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较为显著。
中华文化强调团队合作、传统文化、家庭观念,尊重长辈,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美德。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人权、利益至上、重视民主自由。
1、家庭观念家庭在中国文化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家人会尊重长辈,有责任照顾家人。
而在西方文化里,独立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更受重视,家庭并不如中国文化一样被视为社会的基础单位。
2、人权和民主西方文化倡导人权和民主,西方国家注重公民的个人权利,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在中国文化里,虽然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然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相对更加注重内省和集体思维,强调借助集体智慧而不是独立判断,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
1、传统观念和现代思维在中国文化里,许多人仍然保留着传统观念。
这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内省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世界。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现代思维,对于过去的经验、传统观念持有的态度较为谨慎。
2、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中国文化里有着集体思维的传统,许多人更愿意充分利用集体思维。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体思维,更倾向于自己做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
三、行为方式的异同中国和西方文化有着许多行为方式上的异同。
中国文化更加强调文明礼仪、尊重长辈,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地侧重自由和快乐。
1、文明礼仪和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里,文明礼仪是一种值得尊重的行为方式。
尤其是在家庭和公共场合中,礼节非常重要。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直接、简单、直率的表达方式。
2、享受生活和慈善公益西方人看待生活方式的态度比较开放,观念较为自由,在生活中更注重享受生活的美好,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在中国文化里,许多人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慈善公益方面,关注社会问题,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
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
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
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
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
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
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中西文化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文化系统之一,它们在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
1.历史与传统中西文化从历史和传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文化主要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而中国文化则源于古代儒家文化,注重社会秩序、家庭和谐。
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新为主要动力,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中国文化则更加强调集体和家庭的利益。
2.宗教与信仰宗教对于中西文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强调个体与神的关系,并倡导人类平等和博爱。
中国文化则以儒家思想为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的培养。
虽然现代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但儒家思想仍然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3.社会组织与价值观念中西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社会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组织,强调竞争和个人的权利。
而中国社会则更加强调集体,注重家庭和社群的利益。
在价值观念方面,西方文化主张自由、公平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强调稳定、和谐和集体主义。
4.沟通和交流方式中西文化在沟通和交流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直接和明确的表达,倾向于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间接和含蓄的表达,倾向于通过暗示和隐喻传达信息。
此外,在个人关系方面,西方文化注重私人空间和个人隐私,而中国文化注重团体互助和群体利益。
总的来说,中西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历史、宗教、社会组织和沟通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共识。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一、引言中西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各自独立发展形成的两种文化体系。
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教程将从多个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差异与共同点。
二、价值观比较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个体权利,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2. 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而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重视“人情时间”。
3. 知识崇拜与传统尊重: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和创新,追求知识和进步,而中国文化注重传统、尊重前辈和历史文化。
三、社会习俗比较1. 礼仪与礼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不太重视礼仪,而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礼仪和尊重他人。
2. 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家庭关系相对松散,而中国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和尊重长辈。
3. 饮食习惯:西方文化注重个人口味和多样性,食物种类繁多,而中国文化注重饮食的协调和营养平衡,有许多饮食禁忌。
四、教育制度比较1. 教育目标:西方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中国文化注重学生的纪律性、积极性和集体协作能力。
2. 教育方式:西方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而中国文化注重教师的权威和传授知识。
3. 考试制度:西方文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考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而中国文化注重考试的分数和学术成就,强调竞争和选拔。
五、艺术表达比较1. 绘画: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自由创作,追求形式美和个人表达,而中国绘画注重笔墨和意境,强调表达中的意蕴和哲理。
2. 音乐:西方音乐注重和声和旋律,追求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而中国音乐注重调式和节奏,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3. 戏剧:西方戏剧注重情节和角色的心理深度,追求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而中国戏剧注重意境和象征,强调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
西方文化对严格规定 性的强调已成为了一 种文化基因,在其社会 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25
但西方文化有时过分强调严格的规定性, 也有可能造成僵化、刻板、机械的思维 方式,在实践活动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 响.
26
4.不同的民族性格
27
中国人:仁爱慈悲,和平宽厚,中庸谦恭 安贫乐道,聪慧灵巧,勤俭耐劳
34
心术的直观体验的性质 有碍认识的深化和理论 体系的形成;
心术过于注重个人体验 和以人为中心,忽略了物 的因素和对自然力的开 发和应用.
中国的心术与西方技术 的差别是不同文化体系 的根本差别.
35
西方文化的技术基本 上是动脑的产物.
西方很多的学者本身 也是出色的工匠,工匠 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 合使得近代技术更多 地依赖通过理性思维 获得了科学原理.
46
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我们 应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 心,珍重自己的优秀文化传 统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中 国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我 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 存在的弱点,讳疾忌医,而要 努力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 中的先进东西和合理因素, 使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焕
西方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中华文化是一种静态文化
9
农耕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可以长期地居 住在同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居安而不 思动,就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
10
西方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 式,地中海地区航运业发达,周围的文化也发达起 来.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整体趋向于动
西方技术与科学理论 能够互相促进.
36
技术发明在西方社 会得到较多的支持, 有较多的保障,能 得到顺利的推广.
西方的技术具备严 格的标准,因而其 产品精密完美并具 有互换性和流水做 业性.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第一课:概述中西文化比较是一门研究中西文化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
通过比较中西两种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
本教程将以不同的主题来比较中西文化,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西文化。
第二课:价值观比较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和家庭的重要性。
这种差异在家庭、教育和法律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价值观,学习到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第三课:宗教和哲学比较中西文化在宗教和哲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主要受到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则深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第四课:社交礼仪比较中西文化在社交礼仪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而中国文化注重社交关系和面子。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社交礼仪,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第五课:饮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在饮食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口味和品味,而中国文化注重食物营养和医疗功效。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饮食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第六课:艺术和文学比较中西文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表达和创造力,而中国文化注重传统和自然的表达方式。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第七课:教育体制比较中西文化在教育体制上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发展和创造力,而中国文化注重知识传承和考试成绩。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体制,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第八课:工作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在工作文化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成就和竞争力,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荣誉和合作精神。
学习者将通过比较不同的工作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例子
【1】见面问候我们中国人原来最好的问候就是:“您吃了吗?”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咱们过去温饱没有解决。
以后咱们再见面就说:“撑着了吗?打嗝了吗?”,我觉得咱中国人应该向英国人学学,英国人见面打招呼都是“Hello!”Hello完了之后就问天气怎么样?“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我觉得今天天气不错啊!这真是难得一个晴天。
”【2】尊老爱幼尊老,要按咱们来讲,你要看见马路上一个老奶奶,颤颤悠悠地拿八十多个包袱在那儿正过马路呢,你不过去帮帮忙的话,你还是人吗?所以你一定要过去帮忙,过去后说:“老大娘,您要过马路吗?来,把包给我,我替您扛过去。
”给老大娘搀过去以后,老大娘一定非常高兴:“谢谢你小伙子,谢谢你。
你叫什么名字?”“不要问我的名字了,如果您想知道我的名字,我叫雷锋。
”一般都这样。
可要是外国人就不是这样了,你看到一个外国老太太过马路,你过去了说:“Hello,天气不错,我替你搬。
”那不行,老太太一定不高兴,倒不是因为她担心你抢她东西,关键是她不服老,如果你这样做就等于说她给人感觉她是一个老人。
我记得我在加拿大住的时候有一邻居91岁了,走路直晃悠。
那天刮四级大风,他拿了两包,我心说我一定得帮帮忙去,咱也让加拿大人知道,除了白求恩红遍我们中国之外,我们雷锋也能红遍加拿大。
我就去了,说:“Heloo”他说:“NO,不用帮,不用帮。
”我说这老大爷怎么这样啊?不让帮忙。
其实,他们外国人就是这个习惯。
【3】救死扶伤如果我们看见有人掉到河里了,“噗通”一下,你得赶紧下去救人,可是在外国这样就不行。
西方人就是这样,你甭救我,你千万别来救我,你救我还是给我添麻烦?你说这人怎么想的呀?他的思维是什么逻辑?他这种思维逻辑就是:你是想来救我,可你受过专业训练吗?你会游泳吗?你不会游泳你来救我,最后你也搭进去了赖谁呀?必须得要专业人士,你要想救我打110啊,打119啊。
我这么一想,可能也对,过去我看有个报纸说,有个人根本不会游泳就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最后两个人同时牺牲了。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智慧结晶。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它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这篇文章旨在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了解它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
价值观不同中国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人特别看重儒家思想和孔子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独立、竞争和成功。
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中西方人在许多事情上持不同的态度,如对待权利、责任、自我表达和社交礼仪等。
信仰和哲学中国和西方文化在宗教和哲学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对象包括祖先、宗教、命运等等,哲学体系则主要有道家、儒家和佛教等等。
西方则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不少有信徒的宗教体系。
另外,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体系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尤其是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哲学家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宗教和哲学的差异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中对人生和世界的不同理解。
礼仪和文化习俗尽管中国和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礼仪和文化习俗也存在相似之处。
在中国和西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饮食、娱乐和节日庆祝等方面都有规范和传统的方式。
例如,中国人在新年期间通常会吃团圆饭、贴春联和放鞭炮等,而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也有相应的食物和习俗。
同时两个文化都非常重视礼貌和尊重,比如遵守道德规范、尽可能避免冲突、讲究礼仪和礼节等等。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中西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了解彼此文化的异同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除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还可以促进世界和平、跨文化合作和互相尊重。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它们的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结论在当今世界,中西文化已经深度融合,互相影响。
中西文化比较
1、中西文化的不同地理差异和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较少受到远方异族的骚扰,所以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能够不间断地发展和积淀,源远流长。
它是以血缘为基础,以“天人和谐”为核心,鼓吹顺从天意,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家长制特点,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际伦理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如民族认同感,和平安定意识,善良忍让意识,集体主义,以及勤劳俭朴的精神等等。
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的历史沉积性略弱,现代感更强,更注重现实;而中国文化则有更深厚的历史底蕴,现代气息却不甚浓烈,富于理想化。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却是一块土地肥沃的地区,土地资源很适合农业的生产,气候也较少异常,总之,人和自然很容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因而人对自然并不是很敬畏,而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便成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概括。
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不是特别的恶劣,但也非特别的良好。
人们必须通过与自然进行斗争,才能够获得成就,长此以往,人与自然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
由此,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上也表现出鲜明的差别,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便强调了“顺其自然”,因为自然确确实实给中国人带来了好处,使古代中国的农业经常有很好的收成。
因此,人们便往往留恋人间的生活,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传说都表达了一种面对死后,希望来世再到人间享福的精神。
西方文化中,他们面对死亡,大多追求灵魂升入天堂。
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际关系,有一整套的道德伦理基础。
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大重视人事。
这与自然环境有一定关系:中国文明起源于辽阔平原,地理地貌比较单一、平淡,自然界给人们的恩惠较多,所以人们“爱乎天然”、“顺乎天然”,认为天是完美无缺的,同时由于土地肥沃,良好的农耕条件很容易使人们满足于现状,缺乏探索和进取精神;由于自然条件的束缚,西方文化则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力,注重“天人相分”,因为人要生存,就必须向自然界去索取物质生产资料,当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不能向人类提供充分的天然生活资料时,人就感觉到必须竭尽努力,发掘自然界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进而产生了科学。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异同
contents
一、
文化的概念
目 录
二、 文化的起源及差异原因
三、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四、
文化的作用
五、 当下对中西文化差异思考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特点:
1、广泛而抽象 2、很难准确定义
通常的理解: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 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活动产品。
二、文化的起源及差异原因
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 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
1、美国高铁建设困难重重 2、个人成就首先集体 3、从电影《战狼》和赌城拉 斯维加斯枪击案看个人英雄 主义
4、美国赋予公民合法拥有枪 支的权利
三、性格上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含蓄内
敛、谦虚谨慎,不偏 不倚
西方人主张个性张
扬、直接
分歧较大:谦虚在中 国是种美德,在西方 人认为是虚伪
1、中国文化的地理起源于黄河
可以说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流域和长江流域属于大陆型文化。
铸成了中西方文化发轫形式、定 型
2、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 方式的差异,同时导致后来发展
岸,属于海洋型文化
路向的差异
一、起源于大陆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造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1、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型的农耕社会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文教化的道德型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
2、西方人形成了个性张扬奔放,喜欢探索 和斗争,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的文化观念。
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不同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 性思维;
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 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国近代自然 科学相对西方有所落后
《中西文化比较》课件
,如西方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东方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等。
02
文化创新
中西文化的交流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成果,如将西方现代设计
理念与东方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03
跨文化合作
中西文化的互补和创新可以为跨文化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推动
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中西文化的全球视野与多元发展
多样性和发展。
中西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西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
中西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变革;西方 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重要时期。
中西文化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西文化将更加深入地交流与融合,同时保持各 自的特色和优势。
中西文化交流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有助于推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增进国际友谊
中西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国际友谊,促进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西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04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交际的影响
语言结构
中西语言在语法、句法、词法等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 也有重要作用,某些表情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 同含义。
空间与距离
不同文化对于个人空间和 人际距离的观念存在差异 ,这可能影响交际氛围和 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商务谈判风格
中西文化在商务谈判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西方文化倾向于直 接、明确,而中国文化可能更加委婉和含蓄。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引言:中西文化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化体系。
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
本文将从语言、宗教、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
一、语言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在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中文注重文字的意境和修辞,注重抒发情感;而英语则更注重表达准确和逻辑性。
中文使用汉字作为基本的书写形式,而英语使用拉丁字母。
此外,在表达方式上,中文更加委婉含蓄,而英语更加直接明了。
二、宗教信仰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也存在差异。
中国是多元宗教共存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
而西方主要以基督教为主流宗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中国人注重家庭和谐、孝顺和忍让,而西方注重个人自由、个人权益和独立性。
三、价值观差异中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强调家庭、亲情和友情。
而西方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个体权利,强调独立和自由。
在工作和生活中,中国人更注重和谐、稳定和长期的发展,而西方人更加重视效率、竞争和短期的成功。
四、风俗习惯差异中国和西方在风俗习惯上也存在许多差异。
例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喜欢使用筷子,注重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刀叉,注重食物的口感和烹饪技巧。
在礼仪方面,中国人注重尊重和谦虚,常常以双手叠在一起表示敬意,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结论: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中西文化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比较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的环境,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1. 杨明杰, 张倩. 汉英文化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2): 49-56.2. 张丽.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河北法学, 2017(3): 62-64.3. 蔡晓云.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及应对策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2): 108-110.。
中西文化比较
二 中西民族传统政治价值观不同
2.商人在海上贸易中需要冒险精神, 2.商人在海上贸易中需要冒险精神,也锻 炼了商人不畏强暴的精神.商人要求自由 从事商业活动, 从事商业活动,要求在商业活动中建立一种 民主,平等的契约关系.商业往往比农业 更易于发财致富, 更易于发财致富,致富的商人不再安于政治 地位低下的现状, 地位低下的现状,他们凭着自己的经济实力 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商业活动 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 培育了人们的自由精神,民主和平等意识. 因此, 因此,西方文化是处于一种不断融合和吸收 外来文化的开放型状态之中.
一 中西文化发源的地理环境不同
3.商人从事商业活动要求在尽可能大的范 3.商人从事商业活动要求在尽可能大的范 围内进行贸易活动, 围内进行贸易活动,实现人,财,物的自由 流动, 流动,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4. 西方文化是一种张扬个性和接受多元文 化的开放型文化.
二 中西民族传统政治价值观不同
1.中国有着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1.中国有着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皇权主义思想根深蒂 固,皇帝高居权力金字塔顶峰,有生杀予夺之权,可谓是"君要 皇帝高居权力金字塔顶峰,有生杀予夺之权,可谓是" 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专制主义政 治文化既形成一种个人迷信,个人专制,个人独裁,少数人 专横跋扈,压制民主的局面, 专横跋扈,压制民主的局面,又扼杀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冒 险精神, 险精神,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缺乏理性的盲从意识和封闭, 内向的民族性格,也容易产生盲目自大, 内向的民族性格,也容易产生盲目自大,藐视和抵制外来文化 的心理. 2.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 2.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政权.这种政治上的大统一也必然会要求在文化上实行大统 一.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推行的" 一.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在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 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在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它结束了春秋 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文化专制主义使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产生排斥和抵制心理,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产生排斥和抵制心理,不可能去融合和 接受外来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封闭状态 之中.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比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社交礼仪:中西方的社交礼仪差异较大,比如在西方,人们经常用握手来问候和告别,而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用鞠躬或行礼来表示尊重和敬意。
2. 风俗习惯:中西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比如在西方,人们吃饭时会用刀叉,而在中国,人们则使用筷子;西方国家的圣诞、复活节等节日在中国并不普及。
3. 教育观念:中西方的教育观念也不同,比如在西方国家,注重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中国,则更注重考试成绩和应试能力。
4. 宗教信仰: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也有差异,西方国家基督教是主流宗教,而在中国则有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
5. 思维方式: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比如西方强调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而东方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细节把握。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差异存在于社交礼仪、风俗习惯、教育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需要更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中西文化比较
西方文明的确没有中国那么悠久,不像中
国那样古老。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欧洲人 心理上积压的传统负担也就没有中国人那 样沉重。西方的古代文化实际上是多种异 质文化的组合。他们从不拒绝任何外来文 化,开放的人民性格,多种性质的文化组 合,给近代西方的起飞以无穷无尽的恩惠。
• 2、宗教改革
•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 的关键在于: 他并不完全否 定宗教,而是 否定教会压抑 人性的做法, 他们甚至认为 基督教是最崇 高的道德哲学。
三、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1、静止与运动。
• 中国传统文化主静。以儒治世,以道养身,
以佛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西方文化主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哥白尼的日心说,康德的星云假说, 哥伦布、麦哲伦、达· 伽马的远航,发现 新大陆、新航线等等。
• 5、模糊与精确。
• 这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所导致的必然结
果。直觉思维更注重整体和定性的研究; 而逻辑思维更注重分析、分解和定量的研 究。
• 6、整体与个体。 • 整体观念造成了“大一统”的封建社会,
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西方强调个 体,个人的自由、民主与权利,强调个人 本位。英语的人名、地名的翻译,与中国 的习惯是不同的。
西方的政治也没有中国那
样成熟,它几乎没有出现 过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 欧洲的政治是四分五裂的。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刺激 了文明前进的竞争意识首 先在那里生长,自由、平 等、民主、共和这一系列 有意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概 念,最早在那里产生。政 治的宽松,为西方经济在 近代起飞提供了可能。
中西文化的比较
中西文化的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虽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信仰观念等都有所不同,但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相通的。
因此,比较中西方文化不仅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一、文化观念1. 中文化观念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其核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忠诚和信誉等。
因此,中国文化对于随从和服从有较大的关注。
家庭和社区关系非常重要,并且尊重长辈是一种基本的传统。
2. 西方文化观念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即信任个体的价值和独立性。
这与中文化观念的差异很大。
西方文化鼓励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注重实现个人权利和自由,重视私人财产和私有权利等。
尽管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但在立法和道德标准方面,社区和大众利益通常优先考虑。
二、社交礼仪1. 中文化社交礼仪在中文化中,默认规则是关于尊重他人的方面。
人们使用敬语和正式的称谓,如姓氏、头衔和尊称。
更重要的是,人们关注传统的社交礼仪,如小礼仪、宴会礼仪等。
在这些场合中,人们按照文化规范行事,以表示尊重和礼貌。
2. 西方文化社交礼仪在西方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不像中文化那样重要。
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坦诚、直言不讳和尊重他人。
在正式场合中,人们通常使用礼貌用语、礼仪、礼品等,但这并不像在中文化中那么重要。
相比之下,在西方文化中,心照不宣、默契和自由运动的表现更受重视。
三、教育体系1. 中文化教育体系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教育注重理论和讲解,即人们向学生传达的知识和概念,包括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
同时,教学还依赖于讲解、记忆、应用和重视考试成绩。
在学校和家庭中,学生往往需要遵循纪律、尊重老师的意见,并接受思想上的指导。
2. 西方文化教育体系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学校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意和创造力。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下面从民族性格、宗教文化、礼仪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做一个比较。
一 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
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
个人主义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
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
中西文化比较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
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西方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
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而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他们拒绝使用味精,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2.烹饪的随意与规范: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
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
就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虽有其一己之成法,但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
中国烹调不仅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
3.用餐方式及餐具:在用餐方式上。
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民族文化的产生
• 1、基本条件:相当规模的族群、共同的地
域环境、共同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包括行 为方式,习俗传统,语言习惯)、紧密联 系的社会组合方式(制度风俗规范礼仪等 ),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集 体无意识、价值观念)。
第一章 导论
• 本章主要讲解中西文化比较中必须要把握
的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概念。 • 考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涵义。 • 描述“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基本构成。 • 探讨“文化”比较的必要性和方法论问题。 • 简要构勒中国和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章思考题:
1、你是如何理解“文化”概念的? 2、试述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 3、试析文化的主要特征。 4、跨文化比较方法的着眼点和切入点是什 么? 5、对于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具有什么意义?
化 • 作为人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凝结而成的生 活方式的文化
第二节(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民族文化: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
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典型、最重要的一种 文化存在形态,对于人的生活关系最紧密 、影响最深刻持久、存在形态最为稳定的 就是民族文化。 • 泰勒的文化概念能够成为经典定义,原因 就在于这里。
仪式性历史传承性民俗性的“文化”
• 克鲁伯:“一堆学得的和传承的自动反应、
习惯、技术和价值及由之而导出的行为, 乃构成文化的东西。” • 日本江孝男:“文化是由后天造成的,成 为群体成员之间共同具有且被保存下来的 行为方式。” • 美国学者巴尔格和波尔格说:“一个群体 的文化乃社会遗产的全部及其组织。这些 遗产获得了社会意义,因为各个种族各有 其不同的气质以及群体的历史生活。”
六、关于“文化”的多种定义
• 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
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 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 整体。”
•
--英国学者E.B.泰勒的《原始文化》(1871)
雷蒙· 威廉斯《文化分析》三种定义
• 理想的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的价值看,文化是
《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文化定义
• 文化概念,指人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
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 人们遵守现有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 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 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 需求。 •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
文化的基本形态
• 作为体现人的超越自然的创造性的文化 • 作为体现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的文化 • 作为人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体系的文化 • 作为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和图式的文化 • 作为人的群体性活动的共同行为模式的文
具有特定功能和价值内涵的“文化”
•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之有价
值的共业也。” • 孙中山:“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 应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 方式的综合表现。” •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一个在满足人的 要求的过程中,为应付环境中所面临的具 体特殊的课题,并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 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
西方语言中“文明”
• civilization的出现与城市文化的兴起相关 。 • 英语法语中civil均指市民、公民,法国大革命后 •
•
•
“公民化”与该词流行相关。 文化与文明:文化观念来源于人类最初的自觉创 造活动——农耕生产;文明应看作是文化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了不从事农业的人群的聚 居点之后的产物。 人们把文明解释为开化的行为和状态,或人类社 会进步的状态,一种较高级较发达的文化状态。 须注意“文化”与“文明”经常被混用的问题。
•
•
Agriculture(农业),horticulture(园艺)。 罗马西塞罗赋予其以比喻义,即“耕耘智慧”cultura mentis。 16世纪英语的culture,意指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所 作的审慎努力,如the culture of the arts, mental culture, intellectual culture. 1690年法语《通用词典》的culture的释义是“人类为 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 良措施”。 17世纪德国法学家普芬道夫把它理解为对于人的肉体、 心灵和精神能力的培养,为完善人自身本性而增补的 知识。
• •
人类完善化(人化)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文献式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它们 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文献、文物 与风俗); 社会学的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个 族群普遍遵循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习惯)的描 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意义和价 值,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基本的生存需求, • 主要表现为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是在人 们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中形成的。 • 这种文化具有固定的物质形态,但在人们 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变化。
制度(规范)文化
• 这类文化是在人的类属性活动中(社会性
或群体性活动中)形成,并表现为各种制 度规范、仪式习俗、行为或交往方式。 • 它主要满足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交往交流 的需求,包括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 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 它形成比较缓慢,不会随意发生根本变化
二、中国古籍中的“文化”
• 《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西汉刘向编《说苑· 指武篇》:“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西晋束晳《补亡诗· 由仪》:“文化内辑, 武功外悠”。 • 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 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三、西方的“文化”概念
• 拉丁语cultura,英语culture,德语Kultur, • 原意为对于土地的耕耘和改良,植物的栽培: • •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方“文化”的学术化
• 18世纪伏尔泰撰写的《论各族的情操与风
尚》中开始在较为完全的意义上使用文化 一词,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趣味的 结果和状态。 • 1878年利特雷编纂的《法语词典》解释为 “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并提到把 它作为培养和教育的同义词的用法。 • 西方学者开始从各种角度对“文化”概念 进行学术定义。
文化的普遍性联系原则
• 每一个文化(事物或构件)都不可能是孤
立的存在。 • 它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物态化(物质存在形 态)特征而居于整体结构的某一特定层次。 • 所有的文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动态 的有机联系,只要它们是属于同一个文化 系统的。 • 每一完全的文化系统都是以一定规模的主 体族群的属性或特征来命名的。
(心理)精神文化
• 它为了满足人追求自由的超越性需求,是
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 • 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并通过 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心理结构。 • 它伴随人的物质活动产生并形成,一旦形 成便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不会随着物质生 活变化而即刻变化,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对人的物质活动形成指导作用。 • 它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和习俗的“文化”
• 奇森:“文化是由学习得到的,由社会传
递而来的行为或风俗。一种文化意即有地 域限制的,多少各不相同的和有独特性的 行为系统。” • 班纳特和杜明说:“文化是一切群体的行 为模式,我们把这些行为叫做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切群体之可观察的特色。” • 社会学家里德· 贝恩说:“文化是以社会符 号为媒介的行为总和。”
中西文化比较
全校通识课程
本课程的价值
• 开阔视野(能够超越本专业的范围) • 增长知识(获取必要的文化常识) • 提升素养 • 增强应对各种(问题)挑战的能力
(机智灵活的综合反应和善于比较 的思维能力)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
• 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讲解“文化”的基本涵义和 •
本质特征。 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同学认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 征,把握中西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文 化的各个层面上辨析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与联系, 理解中西文化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当代急剧发展的现代化 进程中,中西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可能产生的一 些新问题。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诸多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时,既能客观地理解 对方,也能自觉地认识自身;既不妄自菲薄,更 不妄自尊大。
“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
• 用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以 • •
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个整体,包含器物、信仰、习惯 以及被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的活动的一切产品。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德· 保罗· 斯查尔福:“文化是我们 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精神上、心灵上和物质上的一切事 物……文化是一个整体,不仅包括思想观念、发明创造、 人工制品、价值观念、信仰和艺术作品,还包括经济制 度、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政治体系、宗教信仰、法典 法规等等。实际上它包括我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 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民族 生活三方面: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 一、文化定义的复杂性 • 克鲁伯与克拉克洪1952年的《文化——关于概念
• •
和定义的述评》中列举自1871年以来的文化定义 164种。 “文化”与“文明”经常被混用。 《辞海》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 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 •
本课程学习的方法
• 以课堂讲授为主 • 有时会进行一些提问 • 中间有几次小的测试 • 最后以一次课堂考查结束
参考书目
• 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 • • • • •
2000年。 方汉文《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何云波、彭亚静主编《中西文化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年。 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年。 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 沈伟福《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肖锦龙《中西文化深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