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静电引起的爆炸

合集下载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静电引起的离心机爆炸起火事故分析2008年11月7日零时30分左右,某制药厂正在进行甲苯淋洗的离心机突然发生爆炸起火,将整个车间大部分设备、管线烧毁,造成1人当场死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70万元。

一、事故简要经过11月6日晚上,该车间共有当班工人6人,其中皮某和田某负责进行物料离心操作。

正常情况下1个反应釜需要进行3~4次离心操作,12时30分,第一次离心操作结束,操作工皮某关闭了氮气保护阀门,用水淋洗后甩干,出料渣到车间固定放置点。

之后田某开始在同一离心机上洗、铺滤布,准备开始第二次离心操作,皮某上二楼操作平台查看反应釜温度,上去不到2分钟,时间大约为7日零时30分左右,位于一楼的离心机发生了爆炸,操作工田某当场死亡,爆炸引起的火焰引燃了从反应釜底阀放出的大量含甲苯的溶液,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车间,火灾发生后,车间其他人员及时进行了疏散。

事故发生后,车间员工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公司人员立即组织企业义务消防队成员进行先期的抢救工作,消防人员进场后经过奋力扑救,至4时左右火势得到控制,至16时40分左右,火被扑灭,大部分的厂房和设备被烧毁。

二、原因分析1、事故的直接原因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离心机操作工田某安全意识不强,在未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离心机进行充氮保护的情况下,打开下料阀门开启俩你记,此时由于含哌嗪的甲苯溶液进入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产生静电火花引爆了甲苯混合气体,致使离心机发生爆炸。

2、事故的间接原因(1)改公司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制度虽齐全,但安全监管和教育培训不到位。

(2)该车间违反危化品管理有关规定,在车间里超量存放危化品,是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

(3)该车间离心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缺陷。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该公司要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杜绝违章作业现象,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静电事故案例剖析

静电事故案例剖析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

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

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

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

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

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

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

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

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

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

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

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

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简介: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可能引发危险。

当积累的静电释放时,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鞋底摩擦起火在一个化学工厂的车间里,一名操作员穿着塑料鞋底与地面进行长时间的走动。

由于地面是绝缘材料,摩擦所生成的大量正负电荷无法及时补偿,导致了严重的静电聚集。

最终,在一个可燃气体泄漏并蔓延到该区域时,车间内爆炸并引发大火。

经过调查分析后得知,这起事故是由于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静电积聚:由于操作员长时间穿着塑料鞋底与绝缘材料地面接触,使得正负电荷不能及时相互补偿,导致静电积聚。

2. 可燃气体泄漏:车间内的可燃气体泄漏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 使用导电鞋底: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使用导电鞋底以便及时释放掉积累的静电荷。

2. 接地保护:对于绝缘材料地面的区域,应加强接地装置以确保正负电荷能够快速补偿。

案例二:输送带摩擦点起火一个物流仓库的自动化输送线上运行着长时间服务生命不长的输送带。

由于过度摩擦,在某个节点处起火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仓库。

经调查发现,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未注意设备维护与排查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输送带老化: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物品摩擦,输送带表面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静电。

2. 点状摩擦:由于某个节点处存在异常物品或损坏部分,使得输送带局部更容易产生静电。

防范措施:1. 定期检查:对于自动化输送线及其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的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

2. 清洁通风:当物品与输送带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因此要加强仓库内的清洁工作以降低灰尘积累,并保持良好通风。

案例三:起重机吊杆引发火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起重机操作员使用一个未经维护的金属吊杆进行物流作业。

由于吊杆与货物长时间接触并摩擦,在某个瞬间放下时产生大量静电并点燃可燃气体。

静电事故案例及预防

静电事故案例及预防

经济损失

由于风向原因以及消防抢救及时、有效, V0103号储罐、该储罐区南侧的20个储存化 工原料的小储罐等到了有效的隔离,未发 生爆炸,但罐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事 故大火持续将近4个小时,造成了重大的经 济损失(仅原料一项初步估算就在600万以 上)
爆炸原因初步认定

经事故联合调查组和化工专家组初步 认定,19日浙江卫星化工有限公司储罐 区V0104号储罐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在用泵向该罐内输送丙烯酸乙酯过程中产 生并积聚静电,引爆罐内混合性气体,并 形成火灾。
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1.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 准用压缩空气调合搅拌。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 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 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 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4.不准从罐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 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装油品。
1.3事故后果
受伤的员工 事故导致该员工左手臂,左躯 干上身侧 29%Ⅱ度烧伤 ,损失 工作日250日,经济损失26万元。
过滤网
2.1静电事故

2006年8月2日,永 和区某危险化学品 生产企业发生一起 地下溶剂罐在车间 的管道出口静电起 火的事故。自动喷 淋系统立即自动启 动,起火后一分钟 即被完全扑灭。
5.1当第二桶倾入时爆炸
5.2事故经过

当被溶剂(含约20%二异丁烯)湿润的 产品,由一金属容器经一金属漏斗及一长 3.5米的金属投料管,投入一耙式干燥器 (耙在缓缓转动)。金属容器、干燥器及 其上面的金属漏斗、金属投料管均接地。 当第二桶被倾入漏斗时,突然发生爆炸, 火焰从投料口向外喷射而出。

收油流速过快、静电放电油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收油流速过快、静电放电油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收油流速过快、静电放电油罐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况1987年10月29日时许,浙江省某油库煤油罐进油时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1)油库概况油库的油罐区由露天罐区和山洞罐区两部分组成。

其中露天罐区有8座立式钢油罐,分别设置在2个防火堤内。

露天罐区的8座立式钢油罐,原来都是土油罐和卧式油罐,后改为无力矩油罐,1974年又改为拱顶油罐,1982年将1#、8#油罐改为内浮顶油罐,总容量6500m3。

1982年以后将3#油罐底板和下圈板更新。

1#、至4#罐在一个防火堤内,1#罐为500m3内浮顶油罐,储存汽油17.655t;2#罐为500m3立式拱顶油罐,储存10#车用机油248.056t;3#罐为1000m3立式拱顶油罐,储存灯用煤油;4#罐为500m3立式拱顶油罐,储存15#车用机油149.986t。

该库设1座3000t级的装卸油码头,油泵房设6台离心泵没有铁路,全靠水路来油。

设灌桶间2个,专发桶装汽油、柴油、煤油和机油,汽车油罐车在另一处发放。

另外,还有2栋500m3桶装油库房,储存润滑油和润滑脂,并设有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管理区,其油罐区如图1-1所示。

(2)爆炸起火经过1987年10月27日接到预报,28日18点来一艘1000t油轮,全是煤油。

油库主任安排先进3#,余下的进5#罐。

28日下午对3#、5#油罐进行检查。

28日0点30,装载煤油的大庆765油轮到港。

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对3#、5#油罐做了最后检查,打开3#油罐进油管阀门后,走向5#油罐。

油轮于1点开泵卸油。

油轮配备CYZ-65油泵,特性为:流量153至200m3/h,扬程66至63m液柱,转速1470r/min。

油轮作业时实测泵出口压力为0.45MPa,油流速约为3.15至3.78m/s。

开泵卸油时,两名操作工一道进入油罐区检查煤油管线和附件的作业情况。

1点04分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在5#油罐处听到3#罐内有“噼噼啪啪”的响声,主任叫司泵员去泵房打电话通知码头停泵,主任向3#油罐走去。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一、引言静电火灾是一种由于物体摩擦、传输或接触而产生的静电放电所引起的火灾事故。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对人员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些静电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其原因和经验教训,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预防和处理该类事故的参考。

二、案例一:化工厂罐区爆炸起火事件1. 事件背景在某化工厂的罐区内,突发爆炸起火事件,导致大面积燃烧并波及周围设备和建筑物。

2. 事故原因根据调查结果,该次爆炸起火事件主要起因是不适当地处理了静电积聚问题。

操作人员未按时清除容器和管道内的静电积聚,在结束作业后没有正确接地设备。

3. 教训与启示(1)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监测与管理静电风险,在规定工艺中明确指出静电防范的有关要求。

(2)对于涉及静电积聚的操作设备,要确保及时清除积聚的静电,并正确接地。

三、案例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火灾事故1. 事件背景某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发生火灾,在一夜间造成严重损失,并引发多辆汽车起火。

2. 事故原因经调查后发现,该次火灾是由于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静电放电风险所致。

在处理和维修油气回收设备时,工作人员没有使用导电材料进行操作,并没有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静电火花。

3. 教训与启示(1)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指出处理涉及易燃物品设备时需要注意防止静电放电。

(2)在维护和操作过程中,使用导电材料或导管,以减少或消除静电积聚。

四、案例三:纺织厂纺锭间爆炸事故1. 事件背景某纺织厂的纺锭间突发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伤亡,并导致厂房严重受损。

2.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该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纺锭间中的纤维材料产生了大量的静电放电。

静电积聚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引发了爆炸。

3. 教训与启示(1)强化场所管理,确保纤维材料及时清除和处理。

(2)对于易产生大量纤维颗粒或碎屑的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设施以减少静电积聚。

五、结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静电火灾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忽视了静电防范措施而造成的。

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分析

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分析

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分析静电火花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有: 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可燃粉尘。

1•静电事故分析据对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60例的分析,事故原因的分布如表1 :表1静电事故原因分布表在以上60例事故中,爆炸事故38起,占633%,火灾事故22起,占36.7%。

爆炸多于火灾。

按物质分类,易燃液体事故46起,占76.网。

可燃气体9起,占15%,粉尘3起, 占5%,火药2起,占3.^o2•预防静电事故的措施2.1接地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易产生静电。

由于管道中充满液体.电容很大。

在液体从管道中流岀时,因电容急剧减小,静电压急剧上升。

这时易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贮罐等容器的着火爆炸事故。

可燃气体也同理。

因此,凡可燃气体的金属管道、气柜、贮罐等设备,易燃液体的金属管道、油槽、装卸台及鹤管、套筒等设备都应有可靠的接地。

表1中序号2的7起输油管引起的油槽着火爆炸事故,设备都没有接地。

接地的作用是使之些设备产生的静电通过接地迅速消失。

那么,怎样正确接地呢?防静电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要求相同,也可以共用。

为防两个金属物体之间放电,两个相邻金属物体之间、法兰或接头垫有绝缘物的应该有金属跨接线。

跨接线一般用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焊接或用扁金属以螺栓压紧。

活动的接地或跨接软线应采用铜线。

导线的连接最好采用焊接。

用螺栓加弹簧片压接的应增加重复接地,并注意避免油脂污染和锈蚀。

用夹钳(类似电池夹子)连接的临时接地,要注意没有油漆、树脂、油脂污染。

连接点要离开装料口、卸料口等有可燃蒸汽的地方。

苯、汽油等易燃液体装大桶时,大桶应放置在导电地面上使之自然接地。

禁止铺非导电橡胶垫。

对于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的输油管.应在管道表面缠金属丝,并接地。

禁止用金属网给易燃液体接地。

这种近似过滤的接地,能使起电量增大近百倍。

如果液体的流速太高,起电量太大,只乘接地就不能保证安全了。

还需要控制流速。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引言:静电火灾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而又危险的事故,它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防静电火灾,本文通过对几个真实的静电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其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正确应对方法。

一、案例一:静电火灾在化学厂发生该化学厂指定地区发生了一起由于静电导致的火灾事故,在这次事故中,大量的爆炸物品被点燃并造成了巨大破坏。

1. 发生原因通过调查取证得知,该化学厂在储存和处理爆炸物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物体之间摩擦或运动会产生带电粒子,在没有拉开接地距离的情况下聚积形成静电荷。

当这些荷与易燃气体或蒸汽相遇时,并且处于可燃范围内时,就可能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引发火灾。

2. 危害静电火灾一旦发生,其破坏力常常巨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次事故中,不仅有多人丧生,还引起了周围环境的污染,给企业及其周边社区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 应对方法为确保工厂内部安全,在处理易燃物品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储存:将易燃气体与非易燃物分开存放,并采用防爆设备进行封闭存储。

- 加强通风系统:通过增强通风设施以及在关键区域增加排风管道等方式,使潜在积聚的气体迅速被稀释和抛散。

- 接地措施:对容器、桶装化学品等要进行接地处理,以降低静电荷积累的可能性。

- 防护装备:穿戴适当的防静电地板、鞋底或服装等相应防护装备,减少静电影响。

二、案例二:静电火灾在涂料工厂发生一家涂料工厂发生了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的静电火灾事故,该事件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使得工厂生产中断。

1. 发生原因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涂料容器、输送管道等设备没有进行有效的防静电处理。

在涂料搅拌或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长时间积聚未被释放,最终导致火灾发生。

2. 危害静电火灾对工厂和社会都带来极大危害。

除了造成工人伤亡外,工厂还面临经济损失以及信誉受损的风险。

此外,停产也给相关供应链和业务合作方带来了负面影响。

3. 应对方法为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在涂料工厂及其他易燃物品加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事故案例集锦教学案例

事故案例集锦教学案例

2、气瓶爆炸重大事故
2002年4月12日13时许,常州市城南钢瓶检测站长金某安 排职工夏某等6人将1只400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作 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金某在作业现场指挥。夏某将瓶阀门 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将阀门卸下,仍没有残液和余 气流出,夏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金某叫夏某将钢瓶底 部的一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旋松后,即听到有“滋滋”的 漏气声,金某说:“让它慢慢漏吧,不要去动它了”。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
2002年12月,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 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 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 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 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 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防范措施
1、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装运氧气瓶之 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应由专业搬运工进行搬运,运输过程中严 禁野蛮装卸,严禁产生撞击。瓶壁下部应装有良好的保护胶 质垫圈,储存及运输钢瓶都应立式存放,不可在烈日下长时 间暴晒,以免产生高温。
2、定期做好气瓶技术检验,确保质量安全,不合格的气瓶严 禁使用。
原因分析
许多属于普通货物的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粉尘。 农业产品中主要有面粉、玉米粉、土豆粉、黄豆粉、糖粉、 木粉、以及烟草、茶叶的粉尘;动物产品也会有粉尘,如鱼 粉、奶粉、骨粉等;金属(包括矿产品)也会有粉尘产生,如 镁粉、铝粉、硫磺粉等等。粉尘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 氧充分混合,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一遇到火星,就会发 生燃烧,这种燃烧能以极快的速度扩大,通过热传导和火焰 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迅速传给周围悬浮的粉尘,使它们也受热 燃烧。由于粉尘所处的空间温度越来越高,局部压力增大,

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事故案例【篇一:静电事故案例】静电事故案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

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

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

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

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具体分析如下:(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体。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

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

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2002年7月10日,某饲料添加剂厂,1号环氧乙烷贮槽在正常运行时,突然开裂,导致使液态环氧乙烷喷出汽化,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4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40万元,其它损失178万元。

经分析,1号环氧乙烷贮罐属非法自制容器,制造质量低劣,焊缝与钢板存在严重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合成车间没有设计、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环氧乙烷泄漏汽化后,积聚电荷无法排除,静电火花引发环氧乙烷爆炸事故;装有环氧乙烷的槽罐车,没有及时开走脱离事故现场,导致事故扩大。

静电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的事故案例分析2002年7月,江苏姜堰某厂二车间的离心机(封闭式),在刚开始分离从搪瓷反釜卸出的w-100-1纺织用抗氧化剂和甲苯溶剂时,突然发生爆炸,致使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

溢油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溢油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溢油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概况
1998年3月27日,某加油站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组织汽车油罐车卸油。

作业人员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收油罐空容量心中无数。

工作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而擅自离开,致使现场失控达30min,造成油料溢岀事故的发生。

随后2名作业人员进入罐室查看溢油情况时,发生着火爆炸,造成2人中毒烧伤,1台运油车、6个25m3油罐和2台加油机被烧毁。

二、事故原因
(1)作业人员对接收油罐不测量,卸油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造成油罐溢油。

(2)油料具有蒸发性,蒸发的油气充满灌室,油料员(穿着化纤衣服)进入罐室,人体静电放电,引燃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着火爆炸。

三、事故教训
(1)卸油作业管理混乱,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

油料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但该加油站领导对此规定根本不予以重视和落实。

(2)业务人员责任心差,麻痹大意。

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受油罐空容量心中无数。

盲目蛮干。

工作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导致溢油事故。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按照规定穿着防静电服,
致使人体静电放电。

因此,“作业前要按规定穿着、使用劳动保护、安全防护用品”。

(3)油罐违规安装在地下室内。

《汽车加油站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油罐应尽量集中安置,采用地下直埋,严密将油罐设置在建筑物内和地下室内。

”。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甲苯)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甲苯)

危险化学品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号上午,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甲苯‎。

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约‎有4米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罐‎体,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过塑料管流入汽‎车罐体,第一车装完后运走‎。

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两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
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汽车槽车靠近尾部
的装卸管‎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罐外‎,喷洒出来的
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燃起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

事‎故原因:
1、装卸设备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集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事发时气温超过35‎°C,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台
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爆嗮‎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当‎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应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及时导出装卸产生的静电‎。

2、当气温达到一定高‎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静电事故放生。

‎。

爆炸危险环境如何防范静电事故

爆炸危险环境如何防范静电事故

爆炸危险环境如何防范静电事故
五、静电火花放电的危害
1.易燃性液体(苯、甲苯、甲醇、汽油、液化石油气、甲醛、醋酸乙烯等)易燃性液体以及粉末,伴随空气流高 速通过配管(特别是橡胶管、塑料管等绝缘性管道)进行灌装、输送、投料时,或者苯、乙醚、CS2等易燃溶剂, 通过非金属网、滤纸、毛毡或白土等进行过滤时,以及易燃料液在离心机进行分离、干燥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引起火灾和爆炸。
1.非火花缓慢放电 设法减低两带电体的电阻或两带电体间放电的介质——如空气等的电阻,可以加快非火花缓慢放电的进程,使场 强在远未达到击穿电压前,电荷已通过缓慢放电中和掉,从而制止了火花放电。 2.火花放电 (1)一般火花放电:它是危险的放电,可能引起着火爆炸,应尽量避免;实验表明,火花放电着火危险最大的是 直径1~2cm的球面上发生的放电,尖端小于1cm者,打出的火花直径小,火花能量小。 (2)尖端电晕放电:分为尖端较粗圆(曲率半径较大)的单个电晕放电装置和 多个尖端尖细的人工安全电晕放 电装置两种。
1.防静电安全检查以生产岗位自查为主,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企业每年至少 抽查两次。重点岗位(场所)要增加检查次数,确保安全生产。
2.易燃易爆岗位、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有防静电的内容。
3.定期对易燃易爆场所操作人员进行包括防静电知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严禁未取得岗位操作证或安全考试(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
4.易燃易爆岗位(场所)内各装置系统的总泄漏电阻、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消除器的运行状况,应指定有关部门 委派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测定和检查,并作出记录。发现异常问题,立即与生产岗位研究解决。如一时难以解 决,或本岗位不能解决的,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作临时应急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爆炸危险环境如何防范静电事故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经典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事故案例的预防措施
接地措施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避免产生静电
定期检查接地线,确保接地线连接 牢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防静电地板,减少静电积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易 燃易爆物品
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工作服 的作用:防止 静电积聚,减 少静电对电子
设备的影响
防静电工作服 的材质:采用 导电纤维或金 属纤维,具有
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 训,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估与改进
对应急预案进 行定期评估, 确保预案的有 效性和可行性。
根据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和改 进应急预案, 提高预案的针 对性和实用性。
对应急预案进 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急人员 的响应速度和
处置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 的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处 理应急预案执 行过程中的问
静电事故案例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
确定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
制定应急预案流程和措施
配备应急设备和资源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
应急预案的实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 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 施,如切断电源、疏散人员等。
石油化工行业静电事故案例
案例一:某石油 化工厂静电引发 爆炸,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某石化 企业静电引发火 灾,导致生产中 断和设备损坏
案例三:某石油 化工厂静电引发 泄漏,造成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案例四:某石化企 业静电引发设备故 障,导致生产效率 下降和成本增加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1. 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在某工厂,一名工人在进行搬运操作时,因为没有做好地面的接地处理,手中的设备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个设备,产生了静电火花,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1.2 案例二在某化工企业,一名技术工人在进行检修操作时使用了带有铁质部件的工具,由于没有正确穿戴防静电服,当铁质部件与设备接触时,产生了强烈的静电放电,引发了火灾事故,损失惨重。

1.3 案例三在某室内装修施工现场,工人在安装地面铺装时没有做好接地处理,手中的金属工具在碰到墙面时产生了静电放电,引发了电线着火,导致了电器烧毁和设备损失。

2. 预防措施2.1 地面接地静电火花的形成往往与地面接地情况有关系,为了避免静电火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地面入手。

加强地面的接地处理,确保地面的电阻率能够足够低,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带电物体的静电荷,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

2.2 防静电服装在一些高危环境下,如化工、电子、金属制造等行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从而减轻静电火花的危害。

2.3 静电消除器一些静电设备在运作时需要产生静电,这时我们可以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对其进行消除,有效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2.4 合理配电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考虑配电电路的位置和走线,避免同类电路相互干扰,产生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加强对发生静电的设备和电路的管理。

3. 总结以上是静电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总结,实际上,产生静电的危险并不仅限于这些场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防范静电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工作中细心留意,从细节处严格要求,以保障公司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静电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静电事故)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
2002年12月,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 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 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 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 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 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 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 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 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具体分析如下: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 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 化剂有火灾危险。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 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 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 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 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4)离心机中的空气和甲苯蒸气迅速形成 爆炸性混合气体。甲苯的爆炸极限为 1.2%~7%(V)。

(5)离心机中过滤袋材质为丙纶纤维, 是非导电体,不能将物料中的静电传导到离 心机金属转毂而后及时入地。加之,过滤布 袋未能遮盖住转毂罩壳顶部的螺栓,带有高 压静电的物料与紧固螺栓顶端的零电位形成 高低压电位差,在此具备了放电条件,发生 放电现象并产生电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爆 炸性混合气体。
事故原因分析前端采用的是 2m长全塑绝缘软管,形成静电积 聚释放火花。 2.半桶甲醇空间过大,使甲 醇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达到 爆炸极限,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改抽料管为金属软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过事后测试确认,在77˚F (25˚C)的
温度下(事发时的温度),罐内会存
在易点燃的蒸气空气混合物,并且静 电火花的能量足以点燃它。
浮球式液位计的设计
• 事故罐体所用的浮球液位计,松弛的
联动带与浮球的连接处会出现轻微分离, 中断了浮球的接地,两者之间会形成电
位差并导致放电火花。
• 另外,输油泵开、关过程中引起的液
以主动向生产商的专家要求这些资料。
• 生产商要经常更新MSDS上的安全信息。
附加预防措施
• 处理、输送、存储像石脑油、甲苯、苯、庚烷等这类不导 电易燃液体的企业,应该采取附加措施来预防类似在 Barton发生的这种事故。
• 向生产商索取附加安全指引;
• 向储罐上部空间充惰性气体;
• 修理或更换松弛的浮球液位计联动系统; • 向液体里添加抗静电剂;
案例分析之
静电引起的易燃液体储罐爆炸
弋世俊 2016.9.28 泰致德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事故警示 二、事故简介
三、事故过程描述
四、易燃液体与静电
五事故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附加预防措施
事故警示
• 不导电的易燃液体在输送和储存过程中会积累静电 在流过管道和软管时、或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混合和喷 溅时,碳氢基液体易积累静电。在液体中混入水分会 更加恶化静电危险。 • 静电放电火花轻易就能点燃储罐内的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 只用0.2-0.3毫焦的火花能量就可以点燃碳氢液体挥发 出的蒸气,而人体静电放电能量就可以超过0.4毫焦。 • MSDS一般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数据和预防措施
• 初始爆炸发生在储存制造清漆和油漆用的 VM&P石脑油(VM&P naphtha)的地面直立 储罐内。
• VM&P石脑油被NFPA划为IB级易燃液体,储
罐内形成的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危险。 • 由于它的电导率较低,容易积累静电。
• 储罐内的易燃液体可能形成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物, 若有静电积累可能引起爆炸; • 敦促相关企业,若有与Barton公司事故类似的情况, 除了采取常规措施外,还应采取其他辅助措施防止爆 炸和火灾; • 希望原料供应商提供的MSDS尽可能详细地识别、列明 潜在危险,并给出建议以便用户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 。
向储罐上部空间充惰性气体
• 只要正确作业,向储罐上部空间充入氮气(在 这种场合,氮气被视为惰性气体)等惰性气体 后,即使有静电火花也不会引起点燃事故。
• 但是这样一来,储罐内的上部空间就形成了一
个缺氧环境。如果需要打开储罐进行例行检查 和维护,就要特别注意。
修理或更换松弛的浮球液位计联动系统
如果储罐内可能有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并且配置了导电的联 动浮球液位计,就应该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措施: • 用合适的惰性气体充入储罐上部空间; • 检查、修理(剪掉多余的联动带,不让它产生 火花间隙)或换掉不合适的浮球液位系统,别让 它产生静电火花; • 将浮球稍微改造一下(如下图),使它可靠接 地及等电位连接; • 减慢液体流速。等等
事故描述
当时,油库长正将油罐车内的石脑油泵入15000加仑的地面储罐。
• 当他刚开始泵送油罐车内的最后一个隔仓不久,就发生了 初始爆炸。 • 储罐被炸飞到空中,像火箭一样穿过燃烧着的液体、拖着 浓烟和火焰飞到130英尺以外。目击者从几英里远的地方 都看见了火球并听到了爆炸声。
• 转瞬之间,另外两个储罐也爆开,溢出的液体更是火上浇
物料的MSDS
• MSDS主要是用来向物料的用户——包括业主和有关 员工——传递物料的危害辨识及危险信息、以及预防 措施等。 • 涉事物料——VM&P石脑油的生产商提供的MSDS, 指出了该物品会积累静电、静电释放火花能引起点燃。 • 但是没有提供关键的物理化学特性数据、没有警告: 在罐内可能形成可燃蒸气; 也没有给出除了常规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之外的 辅助预防措施、或是相关有助防止这类事故的指 引。
像VM&P石脑油这类物品,MSDS上应该列出:
• 警告:该物品会积累危险电荷,在罐内会形成可燃蒸 气; • 常规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措施可能不足够; • 附加预防措施举例,或防静电指引; • 导电性测试数据,以便用户用来与其他物品比较、知 道静电积累能达致什么程度。 等等。
• MSDS可能没有提供关键的物理化学特性 数据,以及专门针对易燃液体静电点燃 危险的特别预防措施、或指引,用户可
常规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措施可能并不足够!
• 处理、转运、储存易燃液体的企业,应该与供 应商/生产商确认: 这些液体是否易积累静电达到危险水平? 常温下是否会在罐内形成可燃蒸气空气的 爆炸性混合物? • 如果是,那么除了常规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外 、还需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VM&P石脑油的可燃性
哪些企业面临类似危险?
• 储存易燃液体,需要向储罐内泵送易燃液
体、或从储罐内输出易燃液体的企业
事故简介
发生时间:
2007年7月17日上午9点左右。
发生地点: 美国堪萨斯州Barton Solvents 。
事故后果: • 11个居民和1个消防员受伤需要救治; • 疏散了附近的约6000居民; • 油库被毁; • Barton公司的业务被迫中断。
• 事发时的罐车内有三个隔舱,一个接着一个往储罐内泵送。 • 当输油管从一个隔舱切换换到另一个时会将气泡带进罐内。 • 曾有研究发现,当刚开始向罐内泵送不导电液体时、静电 积累得很快。 • 在这个案例中更是如此,带进的气泡和罐底的水杂淀积 (事后调查发现可能是存在的)加剧了静电积累。 • 另外,发生爆炸时大约充进了罐容的30%。充液达这个液 位时,正是液面电荷接近最高电位的时候。
向液体里添加抗静电剂
• 抗静电剂(增加导电性)可以增加液体的导电性能, 有助于降低静电积累。
• 如果单单依赖这一种预防措施,事先应向易燃液体生
产商确认,哪种抗静电剂适合该类液体。
减慢(输送泵)流速
• 所有作业指导都会建议,如果不导电液体可能在储罐 内形成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那么就应该减慢输送泵 的流速,来降低静电危险。
体翻动和气泡,一方面易于快速积累静电,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浮球与联动带之间松弛、 分离。
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 事发现场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如下图,即按常规做法做了
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 但是实际上,对于不导电的易燃液体来说,由于它们积累 的静电消散很慢,这些常规措施是不够的,还应有附加预
防措施。
泵入液体时的静电积累
• 减慢(输送泵)流速。
等等
向生产商索取附加安全指引
• 前面曾提到,MSDS一般不会提供电导率测试数据、或 是应采取的附加预防措施的具体案例,也不会有关于静 电防治以及关于储罐内蒸气空气混合物危险性的指引。 • 然而,对于输送、存储易燃液体的企业来说,又必须确 定是否需要采取附加措施来预防潜在的爆炸危险。那么, 就只有主动联系生产商或有资质的专家来确定这种液体: 是否不导电,即:易于积累静电;以及 是否会在储罐内形成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
提问环节
安全家知识社区
静电消散很慢,在储罐内积累的静电就有
可能成为危险的点火源。
常温下储罐内的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可能处于爆炸浓 度范围内、并且易于积累静电的易燃液体有: • VM&P石脑油 • 环己烷 • 正庚烷 • 苯 • 甲苯 • 正己烷 • 二甲苯 • 乙基苯 • 苯乙烯
等等
事故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
• 储罐内上部空间存在可燃蒸气空气混合物,且浓度达到 了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 开始和停止泵送时,管子里的空气和罐底泛起的水杂积 淀,在罐内快速积累了大量静电; • 罐体配有浮球式液位计,松弛的联动带在充液时可能与 浮球分离、产生放电火花; • 涉事的VM&P石脑油的MSDS文件没有充分警示爆炸危险 性。
油。接着,其他储罐也受热过压、开裂、燃烧,纷纷将罐 顶(直径10-12英尺)、气阀、管子、钢制部件等炸飞到
附近的社区。
• 有一个罐顶砸到约300英尺外的板房上,一个压力/真空阀 飞到400英尺以外。
易燃液体与静电
• 可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有潜在爆炸危险,遇到点火 源就可能起火燃烧、爆炸。
• 在常温下,装汽油类易燃液体的储罐内液面上部空间
的蒸气空气混合物反而不太会被静电火花点燃。原因 是蒸气浓度太高,超出了其爆炸极限。 • 但是,对于石脑油和其他一些被NFPA划为IB级的易燃 液体则不然。在常温下,它们在储罐内形成的蒸气空 气混合物是可燃的,即在爆炸极限之内。
• 当易燃液体在输送过程中流过管子、阀门
、过滤器时,都会产生静电。
• 如果易燃液体夹带水或空气,或者在喷溅 、搅动时,以及储罐底部的沉渣泛起时, 也会产生静电。 • 像石脑油以及其他一些易燃液体不导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