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督技术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e3135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3.png)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对环境监测活动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和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文件。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保障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下面就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一些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明确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目标,规范应明确监测的参数、监测的频率和监测的方法。
通过明确监测的目的和内容,可以确保监测活动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明确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要求。
监测设备和仪器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规范需要明确仪器的精度、灵敏度、测量范围等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进行规定,以保证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监测的准确性。
再次,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明确样品的采集和保存要求。
样品的采集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对样品的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规范需要明确采样点的选择、采样器具的选择和采样方法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指定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保存状态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明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环境监测活动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规范需要明确数据的录入和存储要求,同时还需要明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环境监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文件,对于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监测的目的和内容、规范监测设备和仪器、明确样品的采集和保存要求以及明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可以保障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d6d7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9.png)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监测,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分析和论述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一、概述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用于规范和标准化监测方法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实现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的目标。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不仅包括了监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还涵盖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等方面。
二、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指导性标准。
首先,大气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符合国际认可的仪器标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监测点位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不同污染源的分布特征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法,包括不同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监测时间间隔和样品采集方法等。
三、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用于对水体中各种物质进行监测的指导性标准。
首先,需要制定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监测方法的制定需要考虑不同水质类型和目标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监测参数和测量技术。
此外,还需要对样品采集、保存和分析等过程进行详细的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四、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用于对土壤中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的指导性标准。
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监测方法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土壤的不均匀性和目标污染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监测参数和分析方法。
此外,还需要对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规范,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五、噪声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噪声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用于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的指导性标准。
环境保护监察员技术等级标准
![环境保护监察员技术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c30f700f78a6529647d53d3.png)
环境保护监察员技术等级标准规范名称:环境保护监察员规范类型: 11-012环境保护监察员规范内容:工种定义:监测、监督作业区环境污染情况,为治理污染提供依据和措施。
工作内容:对烟气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以及机房中的噪声进行监测;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以及其他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监察;根据监测数据,写出分析报告,提出防止污染的措施并监督实施;按照规定进行所辖设备的维护、保养;填写工作日志和其他各项记录,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技术等级:本工种设初、中、高三级。
对初级工,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经初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中级工,要求经中级工培训考核合格;对高级工,要求经高级工培训考核合格。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从事粉尘、污水、噪声及环境监测、监督的人员。
学徒期:二年,其中培训期一年,见习期一年。
规范名称:环境保护监察员-初级规范类型: 11-012环境保护监察员规范内容:知识要求1 本岗位有关系统图、网络图和仪器原理图的识图知识。
2 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3 与本岗位有关的热力系统和废(污)水处理系统。
4 电厂化学、分析化学和气体分析的基本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的一般常识。
5 本作业区内废水、烟气、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量及其一般的处理方法和原理。
6 环境处理设备和噪声防治设备的名称、规格、工作原理和作用。
7 电力生产产生污染的一般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8 监察试验允许的误差范围。
9 本岗位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指标和排放标准。
10 常用监测仪器、仪表,如pH计、浊度计、分析天平及取样器等的名称、规格、使用范围、工作原理、作用方法及一般维护、保养知识。
11 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用途、洗涤要求和使用注意事项。
12 自用电热设备,如恒温箱、高温炉、水浴鼓等的名称、规格、用途及维护、保养方法。
13 常用化学药品和试剂的名称、规格、性质和用途。
14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保管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bda0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3.png)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引言:现代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强,环境监测成为评估和保护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各行各业都需要依照规范和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帮助各行业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在办公室、学校、住宅等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二氧化碳浓度、甲醛浓度、微尘颗粒物浓度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两种方式。
2.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有现场连续监测、间断性监测和样品分析等。
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时间进行观测。
3.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工业废气排放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监测方法需要根据不同废气成分的特点进行选择。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
监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采样装置的使用和数据的准确性。
二、水质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磷、总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水样分析两种方式。
在现场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样器具的选择和现场操作的规范。
2. 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悬浮物、COD、BOD、氨氮等。
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分析和在线连续监测。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操作环节。
三、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土壤重金属监测土壤重金属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代表性样点和合适的土壤深度。
2. 农田土壤监测农田土壤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3a476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f.png)
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一、引言环境监测是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行业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环境监测要求标准规定。
本文将从大气、水、土壤、噪声和废物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大气环境监测要求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应包括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监测和排放源的监控与核实。
确保监测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于不同污染物的监测需采取相应的采样方式和分析方法。
2. 气象参数监测气象参数监测是为了解大气层结和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覆盖到不同地理环境,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水环境监测要求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应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检测。
确保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同时监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流域特征和污染源的位置。
2. 水量监测水量监测主要是针对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进行流量和水位的测定。
监测站点的设置要考虑到水体的特性和物理地理条件,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土壤环境监测要求1. 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应关注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
监测点的选择要考虑土壤类型和污染源的接近程度,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2. 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的管理非常重要。
监测站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土壤的特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噪声环境监测要求1. 噪声水平监测噪声水平监测是为了了解噪声来源和噪声水平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监测点的选择需考虑到声源性质和距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噪声频谱监测噪声频谱监测是为了分析噪声频谱的特性和噪声源的类型。
监测仪器的精度和频率范围要满足监测需求,监测点的设置应覆盖到不同环境和场景。
六、废物环境监测要求1. 废物组成监测废物组成监测应对废物的种类和比例进行测定,包括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等。
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3bc40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引言: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评估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规范,涵盖常见污染源的监测方法和准确性要求,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监测需要确保数据采集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1 监测站点的选择和布设。
监测站点应遵循国际通用的布设原则,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1.2 监测参数的选择和方法。
标准规范应明确大气污染监测所需的监测参数和相应的监测方法,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1.3 数据质量管理。
标准规范应规定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的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评估水环境状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标准规范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2.1 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涵盖各类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以便全面评估水环境质量。
2.2 监测指标的选择和方法。
标准规范应明确水质监测所需的指标和相应的监测方法,例如水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2.3 监测频率和数据采集。
标准规范应规定监测频率和数据采集的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土壤污染监测土壤污染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制定土壤污染监测的标准规范需要考虑以下要点:3.1 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涵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潜在污染源,以便全面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3.2 监测指标的选择和方法。
标准规范应明确土壤污染监测所需的指标和相应的监测方法,例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3.3 数据采集和分析。
标准规范应规定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要求,包括样品采集方法、化验室操作标准等,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噪声污染监测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1a91b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3.png)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环境保护监测的标准规范,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环境保护监测是评估和监测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影响和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标准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监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监测对象环境保护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等环境要素。
监测对象的选取应综合考虑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影响范围和监测可行性等因素。
- 大气监测: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采样和分析,包括颗粒物、气体污染物等。
- 水体监测: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等。
- 土壤监测: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监测。
- 噪声监测: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3.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监测方法和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 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和采样时机,以代表性和及时性为原则。
-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 保证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样品保存、传递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 对监测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统计分析,形成科学可信的监测报告。
4. 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利用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利用是环境保护监测的重要环节。
对监测结果的评价应基于科学分析和合理判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与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评估环境状况。
- 监测结果的趋势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的变化和趋势。
- 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 提供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依据,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5. 监测信息的管理与共享监测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是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查询等功能。
同时,积极推动监测信息的共享,为公众、决策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便利。
6. 总结本文档旨在确立环境保护监测的标准规范,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
环保技术监督细则
![环保技术监督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da651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9.png)
环保技术监督细则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加剧,环保技术监督成为了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环保技术监督工作,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制定了环保技术监督细则。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环保技术监督细则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国不断加强环保工作,其中环保技术监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环保技术监督的意义环保技术监督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营、改造等环境保护技术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行为。
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保障环境质量。
通过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监督,能够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环境质量。
2.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环保技术监督可以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环境产业的整体水平。
3. 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在接受环保技术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履行相应的环保责任,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
4. 促进法律法规的落实。
环保技术监督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和完善。
三、环保技术监督细则的主要内容为了规范环保技术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制定了细则,明确了监督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环保技术监督细则的主要内容如下:1. 监督机构的职责。
细则明确了环保技术监督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由专职人员负责监督工作,确保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监督对象和范围。
细则明确了监督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环境保护环节。
3. 环境检测方法和标准。
细则规定了环境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监督措施和处罚制度。
细则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保证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5. 监督结果的公开和透明。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ead55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7.png)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第一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概述 (2)1.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定义 (2)1.2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3)第二章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 (3)2.1 环境监测方法分类 (3)2.2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 (4)2.3 环境监测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4)第三章环境监测设备与仪器 (5)3.1 环境监测设备的分类 (5)3.2 环境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5)3.3 环境监测设备的维护与校准 (6)第四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6)4.1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6)4.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7)4.3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7)第五章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评价 (8)5.1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8)5.2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9)5.3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的流程与实施 (9)第六章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0)6.1 大气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0)6.1.1 大气环境监测指标 (10)6.1.2 大气环境监测标准 (10)6.2 大气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0)6.2.1 监测方法 (10)6.2.2 监测技术 (10)6.3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1)6.3.1 数据评价 (11)6.3.2 数据分析 (11)第七章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1)7.1 水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1)7.1.1 监测指标 (11)7.1.2 监测标准 (11)7.2 水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2)7.2.1 监测方法 (12)7.2.2 监测技术 (12)7.3 水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2)7.3.1 数据评价 (12)7.3.2 数据分析 (12)第八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3)8.1 土壤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3)8.1.1 监测指标 (13)8.1.2 监测标准 (13)8.2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3)8.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3)8.2.2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方法 (14)8.2.3 土壤化学性质监测方法 (14)8.2.4 土壤生物性质监测方法 (14)8.2.5 土壤污染物质监测方法 (14)8.3 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4)8.3.1 数据评价方法 (14)8.3.2 数据分析方法 (14)8.3.3 数据应用 (14)第九章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5)9.1 声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5)9.2 声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5)9.3 声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6)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 (16)10.1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 (16)10.1.1 监测指标 (16)10.1.2 监测标准 (17)10.2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17)10.2.1 采样方法 (17)10.2.2 分析测试方法 (17)10.2.3 监测技术 (17)10.3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与分析 (17)10.3.1 数据整理 (17)10.3.2 数据分析 (18)10.3.3 数据评价 (18)10.3.4 结果解释与应用 (18)第十一章环境监测信息化与管理系统 (18)11.1 环境监测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18)11.2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8)11.3 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9)第十二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19)12.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宣传与培训 (19)12.2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监督检查 (20)12.3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改进与完善 (20)第一章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概述1.1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定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技术要求,对环境监测过程中所涉及的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规定。
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ebd6c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3.png)
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进行。
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是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基础,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2. 监理技术要求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如下:2.1 监测技术要求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监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准确、可靠、高效、稳定的特点。
-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科学、有效,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信。
-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对象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详尽、透明,包括监测数据和分析结论,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监管技术要求监管技术是环境保护监理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监管流程:监管流程应清晰明确,包括监管计划、监管实施、监管评估和监管记录等环节。
- 监管手段:监管手段应多样化,包括现场检查、抽查、随机抽样等,确保监管效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 监管报告:监管报告应及时、准确,包括监管结果、问题发现及整改情况等,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2.3 环境治理技术要求环境治理技术是环境保护监理的补充手段,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治理目标:环境治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理目标,并明确治理效果评估指标。
- 治理方法:治理方法应科学可行,经济有效,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 治理效果评估:治理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以调整治理策略,不断提高治理效果。
3. 总结环境保护监理技术要求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对于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技术、监管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是环境保护监理的核心内容,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通过监理技术的规范应用,才能保障环境的长期良性运行。
环境监测验收要求及标准
![环境监测验收要求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8e6e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a.png)
环境监测验收要求及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环境监测验收的相关要求及标准,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环境监测验收要求环境监测验收应遵循以下要求:2.1 监测目标与范围验收前需明确监测的目标和范围,并将其与预期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
2.2 监测技术与方法验收中应使用经过验证并公认的监测技术和方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样品采集过程应严格遵循相关的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样品处理和保存,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4 数据质量控制在监测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仪器仪表的校准与检验、标准品的使用、质控样品的加入与分析等,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5 报告编制与提交完成监测工作后,应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并按要求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
3. 环境监测验收标准环境监测验收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3.1 法律与法规环境监测验收过程中的相关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3.2 环境质量标准监测结果应与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对,以判断环境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3.3 数据质量要求监测数据应满足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等。
3.4 报告要求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解读和建议,并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和提交。
4.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环境监测验收的要求及标准,包括监测目标与范围、监测技术与方法、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质量控制和报告编制与提交等方面。
在进行环境监测验收时,应遵循相关要求和标准,以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保与水保工程监理细则
![环保与水保工程监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59de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3.png)
环保与水保工程监理细则一、监理单位应具备环保工程和水保工程监理资质,并具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二、监理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监理任务。
三、环保工程监理细则:1.监理单位应对环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2.监理单位应根据环保法规,编制并协助建设单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3.监理单位应监督建设单位开展环保验收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环境保护手续。
4.监理单位应对环保设施的施工、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环保要求。
5.监理单位应对环保设施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环保设施能够按照规定投入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水保工程监理细则:1.监理单位应对水保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应的水保要求。
2.监理单位应编制并协助建设单位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3.监理单位应监督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水保手续。
4.监理单位应对水保设施的施工、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水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水保要求。
5.监理单位应对水保设施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水保设施能够按照规定投入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五、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施工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对环保和水保工程的检查记录、监理意见和建议等。
六、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环保和水保工程的施工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七、如发现环保和水保工程施工违法违规行为,监理单位应立即向建设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八、如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设备,并影响了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监理单位有权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并可向建设单位追索应得的监理费用。
以上为环保与水保工程监理细则,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以确保环保和水保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环保监理细则
![环保监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9c96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d.png)
环保监理细则一、引言环保监理是指对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并执行环保监理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环保监理的目的、原则、具体细则以及监督责任等内容。
二、目的环保监理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环保项目的合理实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加强环保监理,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原则1. 合法性原则:环保监理应依法进行,具体监督行为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监督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2. 公正性原则:环保监理应公正、客观、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保证监督行为的公正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可行性原则:环保监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督细则,保证监督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透明度原则:环保监理应公开透明,监督行为和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细则1. 环境影响评价监理: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评价依据、评价程序、评价内容等方面的监理工作。
2. 污染物排放监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督,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 生态恢复监理:对开展生态恢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生态恢复措施的有效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 环境管理体系监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管理水平。
五、监督责任环保监理责任由政府、环保部门、监理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
1. 政府和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环保监理政策法规,组织开展环保监理工作,并对监理结果进行评估和公示。
2. 监理机构负责具体的环保监理工作,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向政府和社会公众报告监理结果。
3. 相关企事业单位应主动配合监理机构的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监管信息和资料,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b7f20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c.png)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实践中,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保证不同环境监测工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应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和特点,确保其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监测数据。
同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备、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精度。
2. 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环境特点、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监测的目的,确保能够全面反映所监测环境的状况。
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干扰和误差。
3. 采样和样品保存:采样是获取监测样品的过程,在采样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样品污染和变质。
采样后的样品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保存和处理,以确保其代表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保证所得到的结论和推断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包括标准物质的应用、平行样品的测试、质控样品的使用等。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各个方面。
规范的制定应深入研究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结合国内外的标准和实践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的监测技术和认真执行规范,才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规范的执行还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促进环境监测的科学发展。
环境监测的标准与要求解析
![环境监测的标准与要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e228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4.png)
环境监测的标准与要求解析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旨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确保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标准和要求进行解析,并分析其对环境监测的作用。
一、环境监测的标准环境监测的标准是评估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程度的基础。
环境监测的标准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划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和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对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污染物的监测、评估和污染源控制。
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法规、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确保环境监测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协调一致。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之上制定的标准,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环境监测的特殊需要,如生态系统监测、污染源监测等。
行业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各行各业环境监测的标准和要求,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准确性,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自主制定的标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对污染物的监测、评估和控制与国家环保政策和立法相协调。
企业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业务需求,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监测需求,为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二、环境监测的要求环境监测的要求是基于环境监测的目的、内容和特点,对环境监测的技术和管理提出的要求。
环境监测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区域的选择监测区域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地理、人文、气候等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同时,还需要监测区域内不同污染源的分布、排放和扩散情况,在合理的采样点位上进行样品采集和监测。
2、监测环境参数的选择监测环境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标和污染物类型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环境监测的参数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参数。
在进行参数筛选时,需考虑环境参数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因素。
3、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应根据环境参数的特点、样品性质、监测精度、灵敏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管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94b5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5.png)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管理制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HDOC塔尔项目部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CHDOC塔尔项目部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28号令)发改价格1176号《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931-2002《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744147《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噪声测量方法》GBT19229-2003《燃煤烟气脱硫设备》GB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排放口(源)》HJ/T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255-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D1414-91《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1GJ102-91《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D1/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1/T1050-2007《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D1/T5196-2004《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1/T461-2004《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D1/T414-2004《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1/T514-2004《电除尘器》D1/T997-2006《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1/T998-2006《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DB37664—2007《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华电集团电厂防止脱硫装置重大事故及脱硫装置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利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及管理方法,在发电设备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对环境保护设施(备)健康水平及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评价,以保证其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督及检查,确保其达标排放。
环保监督标准
![环保监督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5517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9.png)
环保监督标准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确保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各国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监督标准和规范。
环保监督标准是通过量化、标准化的方法,评估和监督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并强制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环保监督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环保监督标准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环保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监督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确保其做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风险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监督标准的实施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准化的监督手段可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3. 保障公众健康环保监督标准的执行保障了公众健康。
贯彻执行环保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危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 提升企业竞争力符合环保监督标准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通过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公众和合作伙伴的认可,增强市场竞争力,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
三、环保监督标准的具体内容环境保护监督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环保监督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控制要求。
例如,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和排放标准等。
通过限制和监督这些排放物的排放,有效减少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2. 废物处理标准废物处理标准规定了废物分类、处理和处置的标准要求,包括废物的分类方法、合理处置的方法和场所等。
这些标准的执行有助于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3. 资源利用标准资源利用标准主要涉及到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些标准规定了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和限制,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8c9a3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4.png)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1现场采样1.1水和废水1.1.1全程序空白样地表水、较清洁水、废水敏感或重要项目,每批样品除色度、臭、浊度、pH、透明度、悬浮物、电导率、溶解氧、溶解性总固体外,其余项目均需加采全程序空白样。
全程序空白样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时,将纯水带至现场代替样品,采入样品瓶中,按规定加入固定剂,作为全程序空白样。
全程序空白测定值要求:测定值应小于方法检出限,或用控制图方法进行控制。
当全程序空白测定值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
1.1.2现场平行样(1)每批样品除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油样品(加采1次)外,其余每个项目加采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2)污染事故、污染纠纷样品加采100%现场平行样或增加频次分时段连续采样。
(3)当每批采集样品数超过3个时,加采100%现场平行样。
1.2环境空气和废气1.2.1全程序空白样用吸收液、吸附管、滤膜采样的项目,在进行现场采样时,每批留采样管不采样,并与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为全程序空白样。
全程序空白测定值要求:测定值应小于方法检出限,或用控制图方法进行控制。
当全程序空白测定值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
1.2.2现场平行样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1.3 土壤、底质1.3.1 ±壤现场质控样的采集,按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1 一1.3.2底质现场质控样的采集,按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执行。
1.3.3土壤、底泥采样量通常为1kg〜2kg。
1.4生物1.4.1全程序空白样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等项目,每批样品加采全程序空白样。
1.4.2现场平行样发光菌毒性试验、叶绿素a项目,每批样品加采不少于10%现场平行样。
1.5室内空气1.5.1全程序空白样按HJ/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在进行现场采样时,每批至少留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与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为全程序空白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 **********公司企业标准风力发电厂环保监督技术标准2013——发布2013——实施—————————————————————————**********公司发布目录附录 A (资料性附录)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附录 C附录 D (资料性附录)2前言本标准是在总结风力发电厂环保监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环保设备监督和重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编写。
本标准遵守和执行了目前国家、行业最新技术规程、标准,内蒙古鲁能风电相关环保监督制度。
本标准由**********公司安全生产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桑逢文本标准审定人:张延运本标准批准人:郑秀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电厂环境保护监督相关内容、措施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风电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随着国家污染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日趋严格,不断对一些环境监测标准、制度进行修订,本标准在制定中引用了下述国家和行业最新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369 号)《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8599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L/T 41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 5046-1995 《火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 938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3 总则3.1 为加强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的技术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3.2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的任务是实现风电厂建设项目在初期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及环保设施在设计、选型、监造、安装、调试、验收、运行、检修、改造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
3.3 风电厂环境保护监督的目的是以环保设施和污染排放等为对象,以环保标准为依据,以环境监测为手段,监督环保设施的正常投运,从而使污染物达标排放。
3.4 环境保护监督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
4 术语和定义4.1 环保设施是指污水处理设备。
4.2 环保设施投运率是指环保设施实际正常运行的小时数占应运行小时数的百分比。
4.3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对风厂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原材料、工艺、设备、管理、控制、产品及其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并持续改进的过程。
4.4 三同时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 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范围环境保护技术监督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即在项目(系统)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验收、安装调试、试生产以及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电力建设和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监督,对影响发电、配电设备以及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性能及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使油、水等资源消耗达到较合理的水平,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审批程序,保证建设项目及污染防治措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具体范围:5.1 基建工程环境保护技术监督5.2 原材料。
5.3 废水的处理设施及排放情况。
5.4 各种噪声治理装置。
5.5 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处置。
5.6 辐射管理。
6 风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验收标准6.1 风电厂建设项目开工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6.2 基建规划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新建项目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水土保持方案论证。
预测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确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6.3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6.4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6.5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6.6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发生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不符合情形的,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6.7 一切新建、扩建和更新改造的工程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即防治污染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6.8 风电厂建设项目竣工后,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应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项目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6.9 风电厂试生产前,应向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
6.10 风电厂应按照HJ/T55,提出验收申请,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完成竣工验收监测。
并将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环保设施建设的总结上报给批复环评的环境保护部门。
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6.11 工程移交后,要建立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档案。
7 环保设施技术监督标准7.1 污水处理及设施监督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风厂应向厂家提供设计时所必需的技术性能要求,制造厂家根据要求并按照DL/T 5046 设计,并充分考虑分类使用或梯级使用,不断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
污水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按照《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执行。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技术监督指标:污水处理设施投运率、处理后水质合格。
7.2 噪声治理设施监督风厂应按照环评批复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防噪降噪设施的设计。
8 环境监测管理8.1 外排废水的主要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按照DL/T414执行;具体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按照排水的性质、风电厂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增减。
监测分析方法按照DL/T938执行。
外排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应满足GB8978及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的要求。
9 环保技术监督指标9.1 污水处理设施投入率100%。
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9.2 厂界噪声达标率≥98%。
环保监督应具备的资料发电企业应具备的资料A.1.1国家、行业、地方关于环保的法令、法规、标准和要求。
上级下达的环境保护有关制度、规程、导则及厂级编制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
A.1.2新、扩、改建工程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保部分。
A.1.3新、扩、改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意见。
A.1.4新、扩、改建工程的初步设计和设计报告中的环保部分的内容和图纸。
A.1.5新、扩、改建工程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和环保部门给出的验收结论。
A.1.6新、扩、改建工程移交的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过程的全部档案和资料。
A.1.7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总结。
A.1.8环保设施的性能试验报告、运行检修规程、系统图、巡回检查办法、考核与管理标准、环保监督的实施细则及专业技术培训制度。
A.1.9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记录(启停次数和运行累计时间等资料)。
环保指标计算说明废水达标排放率废水达标排放率=【达标测试项次÷应测试项次】×100%或【达标废水排放量÷实际废水排放量】×100%废水处理设施投运率(如排水未经处理已达标,经当地环保部门认可,该设施可以暂不投运)废水处理设施投运率= [ 实际运行时间÷应运行时间(检修时间除外)]×100% 厂界噪声达标率厂界噪声达标率=[达标测试项次÷应测试项次]×100%注1:如发电企业提出要求,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可安排对该风厂进行抽测,以抽测数据为准。
注2:废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
(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总结本年度环保监督完成的主要工作环保监督网活动、规程制度修订及人员培训等。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检修、技术改造、性能试验及比对试验、污染物排放及新技术应用等。
本年度主要环保指标及分析本年度主要环保指标主要环保指标简要分析(环保设施投入率、效率、排放超标的原因简述)本年度环保监督年报表(参见表4)本年度环保监督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情况废水处理设施及废水排放环保监督工作总结应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逐项统计环保监督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环保事故及重大环保设施故障分析总结风电厂下年度环保技术监督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规范性附录)各类污染物控制标准及监测规定废水监测现场取样采用手工取样法,采样时用待测水样荡洗盛样容器三次,再按要求采集水样,并在标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监测项目、采样人姓名、天气情况,对需保存时间的水样采集后立即加入保护试剂。
各监测项目的采样注:P-聚乙烯塑料瓶(桶);G-玻璃瓶;D1.1.2 控制标准各控制标准见下表:控制点标准值生活污水处理站PH6~9,SS<70mg/L, COD<100g/L,BOD5<20mg/L,噪声监测监测目的掌握风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为风电厂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监测项目厂界环境A计权等效连续噪声(LAeg)监测周期环保验收时进行,应在接近厂年75%发电负荷时和夏季监测。
声级计工作特性频率计权特性:“A”;时间计权特性:“慢”。
气象条件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5.5m/s)的气象条件下测量。
为避免风器声的干扰,测量时应加风罩。
测量时间测量时间分为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
昼间测量时间一般选在08:00~12:00和14:00~18:00;夜间测量时间一般选在22:00~05:00。
测量方法在昼间和夜间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测量方法执行GB 12349的规定,同时要注意排除不能代表厂界噪声的偶发性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