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文化传媒系李明亮<。
语文(包括人际沟通等)课是一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能力。
从这两点出发去重新审视我们教学质量现状,情况不容乐观。
为此,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学视角来认识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确定课的教学任务和质量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也是如此。
由于高校的语文课时少,难以完成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不少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仔细想来这种说法反映了老师们对教学质量的理解有偏颇,认为必须有充足的课堂时间,把课本中的知识全“教”给学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各类学校特别是我们高职学校应当如何界定语文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是为了不教现在高职语文教学多是照本宣科,只教课本内容了事。
只教课本是对教材功能的弱化和窄化。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要做到这点,只教课本是不能达到的。
课本只是个例子,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平台。
如果只在课本中打转,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那么课本之外的无限风光将擦肩而过。
况且,课本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教”。
比如“综合性学习”,没有师生的互动,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就根本没资格去谈。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写作实践,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运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形成?总之,要教会学生如何读说听写的方法和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反,上的课时再多,学生的这方面能力不具备,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近来,应试教育的复辟逆流大有渐涨之势,排名排队,什么什么学校考了多少,各种吆喝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大喊“抓成绩要要抓到骨头里,要抓出血来!”素质教育改革十几年来,我们彷徨、挣扎、前行,当课程开齐开全,素质教育看到一点眉目的时候,教学成绩和升学率的攀比又把我们拉了回去。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这是很多教育官员理直气壮的口头禅。
对,素质教育搞得好的一定是教学成绩好,升学率高的。
但教育官员的红眼病,忘记了教育规律,忽视了教学质量提高是一项漫长的过程,是多因素制约的综合工程。
一、教育的急功近利与饮鸩止渴对成绩的过度追求让教育者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导致学校感染“智育肥大症”。
学生在校时间不断延长,自由支配时间极度压缩;非考试学科课时被挤占;教师为了成绩不择手段。
这伤害的不仅是孩子,还伤害到了我们老师这个群体和我们整个教育的形象。
(一)拔苗助长伤害的是孩子。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教育方针告诉我们,基础教育面向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单纯的科学家或社会精英。
(二)错误引导打击的是老师。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
可能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些,可能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好点,然而有人无视这一点,为了哗众取宠,鼓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将教育的功能扩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让老师每天都生活在挫败感中,诱使教师像牛马一样的劳作,淡化了对知识、智慧和技能的追求,导致师生关系、家长与老师之间关系的恶化,教师成了受害者。
(三)推波助澜助长了非教育者的错误认识。
教育的急功近利,顺应了家长、社会的错误认识,走向了“矫正向偏”的歧途,助推社会错误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
现代社会,好像谁都能讲教育的道理,但并不是谁都能对教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且这些评论者在评说教育时都忘记了自己所肩负的教育责任。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兴庆区三小 宋彤彤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1、评价教学质量既要重视教的质量, 更要重视学的质量 2、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 3、我们要树立全员、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观
二、实施措施
1、向教学管理要质量 2、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3、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1)加强校本培训 (2)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3)全员参与《以学定教 当堂训练》 课题研究,构建高效课堂
(4)“教师进题海,学生出题海”,切 实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提倡学生在总之,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个系统 工程,实际上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的各 个环节的质量、效率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 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效益滞后的工程,我 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而要更多地放眼未来。从这个 角度讲,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重在学校内涵建 设,其最高境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是水涨船高 的事。最关键的,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 研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管理原则,激发全体教师 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内部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经验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交流经验。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任,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使命。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使之与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相一致。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3. 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
各种资料和规定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的师德。
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公正,因材施教,要逐步掌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要向全体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继续教育,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逐步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扩大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以目前社会上批评较高的写作教学为例,其实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是真实的现象。
但是这些全部怪罪语文老师,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深深地感到“无奈”,你看——现在的孩子业余时间大多离不开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有多少家长能静下心来陪孩子阅读呢?网络语言、八卦新闻,还有几乎没有思考痕迹的微信、微博等等满天飞,这些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文字的启迪和熏陶呢?……其实孩子们经常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文”,残疾作家史铁生说“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王小波说“我相信我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说“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从根本上说,写作是生活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与他人沟通的需要,有的孩子说:“不写作文,我说话表达可以吗?”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说话的声音一纵即逝,而写作则可保留之,比录音机更精更有趣,所以人类发展史是靠写作及其他艺术形式共同记载的。
说话的载体是嘴,关键是头脑;写作的载体是文字,关键是思想。
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写作?因为他们用说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足以令小小年纪的他们满足了,而教他们写作的语文教师大多自己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写作及如何写作这个问题,教师自己也不会写作或写不出一篇规范的“下水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试想这种教师教出的学生就写作而言,有什么前途呢?成人的写作习惯始于小学,小学时就敢于写、想写、会写、写得好,中学时就差不了。
而到大学,什么技巧啦,主题思想啦,材料的处理啦,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学习的更系统化,就会越来越好。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是培养和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角色,教育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正确的教育观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教师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下将从教育目标、学生发展、教学方法和教育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把学生的自主发展放在首位。
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树立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发展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适应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再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方法观。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成才、造福社会的责任。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教育情操和职业道德,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教师要关注社会变革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
提升教育质量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提升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以下是我对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我国,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
1.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德育教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3.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优化课程设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1.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我国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课程、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和交叉。
2.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深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深度。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
树立正确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以人为本,为完善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提高工程作贡献一、前言决定教育质量的充要条件是多方面的,抓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育人的生命线,永恒的主旋律.我们在这方面的举措和力度都是不错的,假以时日,效果一定会很好的.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入手,剖析一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对教育质量提高工程有多大的影响,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只有在正确的质量观的指引下才能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不至于走弯路,迷失方向,才可能信心百倍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可能成为别人行动的标杆,宣传、带动一批人为教育质量提高工程作贡献。
二、背景1、江苏省教育工作会,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性行动计划”,要求实施教育质量提高工程,全省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贯彻落实中。
这一方面说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创造性地去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方方面面发展确实不均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实在,如果不正视它,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它,将会直接影响到我省的义务教育大业的发展。
2、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几千万农民工再就业,几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实实在在地冲击着我们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又是一个新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3、我区教育质量的地位在全省还比较尴尬,全社会重教支教的浓厚氛围还未形成,教育的公信度在全县人民的心目中还不是很高.如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我们去带头加以解决。
4、教育质量观、人才观从“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几千年的演变史,无时不冲击着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大脑。
如何在当今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将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艰辛道路要我们每个教育人带头去跋涉。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
首先,新时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本专业的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学习多研究其它领域的一些前沿新闻,不断完善自己,自我更新,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上,教学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不单单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代教师还需要丰富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信任自己。
老师在平时需要多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发扬光大,发现他们的缺点并引导他们加以改正。
对待问题学生尤其需要耐心和细心,做到一视同仁并且持之以恒的去爱每一个学生。
最后,新时代教师还需要有不怕困难的坚韧意志。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挫折,有的时候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做到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同时也应该多向有经验的前辈以及同事多请教,正视挫折,战胜困难,提升自己。
总之,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很复杂,很琐碎的工作。
新时代教师要把“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 (2)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这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呢?一、终身学习的发展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
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获取,扩充新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知识结构和体系,一专多能,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上,必须博学,统览相关学科,观念要创新,教学活动要创新,教师的知识传播不是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开发,再创造。
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以启示和引导,教会学生创新。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确立新的评价学生标准。
在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不管要多少水,都可以哗哗地流出来。
教师必须具有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争取做到多才多艺,学生需要什么知识,能够传授什么知识,学生问到什么问题,能够解答什么问题,传授给学生广泛的科学的基础知识。
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义务教育阶段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
我认为,这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义务教育要追求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首先要坚持德育为先。
德者,做人之本。
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无论其掌握的知识多么丰富,能力有多高,身体有多好,都不能称其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要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新时代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全面发展要坚持“五育”并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德智体美劳并举是全面发展的本义,只看文化课考试成绩,不是全面发展的质量。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建设“智慧课堂”,努力在上一门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五育”。
三、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人才观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因此评价人才的标准不能一样。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的人才观。
关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平安小学冀录军在教学领域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人们对此认识并不一致。
这实质上是一个教学质量观的问题。
教学质量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
我们要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树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学质量观。
1.既要重视教的质量,更要重视学的质量。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获得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知识,主动地得到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教主要是要“教会学习”,这在教育中尤显重要。
所以,评价教学质量在更大意义上应该看学的质量。
当然,学的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的质量的提高,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的质量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教师能否按学科自身的规律对教学内容作有效的编排、整合,并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是狭义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
这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更为迫切的任务。
学的质量应当包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体系是否合理(结构、宽度、深度、时代适应性等);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学生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研究教学时主要是研究教——而且是传统意义的教。
而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重教轻学的情况仍然存在;师生关系基本上处于课堂见面、单向传输状态,教、学隔裂分离,教师基本上只是承担知识呈现者、传授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的作用很少发挥。
这显然不是高质量的教学。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考察。
2.既要重视知识传授的质量,更要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浅谈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浅谈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浅谈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的基石,而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理论和手段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全面发展的理念。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中,注重知识的全面发展。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深入和广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中,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
知识只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样重要。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例如语言沟通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实验与实践能力、创新和拓展能力等。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第三,在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中,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是一个人综合品质的集合,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打开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使他们具备全面的素质发展。
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还强调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要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同时,也要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这是义务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4、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5、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下功夫。
6、优化学科课堂教学:教师应确保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12
此外,还应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
例如,对于语文课,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数学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服务观
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服务观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服务观现代教学观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下面本节对现代教学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含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
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惟一任务。
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
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是培养人才、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
而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时,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楷模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注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一项职业,而职业的本质是服务。
作为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此外,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对于教育环境的形成和营造也至关重要。
教育环境是学校的软环境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时,学校内部的教育氛围将会更加和谐积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也会更高。
与此同时,这样的环境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育事业,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
最后,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良好的教育价值观和师德师风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只有教师能够秉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师德师风,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师德师风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形成和营造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深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因此,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坚守教育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加强师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团结同事。
通过参加师德师风培训、学习优秀教师事迹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提升专业素养,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智慧。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努力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五、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注重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携手共育。
我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确立现代教学质量观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提升教育质量
确立现代教学质量观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提升教育质量温恒福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省重点资助学科群“中小学教师教育学科群”带头人。
其对教育领导、教育效能、教育科研方法、现代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农村教育改革和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等问题有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6部,出版专著3部。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正确的教育质量要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正确的质量与方式决定于正确的观念和有力的行为系统。
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念与有力的教育质量行为的结合,是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的关键。
如果说哲学讲究的是深刻,管理追求的是效率,那么,校长的首要追求则是方向,最重要的职责是领导师生用正确的方式追求正确的质量。
一、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追求正确的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我都是为了你们好”这一理由的掩盖下,有多少教师在一意孤行地做着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在“升学率是最重要的质量,没有升学率,一切免谈”等观念的指导下有多少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改动教育计划、取消音体美等课程,还随意加班加点,目无规范与法规;又有多少教师和家长为了提高他们心目中的“知识记忆质量”、“八股作文质量”、“课文背诵质量”、“超前学习质量”与“多才多艺的质量”,不顾孩子的感受,压制他们正常的成长需求,剥夺其自由、自主的学习和活动与游戏的权利,甚至将学生当机器一样使用,严格地按照他们设计好的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训练,霸道地篡改着每一个青少年本应具有的儿童时代。
树立质量意识-抓好教学管理
树立质量意识-抓好教学管理教育是每个国家的根本大业,而教学质量则是衡量一个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形象。
因此,加强教学管理,树立质量意识尤为重要。
何为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统筹安排,以达到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目标。
教学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教学管理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进教学管理的工作。
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对于质量的追求和关注,它是质量生产管理和提高改进的基础。
在教学管理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发扬质量意识,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不断加强质量监督与评价,是树立质量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教学管理涉及到各种方面的问题,包括招生、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
针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教改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突破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学等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核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养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技能提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加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教育质量监测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加细致、全面、多角度。
实施教育咨询和个体化评估等措施,使学校和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具体实施策略要树立质量意识和抓好教学管理,需要认真落实以下策略: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制度程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
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投入教育教学管理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通过成立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等措施,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平安小学冀录军
在教学领域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人们对此认识并不一致。
这实质上是一个教学质量观的问题。
教学质量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
我们要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树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学质量观。
1.既要重视教的质量,更要重视学的质量。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获得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知识,主动地得到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教主要是要“教会学习”,这在教育中尤显重要。
所以,评价教学质量在更大意义上应该看学的质量。
当然,学的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的质量的提高,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的质量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教师能否按学科自身的规律对教学内容作有效的编排、整合,并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是狭义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
这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更为迫切的任务。
学的质量应当包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体系是否合理(结构、宽度、深度、时代适应性等);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学生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研究教学时主要是研究教——而且是传统意义的教。
而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重教轻学的情况仍然存在;师生关系基本上处于课堂见面、单向传输状态,教、学隔裂分离,教师基本上只是承担知识呈现者、传授者的角色,指
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的作用很少发挥。
这显然不是高质量的教学。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考察。
2.既要重视知识传授的质量,更要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中国的教育学受凯洛夫教育学体系的影响,多把教学论与德育论等并列,教学因而被理解为智育的代名词。
实际上,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主要途径。
教学不只是智育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因而教学改革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的改革,教学质量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的质量。
这种认识在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中还是不足的。
从教育自身规律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如专业课教学,就不只是智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着许多德育、美育的内容,包含着许多真善美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通过专业课教学,不仅要实现智育目的,也要实现德育、美育的目的。
在学校加强德育、美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不仅要增设和改革这些方面的课程,而且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这些方面的内容,达到这些方面的教育目的。
这就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这是符合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的。
因而,考察教学质量,无论是整个学校的教学、某个学科的教学,还是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都应当从全面的教育目的出发,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标准。
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也应当掌握“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标准,只有既善为“经师”,更善为“人师”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
传统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三中心”,这在当今教育中仍颇有市场。
除上文提到的“以教师为中心”外,其二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只讲书本、学生只学书本、考试只考书本,教学被单纯地理解为现有知识的传授。
教学的智育目的,不仅是要使学生获得现成的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包括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和创新的能力的发展。
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智能的发展,但智能的良好发展有赖于教学过程中的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
只注
重现有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高分低能”、“书呆子”式的、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考察教学质量时,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价值取向,充分重视起学生的智能发展。
“三中心”之三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学过分偏重课堂讲授,“灌输式”、“填鸭式”充斥课堂。
实际上,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课堂教学(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现场教学(参观、调查、实习),自学(阅读法、练习法),科研训练等。
只重视课堂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甚至只重视课堂讲授时的单向灌输法,这样的教学不可能是真正高质量的教学。
教育目的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运用。
考察教学质量也不能只看课堂讲授的质量。
3.既要重视结果质量,更要重视过程质量。
教学质量应当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上,只有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才是真正高质量的教学。
但在分析和评价教学质量时,我们不仅要重视人才输出这一“结果质量”,更要重视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过程质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所谓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作出判断,其目的往往是区分优劣,作出关于评价对象的决策(如奖惩);所谓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计划、方案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
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倡更多地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来评价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实际上注重的就是过程质量。
因而,我们在考察教学质量时,应当对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等),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资料、考核等),教学管理(领导投入、教学文件档案、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评优活动等),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梯队建设、进修情况等),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以及实验、实践等教学
的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修正。
有了“过程质量”的保证,才会有良好“结果质量”的输出。
4.切实转变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随着对教育教学客观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评判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也必须更新。
近年来各学校的教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改革中也遇到多方面的阻力,其中一些阻力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的教师认为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等。
究其认识根源,主要是一个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问题。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由此,摈弃旧的只注重书本知识,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教学质量标准已是大势所趋。
这种新的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内涵是: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共同提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