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话题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困难,进行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法和应用。
问题设计的原则:1. 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兴趣、关注和思考。
2. 渗透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突出重点、难点和核心知识,达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
3.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设计应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提出不同的角度、层次和类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问题设计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问题设计的方法和应用:1. 开放性问题设计:通过开放性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课文或主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在学习一篇叙事文时,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和你自己有什么相似之处?”或“你觉得故事中的教训对你有什么启示?”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考和沟通的能力。
2. 探究性问题设计:通过探究性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一篇论说文时,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作者这样论证?”或“你认为作者的观点站得住脚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对比性问题设计:通过对比性问题设计,比较不同事物的异同、优劣等特点,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在学习两篇记叙文时,可以设计一个对比性问题,如“你觉得两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有何不同?有何相似之处?”或“这两篇文章各有各的特点,请就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创新性问题设计:通过创新性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问题应该有针对性。
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去发现和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在教授诗歌鉴赏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诗歌的意象、表达和艺术特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或答案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放性问题通常涉及多个层面和维度,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
在教授小说阅读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深入思考。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问题是指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主动探究的问题。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框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性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在教授修辞手法时,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可以验证和评价的。
问题的设计应该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到具体的答案,而不仅仅是主观的、模糊的回答。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教授阅读理解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线索和依据,从而回答问题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过程。
好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应该考虑问题的针对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可验证性。
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可以提高课堂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合理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
以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一、根据课程目标设计问题1.知识目标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概念、梳理思路、记忆知识点。
例如:《诗经》“形而上”的意义是什么?课本上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注意记忆?2.能力目标设计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思考、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创造等能力。
你认为《木兰诗》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什么?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具备哪些要素?3.情感目标设计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情感体验、情感交流、情感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钢铁人熬过困难后,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七年级下册》中《下南洋》描写的是“一条鱼,一只猴子,两个字”,你认为这是什么意思?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1.文本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中的文章、诗歌、散文等文本,挖掘细节、词句、语言风格等特点,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了《孟母三迁》,你认为孟子和他的母亲有哪些共性和不同之处?听完《百家姓》这首课文,你有哪些感悟和体会?比较分析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的相似之处或差异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比较思维的习惯。
你认为《木兰诗》和《木兰传奇》的主题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认为散文和小说的写作方法有哪些不同?3.创新思维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特定的语境和想象力,加强他们对词语、句子甚至篇章的自主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请你尝试写一篇《骆驼祥子》结尾的改写版,让主人公有个不一样的结局。
如果你是小说家,你会怎么写一部畅销小说?三、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个层次不同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问题意识语文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写作能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各种娱乐、游戏等内容所吸引,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2. 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很多学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思想。
3. 写作能力不足: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存在问题,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语言贫乏等情况较为普遍。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生动活泼的阅读内容,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解读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著、诗歌等来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训练、课内外阅读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提升。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题目或者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阅读表达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指导、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提升。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四、实施方案1.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乐于探究。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活动内容1.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朗诵经典诗词,让他们在品味优美诗句的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或生活故事,培养他们的叙述能力和倾听习惯。
3.作文竞赛:定期举行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经典阅读: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提升文学素养。
5.戏剧表演:选取适合的文学作品进行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活动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教师提前策划活动,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
2.实施阶段: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活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注意事项1.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确保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初中语文教研活动讨论话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特举办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讨论话题1.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实施(1)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2)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3)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1)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如何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3)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如何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策略(1)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保证教学秩序?(3)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管理效率?5. 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1)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2)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3)如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讨论内容1. 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如:开展主题阅读、小组合作阅读、阅读竞赛等活动。
3. 优化写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如:开展写作训练、写作比赛、写作指导等活动。
4. 探索课堂管理新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如:运用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活动、关注学生心理等。
5.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引言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期望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教学内容设计1. 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经典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而忽略了当下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比如青春文学、网络小说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课外阅读推荐除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3. 艺术欣赏除了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加入一些艺术欣赏的内容,比如经典的诗词、美术作品等。
通过艺术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影视资料、音频资料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景模拟教学针对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教学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情景还原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学生学习兴趣设计1. 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比如对于喜欢诗词的学生可以安排诗歌欣赏活动,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安排阅读分享活动,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设计案(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设计案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互动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计1.课文内容解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2.相关知识拓展: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拓展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历史、哲学等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课文实践与应用: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任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设计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境教学: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4.案例分析法:教师可选择一些典型的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评价设计1.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高、素质提升等方面。
3.自我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家长评价:教师可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四、教学实施与保障1.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3.教学环境优化: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课堂教学的问题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创造点。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问题转化是必要的。
而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和形式等方面,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设计。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不断探索,积极争取,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更能够运用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设置一些新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求解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问题引导,增强学生对于文学、语言、作文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二、问题设置的方法和手段1.问题设置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问题设置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问题设置要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等方式,多样化设置问题。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研究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情景化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设置的形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不能一蹴而就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课堂中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认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设计具有多种形式,常见的问题设计包括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启发性问题等,这些问题设计的形式和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问题设计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在开设新课或者精讲重难点时,问题设计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让问题贴近课文本身或者课文背景,以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当老师讲解古诗文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与诗歌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二、问题设计应该灵活多样在问题设计中,应该注意灵活性,并在不同教学时段、不同教学形式、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中适当变化问题难度。
有些学生接受速度较快,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挑战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而有些学生接受速度较慢,问题难度应该适度下调,以保证其理解和掌握。
三、问题设计应该有序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应该有序发展,不断递进。
例如,在学生掌握基础语法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这些知识解答更加复杂的问题,提升其语文运用能力。
问题的设计应该注重启迪性,而不仅是单纯地阅读理解或者机械记忆。
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一些问题可以通过题目内的某些点拓展,让学生慢慢理解扩大。
通过题目中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掘和总结知识,从而降低被动接受知识的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问题设计中,应该注重学术性,避免设计过于肤浅的问题。
能够体现学术性的问题设计,通常具有高要求、技巧性和层次性等,既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系统性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话题设计策略浅析
语文课堂话题设计策略浅析阅读即对话。
学生学习课文即是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
其中教师则是这个对话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
因此选择恰当的课堂话题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
话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没有找到有效的话题。
使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如话题过于浅显,缺少内涵,追求热闹但华而不实。
有老师上《真正的英雄》一课,采用学生抢答的形式感知课文:作者是谁?事情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写了几个人?……学生回答此起彼伏,只有热度没有深度。
话题,只重视结果却忽视探究。
话题脱离文本,随心所欲,盲目时尚教的常常不是语文。
话题指向单一,满足答案却扼杀思维。
话题面临少数,多数学生面临冷场。
语文课堂教学话题是课堂对话交流的核心。
话题设置科学与否、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语文教师要善于概括和设置话题,从对话的三要素(听者、说者、文本)上去把握。
有效的话题应该紧贴文本的地面,紧扣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蕴涵语言素养和人文精神。
具体地讲,设计话题时要注重以下几种策略:1、话题要有目的性话题设计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上课时要用到哪些话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
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沟壑”,才能真正体现明确的目的性。
老师抛出的话题要具体、规范、有针对性。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随意设问,杂乱无章,分散学生对重难点的注意力。
每一个话题都应当考虑到是否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像散兵游勇那样零敲碎打,而是围绕中心问题,从分解走向综合,把散珠连成珠串,使各个提问相辅相成,环环相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话题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设计【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之后,对话式阅读教学便受到语文教师们的持续重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课堂上精彩多元的对话有益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而话题设计则是对话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篇论文从例证出发,浅易地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作用和有效话题的设置。
【作者单位】南昌市南昌县塘南第二中学【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话题设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话题”,其作用是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出同学们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谈话;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中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占有课堂时间的保证。
正所谓的" 话题教学", 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话题,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探究能力。
笔者认为,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深入探讨的学习氛围尚未形成。
传统的教师主导, 学生配合的教学方式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开放课堂教学, 解放学生思维,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 如何设置话题, 并能够调节课堂气氛。
“设置话题”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设计手法。
话题式手法是进入新课程以后阅读教学的新手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能够鲜明生动的阐释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课中“话题”最为显性的作用是“引发”——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之前进行思考、提炼与整合,或者引导学生在准备谈话时理解、分析、研读或者欣赏课文,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调动积累、表述见解。
“话题”,在阅读教学的某个步骤中一定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线索,能够比较好地形成课堂阅读“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能够比较切实地表现新课程的“对话”的理念,也能够表现出阅读个性化的特点。
初中语文话题教案
初中语文话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话题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通过对不同话题的讨论和探究,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话题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如何提问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角色扮演等。
2. 话题教学的实践:通过不同的话题讨论和探究,让学生实践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 话题教学的应用:如何将话题教学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教师提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例如:“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提问和回答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例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个季节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和体验?”4.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例如:“假设你是某个季节的代表,你会向人类传达哪些信息?”5. 写作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内容,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作文。
”6. 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来评价话题教学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文学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讨论活动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上起着重要作用。
本讨论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互动性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三、活动设计步骤一:话题选择与资源准备1. 选择适合的话题,如某个名著的某一章节、诗歌、报刊文章等;2.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文本材料、图片、视频等。
步骤二:引入与导入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例如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2. 分享背景知识,简要介绍话题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话题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话题的敏感度和主动性。
步骤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约4-5人,通过抽签或教师指定的方式进行分组,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能力和性格的平衡;2. 给每个小组分发讨论材料,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素材,以便于讨论;3. 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制,让小组成员就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4. 教师可以轮流观察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引导。
步骤四:展示与总结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告,也可以是个别小组成员逐一发言;2. 全班共同讨论、评价和提问;3.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讨论结果,澄清问题和解决疑惑。
四、评估方式1. 对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2. 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3. 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五、活动点评本活动通过引入话题、小组讨论和展示等环节,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此外,活动中的评估方式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而非简单的答题。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本活动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如何打造动人的话题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如何打造动人的话题。
一、关注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也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新闻、报纸、杂志,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将社会热点与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表达。
例如,在教授议论文时,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如“国家打击治理网络游戏”、“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等等,让学生针对这些话题撰写议论文,并进行课堂讨论和阅读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
二、突出个人体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是丰富而多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打造出动人的话题。
例如,在教授叙事文时,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如比赛、旅行、生日派对等等,采用叙述的方式,将自己的体和感受写出来,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身边的同龄人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关注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打造话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从而选取涉及相关话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写作时,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如民俗文化、游戏、电影等等,让学生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展开思考和表达。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打造话题时,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与传统的直接讲解方式相比,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往往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阅读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充分展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打造话题时,还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颖、有趣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诗歌时,可以选择一些形式新颖、内容有趣的现代诗,如网络诗歌、微型诗歌等等,让学生们感受到诗歌不仅是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充满现代感的文学形式。
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与实施
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活动设计与实施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讨论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与实施初中语文课堂的讨论活动。
一、设计阶段1. 确定话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如经典文学作品、社会热点话题或生活中的问题等。
2. 制定讨论目标:明确讨论的目标,如培养学生观点交流能力、加深对文本理解、拓展思维等。
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3. 设计讨论问题:设计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表达。
4. 确定讨论形式:针对不同的话题,选择适合的讨论形式。
可以是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
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准备材料:为了准备讨论活动,老师需要精心挑选相关的文本材料或实例,以供学生参考和引用。
二、实施阶段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话题、引发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情境来引入,让学生更容易融入讨论。
2. 组织讨论:根据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激发彼此思维的碰撞。
3. 引导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及时提问、点评和引导学生的思考。
可以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表达。
4. 总结归纳:在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他们总结讨论的结果和收获。
可以让学生针对讨论问题进行展示或写作,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5. 反思提升:讨论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探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进一步提高讨论的效果。
通过设计与实施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思辨和表达,形成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深入思考。
初中作文话题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作文话题的选择、构思和写作技巧。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话题的选择、构思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话题与个人生活实际相结合,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作文写作的经验,提出作文话题选择的重要性。
2.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激发学生对本次作文话题的兴趣。
(二)话题选择与构思1. 教师讲解作文话题的选择原则,如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气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话题进行选择,如亲情、友情、成长、自然等。
3. 每组学生分享所选话题的构思,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写作技巧指导1.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
2. 介绍写作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突出主题等。
3.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修改自己的作文初稿。
(四)范文赏析1.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如结构、内容、语言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五)修改与完善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个别辅导,提出修改建议。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话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本次作文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2. 家长协助学生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话题教学的效果,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作文话题教学做好准备。
初中语文话题讨论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话题讨论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话题讨论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话题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初中语文话题讨论的技巧,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话题的选择与设定1.话题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既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可从课文中提炼出具有探讨价值的话题,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旨思想等。
2.话题的设定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师可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3.话题的难度应适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收获成果。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讨论的组织与引导1.教师在讨论前,应对话题进行充分的准备,明确讨论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同时,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以便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
2.讨论开始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不当场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在讨论中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3.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4.讨论接近尾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出文本的核心思想。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汲取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话题的拓展与延伸1.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针对一个文本中的话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2.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话题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例如,针对一个文本中的话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3.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话题,发现新的探讨空间。
初中语文课堂主题设计计划
初中语文课堂主题设计计划一、引言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制定了初中语文课堂主题设计计划。
二、整体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课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三、课堂主题设计计划3.1 主题一:诗词之美3.1.1 目标通过诗词欣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升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1.2 思路以诗词为载体,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诗词背诵、朗诵比赛、诗词创作等,激发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3.1.3 教学资源精选优秀的古代和现代诗词,配合课堂教学幻灯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3.2 主题二:经典名著阅读3.2.1 目标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价值观等社会人文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
3.2.2 思路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课堂导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
3.2.3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经典名著阅读材料,配合课堂教学讲义、讨论课小组活动等。
3.3 主题三:写作与表达3.3.1 目标通过写作和表达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讲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3.2 思路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议论文、日记、作文等,引导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析和点评。
3.3.3 教学资源提供写作素材、范文和批改标准,配合课堂教学讲义和作文评分表等。
四、课堂运行方式4.1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学习合作。
4.3 评价和反馈建立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实施计划和效果评估5.1 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资源准备等,并根据教学进展及时调整。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创新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创新设计一、针对开放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孔雀为什么喜欢开屏?”“为什么古代书法要求笔画遒劲有力?”等等。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拟真实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邀请一些文学爱好者或知名作家到班级来,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写作经历和心路历程,或让学生到实地或美术馆去感性地领会别人的作品。
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促使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艺术、情感等方面。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赋予语文教学以更为活跃的气氛。
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仪,将生动的图像、动画和声音介入教学,通过丰富的视、听、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组织小组研究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语文教学应向学生培养伟大质朴的人格与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设置小组研究课程,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点小组分工,主题研究并撰写相关报告。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他们的组织、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变换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在不改变原本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等方式来演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或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观等等。
以上这些创新教学设计,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设计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之后,对话式阅读教学便受到语文教师们的持续重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课堂上精彩多元的对话有益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而话题设计则是对话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篇论文从例证出发,浅易地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的作用和有效话题的设置。
【作者单位】南昌市南昌县塘南第二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话题设计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话题”,其作用是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出同学们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谈话;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中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占有课堂时间的保证。
正所谓的"话题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探究能力。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深入探讨的学习氛围尚未形成。
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配合的教学方式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开放课堂教学,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如何设置话题,并能够调节课堂气氛。
“设置话题”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设计手法。
话题式手法是进入新课程以后阅读教学的新手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能够鲜明生动的阐释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课中“话题”最为显性的作用是“引发”——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之前进行思考、提炼与整合,或者引导学生在准备谈话时理解、分析、研读或者欣赏课文,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调动积累、表述见解。
“话题”,在阅读教学的某个步骤中一定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线索,能够比较好地形成课堂阅读“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能够比较切实地表现新课程的“对话”的理念,也能够表现出阅读个性化的特点。
课中“话题”最有力度的作用是“整合”——只要案选择了“话题”,就必须有比较完整的表达。
“话题”既牵动着对课文对内容或整体或综合或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理解,有牵动着对所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推敲琢磨。
学生此时的“再表达”不可能只是半句话、一句话,而是表达着理解、说明、论证、欣赏、感受的一段话或一“篇”话。
这种教学效果所显现出来的“意义”是让人十分欣喜的。
一请看《小石潭记》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石潭”的“小”
·“小石潭”的“石”
·“小石潭”的“潭”
·“小石潭”的“水”
·“小石潭”的“清”
·“小石潭”的“秀”
·《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
·《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
·《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小石潭记》中的“虚与实”
·《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
·《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小石潭记》中的“观察与描叙”
·《小石潭记》中的“语言美
·试用绘画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摄影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音乐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请自己提出一个小小的“话题”并进行阐述
以上20个“话题”,是交给学生自行理解、体味、探究《小石潭记》的“抓手”。
它们之中的每一个,在没有清楚地理解之前,都是一个“悬念”,都有一定的牵引力,具有将学生的眼光与思维引进课文的作用。
二、《狼》微型话题的设计。
主问题的变用,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狼》一课设计的六个主问题,其实也是微型话题。
话题如下:
展开想像,口述狼的故事。
这一课有一重要特点:写狼必写人,写人必写狼。
能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表现了屠狼斗,故事情节层层相扣,十分曲折,能举例说明吗?
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尤其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在哪里?
请以“狡猾与机智”为话题谈对狼的看法。
请以《狼》中之狼为题谈对本文的看法。
以上的六个微型话题,在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深层内容,鼓励学生发现式学习,学会品析课文;鼓励学生动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话题的设置,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1、从课文本身的阅读品析的内容来看,可设置“主话题”与“微型话题”。
“主话题”如:说说《安塞腰鼓》的语言美与阳刚之气。
“微型话题”如: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孔乙己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与“酒”;孔乙己的神情描写与性格特点;说说没有出场的丁举人;“笑”在小说中的艺术力量;孔乙己第一次亮相与最后一次出场;孔乙己话语分析;孔乙己在小说中是一个弱者;咸亨酒店与孔乙己;孔乙己的善良;《孔乙己》中的“我”……
2、从课文阅读品析的内容来看,还可以设置“文本式话题”与“感受性话题”。
上述“主话题”与“微型话题”都是“文本式话题”,其作用都是为了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
“感受性话题”则不一样,其作用是为了表达学习后的体验、感受、感悟或启迪。
如“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后,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全文,试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等等就是。
3、从学习内容与课文的关系看,可分为“文本式话题”与“综合式话题”。
“文本式话题”设置的方向是文本研读与欣赏。
“综合式话题”既关注文本阅读,又拓展、旁逸到更为宽泛的内容中去,带有一点综合性学习的味道。
如《生物入侵者》教学中的一个综合性话题:搜集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生物入侵者”的故事。
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在话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将话题教学与其他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
比如说将话题教学与口语表达结合起来。
当学生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之后,教师口语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到别人的话题表达中,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围,加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本次课堂讨论的话题为作文的话题,以作文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谈论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新知。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话题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每一次课堂学习中,都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观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徐立媛《阅读教学中的话题设计》首都师范大学2012
[3]张小梅《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吾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