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2021版)
2021年职业病危害分类大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一、粉尘类:(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二)煤尘(煤矽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三)石墨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四)炭黑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五) 石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六) 滑石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七)水泥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八) 云母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九) 陶瓷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十一) 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十二) 铸造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十三) 其他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化学物质类:(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四)镉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五)铍及其化合物铍病(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一)铀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十二)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十三)氯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十四)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十五)光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十六)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十七)偏二甲基肼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十八)氮氧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十九)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二十)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二十一)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二十五)四乙基铅(二十六)有机锡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二十七)羰基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羰基镍中毒(二十八)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中毒(二十九)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中毒(三十)二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苯中毒(三十一)正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正已烷中毒(三十二)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三十三)一甲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甲胺中毒(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三十五)二氯乙烷(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三)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四十四)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四十五)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四十六)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酸二甲酯中毒(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四、物理因素:(一)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暑(二)高气压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减压病(三)低气压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高原病、航空病(四)局部振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一)炭疽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疽(二)森林脑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森林脑炎(三)布氏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布氏杆菌病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二)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醌、蒽醌、蒽油、木酚油、荧光素、六氯苯、氯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敏性皮炎(三)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皮炎(四)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蒽油、汽油、润滑油、油彩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黑变病(五)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沥青、润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联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痤疮(六)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铍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溃疡(七)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八)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油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油彩皮炎高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浸渍、糜烂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螨、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痒疹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二)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三)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二)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鼻病(三)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牙酸蚀病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八)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二)二异氰酸甲苯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三)嗜热性放线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四)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棉尘病(五)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2023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目录01危险因素物理因素高分贝噪声可导致听力受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长期暴露于高频振动环境可导致肌肉疲劳、肢体疼痛等。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
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可能导致冻伤、低体温症等。
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中毒、过敏反应等。
化学因素有害化学物质吸入有害气体可能导致窒息、中毒等。
有害气体长期暴露于有害辐射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癌症等。
有害辐射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坠落,导致骨折、重伤甚至死亡。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体受伤、致残甚至死亡。
物体打击物体意外飞出或倒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机械因素02有害因素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可引起胃肠道感染和传播疾病。
细菌病毒寄生虫例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可导致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疾病。
例如蛔虫、钩虫等,可寄生在人体内,引起营养不良和消化道症状。
030201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理压力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可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精神疾病急性应激反应如创伤、灾难等,可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情绪不稳等。
应激反应极端气候条件如高温、暴雨、干旱等,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可对空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长期接触噪声和振动,可引起听力损伤、手震颤、头痛、失眠等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噪声和振动THANK YOU.谢谢您的观看。
汽车制造行业主要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防护措施

汽车制造行业主要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防护措施汽车制造行业的工艺类型很多,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汽车制造业C36,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
本教案以小型乘用汽车制造工艺为例,讲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为汽车制造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等。
汽车制造行业主要包括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树脂车间、总装车间。
一、生产工艺(一)冲压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1、生产工艺流程图1冲压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2、工艺说明冲压车间主要从事生产车身外壳配件。
首先将镀锌板放入冲压机进行自动冲压,然后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冲压件入库送入焊装车间,需要返修的冲压件进行返修合格后入库,无法返修的冲压件报废。
通常冲压线采用串联式伺服压力机高速全自动生产线,也有采用全自动多工位压力机。
(二)焊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1、生产工艺流程图2焊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2、工艺说明焊装车间主要进行车身总成及其分总成焊接、装配、调整和修磨,分总成主要包括左/右侧围内板总成、左/右侧围外板总成、顶盖总成、地板总成、左/右车门、前盖、后盖总成和车身总成。
焊装车间焊接工艺主要有两种:接触电阻焊和气体(CO2)保护电弧焊。
焊装车间主体部分以电阻焊为主,现代汽车工业通常以机器人自动生产线为主,小件焊接生产线以CO2保护焊为主,独立车间设置。
(三)涂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1、生产工艺流程图3涂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2、工艺说明涂装车间主要负责车身表面的涂装作业,包括表面处理、电泳涂装、密封胶喷涂、底漆、中涂、面漆喷涂、自动注蜡等。
首先将从焊装车间送入的车框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电泳,再然后进行烘干,之后喷色漆、清漆,再然后送入报交线,无质量问题最后送入自动注蜡机进行注蜡。
涂装车间内一般布置有底漆线、涂胶线、中涂线、面漆线、精饰线、返修线。
2021年最新:中国最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全文)

2021年最新:中国最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全文)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可谓是健康的第一杀手。
可是,你知道吗,生活中某些不健康习惯造成的危害,也不亚于吸烟!日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论文,专门针对中国人群,分析了23种主要致癌风险导致的不同癌种在我国的发病比例。
中国癌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行为因素4种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饮食因素7种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代谢因素2种体重超标、糖尿病。
环境因素2种PM 2.5 污染、紫外线辐射。
感染因素8种1种细菌:幽门螺杆菌。
6种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8 型(HHV - 8)。
2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各省市各致癌因素导致患癌风险比例由23 种可避免的导致癌症因素所占比例排名,从高到低,前五分别是黑龙江、广东、吉林、湖北、内蒙古;比例最低的五个是甘肃、云南、新疆、西藏和上海,其中上海只有35.2%的癌症死亡,是全国最低。
而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103.6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
但是,只要防控好这23种致癌因素,这103.6万人是可以避免死亡的。
做到这七点,击破23大隐形杀手!研究表明,这些致癌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这意味着将近103.6万例可预防的癌症。
我们该如何做呢?1. 戒烟是头等大事!显然,关于吸烟的最佳预防癌症策略是永远不吸烟。
全国有6个省市自治区的女性最大风险是吸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内蒙古、安徽。
一直以来,东北的女性肺癌发病率都比较高,这和她们吸烟率高密切相关。
在贵州和云南,男性吸烟的比例占到了62.1%和61.4%,而这两个省也恰好是财政收入对烟草行业依赖比例最高的省份。
高空作业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高空作业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在高处作业中,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坠落风险:在高处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人员有可能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2.物体打击:高空作业过程中,施工材料、工具等物品可能从高处掉落,对地面上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3.不良气候条件:如强风、大雨、雷电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增加高空作业的风险,增加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4.不稳定的工作平台:高空作业需要使用各种工作平台,如脚手架、吊篮等,如果平台不稳定或者没有正确安装,会导致人员滑倒或坠落。
5.机械伤害:操作不慎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6.培训不足:如果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不足,可能会影响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7.疲劳因素:长时间的工作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失去平衡或判断力下降,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8.安全检查缺失:如果安全检查缺失或不到位,将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预防这些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安全设备: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2.增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合理安排工作计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和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加强天气监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尽量避免进行高处作业;如果必须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02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最新版)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的通知
欧阳光明(2021.03.07)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2015年11月17日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
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放射性因素
五、生物因素
六、其他因素。
2021年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1年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1年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分析了原油、天然气、液化气、轻质油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提出了可能引发的井喷、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的机理。
石油开采业为石油化工、石油炼制提供主要原料来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能源产业。
石油开采过程中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稳定轻轻等,属于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
由于所处理物料的危险性及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掌握石油开采过程中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事故类型,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石油开采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按照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类别划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其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活性和毒性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损失巨大的特点。
如1948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93年8月5日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6万人转移。
这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尽管起因和不尽相同,但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
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第十三章焊接与切割作业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B、授新课: 第一节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一、金属烟尘 1、概念:焊接作业在熔焊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金属粉尘,称为电
焊烟尘。 2、来源:首先来源于焊接过程中金属的蒸发,其次是在电弧高
温作用下分解的氧与弧区内的液体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的金属 氧化物。熔化焊都要产生烟尘,其中包括烟和粉尘。过热蒸发物的 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称为烟;直径在0.1~10/ μm 之间称 为粉尘。
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氧
在体内的运输或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人体缺氧。 出现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有时呕吐、脉搏增快、 全身不适等症状。
④氟化氢中毒 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及氟化氢气体或蒸汽,可立即产生眼、
鼻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引起鼻腔和粘膜充血、干燥及鼻 腔溃疡。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过允许值时,可能会引起病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 的疾病。 3、在容器内施焊时,钍及其衰变物呈气溶胶和气体的形式存在。 4、钍钨极磨尖及储存地点,钍的粉尘及钍射线可能达到或超过卫生标准。
六、噪声 在等离子弧和切割中,由于气体的高速流动而产生噪声。强烈的噪声会
引起听觉障碍、噪声性外伤、耳聋等症状。长期接触噪声,还会引起中枢 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失调,出现厌倦、烦躁、血压升高、心跳过速等症状。
狭小的舱间进行焊割时,应向容器或舱间送风和排气,加强通风。
六、有害气体的防护 1、在焊接过程中,为了保护熔池中熔化金属不被氧化,在焊条药 皮中有大量产生保护气体的物质,其中有些保护气体对人体是有害 的,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应选用高质量的焊条,焊接前清除 焊件上的油污,有条件的要尽量采用自动焊接工艺,使焊工远离电 弧,避免有害气体对焊工的伤害。 2、利用有效的通风设施,排除有害气体。车间内应有机械通风设 施进行通风换气。在容器内部进行焊接时,必须对焊工工作部位送 新鲜空气,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3、加强焊工个人防护,工作时戴防护口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以预防职业病。 七、机械性外伤的防护 1、焊件必须放置平稳,特殊形状焊件应用支架或电焊胎夹具保持 稳固。 2、焊接圆形工件的环节焊缝,不准用起重机吊转工件施焊。也不 能站在转动的工件上操作,防止跌落摔伤。 3、焊接转胎的机械传动部分,应设防护罩。 4、清铲焊渣时,应带护目镜。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浓度国家卫生标准为0.2mg/m3。
3、金属烟热
焊接金属烟尘中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物 质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体 内,引起焊工金属烟热反应。
其主要症状是工作后寒颤,继之发烧、倦怠、口内金属 味、恶心、喉痒、呼吸困难、胸痛、食欲不振等。
二、有毒气体
4、氟化氢
还需指出,烟尘与
有毒气体存在着一定的 内在联系。烟尘越多, 电弧辐射越弱,有毒气 体浓度越低。反之亦然。
二氧•但•氧•范•为以化浓•激•为属我臭我一我••水强•(主氟我氧化比化、0二碳度性3于国氧国氧国形,换.0要化国3化二臭氮m保氧(最的m具规浓将化规成毒算产氢卫g氮氮氧)护化二高窒g有定/度臭碳定氢性成/m生为生m,的的气碳氧息刺氮与氧为一氟剧氟33于无标其毒卫体保化性激氧焊浓无氧酸烈)碱色准次性生等护碳气性化接度色化。性气规为小标有焊高体的物材卫、碳二焊体 定一准关产温有(料 生无 的者条,为氧为生分毒换、标臭卫的电极1化5的解m气算焊准、生腐m弧易氮一产gg体为接规无标蚀/焊溶/m和氧生m,二规定刺准性3于3四)均
焊工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和神经衰弱。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昏头痛、疲乏、 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压偏低等症状。所以,如长期接 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再一点,高频电会 使焊工产生一定的麻电现象,这在高处作业时是很危 险的,所以高处作业不准使用高频振荡器。
五、放射性物质
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及切割使用的钍钨电极 有一定的辐射性。
第十三章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一节 有害因素来源及危害
第一节 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焊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焊接工艺方法、 工件材质及焊接材料等不同,所用焊条和溶剂 的种类也不同,以及工件表面的涂物等原因也 就决定了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同。
焊接与切割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焊接与切割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可分为金属烟尘、有毒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电弧辐射和噪声等几类。
出现哪类因素,主要与焊接方法、被焊材料和保护气体有关,而其强烈程度受焊接规范的影响。
一、烟尘(一)金属烟尘的形成在电气焊接过程中都产生有害烟尘,包括烟和粉尘。
被焊材料和焊接材料熔融时产生蒸汽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和冷凝,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粒粒。
直径小于0.1μm的微粒称为烟,直径在0.1~10μm之间的微粒称为粉尘。
这些微粒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尘。
焊接电弧的温度在3000℃以上,而弧中心温度高于6000℃。
气焊时氧炔火焰的焰心温度也高于3000℃。
可见电气焊接过程中在如此高温下进行,就必然引起金属元素的蒸发和氧化,这些金属元素来源于被焊金属和焊材。
把表11—1所列金属元素的沸点与上述高温比较可以看出会出现金属蒸发现象。
表11—1 几种金属元素的沸点黑色金属焊接时发尘量及其主要毒物见表11—2。
(二)金属烟尘的危害焊接金属烟尘的主要成分很复杂。
焊接黑色金属材料时,烟尘的主要成份是铁、硅、锰。
焊接其它不同材料时,烟尘中尚有铝、氧化锌、钼等。
上述成分中,主要有毒物是锰。
使用低氢型焊条的手工电弧焊接,粉尘中含有极毒的可溶性氟。
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如果防护不良,吸进过多的烟尘,将引起头痛、恶心、气管炎、肺炎,甚至有形成焊工尘肺、金属热和锰中毒危险。
烟尘还能引起像肺粉尘沉着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些放射性粉尘还有致癌作用,有毒粉尘的吸入还可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1.焊工尘肺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变化的病症。
现代研究指出,焊接区周围空气中除了大量氧化铁和铝等粉尘之外,尚有许多种具有刺激性和促使肺组织纤维化的有毒因素。
例如硅、硅酸盐、锰、铬、氟化物及其它金属氧化物。
还有臭氧、氮氧化物等混合烟尘和有毒气体。
目前一般认为:由于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上述混合烟尘和有毒气体,在肺组织中长期作用就形成混合性尘肺。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3、金属烟热
焊接金属烟尘中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物 质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体 内,引起焊工金属烟热反应。
其主要症状是工作后寒颤,继之发烧、倦怠、口内金属 味、恶心、喉痒、呼吸困难、胸痛、食欲不振等。
二、有毒气体
放射性物质以两种形式作用于人体:一是体外 照射;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发 生内照射。
就焊接而言: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但有两种情况必须注意:一是在容器内施焊时,产 生放射性气溶胶;二是在磨削钍钨棒及存有钍钨棒 的地点,放射性气溶胶和放射性粉尘的浓度,可能 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六、噪声
(二)有毒气体的危害
1、臭氧的危害 危害:对人体的呼吸道及肺有强烈刺激作用。 症状:引起支气管炎,咳嗽,胸闷、食欲不振、全身疼 痛等。
2、氮氧化物危害 危害:对肺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急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症状是:神经衰弱,如失眠、头痛、食欲不 振、体重下降。 此外,还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及皮肤过敏和牙齿酸 蚀症等。重度中毒时,咳嗽加剧,可发生肺水肿,呼吸 困难,虚脱等症状。
3、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
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减弱了血液携氧的能力,使 人体组织缺氧而坏死。
症状:窒息致死,但焊接时一般不会发生。焊接时一 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体重下降、全身不适等神经衰弱症。 4、氟化氢中毒
可产生眼鼻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引起鼻腔和粘 膜充血、干燥及鼻腔溃疡,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及肺炎。 长期接触可发生骨质硬化。
4、氟化氢
还需指出,烟尘与
有毒气体存在着一定的 内在联系。烟尘越多, 电弧辐射越弱,有毒气 体浓度越低。反之亦然。
精选范文--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有害因素与化学有害因素两大类。
在焊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有害因素有电焊弧光、高频电磁波、热辐射、噪声及放射线等;可能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有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等。
一、焊接烟尘
在各种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中,
由于接触焊接烟尘的人数最多,因此焊接烟尘是影响面最大的有害因素。
1.焊接烟尘的来源
(1)熔化焊都要产生烟尘,其中包括烟和粉尘。
烟尘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液态金属和焊药“过热一蒸发一氧化—冷凝”的过程。
过热蒸发物的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称为烟;直径在0.1~10/μm之间称为粉尘。
烟尘是明弧焊的一种有害因素,尤其是黑色金属涂料焊条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以及自保护焊丝电弧焊比较突出,应该是防护的重点。
表6-1列出几种焊接方法的发尘量。
(2)焊接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
烟尘中的主要毒物是锰。
对于低氢型普低钢焊条,主要毒物还有氟化物,特别是可熔性氟化物。
习惯上将烟尘成分表示为各种简单的氧化物与氟化物(见表6-2)。
(3)各类焊条发尘量可采用静电柜集尘和抽气滤膜或静电滤膜集尘法测定,前者设备费用高,测定方法比较费时;后者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是目前通常采用的测定焊条烟尘的主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2021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2021版)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有害因素与化学有害因素两大类。
在焊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有害因素有电焊弧光、高频电磁波、热辐射、噪声及放射线等;可能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有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等。
一、焊接烟尘在各种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中,由于接触焊接烟尘的人数最多,因此焊接烟尘是影响面最大的有害因素。
1.焊接烟尘的来源(1)熔化焊都要产生烟尘,其中包括烟和粉尘。
烟尘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液态金属和焊药“过热一蒸发一氧化—冷凝”的过程。
过热蒸发物的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称为烟;直径在0.1~10/μm之间称为粉尘。
烟尘是明弧焊的一种有害因素,尤其是黑色金属涂料焊条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以及自保护焊丝电弧焊比较突出,应该是防护的重点。
表6-1列出几种焊接方法的发尘量。
(2)焊接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
烟尘中的主要毒物是锰。
对于低氢型普低钢焊条,主要毒物还有氟化物,特别是可熔性氟化物。
习惯上将烟尘成分表示为各种简单的氧化物与氟化物(见表6-2)。
(3)各类焊条发尘量可采用静电柜集尘和抽气滤膜或静电滤膜集尘法测定,前者设备费用高,测定方法比较费时;后者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是目前通常采用的测定焊条烟尘的主要方法。
2.焊接烟尘的危害(1)焊工尘肺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人超过规定浓度而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粉尘所致的疾病。
焊工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以氧化铁为主并有无定型的二氧化硅、硅酸盐、锰、铁、铬以及臭氧、氮氧化物等混合烟尘和有毒气体,并在组织中长期作用所致的混合性尘肺。
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焊工尘肺的最短发病工龄为7年,平均发病工龄为20~30年左右,并明显呈现北方寒冷地区发病率高,南方地区发病率较低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车间关闭门窗时间长、自然通风换气条件差的原因。
焊工尘肺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气短、咳嗽、咳痰、胸闷和胸痛。
部分焊工尘肺患者可呈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嗜睡、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同时对肺功能也有影响。
(2)锰中毒锰蒸气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成灰色的氧化锰(MnO)及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Mn3O4)烟尘。
焊工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气,则可能造成锰中毒。
焊工锰中毒发病很慢,大多在接触3~5年后,甚至可达20年才逐渐发病。
慢性锰中毒早期表现为疲劳乏力,时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舌、眼睑和手指的细微振颤等。
中毒进一步发展,则神经精神症状均更明显,而且转变、跨越、下蹲等都较困难,走路时表现左右摇摆或前冲后倒,书写时振颤不清等。
(3)焊工金属热金属热是接触足够浓度的某些金属烟尘的工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
焊工金属热是指吸人焊接金属烟尘中0.05~0.5Pm的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锰及氧化铁微粒和氟化物等,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血液,引起焊工金属热反应。
金属热不是慢性病,而是一种复发性急性偶发病。
其主要症状是下班后感觉嘴里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寒战,大多伴有低烧。
焊工金属热在经常进行铜及铜合金焊接的工人中较为常见,经常在船舱、密闭容器内使用碱性焊条施焊者,亦容易出现此症。
二、有害气体焊接区域的高温容易使周围形成多种有毒气体,特别在电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中,由于在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所形成有毒气体的程度还要大,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氟化氢等。
1.臭氧空气中的氧在短波紫外线的激发下,大量地被破坏而生成臭氧(O3)。
臭氧是一种刺激性有毒气体,呈淡蓝色。
浓度较高时,发出腥臭味;高浓度臭氧还略带酸味。
臭氧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道及肺有强烈刺激作用。
往往引起咳嗽、胸闷、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头晕、全身疼痛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
臭氧对人体的作用是可逆的。
由臭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情况下在脱离接触后均可得到恢复。
恢复期的长短取决于臭氧影响程度以及人体质的好坏。
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由于高温作用引起空气中的氮、氧分子分解,然后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如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等。
主要以测定二氧化氮的浓度来表示氮氧化物的存在。
氮氧化物是刺激性有毒气体。
二氧化氮呈红褐色,具有特殊臭味。
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肺组织的刺激作用。
其被吸人呼吸道后,在肺泡内逐渐与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中毒。
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神经衰弱,如失眠、头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浓度高的氮氧化物能引起急性中毒,其中毒轻者,仅发生急性支气管炎;重度中毒时,引发咳嗽激烈、呼吸困难、虚脱、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氮氧化物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可逆的,随着脱离作业时间的增长,其不良影响逐渐减少或消除。
3.一氧化碳各种电弧焊都产生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尤其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其电弧气氛中有40%~60%的二氧化碳气体分解,一氧化碳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有害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无色、无味。
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氧在体内的运输或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表现出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度中毒时表现为头痛、全身无力、有时呕吐、足部发软、脉搏增快、头昏等。
焊接时一般不会发生较重的一氧化碳中毒现象。
4.氟化氢氟化氢主要产生于使用低氢型焊条的手工电弧焊。
氟及其化合物均有刺激作用,尤以氟化氢最为明显。
氟化氢毒性剧烈,能引起眼、鼻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溃疡等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三、高频电磁场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时,为了迅速引燃电弧,需要用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
虽然它对焊接有利,但在引弧的瞬间有高频电磁场存在。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产生生物学反应。
长期接触场强较大的高频电磁场,则会引起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记忆减退、心悸、胸闷和消瘦等多种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时,每次启动高频振荡器的时间只有2~3s,每个工作日接触高频的累积时间大约在10min左右,而且接触时间还是断续的,所以高频磁场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一般不足以造成危害。
四、射线(1)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的钍钨极电极,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钍(Th),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
(2)人体超期受到超容许剂量的外照射,或者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积蓄在体内,则可能引起病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严重者发生放射病。
(3)在容器内施焊时,钍及其衰变物呈气溶胶和气体的形式,有较多量的存在。
(4)钍钨极磨尖及储存地点,钍的粉尘及钍射线可能达到或超过卫生标准。
五、噪声在等离子喷焊、喷涂和切割中,由于气体的高速流动而产生噪声。
在很强的噪声或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引起听觉障碍,甚至耳聋。
此外,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且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跳过速、烦躁等。
六、弧光辐射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辐射源,其弧光组成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其中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表6-3列出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紫外线相对强度。
焊接弧光辐射对人的作用机理是:当弧光辐射长时间作用到人体,可能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人体组织的致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电离作用,致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的损伤。
1.可见光可使人感到耀眼、眩目,一般情况下由于眼睛本能的保护作用其影响不大,但由于可见电弧光的光度比肉眼正常承受的光度大近万倍,若长时间受到照射,会使眼睛疼痛,视线模糊。
2.红外线其被人体吸收后,通过热作用而使人产生灼热感觉,长期作用会使人体温升高,引起头痛、眩晕、呕吐,眼睛受到强烈辐射后,会感到强烈的灼痛,产生闪光幻觉,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形成早期老花眼,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紫外线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有益,但焊接电弧产生的紫外线,由于比较强烈,所以,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易造成损害。
当皮肤受到紫外线辐射后,通过光化学作用而产生发痒、变红、触痛、有烧灼感,以后变黑、脱皮;作用强烈时,还伴有头痛、头晕、易疲劳、神经兴奋、发烧、失眠等症状;当眼睛受紫外线过度照射后,会引起眼睛的急性角膜炎、结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俗称晃眼),使人感到疲乏、畏光、红肿、痛疼、流泪以及眼睑痉挛,甚至头痛和视线模糊等,如受长期作用,可严重破坏视网膜,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焊接弧光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纤维也有很强的破坏能力,尤以棉织品最甚,可致使棉布工作服氧化、退色、变质而易碎,尤其是氩弧焊、等离子弧焊表现的更明显。
焊接过程中发生紫外线辐射的主要原因有:几部焊机联合作业或距离太近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临近弧光的照射;由于护目镜片破损漏光,工作地点照明不足,为借弧光照明,以致先引弧后戴面罩;由于技术不熟练,在点燃电弧前未戴好面罩,或熄弧前过早揭开面罩;辅助工与焊工配合不协调,在点燃电弧时受到弧光照射等。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