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论文
人口老龄化及中国养老问题及对策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问题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人口老龄形势日益严峻。
老年人问题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我国目前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正确认识老年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论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思考,探讨其形成的原因、特点、影响及中国养老的对策。
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养老应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养老,对策前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由于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出现了老龄化趋势。
1982年以来,我国老年人比例上升,青少年比例下降,老龄化开始加快。
1987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5%。
到1990年末,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6418万,占总人口的5.6%。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7.13%,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根据人口统计学推算,到2010年,这一人口将突破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8%;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1.5亿,占10%以上;到2030年,这一人口将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16%。
21世纪中国人口将进一步老化,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人口的减少,必定会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国养老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认识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决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观点和行动。
从哲学角度来看,对事物的认识要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也是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升华。
因为,正确的措施、高明的决策完全取决于对事物认识的深度。
认识越深,决策越高。
对待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那么首先让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及划分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口占在总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
其划分的方法可分为:1、按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12%比例划分。
老龄化养老服务论文3篇
老龄化养老服务论文3篇第一篇一、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存有的问题1.服务产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以前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主要集中在以延长寿命为主的生命养老,旨在满足生存的需要。
随着时代发展,更多老年人开始转向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主的品质养老,追求精神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对于健康医护的需求、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需求、老年日常用品需求、终身学习的需求、疑难问题的咨询需求。
当前,郑州市养老服务业仍然普遍停留在满足生命养老的层次,还没有深层挖掘新时代老年群体的新需求,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不配套。
2.发展模式单一。
老年人及子女大多会选择留在自己家中接受一系列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更符合老年群体的养老意愿以及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文化,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联合进行的全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主要依靠传统家庭成员,而照顾老人的任务按照介入和承担责任的顺序依次为:配偶、儿子、媳妇和女儿。
在需要照料的城市老年人中仅有84.3%获得了家庭照料,而其中60~69岁年龄段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实际获得照料的比例仅为69.4%。
这说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养老负责者的养老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
3.公办养老服务业与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在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由政府投资筹建的公办养老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很多百姓都愿意住进公办养老机构,但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和接纳能力有限。
郑州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远远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存有着“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养老院住不起”的境况。
与公办养老机构相反,民办养老机构却存有着生存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况。
造成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不乐观的诸多原因中,相关政策难以落实以及土地资金问题难以解决是首要因素。
除此之外,土地规划和融资问题也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瓶颈。
例如缺乏养老机构建设年度用地计划导致养老机构发展遇阻,虽然国土资源部已下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但在各地实施时仍然比较混乱,将老年宾馆、老年人俱乐部、老年旅游休闲度假区、老年人居住的商品住宅基地都列为养老用地。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建立起多层次保障的基本框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纳入保险范围内的参保人员也越来越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论文范文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摘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
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正视市场经济中养老保险的新需求,直面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矛盾冲突及诸多现实问题,借鉴和研究国外先进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养老保险的新要求,已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建议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1-198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
1951年2月,国家政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1953年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1955年国家出台实施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规定》,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
规定将企业和机关事业两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1966-1977年间(十年动乱期间),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停滞、倒退的阶段。
“”结束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退休制度得到了恢复。
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在当时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但其特点也使其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面临巨大挑战。
2、社会统筹阶段(1981-1991)这个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个企业内部自保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隐含的企业间负担的不均衡以及退休人员保障与所在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
人口老龄化毕业论文(最终稿)
梧州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广西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梧州市蝶山区新兴社区为例系别法律与公共管理系专业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班级08行政管理1班学号 ************学生姓名韦爱金指导老师冯国卿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是反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概念。
二十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而人口的增长速度减慢,生育率开始慢慢下降,这促使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加,儿童和少年比例显著地减少,人口结构开始出现老年化现象,从而带来了新世纪全球范围被称为“银色危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社会问题。
研究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分析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找到应对老龄化的有效对策,这对促进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梧州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第一部分,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以新兴社区为例,研究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第三部分,分析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梧州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
第五部分,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从调整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转变养老模式、强化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找出措施,缓解老龄化问题。
同时,借鉴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实践经验,从政府、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利用人口老龄化的有利因素缓解其不利影响,促进人口老龄化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现状对策Wuzhou City, Guangxi Province, an Aging Population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AbstractAn aging population is to point to 60 or 65 years old and abov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he ratio of total population rising process, is reflected the concep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s. The end of tha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tion death rates begin to decline, and population growth has slowed, fertility rate drop, the causes of the old peopl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and teenager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began to appear aging phenomenon, thus to b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global scope is called the "silver crisis" to "an aging population" problem. An aging population is a social problem, WuZhou c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 ageing pop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fin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an aging population, the aging population of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of WuZhou city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first part,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elderly, the paper defines proble ms. The second part, the emerging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studies the WuZhou city,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part,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The fourth part, WuZhou city, the social effects from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fifth part, some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measures, from adjust the current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extend the retirement age, develop the aging industry, changing the endowment patterns, strengthening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 to find out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ageing popul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societ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use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favorable factors ease its adverse effect, promote population ag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An ageing population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前言 (1)一、人口老龄化的概述 (2)(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2)(二)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3)二、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5)(一)人口惯性导致老龄人口在出生率下降后仍在增加 (5)(二)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 (5)(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 (6)三、梧州市人口老龄化的深刻影响 (6)(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后果 (8)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0)(一)实行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10)(二)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 (11)(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 (12)(四)政府建立和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 (13)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前言1980年,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标志,我国的生育控制政策进一步收紧为独生子女或“一孩化”政策,成为严格的生育控制政策的发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初探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一)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增长趋势预测如下表:(二)特点。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预计1950—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211%;2000—2050年增加240%。
1950—2050年的100年间,世界上新增加的老年人口23%来自我国。
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
三是老龄化地区差异大。
在内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2个省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5个省市超过10%,进入了老年型地区。
四是老年“空巢”家庭日趋增多。
(三)影响。
一是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导致我国劳动力不足。
二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是人口老龄化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弊端目前我国的养老主要是“养儿防老”,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主要模式。
但这两种养老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老龄化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家庭养老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家庭结构微型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伴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而使家庭养老变得不现实;独生子女相互通婚形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家庭负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二是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加大,无暇照顾老年人三是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
(二)机构养老存在许多缺陷。
一是养老机构的收费偏高,致使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
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
三是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落后,难以满足老人需求。
三、社区照顾模式是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一)社区照顾模式及其优势社区照顾是由英国人最先提出的。
广义的社区照顾包括社区内所有需要照顾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等的照顾;而狭义的社区照顾专指社区对老人的照顾,这是社区照顾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我国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闵行区红旗街道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一、引言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养老问题的主要挑战1. 充足的养老金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来源,然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而养老金支出增加。
其次,由于长寿和医疗进步,退休期限也在不断延长,使得个人需要领取更多年限的养老金。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增加劳动力参与率、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制度等。
2. 健康照料和医疗服务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健康状况可能变差,并对医疗服务有更高需求。
然而,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足或无法提供适当的健康照料和医疗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鼓励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合作,并推广预防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许多老年人存在社会融入问题和心理健康困扰。
他们可能面临失去工作、家庭成员或朋友离世等问题,导致孤独感增加和心理健康状态下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普及老年人培训项目、提供娱乐活动以增加社交机会等。
4. 长期护理需求随着寿命延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服务,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
然而,很多地区缺乏适宜的长期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
因此,在政府层面应加大对长期护理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障质量。
三、养老问题的应对对策1. 提高养老金水平为了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劳动力参与率,鼓励年长者继续工作;延迟退休年龄,使退休时间缩短;改革养老金制度,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以提高回报率。
2.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照料和医疗需求,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并改善卫生基础设施。
同时,推广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养老 论文 10篇
社区养老论文10篇【篇一】[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等进行梳理,并分析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
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
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85-02摘要伴随着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在农村养老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结构的变迁与传统的家庭要老功能弱化。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提出改进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家庭养老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尤为凸显,因此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现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样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保健水平迅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和人口寿命得到提高,使中国成为“未富先老”的国家。
2009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为11.6%,中国高龄化显著,且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口仍在逐渐增加,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建国初期在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现在已逐步步入到老年阶段,尤其是在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化程度更加突出。
相对于少儿人口比例逐年减少的现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二)农村养老保险具有特殊性农村的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农民的养老时间短且成本低。
农民在退出劳动领域之前一直处于劳动状态,即使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仍能做一些辅助农活,需要别人照料的时间很短。
抗击人口老龄化论文精选5篇
抗击人口老龄化论文精选5篇1.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增加、医疗与养老服务需求增长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提高老年人就业率、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
2. 教育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及对策该篇论文探讨了教育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学生数量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同时推动教育改革,适应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变化。
3. 城市规划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该论文研究了城市规划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规划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老年人居住环境、社区设施、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变化。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加大对老年人居住和社区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老年人的出行便利性。
4. 技术创新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对策该篇论文探讨了技术创新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技术创新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包括智能养老设备的应用、医疗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应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本文研究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养老金支付压力、医疗保障需求增长等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养老金制度改革、医疗保障政策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结论以上五篇论文分别从社会经济、教育、城市规划、技术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和对策。
为了抗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中国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
然而,中国养老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养老制度不完善、养老服务缺乏可信赖性和老年人收入不足等。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完善养老制度。
建立健全的养老制度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的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国家稳定资金等财政资金积极参与养老基金的建设,以确保老年人养老金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引导和推广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设备和服务质量,提高养老服务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统一的政府监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维护和管理。
最后,我们需要提高老年人收入。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退休后的收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因此,建立符合老年人的退休金制度,提高退休金标准,也是治理养老问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此外,政府可以鼓励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如自主创业、养老服务等,提高老年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以上便是针对国内养老问题的未来对策,政府需要加强养老保险的建设和改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需要提高老年人收入,改变过去老年人靠退休金养老的模式。
只有全面综合铺开,保障全体老年人的享有健康、幸福和尊严的晚年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明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篇1:《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并提出应从倡导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专门养老计划、完善新农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等四个方面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城市化一、问题提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超出预期状况。
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
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0%以上,保守估计达到1.2亿,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留守老人成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加之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显然,这个问题仅依靠农村地区自行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当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全面统筹考虑,争取在现有资源配置下,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思维,家庭式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不二选择。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
中 国人口老龄化现状2024论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2024论文《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24 论文》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率的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3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 28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 20%。
预计到 2024 年,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老年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
(二)老龄化速度加快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完成了从年轻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这一过程只用了较短的时间。
(三)地区差异明显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但随着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地区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四)高龄化趋势凸显不仅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高龄老人(80 岁及以上)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高龄老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五)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增多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老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一)养老负担加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养老金的支付、医疗费用的支出等都将大幅增加,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二)医疗资源紧张老年人是医疗服务的主要需求群体,他们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
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医疗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使得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人口比例的下降,这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论文怎么写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论文怎么写《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寿命不断延长,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 2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 20%。
这一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医疗和照料压力。
2、老龄化速度加快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在较短的时间内,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这使得社会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的准备时间相对不足。
3、地区差异显著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速度也在逐渐加快。
4、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部分老年人还存在失能、半失能的情况,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料。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1、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继续增长,到2050 年,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超过 30%,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高龄化趋势明显不仅老年人口总数增加,高龄老人(80 岁及以上)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需求更为复杂和迫切,对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现代社会面临挑战。
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子女外出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4、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对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及解决方法论文1500字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及解决方法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养老问题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2. 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2.1 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5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增加。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养老资源短缺,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2.2 养老服务不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仍然不完善。
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服务质量较低。
此外,养老服务种类单一,主要以养老院为主,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2.3 养老经济压力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大。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缺陷,养老金支付供不应求,出现了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同时,养老服务费用也在不断上升,养老金的覆盖范围和金额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3. 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3.1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需要建立更多的养老院、养老社区和日间照料中心,以提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养老服务。
同时,应注重发展家庭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提供家庭护理、助餐等服务。
3.2 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为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政府应加大养老金的筹资力度,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也可以适度采取。
此外,应开展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提高养老金发放金额和覆盖范围,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3.3 促进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发展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可以为解决养老经济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多元化、灵活性强的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和养老债券等,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来源。
3.4 鼓励家庭养老和社区参与鼓励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加强对家庭养老者的支持和帮助,为家庭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条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议论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从几千年前儒家学者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开始,养老就成为中国社会的永恒话题。
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体制建设还不能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需要。
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高峰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因此,应探索养老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对老龄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更积极主动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负担。
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
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仲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三,制度安排方面,应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养老体系建设。
在城市,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支持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实行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在农村,不断巩固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确保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全国农村,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
尽快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各项福利制度,真正体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四,人才培训方面,应不断加快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人才培养。
百年树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必须及早培养,以便对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老年人有较多的医疗护理需求,所以需要更多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人员。
同时还应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使他们能向老年人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第五,构建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会服务为依托、政府推动为手段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发展,是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基本出路,是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愈加凸显。
但是,当前我国养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城乡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有所启示。
一、基础养老金问题当前,我国基础养老金体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础养老金水平过低。
我国基础养老金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但是目前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二是城乡差异。
城市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相对于农村退休人员,普遍要高出许多,不公平性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目前我国养老金中需要公共财政投入,政府在此方面应在多方面进行投入,同时增加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二是普遍化基础养老金制度,消除城乡差异,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养老服务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在医疗保健、社会化养老服务、养老院建设等方面,供给还十分不足。
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服务供给的投入并不充分,还有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全没有建起来,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转型。
这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推动;二是通过发放治理性建设资金,鼓励加快医院建设和相关资源配置等,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三、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水平不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深化于我国老年人求助养老医疗护理花费的大多数情况是来自个人私人储备,而养老保险制度只承担了一部分的保障,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钱来支付护理的花费。
此外,保险制度对于年龄大、病情重、护理时间长的老人,保险理赔的金额还不足以满足他们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作者:许琳主题类号:C41/社会保障制度【文献号】1-1742【原文出处】宁夏社会科学【原刊地名】银川【原刊期号】199906【原刊页号】59~62【分类号】C41【分类名】社会保障制度【复印期号】200003【标题】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迎接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作者】许琳【作者简介】许琳,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西【内容提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主要涉及到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
为此,一要在强调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规范有序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以及各种商业性人寿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要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老年人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为依托、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安老模式。
【正文】一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这不仅标志着世界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也标志着世界对老年群体特殊地位的正式承认。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5.5亿,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6亿左右,人口结构大规模地迅速老龄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我国也不例外,截至1998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亿,占总人口的9.7%,且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0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 1.32亿,超过总人口的10%,开始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
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46%。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除了具有一般规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当12.5 亿人口的我国迈进老龄化社会时,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数以亿计的老年人,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年递增速度高达3.2%。
(3 )人口的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到来的,目前我国人均GNP仅700多美元,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尚未实现,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未富先老。
(4 )老年保障、老年福利尚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有些项目甚至空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和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5)高龄老年人比重大。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推行,中国的家庭养老遇到了一些困难,家庭日益核心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给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保障没有覆盖的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老龄学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养老的新模式,即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道路,就是要积极创造形成一个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建立家庭养老安全网、社会养老服务安全网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安全网。
这三重安全网的建设构想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而要真正建成这三重安全网,尚需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老年人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
这三项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二是老年人的服务保障。
二先谈老年人的经济保障。
在当今社会里,如何才能使那些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劳动,不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以换取生活资料的人们得到妥善安置,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性问题。
自然,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从国内外的大量实践与经验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一项重要措施——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自从19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以来,养老保险便一直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目前,几乎在所有国家中,养老保障制度都有待进行根本改革,中国也不例外,这是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
根据诸多专家的估计,如果保持现行的规定不变,在21世纪的上半叶,几乎所有国家用于发放养老金的费用就要增加1倍以上。
若不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改革,这种增长是无法满足的,许多国家因此会陷入危机。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已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转变。
如果延续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的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危机。
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的国情来看,我国不具备实行社会保障基金完全积累的条件,而实行部分积累则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这种转变,既可保证现有的城镇退休人员继续享受退休待遇,又可在未来退休人员大幅度增加时将现在储存的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逐渐补充进去,妥善处理那时的代际经济关系。
为此,应引入并强化职工个人缴费机制,以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滚动与周转。
在强调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规范有序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快发展城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以及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种商业性人寿保险,形成多层次的保险制度。
据统计,截至1999年4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8369万亿元。
另据统计,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来,独生子女总数已达5300多万之众(注:《中国人口报》1999年6月9日。
)。
国家可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情况,引导和鼓励独生子女父母及广大中青年父母,趁自己现在年轻有较多收入时,把少生孩子所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各种补充养老保险中去,为提高自己年老后的生活水平作提前准备。
三再谈谈老年人的服务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固然为老年人口的物质生活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但仅有社会养老保险并不能解决老年人的所有问题,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多年来被人们所忽视,而它也是构成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我国国情,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应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老年人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为依托、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安老模式。
在许多西方国家,虽然社会保障事业比较发达,社会福利设施也较完备,但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在家里养老。
例如在美国,许多人不愿意脱离他们熟悉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进入养老院的老人只占老人总数的5 %左右(注:王爱珠:《老年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是在家养老。
在家养老的老人中,又因家务劳动、照看孙辈、经济上靠子女供养、精神上享受天伦之乐的需要以及已婚子女无住房等原因,半数以上的老人又是与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
据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城市中,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4.8 %(注:《中国社会报》(北京)1999年5月5日。
)。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程度还较低,老年福利事业不发达,居民住房条件尚不尽如人意,所以,老年人和已婚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程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居家养老既可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又有利于老人在家庭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为此,政府应从政策上积极鼓励居家养老,鼓励子女赡养老人。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新加坡大力倡导“三代同堂”,向愿意住在年迈父母附近的公房申请人优先供房,规定丧偶老人的子女必须有一个与老人同住,才能对老人留下的房屋享受遗产优待。
在日本,如果子女照顾70岁以上的低收入的老人,可以享受减税,与老人一起住的子女交税时可享受税收优惠。
在韩国,赡养年迈父母的人将优先得到住宅,购买房屋的贷款限额也将提高1倍。
即使被人们认为家庭观念比较淡薄的美国,政府也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好老人,有老年人的家庭优先使用社会服务设施,并给家庭成员一定假期以照顾老年人(注:王爱珠:《老年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以具有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而著称,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与帮助更多的子女尽赡养老人的责任。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数虽然占了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但还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无子女、无亲人、生活贫困等原因,需要由社会老年福利机构来供养。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经济收入的退休孤寡老人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逐渐增加,社会对无收入孤寡老人只能在敬老院对他们提供无偿服务和照护,对有经济收入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则需要通过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多种设施提供有偿服务。
而在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中,有的因子女白天忙工作,老人一人在家得不到照顾,并且感到寂寞孤单,因此,许多老人及子女都对“托老”服务有迫切的需求。
总之,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社会养老服务保障需求的不断增长是一种必然现象。
然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现有的老年人福利和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0.8%,与发达国家的3%~5%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注:《中国社会报》(北京)1999年5月5日。
),社区老年人的福利和服务设施以及家务服务组织更是匮乏。
针对急剧增长的全社会对老年人服务保障的需求,应从多方面推进老年社会福利的发展。
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重点发展一批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生活不能自理而家庭又无力照顾的老年人服务。
国家办的福利院仍要作为窗口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从各方面大胆革新,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福利院应继续开展自费代养业务,以院养院,促进良性循环。
2.积极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
从国家和民政部门来讲,福利事业的资金要逐步增大,但仅靠这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间慈善机构,以及私营、个体经济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于老年福利事业,兴办老年公寓、敬老院等老年福利设施。
在发达地区如广东,养老正逐渐成为一种产业,人们的投资侧重风险小的项目,投资兴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很高,不少企业也把兴办托老服务机构作为转轨经营、安置下岗职工的一种选择。
3.积极开展社区老年服务。
对农村孤寡老人继续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供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由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或在村里分散供养。
城市中的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由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
对其他有困难的孤寡老人的供养,除享受规定的生活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外,还要依托区、街道、居委会,大力兴办社区服务设施,设立老年人服务项目,或开展包户、入户服务与“托老”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福利服务。
社区办托老所的优越性是就地就近,办在家门口,与家庭、子女分而不离,便于家庭成员往来照顾。
而且,社区办托老所投资少、经济实用,便于管理,适合我国老年人口众多、老龄化速度快和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