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_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主观: ①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中出生入死, 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 役者。盖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 败于敌人。此役者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 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迥明,且其阴毒凶狠,凡 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顾虑之意)。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其进步性是什么?联系当时中国实际,其局限 性是什么?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我们推 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 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 命的结果,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 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 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3.评价: 性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进步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 求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3.评价: 性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进步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 求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发展。
发展
问题探究: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 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 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 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 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 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创建共和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
☆ 溥 仪
任
孙 中 山
临 时 大 总
统
时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创建共和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 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内容: 主权在民、国民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封建专制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革命知识分之队伍迅速壮大并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组织:革命团体的建立。
(5)个人努力:孙中山早期活动。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不久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
3、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如何理解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①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②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③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
④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4、评价:①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②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比较完整但不够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不但没有明确反帝且具有狭隘性,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这就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5、实践和结果:①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促进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②指导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历史必修三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确立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新”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
名 旧三民主义 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 称 民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 族 满洲贵族统治 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 民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权 建立国民的政府,国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民一律平等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利。
一、三民主义(产生时期:20世纪初)
1.背景:
时代要求:19C末20C初,清朝的腐朽统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深,阶级矛盾尖锐,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孙中山流亡海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第1次
第2次
洋务派
顽固派 维新派 顽固派
学不学习 西方科技
学不学习 西方制度
地主阶级内部 资产阶级与 地主阶级
何种政体 内部 保皇派 传播;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第4次 改良主义者 规律认识:近代史上每次重大政治运 要不要马 资产阶级与 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者 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
民 平均地权 生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 定劳工法
、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性质:是一个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地位: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作用: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的发 展,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 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 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 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 民主权利归谁所有?国民在什么机构内行使? 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 通过怎样的方式行使? 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使 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 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实行国营和私营经济并存,今日中国实践证明 “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 其正确性。
民族,共同奋斗 !”
“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 个人企业,(二)国家经营是也。凡夫事物 “唤起民众,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抗战期 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 间中共提出) 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 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 应由国家经一个 中国民主革命 前程远大的国家;倘能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自 的先行者—— 己的力量和资源并对其加以适当利用,则中 孙中山先生 国将来定能成为最大的强国。”
“所有希望完全成泡影,…… 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 就积极筹备兴中会(1894年),找 人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
——孙中山
三民主义的积极进步意义?
评价标准:
①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代表了资 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
是否代表广大人民意愿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
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学习延伸:新三民主义明确提 出了反帝纲领,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这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相同 之处,故此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但是,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范畴,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度,与 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的 铲除私有制度有着本质不同。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学思之窗: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 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 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 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 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 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本课测评:(1)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以 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有识之 士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法,但都没有取得 成功。 19 世纪末,中华民族被瓜分的危险 加剧,为了实现民族振兴,摆脱民族危亡, 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了三民主义理论。(2)作用:三民主义是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 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业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
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 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材料四: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林肯
材料2: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 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 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 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1、原因
共和国
5.探究: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民生 民权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平民所有 建立革命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联 俄 联 共
三 大 政 策
扶 助 农 工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和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它的方法与手段
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你能用 史实说明吗?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的内容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 创办的同盟 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民报》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教训:认识其局限性,须寻求新途径、力量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暴力推翻清王朝 (民族革命 恢复中华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前提 )
推翻帝制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建立民主共和国 国民主权 ) 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社会革命 补充和 ≠平分土地 )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 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 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思想新
联俄
三 大 政 策
联共
扶助 农工
人教版 必修3 第六单元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理论依据
核心 精髓
三 大 政 策
方法、手段
纲领、奋斗目标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 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安徽省 郎溪中学 孙国平
人教版 必修3 第六单元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版 必修3 第六单元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护法运动失败时( 1918年)
直系:冯国璋 皖系:段祺瑞 奉系:张 作霖 滇系:唐继尧 桂系:陆荣廷
“南与北一丘之貉!”
安徽省 郎溪中学 孙国平
人教版 必修3 第六单元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这十三年来,政治 时代呼唤革 上、社会上种种黑 命的理论 暗腐败,比前清更 甚,人民困苦,日 甚一日„„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讨袁护法、新的征程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逐步 推行称帝的阴谋。孙中山丢掉了对袁世凯 的幻想,1912.8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利。袁为阻止 刺杀了宋教仁并武力镇压国民党,孙领导 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袁世凯镇 压了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 法》、解散国民党。1915年底,袁世凯 撕去“拥护”共和的伪装,公然称帝。他 的这一倒行逆施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孙中山领导了护国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声 讨下,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不 得不撤消帝制,接着在举国一片讨伐声中 可耻地死去 。 袁世凯死后,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 的统治下,他们无视国会和《约法》,长 期混战,使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孙中山为了维护《约法》,保卫共和,进 行了一系列的“护法运动”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后,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 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失败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康有为
梁启超
君主立宪
一、提出背景
1、政治:鸦片战争,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实践:许多先进国人 提出不同救国改良主张
孙文之幸运和伟大 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 度掌握时代主题,从而 领导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中两个极重要的阶段— —那个面向欧美的“辛 亥革命”和面向苏联的 “联俄联共”。
——唐德纲《晚清七十年》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新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 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 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请思考:在12年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对列 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 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 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材料中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既得利益,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孙中山的苦闷与彷徨
材料一 (1911年)八月以来,义旗飙发, 民 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 族 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主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义 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对照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三、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四.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高一的历史学习,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缺乏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理性认识。
2、心理特征: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但面对大练兵专家评委,会有紧张感。
3、学习能力:自主阅读与语言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继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然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
因此,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对于孙中山先生很多称谓: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
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1.孙中山的早期改良思想〔材料〕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方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其末也。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①有器也;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路之载运也。
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
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解读】《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1894年给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的上书,它是孙中山改良思想的集中反映。
孙中山12岁时,在其兄孙眉的资助下,前往檀香山学习医学,在美、英教会学校接受欧洲式的教育,初步接触西方思想。
1886~1892年,在广州、香港等地开办医馆,他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西方的富强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其间,他结识了著名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受他们的影响,孙中山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走上变法图强的道路。
这条资料的意思是,欧洲富强的根本,并不是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才是强国的根本。
不抓住这四个方面而去讲求船坚炮利,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人尽其才就是要在人的教育、鼓励和选拔任用上,要方法得当,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地能尽其利就是农政要有专人管理,学习先进务农方法,使用先进的务农工具;物能尽其用就是要精益求精,制造机器要尽量机巧,不让无用的浪费损害物器功用的发挥;货畅其流就是要货物在关卡畅通无阻,保护工商业的利益,多造轮船修铁路使货物更加流畅。
高中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主要的政治 主张。(4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说明在认 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8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3.民生主义:
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福,……然而试看 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 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 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 者,天下共击之。
(二)提出的过程
1.1905年创立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同盟会成立
2.《民报·发刊词》: 民族、民权、民生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课本P81)
名 称 民 族
旧三民主义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 权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 民 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同步练习》8.(2014·海南单科·15)1900~
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 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 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D
•孙中山设想的新政权:。
答案:C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 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 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 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国际 D.其它民主党派 答案:C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1、背景:
①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各种改良的救国方案均告失败;
政
③19C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经 思
④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 理论相结合。
2、提出: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日本东京)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 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 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 而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 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 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 次 历 史 巨 变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成立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
第16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胜利,成立 新中国和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 第17课
邓小平理论 第18课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 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 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 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 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1月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A、客观条件: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 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B、主观原因:孙中山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百折不 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Hale Waihona Puke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 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①政治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朽黑暗 各种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②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④孙中山个人因素: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开始早期革 命活动, 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1)成立团体:1894年 兴中会 (标志其早期革命活动开始 兴中会 ,主张:“驱除鞑虏, ) 2)发动起义:1895年 广州起义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 )流亡海外:丰富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图为首批会员宣誓入会的 时局图 4)1905 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 地点—— 檀香山李昌住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
VS
孙中山
人物
主要事迹 对战争的态度
社会职务 对权力的态度 理论建树及 思想来源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 战争
孙中山
......
屡战屡败, 坚持不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政府临时大总统
厌恶战争, 功成身退 美国第一任、 第二任总统 归隐农庄
壮志未酬
新、旧三民主义(美国 宪政、日本治国理念到 苏俄革命建国)
D.国家的阶级实质
革命的手段、方式
都代表资产阶级
检测题3: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 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 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 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
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要求:
许倬云: 孙中山在革 命中有独特 地位 张朋元: 孙中山的三 民主义是崇 高理想
VS
章开沅: 孙中山很伟大 也很天真
VS
袁伟时: 孙中山除了革 命,其它乏善 可陈
。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
《国父纪念歌》 我们国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 制,建设了共和, 产生了民主中华,民国新成, 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革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追求,一世的辛 劳,半生的奔走, 为国家牺牲奋斗,国父精神永 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世长流。 民生凋蔽,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莫散了团 体,休灰了志气, 大家要互相勉励,国父遗言, 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 两 次 护 法 运 ) 动
1917.1921
二 次 革 命
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
辛亥革命 三 民 主 义 的 实 践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活 动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结 果
失 败
孙中山第二次伟大转变
检测题1: (2008年广东历史)《民报》创刊号刊
登黄帝象(见右图)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质的变化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反对民族压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迫,反对满 侵略,中国民族自求 明确反帝 洲贵族的统 解放;对内:中国境内 治。 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强调普遍平 制政体,建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等的民权, 立国民政府, 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 反帝与反封 国民一律平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建相结合 等。 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更关注农工 实行“耕者有其田”。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国民共享”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
中共民主革 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革民
共社 产会 主主 义义
铲 除 私 有 制
命主 目革 标命 一阶 致段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发动辛亥革命:1911、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2、12 溥仪退位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时间:
1912年
B.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 C.意义: 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 上一律平等··· ··· 对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必须进行政治革命
必须进行民族革命
今昔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 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民报· 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意少 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意君主一人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 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意少数富人专制,故 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要社会革命。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贫富不均。
• 针对一些人以所谓“牺牲个人的自由换取国家自 由”的观点,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有人告诉你: ‘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 可是 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 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 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立起来的!” • 我们都知道先生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但却没有多 少人知道他也是反对三民主义的。早在1929年, 先生就在《人权论集》序言里明确表示:“我们 所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 自由。上帝我们尚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 山。”
有反帝的思想, 但没有明确提出 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 反帝。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
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 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在日本作第二次的公开演讲
胡适 VS 孙中山
位于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院内的胡适雕 像
季羡林在北大校园里散步(1997年 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适之先生是 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我们不应 忘记,他同样也反对三民主义。我认 为,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 治就是美国政治,世界上最民主的国 家就是美国。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 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 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 “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 此他反对。 •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必须进行社会革命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改变着中国
1.对封建体制的 P79页“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 冲击 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
一次实践。” 2.对社会生产 力的推动
三民主义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 3.对风俗习惯 的革故鼎新 的发展。
4.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5.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孙中山先生的“敢为天下先”:
第一个革命团体,
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党,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
主权在民---否定“君 【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材料】 权神授”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 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 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在他身上,全 然没有两千年来无数乡愿、学究、家天下 帝王及其臣仆们自阉精神的“继往”,更 没有红色革命时期极端的革命党人否定一 切打倒一切狂阉他人的“开来”。 • ——熊培云《错过胡适一百年》
• “究竟是程序正义重要,还是结果正义重要?乍一看这不是一 个选择题,因为无论何种程序,何种过程,人类的终结追求都 是结果的正义。但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又会觉得这应该是一个 选择题。因为在程序正义缺失或受损的前提下,我们能得到结 果的正义吗? • 具象到孙中山的一生,他终生致力于维护国家共和民主的制度, 反对军阀独裁,为民生艰难而叹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 是何等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啊!可在这一 过程中,他为了维护共和民主制度选择了以党治国,他为了推 翻军阀独裁而选择了革命独裁,他为民生艰难而叹息却也使得 广东人民不堪重负。他的理想与他现实选择竟然全部截然相反。 • 为了崇高理想而采取现实而市侩的政治决断真能实现那崇高的 理想吗?政治蓝图真的比国民的幸福还重要吗?这一切值得 吗?” • 我们没有答案,您有答案吗?
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
植树以收利, 蓄木以为薪”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 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 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 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的主要目的是( )
B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检测题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思
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权思想相比,进 步性主要表现在( ) 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是民生主义的内容 B.反对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A
C.暴力推翻清王朝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互助学习小组
互助提问:
1、三组同学互相提问组内。推选一位同学提问,其他 组几位同学回答;2、老师提问,三组抢答题权,回答 正确加分
评分标准:提问5分(质量、表达);回答5分(准确性、完整 性、逻辑性、条理性)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质的变化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反对民族压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迫,反对满 侵略,中国民族自求 明确反帝 洲贵族的统 解放;对内:中国境内 治。 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强调普遍平 制政体,建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等的民权, 立国民政府, 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 反帝与反封 国民一律平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建相结合 等。 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更关注农工 实行“耕者有其田”。
一、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指导思想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补充和发展
前提
民族革命
核心
政治革命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