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讲义第八章
2021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第八章复习资料
![2021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第八章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62b67e284ac850ac024280.png)
2021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第八章复习资料第八章: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一、企业使命决策1、企业使命及其决策内容企业使命的概念:企业使命是指企业的性质、经营的目的、经营任务和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
企业使命的内容包罗(简答题)(1)关于企业的性质的确定(企业市场定位)。
(2)关于企业成长标的目的的选择(现有经营领域和市场与未来经营领域和市场组合)。
(3)关于经营目的的确定(保存、发展、盈利)。
(4)关于经营哲学的选择。
经营哲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特有的基本信念、价值不雅念和行为准则。
(5)企业经营方针的选择。
企业经营方针的概念: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指导方略和行动方针。
(6)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
2、企业使命决策(单选题)(1)企业坚持原有使命的决策。
(2)扩大原有使命的决策。
(3)改变原有使命的决策。
3、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简答题、多选)(1)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2)市场需求。
(3)竞争态势。
(4)企业实力。
二、企业战略目标决策企业战略目标——把企业经营的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该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必然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由四类目标组成:A、发展性目标;B、效益性目标;C、竞争性目标;D、利益性目标。
战略目标决策主要包罗:1、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2、重点战略目标的选择。
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企业总体战略分类总体战略——企业在对表里环境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企业实力、國家政策、资源状况和社会要求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指导全局性长远性的发展谋划和方略。
1、按企业经营事业范围不同划分(1)单一化经营战略方案(2)多样化经营战略方案2、按企业经营态势划分(1)发展型战略(以现有基础为出发点,向更高层次发展)(2)不变型战略(维持现有水平)(3)紧缩型战略3、按企业经营空间不同划分(1)本地化经营战略方案(2)地区化经营战略方案(3)区域化经营战略方案(4)全国化经营战略方案(5)国际区域化经营战略方案(6)全球化经营战略方案4、按本钱流动、重组、形态不同来划分(1)本钱流动战略方案(单选题)①本钱纵向流动战略方案(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②本钱横向流动战略方案③多向多样化流动战略方案④复合多样化流动战略方案(2)企业本钱重组战略方案①企业重组战略战略(企业自身发展壮大重组,合并性重组)②资产重组战略(企业各种形态本钱、资产数量比例之间优化)③产权重组战略(产权结构多元化)(3)企业本钱形态战略方案①有形本钱经营战略②无形本钱经营战略二、企业总体战略决策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能有一个总体经营战略,即企业只能从对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某一种分类中,从若干个总体战略中,选择出一个满意的总体战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从综合的角度,制定出一个带综合性的总体战略。
企业管理概论讲义
![企业管理概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10c7c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c.png)
企业管理概论讲义第一章企业的本质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按使用资源分为: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简单综合型、简单专业化企业、多元专业化企业、跨行业综合型企业市场体系:商品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按运用主体技术不同:传统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按生产工艺特点分: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提取型企业的二重性是指:同A、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属性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结构相联系的特殊属性现代工业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的区别在于:经营方向和技术基础不同现代工业企业的特征有:C、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D、并系统的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E、劳动分工精细,F、协作关系复杂、严密H、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与比例性I、生产社会化程度高,J、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10、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主要原因是:A、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B、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12、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13、企业租赁方式有:一个承租、2~5人合租、全员承租、企业法人承租14、租赁经营与承办经营的区别:承租方必须提供财产担保承租方向出租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承租方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5、在租赁方式中,承租方实现的利润在依法纳税后,余部分分为四个部分:A、承租方的收入B、企业的发展基金C、职工集体福利D、职工奖励基金16、上述A不应该超过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17、企业组织形式按财产构成方式分:个人业主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18、个人业主企业的优点:开业与歇业手续简便,产权转让灵活业主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决策快、指挥快,对市场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产权关系简单清楚缺点:A、受偿债能力限制,不易取得高额贷款,难以从事规模较大的工商业活动B、承受市场冲击的能力弱19、公司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两合公司20、从国外情况看,公司制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多数21、在现代经济中,公司制是最适合大中型企业的组织形式22、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今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组织形式23、按内部分工协作和外部的社会联系方式分:单厂型、总厂型、专业公司、联合公司、企业联合体24、企业联合体有:生产联合体、销售联合体、生产经营联合体、科研联合体25、在计划经济下,我们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有:A、产权关系模糊B、投资主体单一C、企业资产呆滞D、政企职责不分经济效益不佳26、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企特征的。
(完整版)2020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00144(串讲2)
![(完整版)2020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00144(串讲2)](https://img.taocdn.com/s3/m/a1339f8416fc700abb68fc95.png)
三、冲刺复习注意事项 •1、利用好真题(最有参考价值:2019.04/2019.10) •2、熟悉教材和本人讲义(结合真题) •3、自己整理教材框架 •4、不忘初心、树立信心、保持恒心 •5、制定好冲刺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6、考试时卷面写满,不要留白。
第七章 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的含义 [一般了解] P197. 2、营销观念的演变 P198-200. (1)生产观念(“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 ) [2018.04单选题]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 (5)社会营销观念[2018.10单选题] 如:空调制造企业在空调遥控器上印有“设定为26度, 地球感谢您”体现的就是社会营销观念。
第八章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5、企业运营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一般了解] 6、生产计划 (1)综合生产计划 (2)主生产计划(MPS)[2019.04计算题] P237表8-6. (3)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主生产计划、物料 清单、库存状态文件。 7、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 )、企业资源计划(ERP) 、适时生产方式(JIT)[2019.04单选题].
第七章 市场营销 12、市场营销新谋略。[2018.10案例分析题]P216-220.
(1)整合营销。
(2)网络营销。
①微博营销
②微信营销
③病毒营销
(3)精准营销。
第七章 市场营销 本章考情概括: 一般2个单选题。 可能出现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重点关注:1、市场细 分的标准。2、有效市场细分的特征。3、企业主要的市 场定位。4、市场营销组合理论。5、市场营销新谋略。 6、品牌的四个特质。 本章尤其要注意很可能出现案例分析题。
第八章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8、供应链含义及其特点、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P245-247. [一般了解] 9、物料概述和典型物流活动的管理。 [一般了解] 10、库存按用途分类:经常性库存、安全库存[2015单 选]、季节性库存。 11、有关库存控制的几个概念。 P254 (1)订购(货)点 [2019.10单选题] (2)订购批量 (3)订购周期 (4)进货周期
2020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00144(串讲2)
![2020年自考企业管理概论-00144(串讲2)](https://img.taocdn.com/s3/m/d203fe9d7f1922791688e858.png)
第八章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12、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1)定量库存控制法。 (2)定期库存控制法。 (3)ABC分析法。[2018.10单选题] P256. 根据库存物资的主要经济特征,进行分类排队,找出重 点管理对象,从而对不同类型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库存控 制方法。 13、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含义及优缺点. [一般了解]
第九章 质量管理 10、PDCA循环。P281(重点掌握) [2019.04简答题、2019.10单选题] 11、六西格玛(6σ)方法含义、特征、人员组织结构。 本章考情概括: 单选题一般2题。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简答题重点关注:1、朱兰质量螺旋。2、全面质量管理 的特点。3、PDCA循环。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 本章考情概括: 单选题1-2题。 本章重点关注计算题,至少1道计算题。主要关注:1、 各种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公式。2、资本成本的计算。3、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计算。4、剩余股利政策计算。
第十二章 创业、创新与企业成长 •1、创业的概念及条件。 [一般了解] •2、企业家精神。 •3、商业计划书的含义及其作用。 •4、商业计划书的内容。[2019.10单选题] •5、技术创新的特点。 P348 [2018.10案例分析题] (1)市场性 (2)收益性 (3)系统性 (4)风险性[2018.10单选题] 6、技术创新的类型。[2019.04案例分析题]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 8、投资的意义及其分类。 [一般了解] 9、投资管理的原则与过程。[一般了解] 10、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方法。[2019.10计算题] 涉及净现值、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回收期、投资利 润率等指标。 11、营运资金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P321 12、现金持有的动机。 P322 13、应收账款的成本。 14、存货的成本。 15、存货的控制。(1)ABC分类管理.(2)即时管理.
自考企业管理咨询笔记串讲第八章
![自考企业管理咨询笔记串讲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0c2885a6c30c2259019e93.png)
自考"企业管理咨询"笔记串讲第八章第一节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咨询的特点与作用一、劳动人事管理及其重要定义1、含义――所谓劳动人事管理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组织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我国干部管理叫人事管理、员工管理叫劳动管理。
2、劳动人事管理的任务:A.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B.搞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组织、劳动定额、劳动定员、利益激励等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一切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在生产力系统中以及经营管理中是能动的因素,因而处于主体地位和支配地位的要素。
二、劳动人事管理咨询的特点1、全员性――上至......下至......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根本性――劳动人事管理直接针对人力资源这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和整个员工队伍的改善,涉及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政策性和法制性――员工的工作变动、岗位调整要依法办事。
三、劳动人事管理咨询的作用1、帮助客户企业发现和解决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2、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束缚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各种问题,协助企业充分发挥职工队伍蕴藏的巨大潜能。
3、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组织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协助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劳动者与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劳动人事管理咨询的内容1、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咨询――人才战略咨询(开发战略咨询、使用战略咨询、人才激励战略咨询)、有技术劳动,管理劳动,生产经营操作劳动等各类人员的管理咨询2、劳动管理咨询――劳动组织、劳动定额、劳动定员等工作咨询3、工资分配咨询――员工工资、奖励和福利工作咨询第二节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咨询的课题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咨询1、从战略高度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咨询的课题人力资源战略就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所做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2020年8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0年8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345a7dda38376bae1fae03.png)
2020 年 8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1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B
2.C
3.C
4.D
6.B
பைடு நூலகம்
7.B
8.D
9.D
11.C
12.B
13.A
14.A
16.A
17.C
18.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7.X1=7500-1500-1500-1000-1000-1000=1500 (2 分) X2=6500-1000-500-500-1000-800-700-1000=1000 (2 分) X3=1000+1000+1000+1000+1000+1000=6000 (2 分) 28.长期借款资本比例=4000/20000×100%=20% (1 分) 长期债券资本比例=6000/20000×100%=30% (1 分) 普通股资本比例=7000/20000×100%=35% (1 分) 留存收益资本比例=3000/20000×100%=15% (1 分) 综合资本成本率=6%×20%+7%×30%+14%×35%+12%×15%=10%(2 分)
26.(1)确定项目目标; (2)列出实现项目目标所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并对关键任务进行排序和工作 分解; (3)确定实施各项任务的职能单位和相关协助部门; (4)列举相关项目特性和条件; (5)综合以上各项和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选择一种组织形式。 【评分参考】每点 1 分,答对任意 4 点即给满分 4 分。
2020年10月 自考 企业管理概论 真题 答案
![2020年10月 自考 企业管理概论 真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66ae92af90242a895e5d8.png)
2020年10月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真题答案课程代码:001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份,共40分。
1.由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联合经营,全体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一企业类型是A.个人业主制企业B.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答案:B P402.适合产品单一、工艺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是A.直线结构B.矩阵结构C.事业部结构D.直线职能结构答案:A P493.在企业使命陈述中,明确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抱负和哲理选择,界定企业行为准则的是A.企业目的B.企业定位C.企业理念D.公众形象答案:C P1014.SF公司在稳固国内快递网络的基础上,陆续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快递服务。
这种战略是A.多元化战略B.市场渗透战略C.市场开拓战略D.产品开发战略答案:C P965.在企业价值链中,属于支持性活动的是A.原料供应B.成品储运C.市场营销D.研究与开发答案:D P1246.某家具生产厂商新建了一个家具专卖店,其成长战略是A.并购战略B.战略联盟C.一体化战略D.多元化战略答案:C P1357.金拱门的大写黄色字母“M”标志,属于企业文化结构中的A.物质文化层B.精神文化层C.制度文化层D.社会文化层答案:A P1598.“真诚到永远”这句话是海尔集团对于办好企业的深层思考和经验总结。
这体现了海尔深层文化中的A.企业风气B.企业精神C.企业最高目标D.经营管理风格答案:D P1629.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炼钢工人,他们所得到的高温津贴属于A.基本福利B.生活性津贴C.地域性津贴D.劳动性津贴答案:D P18810.某公司的赵工程师从工程技术部转岗到人力资源部工作。
这种职业发展路径属于A.纵向发展B.横向发展C.行政管理型发展D.横纵向发展答案:B P19211.以记录直接影响绩效优劣的关键行为为基础的考评方法是A.评级量表法B.排序考评法C.关键事件法D.360 度绩效考核法答案:C P18512.某汽车企业推出一款新车,将其定位于“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9eeb3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7.png)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由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联合经(江南博哥)营,全体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一企业类型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B.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按照出资人人数和所负责任不同,公司可分为:①个人业主制企业,又称个人独资企业。
属于自然人企业,由业主出资兴办并由业主直接经营。
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责任。
②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而联合经营的企业。
全体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
③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由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投资、依法组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公司制企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分别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单选题]2.适合产品单一、工艺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结构B.矩阵结构C.事业部结构D.直线职能结构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直线结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
其基本特点是:指挥和管理的职能由企业的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优点是:形式简单,指挥统一,职责分明,决策迅速。
直线结构一般只适合于产品单一、工艺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
[单选题]3.在企业使命陈述中,明确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抱负和哲理选择,界定企业行为准则的是()。
A.企业目的B.企业定位C.企业理念D.公众形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企业使命陈述一般包括企业目的、企业定位、企业理念、公众形象及利益群体。
其中,企业理念,或称企业信念,是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抱负和哲理选择,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企业可以据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
[单选题]4.SF公司在稳固国内快递网络的基础上,陆续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快递服务。
这种战略是()。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课件8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课件8](https://img.taocdn.com/s3/m/c2290fc8b7360b4c2f3f64b1.png)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4.继承性 • 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继承性。
– 从纵向看,文化是前人留下的重要遗产。 – 从横向看,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具有强大的渗
透性和扩散性。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借鉴别家优秀的 企业文化为我所用,推动具有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形成。 • 企业可持续成长,关键在于它追求“百年老店”的核心价值 观能被接班人认可,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1)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 (2)厂容厂貌,包括企业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车间与办公室的布置、厂区绿 化美化情况。 (3)产品的特色、造型、包装、品牌设计。 (4)厂服、厂歌、厂徽、厂旗。 (5)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6)企业的公关礼品和纪念品。 (7)企业的传播媒体和沟通方式,如网络、广播电台、闭路电视、报纸、杂志、 广告牌、宣传栏等等。
• 美国学者大量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总结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美国管理学者汤姆·彼得 斯在《寻求优势》中指出,“一个伟大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 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 的感召力”——企业本身的特定文化(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
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 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使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隐形性 • 除了企业文化包括如产品的
特色、造型、包装、品牌设 计,以及厂服、厂歌、厂徽 、厂旗等有形部分之外,企 业文化更主要是一种是以价 值观为内核,隐形于企业员 工的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企业管理概论讲义课件
![企业管理概论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502da964bcf84b9d57bce.png)
企业管理主讲教师:姚琢情况简介1、姚琢,男,现为武夷学院电子工程系教师,副教授。
曾在机械工业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工程师2、联系方式:邮箱:电话:5136577 (办)3、考核方式:出勤率30%,作业40%,课堂笔记30%o4、其他规定:出勤率、作业以及课堂笔记各低于70%的没有本课程的成绩。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弟八早第七章管理概论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质量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第_章管理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因此,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管理的对象:组织及组织要素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协作活动的集体。
组织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环境、时间管理工作就是要加强对组织要素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使组织要素得到合睡配置与侵用,从而快穗、肴戒地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有组织就有管理,管理就是对组织要素的管理,组织要素也就是管理要素。
2、管理的任务:创造、保持良好的组织对部环境i 组织内部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制约,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内部环境则需要适应它,从而需要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再创造、在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3、管理的目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和效果4、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管理的核心:协调各种关系6、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一一指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社会属性——指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7、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具有的科学要素---------------------概念、原则、理论和技术。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
8、管理者的角色和任务一般把组织中的管理者分为三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1)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
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 精讲.
![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 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6e3f19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d.png)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 企业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三章 战略分析第四章 战略选择第五章 企业文化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 市场营销第八章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第九章 质量管理第十章 项目管理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第十二章 创业、创新、与企业成长本章重难点分析一、企业的概念一、企业的概念二、企业的构成要素二、企业的构成要素三、企业的流程要素三、企业的流程要素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一、按财产构成划分二、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三、按企业使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划分四、按企业规模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五、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章节演练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事业发展部法律事务部营销部物流中心企划部研发中心卫生阀门事业部气动阀门事业部卫生管件事业部流体设备事业部企业文化品牌进厂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经理(厂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八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八](https://img.taocdn.com/s3/m/1b83b5ad0b4e767f5bcfce8f.png)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八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生产运作管理方式。
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确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编制所有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内确定各生产部分进行加工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对外安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企业资源计划:是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管理思想,借助现代网络化信息技术构建运行平台,对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供应链的全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涵盖整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的新型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
质量: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
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过程质量,服务质量。
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可统称为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指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各因素,结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质量标准:通过某些技术参数或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来间接反映产品和工作的质量特性,把这些反映产品和工作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文件,成为衡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技术依据,考核依据。
自学考试《企业管理学概论》串讲第八章(1)
![自学考试《企业管理学概论》串讲第八章(1)](https://img.taocdn.com/s3/m/7cd0455c561252d380eb6e75.png)
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决策
一、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
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在对内对外环境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市场需 求、竞争状况、企业实力、国家政策、资源状况和社会要求等主要因素进行 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指导全局性长远性的发展谋划和方略;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进行分类:
2.战略目标的组成:
1)一般的分类方法:发展性目标;效益性目标;竞争性目标;利益性目标;
2)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八个方面的重要目标,即市场推销目标、创 新目标、人员组织目标、财务资源目标、物资资源目标、生产率目标、社会 责任目标、利润要求目标等。
3.战略目标决策,包括: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和重点战略目标的决策。 自学Leabharlann 试《企业管理学概论》串讲第八章(1)
2010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学概论》串讲第八章。
第八章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第一节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
一、企业使命的决策
1.经营战略决策是企业高层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
2.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的决策是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使命就 是指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国民经济所担当的责任。
4.按战略中心不同来划分:低成本战略(又称大批量市场战略);差异化战略 (就是产品及营销的特色化战略,努力使企业以特取胜或以奇取胜);重点化战 略(又称为市场集中化或密集化战略)。
二、企业总体战略决策
1.含义:企业只能从对企业起着决策性作用的某一分类中,从拟定的若干 个总体战略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进行总体战略 的决策是从综合的角度,选择出一个带有综合性的总体战略方案。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a31f9d88fd0a79563d1e720a.png)
企业管理概论自考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类型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三个要点:A、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B、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C、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二、企业类型(一)企业类型划分(生产资料所有制、行业、规模、组织形式、市场类型、运用主体)识记: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二)若干种企业类型简介:(1)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2)私营独资企业和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由个人独自出资兴办的企业,归出资者个人所有,独自经营,独自对盈亏负责。
个体企业一般是由个体劳动者兴办,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者本人及家庭成员来完成的企业。
资本投入较低,规模较小。
(3)高新技术企业;(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外向型企业一般是指生产过程基本立足于国内,商品交换活动面向国外市场,产品主要为满足国外用户需要的出口创汇企业。
其基本特征是:生产和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
跨国公司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突破了虽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但仅限于在本国投资、本国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完全的国际化经营。
三、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具有二重性:1、企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协作劳动而向市场提供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力实际运动的场所,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因而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属性;2、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事实上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因而又必然具有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结构相联系的特殊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第一节生产运营管理的内容、问题与特点一、生产运营管理概述生产运营管理(识)是指设计、运行和不断改进生产系统、作业系统及供应链,以创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过程。
生产运营过程的产出,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领):(1)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转换过程,才能得到其使用价值;(3)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来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运营管理的中间转换过程,既包括物质转化过程(物理转换或化学转换或位置转换等),使投入的各种物质资源进行转变,又包括管理过程,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使上述物质转化过程得以实现。
生产运营管理主要包括(领):(1)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管理,具体包括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营设施的地点选择、生产运营设施的布置、服务交付系统的设计等。
(2)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管理,主要涉及生产运营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简)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1)质量和可靠性(product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2)成本(cost)。
(3)交货时间(delivery time)。
(4)服务(service)。
(5)环保(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三、现代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新特点(简)生产运营管理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1)现代生产运营管理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广(2)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3)信息技术成为生产运营系统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4)全球生产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课题和新热点(5)跨企业边界的集成管理成为一种趋势(6)“绿色生产”成为生产运营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第二节生产运营过程的组织与分类一、基本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管理(识)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生产过程一般由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组成(领)。
现代化大生产遵循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
因此,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
(一)工艺专业化工艺专业化(识),又称工艺原则,是指按照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的特点设置生产单位的方法和形式,也就是将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集中在一起,对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零件)进行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工艺阶段或部分工艺加工工序,如热处理厂、铸造车间等。
按工艺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具有如下优点(领):(1)专业性强,能较好地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2)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3)便于进行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指导;(4)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
但是这种配置也有明显的缺点(领):(1)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路线较长;(2)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3)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
(二)对象专业化对象专业化(识),又称对象原则,是指以产品(零件、部件)为对象设置生产单位,也就是将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集中在一起,对其所负责的产品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工艺过程封闭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完成,不用跨越其他的生产单位,如汽车制造厂、发动机车间、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等。
按对象专业化组织的生产单位,其优点(领):(1)可减少运输次数,缩短运输路线;(2)在制品少,生产周期短;(3)便于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设备以及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4)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内容。
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缺点(领):(1)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2)生产系统可靠性差;(3)工艺及设备管理比较复杂。
二、生产运营的分类(一)制造性生产1.按加工或处理方式分类(1)处理转换过程(识),又称流程型生产、连续性生产。
它是指按一定的工艺顺序,物料均匀、连续地运动,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过程,如化工、炼油、啤酒、制药等生产过程。
(2)加工装配过程(识),又称离散性生产。
它是指按一定的工艺顺序,物料离散地运动,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过程,如汽车制造、成套设备。
2.按过程的流动结构或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来分类(1)加工车间,或称为单件生产过程(识)。
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件,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2)批量流程,或称为成批生产过程(识)。
介于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运作之间,即品种较多,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生产运作有一定的重复性。
(3)流水线生产过程(识),或称为装配线,在制造业中又叫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按顺序地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流水线生产的特点(简):1)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零件),其生产过程是连续的;2)流水线上各个工作地是按照产品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的,每个工作地只固定完成一道或少数几道工序,专业化程度较高;3)流水线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生产(所谓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4)流水线上各工作地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各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等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5)流水线设有专门的传送装置,产品按单向运输路线移动。
组织流水线生产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简):1)产品品种稳定,是社会上长期大量需要的产品;2)产品结构先进,设计定型,产品是标准化的,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3)原材料、协作件是标准的、规格化的,并能按时供应;4)机器设备能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实行计划预修制度;5)各生产环节的工作能稳定地达到工作质量标准,产品检验能随生产在流水线上进行。
(4)连续流程(continuous flow),或称为连续生产过程(识),是指上道工序生产出的中间品立即向下转移的生产方式。
简单说,就是生产装置24小时连续运行,不间断生产。
3.按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分类(1)备货型生产(MTS)。
备货型生产(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调查和预测的结果,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按“量”组织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共同性,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
(2)订单型生产(MTO)。
订单型生产(识)是指根据以合同形式确认的对产品质量、数量和交货期要求的订单,来设计、制造和装配产品,按“期”组织生产,如锅炉、船舶等。
(二)服务性生产服务性生产又称作非制造性生产,是指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劳务。
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特征(领)(1)无形性(2)异质性或易变性(3)不可分性(4)时效性(5)体验性三、企业运营能力与需求的匹配(一)生产能力与需求的匹配1.生产能力生产能力(识)是指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计划时间内和既定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能够处理的原料数量。
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规模和企业生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生产能力柔性所谓生产能力柔性(识),是指当生产量改变时,系统也能经济地运行的能力。
即企业具有迅速提高或降低生产水平,或者迅速地将生产能力从一种产品(服务)转移到另一种产品(服务)的能力。
实现产能柔性,企业可以采用的主要方式(简):(1)柔性工厂,即“零时转换工厂”,在柔性工厂内可以灵活拆卸组装及移动机器设备,改变生产方式,生产不同产品。
(2)柔性生产过程,意味着柔性的生产制造系统+易拆卸的机器设备。
(3)柔性操作工人,指工人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可以随时从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
(二)服务能力与需求的匹配1.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是指一个服务系统在特定时间内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
涉及服务能力的问题有两个:(1)能力缺乏,会因服务速度慢或者竞争者的进入而失去顾客。
(2)能力过剩,则会导致通过降价来刺激需求、劳动力利用不足等。
2.服务能力与生产能力计划的比较(综)与生产能力相比,服务能力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时间是一种服务供给,当一项服务的能力被需要时,它必须处于空闲的状态才能提供服务。
(2)服务必须通过地点等物理状态,或一些沟通媒介接近顾客,服务能力才能被提供。
(3)服务能力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波动来调节,服务需求直接受顾客行为的影响。
顾客与服务系统的直接交互,因顾客需求的差异而导致服务时间、交易次数的波动。
(4)服务不能储存,即制造业库存平滑需求的作用,在服务领域失效。
3.服务能力的利用程度与服务质量衡量服务能力的几个指标(领):(1)到达率,是指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到达服务区的顾客平均数。
(2)服务率,是指服务设施以最高能力运行时,在相同时间内能服务顾客的平均数。
(3)最佳营运水平,指的是流程能力水平,是平均单位成本最低时的能力水平。
(4)产能利用率=所有能力/最佳营运水平,反映企业产出与它的最佳营运水平的接近程度。
第三节生产计划与方式一、生产计划(一)综合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识),也称为年度生产计划或年度生产大纲,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用户订单和企业生产能力,对企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要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库存和所需劳动力等做出的结构性决策,以平衡企业总体的生产能力、资金需求、销售任务、生产技术准备、总体物资及配套供应等,起到总体协调企业年度经营任务的作用。
(二)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PS)(领),是将综合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系列或大类转换成特定的产品或特定部件的计划,将全年生产任务按照每一种具体的产品品种分配到周或月。
简单地说,MPS就是对综合生产计划的细化,据此可以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
(三)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RP)(识),也称物料生产采购计划,它是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编制所有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确定内部各生产部门进行加工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外购各种零部件的数量和时间,使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件部件及其他资源能得到及时的补充。
MRP系统编制和运行生产计划的依据(领),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主生产计划(MPS),即产品生产计划,这是MRP展开的依据。
(2)物料清单(BOM),也称为产品结构文件。
它既是生产某种最终产品所需各种零部件、材料或辅助材料的目录,又说明了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工艺加工阶段。
(3)库存状态文件(inventory status record,ISR),也称库存记录。
它记录着每一种物料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收量的详细资料,包括现有的库存水平、在途库存、交纳周期、订货批量、安全库存、材料特性和用途、供应商资料等。
二、MRPII、ERP、JIT等先进生产方式(一)制造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MRPII)(识),是在MRP的核心作用基础上,纵向联系了经营计划、销售计划,横向连接了生产进度情况、能力需求计划、现场实时反馈信息处理、成本核算与控制,以及支持资金流动计划等,构成一个由原料供应信息、产品需求信息、产品制造信息、产品销售信息和消费者反馈信息组成的封闭信息环,组成一个动态的、全面反映生产运营管理规律的集成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