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第十三讲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这一讲我们讨论有关物资调运、下料问题及配套生产等实例。
例1 某工地A有20辆卡车,要把60车渣土从A运到B,把40车砖从C运到D(工地道路图如下所示)。
问如何调运最省汽油?分析把渣土从A运到B或把砖从C运到D,都无法节省汽油,只有设法减少跑空车的距离,才能省汽油。
解:如果各派10辆车分别运渣土和砖,那么每运一车渣土要空车跑回300米,每运一车砖则要空车跑回360米,这样到完成任务总共空车跑了:300×60+360×40=32400(米)如果一辆从从A→B→C→D→A跑一圈,那么每运一车渣土,运一车砖要空车跑:240+90=330(米);因此,先派20辆车都从A开始运渣土到B,再空车开往C运砖到D后空车返回A,这样每辆车跑两圈就完成了运砖任务。
然后再派这20辆车都从A运渣土到B再空车返回A,则运渣土任务也完成了。
这时总共空车跑了:330×40+300×20=19200(米)后一种调运方案比前一种减少跑空车13200米,这是最佳节油的调运方案。
说明:“节省跑空车的距离”是物资调运问题的一个原则,下面通过例子再介绍“避免对流”的原则。
例2 一支勘探队在五个山头A、B、C、D、E设立了基地,人数如下图所示。
为调整使各基地人数相同,如何调动最方便?(调动时不考虑路程远近)分析在人员调动时不考虑路程远近的因素,就只需避免两个基地之间相互调整,即“避免对流现象”。
解:五个基地人员总数为17+4+16+14+9=60(人)依题意,调整后每个基地应各有60÷5=12(人)因此,需要从多于12人的基地A、C、D向不足12人的基地B、E调人。
为了避免对流,经试验容易得到调整方案如下:先从D调2人到E,这样E尚缺1人;再由A调1人给E,则E达到要求。
此时,A尚多余4人,C也多余4人,总共8人全部调到B,则B亦符合要求。
调动示意图如下所示,这样的图形叫做物资流向图。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统筹规划问题
1.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
大于400的消费只能折算为等同于几个100、200、300的加和。
已知一位顾客买某款衬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买3件这样的衬衫最少需要:买一件衬衫支付175元,符合“满百省”条件,因此衬衫原价可能为185元省10元或205元省30元。
若原价为185元,则买3件衬衫需要185×3=555元。
对比三种节省方案,节省程度分别为10%、15%、17%,因此同等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满额大者,故购买555元衬衫应选择满200省30与满300省50,共计节省80元,因此需要支付475元。
若原价为205元,则买3件衬衫需要205×3=615元,对比节省方案,必为两个满300省50元,仍需要515元。
2.用一个饼铛烙煎饼,每次饼铛上最多只能同时放两个煎饼,煎熟一个煎饼需要2分钟的时间,其中每煎熟一面需要一分钟。
如果需要煎熟15个煎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每次可以煎2面,耗时1分钟。
15个饼共有面,至少需要煎,也即至少耗时。
3.甲乙两个服装厂生产同一种服装,甲厂每月生产成衣9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是2比1,乙厂每月生产成衣12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是3比2,若两厂分工合作,按最佳生产方案计,两厂每月共可生产成衣多少套:方法一:题目属于统筹工效型问题。
甲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为,则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效率比为;乙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为,则乙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效率比为。
根据相对效率比得知,甲适合做裤子,乙适合做上衣。
甲每月可做裤子:件,乙每月可做上衣:件。
上衣的生产较慢,因此乙全月来做上衣,可做2000件,甲做2000条裤子则用了天。
全月30天,还剩天。
剩下的这些天甲必须要生产全套衣服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则可以做。
因此一共可以生产成衣套。
方法二:甲厂每月生产成衣900套,如果全部时间来做上衣可做1350套,全部做裤子可做2700套;同理,乙全部时间来做上衣可做2000套,全部做裤子可做3000套。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篇1)厚积薄发,查漏补缺。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是把书读薄。
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知道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这时候我们就自己把它们总结出来。
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这些方法啊,这时候我们自己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列出这些方法的公式(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这样能够很好的加深记忆。
这个知识结构,有个非常好的用处。
我们每次练习真题的时候,先翻翻自己的笔记本,脑海当中默默记忆一遍这些知识点,再扔掉笔记本做题,效果非常好。
第二轮复习还有个任务就是再刷一遍错题,对于第一轮复习当中积累的错题和还没有搞懂的题目,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刷一次,加深印象。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篇2)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由于计算的原因,总会花费过多的时间,想要保质保量的答题,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非常必要,我们今天来说一说集中化统筹问题答题技巧。
“集中”就是将非闭合路径上的货物集中到一点。
集中化统筹问题则是指在将货物集中的同时,使得货物的运费最省的问题。
集中化统筹问题的核心法则:即在非闭合路径上(如线性、树形)有多个“点”,点上有一定重量的货物,每个点之间由一定的路径连接,把货物集中到一点上的最优的方式遵循法则。
操作方法:选取一点,判断该点两端货物的重量,把轻的一端向重的一端集中。
我们来看例题:【例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则最少需要运费A. 4500元B. 5000元C. 5500元D. 6000元【解析】5个仓库共有货物70吨,而5号仓库有40吨,超过货物重量的一半,根据“操作方法”,全部运往5号仓库,此时运费0.5×(20×300+10×400)=5000元,故选择B选项。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中的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有重点研究统筹问题的必要。
下面让我们通过两道经典的题目来了解一下。
1.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过河要2分钟,乙过河要3分钟,丙过河要4分钟,丁过河要5分钟。
毛毛每次只能赶2头牛过河,要把4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A.16B.17C.18D.19【答案】A。
【解析】:因为是允许两头牛同时过河的(骑一头,赶一头),所以若要时间最短,则一定要让耗时最长的两头牛同时过河;把牛赶道对面后要尽量骑耗时最短的牛返回。
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先骑甲、乙过河,骑甲返回,共用5分钟;再骑丙、丁过河,骑乙返回,共用8分钟;最后再骑甲、乙过河,用3分钟,故最少要用5+8+3=16分钟。
此题要求“最省时”,这时我们应该在头脑中反应出“若要最省时,则尽量把最耗时的几件事同时完成”。
2.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全力生产同一规格的西服。
甲厂每月用3/5的时间生产上衣,2/5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4/7的时间生产上衣,3/7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
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A.30B.40C.50D.60【答案】D。
【解析】: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
因乙厂生产上衣的效率高,所以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
由于乙厂用4/7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4/7=2100件。
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2/5=2250条。
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2100÷2250=14/15月,然后甲厂再用1/15月单独生产西服;900×1/15=60套,故现在比原来每月多生产2100+60-(900+1200)=60套。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费用统筹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费用统筹问题公务员考试行测一共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其中数量关系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每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又可以变形,这就造成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经常住不住问题的核心,从而找不到解题的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有一类试题,我们称之为统筹问题,在统筹问题下面,又分为几大题型,其中有一类——费用统筹问题,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经过一定的统筹,将消耗的费用达到最低。
我们在解答这类试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1)要尽可能的使用费用小;(2)如果涉及到车辆,那么就让车辆尽可能的满载。
只要我们抓住这两点,就可以得到一个不定方程,然后利用数字特性,来解答这个方程即可。
【真题示例】甲地有177吨货物要一起运到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和5升,则使用大小卡车将货物从甲地运到乙地最少要耗油多少升?A. 442.5升B. 356升C. 355升D. 354升【答案】C【解析一】本题考查的是统筹问题。
根据题意,由于大卡车每吨货物的耗油量为10/5=2,小卡车为5/2=2.5,所以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大卡车运送货物,并且保证两个卡车满载,才能使得耗油量最少。
假设大卡车用了x辆,小卡车用了y辆,则有5x+2y=177,由于要使得x尽可能的大,则y=1,此时x=175/5=35,那么耗油量就是35×10+5×1=35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解析二】由于不论是不是满载,那么大卡车和小卡车的耗油量是一定的,那么最终的耗油量必然能被5整除,结合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对于统筹问题来说,只要我们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然后利用相应的解题流程,我们就能快速的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找出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复习效率最大化。
国家公务员行测:行测数量-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近年来,各地的公务员考试题中“统筹问题”屡次出现。
统筹问题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所必需的。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在此,选择了一些真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所谓“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重组、优化等手段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举个例子,让读者体会一下统筹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具体情况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要洗,茶叶也没有了。
怎么办?办法一: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二:先做好准备工作,洗水壶、茶杯,拿茶叶,等一切就绪,再灌水烧水,然后等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等水开了之后,再洗茶杯、拿茶叶,然后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时间最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是第一种办法最优,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例:2011年4月24日联考题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
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
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则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A. 183.5B. 208.5C. 225D. 230答案及解析:B。
本题属于费用问题中的统筹优化。
通过比较发现,A超市的便签纸贵,胶棒便宜(4元3支),B超市的便签纸便宜(3元4本),胶棒贵。
所以购买方法是100本便签在B超市购买需75元(买75本,送25本),100支胶棒99支在A超市买需132元(买66支,送33支),还有1支在B超市买需1.5元,故而总钱数为75+132+1.5=208.5元。
故选B。
例:2009年某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2020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统筹协调类题经典解析
【导语】在结构化⾯试中,统筹协调类题⽬在形式上包括排序题,该类题⽬是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试经典的题型之⼀,今天为各位考⽣整理了2020年国家公务员⾯试统筹协调类题经典解析,希望能给⼴⼤考⽣带来启发。
⼀、参考例题 某⼤学班级团⽀部共有4⼈,包括书记⼩林、副书记⼩王、委员⼩张和⼩陈,今天有以下事项需要他们去处理。
如果你是书记⼩林,将如何协调和安排? 1.上午9:00--12:00,⼩王要参加托福考试。
2.系团委通知,请每个⽀部派两名⽀委参加换届会议,会议时间为上午10:00--11:00。
3.⼩陈要代表系⾥参加学校⼤学⽣辩论赛,上午预赛,下午决赛。
4.⼩张因⽗亲病重住院,每天都要去医院陪护半天。
5.下午2:00--4:00,⼩林预约要参加机动车路考。
6.学校迎新晚会的彩排时间为下午3:00--5:00,需要1⼈负责组织,另需1⼈去租借晚会服装,在彩排前送到彩排现场; 7.辅导员给⼩林打电话,因班级有学⽣在校外与他⼈发⽣纠纷,通知⼩林下午3点陪他⼀起去处理。
⼆、参考答案 1.安排原则:⾝为团⽀部书记,在⼯作安排⽅⾯既要按照事项的轻重缓急,也要充分照顾到⼏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合理部署,安排恰当⼈选,确保各项⼯作任务都能有序开展。
2.具体部署: ①⽀部换届会议时间为上午10:00-11:00,这是团委重要的⼯作安排,所以必须要有⼈到场参会。
考虑到⼩陈上午辩论预赛、⼩王上午要参加托福考试,所以暂时不选择这两位同学参会。
⼩张⽗亲⽣病住院,但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去医院陪护,我会征得⼩张的同意,希望他可以下午陪伴⽗亲,上午与我⼀道参加⽀部换届会议; ②辅导员给我(⼩林)打电话,下午三点需要陪他去处理同学在校外的纠纷,这件事⾮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同学的安全,所以陪同辅导员⽼师⼀道去处理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约好了科⽬三的考试,但是众所周知,科三考试共有五次机会,错过⼀次还有下⼀次,所以我会提前与驾校教练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表达不能参考的歉意。
公务员考试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系列专题讲座(四)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赵民强导读: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因此,最优化问题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数学爱好者,接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优化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现在通过几个例题,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和解题方法。
也介绍了一点不定方程的知识,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参考。
例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分析: 本题取自华罗庚教授1965年发表的《统筹方法平话》.烧水沏茶的情况是:开水要烧,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茶叶要取.怎样安排工作程序最省时间呢?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灌水烧水,坐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丙:洗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沏茶喝.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固为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条件,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沏茶,因而这些又是沏茶的先决条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的箭头图来显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时间,例如→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从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20分钟.洗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是由同一个人来做,因此可以将上图合并成下图.解: 先洗开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在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总共用了16分钟.又因为烧开水的15分钟不能减少,烧水前必须用1分钟洗开水壶,所以用16分钟是最少的.说明:本题涉及到的统筹方法,是生产、建设、工程和企业管理中合理安排工作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对于进行合理调度、加快工作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十分有效的.例2、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个饼.如果煎1个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1分钟),问煎199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分析: 由于1993数目较大,直接入手不容易.我们不妨先从较小的数目来进行探索规律.如果只煎1个饼,显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2个饼,仍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3个饼,初学者看来认为至少需要4分钟:因为先煎2个饼要2分钟;再单独煎第3个饼,又需要2分,所以一共需要4分钟.但是,这不是最佳方案.最优方法应该是:首先煎第1号、第2号饼的正面用1分钟;其次煎第1号饼的反面及第3号饼的正面又用1分钟;最后煎第2号、第3号饼的反面再用1分钟;这样总共只用3分钟就煎好了3个饼.解:如果煎1993个饼,最优方案应该是:煎第1、2、3号饼用“分析”中的方法只需要3分钟;煎后面1990个饼时,每两个饼需要2分钟,分1990÷2=995(次)煎完,共需要2×995=1990(分钟);这样总共需要3+1990=1993(分钟).同学们再考虑一下:煎2006张,2007张各应如何解?从中总结出规律。
行测数量: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近年来,各地的公考试题中“统筹问题”屡次出现。
统筹问题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所必需的。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在此,选择了一些真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所谓“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重组、优化等手段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举个例子,让读者体会一下统筹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具体情况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要洗,茶叶也没有了。
怎么办?办法一: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二:先做好准备工作,洗水壶、茶杯,拿茶叶,等一切就绪,再灌水烧水,然后等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等水开了之后,再洗茶杯、拿茶叶,然后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时间最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是第一种办法最优,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例:2011年4月24日联考题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
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
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则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A. 183.5B. 208.5C. 225D. 230答案及解析:B。
本题属于费用问题中的统筹优化。
通过比较发现,A超市的便签纸贵,胶棒便宜(4元3支),B超市的便签纸便宜(3元4本),胶棒贵。
所以购买方法是100本便签在B超市购买需75元(买75本,送25本),100支胶棒99支在A超市买需132元(买66支,送33支),还有1支在B超市买需1.5元,故而总钱数为75+132+1.5=208.5元。
故选B。
例:2009年某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统筹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统筹问题河南公务员考试群166909202统筹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它主要考查考生如何安排一些具体事务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深入地考查大家的统筹能力。
随着行测考试越来越贴近生活,此类题型所考查的概率也随之上升,本文就一些常见的统筹问题来进行讲解,以期给参加公职类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
一、时间统筹问题【例1】电车公司维修站有7辆电车需要进行维修。
如果用一名工人维修这7辆电车的修复时间分别为:12、17、8、18、23、30、14分钟。
每辆电车每停开1分钟经济损失11元。
现在由3名工作效率相同的维修工人各自单独工作,要使经济损失减到最小程度,最少损失多少元?A.1859B.2321C.2156D.1991【解析】此类问题主要原则是将时间相对较少的放在时间较长的前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总的时间消耗。
于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时间进行排序,将时间较少的放到前面,时间较多的放到后面。
表格法:30分的车在等待,实际用时17×2分,这样所有的就有,8×3+(17+12+14)×2+18+23+30=181分,共损失181×11=1991。
选项D。
【例2】四人同时去某单位和总经理洽谈业务,A谈完要18分钟,B谈完要12分钟,C 谈完要25分钟,D谈完要6分钟。
如果使四人留住这个单位的时间总和最少,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分钟?A.91分钟B.108分钟C.111分钟D.121分钟【解析】直接使用上题思路,时间少的先谈,时间多的后谈,则顺序为6、12、18、25。
则用时6×4+12×3+18×2+25×1=121分。
选项D。
一、拆数统筹问题【例3】将14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数的乘积,可以求出的最大乘积是多少?A.72B.96C.144D.162【解析】拆数问题统一使用拆数法则:将一个正整数(≥2)拆成若干自然数之和,要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尽可能的大,应将原数全部拆成若干个3和少量2(1个2或2个2)之和。
公务员中的常见统筹规划能力题解析
公务员中的常见统筹规划能力题解析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类常见的题型是与统筹规划相关的。
在这些题目中,考察的是考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否合理、全面地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并能够思考问题的整体性和时效性。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统筹规划能力题进行解析。
(正文内容从这里开始)统筹规划,是指在资源有限、目标矛盾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全面、科学的方案,实施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需求。
在公务员考试中,统筹规划能力题常常以情景描述的方式出现,考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条件、要求和目标,通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制定出最佳方案。
例如,题目可能会描述某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考虑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因素。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回答:1. 理解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描述,了解背景和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关注水资源短缺问题,并考虑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2. 分析因果关系: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需要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可能是自然环境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我们确定解决方案的重点和优先级。
3. 制定目标:根据问题的描述,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
例如,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我们可能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目标,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4. 分析可行性:在制定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分析每个可行方案的优缺点,并评估其可能的风险和影响。
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权衡各种因素,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5. 提出解决方案:在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提出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是全面、科学的,能够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合理平衡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因素。
6. 合理论证:在解答题目时,我们需要对提出的方案进行合理论证。
这可以包括引用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或者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以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国考行测数学运算之统筹问题解题宝典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统筹问题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例1、某服装厂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件上衣或10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9件上衣或12条裤子;丙组每天能缝制7件上衣或11条裤子;丁组每天能缝制6件上衣或7条裤子。
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则7天内这四个组最多可以缝制衣服()【国家2006二类-42】【解析】我们根据题意可得出如下一表每天生产上衣每天生产裤子上衣:裤子甲8100.8乙9120.75丙7110.636丁670.857综合情况30400.75由上表我们发现,只有乙组的上衣和裤子比例与整体的上衣和裤子比例最接近(本题相等),这说明其它组都有偏科情况,若用其它组去生产其不擅长的品种,则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为了达到最大的生产能力,则应该让各组去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品种,然后让乙组去弥补由此而造成的偏差(左右救火),因为乙组无论是生产衣服还是裤子,对整体来讲,效果相同,所以应该让乙组去充当最后的救火队员角色。
上面甲、乙、丙、丁四组数据中,上衣与裤子的比值中甲和丁最大,为了缩小总的上衣与裤子的差值,又能生产出最多的裤子,甲和丁7天全部要生产上衣,丙中上衣和裤子的比值最小,所以让丙7天都做裤子,以达到裤子量的最大化,这样7天后,甲、丙、丁共完成上衣98件,裤子77件。
下面乙组如何分配就成了本题关键。
由上面分析可知,7天后,甲、丙、丁生产的上衣比裤子多21条,所以乙要多生产21条裤子,并使总和最大化。
可设乙用x天生产上衣,则9x+21=12(7-x),解得x=3,即乙用3天生产上衣27件,用4天生产裤子48件。
于是最多生产125套。
组别生产衣服生产裤子甲7天(7*8=56)0天(0*10=0)丙0天(7*0=0)7天(11*7=77)丁7天(7*6=42)0天(0*7=0)总和98件77件乙组3天(3*9=27)4天(4*12=48)总和98+27=12577+48=125所以答案应该是125套服装。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行测技巧:统筹问题行测考试题目内容越来越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而统筹问题往往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经常会出现此类型的考试题目。
统筹问题又分为不同的题型,包括空瓶换水、排队取水、货物集中等等,今天就跟统筹问题中的三个根底题型。
一、空瓶换水所谓空瓶换水,就是给出一种兑换规那么,然后让我们计算最后可以喝到几瓶水或者总共买了几瓶水的问题。
我们要理清它的兑换规那么,也要理解一瓶水包括一份水和一个空瓶。
1、规那么及空瓶数,求最多能喝到的水数。
例:假设12瓶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矿泉水,现有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几瓶矿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解析: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是喝到水,而不是换瓶子,12个空瓶换1瓶水,可以写成12空瓶=1瓶水=1空瓶+1份水,移项后可得11空瓶=1份水。
÷11=9…2,因此可以免费喝到9瓶水。
2、规那么及喝到的水数,求至少应买多少瓶水。
例:6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213瓶汽水,其中一些是用喝后的空瓶换来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汽水?A.176瓶B.177瓶C.178瓶D.179瓶解析:这类问题可以先买213瓶汽水喝完后可有213个空瓶,这些空瓶可以退掉213÷6=35……3,说明可以退掉35瓶汽水,这样总共需要买213-35=178瓶汽水。
二、排队取水排队取水问题实际上就是时间安排问题,如何才能节省时间,使得效率最高。
考察内容经常有排队理发,排队接水,排队结账等等。
我们先来考虑一个问题,假设总共有五个人要理发,当第一个人理发时,有几个人在等他呢,显然是四个,所以总共等待的时间就是四份,而第二个人理发时,只有三位等待者,所以等候时间也就只有三份了,所以我们肯定要优先选择理发时间短的。
所以是根据时间从短到长来排序。
例:理发室里有一位理发师,同时来了五位顾客,根据他们所要理的发型,分别需要10、12、15、20和24分钟。
公务员行测最生活化题目技巧——统筹
公务员行测最生活化题目技巧——统筹华图教育周德让统筹优化问题是行测考试数学运算模块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它的题目呈现形式非常接近我们日常生活,解题思路也是结合我们的日常实际,即几个方案供人选择,其中要找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和我们的日常思路一致,即选择一种最优于我们的方案。
【例1】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减180,满200减100,满100减40,若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
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最少需要多少钱?A.360 B.382.5C.401.5 D.410【解析】本题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即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一个,一个是参加活动,一个是不参加活动。
首先看360元的这件商品,如果参加活动则参加“满300减180”,实际上花了180元,打了5折,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很明显参加活动要实惠一些;再看220元的这件商品,如果参加活动则参加“满200减100”这项活动,实际上付了120元,打的折扣为120/220<0.55,显然参加活动实惠些;再看150元的这些商品,参加活动则实际付了110元,显然不参加活动要实惠些,因此最终最少付的钱为180+120+150×0.55=382.5元,选B.【例2】去某地旅游,旅行社推荐了以下两个报价方案:甲方案成人每人1000元,小孩每人600元;乙方案无论大人小孩,每人均为700元。
现有N人组团,已知1个大人至少带3个小孩出门旅游,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 )。
A.只要选择甲方案都不会吃亏B.甲方案总是比乙方案更优惠C.乙方案总是比甲方案更优惠D.甲方案和乙方案一样优惠【解析】当一个大人带了3个小孩的时候,甲方案所付的钱数为1000+600×3=2800元,乙方案所付出的钱数为700×4=2800元,这时候甲和乙的方案一样,如果每个大人所带的小孩人数大于3个,则明显是甲方案实惠些。
公务员行测:统筹问题
公务员行测:统筹问题最近几天一直有学员问我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统筹安排,达到效率最优。
“统筹问题”不仅仅是经典的数学运算题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必备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近年来的考题中,出现的尤为频繁。
为您提示:统筹问题包括的类型有:(1)时间统筹问题;(2)花费统筹问题;(3)工作效率统筹问题;(4)巧妙称量统筹问题。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称量统筹问题。
河北省2011年考过一道称量的题,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也考过一道,这种题其实也是有固定的解法的。
称量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大家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目标。
这类问题,我们的做法就是每做一步都要朝目标靠近一步。
向目标靠拢就是解题的关键和思维方式。
就像考公务员一定,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
下面来看两个例题。
【例1】(河北省2012-42)一支天平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如果需要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称几次?A.六B.五C.四D.三客观条件是只有一支天平和7克、2克砝码。
如何称量次数最少达到目的,即将140克的盐分为50克和90克各一份。
【提示】本题答案为D天平只要两边的重量一样就可以称出,而且每次称量要向目标靠近。
第一次:将140克的盐与2克砝码一起称,即142g平均分为两份,可称出一个71克的盐和一个69克的盐。
称完一次要跟目标进行对比,71g到90g还差19克。
如何称出19g利用现有的条件。
因为有7g和2g的砝码如果称出9g,10g不好称出。
如果称出5g,还差14g,14=7g+2g+5g。
故可以称出5g。
第二次:将2g砝码放在天平一侧,另一侧放7g砝码,可以从69g中称出5g盐。
剩下64g盐第三次,将2g砝码、7g砝码和5g盐放到天平一侧,另一侧放盐(从64g的盐中取盐),可以称出14g盐。
剩下正好是50g盐。
最后将第二次称出的5g盐和第三称出的14g盐都加入第一次称出的71g盐中即可得到90g盐。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数量的运算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点题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数量关系向来是大多数考生的一个痛点,相对别的考试专项来说难度确实比较大,但像资料分析、言语、判断这些专项大家都有20多年的文字基础了吧,只要多做些题目,就很难拉开什么分数差距,所以说高手过招还是少不了数量。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统筹类型的题目(空瓶换水、多劳力合作、货物集中、过桥问题等)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 , 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增加效率的问题。
所以我们有重点研究统筹问题的必要。
那么统筹类问题又要怎么去复习,怎么去解题呢?这一类型的问题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多是:“这题怎么解!!!”但是当我们掌握了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后,很多题目对我们来说可能也就是个口算题目了,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以空瓶换水为例来说:空瓶换水这类题目的题型特征很好区分,主要分两种:一是:有N个空瓶,然后题目中会告知兑换规则,问可以免费喝多少瓶水? 二是:有N个人,然后告知兑换规则,问保证每个人都要喝到一瓶水,问最少需要买多少瓶? 【例题1】:已知5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水,现在有45个空瓶,问可以免费喝几瓶水? 【解析】按照一般的思路,我们肯定直接算,45÷5=8瓶水……5个空瓶,8+5=13个空瓶,还可以接着换,13÷5=2瓶水……3个空瓶,3+2=5个空瓶,5瓶还可以接着再去换,5÷4=1……1因此能换8+2+1=11瓶水。
这样做当然最终也得出了正确答案,但是很明显较慢较复杂。
如果我们转换思维,把一瓶水分开来看:1瓶水=1水+1空瓶,兑换规则为:5个空瓶=1瓶水,即5个空瓶=1水+1个空瓶,所以相当于4个空瓶可以免费喝一份水,所以45个空瓶可以喝到44÷4=11瓶水……1个空瓶。
Removed_公务员考试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系列专题讲座(四)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赵民强导读: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要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因此,最优化问题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数学爱好者,接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优化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现在通过几个例题,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和解题方法。
也介绍了一点不定方程的知识,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参考。
例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分析: 本题取自华罗庚教授1965年发表的《统筹方法平话》.烧水沏茶的情况是:开水要烧,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茶叶要取.怎样安排工作程序最省时间呢?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灌水烧水,坐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丙:洗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沏茶喝.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固为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条件,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沏茶,因而这些又是沏茶的先决条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的箭头图来显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时间,例如→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从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20分钟.洗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是由同一个人来做,因此可以将上图合并成下图.解: 先洗开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在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总共用了16分钟.又因为烧开水的15分钟不能减少,烧水前必须用1分钟洗开水壶,所以用16分钟是最少的.说明:本题涉及到的统筹方法,是生产、建设、工程和企业管理中合理安排工作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对于进行合理调度、加快工作进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十分有效的.例2、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个饼.如果煎1个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1分钟),问煎199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分析: 由于1993数目较大,直接入手不容易.我们不妨先从较小的数目来进行探索规律.如果只煎1个饼,显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2个饼,仍然需要2分钟;如果煎3个饼,初学者看来认为至少需要4分钟:因为先煎2个饼要2分钟;再单独煎第3个饼,又需要2分,所以一共需要4分钟.但是,这不是最佳方案.最优方法应该是:首先煎第1号、第2号饼的正面用1分钟;其次煎第1号饼的反面及第3号饼的正面又用1分钟;最后煎第2号、第3号饼的反面再用1分钟;这样总共只用3分钟就煎好了3个饼.解:如果煎1993个饼,最优方案应该是:煎第1、2、3号饼用“分析”中的方法只需要3分钟;煎后面1990个饼时,每两个饼需要2分钟,分1990÷2=995(次)煎完,共需要2×995=1990(分钟);这样总共需要3+1990=1993(分钟).同学们再考虑一下:煎2006张,2007张各应如何解?从中总结出规律。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统筹问题是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类问题。
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资源安排、工作分配、排队、操作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更快更好地办事,这就是统筹问题的本质。
小编建议广大考生必须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通过数学思维安排工作进程,使其效率更优的方式。
一、真假币问题即在若干枚外观相同的硬币中,混有一枚质量不同的假币,其余均为真币,若用天平去称,求一定找出假币所需最少次数的问题。
【例1】:若有三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解析】:只需把硬币3等分,任取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平衡,则说迷宫另外一枚是假硬币;或者把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不平衡,升高的一侧为假银元。
也就是说当有3枚银元,用天平至少称1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
结论:若有M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则可利用限定条件3N-1【例2】:某人有27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A.3B.4C.5D.6【答案】A。
解析:根据结论,找到27≤33,所以三次就可以称出。
具体操作,27枚银元分为3份,每份9枚,任取两份放在天平上称,若天平平衡,那么假银元在未称的那份里;若不平衡,那么假的在轻的那份里。
再把含有假银元的那份分为3份,继续上述过程,再称2次就能确定哪一枚是假银元。
所以一共需要3次即可。
故选A。
二、空瓶换水问题【例3】:若12个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01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多少瓶款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第十三讲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
这一讲我们讨论有关物资调运、下料问题及配套生产等实例。
例1 某工地A有20辆卡车,要把60车渣土从A运到B,把40车砖从C运到D(工地道路图如下所示)。
问如何调运最省汽油?
分析把渣土从A运到B或把砖从C运到D,都无法节省汽油,只有设法减少跑空车的距离,才能省汽油。
解:如果各派10辆车分别运渣土和砖,那么每运一车渣土要空车跑回300米,每运一车砖则要空车跑回360米,这样到完成任务总共空车跑了:300×60+360×40=32400(米)如果一辆从从A→B→C→D→A跑一圈,那么每运一车渣土,运一车砖要空车跑:240+90=330(米);
因此,先派20辆车都从A开始运渣土到B,再空车开往C运砖到D后空车返回A,这样每辆车跑两圈就完成了运砖任务。
然后再派这20辆车都从A运渣土到B再空车返回A,则运渣土任务也完成了。
这时总共空车跑了:330×40+300×20=19200(米)
后一种调运方案比前一种减少跑空车13200米,这是最佳节油的调运方案。
说明:“节省跑空车的距离”是物资调运问题的一个原则,下面通过例子再介绍“避免对流”的原则。
例2 一支勘探队在五个山头A、B、C、D、E设立了基地,人数如下图所示。
为调整使各基地人数相同,如何调动最方便?(调动时不考虑路程远近)
分析在人员调动时不考虑路程远近的因素,就只需避免两个基地之间相互调整,即“避免对流现象”。
解:五个基地人员总数为
17+4+16+14+9=60(人)
依题意,调整后每个基地应各有
60÷5=12(人)
因此,需要从多于12人的基地A、C、D向不足12人的基地B、E调人。
为了避免对流,经试验容易得到调整方案如下:
先从D调2人到E,这样E尚缺1人;再由A调1人给E,则E达到要求。
此时,A尚多余4人,C也多余4人,总共8人全部调到B,则B亦符合要求。
调动示意图如下所示,这样的图形叫做物资流向图。
用流向图代替调运方案,能直观地看出调运状况及有无对流现象,又可避免列表和计算的麻烦。
图中箭头表示流向,箭杆上的数字表示流量。
说明:发生对流的调运方案不可能是最优方案,这个原则可以证明:
如上图,设A1、B2=a千米,B2B1=b千米,B1A2=c千米。
如果从A1运1吨货物到B1,同时又从A2运1吨货物到B2,那么在B1B2之间A1的物资从西向东运输,A2的货物从东向西运输,两者发生对流,于是这样调动的总吨千米数为:
(a+b)+(b+c)=a+c+2b.
而如果从A1运1吨货物到B2,同时从A2运1吨货物到B1,则运输总吨千米数为a+c,显然a+c<a+c+2b.
例3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一个仓库(如下图左),共有5个仓库。
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想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那么最少要多少运费才行?
分析欲使花费的运输费最少,关键在于运输的货物和路程尽可能少。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小往大处靠”。
下面就以两地调运问题为例加以计算验证:如上图右,在公路上A、B两地各有10吨、15吨麦子,问打麦场建在何处运费最少?
设打麦场建在C点,则总运费是(假定每吨小麦运输1千米的费用是a元):
W=10×a×AC+15×a×BC
=10a×AC+10a×BC+5a×BC
=10a×AB+5a×BC
上式中10a×AB是固定的值,不随C点的选取而改变;只有5a×BC随BC的变化而改变,若BC 越小,则W也越小。
当BC=0时,即C点与B点重合时,W的值最小。
因此打麦场建在B点时总运费是10a×AB(元)最少。
显然当打麦场建在AB线段之外时,总运费都大于10a×AB(元)。
解:根据“小往大处靠”的原则,先把一号仓库的10吨货物送往二号仓库集中,需运费:
10×0.5×100=500(元)
这时可以认为二号仓库有30吨货物,而五号仓库有40吨货物,于是又应把二号仓库的30吨货物运往五号仓库集中,需运费:
30×0.5×300=4500(元)
所以,把货物集中存放在五号仓库时所花运费最少,需要500+4500=5000(元)。
说明:“小往大处靠”的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再举两例如下:
例如一号仓库有20吨货物,二号仓库有30吨货物,其他仓库存货照样如前,那么应该往哪个仓库集中呢?首先仍应把一号仓库的20吨货物运往二号仓库集中,然后再把五号仓库的40吨货物也运往二号仓库集中,这样运费最少。
又如一号仓库有30吨货物,二号仓库有20吨货物,其他仓库存货仍然如前,那么应该往哪个仓库集中呢?先把一号仓库的30吨货物运往二号仓库集中,再把五号仓库的40吨货物也运往二号仓库集中,这样运费最省。
(想想为什么?)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决定货物往何处集中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货物的重量,至于距离仅仅是为了计算运费。
如果把本题中各个仓库之间的距离换成另外一些数值,仍应该把货物集中到五号仓库。
本题可以推广为一般命题:“在一条公路上有n个仓库,它们分别存货a1吨、a2吨、…、an吨,现在需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应该选取哪个仓库可以使总运输费最少?”它的解法将涉及到一次函数的知识,同学们在学过初三代数之后就会完全明白了。
例4 189米长的钢筋要剪成4米或7米两种尺寸,如果剪法最省材料?
分析显然无残料的剪法是最优方案,于是考虑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
解:设4米长的剪x根,7米长的剪y根,依题意列方程
4x+7y=189
根据倍数分析法可知
7|x(即x是7的倍数)
令x1=0,则7y=189,解出y1=27;
x2=7,则7y=161,解出y2=23;
x3=14,则7y=133,解出y3=19;
x4=21,则7y=105,解出y4=15;
x5=28,则7y=77,解出y5=11;
x6=35,则7y=49,解出y6=7;
x7=42,则7y=21,解出y7=3。
因此,有七种剪法都是最省材料的。
说明:本例是最简单的下料问题,属于“线性规划”的范畴。
线性规划是运用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来解决规划问题的数学分支,规划论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确定了一项任务,研究怎样精打细算使用最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完成它;另一类是在已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条件下,研究怎样合理调配,使它们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从而完成最多的任务。
例5 用10尺长的竹竿做原材料,来截取3尺、4尺长的甲、乙两种短竹竿各100根,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几根?怎么截法最合算?
分析不难想到有三种截法省料:
截法1:截成3尺、3尺、4尺三段,无残料;
截法2:截成3尺、3尺、3尺三段,残料1尺;
截法3:截成4尺、4尺两段,残料2尺。
由于截法1最理想(无残料),因此应该充分应用截法1。
考虑用原材料50根,可以截成100
根3尺长的短竹竿,而4尺长的仅有50根,还差50根。
于是再应该截法3,截原料25根,可以得到4尺长的短竹竿50根,留下残料:2×25=50(尺)
解:至少要用75根原材料,其中50根用截法1,25根用截法3,这样的截法最省料。
说明:一般说来,一定长度的条形材料要截取两种毛坯的下料问题,用本例的方法求解是比较省料的。
这种解法的理论根要用到二元不等式及一次函数图像,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书刊。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甲厂生产一条裤子与一件上衣的时间比为2:3,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甲厂生产的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也是2:3(注意:在固定时间内,数量与每件所用时间成反比);同理可知,在单位时间内乙厂生产上衣与裤子的数量之比是3:4。
由于3/4>2/3,所以甲厂善于生产裤子,乙厂善于生产上衣。
下面简单说明理由:
如果甲厂生产9条裤子,则相当甲厂生产6件上衣;如果让乙厂生产这6件上衣,则相当于生产8条裤子。
这就是说,甲厂生产9条裤子时乙厂只能生产8条裤子。
显然甲厂善于生产裤子。
类似地,如果乙厂生产9件上衣,则相当于乙厂生产12条裤子;如果让甲厂生产这12条裤子,则相当甲厂生产8件上衣。
这就是说,乙厂生产9件上衣时甲厂只能生产8件上衣。
显然乙厂善于生产上衣。
解: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
由于乙厂用4/7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
1200÷4/7=2100(件)
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
900÷2/5=2250(条)
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
2100÷2250=14/15(月)
然后甲厂再用1/15月单独生产西服:
900×1/15=60(套)
于是,现在联合生产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
(2100+60)-(900+1200)=60(套)
说明:本例是线性规划中劳力组合问题。
劳力组合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效率比问题,这里给出多种劳力(或机械)干两种配套活的一般分工原则:
本文来源:浙江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