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平坦及复杂地形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平坦及复杂地形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在宏观选址选定的小区域中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分布位置,以便使整个风电场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平坦地形的主要特征是3~5km范围内,地势高差均小于60m,同时最大坡度不超过3°。
上述条件比较典型,一般认为满足如下条件可作为平坦地形:风电场范围2km内没有大的山丘、山脉或者悬崖之类的地形;沿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上没有明显的地形、地物障碍等。
图1 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风电场选址,风机布置比较简单,只需考虑地面粗糙度和上下游的障碍物。
但测风塔安装时应该设在最能代表风电场风资源
的位置上。
避免周围有障碍物,特别是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在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的位置安装,如在防护林、防台林中安装测风塔,应在树林高10m以上。
平坦地形布置风力发电机组时必须避开障碍物的尾流区;在上风向和障碍物的外侧会造成湍流涡动区,在风机排布时也需要注意;平坦地形平均风速会因为障碍物的多少和大小相应变化,此时地面影响必须严格考虑。
图2 平坦地形风机布置
复杂地形一般指隆升地形,如山脊、山丘、山梁,及低凹地形,如山谷、盆地等。
图3复杂地形
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1.山脊应尽可能处于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位置,而且山前距高山较远或无高大山脊;
2.山尖不要很平坦,且上升坡度到山顶应是尽可能连续;
3.陡峭山脊的风速提高与平地相比随高度提升会很快下降;
4.在山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与平地比较加速作用低,且随高度的增加会很快消失;
5.风电场邻近地形对气流结构有一定影响。
图4 复杂地形风机布置。
风电场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

风电场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一、风电场资源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风电场的建设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布局风电机组,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风电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风电场的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对风电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风电资源主要包括风速、风能密度、风向等参数。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流经过某点的水平距离,通常用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表示。
风能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风能总量,通常用瓦特/平方米(W/m2)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常用12方位表示。
这些参数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风电机组的出力和发电效率。
在进行风电场资源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理、气候、地形等因素。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风速较大,但风能密度较低;在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强烈,地面受热迅速,风速较小,但风能密度较高。
因此,在选址时,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最佳的风电场布局方案。
二、风电场微观选址在风电场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进行详细探讨。
微观选址主要涉及到风电机组的数量、布局方式、输电线路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风电机组数量的选择:风电机组的数量应根据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需求以及当地的电力市场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风电机组的数量越多,年发电量越高,但投资成本也相应增加。
因此,在确定风电机组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性。
2. 风电机组布局方式:风电机组的布局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布局是指所有风电机组都安装在同一区域内,这种方式可以简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管理,降低投资成本。
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过剩,影响电网稳定性。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风电场选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风电场的选址则是决定风力发电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那么,风电场选址到底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呢?首先,风资源的评估是重中之重。
风电场选址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风况良好的区域。
这需要对当地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等数据进行长期、详细的观测和分析。
一般来说,年平均风速较高、风功率密度较大的地区更适合建设风电场。
而且,风向的稳定性也很重要,稳定的风向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获取准确的风资源数据,通常会采用设立测风塔、利用卫星数据以及参考附近已有的气象站数据等方法。
其次,地形地貌对风电场选址有着显著的影响。
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会对风产生不同的加速、阻挡和转向作用。
例如,在开阔的平原地区,风的流动相对较为顺畅,风速可能较为均匀;而在山谷、山口等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风可能会加速,从而形成较好的风资源。
但同时,复杂的地形也可能增加施工和运维的难度与成本。
此外,海拔高度也会对风况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越高,风速越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可能存在的低温、低氧等不利环境条件。
土地利用和规划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因此要确保选址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占用耕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
同时,还要考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确保能够顺利获取土地用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
在一些地区,还需要考虑与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避免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电网接入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风电场发出的电能需要接入电网才能输送到用户端。
因此,选址要靠近现有的电网设施,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和电能损耗。
同时,要考虑当地电网的容量和稳定性,确保风电场的接入不会对电网造成过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电网接入条件不理想,可能需要对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这将增加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周期。
风电场选址问题分析

进行一票否决性拓扑处理 ,将提出~票否决因
素的海域划分为 n个子区域(可称为期望海域)
,那么通过权重法便可得出每个期望海域的综
合赋分值F(fi ,xi )期望海域综合赋分公式如下:
n
fi xi
F(fi ,xi )
i 1 n
fi
i 1
式中fi —— 为期望海域的综合因子权重系数;
x i —— 为期望海域的综合因子指标赋分。
4、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应避开地震带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 地区;应避开平均风速较低的地形和地貌,如:盆地和森林等 粗糙度较大的地区。
5、其他因素:结合国家风电发展规划和各项基本要求,应尽可能 的在西北、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大规模开发风电;尽量 远离居民以减少噪声污染;要避开自然保护区、少占用耕地和 破坏森林;还要考虑各类极端天气情况。
2、风电场微观选址:在宏观选址的得到的小区域内,确 定每台风机的位置,以使整个风电场获得最大年发电 量。
注:对于选址问题,目前在国际上有两款比较流行的软 件:
1、丹麦的风能资源评估软件WASP; 2、英国的风电场优化设计软件WindFarmer。
宏观选址主要因素
1、风电资源:能源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是建设风电场的基 本条件。应尽量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场址选择步骤
1、选择有利的地形; 2、对地形进行分析筛选(风资源丰富与否、相关法律和
政策); 3、确定可能的建厂地点; 4、对建厂地点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 5、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终的建厂地。
风电场选址涉及的内容
1、风电场宏观选址:对一个较大地区进行综合评估,选 择出一个风能资源丰富、且最有利用价值的小区域的 过程。
根据制约因素对海上风电场选址的影响程度,将所有 约束因素划分技术否决因素和技术评分因素两类。技术否 决因素表示该地方禁止建设海上风电场,而技术评分因素 则用于加权评级以综合评估海上风电场场址。由此,拓扑 优化选址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次拓扑优化选址和二次拓 扑优化选址。
风电场微观选址需要注意的问题

风电场微观选址需要注意的问题摘要各种地形条件下微观选址需要注意的事项。
平坦地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排布方式降低风电场的整体尾流,如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提高风电场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关键词微观选址;平坦地形;复杂地形;尾流;发电量引言:风电场微观选址地形条件基本分为简单地形条件和复杂地形条件,其各自微观选址所需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简单地形如:我国的甘肃酒泉地区、新疆达坂城地区等,像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尾流影响整个风电场的发电量,同时单机尾流过大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长期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优化布置风电场时需要整体考虑排布问题,使整个风电场的尾流最小,发电量达到最大化;复杂地形条件如:我国东北地区,像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微观选址应综合考虑发电量、道路、尾流、湍流、机组吊装等技术指标。
关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风电场微观选址,需注意问题如下:一、风资源计算软件的选择目前计算风电场年发电量的主流软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性模型下的软件,如WAsP、Windfarmer和Windpro等;另一类是基于CFD模型下的软件,如Windsim和美迪顺风WT等软件;计算简单地形条件下的发电量,基于线性模型下的软件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的风况;当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时,如当坡度大于17度时,风刮过坡顶时会存在气流分离现象,基于线性模型下的软件不能完全反应该风况,直接导致发电量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最大误差甚至达到30%;基于CFD模型下的软件能很好的反应该风况气流分离现象,电量计算误差相对较小。
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应选择适合该地形条件下的软件模型计算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各技术指标。
二、风资源计算软件的使用(一)数字化地图一般条件下均无已数字化的测量地形图,一般方法:把购买的1:5万的地形图扫描后,人工数字化;由于各工程师的操作方法各异,可能导致部分数字化等高线与实际位置误差较大,导致建模失败。
故在处理地图时务必选择最佳的办法来保证自己数字化地图的准确性。
五、风电场微观选址规定

风电厂微观选址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风电场宏观选址行为,减少由于微观选址失误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约束设计咨询单位宏观选址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的说明1。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微观选址就是确定每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具体位置.2。
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造价、安装条件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3。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在风功率密度高点布机:产能最大化,设计最简单,风能好的地形2)尽量集中布置。
减少风电场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在同样土地面积上尽量布置更多的风机.减少电缆和场内道路的长度,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厂内线损。
3)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的影响,尾流损失平均不大于6%,单机不大于8%。
4)满足风机运输和安装条件机位附近要有足够的场地能够作业和摆放叶片塔筒,道路有足够的坡度、宽度和转弯半径使运输机械能够到达所选机位。
5)视觉上尽量美观二、工作标准和流程1。
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界线,保证微观选址范围在政府规划的开发范围内。
2.结合地形、地标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
3。
根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和风电场的风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布置方案,并用软件对个方案进行优化。
4.对各方案的发电量、尾流影响、投资差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确定布置方案,绘制风电机组布置图.5.到现场详细踏勘每个布机位置,与风机布置图进行复核,检查机位是否有颠覆性因素,最后确定最终布机方案.。
山地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

山地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清洁能源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山地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山地风电场的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对于风电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一、微观选址目的微观选址是针对风电机组的选址,以选择最合适的位置来布局风电机组。
微观选址的目的是寻找符合风机机组要求的地形地貌条件,选择具有最佳风能资源的位置,为风电场的布局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确保风机机组在运行期间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
二、微观选址方法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包括以下几步:1. 宏观选址:首先在山地地形地貌数据、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可行区域,即宏观选址。
2. 选择资源:在可行区域内,根据风电机组的载荷和轮廓尺寸,选择可用的场址和风能资源,对这些场址进行评估。
3. 单个风机站选址: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对于单个风机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建设成本、设备运行成本、电价等因素,选择最优的风机站选址。
4. 风电场布局:在确定了风机站的选址之后,需要对风机站进行布局,并针对风机的不同方位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微观选址要素在进行微观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 地貌条件:影响风能资源的主要因素,山地地形的地貌特点对风力有很大影响。
2. 气候条件:包括气温、湿度、大气层压强度和风速等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有很大影响。
3. 地质条件:主要通过确定地质构造,选择具有稳定平台的地方,确保风机的基础设施安全稳定。
4. 社会经济环境:风电场建设需要考虑安全、环保、以及能源电价等因素。
综上所述,山地风电场的微观选址技术规程是建设清洁能源的重要参考指南。
通过良好的微观选址,可以让风电场达到最佳的发电效果和安全性。
【规划】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关键字】规划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2010-9-291.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微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微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s,有效风速小时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
五、风电场微观选址规定

风电厂微观选址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风电场宏观选址行为,减少由于微观选址失误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约束设计咨询单位宏观选址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的说明
1.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
微观选址就是确定每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具
体位置。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造价、安装条件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在风功率密度高点布机:产能最大化,设计最简单,风能好的地形
2)尽量集中布置。
减少风电场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在同样土地面积上尽量布置更多的风机。
减少电缆和场内道路的长度,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厂内线损。
3)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的影响,尾流损失平均不大于6%,单机不大于8%。
4)满足风机运输和安装条件
机位附近要有足够的场地能够作业和摆放叶片塔筒,道路有足够的坡度、宽度和转弯半径使运输机械能够到达所选机位。
5)视觉上尽量美观
二、工作标准和流程
1.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界线,保证微观选址范围在政府规划的开发范围内。
2.结合地形、地标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
3.根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和风电场的风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布置方案,并用软件对个方案进行优化。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1. 简介风电场是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设施。
选址是建设风电场的重要环节,对于风电场的运营和发电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观选址的角度,介绍风电场选址的步骤和考虑因素,以期为风电场选址提供指导。
2. 选址步骤2.1. 收集地理信息在进行风电场选址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地理信息。
这包括风能资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风能资源数据能够提供不同地区的风能潜力,以便进行初步筛选。
地形地貌数据可以帮助识别合适的地区,例如平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土地利用数据可以提供用于风电场建设的可用土地的信息。
2.2. 评估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是风电场选址的核心步骤之一。
通过利用风能测量设备,收集风速、风向等数据,并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根据风能评估结果,可以确定哪些地区的风能资源更为丰富,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2.3. 确定电网接入条件风电场的发电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因此电网接入条件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需要评估电网的输电能力、电网的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成本等因素。
只有当电网接入条件满足要求时,才能进行风电场建设。
2.4. 考虑环境因素风电场建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这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等。
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5. 综合评估和选择根据以上步骤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电网接入条件、环境因素等各个因素,并根据优先级制定一个评估模型。
通过评估模型,对各个候选选址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最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微观选址。
3. 考虑因素3.1.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是选择风电场选址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需要考虑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因素,评估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
3.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平坦的地区和高海拔地区通常更适合建设风电场,因此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对风能资源的影响。
提高风电场效率微观选址定乾坤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10)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糸统重大科研成果科123•信息之窗!【新能源发电系列科普】提高风电场效率微观选址定乾坤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科普团队我丰富的风能资源,风能的利用在我悠久的历史。
,适用风速地区的叶片、高轮毂、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发展迅速,风发电机在越来越大,叶片也变越来越长,对风发电机组尾特性的理,因此越来越重要,对风电场的微观选址也提出了更高的。
如何找到风电场的最佳排布,的发电效益,成为当今人员们重点关注和攻克的难题。
什么是风力发电机组尾,尾:微观选址有怎样的不,我的科技人员乂是如何攻克关的?下面让小编为你们介绍。
尾流的定义风力发电机组从风中吸收能量发电,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风风力发电机,能量比了。
因此,风发电机是在后面形成风影,即尾流,船 在水面上形成的尾流。
图1丹麦Horns Rev的海上风电场图1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尾流—#—#大成的大型风电机组时,其能量被机组吸,在机气的能量变小。
更重要的是,在和叶轮相互用后,会成更强更多的,不是一个平稳向前的,在的叶轮后,整个气流的增加,方更为。
如个机组处于另一个机组的尾流之中,不仅是可吸收的能量变少,更多的是尾流紊流带来的额外载荷。
风电机组尾流结构如图2所,风发电机组尾流的结构'多个区域,风电机的尾流可以分为近尾流域和远尾域。
每个的长度取风轮直径的大小,同时还与、风速和大气稳关。
来流风近尾流远尾流图2风电机组尾流结构尾流对风电场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在风电场中许多风力机布置在一起,风力机将处风力机的尾场中。
尾流对风电场会造成许多不-1)尾场的构会风机的载,使风力机的性能受到,输小,整个风电场总的输到;2)风机尾迹场是以为的。
风轮叶片•信息之窗!智能电网与新能'发电)统重,科研成果科123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10)的结构参数、失速延迟、动态失速、塔影效应等都会影响到风力机的尾迹流动。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摘要】随着世界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一次能源的逐渐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越来越重视。
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世界技术最成熟、最环保、最具大规模和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正以每年1000万千瓦的装机增长,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可观,因此风电场选址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风电场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前言理论上风资源丰富、风向稳定、风能分布集中、破坏性风速较小的风场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是一个理想的风电场,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但实际上好多风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往往受到接入电网、地质、地形、交通运输、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围观两方面入手,简单介绍风电场选址及风机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
1 风电场宏观选址风电场的宏观选址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对形成风的各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交通运输、接入系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风资源较好,具备装机条件的风场。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整个风电场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风资源:风资源是风场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风资源,一切都是空谈,良好的风资源才能提高整个风场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2级及以上的区域具有开发价值。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在3~25m/s风速区间可以进行发电,小于3m/s风速风机叶片虽然有转动但是机组仅做无用功,大于25m/s时,为考虑风机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停机。
(2)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
分为: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沼泽等。
地貌分八种: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等。
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
对于内陆风电场,风资源较好的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地形、地貌。
(3)工程地质:风电机组基础位置最好是承载力强的基岩、密实的壤土或者粘土等。
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减少风机基础的处理量,减少工程造价。
(4)交通条件: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和海岛等,必须拓宽现有的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大部件运输,其中有些部件的长度可能超过30米。
风电场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培训课件

•
33
风电场宏观选址
方法步骤
2、风能资源测量 经过至少1年的测量,数据有效数据完整率达到90%以上,即可进入下一步: 场址比选。
•
34
风电场宏观选址
方法步骤
3、场址比选 根据DL/T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应比较 以下内容:风能资源和相关气象条件、地形和交通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接入系统 条件。
•
24
风电场宏观选址
方法步骤
1、备选场址的确定 从地形图上可以判别发生较高平均风速的典型特 征是:
-走向和主风向平行的隘口和峡谷;
-高原和台地;
-比较突出的山脊和山峰;
-海岸;
-岛屿的迎风和侧风角。
•
25
风电场宏观选址
方法步骤
1、备选场址的确定 为了核实场址条件,应该尽快组织对场址的实地考 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风能的大小,同时至少包括:
•
12
风电场宏观选址
基本原则
地质情况
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所选定场地的土质情况,如是 否适合深度挖掘(塌方、出水等)、房屋建设施工、风 力发电机组施工等,要有能详细反映该地区水文地质条 件的资料并依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评定
风电机组基础的位置持力层的岩层或土层应厚度较 大、变化较小、土质均匀、承载力能满足风电机机组基 础的要求,最好是承载力强的基岩、密实的壤土或黏土 等,并要求地下水位低,地震烈度小
?11风电场宏观选址?基本原则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港口公路铁路等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海滩和海岛等大多数场址需要拓宽现有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设备的运输在风电场选址时应了解候选风场周围交通运输情况对风资源相似的场址尽量选择那些离已有公路较近对外交通方便的场址以利于减少道路的投资?12风电场宏观选址?基本原则5地理及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安全地理位置要远离强地震带火山频繁爆发区洪涝灾害区以及具有考古意义及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考虑空气密度的影响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风电场对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如运行噪声及叶片飞出伤人等应使居民区的噪声小于45dba大型风电场应远离居住区至少500m?13风电场宏观选址?基本原则地质情况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所选定场地的土质情况如是否适合深度挖掘塌方出水等房屋建设施工风力发电机组施工等要有能详细反映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资料并依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评定风电机组基础的位置持力层的岩层或土层应厚度较大变化较小土质均匀承载力能满足风电机机组基础的要求最好是承载力强的基岩密实的壤土或黏土等并要求地下水位低地震烈度小?14风电场宏观选址?基本原则6地形条件地形因素要考虑风电场址区域的复杂程度场址地形单一则对风的干扰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较好状态反之地形复杂多变产生扰流现象严重对风力发电机组出力及安全运行均不利风电场最好在平坦地形建设平坦地形
浅谈风电场微观选址

浅谈风电场微观选址随着国内风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微观选址作为风电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
微观选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风电场日后的收益情况。
微观选址做的好,场内风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道路及线路方案经济合理,风电场的收益必然超出预计;反之,风资源被浪费,道路及线路方案成本增加,收益上无疑会大打折扣。
微观选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方案阶段,现场踏勘阶段,方案敲定阶段。
各阶段的工作之前在往期的分享中已经介绍过,今天小编梳理了一下,进行了汇总,将微观选址的整个过程一次性分享给大家。
一、初步方案阶段首先,我们来谈谈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工作开展的条件。
1、风电场可研阶段工作完成;2、风电场测绘工作完成;3、风电场测风工作完成;4、风机招标工作完成。
上述条件具备后,我们就可以开展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的工作了。
其次,我们来说说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所需收集的资料。
1、可研报告审定稿;2、1:2000测绘图;3、风电场内测风塔信息及测风数据(满一年),气象站信息及测风同期、长期测风数据;4、定标风机机型资料,风机运输规范。
5、职能部门要求、地方区域性特殊要求。
上述资料收集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微观选址初步方案的设计工作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所做的实际工作。
初步方案阶段的工作主要由资源/发电量、总图/道路、线路人员来完成。
1、资源/发电量资源/发电量人员首先根据收集到的测风塔测风数据、气象站测风同期及长期数据进行风资源分析,得出风资源评价结论(至少完整一年的代表年数据,包含风速、风功率密度等)。
然后根据收集到的1:2000测绘图、资源专业提供的风资源评价结论以及职能部门要求、地方区域性特殊要求,例如不能占用林地等,在测绘图的基础上完成风电机组布置并进行发电量计算。
最终综合考虑风机点位的建设条件,确定正选及备选机位的初步方案。
2、总图/道路总图/道路人员在资源/发电量人员提供的风机布点图的基础上,根据定标风机机型资料及风机运输规范进行吊装平台及场内道路路径初步方案的设计。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能资源丰富:选址区域应具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一般要求风速在6米/秒以上,并且风向稳定。
同时,应考虑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
2.地形适宜:风电场应建在地形平坦、风向畅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同时,应考虑地形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可靠。
3.避开危险区域:选址区域应避开危险的自然灾害区域,如山洪、泥石流、地震等区域。
同时,也应避开高压线、通信线路、军事设施等特殊区域。
4.考虑环境保护:风电场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应选择对鸟类、昆虫等生物影响较小的区域,同时应考虑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交通方便:选址区域应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以便于设备运输和人员往来。
同时,应考虑未来交通状况的变化,确保风电场建设完成后交通状况良好。
6.电网接入方便:风电场应选择电网接入方便的区域,以便于将电力输送到电力系统中。
应考虑电网的布局、电压等级、输电容量等因素。
7.经济合理: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应考虑风电场建设的经济性。
应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生命周期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8.土地使用合适:选址区域应具有合适的土地使用条件,包括土地性质、使用权归属、征地费用等因素。
应确保风电场建设在使用土地方面合法合规,并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9.水资源充足:对于需要冷却系统的风电场,应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确保水资源充足并且易于获取。
同时,应考虑水资源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0.社区支持:风电场建设应得到当地社区的支持和认可。
应与当地政府、居民、企业等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风电场建设顺利进行。
11.政策支持:应了解当地政府对风电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包括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
同时,应了解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要求。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一)电气专业(从发电量计算的角度出发):1、首先应考虑发电量的优劣,高程尽量高;但在山地布置风机时,有时为了在同一个山上尽量多的布置风机,可能会放弃一个最高点而选择两个相对高点。
2、风力发电机组成排布置时应垂直于主导风能方向排列,前后两排交错布置。
3、尽量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风电机组之间行、列距的要求,在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行距)5~9倍风轮直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列距)3~5倍风轮直径;山地地形取较小值,平原地形取较大值;在复杂的山区地形中,经计算尾流系数及湍流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不完全按照这个距离要求。
4、考虑风机集电线路,尽量使为单台风机设置的集电线路不要太长。
单台风机距离其他风机较远时,需考虑技术经济比较。
5、目前情况下,风机湍流系数需要由风机厂家进行核算。
(二)结构专业1、风机所需安装平台为约为40m*45m,为临时征地,微观选址时应注意风机坐标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不一定是现有的,无平台时主要是考虑施工量的大小),风机基础直径约为20m,为永久征地,选址时应注意尽量考虑减小二者的施工量;2、风机位置附近是否有深坑、深沟或废弃的采石场或矿坑,是否会影响风机基础结构安全;风机附近有悬崖时,应使风机尽量远离悬崖以保证基础安全以及减少风机湍流。
注意风机所在的山上是否有较大的山洞(比如抗战时期解放军挖的仓库等),如果有,应考虑风机基础灌浆是否会受到影响。
(三)总交专业1、大致了解风场周边及风场内现有道路情况,并在图中予以标记;微观选址时,一般提前选好路径(通过GOOGLE EARTH或咨询当地百姓),能开车上山的尽量开车去,以检查相关道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2、风机位置应尽量不要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以便于满足风机厂家运输对最大坡度的要求。
3、风电场道路的要求(国电联合动力):路面宽度5m,路肩宽度1m;最大坡度不超过6%,坡长限制为300m;道路转弯处的转弯半径大于50m;道路外6m内不得有不可移动的障碍物。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的探讨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的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2012年第22卷第17期近年来,我国风电事业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至2010年,除台湾省外其他地区共新增风电装机18.93GW,保持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的排名;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G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根据业内专家估计,到2015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会达到100GW~150GW。
风电项目施工周期比较短,新建项目工期一般按9个月考虑,扩建项目工期一般按6个月考虑,时间都比较紧张。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是根据风电场风资源分布图结合各项限制条件确认每台风机的机位,满足业主和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使整个风电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微观选址工作进展顺利与否对整个工程工期影响很大,而微观选址前期工作准备是否充分对整个微观选址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前期工作尤为重要。
1资料收集(1)项目规划审定的结论及预可行性研究成果。
(2)收集附近长期测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长期测站基本情况(位置、高程、周围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现状和变迁、资料记录、仪器(变更)、测风仪位置变化的时间和位置),收集长期测站近30年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历年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以及与风电场现场测站测风同期完整年逐时风速、风向、气温资料,自记与自动观测对比逐月平均风速资料。
(3)收集风电场处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收集的有效数据完整率应大于90%。
(4)风电场工程所在地的地区土地利用的规划(包括规划图与现状图)。
(5)收集风电场工程所在地文物、军事设施、自然保护区、矿产等敏感区资料。
(6)如果风电场工程位于两省、县交界处,应收集两县分界线坐标或在分界处布置风机后请业主复核;相邻风电场应收集其设计资料、风机坐标,避免冲突和互相干扰。
(7)收集风电场边界及其外延10km范围内1∶50000地形图、风电场边界及其外延1km~2km范围内1∶10000或1∶5000地形图,升压站部分1∶2000地形图。
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

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摘要:作为我国节能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关键环节,风电场不仅进行风力发电,也是提升我国电力输送能力、居民用电水平的关键条件。
而在针对风电场进行微观选址时则需要考虑居民、地形等众多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风电场建设水平,本文针对风电场微观选址过程中风机位置的选择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就总图运输设计优化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风电场;微观选址;风机布置;设计优化一、风电场微观选址布置风机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风机位置与居民居住区域之间的间距首先,风机整体体积较大,且叶片等机械部件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例如典型风机声强平均值在100dB(A)左右,在风机500m范围左右内的噪音为37 dB(A)左右,虽小于相关噪声标准,但由于其噪音仍旧较高,因此如果风机位置距离居住区较近则极易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微观选址和风机位置布置时,通常将风机设置在山区、草原、海岛等远离居民区的区域内。
其次,风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电磁辐射,虽然该电磁辐射强度较低,但如果该风机的位置距离居民区域较近,则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且风机在运转产生的电磁波会对居民生活电器产生一定干扰,例如电视、地区内部无线电等,因此在确定风机位置时,需要将其设置在居民区远距离之外的区域内,通常情况下,要求风机的发电机位置与居民居住区域的距离超过50m。
2.风机位置与地形、地质环境之间的问题第一,在选择风机位置时应及时考虑风电场所处的地形环境。
部分地区的风电场会设置在平原区域内,小部分风电场会设置在山区内,而在选址时则需要对其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地形条件加以考虑。
如部分地区内地势较为平坦,但周边树木较多,而一旦将风机设置在该区域内,则需要通过伐木为风机提供设立位置,如此一来一方面对我国绿化覆盖率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伐木等工作也会增加一部分投资成本,导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反而增加选址劣势。
因此,在选址时还要注意周边,不可将风机设置在军事、居民或森林区域内,而在滩涂环境内则切记不可将风机设置在池塘周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一)电气专业(从发电量计算的角度出发):
1、首先应考虑发电量的优劣,高程尽量高;但在山地布置风机时,有时为了在同一个山上尽量多的布置风机,可能会放弃一个最高点而选择两个相对高点。
2、风力发电机组成排布置时应垂直于主导风能方向排列,前后两排交错布置。
3、尽量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风电机组之间行、列距的要求,在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行距)5~9倍风轮直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列距)3~5倍风轮直径;山地地形取较小值,平原地形取较大值;在复杂的山区地形中,经计算尾流系数及湍流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不完全按照这个距离要求。
4、考虑风机集电线路,尽量使为单台风机设置的集电线路不要太长。
单台风机距离其他风机较远时,需考虑技术经济比较。
5、目前情况下,风机湍流系数需要由风机厂家进行核算。
(二)结构专业
1、风机所需安装平台为约为40m*45m,为临时征地,微观选址时应注意风机坐标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不一定是现有的,无平台时主要是考虑施工量的大小),风机基础直径约为20m,为永久征地,选址时应注意尽量考虑减小二者的施工量;
2、风机位置附近是否有深坑、深沟或废弃的采石场或矿坑,是否会
影响风机基础结构安全;风机附近有悬崖时,应使风机尽量远离悬崖以保证基础安全以及减少风机湍流。
注意风机所在的山上是否有较大的山洞(比如抗战时期解放军挖的仓库等),如果有,应考虑风机基础灌浆是否会受到影响。
(三)总交专业
1、大致了解风场周边及风场内现有道路情况,并在图中予以标记;微观选址时,一般提前选好路径(通过GOOGLE EARTH或咨询当地百姓),能开车上山的尽量开车去,以检查相关道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2、风机位置应尽量不要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以便于满足风机厂家运输对最大坡度的要求。
3、风电场道路的要求(国电联合动力):路面宽度5m,路肩宽度1m;最大坡度不超过6%,坡长限制为300m;道路转弯处的转弯半径大于50m;道路外6m内不得有不可移动的障碍物。
如果吊装公司提出更高要求的,需满足吊装公司要求。
(四)其它注意事项:
1、风机与附近村庄的距离,根据项目申请报告,按环保要求,距声源200m处,噪声声级可衰减到国家标准(45dB)以内,此距离即为距村庄的最小距离(单个的民房及养殖大棚不在此范围内,具体影响应向业主说明并得到其确认)。
2、风机附近是否有营运中的炸药库、采石场等其它影响风机基础及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安全的设施。
线路结构一般要求炸药库和采石场的
爆炸不会影响到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安全,故风机及集电线路与上述危险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300米。
如果炸药库存量较大,需按规程增大距离。
3、风机及其运输道路、集电线路应尽量躲避开耕地、坟墓、成片的果林等。
当风机坐标位于农田中时,需确认是否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内不能布置风机。
4、微观选址时应对每处坐标的选址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注意:如果以上原则有拿不准的地方,比如工程量偏大等,需业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