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规划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8〕26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8〕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16日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为建设美丽武汉,打造全国一流园林城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16〕2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少于5.5平方米/人,全市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92天,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主要任务(一)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园林绿化水平1.凸显城市生态格局。
实施全域增绿提质工程,夯实“一心、两轴、五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
“一心”,即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两轴”,即推进山水十字轴绿化建设,建设武汉“长江主轴”世界级城市景观生态轴,实施汉江、东西山系生态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五环”,即建设内环线、二环线“花环”,巩固提升三环线“一环33珠”生态景观带,建成长146公里四环线生态带,提升内外各100米宽外环线生态林带。
“六楔”,即实施“六楔入城”生态工程,建设府河绿楔、东湖绿楔、武湖绿楔、汤逊湖绿楔、青菱湖绿楔、后官湖绿楔,打造复合型郊野公园群。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21修正)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21修正)【发文字号】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4届〕第44号【发布部门】武汉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2.25【实施日期】2021.02.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3年11月27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1月18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21年1月22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山水园林特色,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城市公园、古树名木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和养护,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促进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协调增长,保障城市绿化均衡发展。
第四条市园林和林业部门是本市绿化工作的主管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本市城市绿化工作。
区人民政府确定的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违反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优化植物配置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协调。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植树和其他绿化义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指导和服务。
关于《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的说明
关于《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4.06.24•【分类】其他正文关于《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的说明——2013年6月25日在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市园林局局长苏霓斌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提请本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一、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必要性我市是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立法工作。
1994年,我市就制定了《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原《绿化条例》),并于2003、2004年进行了2次修正。
原《绿化条例》的公布实施,对我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影响深远,促使我市园林绿化步入投资力度加大、建设速度加快、发展水平增强的较好历史时期。
绿化建设由“见缝插绿”向规划建绿、拆迁建绿、拆墙透绿发展,综合改造了“两江四岸”、月湖、蛇山、龟山等自然景观,山水园林特色逐渐显现。
市、区人民政府将公园免费开放、绿化进社区等作为为民办实事、体现绿化事业公益性的重要内容,从单一重视绿量向建管并重、布局均衡、服务于民转变,绿化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绿化成果。
在植物配置上更加注重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植物品种更加丰富、空间层次更加完善、季相色彩更加分明;在管理上强化依法行政、完善市场机制和依靠科技手段,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以来,我市城市绿化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每年建设绿地300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公园30余个、街头游园100余个和城市小森林30个。
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基本指标分别从2003年的30.13%、34.92%、8.32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32.93%、38.19%和9.92平方米。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绿化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城市绿化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导致可用于绿化的土地严重不足,城市绿化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
武汉城市绿道建设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蒋细旺【期刊名称】《《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7)006【总页数】5页(P567-571)【关键词】绿道; 园林植物; 植物选择; 植物应用; 武汉市【作者】蒋细旺【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8; TU986.20 引言“绿道(Greenway)”一词最早出现在1892年美国纽约州爱德郎戴克公园规划中,标于规划图上的一条线状区域,由道路、森林、河岸和居住区构成。
WHYTE [1]在1959年首次提出绿道设计的概念,1987年被引入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关于户外环境的报告,从而被官方认可、推广发展,并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2-3]。
中国接受绿道概念并进行应用大约是2000年[4]。
经过多年的努力,绿道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重要城市园林绿化方式之一,城市中的林荫大道、各种形式绿化带和两侧绿色步行休闲道路,以及连接风景区、公园、公共绿地、街道、自然保护区等与居住住宅区之间的开敞、半开敞空间绿色纽带或景观、景点网络绿化的道路,都属于绿道建设,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
绿道不受机动车干扰,具有线性、连续性、可观赏性的特点[5]。
绿道可结合城市道路、铁路、河流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弥补绿地和园林建设的不足,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使人们能够随时、便捷、快速地进入城市公园、花海、风景区,远离粉尘、嚣闹。
城市绿道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审美,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
绿道具有生态、游憩、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4 大功能。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区域路网专项规划(2016-2030)
远期预留两条线路为: 线位一:线路走向为琴川大道~快活岭路,连接蔡甸新 城、什湖北部片区、黄金口。规范研究范围内长度约 8.3 公 里,设置站点 8 处。 线位二:线路走向为快活岭路~武汉西站,往北至东西 湖区、往南接大汉阳有轨电车、往东经龙阳湖南路西沿线至 汉阳主城。规范研究范围内长度约 1.5 公里,设置站点 2、地面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以大型巴士为公交支线,主要布设于交通干道及公交辐 射较弱的外围, 与东西(知音湖大道)南北(新天大道)主要公交干道 形成“多环”格局。主要以单层中、大型巴士为主,设公交 专用道,平均间距为 300 米。 以小型社区巴士为公交微循环,主要布设与社区内部, 以小型巴士为主,作为快速公交、地面常规公交的一种补充 方式,平均间距为 200 米。 3、 水上公交系统规划 以水上公交为辅线,设置水上观光旅游线路,连接“后 官湖~三角湖~什湖”,共设置水上码头 5 个。 4、 公交场站设施规划 在研究区域内,结合快速公交站点,形成复合型公交枢 纽站(1 处),在中心区域外围公交保养场(1 处)及公交首 末站(2 处),总面积为 4.3 公顷。 八、绿色慢行系统规划 1、规划策略
附件 1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 区域路网专项规划(2016-2030)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区域路网专项规划(2016-2030)》 (以下简称“路网专项规划”) 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会 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组织编制完成,经专家组审查, 同意规划内容,现将主要内容对外公布如下。
一、编制背景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 63 号会议纪要要求,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 规划(2016-2030)》、《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20)》、《武汉市交通运 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编制《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海 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规划原则 以构建“高效、便捷、绿色、可持续”的路网理念为基 础,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支撑城市“一轴、一心、多 廊、多组团”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东西向延伸。 充分发挥武汉西站的对外综合客运枢纽作用,为推动示 范城的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同时又要最大化减少过境车流 和人流对周边地区环境品质造成的不良影响。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路网布局采用“小街区、密路网”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总则1、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指导思想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迎园博全市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迎园博全市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17•【字号】武政[2013]15号•【施行日期】2013.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迎园博全市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武政〔2013〕1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市园林、农业局拟订的《迎园博全市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3年2月17日迎园博全市园林绿化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市园林局、市农业局2013年2月1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以举办园博会为契机,大力推动城市面貌持续改善”的指示精神,按照“一园多点,一点全域”的总体要求,计划用三年(2013-2015年)时间,全面提升我市园林绿化水平。
为此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筹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立体添绿、改旧增绿,在更多绿量、更好质量、更均布局、更彰特色上下功夫,努力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和品位,打造“绿满江城、花飘三镇”景观特色,形成绿地系统完善、绿地总量适宜、绿地布局均衡、山水特色明显的新格局。
(二)行动目标1.绿量大幅增加。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平方米。
2.景观持续改善。
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出入口门户的绿化水平。
到2015年,全面建成园博园;建设“三小绿地”120个、精致园林小品80处;高水平完成6条出城快速道路绿化。
3.服务功能大幅拓展。
从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拓展城市园林绿化服务功能。
到2015年,基本完成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龙灵山生态公园、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成绿道880公里;修复城区内垃圾填埋场、工业废弃地等生态受损地;紧紧围绕市民需求,新建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12个,改(扩)建一批城市特色公园。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武政〔2022〕20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武政办〔2022〕8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0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为推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东湖风景区)“十四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东湖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三大转变,“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治水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水质提升,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
东湖“自然氧吧”深入人心。
大力实施“拥抱蓝天”工程,“十三五”期间PM10、PM2.5分别下降45.9%、42.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
东湖风景区成为武汉市民以及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重要场所。
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严把开发利用准入关,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有效。
(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东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向全球推介。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资料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资料武汉东湖绿道系统是武汉市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绿道系统的规划范围包括了东湖、南岸、武汉火车站区域、武汉动物园地区、武汉大学周边区域等。
绿道系统的总面积将达到500公顷以上,其中水域面积将占到80%以上。
规划建设的绿道系统将包括长线绿道和节点式绿道两种类型。
长线绿道以东湖为中心,融入南岸、武汉火车站区域、武汉动物园地区和武汉大学周边区域,总长约18.5千米。
长线绿道的三大主题路段分别是东湖绿道、浔江绿道和阳逻湖绿道。
东湖绿道全长8.5千米,以东湖为中心向南北两端分别延伸,连接南岸和武汉火车站区域。
东湖绿道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囊括了蔡甸区、海淀公园、汉口北丰洲路等区域的环城绿道;二是囊括了东湖磨山、沙湖、马湖和龟山等东湖区域各景点的环湖绿道。
同时,东湖绿道的秉持了“生态、文化、教育、休闲、体育”的理念,将打造成为集科普展览、游憩体验、健康运动、文化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
浔江绿道总长约6千米,主要连接了武汉火车站地区、黄鹤楼、归元寺等文化景点。
浔江绿道将延续武汉市文化廊道的理念,以打造“文化浔江、城市浏览”为目标,将依托浔江的南、北岸文化、历史景观,打造具有丰富文化特色的休闲体育景点,并在绿道沿线设置文艺表演和景观区。
阳逻湖绿道全长4.2千米,主要连接了武汉大学、长江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将打造成为集绿色教育、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绿道。
除了长线绿道,东湖绿道系统规划还包括节点式绿道的建设,主要以景点、公园、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为依托,构建具有个性化的休闲体育场所和特色景观的小绿道。
节点式绿道在武汉市区很多领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形象、营造美丽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节点式绿道的推出将在城市中心地带和市区居民生活的周边,打造小型精品绿道,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运动场所,进一步增强市民对绿化环境的关注,并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东湖绿道系统规划的实施,将为推动武汉市建设美丽城市、人民生活美好做出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自然环境质量、弘扬湖北名城宜居的品牌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版)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3年11月27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山水园林特色,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城市公园、古树名木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和养护,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促进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协调增长,保障城市绿化均衡发展。
第四条市园林主管部门和市林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市绿化主管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本市城市绿化工作。
区人民政府确定的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对损害城市绿化的行为进行查处。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优化植物配置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协调。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植树和其他绿化义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指导和服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资、劳务等形式认建、认养城市绿地、树木,种植纪念林。
认建、认养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享有一定期限的绿地、树木冠名权。
第七条绿化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城市绿化科学研究,推广绿化建设、养护先进技术以及雨水收集、中水利用等节水、节能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培育、应用本市适宜的植物品种。
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绿化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增强社会绿化意识。
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方案规划
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方案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方案,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道系统的意义与作用城市绿道系统是指通过连接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绿色交通网络。
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有着诸多意义与作用。
首先,城市绿道系统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城市绿道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空间。
居民可以在绿道上散步、跑步、骑车等,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身体健康。
其次,城市绿道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道路和商业设施,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可以恢复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地覆盖率,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
再次,城市绿道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城市绿道系统中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和颗粒物,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绿道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最后,城市绿道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
此外,绿道系统还可以提供城市农业的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二、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原则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应该以人为本。
绿道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规划应该从人们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休闲需求和生态需求,确保绿道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其次,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保护。
绿道论文城市绿道发展论文:基于绿道类别的武汉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
绿道论文城市绿道发展论文:基于绿道类别的武汉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摘要:城市绿道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为改善绿色空间环境增添了更多可能,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不同地区需要建立适合各自城市风貌特色的绿道网络。
本文针对绿道的不同分类特点,分析了目前武汉城市绿地系统的不足,为武汉市未来建设城市绿道提出了规划建议。
关键词:绿道;类别;武汉城市绿道abstract:today,urban greenway helps to create more and more green space in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so, the different regions need to build greenway systems which are very suitable for local featur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various categories of greenwa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eficiency of greenbelt system in wuhan now, for giving advice to build wuhan urban greenway on city planning.keywords:greenway;category;urban greenway of wuhan1引言“绿道”一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源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重视,也源于对大兴土木时环境问题被忽略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但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是城市绿色空间的急剧减少,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2.06•【字号】武政办〔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2月6日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两江四岸旅游功能,将我市打造成世界级滨水旅游目的地,按照《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要求,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江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突显武汉特色、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综合管理,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发挥两江四岸各方面资源优势,努力将两江四岸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二、工作目标到2016年底,两江四岸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核心区港口岸线环境焕然一新,城市英雄广场和渡江文化系列景观彰显滨江文化特色,长江灯光秀和长江实景演艺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到2017年底,两江四岸景观绿化和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品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形成较完善的水陆旅游产品体系。
到2018年底,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武汉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契合点、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区、生态与人文的对话处、市民共享的新客厅和国际旅游的支撑轴,成为全国闻名的“滨江都市画廊”、具有示范效应的都市滨江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国际知名城市水岸。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23•【字号】•【施行日期】2013.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9月23日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绿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幸福武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绿道及绿道控制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步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沿线设置标志、标牌和驿站。
绿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市域绿道:由中心城区向外呈放射状布局,串接生态绿楔、外围新城、山体、水体及风景名胜区,突出地域景观、生态和人文特色,以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功能为主的绿道。
(二)城市绿道:呈网状布置,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滨水空间、人文景区及公园绿地,以休闲健身功能和交通通勤功能为主的绿道。
(三)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慢行交通环境的绿道。
第四条绿道控制区是指沿绿道慢行道路外侧,划定一定范围并加以管理的空间,主要包括绿廊系统和为设置各类配套设施而应当保护的控制区域。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绿道管理指对绿道及绿道控制区内绿化、路面、标志、服务设施等的管理。
第六条市绿道建设指挥部统筹全市绿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负责对各区及责任单位开展绿道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国土规划局关于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武政[2014]24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国土规划局关于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国土规划局关于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武政〔2014〕2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市国土规划局关于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4年4月6日关于加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市国土规划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就加强我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基本生态控制线重要性的认识基本生态控制线对于确保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各区人民政府(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各有关部门应当将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管理职责,大力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各项工作,近期要特别抓好三环线城市生态带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各区、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管控、主动实施、合理利用,维护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稳定,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资源的全民共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积极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立法在认真执行《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实施的决定》和《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第224号令)的基础上,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调研,抓紧制订《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草案)》,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22年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22年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23•【字号】武政办〔2022〕38号•【施行日期】2022.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22年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2〕3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武汉市2022年绿化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23日武汉市2022年绿化工作方案为认真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及市“两会”精神,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切实做好全市2022年绿化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为契机,全面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全域增绿提质,积极打造湿地花城,推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努力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二)主要目标2022年,全市新建绿地1000公顷,植树造林2万亩。
实施“6个100”绿色惠民行动,建设各类公园100个、绿道100公里、林荫路100公里、绿色驿站100个,完成100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建设体育设施100处。
打造花漾街区15个、园林小景100处、花田花海300公顷。
办好《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争取获得国际湿地城市授牌。
(绿化工作目标任务分解附后)二、重点任务(一)承办湿地大会,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1.办好湿地大会。
重点实施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中国履约30周年成果展示馆,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展示武汉湿地保护成果。
成立《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武汉市筹备指挥部,调动全市力量做好会议筹备及保障工作,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安全健康、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绿色节俭的湿地盛会。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
•配套设施体系不完善,无法吸引游人长时驻 留。 •游憩及停车设施设施缺乏,空间分布不均, 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1.碧波宾馆
2.湖心岛停车场
5. 凌波门自行车停靠处
4. 零售点
3. 九女墩停车场 01 战略思考 Strategic Thinking
1.2.2 思考二:东湖啥都有,到底缺什么
从东湖创立4A景区以来,到现在成为5A景区,看起 来一个景区该有的元素全都有了,是这样吗……
3.2 总体布局 03 规划构思 Planning Concept
3.2.2 选线依据
1、完善区域绿道网体系
3.2 总体布局
东沙湖绿道属于绿道网中的“片区城 市绿道”,通过城市绿道联络线与城市绿 道主线和环城绿道相连接。
• • •
《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规划》
东湖绿道路径包括: 沿湖大道 东湖路东 湖南路 东湖东路 忆梅路 喻家山北路东延线 落雁路 鲁磨路 落樱路 落雁小路
3.1.2 功能优化
青Hale Waihona Puke 活力公共 艺术植物
商务
观赏
聚会
东湖
亲子
游乐
有什么
艺术 部落
娱乐
静修 度假
体验
3.1 功能优化
基于上位总规对东湖八大景区的 划分,提出了针对八大景区的功 能提升的建议。
景区名称
听涛景区 磨山景区 白马景区 吹笛景区 落雁景区 渔光景区 后湖景区 喻家山景区
提升功能
公共艺术 植物观赏 商务聚会 亲子游乐 静修度假 娱乐体验 艺术部落 青春活力
01 战略思考 Strategic Thinking
1.2.1 思考一:再不慢下来,东湖会怎样
现状过境交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