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总结答案

合集下载

华南农业大学2021年《土地资源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2021年《土地资源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答:土地包括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

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1)土地是自然综合体(2)土地是历史综合体,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动态性、土地的不可替代性、土地的多功能性、土地的持久性和可更新性、土地的生产性。

土地的经济属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的可垄断性、土地利用的制约性、土地的可改良型、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土地具有增殖性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土地资源评价与核算、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土地资源定位与功能、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土地资源胁迫与安全1.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建设的?答:1)太阳辐射: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

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

2)热量资源:A温度: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0℃,≥5℃,≥10℃和≥15℃的日平均气温。

B积温:指日平均温度的积累。

农业常用的指标为≥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C气温的变化规律:日较差、年较差、空间分布: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的日较差。

日较差越大,越有利于块根块茎作物的膨大和物质的积累。

D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无霜期为100d,农作物生长受到严格限制;100-130d,可以种喜凉作物;南岭以南大于300d;西双版纳、广东沿海及海南岛则全年无霜。

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

极端气温:低温/高温--作物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不同。

如水稻、棉花、花生在0.5-5℃温度下,34-36 h便可死亡3)降水: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降水不仅决定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成分、数量与分布等。

土地资源课后反思总结报告

土地资源课后反思总结报告

土地资源课后反思总结报告引言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地资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问题。

通过课后反思总结,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期望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

学习收获在土地资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我清楚地了解了土地资源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从而认识到了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我学习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同时,也学习了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土地资源保护策略。

3. 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我了解了土地资源评价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土地资源的评估和评价,并能利用评估结果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通过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我掌握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4. 土地资源法律法规我学习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意识。

不足之处在土地资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1. 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部分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土地资源的实际问题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缺乏团队合作经验由于个人学习习惯较重,与他人的合作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改进策略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能力,我决定采取以下几个改进策略:1. 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对土地资源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总结,通过深入学习,提高对关键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包括陆地和水域,可以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可再生的特点。

2. 土地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土地资源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固定性:土地资源是固定地壳的一部分,不像空气和水资源那样具有流动性。

(3)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二、土地资源的分类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功能,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1. 耕地:指适宜种植作物的土地,包括旱地和湿地两种类型。

2. 林地: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土地,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地。

3. 草地:指适宜生长草类植物的土地,可用于牧草种植或放牧。

4. 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包括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进耕作方式等,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3. 城市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5.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散乱污和低效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巧学魔方】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 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2. 图3-2-2
【牛刀小试】 动画片《熊出没》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大熊二兄弟与破坏 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 该动画片中所保护的森林资源可能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森林 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出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哪些问题?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人多地少
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____3___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 人均土地面积的 1/3 。 2.基本国情: 人多地少 。
知识点二 类型齐全
1.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 耕地 、 林地 、___草_地___ 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 草地 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 而 耕地 、 林地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比较少。 3.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较大 。
【答案】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目前,滥伐森林问 题仍然比较严重,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重难探究
探究点一 你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构成特点吗?
【图解】
图3-2-3
【探究】 1.图甲中①②③④各代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答案】图中①是水田,②是旱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 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土地类型
分布地区
耕地 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东北 、 西南 边远山区的天然林, 林地

土地资源年度总结范文(3篇)

土地资源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中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一年来,我单位加大了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力度,对全市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遥感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土地资源数据的准确性。

2.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我们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规划、审批、供应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土地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了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

3. 推进土地整治与开发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和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

同时,积极推进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加大了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了土地资源的合法、合理利用。

5.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方土地资源管理存在漏洞。

2.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手段相对落后,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3. 土地执法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方违法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2.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提高数据质量。

3.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4.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

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过去一年,我单位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目录1.自然资源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资源,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备的两个条件:①存在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②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是非可再生资源。

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

利用方式:珍惜和节约使用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5.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1.我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底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读土地资源类型图,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林地,D. 草地。

(2)A、B 两类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填干湿区),两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是秦岭—淮河,该界线与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1 月份0°C 等温线大体一致。

(3)图中 C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的山区,而西北和北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分布。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分布不均匀;
⑷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土地资源执法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执法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执法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
要课题。

土地资源执法工作作为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土地资源执法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首先,我们深入挖掘土地资源执法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加大对非法占用土地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等。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其次,我们分析了土地资源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们发现,土地资源
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程序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执法部门的人员和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最后,我们提出了改进土地资源执法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认为,要改进土
地资源执法工作,首先要加大对执法部门的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对执法经费的投入力度等。

其次,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包括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等。

最后,要加强对土地资源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包括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等。

总之,土地资源执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工作,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总结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总结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总结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障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总结,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现状与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土地利用方式1. 农业耕种:农业耕种是农村土地资源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

种植业主要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等的种植,养殖业主要指家禽、家畜的饲养。

农业耕种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2. 林业资源利用:农村地区通常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林地可以用于木材采伐、造纸原料生产以及生态旅游等。

3. 乡村建设:农村土地资源还可以用于乡村建设和综合利用。

乡村建设包括村庄整治、农家乐的建设等,可以提供农民增加收入的机会,并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1. 闲置土地浪费: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村土地因为无人耕种而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和土地荒芜现象。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缺乏技术支持和农业科技创新,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工业污染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三、解决方案1. 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如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土地资源和农化物质的过度依赖。

2. 推动土地整治:加强土地流转和园区化建设,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推动土地整治,减少土地的荒芜和浪费。

3. 发展乡村旅游和服务业:利用农村土地和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服务业,提供农民增收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

4. 加强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如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和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立农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

土地资源学简答题

土地资源学简答题

第一章1.什么是土地?土地有哪些特性?2.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

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4.简述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区别与联系。

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7.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回答1.什么是土地?土地有哪些特性?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对土地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是综合体;②土地是自然经济的产物;③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④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⑤土地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土地的特性有:(1)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2)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3)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4)工程属性;(5)社会属性;(6)权籍属性。

2.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

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广义上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土壤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自然体。

土地与国土:从范围来看,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超过土地范畴;从目的看,国土强调主权意义,即国与国的关系,而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A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注:1. 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填空(20×1=20分)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

2、我国主要牧区和主要农区是以 mm等雨量线为界;而在东部,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又是以 mm等雨量线为界3、前苏联土地类型研究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

4、农村土地调查以比例尺为主,高山区、高原等地区可采用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需要可采用或比例尺。

5、最小上图图斑面积耕地、园地为 mm2,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为 mm2,林地、草地等其它地类为 mm2。

6、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超过图上 mm;山地不得超过 mm。

7、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分为、、三级序列。

二、名词解释:(8×2=16分)1、土地类型2、线状地物3、土地自然适宜性4、贴现系数5、可持续土地利用6、土地生产潜力7、基本农田8、土地退化三、、计算题:(2×5=10分)1、根据最小上图图斑标准,求出比例尺 1:10000的地形图及比例尺 1:20000的航片上最小上图耕地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

(m2)2、某调查区有一宅基地占地150m2,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该宅基地能上图吗?如果能上图,图上面积为多大?(mm2)。

四、简答题(5×6分=30分)1、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2、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

5、农业生态区法的工作程序五、论述题:(24分)1、某县即将开始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农村调查工作,他们应该怎样开展这项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12分)2、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并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各部分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12分)《土地资源学》试题A参考答案闭卷适用专业年级:一、填空(20×1=20分)1、光;温;水。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汇编)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汇编)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2.3.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 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5.AB AC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3.;4.——————土地资源的5.——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7.发展速度同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8.9.土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3.的序列。

4.地点。

他们认为土地系统分为三种: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5.前苏联和德国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6.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沿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方法。

采用地方、限区、和相作为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

20世纪70土地类型制图中的土地分级逐渐趋向于采用前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相结合的三级分级系统。

7.土地分类抽象与归并。

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体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1.确定分类的对象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③参数法8.9.土地类型的命名<根据植被、土壤、地貌三因素命名或根据植被、地貌二因素命名;国等在对土地系统命名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2.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
城乡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将对此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和
土地资源数据库,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我们根据土地的不同功能和特性,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我们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
测和调查,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土地资源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土地生态保护工作,加强了对土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保障了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此外,我们还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通过推动农业现代
化和农田水利建设,我们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业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

我们还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乡发展的协调。

总的来说,我们在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
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工作做了大量的总结和分析,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在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详细调查和评估,我们了解了土地的分布情况、利用状况和潜在价值,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现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

其次,我们在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我们有效地减少了土地的退化和污染,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地方在土地资源的治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

最后,我们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们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增值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地方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存在不合理和过度开发的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在土地资源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

关于土地资源的工作总结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在土地资源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监测,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了社会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我们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监管,防止了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护了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一些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行为。

其次,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土地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导致了一些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社会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护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地资源保障。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土地资源
【—
初一
地理总结之中国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
类利用的土地。

① 土地资源。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

中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两个显著的地理特色:
一、海拔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占的面积超过平地(平
原和高平原),成2/3与1/3之比;
二、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比例
大的特点。

目前,草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4%,耕地占10.4%,林地约占12.7%,而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则合计约占20.5%。

尽管如此,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
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

总结: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
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一)土地的自然属性:1.生产性2.整体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二)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1.社会性2.资产性3.权籍性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①综合性和多科学性②关联性与复杂性③现实性和预测性④区域性和全局性5.土地的功能:养育功能,支撑功能,资源功能,资产功能,环境净化功能,土地景观功能,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土地调控功能第二章1.大气中可能造成土地资源性质和利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重要的表现为(光/光照资源)、(温/热量资源)、(水/降水资源)、(风/风力资源)等几个方面。

2.土地资源的地质地貌组成要素包括(岩石性质)、(地址构造)、(地貌形态)等。

3.水温循环的内因是水在自然条件下能进行液态、气态和固态三项转换的物理性质,而推动如此巨大水温循环系统的能量是太阳的辐射能和水在地球引力场所具有的势能。

4.生物的环境学意义?⑴生物对环境的修复作用:利用生物对损坏的环境进行修复的作用成为生物修复作用。

生物修复是通过具有降解功能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的过程。

⑵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植被对气候、水分、矿藏与盐化等的指示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资源的气候变迁或气候带,帮助我们寻找矿藏、浅层地下水、适于开垦的湿润地段,判断空气中存在何种污染物,了解土壤特性及盐化程度,对农业生产、营林工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5.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具有的能同时和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土壤自净能力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5.土壤(圈)的功能土壤的生产力功能/土壤的自净功能/土壤的生态功能/土壤的支撑功能/土壤的原材料功能/土壤的景观文化功能第三章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地表形态、水资源、生物、土壤的影响。

土地制度具有的四个基本功能:保障功能、配置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

土地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等政治实体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土地管理任务和土地利用目标,围绕着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而规定的用以调整人地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方向与指南的总和。

地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等。

土地利用文化的特征:演变性、连续性、规律性、更替的长期性、地域差异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可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3)可进一步显化土地资产,活跃土地市场(4)能促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第四章1.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土地类型是气候、地表物质、地形、土壤、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产物。

3.土地分级原则?1)土地个体单位内部相对一致,而与相邻单位有明显差别。

不同级别的土地单位应有不同的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标准。

2)划分出的土地单位要易于识别。

不仅在野外要易于识别,而且在遥感图像、地形图等图件上也能识别。

3)分级系统应力求简明,尽可能定量化。

4.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5.土地类型的演替,是指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

6.土地类型结构与演替研究的意义体现在哪几方面?1)土地类型结构与大农业生产布局2)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土地生态设计3)土地类型结构与自然区划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知识为基础,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技术等技术手段,查清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上而下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面积以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进行的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的土地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农业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

2.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与权属界线等,未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和各级的土地管理服务。

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现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预警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参照功能、纠错功能、超前控制功能。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土地位置、气候要素、地形与地貌要素、水资源、土壤资源、植被要素、土地类型、社会资料。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一.准备工作 1.明确调查任务 2.组织专业队伍3.制定工作程序4.资料准备5.用品准备二.外业调汇 1.调绘前的准备工作2.调绘阶段三.内业工作1.转绘工作2.量算面积3.编图与图面整修4.成果输出四.检查验收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也称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二、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1、土地资源的适宜性2、土地资源的限制性3、土地利用的效果三、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1、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2、综合土地评价和单项土地评价3、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4、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5、农用土地评价和非农用土地评价6、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四、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价土地对特定利用类型适宜程度的过程。

五、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程序1、明确土地评价单元2、明确土地利用对土地条件的要求3、匹配土地用途要求与土地质量4、划分土地适宜类与等级5、提交评价成果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2、早期介入原则3、整体性原则4、公众参与原则5、一致性原则6、可操纵性原则七、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五大基本原则1、生产性2、稳定性3、保护性4、可行性5、可承受性一、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1、确定系统边界;2、确定系统目标;3、进行土地评价;4、可行性分析;5、输入输出模型分析;6、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分析;7、提交报告或决策;8、实施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生产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承受性原则三、土地集约利用的分类方法与分类1、按土地利用类型分,分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2、按集约内容分,分为劳动集约、资金集约、技术集约3、按集约利用方式分,分为平面型集约利用、立体型集约利用、时间紧凑型集约利用、价值附加型集约利用和综合型集约利用四、土地利用工程的内容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基础工作。

五、土地生态系统:是由土地各自然要素构成的,并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内,而组成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

六、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可变性。

(名词解释)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填空)土地退化类型: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污染、建设占用土地、性质恶化。

土地保护的内容:土地资源的数量保护、土地资源的质量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文化景观保护。

(判断)土地保护的研究对象是退化土地或潜在退化土地,而不是未退化土地。

(简答)1、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1)科学编制土地保护规划;(2)优化结构,实行土地生态保护;(3)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保护、提升和重塑生态景观;(4)建立土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5)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法律法规;(6)增强全民“惜土”意识。

(论述)土地污染的防治的诱因与防治措施1、土地污染的诱因:①土壤酸化:包括土壤中存在的自然酸化过程和人为活动排放的酸性物质引起的土壤酸化。

②土壤重金属污染:包括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固体废弃物产生后,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

2、土地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土地污染的调查与动态监测:开展土地污染的调查与监测,制定土地污染标准是评价土地质量、防止污染发生和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②制定“三废”的排放标准:主要是改进工艺流程,控制和消除工矿业“三废”排放,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污染物质来源。

③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提倡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新措施。

1、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2、农用地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统筹安排;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3、耕地利用的特点:自然性、社会性、稀缺性、区域差异性、生态景观性。

4、草地资源评价主要考虑草地草群和草地生境两方面,其中草群是放牧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5、其他农用地指除上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外的农用地。

6、设施农业用地的利用特点:设施农业用地利用的集约性、设施农业用地利用的高效性。

第十章1.建设用地的性质:建设用地利用的非生态性、建设用地利用的空间性、建设用地利用的区位性、建设用地复垦的相对困难性、建设用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建设用地利用的多目标性。

2.我国土地封面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是利用一期土地资源的总原则。

3.建设用地的利用原则: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原则、集约用地、节约利用土地原则、先规划后利用原则、合理确定用地结构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原则。

4.城镇居住用地是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地。

5.村庄的特点:1、村镇的数量多,人口规模比较小,布局分散;2、村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存的特点;3、村镇的各项建设设施具有多种功能;4、村镇建设具有地方性;5、村镇建设有自发性。

6.交通用地的特点:1、交通用地的经济、政治意义重大;2、交通用地具有动态性3、交通用地分类众多4、不同运输形式可以互相配合7.农村住宅建设是村镇建设的主体,宅基地利用是否合理决定了村镇建设的成败。

(判断)1.后背土地资源的概念:后备土地资源即为土地利用分类中的未利用土地,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具体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居民点和工矿、公共事业等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