.说明:若《标准》条文之外规定了农村居民点整理,设施农业整理,园地整理,养殖水面整理等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作为《标准》附录予以说明.1.3基本原则要求:主要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非《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说明:为统一编制工作,下面提出的基本原则供参考.1)因地制宜原则.须从各省(区,市)的省(区,市)情出发,合理划定类型区,确定不同类型区内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2)实用性原则.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既要坚持引进新技术,又要坚持可实施性原则.3)综合整治原则."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是土地开发整理主要任务和对象,制定《标准》时应充分体现综合,协调,统一的原则.1.4引用标准要求:主要说明《标准》编制中引用的标准内容及名称.说明:引用标准条文要遵从引用同级以及同级以上的标准的原则,本标准基本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引用顺序.为统一全国的《标准》编制工作,列出了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有效版本,供参考.1.5术语要求:将在《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中应用的,需要重新定义的专用名词进行界定.为统一规范相关术语,列出了相关术语说明.说明:编写术语时应严格区分与一般概念,方言(或土语)等区别,重点结合本省(区,市)实际情况,提出反映本省(区,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点的术语名称.本标准尽量不用重复其他行业多年成熟且成习惯的术语,也不要给出定义不明确的术语.2建设目标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说明:建设目标应从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和法定任务出发,体现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的特点,内容表达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明确具体.3建设条件3.1合法性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条件.3.2基础设施要求:应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对基础设施方面的具体要求.说明:基础设施是工程方案布置的基础,也是项目区选择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包括:项目区外引水渠,流域型防洪堤,滞洪区排水骨干工程,盐碱地骨干排渍沟,大规模电网改造设施,区外硬化道路,区域防护林等.3.3水土资源要求:提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限定条件;开发和复垦项目,提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具体约束指标.3.4其他提出土地权属,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风险防治等其他制约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因素和条件. 4类型区和工程布局4.1类型区要求:说明省级类型区的划分结果,并简要说明其主要地域特征,参数等.说明:类型区可分为两级.其中,一级类型区突出地域特征,融合工程特征,以关键的地域要素为基础,以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要素进行划分,一级类型区一般不超过5个.二级类型区(模式)突出工程特征,融合地域特征,以地貌,土壤,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等为依据和指标进行划分,二级类型区(模式)一般不超过10个.各省(区,市)按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思路和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内容格式见附录A.4.2工程布局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布局要求.提出省级二级类型区(模式)的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组合特征及其相关要求等.说明:工程布局应有利于建设目标的实现,并充分体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要求.省级二级类型区(模式)宜以列表方式详细说明,具体见附录B.5土地平整工程5.1一般规定5.1.1耕作田块布置要求:按照田间灌溉,排水,防风,不同机械耕作等要求,分别提出不同类型区耕作田块布置的一般原则;提出田块布置的基本要求.说明:耕作田块是由末级固定沟,路,渠所围成的耕作单元.耕作田块内部包括田间灌水沟,畦(格田),田埂等.5.1.2土地平整单元要求:提出土地平整单元确定的原则和布置要求.说明:土地平整单元应结合耕作田块布置和灌水要求等,合理确定平整单元.5.1.3平整度要求:提出不同类型耕作田块的平整度.说明:平整度是指一个灌水单元内部的地面高差值.平整度应满足适种作物的灌水要求.5.1.4田面坡度要求:提出不同类型耕作田块的田面坡度.说明:田面坡度是指一个灌水单元内部沿灌水流向的地面坡度.田面坡度应满足适种作物的灌水要求.5.2耕作田块修筑工程5.2.1条田要求:提出条田修建的规模,田块规格(包括田块形状,坡向,长度,宽度),田面高程等参数规定以及水稻格田的规格等.说明:条田是末级固定渠道控制范围内的长方形田块.适用于地面坡度小于2°的平原区.对条田长度和宽度的规定,首先应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农田灌溉与排水等条件,同时应满足农业机械化耕作需要.对田块规模的规定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田面高程是影响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重要因素,在田面高程设置时,不但要考虑同一田块内部的自流灌(排)水能力,同时要满足相邻田块间的灌(排)水位衔接.5.2.2梯田要求:提出不同梯田类型和不同筑坎材料下的田面宽度;根据机械耕作效率提出梯田长度值;按照不同筑坎材质类型,提出坎高,外坡,顶宽等指标规定.说明:梯田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三种类型,适用于地面坡度大于2°的丘陵区.坡式梯田既包括改造降缓原地面坡度后的坡地,又包括维持原地面坡度的坡地.梯田建设包括田面和田坎两部分.梯田田面宽取决于地面坡度,筑坎材质,工程地质等,因此梯田的田面宽不能太大.5.2.3其他田块工程要求:台田等其他田块工程,参照条田,梯田修筑标准,研究制定其建设标准.5.3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要求:对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中常见的客土回填,保护表土等措施,提出工程适用范围和技术指标规定等.说明: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也称耕作熟化层地力保持工程.该工程提出的具体指标包括:耕作层(熟化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犁底层厚度,作物生长需要的基本理化指标等;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项目,提出以上指标的最低范围值.6灌溉与排水工程6.1一般规定6.1.1工程级别要求:说明引水建筑物,泵站,灌排渠沟,渠系建筑物等工程级别.说明:工程级别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设计的基础.灌溉与排水工程级别划分一般采用流量指标,一般指引水工程,泵站工程,灌排渠沟,渠系建筑物等工程级别.在相同工程等别下,项目区内允许建设的最高工程级别应按照工程等级对应的工程控制级别确定.结合现有政策规定,总结已实施项目的效果,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规模,研究其工程级别,提出渠,沟,路,林及渠系建筑物等控制级别,以便于工程级别指标与其他技术标准的衔接.6.1.2灌溉标准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主要作物类型,说明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或其他形式的灌溉标准.灌溉标准宜按类型区进行描述.说明:以灌溉设计保证率为内容的灌溉标准,应与当地水资源特点一致;以抗旱天数为内容的灌溉标准,应与当地主要作物类型一致;其他灌溉标准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习惯.有条件的地区,在提出灌溉标准的同时,也可参照当地水利部门颁发的用水定额,提出分类型区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定额;在制定灌溉标准时,也可给出分类型区的灌水率的经验指标.6.1.3排水标准要求:结合当地的水利规划和排水要求,说明排水,除涝,排渍,治碱等标准.排水标准宜按类型区进行描述.说明:排水标准的制定应与当地近,远期的水利规划相协调.在提出农田除涝,降渍,治碱等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作物种类提出耐淹时间,并规定暴雨历时和排水时间,提出地下水控制深度.有条件的地区,在制定排水标准时,也可给出分类型区的排涝模数,排渍模式的经验指标.6.1.4灌溉水质要求:根据水资源提供途径和污染状况,提出农田灌溉的水质,水温,地下水矿化度,污染物最低含量等指标.说明:灌溉水质标准制定,主要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规定内容,并结合当地灌溉水利用类型确定.6.1.5灌溉水利用系数要求:结合输水工程分级和类型,分别提出灌溉水利用系数.说明:灌溉水利用系数包括渠系水利用系数,管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等.应结合输水工程类型和田间灌水措施,分别提出具体值.6.2水源工程6.2.1塘堰(坝)要求:提出塘堰(坝)修建的规模,类型和适用条件;提出不同坝体材料下塘堰工程规划的布局要求;提出不同坝体的高度,边坡,堤顶宽等指标.塘堰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防洪.说明:塘堰(坝)一般修建在丘陵区的河谷地区,起到拦截坡面径流的作用.有些地区将蓄水涝池(或集水池)也归入塘堰(坝)工程中.根据水利部门规定,塘堰(坝)蓄水量应小于水库,一般在1000 m3~100000m3,坝高一般不超过10m,据此提出塘堰(坝)建设标准.6.2.2小型拦河坝(闸)要求:结合本省(区,市)特点,提出拦河坝(闸)修建的类型和适用条件;提出不同拦河坝(闸)工程规划的布局要求;提出不同坝体高度,边坡,溢流面等规定指标.拦河坝(闸)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河道防洪.说明:小型拦河坝(闸)是修建在小型河沟上的坝和闸,起到拦截河道地面或地下径流的作用.在选择工程类型时,防洪应在河道行洪设计范围之内.6.2.3农用井要求:结合本省(区,市)水利部门规定,划定地下水限采区和控制超采区,提出农用井规划的原则和适用条件;提出农用井出水量最小值指标;结合类型区划分,提出农用井类型,最小井深,井径,井距及控制面积等规定;提出井壁滤管结构,滤料,井泵及配套设施等规定.农用井布置和泵房型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说明:农用井是地下取水的一种工程类型,包括机井,管井,大口井,筒井,辐射井等.各省(区,市)应结合当地工程类型,分别提出上述规定.6.2.4小型集雨设施要求:提出小型集雨设施的种类,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布置原则,蓄水池和水窖的基本组成及池深和边坡围护规定等.说明:本工程是指以蓄水池,水窖等为主的小型集雨工程.小型集雨工程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防洪.6.3输水工程6.3.1明渠要求:提出明渠输水的适用条件和布置要求,明渠输水的断面形式,加大流量,堤顶宽,不同防渗体厚度及分缝长度以及砌体强度,渠道防渗和抗冻等指标.说明:明渠规定应符合分级要求,并结合渠道防渗类型提出相关规定.6.3.2管道要求:提出管道分类,适用条件,布置的基本要求,管道埋深和管槽开挖宽度以及管道附属设施基本组成等.说明:管道规定应符合分级要求.按照管道所处位置,分为地埋管道,地上管道;按照管道内承受内水压力的大小,分为低压输水管道(0~0.2Mpa),中压输水管道(0.2~0.6Mpa),高压输水管道(>0. 6Mpa),分别提出规定.6.3.3地面灌溉要求:提出不同灌水沟的长度,沟底比降,入沟流量等指标以及灌水畦的长度和宽度,地面坡降,入畦单宽流量等指标.说明:地面灌溉是田间输水工程的一部分,包括沟灌,畦灌两种,是确定土地平整方案和连接灌溉,排水系统的基础.6.4喷微灌工程6.4.1喷灌提出不同喷灌工程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布置要求和组成,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要求以及喷洒均匀度,喷洒强度,雾化指标等技术参数规定等.喷灌工程的选择和布置宜以社会经济条件做支撑.6.4.2微灌提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微灌工程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布置要求和组成,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要求以及滴灌带间距,流量偏差等技术参数规定等.微灌工程的选择和布置要有社会经济条件做支撑.6.5排水工程6.5.1明沟排水要求:按照排水沟功能提出规划原则和布置要求;提出排水沟衬砌的使用范围和降水措施,排水沟沟底高程,堤顶保护宽度,沟深,边坡等规定以及末级排水沟间距等.说明:明沟排水包括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种.结合本省(区,市)情况,分别进行规定.6.5.2暗渠(管)排水提出暗渠(管)排水的适用条件和布置要求,暗渠和暗管排水的基本构成,常用材料类型以及暗渠。
最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4 综合说明 ............................................................................ 2 4.1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及调整情况 ...................................................... 2 4.2 项目概述 .......................................................................... 2 4.3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 2 5 项目概况 ............................................................................ 2 5.1 项目所在县(市、区)简况............................................................. 2 5.2 项目区基本情况..................................................................... 2 6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3 6.1 基础设施条件 ...................................................................... 3 6.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 3 6.3 水资源分析 ........................................................................ 3 6.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 4 6.5 公众参与分析 ...................................................................... 4 7 工程规划 ............................................................................ 4 7.1 规划设计依据 ...................................................................... 4 7.2 规划目标 .......................................................................... 4 7.3 建设标准 .......................................................................... 4 7.4 规划方案 .......................................................................... 4 8 工程设计 ............................................................................ 4 8.1 土地平整 .......................................................................... 4 8.2 农田水利 .......................................................................... 5 8.3 田间道路 .......................................................................... 5 8.4 农田防护工程 ...................................................................... 5 8.5 典型田块 .......................................................................... 6 8.6 村庄整治工程 ...................................................................... 6 8.7 工程量分类汇总 .................................................................... 6 9 土地权属调整 ........................................................................ 6 9.1 土地权属现状 ...................................................................... 6 9.2 权属调整原则 ...................................................................... 6 10 施工条件及主要施工要求 ............................................................. 6 10.1 施工条件 ......................................................................... 6 10.2 主要施工工序及工艺要求 ........................................................... 6 10.3 施工进度 ......................................................................... 6 11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 ................................................................. 6 11.1 实施措施 ......................................................................... 6 11.2 工程管护 ......................................................................... 6 12 投资预算 ........................................................................... 7 12.1 编制说明 ......................................................................... 7 12.2 预算成果 ......................................................................... 7
2012土地开发整理定额编制规定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目 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 (2)第三章项目划分 (5)第四章费用构成 (12)第一节概述 (12)第二节工程施工费 (13)第三节设备购置费 (17)第四节其他费用 (17)第五节不可预见费 (19)第五章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20)第一节基础单价编制 (20)第二节工程施工费单价编制 (25)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 (27)第六章预算表格及格式 (34)第一章 总 则一、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其他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编制人员须具有相关执业资格。
四、本规定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章 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项目预算文件由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表及附件组成。
一、封面应按规定格式制作(详见本规定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和预算编制单位均须加盖印章,负责人、复核人和编制人均须加盖印章或签字,编制日期须如实填写。
二、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号顺序编排。
三、预算编制说明应力求文字简明扼要。
主要包括:(一)项目概况说明项目的性质、类型、建设规模(总规模;开发、整理、复垦的规模),项目地点及地貌类型,预计净增耕地面积,预计净增耕地率,项目工程布置形式、工程内容及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工期,项目预算总投资,申请投资金额,其他资金来源情况,按年度说明项目实施内容及分年度投资计划等。
(二)预算编制依据1.预算编制原则和依据;2.人工预算单价,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施工用电、水、风、客土等基础预算单价的计算依据;3.主要设备预算价格的编制依据;4.指标、定额、费用的计算标准及依据;5.拆迁规模、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依据;6.项目规划设计图纸、说明及相应批准文号;7.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涉及拆迁补偿工程的应含拆迁补偿方案)。
土地整理技术规程
xx市基本土地整理技术规程1总则1.1为合理确定基本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效益,为xx市基本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概预算、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1.2基本土地整理工程应贯彻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综合整治、综合效益的原则;根据不同烟业基本生产单元及建设规模,选择不同的建设方式,以达到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推进烟叶种植的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1.3本标准适用于在xx市基本区域内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
1.4开展基本土地整理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xx 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烟草行业的相关要求。
2术语2.1土地整理是指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对现有基本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整治,以达到耕地质量提高、田块集中连片、田面基本平整、路网渠系配套、排灌设施完善、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目的。
2.2土地整理工程体系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和其它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类型与工程等级系列的集合。
2.3质量目标等级基本土地整理工程竣工后,在近、远期内应达到的土地综合质量等级。
2.4平整工程为了满足灌排及耕作需要而进行的土方挖填与调配等田块修筑和地力的保持措施。
2.5田间道烟叶基地单元内连接村庄与,供农用机械、物资和烟叶运输通行的烟区道路。
2.6生产路烟叶基地单元内连接与与田间道,为烟叶生产作业服务的道路3基本规定3.1土地整理应遵循〃行业主导、烟农自愿、连片整治、成片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规划以及烟叶基地单元建设规划。
3.2坚持以轻度整理为主、中度整理为辅,控制重度整理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设计、补贴合同的签订、施工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使用、财务处理、资料归档等方面的管理要符合国家关于土地整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烟草行业关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全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全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05.11•【字号】鲁国土资发[2009]65号•【施行日期】2009.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全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65号)各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为规范全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逐步引入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根据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000〕第27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2000〕第79号令)、《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国家测绘局〔2004〕5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2001〕第87号令)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81号)以及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综〔2005〕90号)等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相关的办法、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择优选用的原则,对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测绘、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施工招标代理、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和财务决算审计等相关单位进行登记备案。
择优选择一些具备相关资质、工作能力强、有信誉、有经验、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相关工作,以确保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保质保量的顺利实施。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项目相关单位进行登记备案的程序(一)申请单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国土资源局提出登记备案的申请;(二)设区的市国土资源局对申请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向申请单位出具受理登记表。
设区的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和实地考察工作;(三)对初审合格的单位的材料统一由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共同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四)省国土资源厅对经审核符合登记备案条件的申请单位,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五)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对公示无异议的申请单位同意登记备案。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一、研究报告编制目的
1、为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要仔细编写,完全按照要求进行编制;
2、研究报告将会作为投资决策或项目批复的重要依据,项目经理在
编制研究报告时应当慎重不可掉以轻心,相关说明必须清晰,严谨;
三、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1、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1)申请书:报告申请的请示及其报告所涉及的内容;
(2)概要:对报告的内容及要点进行简要说明;
(3)基础数据:介绍和分析开发区域的地理位置及社会状况,为下
文论证提供基础数据;
(4)分析论证:以客观、系统的方式,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市场调研、经济分析、技术分析、政策利益分析等方面的论证;
(5)结论:根据上文对项目的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结论可以为正
面结论或反面结论;
2、研究报告的文字规范
(1)语言要求:语言要求简洁、准确、明了;
(2)格式要求:报告必须符合正式的文件格式,如标题、表格、图样、附录等要求;
(3)内容要求:内容必须丰富、翔实,有足够的资料说明;
3、报告的递交要求。
土地整治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与规划的设计
按照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有关要求,确定四川 省耕地分等因素有9个。计算过程详见《农用地分等规程》。
三、可行性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
确定规划方案。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的核心 内容是规划方案的拟定、比选、择优和确定。 主要包括确定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
省级投资项目:市级国土部门建立项目库、县级编制可研报告申 报项目、市级组织可研入库踏勘、市级从项目库中筛选项目组织编 制规划设计并立项、省厅进行项目优选、市级初验、省厅技术核查 和验收。
市、县级投资项目:市级国土部门建立项目库、县级编制可研 报告申报项目、市级组织可研入库踏勘、编制规划设计(市级负责 市级投资、县级负责县级投资)、市级负责立项、县级初验、市级 技术核查和验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 采用二调地类按照最新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统计 各类土地现状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调查中, 应结合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耕地地类逐一对照 图斑,核实现状地类,若地类不符,应列表统计 出不符地类的图斑,科学合理确定参与整理耕地、 新增耕地来源。
三、可行性研究
控制指标:土地整理项目集中连片,建设规模 一般不超过15000亩。土地开发项目规模不低于50 亩,开发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坡度低于25°,海拔 一般不超过3000米。
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 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活动。
“整治”一词包含“整理、治理”的含义。现在的土地 整治含义越来越扩大。
在范围上
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 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
在内涵上
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 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
财〔2001〕41号,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源部财〔2001〕4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或国家参与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制,并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第四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规划、设计(即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参照国家或省最新颁布实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预算标准,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第五条预算文件则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计算表格及附件组成。
第六条预算文件的封面和扉页应按规定格式制作,扉页应有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复核人员姓名并加盖印章,编制日期等内容(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
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号顺序编排。
第七条预算编制说明的文字力求简明扼要。
主要内容包括:(一)项目概况说明项目的性质、类型、地点及地貌类型,开发整理总面积、预计净增耕地面积及其、占总面积的比例,项目预算总投资及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分期进度安排,分年度说明项目实施内容及分年度投资计划等。
(二)预算编制依据说明项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项目规划、设计图件及说明、图纸资料批准文号,就采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及价差调整等有关文件的依据或来源,进行详细说明。
(三)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简要说明预算表格中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定额换算关系。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着重投入与产生经济效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实物工作量的部署、增减调整因素分析,施工方案与技术需要与可能分析,单项工程技术手段、生产组织对工种成本的影响分析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湖南省补充编制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 (4)第三章项目划分 (4)第四章费用构成 (5)第一节概述 (5)第四节其他费用 (6)第五章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7)第一节基础单价编制 (7)第二节工程施工费单价编制 (10)第三节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 (11)第六章预算表格及格式 (14)第一章总则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新的财务制度要求,加强土地整治工程投资管理,确保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 [2011]128号),结合湖南省近年土地整治工程自身行业特点,制定本编制规定。
它是编制和审批土地整治工程设计预算的依据,也是编制工程标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的指导性标准。
二、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应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负责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应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熟悉工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广泛收集资料,合理选用定额、费率标准和价格,保证编制质量。
三、本规定适用于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
四、本规定由湖南省财政厅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与解释。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第三章项目划分第三部分其他费用第四章费用构成第一节概述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四节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和业主管理及乡村协调费。
四、竣工验收费(G)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
包括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项目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重估与登记费。
1.竣工测量及工程复核费(G):竣工测量费是指土地整治工程竣工验收时,为获得工程建成后的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等资料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重要国土资源部财务司财[2001]41号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部研究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部财务司联系。
二OO一年七月十八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或国家参与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制,并对其编制质量负责。
第四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计划、设计(即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参照国家或省最新颁布实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预算标准,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预算文件的组成第五条预算文件由封面、目录、预算编制说明、预算计算表格及附件组成。
第六条预算文件的封面和扉页应按规定格式制作,扉页应有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复核人员姓名并加盖印章,编制日期等内容(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
目录应按预算表的表第七条预算编制说明的文字力求简明扼要。
主要内容包括:(一)项目概况说明项目的性质、类型、地点及地貌类型,开发整理总面积、预计净增耕地面积及其占总面积的比例,项目预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分期进度安排,分年度说明项目实施内容及分年度投资计划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一、报告的结构1.封面:包括报告的题目、编制日期、编制单位、项目名称等信息。
3.摘要:对报告的内容、目标、方法和结果进行简要概述。
4.项目背景与目标: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开发整理目的和社会经济背景等。
5.前期调研与数据收集:介绍项目前期调研的内容和方法,包括采集的相关数据、文献资料和统计信息等。
6.市场需求分析:对项目所涉及的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状况、潜在需求等。
7.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项目可能产生的就业机会、税收贡献、经济增长等。
8.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包括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工程技术要求等方面。
9.法律政策分析:对项目所需要遵守的法律政策进行综合分析,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10.投资效益评估: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和回报周期等因素,对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估。
11.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2.可行性结论与建议: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决策提供支持。
14.附录:包括项目的相关数据、计算公式、调研问卷等。
二、报告的编制方法1.调研方法:明确调研的内容、范围和方法。
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搜集、问卷调查等。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和分析方法,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技术评估:借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4.经济评估: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
5.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6.可行性评估:结合以上内容,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7.结论和建议:基于评估结果,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并提出详细的建议和对策。
三、报告的质量要求1.报告应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的要求。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项目概述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类型 (1)1.1.3 项目性质 (1)1.1.4 项目建设规模 (1)1.1.5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1)1.1.6 项目区地貌类型 (2)1.1.7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2)1.1.8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比例 (2)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2)1.3 综合结论 (4)2 项目背景 (4)2.1 项目所在县简况 (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3 项目区概况 (8)3.1 自然条件 (8)3.1.1 地形地貌 (8)3.1.2 气候 (9)3.1.3 土壤 (9)3.1.4 植被 (9)3.1.5 水文与水文地质 (9)3.1.6 工程地质 (10)3.1.7 天然建筑材料 (10)3.2 社会经济状况 (10)3.3 自然灾害 (11)3.4.1 土地权属 (11)3.4.2 土地利用结构 (11)3.4.3 土地利用程度 (30)3.4.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30)3.5 基础设施条件 (31)3.5.1 交通条件 (31)3.5.2 灌溉排水设施 (31)3.5.3 电力设施 (31)3.5.4 农田防护设施 (31)4 项目分析 (31)4.1 项目合法性分析 (31)4.1.1 法律法规 (31)4.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32)4.1.3 其他规划 (32)4.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2)4.3 土地适宜性评价 (33)4.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34)4.5 水土资源分析 (34)4.5.1 供水量分析 (34)4.5.2 需水量预测 (35)4.4.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8)4.5 公众参与分析 (38)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40)5.1 规划原则 (40)5.2 建设标准 (41)5.3 规划方案比选 (42)5.3.1备选方案 (42)5.3.2 规划方案综合分析比较 (43)5.3.2 规划方案选择 (45)5.4 总体布局 (46)5.4.1 土地利用布局 (46)5.4.2.1 土地平整 (46)5.4.2.2 农田水利 (48)5.4.2.3 田间道路 (49)5.4.2.4 农田保护 (49)5.4.2.5 其他工程 (50)5.4.3 节水措施说明 (50)5.5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51)5.5.1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51)5.5.2 新增耕地 (52)5.6 规划后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54)6 项目建设内容 (55)6.1 土地平整工程 (55)6.2 农田水利工程 (57)6.2.1 灌溉工程 (58)6.2.2 排水工程 (60)6.2.3 水工建筑物 (62)6.3 道路工程 (63)6.4 工程量汇总 (63)7 土地权属调整 (65)7.1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65)7.2 权属调整方案 (65)7.2.1 权属调整原则 (65)7.2.2 权属调整范围 (65)7.2.3 权属调整措施 (65)7.3 权属调整方案编制说明 (66)8 施工组织方案 (68)8.1 施工条件 (68)8.1.1施工条件 (68)8.1.2 施工布置 (69)8.2 主要工程施工 (70)8.2.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 (70)8.2.3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 (73)8.4 施工进度 (74)9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75)9.1 实施措施 (75)9.1.1 组织机构 (75)9.1.2 管理制度 (76)9.1.3 实施控制措施 (77)9.2 工程管护 (81)9.2.1 管护机构 (81)9.2.2管护措施 (82)9.2.3 经费筹措 (82)10 投资估算 (82)10.1 编制说明 (82)10.1.1 编制原则 (82)10.1.2 投资预算编制依据 (83)10.1.3 其他说明 (83)10.2 投资估算 (84)10.2.1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84)10.2.2 投资预算表 (89)10.3 资金筹措 (95)10.4 投资进度计划 (95)11益分析 (96)11.1 社会效益分析 (96)11.1.1 社会影响 (96)11.1.2 维持社会稳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96)11.1.3 促进新农村建设 (97)11.1.4 指标计算 (98)11.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99)11.3 经济效益分析 (101)11.3.1 费用计算 (101)11.3.2 收益计算 (101)11.3.4 静态评价指标 (103)11.4 耕地质量分析 (104)12 综合结论 (105)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05)121.1 项目实施必要性 (105)12.1.2 项目可行性 (106)12.1.3 结论 (106)13 附件 (107)13.1 附图 (107)13.2 附表 (107)11.3 附件 (107)1 综合说明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 项目类型该项目申报为省级投资重点项目。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1 项目提出的缘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有效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的客观控制和计划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结合**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建设占用耕地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关于抓紧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皖土整办【2010】2号)、《**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市**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当地实际,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顺应当地人民群众对土地整治的强烈要求和致富奔小康的迫切愿望。
滁州市国土资源局南谯分局(下文简称南谯国土分局)于2010年6月制定了《**市**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10-2012年)示范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了南谯区沙河镇秋桐村、新塘村土地整治项目等7个土地整治项目。
南谯区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县(区),但农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体现在:a)耕地后备资源少,开发难度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南谯区由于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但后备资源非常有限。
根据《**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南谯区开发后备耕地的潜力只有186.42公顷,主要分布在章广、沙河、珠龙等镇。
在现行规划实施的几年内已经开发了大部分,剩下的可开发资源就更加少了。
这些剩下的后备资源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利用的难度也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TD P××备案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Regulation on compil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rehabilitation projects(××××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1 范围 (11)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11)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4 综合说明.....................................................4.1 项目概述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4.2 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4.3 综合结论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5 项目背景.....................................................5.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5.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6 项目区概况...................................................6.1 自然条件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6.2 社会经济状况 ...............................................6.3 自然灾害 (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6.4 土地利用现状 ...............................................6.5 基础设施条件 (33)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6.6 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7 项目分析 (33)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7.1 项目合法性分析 .............................................7.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3)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7.3 土地适宜性评价 .............................................7.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33)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7.5 水土资源分析 ...............................................7.6 公众参与分析 (33)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8 项目规划方案 .................................................8.1 规划原则 (44)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8.2 建设标准...................................................8.3 规划方案比选 (44)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8.4 总体布局...................................................8.5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44)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9 项目建设内容 .................................................9.1 土地平整工程 (44)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9.2 农田水利工程 ...............................................9.3 田间道路工程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9.4 农田保护工程 ...............................................9.5 其它工程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0 土地权属调整 ................................................10.1 土地权属现状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0.2 权属调整方案 ..............................................10.3 方案编制说明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1 施工组织方案 ................................................11.1 施工条件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1.2 主要工程施工 ..............................................11.3 施工进度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2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 ..........................................12.1 实施措施 (55)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2.2 工程管护 ..................................................13 投资估算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3.1 编制说明 ..................................................13.2 投资估算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3.3 资金筹措 ..................................................13.4 投资进度计划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4 效益分析....................................................14.1 社会效益分析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4.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4.3 经济效益分析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4.4 耕地质量分析 ..............................................15 综合结论 (66)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16 附件........................................................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投资估算表.. (77)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报告编排格式 ..........................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标准格式.. (1212)错误!超级链接引用无效。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项目特性表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条文说明 (1717)前言为了促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特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批准。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国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D1002-9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GB3100~3102 量和单位3 总则3.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项目建设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3.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贯彻国家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在调查、勘测、土地清查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3.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b)选定项目区。
c)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d)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e)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
f)确定项目建设标准。
g)基本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项目建设条件。
h)选定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具体建设内容。
i)基本确定权属调整方案。
j)基本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
k)选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基本选定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基本确定施工进度。
l)提出主要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
m)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和耕地质量分析。
n)提出综合结论。
3.1.4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本标准第4章至第15章内容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按附录B的要求编制。
4 综合说明4.1 项目概述说明项目性质、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
概述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土地权属状况、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4.2 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期,概述项目估算投资和资金筹措方式。
4.3 综合结论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5 项目背景5.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简述项目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土地利用情况。
5.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简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相关规划、技术标准和相关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