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广西永福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广西永福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第十一章
教
知识导
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太阳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
子,分子极小,只有百亿分
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研究:①宇观世界,包括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往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②宏观
人类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任何物质都
1
学中必须引导好学生学会学习。
九年级物理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材详解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质模型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2.教学导入导入一:情境导入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导入二:对话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高由、流水、树木、花草,这些物质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非常的美丽。
浩瀚的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体,如:太阳、月亮等,它们都是物质。
你想了解物质世界的构成吗?[生]想。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4页的图11.1-1和图11.1-2[师]看了这两幅图,同学们能提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师]大家说得好,这节课就让我们由浩瀚的宇宙走进微观世界,共同认识这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吧!3.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的三态变化难点:正确理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4.教材内容详解知识点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又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以3×108m/s的速度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的时间!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观测到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不过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可见,宇宙世界是广阔无垠、漫无边际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人类对宇宙的探究也是在不断深入和发展的。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模型
看视屏思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心中的宇宙。(见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1“神奇的物质世界”)
合作探究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总结: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非常巨大,一束光需要十万年才能穿越,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它的第三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一定由多个原子组成
C、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非常多
D、人们当前认识到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7)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世界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
【重点难点】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导学指导】知识链接:同学们看教室外面可以看到什么,看天空可以看到什么,如果在晴朗的夜晚可以看到什么呢?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你想不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你眼前的世界呢?那就让我们从浩瀚的宇宙走进微观世界,共同认识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吧!一、宇宙的组成:1.自学课本第4页,完成下面的问题:宇宙中拥有个星系,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大行星之一,地球及其他天体都是由组成的。
2.小组讨论物质是什么,并列举几种?(3种以上)3.由自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宇宙是由组成的。
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的组成:我们学过生物都知道生物体都是由很多系统组成的,依次分下去我们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那物质呢?它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1.动手实验:把手中的一片纸,慢慢的对折撕掉,到不能再撕的时候,思考:用高科技还能不能再分,这已经是最小了吗?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它的大小约为。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自学课本第5页最下边一段和第6页,回答下面的问题:1.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2.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体积变,但除外。
3.小组讨论: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排列有什么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有什么不同?体积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哪些具有流动性?四、原子及结构:1.自学这一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完成课本第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4、5题2.完成下边的图表:【要点归纳】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4 人教新课标版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总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能简单的描述原子的结构3.得出物质世界是由微观到宏观的结论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和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三、重点难点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四、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播放幻灯片1-4,并提出一些问题:宇宙有多大?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人们是怎么样研究宇宙的?观看并思考。
也可以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交给教师。
讲解一、二宇宙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宇宙是宽阔无限的,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引出银河系。
从面认识太阳,认识地球,从而得出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由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得出物质也是不停的运动和发展的。
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几个同学一组。
撕纸,看那一组撕的最碎。
组成呢?想想议议——由课本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课本上的例子得出的结论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举例子:可以让学生把一张纸撕碎,撕到不能在撕为止,也就是最大的限度。
在感观世界里最大的限度,把学生撕的最碎的一个放在显微镜下,在分。
理解这个词“限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设想把一块糖分到没有甜味时,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是糖了,所以这个“限度”也就是这个意思。
保持糖的这种性质(甜)的最小微粒叫糖的“分子”。
讲解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让学生演示液态蜡烛凝固的实验,由学生得到的结论来说明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同时告诉学生水是一个特例,是不是就是水是这样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开发新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知识
(1)认识宇宙;知道宇宙是由星系组成的;了解银河系和太阳;进一步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的结构特点。
2.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提高素质
热爱自然,追求真理,感受宇宙的广大、深邃;物质的神奇、奥秘。
产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重难点分析]
1.重点:对宏观的宇宙、微观的原子的了解与认识。
2.难点:对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共性认识。
[教具]
课件、录像。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
课本、练习册试题
二、知识要点
⒈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河外星系及整个宇宙,有着无数天体,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其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九大行星绕它运行,地球位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并处于不停的运动与发展中.
物质是________组成,其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有多种形态,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分子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的中心是________.
答案:C.
【例2】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适宜,才有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那么,地球位于靠近太阳()
A.第一轨道上B.第二轨道上
C.第三轨道上D.第四轨道上
[分析]如例1所述,地球位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答案:C.
『指导』上述两例检验了我们对太阳系组成了解的程度,我们要大致了解宇宙是广阔的,理解
教后
修改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公开课_3

把我们各位同学比作分子的话,固体物质的分子就如同大家上课期间,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轻微的运动,不能离开座位,所以有体积,有形状,液体物质的分子如大家课内的自由活动,只能自教室玩耍,大家能够离开座位,但不能离开教室,所以没有一定的形状了,但还是有一定的体积的。而气体物质的分子就如同大家放学后离开教室一样,没有固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状,校园有多大,我们的体积就有多大。
拓展中突出宇宙的宽广无垠。
同时让学生对人类探索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漫长经历有所了解。
拓展结论: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世界是物质的。)
播放视频《神奇的物质世界》,让学生再次直观的感受宇宙的浩瀚,进一步理解“宇宙是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8min)
探究物质的组成:
问学生一切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那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播放视频:《神奇的微观世界》
让学生再次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以及原子及其结构。
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
抽象内容,辅以视频,建立形象的模型
通过录像或生动的举例讲解协助学生建立三态分子模型
给学生一个进入微观世界的入口
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物质的组成,从宏观上看,理解到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原子的大小是在纳米尺度上的,人们能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来移动原子
出示图片:纳米小人纳米字
这种在纳米尺度上的技术就叫纳米科学技术。
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被细分到纳米尺度时,即物质小颗粒的的尺度小到1——100nm时,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例如大块金子是黄色的,10nm的金颗粒是绿色的,而1nm的金颗粒是黄色的。
学生
2019-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1、1宇宙和微观世界word版

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
结论: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
想想议议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
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
总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
同样,在分割玻璃的时候,将能保持玻璃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
结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
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
世界上的物质有多种形态。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
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新课教学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二. 规律方法指导(一)课程标准要求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重点难点突破重点1:以宏观物质世界看物质的微观组成宇宙非常大,太阳、地球、月亮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它们又含有很多很多更小的物体;物体又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中子、电子又可以分为夸克,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探索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宏观物质世界和物质的微观组成之间的联系可用图1从大到小简单表示出来:宇宙→物质(从大到小: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上万物)→分子→图1思考:夸克是否是粒子的最小微粒?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深入,人类会有更新的发现,所以不能说夸克是最小的微粒。
[例1]:把下列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太阳、分子、桌子、地球、电子、夸克。
分析:由图1看出:太阳最大,依次是地球、桌子、分子、电子、夸克。
答案:太阳→地球→桌子→分子→电子→夸克重点2: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物质存在不同的状态,主要由、决定的。
固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可以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气体分子作用力最小,分子可以充满整个空间,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无流动性;液体无一定形状,有流动性;气体既没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
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问题: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三、学习过程:
环节一、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观察课本图11.1-1和课本图11.1-2。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2.交流资料数据: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9.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高
10.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环节二、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教学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课题: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题: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
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3.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
3.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教学设施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推理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引入11.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神奇的物质世界:a.探索宇宙的片断,包括宇宙的组成介绍,太阳系中各星体的运动立体动画图;b.大好河山等生活相关的物质世界,高楼、运动场、冰川、铁水等。
目的在于介绍这些复杂的庞大物质世界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教师:看了刚才的动画,同学们得到了哪些信息呢?3.学生分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分享所获得的信息。
4.教师:无论是遥不可及的宇宙天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风景秀丽的大好河山、还是炙热的铁水、冰冷的冰山等他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和微观世界吧!引入2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图片11.1-1,11.1-2,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天体的了解,从而进入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研究。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宇宙有多大?(1)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观察课本图片11.1-1,11.1-2。
并阅读第一部分内容学生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①宇宙、银河系的组成②太阳系的位置和组成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有哪些?他们的顺序是怎样的。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结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庞大的宇宙令人难以想象,是由数十亿个星系组成。
而银河系只是其之一;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而太阳只是其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九大行星绕它运行,而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仅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2)地球及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固态、气态、液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非常微小,直径只有亿分之几米,约为10—10m。
利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并理解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律,分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
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没有一定的形状,但具有一定的体积和流动性。
(3)气态物质的分子中,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向四面八方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3、分子是由原字组成的庞大的宇宙令人难以想象,而组成宇宙的物质的微粒——分子却又小的让人不可思议。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1)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有的物质的分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物质的分子是由单原子组成。
(2)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十分相似。
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心的太阳,绕着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相当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
(3)“纳米”是一个长度的单位,1nm=10-9 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 nm——0.4 nm。
九年级物理 1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自主学习路线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宇宙和微观世界自主学习路线图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原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
(A)1、读教材P
,想一想,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地球是在太阳的第几条轨道上运行的?
4
,物质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是由什么组成的?
(A)2、读教材P
5
3、读教材P5至P6,思考:
(B)(1)、固态、液态及气态的特征有哪些及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C)(2)、大多数物质发生凝固时体积是怎样变化的?举例说明。
(A)4、读教材P
,想一想,分子及原子的组成是怎样的?
7
(C)5、读教材P
,想一想,纳米是一个什么单位,纳米技术是指的什么?
7
反馈练习:
(A)1、完成教材P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3题。
(不抄题,写题号解答在下面)
8
2、完成课堂作业:
(A)1至6题。
(B)7至14题。
板书设计: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部分的质子(带正电)
分子及其特征原子核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中子(不带电)
教学反思:核外电子(带负电)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物质的组成及固液态和气态的特征。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效果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难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课本图11.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1.1-2是让学
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
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反过
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
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
多的星系团之中。
这样的关
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
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想想议议】
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
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
举例说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
粒为例。
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
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
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
子就不再是糖了,即,保持糖这种物质
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课本图
11.1-4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
(单原子)的照片。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想想议议】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蜡烛熔化后再凝固成固态的蜡,钢水变成钢锭,电路焊接时
使用的焊锡等。
都说明该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变大,研究结果表明:水在汽化
时,体积增大约1700倍;乙醚汽化时,体积增大约250倍。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这时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也发生改变。
结合课本图11.1-6,分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质。
1.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就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们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二)原子结构
继续举出前面分割糖的例子。
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时,这样的微小粒子仍是糖,因为它还保持着糖的性质。
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糖。
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图示给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图。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种原子组成,也有的只由一种原子组成。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课本图11.1-2)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课本图11.1-8、11.1-9)。
接着让学生了解原子
的尺度,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径大约为m,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大约个原子!
(三)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纳米科学技术
长度单位:纳米(nm)1nm=10-9m
三.小结、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