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剖析

合集下载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肖邦故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钢琴曲,描绘了肖邦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感受其对故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会欣赏《肖邦故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聆听、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感受《肖邦故园》的魅力。

第二章:肖邦的音乐风格2.1 肖邦生平简介介绍肖邦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一生,为学习《肖邦故园》做好铺垫。

2.2 肖邦的音乐特点分析肖邦音乐的特点,如浪漫主义风格、民族主义精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肖邦故园》。

2.3 肖邦的创作背景讲解《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肖邦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第三章:《肖邦故园》乐曲分析3.1 乐曲结构分析《肖邦故园》的乐曲结构,如序曲、主题、变奏等,使学生了解乐曲的构成。

3.2 音乐主题讲解《肖邦故园》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主题中的怀旧情绪。

3.3 演奏技巧介绍《肖邦故园》的演奏技巧,如音色、节奏、力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演绎这首曲目。

第四章:欣赏与讨论4.1 欣赏《肖邦故园》让学生聆听《肖邦故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2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就《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及其情感表达。

5.2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学习肖邦的其他作品,如《夜曲》、《圆舞曲》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3 作业布置第六章:钢琴演奏技巧讲解6.1 音阶与和弦详细讲解《肖邦故园》中的音阶与和弦运用,分析其音乐效果,引导学生正确演奏。

6.2 指法与音色指导学生掌握《肖邦故园》中的指法与音色变化,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肖邦故园》。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肖邦的音乐作品及其风格特点,重点分析《肖邦故园》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作品及其风格特点;2. 培养学生对《肖邦故园》这首歌曲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肖邦故园》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理解肖邦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学具:乐谱、笔记本、水杯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肖邦的《夜曲》,让学生感受肖邦音乐的美感。

2. 教材分析:介绍《肖邦故园》这首歌曲的背景、创作特点及风格。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肖邦故园》的旋律线条,分析其优美、抒情的特点。

4. 节奏分析: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让学生了解肖邦音乐节奏的独特性。

5. 和声分析:分析歌曲的和声进行,引导学生感受肖邦音乐在和声上的创新。

6. 实践练习:让学生跟随钢琴演奏《肖邦故园》,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

7.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讲解音乐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分析一首肖邦的其他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肖邦故园》1. 背景与风格2. 旋律特点3. 节奏特点4. 和声特点5. 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肖邦故园》这首歌曲的背景、创作特点及风格。

2. 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线条,说明其优美、抒情的特点。

3. 讲解《肖邦故园》中的节奏变化,阐述肖邦音乐节奏的独特性。

4. 分析《肖邦故园》的和声进行,感受肖邦音乐在和声上的创新。

5. 请选取一首肖邦的其他作品,进行分析,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

答案:1. 《肖邦故园》这首歌曲是肖邦为纪念自己的故乡而作,创作特点为即兴性、抒情性,风格独特。

2. 旋律线条优美、抒情,具有浓郁的波兰民间音乐风格。

《肖邦故园》剖析PPT课件

《肖邦故园》剖析PPT课件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
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
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
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作品:《第一叙事曲》
《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 《幻想曲》
2020年9月28日
6
2020年9月28日
7
肖邦29岁之后,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法国度过, 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 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 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 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 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2020年9月28日
9
走进故园
2020年9月28日
10
肖邦故居
2020年9月28日
11
肖邦故居内的琴房
2020年9月28日
12
字音: 马厩jiù 灰烬jìn 夙sù愿 给jǐ予 掳lǔ掠 通衢qú大道 茕茕qióng孑jié立 瘠薄jí﹒bó 缱绻qiǎn quǎn 烙lào印 天籁 lài 簌簌sù 命运多舛chuǎn 玲珑剔tī透 估量liáng 狐裘qiú 窒zhì息 雪橇qiāo 养尊处chǔ优 字形: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富丽堂皇 张皇失措 兵荒马乱 荒诞不经 养尊处优 厄(è)运 噩(è)梦 不容置疑 雾缭烟绕 寥寥无几 历尽沧桑 伶仃孤苦 粉妆玉琢 乔装打扮 浮想联翩 心荡神驰 词语解释: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曾2020几年9月何28日 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13
2020年9月28日
17
3、思考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何种手 法写肖邦故园?有什么作用?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1)教师用书:03肖邦故园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1)教师用书:03肖邦故园含解析

*肖邦故园本课话题——爱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点评】肖邦享誉世界的艺术创作是与故园、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音乐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35年冼星海从法国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群众歌曲。

正如冼星海所说: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正如冼星海所愿,他的音乐作品大合唱《黄河》《九·一八》、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等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众觉醒意识的号角。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3.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4.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海涅5.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马厩.( )灰烬.( )掳.掠( )庇.护() 厄.运() 夙.愿()通衢.( ) 瘠.薄( ) 蕴.藏( )窒.息()婆娑.()簌.簌( )踱.步() 雪橇.( ) 狐裘.( )多舛.()馨.香()缱.绻()【答案】jiùjìn lǔbìèsùqújíyùn zhìsuōsùduóqiāo qiúchuǎn xīn qiǎ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率错误!(2)色错误!(3)炮错误!(4)落错误!【答案】(1)shuài/lǜ(2)sè/shǎi(3)páo/bāo(4)là/lào2.语境辨析法(5)山水、树木、房舍.( )都有潜在的本体,画家的任务就是舍.( )弃具象,揭示隐藏其中的实在结构和和谐。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知识解析 苏教版 必修3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知识解析 苏教版 必修3

肖邦故园-知识解析一、讨论题目为什么说倾听肖邦的音乐就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二、讨论指导讨论方式:预习课文时先大胆质疑,然后在小组讨论会上各抒己见,汇总对全文主旨的认识。

讨论思路:1.从网上或音像店找到肖邦的《马祖卡舞曲》和夜曲,用心欣赏,说出自己的感受。

2.熟悉课文。

体会《肖邦故园》中对音乐的感受。

3.想一下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

4.肖邦卓越的音乐才能。

5.流亡生活与遥思故乡的痛苦与幸福。

6.乐曲中一颗真诚伟大的心与听众的交流。

明确:肖邦音乐,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永远激励着在苦难中抗争的波兰人民。

积累运用一、学海拾贝品析文学作品的语言1.形象化的特点。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要求作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图景,使读者进入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象出作家所描绘的一切。

2.凝练含蓄的特点。

这是指文学作品要用尽可能经济的笔墨去描绘和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3.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感人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鲜明地表现在作品语言上。

4.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这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总是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的真情实景,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二、新题导练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

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

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故事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

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肖邦故园(中职高教版基础模块)

肖邦故园(中职高教版基础模块)

肖邦 故园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 奇
学习目标:
1,理解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
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肖邦高尚 的人格魅力; 2,初步体验用文字描绘音乐。
走进故园
字音:马厩jiù 灰烬jì n 夙sù愿 给jǐ予 掳lǔ掠 通衢qú大道 茕茕qióng孑jié立 瘠薄jíbó 缱绻qiǎn quǎn 烙lào印 天籁lài 簌簌sù 命运多舛chuǎn 玲珑剔tī透 估量liáng 狐裘qiú 窒zhì 息 雪橇qiāo 字形: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富丽堂皇 张皇失措 兵荒马乱 荒诞不经 养尊处优 厄(è)运 噩(è)梦 不容置疑 雾缭烟绕 寥寥无几 历尽沧桑 伶仃孤苦 粉妆玉琢 乔装打扮 浮想联翩 心荡神驰 词语解释: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思考
肖邦为什么就一点一点地长成肖邦 了呢?为什么没长成凡夫俗子呢?下 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肖邦 故园,去探讨肖邦人生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在《胡同 文化》里我们知道了老北京们“安土 重迁”的情怀,我们还听过许多歌唱 家乡的歌曲,比如《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热恋的故乡》、《故乡的云 》等等,可见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特 殊意义,那么大家首先看一下肖邦故 园表面上有什么特点,请大家看课文 、思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 、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 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 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 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 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 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 就像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 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我看《肖邦故园》

我看《肖邦故园》
祖 国 的眷 恋 之情 。
1 8 4 9 年 l 0月 1 7日, 肖邦病逝于 巴黎 。临终前 , 他 嘱 咐亲 人 把 他 的 心 脏 运 回 波 兰 , 以 安 慰 他 那 颗 赤 子 之心 。人 们 将 其 安 置 在 华 沙 的 圣 十 字 教 堂 , 这 是 当时对 肖邦 的最高礼 遇。为纪念这位伟 大的爱国音 乐家 , 波兰 自 1 9 2 7年 起 , 每 5年 在 首 都 华 沙 举 行 一 次“ 国际 肖邦 钢 琴 作 品 比赛 ” , 这 是 国际 上 水 平 最 高 、 影响最大的钢琴 比赛 之一 。 肖邦虽是一个 浪漫主义 音乐家, 但 对 于波 兰 的意 义 非 同 一 般 , 他 的 头 像 被 印 在 波 兰 纸 币上 , 被 认 为 是 波 兰 爱 国主 义 、 民族 精 神 的 象 征 。 现在 , 他 的 故 居 也 成 为 了 波 兰 人 们 朝 拜 的 圣 地, 也 成 为 了 每一 个 去 华 沙 的 游 客必 去 瞻 仰 的 景 观 。 作 者伊 瓦什凯维奇在《 肖邦故园 》 中写到 : “ 艺术 家的创作 , 无 疑跟 各 自出身 的环 境 , 跟 生 活 周 围的 景 色 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 艺术 家 跟 陶冶 他 的 景 物 之 间 的 联 系 比 一般 人 所 想 象 的 要 紧 密 得 多 。 ” 这句 议论 , 看 似无理, 实为文章总纲 : 肖邦 的故 园, 是 怎样成 就 肖 邦 的 艺 术成 就 的 。正 如 中 国 国 人所 谓 的 “ 地灵人杰 ” “ 钟 灵毓 秀 ” . 样 。《 肖邦 故 园 》 大 部 分 在 描 写 肖邦 故 乡的 自然景色 , 但 主题却在 肖邦 , 在 肖邦 的音乐与故 园、 祖 国 的关 系 , 在 肖邦 的 爱 国 情 怀 。这 里 的 “ 故居” 已不再是几间具体的小屋 , 而是具有一个无形 的、 抽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教案

《肖邦故园》市级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感受肖邦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欣赏和分析《肖邦故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简介:生平、音乐成就、创作特点2. 《肖邦故园》作品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结构3. 故乡情怀:肖邦对故乡的情感表达,作品中的波兰民间音乐元素4. 音乐欣赏:完整聆听《肖邦故园》,感受作品的美学特点5. 爱国主义教育:肖邦的音乐与民族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欣赏和分析《肖邦故园》中的波兰民间音乐元素,理解肖邦的故乡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生平、音乐成就和创作特点2. 分析法: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元素和结构3. 欣赏法:聆听《肖邦故园》,感受作品的美学特点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情怀、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生平及其音乐成就2. 作品分析:讲解《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分析作品中的波兰民间音乐元素3. 完整聆听:播放《肖邦故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学特点4.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情怀、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5. 总结:强调肖邦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故乡情怀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肖邦的钢琴作品,如《夜曲》、《练习曲》等,分析其音乐特点,进一步了解肖邦的风格。

2.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或合唱《肖邦故园》,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感受肖邦的故乡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 通过对《肖邦故园》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特点。

2. 欣赏并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的生平介绍: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诗意。

2. 《肖邦故园》背景介绍:这首曲子是肖邦在1846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描绘了肖邦童年时代的故园景象,充满怀旧的情感。

3. 音乐分析: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线条、和声效果和节奏特点,领略肖邦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特点。

2. 教学难点:对肖邦音乐风格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的生平背景和《肖邦故园》的乐曲特点。

2. 示范法:播放《肖邦故园》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背景。

2. 欣赏《肖邦故园》:播放演奏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 分析乐曲:讲解《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肖邦故园》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

2. 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肖邦故园》音乐特点的理解程度。

3. 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对《肖邦故园》的欣赏能力,包括对旋律、和声和节奏的感受。

七、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肖邦故园》的演奏片段。

2. 投影仪:用于展示肖邦的生平背景和乐曲分析。

3. 乐谱:提供《肖邦故园》的乐谱,供学生查阅。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肖邦的生平背景和《肖邦故园》的乐曲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肖邦故园》别解

高考语文文本解读 《肖邦故园》别解

2013高考语文文本解读:《肖邦故园》别解《肖邦故园》是波兰著名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极为精巧的构思,引领着读者踏上朝拜的精神之旅,从而彰显出肖邦音乐的魅力以及他人格的美丽。

整篇文章就如同一部交响乐。

文章开头的1、2两小节可以视为这一交响乐的序曲,作者的起笔似乎是漫不经心的,“热那佐瓦沃拉。

一百多年前以前,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摇篮就放在这儿的一间小房子里。

”这就奠定了全文的的一个基调:缅怀。

接下来作者以平实而略带深沉的语调,以故园曾有的“宫殿式的豪华府第”、“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与“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进行对比,在貌似平静的叙述中披露了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事实,那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然而肖邦的“小屋”何以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这“光辉”、这“神明”自然是波兰人民,他们对肖邦倾注着满腹的爱,唯有这样的一种柔软的东西坚不可摧。

序曲的最后作者用抒情的语调,昭示了“小屋”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而今已成为“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成为“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把造访这里,“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由此,作者揭示了文章第一个层面的意蕴:故园因人而存现。

文章的3—8小节,可以将其当作交响乐的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是以慢板为主,作者先是以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地赞颂了肖邦音乐作品的“博大精深”,肯定了他的音乐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强调艺术创作的一条定律:“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特别是“孩提时代”对故土景物的印象,会半自觉或完全不自觉地出现在作品中。

借此引出肖邦音乐的色调与其故园景物色调的联系。

在此,作者叙述的节奏快了起来,特别是描述故园四季景色的文字,明快而轻盈,故园的春天有怒放的丁香呈现出一片紫色,夏天有欣欣向荣的树木青翠一片,秋天是遍野的金黄,冬天则是白雪覆盖,粉妆玉琢。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西方音乐名人故园》中的第4课《肖邦故园》。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肖邦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分析肖邦故园对他的音乐风格产生的影响;欣赏肖邦的代表作品《夜曲》、《圆舞曲》、《波兰舞曲》等,从音乐要素、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剖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理解肖邦故园对他的音乐风格的影响。

2. 通过对肖邦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风格的影响,肖邦代表作品的音乐要素和曲式结构。

难点:肖邦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对肖邦音乐风格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肖邦的《夜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肖邦的音乐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肖邦故园》。

2. 讲解:介绍肖邦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分析肖邦故园对他的音乐风格产生的影响。

3. 欣赏:播放肖邦的《夜曲》、《圆舞曲》、《波兰舞曲》等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挑选一首进行分析,分享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肖邦《夜曲》的音乐要素和曲式结构,解读其中的情感表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肖邦的音乐风格,创作一段简短的钢琴曲。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2. 肖邦故园对音乐风格的影响3. 肖邦代表作品:《夜曲》《圆舞曲》《波兰舞曲》4. 音乐要素、曲式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肖邦的另一首代表作品,如《前奏曲》、《谐谑曲》等,从音乐要素、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剖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肖邦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肖邦的音乐作品和生平事迹,提高音乐素养。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教案)

《肖邦故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肖邦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特点。

2. 欣赏并分析《肖邦故园》这首作品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对肖邦音乐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1. 肖邦生平简介:介绍肖邦的出生地、家庭背景、音乐创作生涯等。

2. 《肖邦故园》作品分析:分析作品的旋律特点、和声运用、节奏变化等。

3. 欣赏《肖邦故园》:播放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肖邦的生平背景,欣赏并分析《肖邦故园》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对《肖邦故园》的深入分析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肖邦的生平背景和作品分析。

2. 欣赏法:播放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的特点和演奏风格。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肖邦故园》乐谱及相关资料。

2. 音响设备:播放《肖邦故园》所需的音响设备。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肖邦的生平背景和作品分析的图片或文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肖邦故园》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肖邦故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特点,分析作品风格。

3. 欣赏与讨论:播放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分组讨论作品的演奏风格和表现力。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演奏《肖邦故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肖邦故园》音乐特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演奏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演奏水平和表现力。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肖邦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肖邦的音乐风格。

2. 介绍肖邦时代的音乐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肖邦的作品。

3. 组织音乐会或演奏比赛,让学生展示所学成果,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

《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教案1

《肖邦故园》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肖邦故园》。

详细内容包括对肖邦生平的介绍,肖邦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其故园——波兰的华沙的描述,以及肖邦的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肖邦的基本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通过欣赏肖邦的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肖邦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肖邦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与波兰民族精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肖邦生平介绍,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对音乐风格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演奏录音、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肖邦钢琴曲《夜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肖邦的音乐魅力,引导学生谈论对肖邦的初步了解。

2. 讲解:介绍肖邦的生平,讲解其故园华沙,以及肖邦音乐与波兰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 欣赏:播放肖邦的代表作品,如《夜曲》、《圆舞曲》、《波罗乃兹》等,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其音乐风格。

4.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肖邦音乐的感受,讨论肖邦音乐的特点及其影响。

5. 练习:让学生模仿肖邦的演奏风格,进行简单的钢琴演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简介2. 肖邦代表作品3. 肖邦音乐风格与波兰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肖邦的代表作品中选取一首,进行鉴赏分析,写出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答案示例:以《夜曲》为例,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肖邦音乐风格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拓展作业:了解波兰音乐,比较肖邦与其他波兰音乐家的异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肖邦故园,使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和音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后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音乐,以及如何将音乐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波兰音乐家,如希曼诺夫斯基、格鲁克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肖邦故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肖邦生平简介,肖邦作品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着重分析肖邦钢琴夜曲、圆舞曲等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事迹,认识肖邦在音乐史上的贡献。

2. 通过对肖邦代表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对肖邦音乐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肖邦音乐作品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难点:肖邦音乐风格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肖邦的钢琴夜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肖邦音乐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肖邦故园》。

2. 讲解:介绍肖邦的生平事迹,分析肖邦作品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演奏肖邦的圆舞曲,其他学生跟随节拍欣赏。

4. 例题讲解:分析肖邦钢琴夜曲《月光》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肖邦的其他代表作品,如《革命练习曲》、《夜曲》等。

六、板书设计1. 肖邦生平简介2. 肖邦作品特点a. 旋律优美b. 和声丰富c. 节奏独特3. 肖邦代表作品a. 钢琴夜曲b. 圆舞曲c. 革命练习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肖邦的《夜曲》作品,从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论述。

2. 答案要点:a. 旋律:优美、抒情、富有诗意b. 和声:丰富、和谐、富有变化c. 节奏:悠长、缓慢、富有韵律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肖邦的音乐作品,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践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欣赏肖邦的其他作品,如《叙事曲》、《谐谑曲》等,深入了解肖邦的音乐世界。

浅谈《肖邦故园》的旋律美

浅谈《肖邦故园》的旋律美

浅谈《肖邦故园》的旋律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个老师都期待在课堂上编织自己的教学故事,作为老师,我们更希望在一个轻松而又愉悦的环境中来进行教学,既给学生知识上的传授,又给学生美的欣赏与体验。

以《肖邦故园》为教学案例,笔者就进行了一次音乐体验式的文本教学。

《肖邦故园》是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

语文教师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讲读此篇时都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肖邦故园”的特征,也就是肖邦故园景色的分析上,即使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会涉及到关于“肖邦的音乐”方面的信息,但也不多,而且也很少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梳理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因此,提到肖邦自然离开不了音乐,而肖邦的故园与其音乐从理论上来说也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事实上,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去品读去分析,一定会发现肖邦的音乐和肖邦故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肖邦故园》里写到的: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波兰政府被攻占前,播放的就是肖邦的曲子,这足以证明肖邦音乐的魅力和震撼。

一个有如此音乐才能的人,他的生命从这里诞生,他的成就也潜移默化地在这里被熏染。

所以,在执教此文时我们不妨把目光从肖邦故园景色描写的分析转移到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上。

于是,在进行备课时,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将问题设置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即从肖邦故园的环境描写中去寻找肖邦音乐的痕迹。

笔者引导学生先自己寻找文本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片断,然后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互相补充。

通过寻找发现文中主要有五处描写环境的文字,第一处是第七节: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第二处是第二十一节: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雅∙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小 说家、剧作家。
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 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优 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 代表作: 长篇小说:《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 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 诗集:《另外的生活》
走进故园
肖邦故居
• 流离他乡时的书信
• 肖邦音乐中的乡音。
3、思考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何种手 法写肖邦故园?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出肖邦的伟大
• 故居 (永存)
宫殿式府第 (荡然无存)
• 过去 (简陋、清寒)
现代 (圣地、殿堂、古迹)
阅读4~8段
1.故居和肖邦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①课本第四节有一句话概括地回答了这个 问题。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 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那 么肖邦和他的故园之间自然也就有密切的联 系。”(不再是小屋,是家乡)
————李斯特
“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
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
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
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
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
情……”
————乔治·桑
肖邦简介
肖邦(1810-1849)全名弗雷德里克∙肖邦,伟大
的波兰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
肖邦29岁之后,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法国度过, 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 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 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 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 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3-8)重点阐述肖邦故居以及它周围
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密切联系。 第三部分(9-12)是全文的重点,作者满含深情
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 第四部分(13-19)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
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 第五部分(20-27)这是本文最华美的乐章,肖
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三 十年代中期,他的身体越来越弱。1849年,39岁的肖邦在 对祖国的无限追思中离开人世,身后留下大量的音乐杰作, 其作品中的爱国主题历来备受世界的尊重。离世前,肖邦 嘱人在自己死后把心脏运回波兰。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 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 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 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故园仅是肖邦的出生地吗?
明确:经过岁月的洗涤,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 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肖 邦故园如今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 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 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 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 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 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 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有人说,音乐的出现是耳朵的幸运 请为今天这首乐曲保留你的耳朵……
肖邦故园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学习目标:
• 1,理解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 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肖邦高尚 的人格魅力;
• 2,初步体验用文字描绘音乐。
走近肖邦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 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 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 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
②课本第八节的一句话更近一步地回答了 这个问题。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 的序曲。”
2、思考肖邦音乐与波兰风光的共 同之处?
故园与音乐共同之处:
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 来受事件的影响才变得更重要,留在记忆 中的童年生活都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弗洛伊德
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不仅如此,肖邦故 园还孕育了肖邦音乐的艺术风格。
阅读9—12自然段讨论。
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 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 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 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 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1、肖邦成为艺术家的原动力是什么? 是他的天赋?还是后天的经历?
(答案见下)
2、作者通过哪三个方面表现 肖邦对故园的爱? • 少年经常探望故里
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
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称为“浪
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
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
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
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作品:《第一叙事曲》
《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 《幻想曲》
肖邦故居内的琴房
字音: 马厩jiù 灰烬jìn 夙sù愿 给jǐ予 掳lǔ掠 通衢qú大道 茕茕qióng孑jié立 瘠薄jí﹒bó 缱绻qiǎn quǎn 烙lào印 天籁lài 簌簌sù 命运多舛chuǎn 玲珑剔tī透 估量liáng 狐裘qiú 窒zhì息 雪橇qiāo 养尊处chǔ优 字形: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富丽堂皇 张皇失措 兵荒马乱 荒诞不经 养尊处优 厄(è)运 噩(è)梦 不容置疑 雾缭烟绕 寥寥无几 历尽沧桑 伶仃孤苦 粉妆玉琢 乔装打扮 浮想联翩 心荡神驰 词语解释: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邦音乐与故园景色融为一体。
解故园包括的内容:故居、家乡、祖国 故园还是一处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体: 散文 本文为探讨文化古迹,回顾名人生活 的散文。
阅读1~3段
1、肖邦故居有哪些特点?作用 是什么?
“简朴”“清寒”“简陋” 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 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 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