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县域旅游发展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县域旅游发展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区为
例
摘要: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促进了
县域旅游的转型大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关系,分析六合旅
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县域旅游、发展策略
1 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概念阐述
1.1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全域城市化,在全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旅游
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中也必然蕴
含着旅游的全域化。全域旅游概念提出后旅游界对此颇为关注,但至目前还未有
统一的权威解释。学者厉新建等人则认为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各部门、全城居
民都积极参与旅游业,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的旅游产品。该概念
不仅突出了旅游业重要的产业地位与价值及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而且强调了
全域旅游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价值和功能,这一理念更加契合了当今旅游业快速
发展的现实。
1.2 县域旅游
县域是中国特有的行政地理区域,有关县域旅游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县域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集中在县域旅游
经济发展模式、竞争力、旅游产业、开发规划、旅游空间结构和市场等方面。关
于县域旅游的概念,樊贞和周冬梅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进行论述,认为县域经济是
指发生在县域这一特定空间的旅游活动及其旅游经济关系的总和。张金梅从产业
链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县域旅游是县级行政单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旅游带
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经济产业链和经济体系。县域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县
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促进了县域旅游的发展。
1.3 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关系
纵观上述学者对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研究,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全域旅游为县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理念指导。县域旅游的发展并不是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或旅游服务等某一环节的独立发展,也不是这几个环节的简单“加法”,
而应是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全域发展”。(2)县域旅游是全域旅游的最好实践。相对其它区域而言,县域地域范围小,由行政区划分隔所造成的发展阻力小,有
利于协调区域内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对整个县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进
行统一掌控,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全域旅游所蕴含的全新发展理念。
2 六合区旅游发展特征与问题
2.1 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旅游发展水平和品质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六合区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加大休闲旅
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六合区的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全区以山水、生态、人文、美食等资源为依托,建成了长江渔村、大泉人家、雨花石坊、茶香平山、石林画苑、茉莉花乡等首批6个茉莉花园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扶持打造了竹镇、
金牛湖、龙袍等特色旅游街镇和大泉村、长江社区特色旅游专业村,进一步提升
了乡村旅游点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强化游客中心和旅游厕所等功能和服务配套,不断改善景区及周边环境。完成了六合区内首批40 多块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
重点景区旅游交通标志牌安装工作,方便了游客出行,提升了六合区的旅游交通
环境和形象。
2.2 龙头项目数量少,规模效应未形成
旅游业发展优势不够明显,缺乏较大影响力的精品龙头旅游企业和“拳头”旅
游产品。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4A级景区1家(金牛湖风景区),3A级景区2家(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平山森林公园),2A级景区3家(国家地质公园桂子山景区、瓜埠山景区、灵岩山景区),在南京全市5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中占比
仅为10.9%。2015年南京全市A级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0847万人次,年
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点)有16个,而六合全区仅金牛湖风景区一家
国家A 级景区年旅游接待人数在100万人次左右,全区其它国家A级景区仍存在
知名度不高、接待人数有限等问题。
2.3 产品开发还不深,发展动力仍较弱
旅游开发基本为山水生态资源型景区,文化仅体现为资源点的展示层面,民
俗风情旅游资源项目较少。发展动力以及规划设计不到位,未能很好地把握旅游
发展趋势,既未对传统优势资源进行二次深度开发,传统景区风光不再,也未能
开发新的时尚产品,且景点散、规模小、设施陈旧、配套差,金字招牌的资源并
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核心产品和品牌,旅游产品气质模糊,未能给游客留
下深刻印象,从而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性卖点。
2.4 产业融合度较低,发展质量还不高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较低,旅游的发展带动效应不明显。观光旅游占
绝大比重,休闲度假、商务活动、会议旅游等占比较小,业态形式单一,旅游产
业链较短,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较低,旅游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多数景区景点的软、硬件核心要素还不完善,尤其是必不可少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配套建设和旅游景观的包装打造相对滞后,与游客需求还存在差距。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公共服务功能性不强,旅游综合发展质量与水平还
不高。
3 全域旅游视角下六合区旅游发展思路
3.1 全域统筹
以全域旅游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提升六合全域旅游产业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主线,以扩容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为载体,以全域旅游要素供给为保障,系统构
筑六合全域旅游新格局。以“山”为核心,以“水”为延伸、以“城”为依托,通过旅
游载体,有机整合要素资源,激活资源潜力,实行联动发展。以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加快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乡村休闲游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实
施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倍增”计划。创建乡村特色小镇,融合产业、旅游、文化、
社区等多种功能,构筑产业活力生态圈。创建政府引导下的全民参与机制,实现“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体系覆盖、全社会参与”的六合旅游发展新格局。
3.2生态优先
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理念,遵循生态等级开发,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促
进六合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均衡。积极推进以优势生态资源和优势区位为依托
的旅游景区建设,围绕重点景区配套建设完善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依托“江湖山河”生态资源禀赋,建设满足生态环保要求、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健全资源利用回收体系,构建
循环型产业链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排污权
交易等制度。围绕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
过程,最终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