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诊断技术PPT课件
布病血清学诊断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简便、快速易行, 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有一定的敏感性, 检查牛的阳性率稍 高于绵山羊。 高于绵山羊。 该法可用于大面积 检疫。
弃掉0.5 弃掉0.5 0.5
菌液 1 2 3 4 5 6 7
0.5 0.5 0.5 0.5
结 果
试管凝集试验原理
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设计
单位:ml
比浊管的制备
管号 1 2 3 4 5 1:40稀释抗原 0.00 0.25 0.50 0.75 1.00 石炭酸 盐水 1.00 0.75 0.50 0.25 0.00 清亮度 100% 75% 50% 25% 0% 标记
布鲁氏菌的诊断
1:50—1:100++以上 50 1 100++以上 目前国内定1 100++,但国际定1 目前国内定1:100++,但国际定1:160++ 对半年内有菌苗接触史者,虽达1 100—1 对半年内有菌苗接触史者,虽达1:100 1: 160++, 160++,过2—4周应再次检查,效价升高1倍 4周应再次检查,效价升高1 以上方能确定,最好用补体结和试验检查。 以上方能确定,最好用补体结和试验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1 10++ ++以上 补体结合试验1:10++以上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 Sample于1898年首 Wright和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和Sample于1898年首 先建立的, 先建立的,是布病诊断在国际上唯一的全标化 方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 方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也较 敏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敏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缺点: 缺点: — 有前带现象。 有前带现象。 —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 慢,需要两天。 需要两天。
血清学试验
•
用已知免疫血清与细菌的可溶性抗原
接触,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时,于两液交
界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环,来指示 抗原的存在。
抗原、抗体必须澄清
Ag
抗体比重大,可形成清晰的界面
Ab
• (三)荚膜肿胀试验
•
1.原理
•
用荚膜免疫血清(含抗体)与检材中细菌的荚膜抗原特异性
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荚膜呈肿胀现象。
•
2.方法
• (四)制动试验 • 原理 将特异性抗血清与相应运动活泼的细菌
悬液混合,则抗鞭毛抗体与鞭毛抗原结合,使 鞭毛强直、相互粘着而失去动力,细菌运动停 止,从而证明相应细菌的存在。 • 方法 将待检标本或增菌培养液1滴置于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运动情况。再于待检标 本上加1滴适当稀释的抗血清,混匀,作悬滴 镜检。 • 结果 若滴加抗血清3~5分钟内,细菌运动停 止,菌体凝集成块为制动试验阳性;反之,滴 加抗血清后,细菌运动无改变为制动试验阴性。
•
(1)处理标本
•
标本用蒸馏水洗涤,接种于小鼠皮下,次日抽取皮下渗出液
(2)取洁净玻片一张,两侧各加待测 菌1~2接种环,于一侧加抗血清,另一 侧加正常兔血清,混匀;再于两侧各加 1%美蓝水溶液,加盖玻片,湿盒内室 温5~10分钟。
标本
(3)结果 阳性:试验侧为蓝色菌体周围可见界限清晰、厚薄不等的无 色环状物。对照侧无此现象。 阴性:试验侧与对照侧均不产生无色环状物为阴性。
• 原理
• (二)固相酶联免疫试验(ELISA)
• 1.基本原理 • ⑴使抗原和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
免疫活性。 • ⑵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
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 性。 • ⑶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 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 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 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 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 如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 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 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免疫血清学技术
荧光色素
是能够产生明显荧光,并能作为染料使用 的有机化学物称为荧光色素或荧光染料。
可用于标记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四乙基罗丹明(RB 200)和四甲基 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染色原理及方法
FITC含有异硫氰基,能与IgG分子自由基 结合,形成FITC-IgG复合物,且不影响结 合抗原的能力和特异性,因此,当荧光抗 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有荧光性的抗原抗体 复合物
高敏感性的标记分子
荧光素 酶分子 放射性同位素
荧光抗体技术 酶标抗体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一)荧光抗体标记技术
fluorescent-labelled antibody technique
是指用荧光素对抗体或抗原进行标记,然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所标记的荧光以分析 示踪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抗原分 子较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量多,与抗体结 合的总面积大,故在作定量试验时,为了不 使过剩,通常稀释抗原,并以抗原稀释度作 为沉淀试验效价。
参加沉淀试验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称为沉 淀素。
环状沉淀试验
在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沿管壁 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之成为分界清晰的两层
SPA与IgG结合后,其Fab片暴露于外,并保持其抗体 活性。
当此被覆着特异性抗体的葡萄球菌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时,就可互相连结引起协同凝集反应,简称COAG。
(二)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 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 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 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 为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test)。
用于标记的酶
用于标记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葡萄糖氧化酶、碱性磷酸酶
《血清学诊断导学案》
《血清学诊断》导学案一、导言血清学诊断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水平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导学案将从血清学诊断的基本原理、常见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砚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医学技术。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血清学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见的血清学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3. 能够运用血清学诊断技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进修内容1. 血清学诊断的基本原理血清学诊断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蛋白质、酶、电解质等,来判断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血清是血液中没有凝结的部分,包含了丰富的生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 常见的血清学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蛋白质:血清蛋白是血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蛋白质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等。
(2)酶:血清中的酶主要包括肝脏酶、心肌酶和胰腺酶等,它们的活性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应器官的毁伤情况。
(3)电解质:血清中的电解质如钠、钾、氯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物质,其浓度异常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3. 血清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血清学诊断技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肝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诊断和监测。
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了解血清学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参与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进修血清学检测技术的操作和应用;3. 多与医务人员交流,了解血清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五、进修评估1. 完成相关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2. 参与考试,检测对血清学诊断知识的掌握情况;3. 参与临床实习,观察和记录血清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六、进修反思通过本次进修,同砚们应该能够对血清学诊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常见检测项目,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血清学诊断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效劳。
AIHA血型血清学诊断路径分析与输血课件
(血清/放散液抗体检测) (4) 抗原检测
直抗与间抗关系?
温抗体型自免溶贫
血循环中的大部分自身抗体结合到自 身红细胞表面,并能被DAT检测;
游离在血浆中的不结合的自身抗体, 也能利用IAT检测。
红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 (DAT) 和血浆中 游离的自身抗体 (IAT) 存在一种可逆的动态 平衡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IAT) 检测血清中不完全抗体或补体,在体外
将人血清中抗体致敏红细胞,再与抗人球蛋 白试剂起反应
xx强
8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适用于 (1) 新生儿溶血病 (胎儿红细胞被母亲血型抗体致
敏)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受血者红细胞被自身
抗体致敏) (3) 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型血清学诊断 (
xx强
4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
xx强
5
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 是1种检查IgG抗体的方法
分类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与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xx强
6
抗球蛋白法检测IgG抗体的原理
抗球蛋白
可以和 IgG反 应
通过搭桥 作用使红 细胞凝集
7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
检测在体内已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 的红细胞,与抗人球蛋白试剂起反应
倘若患者的自身抗体越多,抗原抗体亲 和性越低,则血浆中游离自身抗体数量越多
(二)AIHA与输血
xx强
17
临床治疗方面
AIHA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输血以免危及患者生命
贫血进程较慢,症状不明显时,不需要输血 贫血进程较快,休息或轻微活动时明显,应输
血------最少量------缓解缺氧状况
动物免疫抗体血清学检测技术
一、血清学检测的意义
动物免疫接种已经成为目前防御疫病传播的首选措施,只有给动 物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后,才能产生一定的保护力,从而防止疫 病的侵入和蔓延。因此在群体接种疫苗前后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 准确了解动物疫病发生、传播和流行情况,掌握畜禽免疫抗体水 平和动物疫病保护情况, 从而更有效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因此, 做好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意义。
4.第二次离心结束后,同样吸出上层液体及白细胞层,再加入适量 PBS缓冲液,配平后进行第三次离心,2000r/min离心10min,进一步 清洗红细胞。
5.离心结束,最后一次吸出上层清液。量取 99mlPBS缓冲液加入100ml大青瓶(或其他容 器),用注射器(或其他,如吸管)吸取1ml洗 净的红细胞,缓慢加入99mlPBS缓冲液中,塞紧 瓶塞。
材料准备 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由制标单位提供,按说明书使用 受检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和腐败气味 虎红平板凝集反应纸 吸头,适用于滴加0.03ml 牙签或火柴杆,供搅拌用
操作方法 将虎红平板纸上加相应血清 0.03ml 。 在受检血清旁滴加抗原 0.03ml 。 用牙签类小棒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 每次试验应设阴、阳性血清对照。
血凝素(HA) 柱状
血凝试验(HA)原理:
血凝抑制试验:
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 其血凝素,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 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反应,也称血凝抑 制反应,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凝抑制试验 (HI) 。 该试验是目前WHO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 目的:检测有无病毒感染和免疫状态。
血清学试验
2、胶乳凝集试验
3、协同凝集反应
抗体致敏载体,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A蛋白(SPA) SPA具有与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
第三节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 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 液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介质存在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微的白色沉淀。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二、特点
特异性与交叉性 敏感性 反应的可逆性 反应的二阶段性 最适比与带现象 用已知测未知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三、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电解质 温度 酸碱度 震荡 杂质和异物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四、应用及发展趋向
血清学试验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已广泛应用,可 直接或间接从传染病、寄生虫病检出相应的抗原 或抗体。 血清学试验还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 量、物种及微生物鉴定和分型等方面。 血清学试验也用于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 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纯化等,已经成为现代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 )
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的表面,酶标 记物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形成酶标 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遇到相应底物时,结 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水解、氧化或还原 等反应,从而生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色物 质,可用肉眼或酶标测定仪判定结果。颜色 的深浅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量成正比,因此, 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定量抗体或抗原。
第三节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 肉眼可见的沉淀
第三节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实验五禽流感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HI)试验
1. 根据HA试验结果,确定病毒的血凝价,配制出4个血凝单位的 病毒液。 2.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自第1 孔至第11孔各加50 uL生理盐水。 3. 第1孔加被检鸡血清50 uL,吹吸混合均匀,吸50 uL至第2孔,依 此倍比稀释至第10孔,吸弃50 uL,稀释度分别为:1:2、1:4、 1:8 …… ;第12孔加禽流感阳性血清50 uL,作为血清对照。
判定标准:HI效价小于或等于3lg2判定HI试验阴性;HI效价等于4lg2为可 疑,需重复试验;HI效价大于或等于5lg2为阳性
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判断:HI抗体效价≥ 4log2(1:16) 为免疫合格。 禽流感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判断:鸡群免疫抗体转阳率≥50%判定合格。
正常合格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前到后)红细胞沉积依次减少,如1-4孔出 现不完全沉积,即凝集现象,即无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不合格;反之,5-10 孔出现沉淀,则抗体水平较高,合格。
血凝(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μ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μ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 匀后,吸50 μ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μL; 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μL,在振荡器 上振荡,室温下静臵后观察结果。
﹣
振荡1分钟,室温10分钟
以100%抑制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滴度,即血清效价
血凝抑制(HI)试验
6. 结果判定:待病毒对照孔(第11孔)出现红细胞100%凝集(#),而 血清对照孔(第12孔)为完全不凝集(-)时,即可进行结果观察。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PPT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进行诊断,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 疫反应特点。
移植排斥反应监测
在器官移植后,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监测排斥反应,及时发 现并处理排斥反应。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亲子鉴定
01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进行亲子鉴定,为法医学中的身份
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嫌疑人身份鉴定
02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鉴定,协
助警方破案。
交通事故中身份鉴定
03
在交通事故中,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对遇难者进行身份
鉴定,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
利用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鉴定 免疫相关抗原,为免疫治疗提供 新的靶点和策略。
个体化医疗
通过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了解 个体差异,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依 据,实现精准医疗。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标准化发展
制定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国际标 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 交流和应用。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试剂质量控制
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进行试剂质量检查。
操作标准化
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结果解读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解读并出具报告,为临床输血和 血液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03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 的应用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
采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如质谱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血清学鉴定实验-PPT
O抗原、H抗原和Vi抗原
❖ O抗原:是一种沙门氏菌细胞壁表 面的耐热多糖抗原 ,100 ℃,2.5 h不 被破坏,它的特异性依赖于细胞壁脂多
糖侧链多糖的组成。
❖
H抗原:是一种蛋白质性鞭毛抗
原,共有63种,60 ℃加热30~60 min
及酒精作用均可破坏其抗原性,但能抵
抗甲醛。
❖ Vi抗原: 是一种N-乙酰-D-半乳糖 胺糖醛酸聚合物,60 ℃加热1 h即破坏
❖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源自.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
第Ⅰ相H抗原(i)
第Ⅱ相H抗原(1,2)。
它的血清型应表示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4,[5],12:i:1,
2)
❖ [ ]内的O抗原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 [ ]内的H抗原可能是罕见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
18
❖
用O、H 和Vi因子血清与待检的菌株作玻片凝聚试验。
1.先用O因子血清确定菌株所属的 O群及O抗原的各种成分。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以确 定血清型 。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
沙门氏菌的血清鉴定的方法
19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
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多 价H血清检查。 4. 用3.所确定的多价H血清所包括的所有H因子血清逐一检查定为第1相或第 2相H抗原。 5. 检出第1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 H抗原的,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再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作位相变异 检查。 6. 综合O和H因子血清以及Vi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氏 菌属抗原表解判定沙门氏菌的菌型。
EBV血清学诊断及临床应用欧盟ppt课件
EBNA (IgG) 阴性 早期?
EBV抗体谱检测: 示例
亲和力检测
EBV-CA (IgG) EBV-CA (IgG)
w/o urea
with urea
早期 EBV-CA (IgM) EBV-EA (IgG)
晚期或既往 EBNA (IgG)
EBV-CA (IgM) 阳性 早期
• IgM-持续存在? • 亲合力检测 • 高亲和力 anti-EBV-CA (IgG) ➢ 晚期或既往感染
EBV-EA IgG
positive reaction
Hale Waihona Puke negative reaction
Virus serology IIFT EBV 荧光模式 (4)
positive reaction
EBNA negative reaction
Virus serology IIFT EBV亲合力检测
Test A 样本缓冲液温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二期,儿童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谢正德 首都医科大学二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欧蒙EBV产品系列
完 整 的 解 决 方 案
EUROIMMUN
欧蒙EBV荧光产品
FI 2799-1 FI 2799-1x
Virus serology IIFT EBV 荧光模式 (1)
infection symptoms
course of disease
Anti-EBV antibodies: Anti-EBV-CA (IgG)
antibody titer
[weeks]
[months]
symptoms
course of disease
血清病护理查房PPT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了解其心理需求 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减轻焦虑情绪: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 增强自我认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饮食原则:根据病情 和医嘱,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注意营养 均衡和食物的多样性。
发热:观察体温变化,评估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
皮疹: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判断是否与血清病 相关
关节痛:评估关节疼痛的程度和部位,判断是否与பைடு நூலகம்清病 相关
淋巴结肿大:观察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判断是 否与血清病相关
肝脾肿大:评估肝脾肿大的程度和性质,判断是否与血清 病相关
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评估是否与血清 病相关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血 清 病 概 述 03 护 理 评 估 与 诊 断 04 护 理 措 施 与 实 施 05 效 果 评 价 与 改 进 06 健 康 教 育 及 随 访 计 划
定义:血清病是一种由于输入异种免疫血清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发病机制:输入的异种免疫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 段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实施改进措施:按照改进措施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改进措施,确保改进 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与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改进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血清病的基本知识:介绍血清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随访计划:告知患者及家属随访的时间、地点及目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此孔稀释倍数为1个工作单位
12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鸡新城疫红细胞凝集试验(HA试验) (过程图)
孔号
1
稀释倍数
5
生理盐水(毫升) 4*
病毒液(毫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对照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3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三 器材 1.血凝板、 2.微量移液器 3.标准抗原 4.1%红细胞悬浮液 5.被检血清 6.稀释液
4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四 操作程序 (一)0.5%――1%红细胞的准备
1.阿氏液(抗凝剂)的配制
葡萄糖
1.866g
柠檬酸钠 0.8g
柠檬酸
0.055g
氯化钠 0.418g
蒸馏水 100ml
15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2 操作步骤 (1) 每孔加25ul的稀释液: (2) 第1孔加25ul待检血清,反复吸吹10次; 吸取25ul于第 (3) 2孔,以此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1孔; 最后从第11孔取2 (4) 5ul弃去,第12孔为抗原对照; (3) 每孔加4单位抗原;室温下( 18-22℃)作用30分 (4) 取1%红细胞25ul加于各孔中 (5) 将血凝板振荡1分钟 (6) 室温作用30-45分钟(禽流感 37℃)观察结果 (7) 结果判定 将血凝板呈45°竖起观察
5-10分钟,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 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细胞加稀释液(生理盐水)洗 涤,再用离心机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充 去上清液,再加稀释液洗涤,
如此反复洗涤三次,将最后一次离心后的红细 胞,按1%的稀释度加入稀释液(1毫升红细胞泥 加99毫升稀释液)。
7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10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2.抗原血凝价的测定 每种抗原做两排,结果取均值
1). 1-12孔加生理盐水25ul 2). 第1孔加抗原25ul,反复吹打10次吸取25ul到第2孔, 依此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1孔 3). 最后从第11孔吸取25ul弃去,第12孔做生理盐水对照 4). 所有孔加25ul 1%红细胞 5). 将血凝板振荡1分钟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放室温作用15--20分钟0.5%Leabharlann 细胞 2525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液(毫升)
作用温度与 时间
混合均匀置18-22℃作用45-60分钟,对照管出现结果时判定
结果
17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3.结果报告 (1).鸡的免疫临界水平。 (2).鸡群的HI抗体水平是以抽检样品的HI抗体效价(log2)
(二).被检血清 将被检鸡群编号登记,用消毒过的干燥注射器采血,注
入洁净干燥试管内(微量法可用孔经2-3毫米塑料管由翅 静脉采血),在室温中静置或离心,待血清析出后使用。
注意: 每只鸡应更换一个注射器,严禁交叉使用。
8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三) 血凝抗原效价测定 (操作量25ul)
(1)抗原 一般以鸡新城疫II系或Lasota系作为已知抗原。 来源: 1).购买: 目前也有用聚乙二醇使Lasota系病毒液浓缩,作
-
+
++ +
+
13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注意 能使鸡红细胞完 全凝集的病毒 液的最高稀释 倍数,称为该 病毒液的红细 胞凝集效价。 如上例,病毒 病的HA效价为 1:320。
14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四)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1. 抗原准备(工作浓度的准备 )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时,病毒抗原液 25ul内需含4个凝集单位,所以,应将原菌抗原毒作 成320/4=80倍稀释。
完全抑制孔红细胞呈泪滴样下沉,此孔为抑制终点.
16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孔号
稀释倍数
生理盐水 待检血清
鸡新城疫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 (过程图)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单位:μl
9
10
9
对照
25
25
25 (25)弃去
4单位抗原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鸡病血清学检验
1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一原 理 许多病毒具有凝集动物红细胞的能力, 这种凝集能力
可被相应的抗体所抑制, 故可用已知病毒检测相应的血凝 抑制抗体 .
也可以用已知标准抗体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
2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二 使用范围 新城疫、 禽流感、 减蛋综合征、 鸡毒支原体、 滑液囊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的抗体检测;或相应病 原分离后的鉴定
的平均值表示的。 (3).检样中HI抗体效价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太大时,。 (4).大型养鸡场,每次进行抽测时,抽样率一般不低于
混匀放入100 ml葡萄糖瓶内,10磅115度10分钟 高压灭菌。冷却后4℃保存备用。
5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2.采血 取健康鸡翅静脉或心脏采血,(按阿氏液2份,血液1
份) 注意:(1). 两只健康的鸡血混合;
(2). 阿氏液的量要够
6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3.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将血液注入离心管中,经3000转/分钟,离心
11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6 新城疫病毒室温(18℃—22℃)作用 30分; 禽流
感病毒37℃作用30分.夏季结果出现快,冬季较慢
新
城疫病毒时间长,温度高易发生洗脱
7 结果判定
1).完全凝集孔为终点
2).将血凝板成45°角竖立观察
3).红细胞呈泪滴状沉淀为不凝集
4).孔底没有红细胞沉淀,红细胞均匀平铺于孔底为凝
成稳定浓缩抗原,HA效价达1:5000以上,4℃半年 不变。
9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2) 自制: A. 用鸡新城疫II系或者Lasota系疫苗接种鸡胚制备抗原: B. 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10倍,以0.1毫升接种于10日 龄的鸡胚尿囊内; C. 凡接种后72-120小时内死亡的鸡胚,且病变显著者, 分别收获鸡胚尿囊液于消毒试管内,如有血细胞应离心 (2000转/分钟)15分钟,取上清液; D. 作HA试验,其凝集价在1:640以上的鸡胚鸡,分装于 洁净干燥的青霉素瓶中,保存于冰箱备用。
25
25 (25)弃去
生理盐水(毫升)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0.5%红细胞液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毫升)
作用温度与时间
混合均匀置18~22℃作用45~60分钟,对照管出现结果时判定
结果(举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