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_0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象征主义论文

中国文学象征主义论文

中国文学象征主义论文摘要:中国的象征主义文学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中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文以鲁迅和卞之琳的作品为例,初探中国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象征主义;二十世纪一、综述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渗透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个方面在小说方面。

在小说方面鲁迅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他的小说《药》的结尾就分明带有“安特莱夫式(L.Andreev)的阴冷”[13](P239)。

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一篇典型运用象征意象的小说。

小说的标题就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而小说中华夏两家的姓氏,以及小说结尾处的乌鸦和花环也都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鲁迅的其他小说,如《故乡》、《狂人日记》、《长明灯》、《白光》、《示众》、《补天》等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加圆熟。

在诗歌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是最为巨大的。

二十世纪中期李金发和戴望舒的诗歌极大的体现出法国象征主义留下的痕迹。

卞之琳曾受到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里尔克、爱略特、奥登等诗人的影响。

冯志、艾青、徐志摩等一大批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都有同时期象征主义的显著特征。

最早运用象征主义戏剧技巧的戏剧家郭沫若和田汉,他们最初的创作曾受到梅特林克的《青鸟》和霍普特曼的《沉钟》的直接影响。

洪深的《赵阎王》则直接模仿了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琼斯王》,曹禺的戏剧创作则标志着现代话剧对象征注意艺术运用的真正成熟。

二、举例说明1、散文诗代表《野草》鲁迅在《野草》中应用的是诗的语言,使得意境,而且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大量的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象征主义和象征手法当然是温泉不同的概念。

象征手法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文学手法,普遍的应用于各种文学形式、各种创作方法、各种风格流派之中。

象征是以某一事物的特定方面来表现一种思想或意义。

人们经常以狮子象征刚强,以狐狸象征狡猾。

这是象征的手法。

但象征主义是不同的。

象征主义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文学史上的现象,是一个文学流派所发展起来的创作方法。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分解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分解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 (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 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 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 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 《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 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 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 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 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 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组长:曹梦 组员:李京灿、陈红梅、杨孝碧、马跃
目录
• 一、西方象征主义以及代表人物 •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四、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
个案研究
一、西方象征主义以及代表人物
•(一)象征与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 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一)20世纪20年代:认同与译介 • 《少年中国》和《东方杂志》则是这一时
期介绍象征主义最有力的两份杂志。
二、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 (二)20世纪30年代:学习与融汇
• 1932年《现代》杂志的创刊是一个里 程碑式的标志。
• 在系统介绍西方象征主义作家作品和诗学 理论方面,有两个作家功不可没——卞之 琳、曹葆华
三、西方象征主义与现代诗歌的创作
• (二)象征主义的深层意蕴在中国现代诗歌 中的体现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涌入中国的众多思潮之一,也是在中国获得了长元发展的思潮之一。

冯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并在象征主义的接受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

因此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诗歌创作为例,探讨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外来思想、本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探讨一种思想要真正被另一种文化接受需要满足那些条件,以及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有哪些优势和阻碍。

标签:象征主义;冯至;本土化象征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

莫雷亚斯在《象征主义宣言》中写道:象征主义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有并非探索的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

……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象征主义强调诗人的使命就是创造与实际制度绝对无关的一个世界或者一种秩序、一种关系体系。

而这个诗情世界的创造需要使用独特的语言。

因此西方象征主义的兴起可以说是对现代人隐秘内心世界的发现,并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当象征主义这一现代性思潮传入中国时,中国诗人的创造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高利克:“文学影响的种子必须落到待开发的大地上,作家和传统必须准备好去接受、去转化,对影响作出回响,来自这种影响的种子可能落下,但是只有落在作好接受准备的土壤上的种子才将会萌芽,每一颗种子都将受它扎根在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的影响,或者改变形象,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伸展出去。

”因此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也将经历一段接受、转化的“本土化”过程。

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诗歌的创作为例,分析象征主义思潮这颗种子是如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

冯至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诗人,有着“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美誉。

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受到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从西方文化里汲取养料,在本土与异域、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象征主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审美,它以抽象的形象、意象、象征来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使文学艺术达到最高的审美效果。

象征主义源于古典现实主义,它增强了文学表达形式的丰富性,更能深入地挖掘人文精神,展现文学世界中的精神意义。

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现代文学语言更加精彩,抒发作家的深情厚谊,反映深刻的人性观念,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

从早期的鲁迅到后来的冰心、茅盾等文学家,象征主义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拓展了文学表达的空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总之,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丰富了文学表达形式,更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流派,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

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追求超越现实的艺术体验。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最早引入中国的象征主义是通过翻译介绍的方式。

在20世纪初,一批留学归国的学者开始翻译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如波德莱尔、梅西耶等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翻译介绍的影响,中国的文学界开始出现了一批受象征主义影响的作家。

他们在创作中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作家包括郭沫若、胡适、梁实秋等人。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象征主义的特点,而且在思想上也体现了象征主义的核心理念。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象征主义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学艺术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批判。

象征主义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文艺形式,被打上了“形式主义”的标签,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压。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要求为社会主义服务。

象征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庸俗的艺术”,被排斥在主流文艺创作之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上,象征主义的声音逐渐被淹没。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文学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作家开始重新关注象征主义,并试图将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

他们通过对象征主义的重新解读和创新,创作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

至今,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在继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文化的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尝试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中国象征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探索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说,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和曲折。

前期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回响

前期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回响

前期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回响在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可简单的称之为“世纪末”思潮),在文化意义上就是反对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理性思维。

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推行,已经出现了文明没落,人种退化。

特别是尼采认为现代文明的衰退应当将归因于理性的过分发达而损害了以本能和意志为基础的创造力,所以他提出“上帝死了”,主张对一切传统的规则进行评估。

这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们缺乏信仰,瞻前顾后,整个时代的气氛是颓废、怪诞、彷徨和不安。

在欧美国家中,最先品尝到“世纪末”果汁的是法国。

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将法国带进了“世纪末”的历史。

旧制度未能摧毁,新目标渺茫,统治者想借助教会的力量来维持统治,但人们的信仰危机已经产生,所以社会已经失去了一个支撑点,难以维持人们的心理平衡,整个社会是叛逆与颓废交加。

在法国,最能体现社会现状的当属巴黎,它是一座浮华罪恶、矛盾重重的“病态之城”,世纪末的迹象在其中可以随处可见,颓废、绝望和迷茫弥漫了整个大都市。

19世纪50年代波德莱尔所写的《恶之花》是对其最好的写照。

波德莱尔被称为“巴黎诗人”,对巴黎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

在《恶之花》中,他以独特的洞察力描写了巴黎的街头景貌,腐尸、妓女、打架随处可见。

波德莱尔的出现预示了一场诗歌革命的到了。

之后,很多文人聚集在咖啡馆里效仿波德莱尔来表达世纪末情绪。

到70年代,以魏尔伦和兰波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将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推向了高峰。

80年代这种象征主义在马拉美的倡导下步入鼎盛时期。

通常这种从世纪末文艺思潮立场出发的象征主义被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在文学史上我们所说的真正的象征主义往往是确立在20世纪20年代的“后期象征主义”。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的是前期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回响。

象征主义的兴起是建立在反对只是表达浮夸热情的浪漫主义和主张描摹现实的自然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象征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象征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象征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作者:郭世杰刘莹王小金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4期摘要:象征主义绘画诞生于19世纪末的法国,通过吸收、借鉴象征主义理论观点,创作出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象征主义艺术思潮传入中国,一批中国画家在其影响下,结合我国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的美术作品,通过近百年的不断实践探索,象征主义美术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并体现出中国特色。

关键词:象征主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象征主义绘画是19世纪末出现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强调尊重画家的个人主观感受,依靠内心所想创造出一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理想画面。

艺术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亲身感受在美术创作中用自己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艺术表达上更具开放性、多元性、纯粹性,这种自由的艺术形式在当时备受艺术家的青睐,象征主义绘画成为当时各种艺术流派的主流。

20世纪初,象征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由于象征主义与中国的意象表现在某些地方具有相似之处,象征主义绘画在中国美术界很快传播开来。

中国的艺术家通过对西方象征主义绘画的研究和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内涵不断相互融合,逐渐拓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绘画体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象征主义绘画艺术形式在中国很早就得到了运用,从史前时期雕塑纹样图案到现代绘画,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形式丰富而深厚。

如半坡文化中的“鱼纹盆”便以鱼的纹饰象征生殖繁衍;马王堆墓出土的“形帛画”便具有典型的天文气象等象征意味;清代朱耷作品中的水鸟、鱼类、孔雀等造型大都高度概括简略,作品中主观意愿强烈,具有一定的品格与象征性。

20世纪初,象征主义绘画逐渐被引入中国,这种新颖的形式语言使我国画坛为之一振,一些画家在其影响下,开始运用象征主义思想和它的绘画形式创作出了很多颇具民族主义的象征意义的美术作品。

改革开放后,社会思想进一步开发,画家打破了原来那种过于理性追求客观对象的创作模式,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的真实感受,进行内心思想的精神探索。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考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考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局部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观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的爱国之心。

结构图示考点提炼梳理论证思路[问题]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对应训练见第10题)[点拨]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理清段落层次的根底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各局部的主要内容。

做这类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一般格式为:首先,通过……提出了……的论点(或摆出了……的错误观点);接着用……名言和……事例进行论证(或针对敌论据和敌论证进行批驳);然后……最后……。

[解答] 本文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摆出了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接着针对敌方的三个论据,进行直接批驳,指出:这些中国人是失去了“他信力〞,开展着“自欺力〞。

然后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列举“中国的脊梁〞进行证明,完成了间接反驳。

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缺乏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省.悟(shěng)脊.梁(jǐ)玄.虚(xuán)怀.古伤今(huái)B.诓.骗(kuāng) 慨.叹(kǎi) 抹.杀(mǒ) 前仆.后继(pú)C.诬蔑.(miè) 渺.茫(miǎo) 家谱.(pǔ) 地大物博.(bó)D.笼.罩(lónɡ) 摧残.(cán) 倘.假设(tǎng) 自欺.欺人(qī)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自夸埋头苦干帝王将相B.依赖玄虚之至求神拜佛C.麻醉为民请命缺乏为据 D.光曜摧残抹杀舍身求法3.依次填入以下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文学作业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业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业中的象征主义解读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通过象征、隐喻和意象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在文学作业中,象征主义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本文将讨论象征主义在文学作业中的重要性,并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象征主义解读的运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是一种重视意象和象征的文学流派。

它主张通过表达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业中,象征主义解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隐含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阐释作品的主题和观点。

接下来,让我们以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象征主义解读在文学作业中的应用。

例子一:《红字》《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因婚外恋而被刺上一枚红字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红字象征着有罪和耻辱。

通过对红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社会的道德观念。

这个象征主义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情感。

例子二:《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经典小说,描述了一个叛逆的青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成长过程。

在小说中,象征主义的运用非常明显。

例如,霍尔顿经常提到他想要成为一个守望者,象征着他对纯真和善良的追求。

通过解读这个象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霍尔顿内心的挣扎和对世界的观察。

例子三:《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一系列侦探小说,描述了聪明才智的侦探福尔摩斯解决各种神秘案件的故事。

在这些小说中,象征主义的运用常常隐藏在描述的细节中。

例如,福尔摩斯对于烟草斗中的弯曲程度十分关注,象征着他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准确推理的能力。

通过解读这个象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福尔摩斯的个性和聪明才智。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象征主义解读在文学作业中的重要性。

论“象征性”手法在中国舞台美术中的发展及运用

论“象征性”手法在中国舞台美术中的发展及运用

论“象征性”手法在中国舞台美术中的发展及运用作者:刘军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论述象征主义传入我国舞美艺术中是本文的一条纵向线索,同时从横向上展开描述,在各个发展阶段,舞美设计师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使舞台达到完美艺术效果的。

而作为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不可不提的,在文章中进行了小段阐述,言简意赅。

文中结尾段落对于本人毕业设计作品如何运用象征手法修饰舞台效果,做了小段说明。

关键词: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戏剧;象征性;舞美设计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28-01一、20实际20年代象征主义首先进入文学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话剧作家也受到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一部分表现出象征主义的特征。

越来越多的舞台艺术家将其运用于舞台设计中。

郭沫若、田汉的浪漫主义戏剧不仅在表现自我理想,自我情绪时显示出强烈的主观倾向,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他们的作品又都呈现出浓郁的象征性。

郭沫若说:“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所升华过的一个象征世界。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剧《黎明》,明显地受了象征派的影响,剧作家把五四初期时代前驱者的精神面貌和他们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以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了。

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象征主义发展运用实例中国话剧艺术放开眼界,对世界戏剧艺术各流派、各创作方法兼收并蓄的时代于改革开放后真正到来。

1981年,高行健的一本《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书出版了,人们热烈的讨论它,潜心地学习它。

以这股“现代潮”为推动,中国话剧界大胆突破现实主义传统规范,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表现手法与技巧,从而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探索与创新意义的“实验戏剧”作品,使新时期的中国话剧舞台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高行健、刘会远的《绝对信号》,在艺术上作了很多的探索。

一方面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手法,一方面也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象征手法。

论象征主义对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影响

论象征主义对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影响

论象征主义对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影响作者:胡江飞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4期摘要:中国新诗的发展是一个极其曲折的过程,20世纪初的中国诗人试图运用象征主义理论对新诗进行规范,他们通过对法国象征主义的介绍和引进,以期改变新诗浅白、直露的毛病,结果却陷入晦涩的泥淖。

虽然这些诗人没有最终解决当时新诗的“非诗”化问题,但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早期象征主义;新诗;改造;处境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00-02从五四运动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及其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一直是从“非诗”再到“非诗”,新格律诗在闻一多的倡导下致力于新诗的规范化,力图扭转新诗发生后出现的过于散文化等弊病,这种着力于新诗表象上的纠正,并没有获得实质上的成功。

而差不多和它同时出现的早期象征主义则是对新诗“太实、太白、太直、太露”,过于“清楚明白”缺少诗味的纠正。

但是早期象征主义的尝试存在很多尴尬,虽然当时的中国诗人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其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一、李金发“黑色幽默”的怪异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李金发是个特异的例子,用朱自清的话说“李金发是一支异军”。

朱自清所说的“异军”带有“异军突起”的意味,主要是指李金发第一个把“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功绩。

但李金发的特异却不仅是他的这份功绩,历史和李金发开了个带“黑色幽默”色彩的玩笑。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写成于1923年,《微雨》一出版便给国内诗坛带来了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有惊异,有肯定,有人就把李金发称为中国诗歌界的晨星,中国的魏尔伦,东方的波德莱尔,也有人觉得这是种“新奇怪丽的歌声”,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摇头表示看不懂,认为他的作品“太神秘、太欧化”了,令人难以理解。

最有意味的是同为早期象征主义诗人的穆木天对李金发的诗歌也持反对意见,事实上,不仅在当时如此,即使很多年后李金发的诗歌也依然难以为人理解。

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作者:张红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6期众所周知,1917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带来了动力与契机。

而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五四文学革命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开始的标志。

“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的产物,而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

”①“‘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最早的一个流派,它的出现,是欧美传统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一个分界线。

”②它首先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后来波及欧美诸国,兴为一代诗风。

象征主义运动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从19世纪中叶到世纪末,主要代表诗人有魏尔伦、马拉美和韩波。

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让·莫雷阿斯正式提出了“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

前期象征主义主要兴盛于法国,体裁则主要是诗歌。

后期象征主义始于20世纪初,到20年代繁盛一时,并由法国传播到欧美各主要国家,这一时期的象征主义同意象派合流,且吸收了同期其他一些现代主义流派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新的特点。

此时的象征主义也由诗歌扩展到了戏剧等其他领域。

主要代表诗人有:瓦雷里;艾略特、庞德;叶芝;里尔克等。

爱伦·坡·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梅特林克是最有名的象征主义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青鸟》等。

象征主义的基本主张是诗歌应当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反对再现现实,并强调要努力捕捉一瞬间的感受和幻觉。

在表现方法上,他们反对直陈其事和直抒胸臆。

他们善于运用象征、暗示和自由联想,以构成一种朦胧、银灰、谜语般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因其手法与中国传统诗歌有着明显的一致之处,所以更易被中国作家接受。

如周作人就认为“象征是诗的最新的写法,但也是最旧,在中国也‘古已有之’”。

③兴、隐喻与象征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

因此,“除了大城市节奏、工业性比喻和心理学上的新奇理论之外,西方现代诗里几乎没有任何真正能叫有修养的中国诗人感到吃惊的东西。

象征主义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启示

象征主义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启示

象征主义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启示作者:曾茂泉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概括,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我国当代雕塑的现状,结合象征主义对我国雕塑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论述了象征主义将雕塑家的情绪及理念表达于雕塑之中,丰富了我国当代雕塑的内涵,使得我国雕塑更富生命力。

关键词:象征主义;中国雕塑;启示当代的视觉艺术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思想的组成部分,艺术本位的概念也已经大大拓宽,可以说当代雕塑已经成为一种关注人性、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未来的艺术,是可以看的到、可以触摸的到的思想。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曾经风靡的欧美流派,对中国当代雕塑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1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1 象征主义初步进入中国象征主义在五四革命之后开始扎根于中国,随着当时大量西方象征主义名家名品及相关的艺术理论被翻译流传入中国本土,我国大量青年艺术家、名家等纷纷开始钻研象征主义,包括象征主义诗歌、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雕刻等方面。

这主要是因为五四青年运动之后,革命的高潮已逐渐转变为低潮,许多年青艺术家精神上落差较大,使其对神秘的象征主义世界有感而发、相互交融。

1.2 象征主义在中国扎根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雕塑泰斗李金发的出现,预示着象征主义在中国真正扎根。

李金发学成回国,当时我国的雕塑艺术仍然属于白纸一张,李金发不畏艰辛,独自拓荒创业,毅然而然成为我国的雕塑泰斗,为我国的象征主义雕塑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中国当代雕塑的现状2.1 中国当代雕塑的特征中国历史上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雕塑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和当代的种种原因,使得中国当代雕塑在西方写实主义的影响下起步。

中国当代雕塑家,几乎都受到专业的现实主义写实训练,但是,写实技巧在今天的创作中多半是被浪费掉。

中国当代雕塑只能走在更新“雕塑”的征程上。

其中,当代雕塑在变革的途中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个人经验性与社会批判性。

浅析象征派在中国兴起和衰亡的原因

浅析象征派在中国兴起和衰亡的原因

!!"!!
白话诗是作为传统的旧体诗的对立者而出现的 ) 一 种挣脱束缚求解放的要求和表达新思想的战斗的 需 要 ! 使 这 一 阶 段 的 新 诗 一 般 都 出 现 技 巧 幼 稚 "语 言平实 " 直露的毛病 ) 这一情况 ! 随着文学革命着重 从旧 的 破 坏 转 入 着 重 新 的 建 设 ! 便 自 然 引 起 了 人 们 的 不满 了 ! 新 诗 的 道 路 由 新 旧 之 争 而 逐 渐 转 为 美 丑 之 争 ! 一 些诗 人 不 满 意 初 期 新 诗 创 作 粗 糙 而 追 求 更 美的果实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内部发展的历史趋势 ) 象征派诗歌正是在这种时代气候下产生和发
韵 ! 蕙心兰质 ) * 蕙质 称女性的高洁的品 德 ) 江 淹 $ 杂 体 诗 &’( 明 月 入 绮 窗 ! 仿佛想蕙质 ) * 俊德 犹言大德 ) $ 尚书%尧 指芬芳洁美的德行) 典 &’( 克明俊德 ! 以亲九族 ) * 清芬 $ 晋 书%烈 女 传 赞 &’ ( 彤 管 贻 训 ! 清芬靡忒 ) * 吉德 $ 说文 &’( 吉 ! 善也 ) * $ 逸 周 书%武 顺 解 &’( 礼 义 顺 祥 曰 吉 ) *( 吉 * 是美善 , 佳美 ) $ 左传%
语 文 学 刊
展 的 ! 但 是早 期 的 象 征 派 诗 歌 却 在 思 想 上 出 现 了 一 些 不 健 康 的 倾 向 !诗 句 也 较 晦 涩 难 懂 !如 李 金 发 的 诗 !其 感 觉 世 界 过 于 狭 窄 !感 情 上 存 在 一 定 的 颓 废 倾 向 !句 法 过 于 欧 化 !又 夹 杂 着 文 言 助 "叹 词 !根 本 不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 这当然首先反映了诗人思 想 感 情 以 至 立 场 "世 界 观 的 局 限 +同 时 也 是 艺 术 上 的 不 成 熟 !是 借 鉴 外 国 诗 歌 形 式 "表 现 手 法 过 程 中 不可避免的夹生现象 ) 李健吾在谈到这个流派产生 的必 然 性 的 同 时 !曾 指 出 (李 金 发 先 生 仿 佛 一 阵 新 颖 !过 去 了 !也 失 去 了 味 了 !但 是 有 一 点 可 贵 !就 是 意象的创造 *) ( 李金发先生却太不能把握中国的语 言 文 字 !有 时 甚 至 意 象 隔 着 一 层 !令 人 感 到 过 分 的 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气息 ! 渐渐为人厌弃 *) 可见象征 派诗歌从一开始诞生便伴随了它衰亡的因素 ) 从其 发 展 来 看 ! 象 征 派 对 现 代 派 有 着 一 定 的 影 响 ) 作 为 三十 年 代 中 国 现 代 派 的 代 表 诗 人 戴 望 舒 ! 他的 诗 也 明 显 地 受 到 法 国 后 期 象 征 派 诗 人 的 影 响 ! 如 他 所 写 的 $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 雨 巷 &"$ 我 的 日

象征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与影响

象征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与影响

象征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与影响现代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它通过隐喻、符号和象征等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象征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与影响。

一、象征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它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种反叛。

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波德莱尔、马拉美等。

他们主张通过象征、隐喻和意象等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超越现实的局限,追求艺术的纯粹和精神的升华。

二、象征主义的体现方式1.隐喻与象征:象征主义常常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红色袍子象征着他的野心和欲望;在《荒原》中,荒原本身象征着人类的孤独和无助。

这些象征物在作品中起到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意象的运用:象征主义借助意象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是通过感官形象来表达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法。

比如,在《马勒第一交响曲》中,作者通过音乐中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的运用使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3.语言的变革:象征主义对语言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象征主义倡导用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比如,象征主义诗人常常运用隐喻、比喻和修辞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更加深邃和富有内涵。

三、象征主义对现代文学的影响1.开拓了文学的表现形式:象征主义通过引入隐喻、符号和象征等手法,开拓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它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还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拓宽了文学的主题和思想:象征主义关注人类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它拓宽了文学的主题和思想。

它使文学不再局限于描写现实,而是更加关注人类的内心体验和精神追求。

3.启发了后续文学的发展:象征主义对后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后续的文学流派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

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

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陈秋红【摘要】我国最早触及象征主义的是陈独秀,但他并没有使用象征主义一词,而只是提到了某些象征主主义戏剧家.象征主义最初总是被译为表象主义,直到1919年象征主义才有了正式的译名.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的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渗透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的象征主义诗学.【期刊名称】《东方论坛》【年(卷),期】2007(000)005【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象征主义;表象主义;中国;流变【作者】陈秋红【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题目,有关的论述已经不少。

但是,以往的论述要么过于简略、模糊,要么过于注重某一作家或作品,全面而又深入地论述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接受和流变过程的文章并不多见。

“Symbolism”一词最早是由谁翻译介绍过来的?为什么翻译成“象征”?象征主义如何对中国作家产生了影响,以后又如何形成了中国的象征主义文学和诗学?这些问题仍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和探析,有待于我们去发掘象征主义文学在中国接受和流变的轨迹或印痕。

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国最早涉及象征主义的文章当属陈独秀1915年发表在《青年杂志》上的文章《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文中约略地提到了西方的象征主义文学。

作者将象征主义作家梅特林克、霍普特曼同易卜生放在一起,称他们“皆其国之代表作家,以剧称名于世界者也”。

[1]1918年5月,陶履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比二大文豪之片影》一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比利时之梅特林克,Manrice Maeterlinck 今世文学界表象主义symbolism之第一人也。

”[2]1919年沈雁冰译介了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丁泰琪之死》,又在第二年发表了《表象主义戏剧》一文。

1920年茅盾在《小说月报》(2月)上撰文《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吗?》,明确提倡表象主义;1921年1月他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介绍象征主义,撰写了题为《什么是表象主义(Symbolism)?》的文章,而他所说的表象主义就是象征主义。

1925年之前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接受

1925年之前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接受
关键词 :中国新诗 ; 征主义 ; 象 译介 ; 评论 ; 接受个性
中图分类号 :2 6 6 1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0— 6 9 2 0 )6— 0 9— 7 10 9 3 (0 6 O 05 0
12 95年 , 金发 从 异 域 给 中 国诗坛 带 来 一场 李
《 新青年》 《 、小说月报》 《 、少年中国》 分 、诗》 《 等,
作品在中国受推崇 , 而诗歌在最初并未引起中 国
15首雄居第一 , 全部为泰戈尔 ( . ao ) 3 但 R Tgr 的 e 诗; 英国第二 , 3 9首 ; 瑞典 、 本各 2 1 3 3首 , 居第 三; 俄苏 2 0首 , 居第 四; 阿美尼亚 1 首 , 3 居第五 ; 法国 4四首, 居第六 。《 小说月报》 的诗歌译介比《 新青 年》 的数量多了一倍 , 但还 是远不如小 说译 介受 到 重视 。
÷收稿 日期 :0 6— 6—1 20 0 7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 基金 项 目《 中国现代诗学 范畴》 项 目批 准号 : C W04 ( 4 0 Z 1) 作者简介 : 陈 希( 98一) 男, 16 , 湖北鄂州人 , 文学博士 ,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金丝 燕的《 文化接 受与文化过滤》 2 也做 了类似的研 究 , 中国A ̄ A学 出版社 19 第 章 见 . L 94年版。笔者参考 了金
最勤。
“ 期待视野” 理论 , 进一步思考 : 在当时诸 多外来
思潮 当中 , 象征主义何以成为接受者选择的可能。

( ) 新青年》 一 《 的译介。《 新青年》 9 5年 9 11
月创刊于上海 , 2 年 7月出至 9卷 6 1 2 9 期休刊 。 11 年至 12 95 92年《 新青年》 9 5 共 卷 4期 , 西方 对 文学译介总数为 16 , 中诗歌 8 , 3篇 其 2首 小说 3 6 篇, 戏剧 l 篇 , 3 理论文章 5篇。被译介 的作家诗 人 7 位, 4 l 纪古典作家 2位 , 7世 l 9世纪作 家 I I 位, 2 O世纪 4 9位 , 其他 l 2位。俄国和东北 欧“ 被 损害的 民族” 家最 多, 2 作 有 l位; 日本居 次 ,6 l 位; 英国 1 位 , 1 法国 6 , 位 印度 4位。但从译介体 裁上看 , 小说主要集中于俄国, l , 有 4篇 占总数的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的影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深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形式上,更深入到中国诗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中。

一、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色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色在于其朦胧、含蓄、暗示的特点,它强调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并非简单的比喻或象征,而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将情感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这种诗歌风格的产生,与19世纪末欧洲社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当时,人们对于传统的理性和科学的观念逐渐失去信仰,而对于神秘、超自然和不可知的力量越来越感兴趣。

这种思潮的兴起,促进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

象征主义诗人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不安。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对于自然与物质的关注。

这些诗歌往往将自然描绘成一种神秘而崇高的存在,同时也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对于自然的破坏和对于人性的异化。

这种对于自然与物质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此外,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还强调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现。

这些诗歌往往描绘人的内心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自我认知的探索。

这种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使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价值。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不仅揭示了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对于自然、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1. 意象的运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意象表达方式,让中国的现代诗歌在运用意象时更加灵活和深入。

例如,通过借鉴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意象手法,中国诗人能够将自然与情感、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联系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得诗歌的意象更为丰富和深刻。

论象征主义对何其芳早期创作的影响

论象征主义对何其芳早期创作的影响
法的 大 胆 吸 收 、果 断运 用 成 就 了这 道 风景 。五 四 以 后 中 国文化 上 的开 明态 度 和 开 放 空 闻 ,给 予 诗 人 在 中西 文 化 的 广 阔空 间 中寻 求 诗学 偶 像 的 可 能 。 当何 其芳 开 始探 索 自己的诗 歌 道 路 时 ,波特 莱 尔 用 文 字
的云 ’ 的远 方人 。 《 言》 就 在 这种 心 灵 体 认 的 过 ” 预
程 中诞 生 ,它 是 一位 青年 对 爱 一 精、对 明 天 的 梦 幻 之 歌— — 飘忽 不 定 、纯 洁 温柔 。在 心 灵 深 处接 受 波 特 莱 尔抚 慰 以爱 云 者 自居 的 诗 人 ,在 创 作 中也 同 样 以
促也 不 断 提 醒 诗人 进 行 诗歌 音 乐性 的追 求 。《 言 》 预 中 ,诗 人 追 求 的 是能 引起 读 者感 情 振 荡 的 内在 节 奏 感 和 诗句 车 身 的 波动 性 ,流 动 的 情绪 在 起伏 的诗 句 中抵 达读 者 的心灵 ,于 是 ,诗 句 中方 块 文 字 化作 翻 飞 的音 符 ,有 了 “ 色 的夜 流 荡 在 花 阴 如 一 张琴 , 青 香气 是它 飘 散 的歌 吟 ” 的 竖 琴 流 响 ,有 了 “ 者 一 或 湾 小 溪流 着透 明 的忧 愁 ,有 若 渐 渐 地 舒 解 ,又若 更 深 的 绸缪 ” 的溪水 低 吟 ,有 了 震 落 了 清晨 满披 着 露 珠 伐木 声 丁丁 飘 出冷 的 深 答 ” 的伐 木 音 韵 ,秋 天 的旋 律就 这样 在 我们 心 中 驻 足 。诗 句 内 在 的情 绪 节

7 5 ・
维普资讯
同激 动 。 这种 情 绪一 经 在 四节 为一 自然 间顿 的诗 句
中溶 注 ,节顿 的对应 使 诗 中的情 绪 波 动 清晰 地 呈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涌入中国的众多思潮之一,也是在中国获得了长元发展的思潮之一。

冯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并在象征主义的接受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

因此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诗歌创作为例,探讨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外来思想、本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探讨一种思想要真正被另一种文化接受需要满足那些条件,以及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有哪些优势和阻碍。

标签:象征主义;冯至;本土化象征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

莫雷亚斯在《象征主义宣言》中写道:象征主义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有并非探索的目的,它既有助于表達思想,又从属于思想。

……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象征主义强调诗人的使命就是创造与实际制度绝对无关的一个世界或者一种秩序、一种关系体系。

而这个诗情世界的创造需要使用独特的语言。

因此西方象征主义的兴起可以说是对现代人隐秘内心世界的发现,并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当象征主义这一现代性思潮传入中国时,中国诗人的创造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高利克:“文学影响的种子必须落到待开发的大地上,作家和传统必须准备好去接受、去转化,对影响作出回响,来自这种影响的种子可能落下,但是只有落在作好接受准备的土壤上的种子才将会萌芽,每一颗种子都将受它扎根在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的影响,或者改变形象,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伸展出去。

”因此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也将经历一段接受、转化的“本土化”过程。

本文将以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前诗歌的创作为例,分析象征主义思潮这颗种子是如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

冯至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诗人,有着“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美誉。

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受到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从西方文化里汲取养料,在本土与异域、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

但是由于20世纪的中国是剧变中的中国,仅以在新中国成立前为例,冯至的诗歌就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特征——由20年代少年的迷茫与脆弱转向中年的沉思。

接下来本文就于冯至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探讨象征主义是如何在冯至的作品中生长开来的。

一、少年的迷茫脆弱与坚强反抗——冯至20年代诗情世界的表达冯至《西郊集·后记》中谈到,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世界。

面对这样低沉的现实社会,诗人在诗歌中奋起反抗。

摧毁旧世界,创造一个新的纯净世界。

在《狂风中》让几万万颗的星球在狂风般的激荡中,一起沉沦到底,剩下牛郎织女二星和泪水织成的天河,再让一位女神用天河的水,把快要毁灭的星球另洗出一种光明。

在诗中作者毫不留情的摧毁掉这个无花、无光、无爱的世界,接着以牛郎织女之间纯洁的爱情来重新洗出一种新光明。

诗中的泪水、天河是作者理想世界的象征。

对于诗中象征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理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中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情感是纯净而凄婉的,这样的世界单纯而又蕴含一缕淡淡的忧伤。

这是冯至用诗人的理想来反抗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

瓦雷里在谈有关纯诗情的感受时,说到这种感受有一种令人惊奇的特征,它总是力图激起我们的某种幻觉或者对某种世界的幻想。

这种思想到后来就发展成兰波式的“通灵人”,而在冯至这里,也有着他独具特色的幻想世界。

冯至写到“……,儿时望着西方远远的一脉青山,仿佛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仙乡……越是荒凉寂寞,人们越构造幻想……我不能用行动把幻想变为事实,却沉溺在幻想中,有如赏玩一件自以为无价的珍宝。

我读着唐宋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其中的山水花木是那样多情,悲哀写得那样可爱,离愁别哭都升华为感人而又迷人的辞句。

”由此可知,一种幻想就是人类一种心绪的表达,无论是喜是忧,它总是你具有迷人的魅力。

如诗歌《夜雨》:……雷声击在林里,幽灵们四方散去,散到隐秘的地方,唱着凄凉的歌曲:憔悴的马樱花须,愁遍山崖的薜荔,随着冷雨凄风吹入人间的美梦里。

通过幽灵、四散的歌声、马缨花须、薜荔、冷雨凄风营造出一个黑暗、凄凉的境界,这也是作者迷茫心绪的真实写照。

虽身处冷雨凄风之中,却期待进入人间温馨的美梦中。

凄凉却不失唯美,是由于虽彷徨迷茫,却能满怀希望,执着追求。

《夜雨》中这种心绪和相应的表达方式,在古典文学中也常常出现,如屈原《山鬼》中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

被薛荔、带女萝的山鬼遗世独立,十分高洁,却在“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中依旧不愿放弃心中执念的公子。

冯至的少年的迷茫与反抗统一存在于具有象征色彩的神话传说中。

《帷幔》中的女主人公因为自己的选择失误,陷入无可挽回的爱情绝境。

但她却在极度的绝望之中,把心中最美好的期望绣在一块帷幔之上。

多年以后,这块帷幔成了寺庙里的宝贝,引来了众多香客的朝拜。

寒鸦呀呀的栖在枯枝眼前只剩黄昏一片热泪溶解了潭里的寒冰暮钟的声音,她仿佛没听见……此后日日的笛声里总有一种新鲜的曲调她也就按着心意用彩色的线水里绣了比目鱼,天上绣了相思鸟她时时刻刻没有停息把帷幔绣成了极乐的世界树叶相遮,声音相应只剩下左方的一角……我是一个久病无望的少尼这帷幔上绣着我对人间的愿望可是我们永远隔离着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象征着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

中国大量知识分子在五四的狂热沉寂之后,发现曾经的理想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失落、迷茫甚至绝望占据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境。

但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如同帷幔一样,虽然不能融于当时的社会,却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会引来众人的朝拜。

用具有古典美的语言,把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和心境化作一个凄美的爱情世界。

这与瓦雷里纯诗语言理论相得益彰。

瓦雷里認为诗人应该通过语言结构,在诗的构思过程中变成一种独特心情的实体,这种心情与构成我们日常内心感情生活的那种偶然的、变化不定的心情是明显不同的。

通过以上对冯至20年代具有象征色彩诗歌创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象征性的诗歌有着对中国传统诗词、古典意境、古代神话传说的借鉴,也有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缘情”或者说西方浪漫主义中的情感流溢。

何以如此,初期象征主义诗歌讲求的暗示性、通感、契合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兴”“依微以拟义”,道,意境等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也是象征主义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壤中发芽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但是当时的中国毕竟不同于西方,象征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现代思潮的开端,它开始了人类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

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动乱,传统价值解体,中国知识分子的迷茫不是来自于无法认知和把握的内心世界,而是与外在现实的冲突。

因此诗歌是内容主要表达现实带给人的苦闷和迷茫,以及自己关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歌中情感充沛,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在吴晓东看来,中国象征派诗人往往兼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两种倾向。

这也是象征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表现之一。

二、中年的沉思、经验的诗——《十四行集》冯至在20年代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之后,其诗歌创作进入十年沉寂期,在《序》写道,“那时,我早已不惯于写诗了——从1930到1940十年内我写的诗总计也不过十来首”。

这期间他留学德国,深受西方思想尤其是后期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里尔克属于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

在后期象征主义的诗学追求中,瓦雷里认为诗歌真正最具有深度的是纯澈,这种纯澈不是外借于其他任何物的强力和面貌,而是来自于诗人心灵自身的深刻体察与涵蕴;同时也在于他在表达自身的这种体验的语言艺术上的隽永性。

里尔克也认为,“诗并非如人所想只是感情,感情我们已经有得够多了,诗是经验”。

里尔克力图摒弃早年创作中的感伤性和主观性,自觉地培养一种转向现实的、绝对客观的、视创作为“劳动”的表现风格,随之产生了所谓“物诗”,即以造型艺术为榜样,仅以感性的具体事物为主题,而不让主观情绪流入艺术品的诗体概念和目标。

在中国影响很大的《豹》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豹(巴黎植物园)他的视力因栅条晃去晃来而困乏,什么再也看不见。

世界在他似只一千根栅条一千根栅条后面便没有世界。

威武步伐之轻柔的移行在转着最小的圆圈,有如一场力之舞围绕着中心其间僵立着一个宏伟的意愿。

只是有时眼帘会无声掀起——。

于是一个图像映进来,穿过肢体之紧张的寂静——达到心中即不复存在。

从诗歌的字面意思看,巴黎植物园中一只豹的形象。

但在这种纯客观的物象展示的后面却蕴藏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豹眼前晃去晃来的栅条也就象征着人类眼前迅速闪过的物影。

这些物影便是现代人生活的所有,物影之外便没有任何世界。

而向内,人类的生活也是空虚,不管多么华美,也如金戒指中间的虚空。

“其间僵立着一个宏伟的愿望”由于它本质的虚无性,最多只能引起人们为之一颤,便不复存在了。

豹的生存状态蕴含着普通大众的生活、人类生活的本质、诗人的内在体验。

总之全诗是一个自足的整体。

在十年沉寂之后,冯至在致杨晦信中写道:“为艺术!生活的艺术化太难了!只好把灵魂溶于艺术之中吧!……为艺术,你忍耐吧!”将灵魂溶于艺术也就是在艺术中展示一个自足的生命主体。

《十四行集》开篇就探讨生命的真谛。

过去的悲欢忽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准备着》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做一脉的青山脉脉。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生命即奔流不息的时间流,其存在形式是人对悲欢离合的体验。

但是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而生命的过程中却能找到永恒。

可是死亡与永恒往往无法言说,冯至却在以上两首诗中,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将其化作一脉的青山脉脉。

让人们在经验和具体的事物中体验生命的本质。

在认清生命本质之后,冯至开始走出个体生命的狭窄领域,开始了对民族生存状态的沉思。

原野的哭声……像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

《原野的哭声》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镶嵌在一个框子里,这个框子成了民族希望和改变的鸿沟,因此框子内的生活——中国民众的生活是悲惨、孤独、麻木、绝望并且亘古不变。

《十四行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诗篇以古今中外的名人为主题,陈思和认为这是诗人精神上的启蒙和拯救。

其中蔡元培、鲁迅、杜甫、歌德和梵高五个名人分别代表启蒙、战斗、困顿、转变、和拯救。

将自己的精神历程溶于名人的生活经验中。

除此之外,《十四行集》中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哲思和爱情等,也同样采取将灵魂溶于客观事物,在一个具体可感的艺术世界中,展现灵魂的律动。

案头摆设着用具案头摆设着用具架上陈列着书籍,终日在些静物里我们不住地思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