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_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 第1页(共4页) 大学语文试题 第2页(共4页)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到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姓名、考生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先秦时期极力主张“仁政”思想的是( )。
A .庄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 2.《史记》五种体例中,“传记”记述的内容是( )。
A .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B .不同阶层、类型人物以及少数民族的事迹C .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沿革D .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 )。
A .《过香积寺》B .《终南山》C .《山中》D .《山居秋暝》 4.下列元杂剧作品中,作者为马致远的是( )。
A .《救风尘》B .《梧桐雨》C .《汉宫秋》D .《赵氏孤儿》 5.下列《聊斋志异》篇目中,以书生与花鬼狐妖爱情为题材的是( )。
A .《婴宁》 B .《促织》 C .《席方平》 D .《王六郎》 6.下列现代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
A .茅盾B .艾青C .张爱玲D .赵树理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出自( )。
A .郭沫若《天狗》 B .闻一多《死水》 C .徐志摩《偶然》 D .卞之琳《断章》 8.下列小说中,以黄土高原生活为背景的是( )。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王安石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儒林外史》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维D. 李白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白居易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李清照8. 《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1-5 B A A D B 6-10 C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
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
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1. 施耐庵 2. 吴承恩 3. 罗贯中 4. 吴敬梓 5. 蒲松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答案: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性格复杂。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友情真诚,但因身世的不幸,使她的性格中带有一种悲观和敏感。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通假字?A. 之B. 而C. 其D. 则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青出于蓝B. 穷途末路C. 破釜沉舟D. 鹏程万里3.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登岳阳楼》D. 《登金陵凤凰台》4.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红楼梦》?A.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B. 《林黛玉进贾府》C. 《史湘云醉酒》D.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5.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法国作家雨果的?A. 《悲惨世界》B. 《巴黎圣母院》C. 《九三年》D. 《骆驼祥子》6. 下列哪个词不属于近义词?A. 喜悦B. 快乐C. 欢喜D. 欢畅7. 下列哪个句子不是并列句?A. 我喜欢音乐,也喜欢文学。
B. 春天来了,鸟儿欢快地歌唱。
C. 她聪明、漂亮、善良。
D. 你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8.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多音字?A. 好B. 发C. 到D. 行9.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持之以恒B. 画龙点睛C. 破釜沉舟D. 鹏程万里10.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麦克白》D. 《骆驼祥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解释“说”字的含义。
(2)翻译下列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述文)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11.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本文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2.《史记》是我围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断代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3.韩愈在思想上主要推崇的是( )A.儒学B.佛学C.黄老之学D.墨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4.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宗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5.《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A.李伶B.严嵩C.顾秉谦D.杨继盛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C.叙述名演员马伶的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指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故都的秋》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 )A.浓墨重彩的描绘B.铺垫C.直抒胸臆D.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9.《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的心灵的灯”所含象征意义是(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0.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所引“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 ) A.札甫《望岳》B.王维《终南山》C.王吕龄《从军行》D.白居易《长恨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1.《拣麦穗》表现出作者向往的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首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首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无乃而是过与?B.且尔言过矣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巾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田问舍13.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专升本大学语文(古文阅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古文阅读)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
饮:掣:冻不翻:正确答案:饮:使动用法,为客人摆酒之意。
掣:牵。
冻不翻:军旗凝雪结冰,风吹不动。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2.找出文中突出表现严寒的典型细节,并说明是如何表现的。
正确答案:“风掣红旗冻不翻”。
大旗在风的掣动下,仍能积雪成冰,可见寒冷的程度。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爱吾君蠲免恩!3.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
秀:申破:考课:放:尺牒:榜:正确答案:秀:吐穗开花。
申破:向上级申报,道破真情。
考课: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
放:免。
尺牒:传达皇帝敕令的公文。
榜:张贴。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4.试分析诗中人称转换有何作用?正确答案:这首诗开头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杜陵的一位老翁种地而受到灾害,可是随着叙述的深入,当讲到没有收成却依旧纳税,造成衣食无着后,感情渐趋激烈,干脆变成了杜陵叟的愤怒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一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变,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给人以更加切实的感受,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是非观念。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知识5.阅读全诗,分析诗的层次。
正确答案:本诗共分四个层次。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反映了孟子的(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反对“霸道”的思想C.人性本善的思想D.得道多助的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齐桓公、晋文公为春秋五霸的代表,桓、文之事代指“霸道”。
孟子主张“王道”,以民为本。
引文中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反映的是孟子反对“霸道”的思想。
2.“诗言志”出自( )A.《尚书》B.《易经》C.《诗经》D.《诗大序》正确答案:A解析:“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古人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年代里,通过用原始歌舞之言,去言社会集体之志。
3.下列不属于《诗经》艺术特征的是( )A.重章叠句B.赋、比、兴的手法C.香草美人体D.以四言为主正确答案:C解析:“香草美人”是屈原作品《离骚》中的著名意象。
其他几项均为《诗经》的艺术特征。
4.“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正确答案:A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评价共叔段的话,说他做多了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5.《汉书》的体例属于(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纪事本末体正确答案:C解析:《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是司马迁的《史记》所开创的新的史学编纂体例,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
《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
6.与《涛经.氓》题材类似的作品是( )A.《上山采蘼芜》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悲愤诗》正确答案:A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诗,以被抛弃的妇女的口吻回忆过去,悲叹现实。
《上山采蘼芜》也是一首弃妇诗,表达的主题与《氓》类似。
7.建安时期,擅长写四言诗的是( )A.曹操B.曹植C.蔡琰D.曹丕正确答案:A解析:曹操擅长写四言诗,代表作品为《龟虽寿》等。
江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二篇】【导语】金榜题名!名落孙山!都只是短暂的。
朋友只要你努力了,得失不要看得太重,失败是成功之母!努力吧努力!成功属于努力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二篇】》希望对大家考试有帮助。
一、填空题(12分)(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1.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3.春风桃李花开日,。
(白居易《长恨歌》)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二、解释下列带“”的词语(每词1分,共10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简析题(38分)(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分)3.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A.苏轼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左传》B.《论语》C.《史记》D.《战国策》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A.《答李翊书》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B.词C.曲D.赋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A.远远眺望B.举首凝望C.低头凝思D.抬头仰望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A.首联与尾联B.颈联与颔联C.颈联与尾联D.颔联与尾联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无乃而是过与?B.且尔言过矣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是:(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A.红巾翠袖B.鲈鱼堪脍C.树犹如此D.求田问舍13.阅读下列句子,不是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鲁迅D.胡适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灯下漫笔》、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都是小说B.曹禺的《雷雨》、《日出》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C.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都是当代诗人D.《死水》、《日出》、《寒夜》都是话剧16.“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茶馆》17.歌颂母爱、赞美自然是( )早期作品的主要特色。
A.梁实秋B.冰心C.朱自清D.朱光潜18.下面对《论快乐》一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文中第五自然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
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C.《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第二自然段中“永远快乐”“荒谬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的同一个道理——欢娱嫌夜短。
D.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人是“傻子”。
19.论点可以多种方式出现,《论毅力》一文的主要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出现于:( )A.文章的中间部分B.文章的结尾部分C.散见于文章的各个段落D.文章的起首20.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挚、格调清丽,其散文作品集有:( )A.《春风沉醉的晚上》B.《薄奠》C.《屐痕处处》D.《出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诗经》和楚辞历代习惯并称为。
2.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李清照用“载不动、许多愁”来描摹“愁”之重,李煜则用描写“愁”之多。
4.元代着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被誉为“秋思之祖”。
5.《风波》总体上采用的是的写作手法,如文中描写七斤抽烟和补碗的动作,七斤夫妇的对话等均采用这种手法,寥寥数笔,直接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6.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三、阅读分析题(共5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双调]水仙子杨朝英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①,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②,拣梅花多处提壶③。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①老逋:北宋隐居在西湖孤山的诗人林逋,此处代指梅花,也指林逋式的情调。
②王维作画图:王维,唐代着名诗人、山水画家,画有《孟浩然雪中骑驴图》。
③提壶:倒酒。
1.本曲表现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2. 作者为何笑王维作画图?(4分)(二)阅读下列这则笔记,然后回答问题。
(8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找出文章中的两处骈偶句。
(4分)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美好意境?(2分)3.作者以此文寄答友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三)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并回答问题。
(16分)城市和旷野毕淑敏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
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
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
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
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
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
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
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
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
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
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
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
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
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
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
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
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
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第一段将城市比作点缀在旷野的“银扣”,第十段却又将它比作楔入旷野的“巨钉”,这是为什么?(6分)2.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4分)(1)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结合全文看,第三段“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一句中,“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四)下面是有关微波炉的“微波烹调操作说明”,请依照使用产品的递进程序来调整条款顺序,在括号内标明数码。
(10分) 微波烹调操作方法1.首先将定时器转到“O”(关闭)位置。
2.将“功能选择器”旋转到微波烹调档位上,共有5个微波火力,适用于不同类型食物。
3.将食物放入炉内,关上炉门。
4.当设定烹调程序后,若要微波炉停止工作,只需打开炉门,炉门安全联锁开关即会自动停止发放微波。
5.将“定时器”旋转到所需的烹调时间位置,微波烹调即开始。
6.“定时器”回转完毕后,会发出一声铃响,微波炉就会自动停止工作,炉灯自动熄灭。
7.将插头插入有可靠地线的插座。
调整后的顺序:( )—( )—( )—( )—( )—( )—( )(五)思考下面两则消息所披露的情况,完成后面的练习。
(每空2分,共10分)【消息一】招收一百采煤工报名竟达九百余一向被认为招工难的煤炭行业最近出了桩新鲜事:山西大同矿务局云冈矿计划招收100名井下工,报名人数竞达980人,还有不少科室人员打“请调报告”,要求下井当煤工。
为什么云冈矿的井下工这样吃香?这是由于该矿对一线工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大幅度实行倾斜政策的结果。
这个矿制定了井下工超产加价的“上台阶”分配方法,超产越多,收入越高,有的工人月收入逾千元。
矿里分房,一线工人有优先权,去年盖的所有新楼都分给了井下工。
年终评劳模,一线工人占了70%。
加上采煤机械化程度已达到100%、,安全也有了可靠保障,工人真正感到腰包鼓了,地位高了,当矿工光荣。
…………【消息二】天津的吃劳保大军现在天津市有多少吃劳保的职工,谁也说不清。
反正在自由市场、私营企业、个体餐馆、租摊承包的商店、咖啡厅、舞厅,以致马路上的修车点、街道上的理发摊,到处都能见到他们,而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
某厂一个男青年,吃劳保已3年了,夏天卖西瓜,冬天卖干鲜果品,生意越做越好,据说每月至少能挣七八百元。
有一位国营餐馆的三级厨师吃劳保,到个体餐馆掌勺,每月挣700元,营业好还可多加。
不管什么原因使这些职工吃劳保,也不管他们仍在外面赚了多少钱,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辞职。
他们说:“既然现行政策有这么个漏洞,何不充分利用呢?”…………1.下面是从消息一中提炼出的观点,较为恰当的是:( )。
①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②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
③要提高一线职工的政治、经济待遇。
④要改善一线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⑤不能忽视职工的物质利益需要。
2.下面是从消息二中提炼出的观点,较为恰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