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0115jian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2011-2015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5)第一节规划目标 (5)第二节规划原则 (7)第三章绿道网布局规划 (10)第一节绿道线网布局 (10)第二节绿化缓冲区及城际交界面布局 (18)第四章绿道设施规划 (23)第一节绿廊系统 (23)第二节慢行系统 (24)第三节服务设施系统 (25)第四节标识系统 (31)第五节交通衔接系统 (31)第五章生态化措施 (36)第一节绿道控制区的生态化措施 (36)第二节绿化缓冲区的生态化措施 (37)第三节慢行系统的生态化措施 (38)第四节配套设施的生态化措施 (38)第六章绿道功能开发策略 (40)第一节绿道产业发展 (40)第二节主题游径开发 (42)第三节特色节点开发 (45)第四节风景道开发 (52)第七章省立绿道网建设指引 (54)第一节分类建设指引 (54)第二节分市建设指引 (60)第八章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105)第一节组织管理 (105)第二节法规保障 (106)第三节技术支持 (106)第四节政策措施 (107)第五节管理运营 (109)第六节监督检查 (111)第七节宣传推广 (111)附录主要概念释义 (113)附图 (116)前言构建集民生、环保、生态、教育、休闲和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网,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创新之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志性工程。
珠三角地区2372公里省立绿道已基本建成,成为珠三角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广东发展的“健康之路、美丽之路、生财之路、幸福之路”,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
为了推动珠三角绿道网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逐步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绿道网,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编制了《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对广东省省立绿道网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建设规模、设施配套、生态化措施、功能开发、实施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规划安排。
绿道规划及案例解析
绿 道 引 领 新 生 活
绿道引领新生活
绿道串联了广州10区2市著名的自 然人文景观,基本覆盖了广州市热 点的经济圈和文化圈,并实现了与 地铁公交的无缝对接,已成为与市 民吃、住、行、游、购、娱息息相 关的绿色通道。
绿道作为广州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 亮点,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活方 式,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喜爱。
1、相似的困境 ——十九世纪末的伦敦
• 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 全球闻名的“雾都”,城市环境
恶劣 • 当时伦敦郡的议长罗斯伯里伯爵
说: “非常严酷的事实是,几百万人 在这条壮丽的河边(泰晤士河)犹 如遭受灾难般地沮丧……,住房 非常拥挤,城市被毫无顾忌地糟 蹋,变得肮脏、污水横流,日复 一日地变成人类的坟墓” 。
• 该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 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 化遗迹。
绿道引领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前上 班开车,现在通过地铁转绿道的方 式。从前吃完饭打麻将,现在沿绿 道散步。从前周末呆在家里面看电 视,现在去郊外踏青……
第一部分 理念篇
一、发展困境 二、国外经验与绿道理念 三、广东应对 四、绿道规划理论与方法
主
第二部分 标准篇 一、综述
二、工作组织
要
三、规划建设
内
四、长效管理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 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 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 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 “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19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 德的思想。
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浅谈绿道建设与发展
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浅谈绿道建设与发展摘要:绿道网建设作为国内的一项新提法,一直很受关注。
本文从绿道建设与人们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城市道路中的自行车道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希望为绿道建设献一份薄力。
关键词:绿道,建设,发展Abstract: green way nets construction as a new idea of domestic, has been very concern. This article from the green way construction and people life styl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 road bike la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and hope for green building a BoLi offer ways.Keywords: green 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绿道网,由绿色的道路组成的网络。
权威的释义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然而,作为国内的一个新概念,人们对绿道的内涵、功能定位以及绿道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深挖内涵,有形绿道建设引领无形生活方式改变绿道网兼具生态培育、休闲游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等多种功能,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有人这样描述理想中的“绿道网”:“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外部的水体、风景名胜、森林公园、遗产地等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面自然之网,在这个网络中,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得以保留,人和动物的生存各得其所;在人的活动空间内,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消费理念、城市形态、城乡结构,使人们的游憩、沟通、休闲生活更丰富和健康,最终实现低碳和理想宜居的城乡新生活。
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
⼴东省省⽴绿道建设指引⼴东省省⽴绿道建设指引Benchmark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Regional Greenways in Guangdong Province⼴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〇⼀⼀年五⽉⽬录1 总则 (1)2 建设要素和配置要求 (2)3 建设要求 (5)附录A 有关术语解释 (9)附录B 绿道基本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要求 (12)附录C 绿道基本要素建设标准 (13)1 总则1.1为充分发挥省⽴绿道的基本使⽤功能,保障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确保绿道建设符合⽣态、经济、安全、适⽤等要求,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为省⽴绿道建设提供基本参考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予以深化或具体化。
城市绿道的建设可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
1.3省⽴绿道建设应遵循⽣态性、连通性、便利性、安全性、多样性、可⾏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地⽅⾃然和⼈⽂特⾊。
1.4省⽴绿道建设应充分依托和利⽤现有设施,与农林⽔利⼯程、环境治理⼯程、园林绿化⼯程等有效结合,节省投资,提⾼⼟地使⽤效率。
1.5省⽴绿道建设,除执⾏本指引外,还应符合现⾏⽣态、环保、⽂物保护、⽔利、防洪、防灾、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6本指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建设要素和配置要求2.1建设要素省⽴绿道可分为三⼤类型(⽣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由五⼤系统(绿廊系统、慢⾏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构成,涵盖⼗六个基本要素(表2-1)。
表2-1 省⽴绿道建设基本要素表2.2配置要求按照绿道⽹建设时序,将建设阶段分为基本建成、全部到位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
各阶段配置要求如下:(1)基本建成按照表2-2中规定要素的配置要求,完成省⽴绿道慢⾏道路⾯铺装,建设必要附属配套设施和标识系统,使其满⾜基本的使⽤要求。
(2)全部到位按照表2-2中规定要素的配置要求,全⾯完成省⽴绿道的建设,包括划定绿道控制区并实施有效空间管制,全部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全⾯完善沿线绿化,保障城际交界⾯互联互通,打造不少于总长度10%的⽰范段,从⽽满⾜⼈民群众正常的使⽤要求。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7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
广州市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fgzq/zcfggh/200904/t20090409_3391.htm来源:市市政园林局2008-11-01 18:11 【浏览字号:大中小】第一篇发展基础、发展机遇与面临的问题第一章发展基础现代化交通体系逐步;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与美化;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第二章发展机遇“十一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2%,到2010年,全市GDP达到9500亿元。
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扩大公共管理范围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对市政事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随着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城市面积的扩大,对市政公共产品需求大幅增长,有力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地利用城市资源,加快包括中心镇在内的新城区发展,市政事业成为建设的排头兵。
第三章面临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管理法规和手段不够完善。
城市范围扩大提出了艰巨的建设任务;市区市政建设用地困难,绿化面积难以扩大,征地成本节节上升,缺乏对创新的鼓励措施,科研事业单位发展受局限,市政隧道桥梁的养护体制未理顺,市政事业发展受到多方面资源短缺的挑战。
第二篇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第四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将广州建成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以“打开市政的门,办好百姓的事”为宗旨,坚持适当超前原则,优化布局,完善网络,建立和谐市政、数字市政、文化市政、生态城市。
第五章发展目标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政园林公用事业现代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供给保障水平和质量与安全水平,优先、加强大都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道路畅通、环境优美、供水安全、供气环保、排水达标、管理先进,使我市市政事业处于国内大城市的领先地位。
第六章发展思路坚持开放改革方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城乡市政事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市政园林公用事业与社会的沟通。
广州绿道、广东绿道
广州绿道、广东绿道我们车友有福啦!快看看自己附近有何绿道规划,有空就与大自然交流交流!熊人自认是懒熊一只,没魄力,跟哪些动不动就骑车到西.藏、青海、北京的牛人、猛人没的比。
心里就只能意淫:自己骑着公爵700(不是驾着五彩云霞),从珠穆朗玛峰飞驰下来,酷毙了!现实版的熊人是看看周边有什么好的地方,有空就去撒撒野而已!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省ZF决定在珠三角区域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络建设。
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78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
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连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乡的绿道网络系统。
其中,涉及广州市域范围的绿道共有四条,长约340公里,而实际上,广州计划在今年亚运前完成的绿道总长大约480公里。
广州绿道网按照广东省的总体规划部署,在广州市规划局的绿道建设规划基础上完成。
重点依托青山绿地、河涌整治等工程建成的路网、水网和绿化带展开,串联沿线的人文、地理、生态景观。
广州绿道网建设在时间安排上分期推进,2010年计划完成6条绿道主干线,全长约480公里,形成基本绿道骨架网,2011年至2012年继续完善优化。
6条绿道主干线分别为流溪河绿道、芙蓉嶂绿道、增江绿道、天麓湖绿道、莲花山绿道、滨江绿道。
6条绿道主干线纵横广州12区(市),其中流溪河绿道主线从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沿流溪河沿线经从化市、花都区、白云区、石井河、增埗河进入广州市区,支线从广从路、白云山、麓湖路进入广州市区,横跨长度最长。
据悉,广州绿道网工程任务将以完善、提升原有林带和绿带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入步行道、自行车道、景观节点等休闲、旅游设施。
广州绿道三大类型郊野型绿道:指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生态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
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绿道的选线要尽量联系贯穿各风景区、名胜古迹、公园、院校、场馆、商务商业中心;省、市、区级绿道要相互连接贯通,并突出地方特色。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绿道管理办法》的通知-穗林业园林通[2012]98号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绿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绿道管理办法》的通知(穗林业园林通〔2012〕98号)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广州市绿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详见附件)。
请认真实施,切实加强绿道管理,促进我市绿道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四月九日附件广州市绿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绿道的管理,巩固和提升绿道建设成果,促进绿道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和在建的绿道,以及规划确定的绿道用地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道是指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第四条根据省绿道技术指引,绿道涵盖十六个基本要素:绿化保护带、绿化隔离带、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衔接设施、停车设施、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信息墙、信息条、信息块。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绿道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绿道绿化的养护管理;(二)绿道游径的管理维护;(三)绿道驿站的管理;(四)绿道配套设施的管理维护;(五)绿道自行车运营的管理;(六)绿道相关农家乐、农产品销售、零售等的管理;(七)其他需要管理的内容。
第六条绿道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PlanningGuideesloiUnfrbanGreenwayi nGuangdongProvince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年7 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 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 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 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 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 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按照绿道内涵和功能推进绿道建设的工作意见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按照绿道内涵和功能推进绿道建设的工作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0.06.21•【字号】粤建规函[2010]263号•【施行日期】2010.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按照绿道内涵和功能推进绿道建设的工作意见(粤建规函〔2010〕263号)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针对我省绿道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因理解上存在偏差,出现的简单地将绿道理解为自行车道、绿道不当借用或并用机动车道等错误做法,汪洋书记作出了“要严格按照绿道的内涵和功能界定绿道,防止‘滥竽充数’,要及时纠正一些错误做法,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重要批示。
为切实贯彻落实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对绿道建设的引导和规范,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绿道内涵和功能的认识1.涵义。
绿道,是沿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按英文字面的理解,绿道分为GREEN和WAY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山河湖海田林、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
规划建设部门一般认为,绿道由“绿廊”+“慢行道”构成。
“绿廊”主要体现绿道的生态功能,包括维育生态基底、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空间的绿道控制区和发挥安全防护作用、美化景观的绿化隔离带。
“慢行道”主要体现绿道的休闲游憩功能,是非机动化的慢行系统,可以是人行道、水道,也可以是自行车道。
为满足绿道的服务功能,沿着绿道一般还配置为方便人们使用绿道而配套的基本服务设施。
2.功能。
绿道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和经济工程,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发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能。
各地应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原则,通过构建连结广大城镇和乡村的绿色网络,为居民提供绿色开敞的休闲游憩空间,充分发挥绿道对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
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绿道的综合功能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滨水地带、山脊、林带、风景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可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和运动休闲慢行系统。
第三条绿道建设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体现地方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保障其实施。
第五条绿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立项、建设、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宣传推广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绿道工作的正常开展。
属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应当纳入政府建设投资计划。
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绿道建设予以扶持。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绿道建设。
第六条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本省绿道工作,组织实施本规定。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绿道管理部门,确定其工作机构和人员。
绿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绿道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绿道工作。
第七条绿道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绿道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绿道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机制。
第二章绿道规划第九条绿道建设应当符合绿道规划要求。
编制绿道规划应当以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公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提高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总体要求,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
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绿道的选线要尽量联系贯穿各风景区、名胜古迹、公园、院校、场馆、商务商业中心;省、市、区级绿道要相互连接贯通,并突出地方特色。
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
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3.21•【分类】规章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正文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加强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绿道网的综合功能和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标志性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绿道概念)本规定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绿道通常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场所,由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和交通衔接系统构成。
本规定所称绿道网,是指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组成的绿道网络。
其中省立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城乡区域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重要功能组团,串联市域范围内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对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第四条(绿道控制区概念)绿道控制区是为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沿绿道慢行道路缘线外侧一定范围划定并加以管制的空间,主要包括绿廊系统和为设置各类配套设施而应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第五条(绿道工作)本规定所指绿道工作包括绿道网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绿道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运营和开发利用等。
第六条(计划保障)绿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年度计划,予以保障实施。
第七条(资金保障)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宣传推广等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保障绿道工作的正常开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粤府函[2012]9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粤府函〔2012〕9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上报〈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送审稿)〉的请示》(粤建规〔2012〕40号)收悉,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抓紧将《规划》文本、图集印发各地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推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向东西北地区延伸,规划建设全省绿道网,对构筑生态安全新格局、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省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标志性工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规划》要求开展绿道建设工作,确保到2015年全省建成总长约8770公里的省立绿道,构建全省互联互通、配套成熟完善的绿道网。
三、按照“省统筹指导、各地政府建设为主”的原则,绿道网建设工作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具体负责实施。
各地要充分学习借鉴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细化本地区绿道网建设规划并制订年度实施计划,高效有序地推进绿道建设工作。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抓紧组织编制绿道网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指引,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各地绿道建设工作加强督促指导。
省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对各地绿道建设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广东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七日——结束——。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7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引》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引》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引》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绿道建设工作牵头单位: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以“点”带“线”,建设绿道“公共目的地”,提高绿道使用率,培养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工作部署以及《广东省绿道网建设2013年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我厅组织制订了《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我厅反映。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6月6日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1 总则2 概念与要求3 建设方式与手段4 规划设计指引5 活动策划指引6 管理实施指引1 总则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绿道网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工作。
1.3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水利、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统一进行,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
1.4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应同时符合国家、广东省以及各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5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概念与要求2.1 涵义绿道网“公共目的地”(以下简称“公共目的地”)是指与绿道无缝衔接、能够满足居民多种活动需求的公共场所,可为居民提供运动健身、文化展示、科普教育、餐饮娱乐、休闲游憩等服务,并与城市特色塑造、形象展示和各类品牌建设等紧密结合,吸引居民更多使用绿道,培养形成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然、城市景观为主
二、方案介绍
规划原则
在战略规划指导下,以战略规划和总规所确定的基本生态线及生态结构为基 础,结合《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修编》、《广州市历史文 化名城规划》、《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规划建设布局》、《广州市城市自 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的布局,利用GIS平台(航片、地形) 分析,根据以下原则形成广州市绿道网方案,同时落实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 在广州的线位走向。 地域性原则:串联本地最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郊野郊野公园、 地域性原则: 旅游点、古村落、文物古迹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 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形成以健康生活为前提的、以宜居城乡为目标的绿色载体,提 倡公共参与,开放给公众共同使用。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风向以及生态承载力特征。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结合现状可供选择绿道路径,强化绿道建设的可操作性。 历史性原则: 历史性原则: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 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安全性原则:以慢行交通为主,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 安全性原则:
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方案
广州市规划局 2010年1月
工作过程
2008年底,广东省建设厅根据《 2008年底,广东省建设厅根据《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 要(2008-2020)》的要求开展省区域绿地的研究。为找到 》 省区域绿地实施的抓手,着手区域绿道研究。 2009年 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建设厅联合起草了《 2009年8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建设厅联合起草了《关于 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 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汪洋同志 阅后,认为绿道的概念很好,指示拍摄宣传DVD供省市有 阅后,认为绿道的概念很好,指示拍摄宣传DVD供省市有 DVD 关领导参考 2009年11月24日,汪洋同志审阅了题为《绿道——建设广东 2009年11月24日,汪洋同志审阅了题为《绿道——建设广东 宜居城乡的希望之路》DVD样片后,赞扬该片“ 宜居城乡的希望之路》DVD样片后,赞扬该片“拍得很好, 超出想象,意犹未尽”,指示“ 超出想象,意犹未尽”,指示“绿道是广东省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珠三角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是广 东省的标志工程”,提出“ 东省的标志工程”,提出“实施两道建设,践行科学发展 观”,把绿道与城际轨道的建设上升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 高度。同时,他还要求绿道建设要“ 高度。同时,他还要求绿道建设要“一年基本建成,二年 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 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
工
1 2
背景
作
内
容
方案介绍
一、背景
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 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 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 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 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 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起于肇庆星湖国家森林公园,经肇庆鼎 湖山风景旅游区、砚洲岛旅游区,佛山 云东海、海景森林公园、沙涌郊野公园, 广州沙面-白鹅潭、海珠万亩果园、 广州沙面-白鹅潭、海珠万亩果园、大 学城、化龙湿地公园、莲花山景区、 学城、化龙湿地公园、莲花山景区、亚 运村-海鸥岛、大虎岛 运村-海鸥岛、大虎岛,中山红树林湿 地,珠海琪澳岛、凤凰山、黑白面将军 以珠江水系为脉络 山,至珠海横琴长隆海滨度假区。 2号绿道:东岸山海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从化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温泉、帽峰山、天麓湖郊野公园 温泉、帽峰山、天麓湖郊野公园,东莞 麻涌万亩蕉林、威远-沙角炮台,深圳西 部海上田园、凤凰山森林公园、西丽湖 度假区、塘朗山-梅林森林公园、银湖森 林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沙头角、大 小梅沙、南澳海湾旅游区、大鹏半岛, 以北部山林为主 惠州大亚湾旅游区,至惠州巽寮旅游区。
工作过程
按照汪洋书记的要求,省建设厅委托省规划院、广州市规划 院等推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院等推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工作, 与珠三角各地市规划局沟通,形成了1680公里长的珠三角区 与珠三角各地市规划局沟通,形成了1680公里长的珠三角区 域绿道方案。并委托市规划院编制《 域绿道方案。并委托市规划院编制《珠江三角洲绿道建设 示范段)工作指引》 (示范段)工作指引》 。 我局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推进珠三角绿道在广州的落实工 作,具体工作由局城乡规划处、市编研中心负责组织,市规 划院编制完成。 12月21日,工作组向省建设厅提交了初步方案。 12月21日,工作组向省建设厅提交了初步方案。 12月29日,我局召开局业务会专门讨论绿道建设的问题。 12月29日,我局召开局业务会专门讨论绿道建设的问题。 2010年 2010年1月4日,根据局业务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方案 。 2010年 2010年1月8日,汪洋要求:广州绿道亚运前基本有模样。 2010年 13日,张广宁要求:年内广州将建300多公里绿道 2010年1月13日,张广宁要求:年内广州将建300多公里绿道
广州体育馆 海心沙
增江河
沙面
亚运村
广州市域区域绿道分期实施规划图
二、方案介绍——中心城区11条步行绿道 方案介绍——中心城区 条步行绿道 中心城区11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二、方案介绍
《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 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
二、方案介绍
规划思路
区域绿道:以帽峰山、 珠江前后航道为核心, 利用已有的水系廊道、 道路绿化廊道、生态隔 离带连接市域主要生态、 人文景观节点,并与东 莞、佛山、中山的区域 绿道进行衔接。
区域绿道走向主要考虑因素
一、背景
任务目标
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在珠三角区域层面,我市的工作任务是12月底前 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在珠三角区域层面,我市的工作任务是12月底前 确定珠三角绿道在广州市的走向、功能等,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确定珠三角绿道在广州市的走向、功能等,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结合珠三角绿道网空间布局方案初步选线方案和本地生态景观特 色、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特点和已有设施条件等,提出珠三角绿道在 色、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特点和已有设施条件等,提出珠三角绿道在 本市域范围内具体的线形走向方案。 本市域范围内具体的线形走向方案。 (2)策划、布局绿道沿线的省立公园、重要景点。 )策划、布局绿道沿线的省立公园、重要景点。 (3)建议将于2010年完成建设的绿道网。 )建议将于2010年完成建设的绿道网。
3号绿道:珠三角文化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江门大田洞摩崖平遥记,经江门圣 堂古村、开平碉楼、圭峰山,江门白水 带风景区,佛山马宁山郊野公园、顺峰 广州大夫山山风景名胜区,广州大夫山-滴水岩、 广州大夫山 滴水岩、 余荫山房、莲花山景区 余荫山房、莲花山景区,东莞麻涌万亩 蕉林、旗峰森林公园,惠州红花嶂、惠 州主城区、白面石自然保护区,至惠州 黄沙洞自然保护区。 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 4号绿道:广珠生态休闲绿道 号绿道: 起于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 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经佛山 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 草场湿地公园、鲤鱼沙湿地公园、顺 峰山风景名胜区,中山蒂峰山森林公 园、五桂山森林公园、铁炉山森林公 园,珠海司马山森林公园,至珠海仔 髻山森林公园。
一、背景
绿道的特点
绿道从乡村深入城市中心区,具有生态联系功能,可改善城市热岛效 应和居住环境,是城市的“风道”,符合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 绿道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户外空间,增加城乡居 民彼此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城乡统筹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绿道除了设置游径、休息站、零售和简易餐饮服务等必要设施外,还 可以在绿道周边结合旅游发展建设酒店、度假村、运动俱乐部等设施,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流溪河
增江河
珠江前后航道
佛山
东莞
珠江水系
珠江西航道
二、方案介绍
规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
城市绿道:与区域绿道 对接,以绿色开敞空间 连接市域内主要的集中 建成区,方便市民健身 休憩、回归自然。
佛山 东莞
中山
《珠江三角洲区域 绿道规划纲要》的 要求
二、方案介绍
初步方案
按照《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 要》,广州市绿道主线长度约393km 1号区域绿道(滨水休闲):佛山—沙 面—珠江前后航道—大学城—莲花 山—亚运村—黄山鲁—南沙湿地—中 山,约163km 163km 2号区域绿道(山水休闲):流溪河 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帽峰山、增 江河(2条支线)—东江—东莞, 约 157km 3号区域绿道(文化休闲):佛山— 滴水岩、大夫山—长隆—余荫山房— 莲花山—东莞, 约36km 36km 4号区域绿道(生态休闲):芙蓉嶂 水库—新街河—巴江河—沙面—滴水 岩、大夫山—佛山顺德,约37km 37km
一、背景
根据汪洋书记对珠三角绿道网“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 三年成熟完善”指示精神,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工作的原则是以 人为本,工作的标准是国际先进水平,工作的整体思路是: 珠三角区域层面: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总体规 划》,为绿道网建设提供技术和政策指引。 市域层面:由各市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编制市域绿道 网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统一实施。
一、背景
工作过程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