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脑钠肽(bnp)在临床是具有重要的应用,其除了不能够对于心脏左心房的功能进行明确的检测外,对于右心房的功能不健全和肺动脉高压等问题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从临床的诊断效果可以知道脑钠肽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中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以及时的发现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各种疾病。

本文将对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脑钠肽心血管呼吸系统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25-02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肽,可以分为a、b、c、d四种类型,具有利尿的作用。

脑钠肽是利钠肽中的一种,也是临床中经常研究和使用的一种钠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在血浆检测中的应用相对其他的利钠肽以及超声波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检测方便快捷、迅速。

脑钠肽首先是日本的一个学者从猪的大脑中提出出来的,因此称之为脑钠肽,但是在实际中它主要来源于心脏的心室内。

诸多的研究表明脑钠肽在心室舒张或者负荷增大是就会升高,这些特征使得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我们将对脑钠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为今后对其更好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依据。

1脑钠肽的生物学性质1.1脑钠肽的结构、合成、分泌以及代谢。

脑钠肽所在的家族利钠肽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内分泌激素,他们都是由一个又17个氨基酸环状组成的分子结构,这一结构是家族成员中的共享结构。

脑钠肽的基因主要为位于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尾,有3个外显子和两个内显子组成。

脑钠肽的前体存在于心脏心室的肌肉分泌的颗粒中,包含108个氨基酸。

当心室的肌肉舒张或者承受的负荷增大时,就会将春储存的分泌物probnp释放到血液中,并在血液中很快经过摩尔分解,分解成为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没有活性的nt-probnp和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有活性的脑钠肽。

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_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_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经验交流84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孙俊文 (紫金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河源 517400)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伴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AMI行PCI 术后伴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干预,观察组应用rhBNP干预。

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肌梗死面积。

结果 治疗5 d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CK、CK-MB和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rhBNP治疗AMI行PCI 术后伴发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可以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梗死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由心肌缺血引起的机体心肌局部坏死疾病,病情较为危重,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AMI的常用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够有效治疗缺血心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保护患者心功能,总体应用效果良好[1]。

然而术后随访显示,部分AMI患者实施PCI手术治疗后,可伴发心力衰竭,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常用的干预方式是应用硝酸甘油,可松弛患者血管平滑肌,尤其是小血管平滑肌,并促使周围血管扩张,减小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心排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2]。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郭润财,王警,李靖宇,唐涛,刘擘摘要:脑利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少量由心房分泌的多肽。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伴随心室肌细胞牵拉或者室壁压力的增高,患者BNP含量升高。

BNP的释放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利尿和利钠作用平衡HF中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效应。

随着技术的发展,BNP其它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最近,BNP 也逐渐在HF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

现就以上所提到的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利钠肽;心力衰竭Abstract: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s a peptide produced predominantly by the cardiac ventricles and in lesser quantities by the atri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rise in response to stretch of ventricular myocytes or increases in wall tension as occur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Release of BNP is beneficial as it causes vasodilation, diuresis, and natriuresis, thereby counterbalancing the effects of sympathetic activation that occurs in heart failure. Along wit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Other aspects of the role of BNP have been gradually known. Rece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use of BNP in the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Key word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heart failure一、脑利钠肽概述1981年,de Bold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揭示了从鼠心房提取物中包含一种利尿、利钠因子,由此也建立了心脏和肾脏之间的联系。

临床应用论文: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论文: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论文:脑钠肽的临床应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 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

由于其最先从猪脑中分离,所以又称为脑钠素(bnp)。

后来在心脏中也分离出bnp且心脏分泌的bnp多于脑,心脏释放的bnp主要来自心室,但心室储存bnp较心房少。

它与anp均属于心脏利钠肽类,由于它们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心脏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与anp一样,bnp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和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

但在基因表达、合成和分泌部位、代谢清除及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分布等方面不同于anp。

随着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bnp的基础研究和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渐渐被人们所关注。

我国对于bnp的临床研究近几年刚刚起步,它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内容未被我们认识。

现就这方面的报道简要报告如下。

1 bnp的生成、代谢与测定1.1 bnp的生物化学特性bnp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由26个氨基酸构成,bnp-26是其基本结构,但是不同种属的bnp其氨基酸组成和分子大小有一定差异。

bnp的基本结构中有一个2-硫基所构成的环状结构,其主要的活性基因之一是保持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以2-硫键在两个半胱氨酸位置相联形成的环状结构完整性。

bnp在结构上与anp极为相似,环状结构中17个氨基酸仅有6个氨基酸不同,且bnp氨基酸序列的c-端保留着类似anp的c-端的化学结构,推测它们可能是来自不同基因的表达产物。

在cns中以小分子形式存在,它们是bnp-26、bnp-32。

1.2 bnp的结构、合成与分泌:bnp同anp一样具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通过一对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bnp的生物活性很重要。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11
◆ Troughton等随机将69例收缩功能衰竭患者(射血分数<40%, NYHA心功能分级Ⅱ一Ⅳ级)分为NT-BNP组和对照组。均给予 ACEI、利尿剂和(或)地高辛、硝酸酯等治疗。前者根据血浆NTBNP浓度调整药量,后者根据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调整药量, 平均治疗9.5个月后,NT-BNP组总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恶化、再 次入院、心源性死亡等)少于对照组。在治疗第6个月,患者发 生第一次心血管事件NT-BNP组27%,对照组53%。因此,根 据BNP浓度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策略,有望整体降低心 血管事件并延长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时间。本研究对两组患 者随访了六个月,发现一个月的再入院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再入院率实验组显著低于硝酸甘油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 2003年有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前瞻性研究(acute deeompematedhenrt failure national registrr,ADHERE), 谢洪智等观察急性失代偿性CHF患者,发现应用rhBNP者与同 期使用正性肌力药米力农或多巴酚丁胺比较,能显著降低住 院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 PRECENDEN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evaluation 0f cardiac ectopy with dobutamine and nesiritide therapy) 试验,是比较rhBNP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CHF过程 中疗效和促心律失常作用的试验,结果发现二者对CHF的临床 疗效相同,但多巴酚丁胺增加24h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 缩发作次数,增加心肌耗氧量,而rhBNP治疗没有促心律失常 作用,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比多巴酚丁胺更安全。
◆ 排除标准

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

其他相关药物
01
药物概述
除了重组人脑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受体拮抗剂外,还有一些其他与脑利钠
肽相关的药物正在研发中,如脑利钠肽基因治疗、脑利钠肽类似物等。
02
Hale Waihona Puke 研发进展这些药物目前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部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03
优点与局限性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特点,为治疗心力衰竭等疾病提供
了更多的选择。然而,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06
脑利钠肽临床应用前景与 挑战
应用前景
诊断心力衰竭
脑利钠肽作为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可用 于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
指导治疗
根据脑利钠肽水平,可调整心力衰竭患者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测心血管事件
脑利钠肽水平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 关,可用于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面临挑战
特异性与敏感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鉴别诊断
02
03
病情评估
脑利钠肽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非 心源性呼吸困难,提高诊断准确 性。
脑利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 度相关,可用于评估病情和预后 。
治疗作用
改善心功能
脑利钠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可改善心功能。
利尿排钠
脑利钠肽能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轻水肿症 状。
其他方法
质谱分析法
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脑利钠肽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测量质谱峰的面积或高度 来计算样品中脑利钠肽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需要昂贵 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
基因芯片技术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脑利钠肽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固定在芯片上,通过与待测样 品中的脑利钠肽进行杂交反应来检测其含量。该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 点,但需要复杂的芯片制备和数据分析过程。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等3天后患者心衰症状完全缓解。

1周后复查NT-proBNP为789pg/ml,下降幅度超过85%。

10天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侧胸腔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患者存在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在这个病例中,急诊使用了脑钠肽(BNP)对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鉴别,住院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NT-proBNP的数值变化评估疗效和预后,增强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的信心,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逆转了患者的心衰病程。

BNP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

心室肌细胞合成108个氨基酸的BNP 原(BNP前体,proBNP),贮存于分泌颗粒内。

在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如心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改变,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50岁以上者应>900ng/L;75岁以上者应>1800ng/L;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应>1200ng/L。

NT-proBNP也常用于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其值大于5500ng/L被认为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常超过30%;而治疗无效或心功能进行性衰退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不下降,甚需要注意的是,BNP半衰期BNP的半其是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建议应用于严重瓣膜狭窄、限制性或阻塞性心肌病、限制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或其它心输出依赖静脉回流或被怀疑存在心脏低充盈压的患者。

rhBNP也可与常规的心衰治疗药物联用,但不建议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对rhBNP是Ⅱa推荐,认为该药“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418 •吉林医学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水平及各器官系统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有研究指出,脓毒症 患者的凝血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是脓毒症发生及发展的 重要影响因素,而凝血因子、炎性反应因子及免疫因子的相互 作用将致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3]。

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 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相对危急,液体复苏等传统治疗方案难以 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操作相对繁琐,价格高昂,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4]。

头咆哌酮钠舒巴坦 钠属于复合制剂,由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两种组分构成,对 各类耐药菌均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而且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 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抗菌功效。

美罗培南对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进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菌的功效。

相关 研究证实,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美罗培南 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 于调节机体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增强患者的肾功能,加快患 者病情的康复进程,同时可增强抗菌效果,清除细菌感染[5]。

有研究指出,采用美罗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 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的临床症状能 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缓解,治疗效果十分理想[6]。

本次研究 发现,接受治疗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 明显提升;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这一结果提示,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 者应用美罗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的优点,可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对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美罗 培南注射剂、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且安全系数较高。

4参考文献[1]Bridwell R E,Carius BM,Long B,et al.Sepsis in Pregnan-c y:Recognition and Resuscitation[J].West J Emerg Med,2019, 20(5) :822-832.[2]刘辉,冯永文,姚咏明.脓毒症治疗新进展[J].中华 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8,4(4) :299-303.[3]彭月丽.关于血栓弹力图评价严重脓毒症凝血功能紊 乱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9,32(2) :476-478.[4]刘京涛,马朋林.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种类选择之晶体 沉浮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1):21-25.[5]李俊伟,孙洁.美罗培南注射剂联合头咆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5):1574-1577.[6]赵旭兵.美罗培南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症 休克患者临床观察[J].内科,2018,13(5):786-788.[收稿日期:2020-01-03编校:陈伟/郑英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岳玉鸽(辽宁省营市大石桥陆合医院老年病房,辽宁营口115100)[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1水平 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
利尿排钠
03
rhBNP可以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轻水肿和降低心脏
负担。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rhBNP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心 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BNP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 情进展。
02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1990年代,基于BNP的化学结构和生 物活性,科学家开始研发重组人脑利 钠肽(rhBNP),以用于治疗心力衰 竭等疾病。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药理作用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01
rhBNP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分泌,
从而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扩张血管
02 rhBNP可以扩张动静脉,增加心脏的供血供氧,改善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
详细描述
肾功能不全也是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组人脑利 钠肽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发生肾功 能不全的风险。
04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评价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01
02
详细描述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 担、减轻肺水肿等,从而缓解心衰症状,如 呼吸困难、乏力等。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 者的再住院率。
03
总结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生 存期。
05
04
详细描述
通过改善心衰症状和心肌重构,重组 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脑利钠肽(BNP)的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BNP)的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BNP)的临床应用近代研究提出血浆BNP可用于心衰或其他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危险分层和病情监测。

BNP是32氨基酸肽,在健康人静脉血中浓度很低,平均约16.5pg/ml,随年龄而增高,女性稍高于男性。

正常参考值初步定为0.5~30pg/ml。

一、诊断功能1. CHF 对气急病人要区分是心原性或肺原性很有价值。

对心衰程度的判断也有研究报告;如将76.4pg/ml视为诊断心衰(+),则阴性预测价值为98%,阳性预测价值为70%,敏感性为97%,特异性84%,其价值优于超声测定LVEF;有报告二者呈负相关r=-o.78( P<0.0001)。

2. AMI 与梗死范围有关,梗死小的,20小时BNP达峯,大梗死则第5天还会出现第二峯。

持续增高到2~3月者,表示心室已重塑。

3. 无症状性LV功能不全血浆BNP与LVEF负相关r=-0.51较CHF的相关低。

与Doppler E∶A的相关性为-0.42(P<0.01)。

二、预后判断1. CHF BNP愈高预后愈差,存活率愈低。

有报告血浆BNP每增高10pg/ml,死亡危险增高3~4%。

血浆BNP>106 pg/ml者,2年内由CHF死亡约80%。

2. AMI 血浆ANP和BNP水平与心血管死亡率相关,较LVEF更有价值。

3. 普通人群的预后有报告在普通人群中无论有无心血管病,血浆BNP与随访5年的全死亡率相关。

4. 其他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在二年随访中BNP较高的个体死亡危险增高,几乎达4倍。

三、疗效监测NT—proBNP可作为收缩性心衰治疗效果的生化替代终点。

四、治疗应用有报告对急性CHF静注合成的人BNP(Nesiritide)可获A、V均衡扩张,心率不变,PCWP↓、CI↑。

美国FDA于2001年7月批准用于急性心衰。

此外还有应用抑制BNP降解的药物,中性内肽酶抑制剂和血管肽酶抑制剂。

五、临床应用小结1. 血浆BNP浓度可对心脏的功能状态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不典型心衰的诊断。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脑利钠肽对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血浆脑钠肽(BNP)检测,并比较结果。

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BNP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大,可推广使用。

标签:心血管疾病;脑利钠肽;诊断心血管疾病涉及机体循环系统,如静脉、微血管、心脏、动脉等,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病因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相似之处,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BNP水平,分析BNP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女29例,男35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9.67±5.76)岁,其中心力衰竭(A小组)7例,平均病程(3.77±1.46)年;心衰导致呼吸困难(B小组)4例;高血压病(C小组)21例,平均病程(3.56±2.19)年;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9例,平均病程(5.54±1.21)h;心律失常(E小组)13例,平均病程(2.61±1.97)年。

对照组女30例,34例男,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59.48±5.94)岁,均无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中非心力衰竭(A小组)1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小组)9例,非高血压病(C小组)22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4例,非心律失常(E小组)9例。

脑利钠肽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脑利钠肽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采用脑利钠肽,观察该种诊断价值。

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新生儿心力衰竭33例作为观察对象。

并且将这些患儿编为一组,同时抽取同期新生儿没有出现心力衰竭33例作为二组,对比他们之间不同时期BNP浓度情况,以此来获得脑利钠肽诊断新生儿心力衰竭效果。

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前BNP浓度对比中,一组为573.94±97.25(pg/ml),二组为67.89±19.07(pg/ml),(t=13.350,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治疗前后BNP浓度对比中,治疗前为573.94±97.25(pg/ml),治疗后为71.09±18.18(pg/ml),(t=13.257,p=0.000),结果有差异。

(3)一组治疗后和二组治疗前BNP浓度对比中,一组为71.09±18.18(pg/ml),二组为67.89±19.07(pg/ml),(t=0.348,p=0.000),结果无差异。

结论:新生儿心力衰竭采用脑利钠肽治疗后BNP浓度能够很快恢复正常,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治疗效果来确诊新生儿是否有心力衰竭病症。

关键词:新生儿;脑利钠肽;心力衰竭新生儿心力衰竭病症在临床上常见,这种病症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是病症发展速度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儿死亡。

为了保证患儿生命安全,需要使用有效方法诊断该种疾病。

但是由于病症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要实现对该种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

笔者查阅相关心力衰竭诊断方法中,采用脑利钠肽在成人心力衰竭诊断应用较多,对于新生儿方面采用该种诊断方法,还比较少见。

为了证明这种方法对新生儿心力衰竭诊断效果,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该种诊断效果。

基于此,本组研究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采用脑利钠肽,观察该种诊断价值[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新生儿心力衰竭33例作为观察对象。

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导致BNP和NT-proBNP升高的因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在甲亢而不合并心衰的患者中,BNP水平可升高数倍,在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B应类似,甲状腺激素也可以直接刺激体内
BNP的合成和释放。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脑钠肽(BNP)的 临床意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概述 • 脑钠肽(BNP)又称B型利钠肽、脑利钠肽,具有重要的
病理生理学意义。
• BNP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
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 用。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导致BNP和NT-proBNP升高的因素 • 药物影响:
• 在使用重组人BNP治疗心衰时,由于检测所采用的抗体无
法区分内源性和外源性BNP,导致检测到的血液中BNP水 平增高,影响结果判读。
• 使用含有中性内肽酶抑制剂的药物,如沙库巴曲/缬沙坦
钠治疗心衰时,因中性内肽酶抑制剂使BNP降解减少, BNP水平也会升高。
脑钠肽(BNP)与心衰
• BNP的活性成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指标,并可用于协助
诊断心衰。
• BNP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在心肌缺血、坏死
、损伤、心室壁张力及压力负荷过重等因素刺激下合成 并释放,具有利钠、排水和血管扩张作用。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BNP 与 NT-proBNP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导致BNP和NT-proBNP降低的因素
• 心包积液和限制性心包炎:

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应用

RhBNP治疗心衰伴肺动脉高压 最近临床资料显示,给予肺动脉高压模型动物注入Iul—
BNP可降低肺动脉高压,提示外源性BNP可治疗与心衰相 关的肺动脉高压。资料显示"J,患者经标准心衰治疗(连续 静脉髓袢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加用RhBNP后,平均肺毛细 血管楔压(PCWP)下降31.1%;同时,患者其它血流动力学 指标也有显著改善,平均肺动脉压降低15.6%,心脏指数增 加13.0%,全部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提示对晚期心衰继发 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能有效 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全身临床症状。RhBNP治疗肺 动脉高压的机理可能为【6】:①选择性扩张肺循环血管,显著 降低肺动脉压、PCWP,逆转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提高心 脏指数。②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抑制内皮素.1引 起的强烈血管收缩、局部炎症和血管重塑。③分子水平直接 抑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肥厚增殖,促进间质纤维降低,延缓 肺血管纤维化重构。④调节心脏神经激素,治疗心力衰竭原 发病。目前临床上肺动脉高压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初
oxygen
[6]ODell
KM,Kalus JS。Kueukarslan S.et a1.Nesiritide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for
secondary
AD,Klein
on
pulmonary
human
and myocardial
with end—stage heart
114
万方数据
步的临床观察显示,RhBNP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尤其是继 发于慢性心衰的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为肺动脉高压的 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前,大规模国际多中心的RhBNP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新的人工嵌合杂交的BNP可以更好的增强肾功能,且不易 引起低血压,对该药人体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D’Souza

脑利钠肽测定在心衰中的临床意义

脑利钠肽测定在心衰中的临床意义

1 . 3统计处理 : 将笔者在实验 中获得的 甲、 乙两组患者 的血 清中 脑利钠肽浓度数据输入 s p s s l 6 . 0统计学软件 中进行处 理 , 其 中, 剂量 资料采用 t 检验 , 若检验结果 P < O . 0 5 , 说 明两组之 间血 清脑 利钠肽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关键词 : 心 力 衰竭 脑 利 钠 肽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4 1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0 6 — 0 0 7 8 — 0 1
我 国人 口逐 渐 趋 向于 老 龄 化 , 心 力 衰 竭 的 发 生也 随 着增 高 。 之问存在显 著差异 ,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甲组患者 的 p r o B — 现今 , 临 床 上 对 患 有 心 力 衰 竭 的病 人 多 采 用 超 声 心 动 图进 行 诊 N P I I 浓度明显 高于乙组患者 。 断, 是心衰最常用的诊 断手段 , 且为无创 伤检查l l I 。但 是 , 对于早 3 讨 论
方 面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平 的 变 化 也 可 作 为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分 级 的 一 个 良好 的诊 断 指 1 . 2方法 : 医务人员对实验人 员采 集 3 ml 静脉血 , 并使用无抗凝 标。笔者就我院收治的心衰 患者的血浆 中 p r o B N P浓 度测定与 剂试管盛放 。将抽取的血液送检 。我 院对血清脑利钠肽浓 度检 健 康人比较 , 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P < O . 0 5 ) 。实验结果与孙静 l 等 测一般使用 C o b a s e 6 0 1 型和 E l e c s y s 2 0 1 0型( 德 国罗氏公 司生产 的研 究结 果 相 同 。 的) 电化学全 自动发光分析仪对其血液进 行检测 , 所有步骤均严 总之 , 血浆 中脑利钠肽水平 对心衰患者 的诊断 、 心 衰程度评 格遵循操作标准进行 , 所应用 的试剂按照说明书上进行取用 。 估、 鉴别诊断等均具有重1 1 卷第 6期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Pre-Pro-BNP1-134(前脑利钠肽)
26-氨基信号序列
Pro-BNP1-108(脑利钠肽原)
无生理活性
有生理活性
室壁张力增加↑
NT-proBNP1-76
BNP77-108
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DNA基因重组技术、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冻干粉针剂

• •
32个氨基酸
分子量:3464 Da 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 物活性,因此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急性心肌梗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应用
内容摘要
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 急性心梗定义、流行病学 • 急性心梗的治疗
产品
新活素简介
• 新活素产品介绍 • 新活素药理作用介绍
应用
新活素急性心梗临床应用
• 治疗及预防心衰 • 预防造影剂肾病 •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减小梗死面积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2030 % total deaths 13.1 10.3 3.5 8.7 7.9 Rank 1 2 5 3 4
Reference: Colin D.Mathers, Dejan Lonar, updated projects of global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2002-2030: data soures, methods and results.Evidence and information for policy working paper, WHO, 2005 Oct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脑钠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脑钠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脑钠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估NT-proBNPII脑利钠肽测定在应用于临床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左室功能不全的价值。

方法通过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仪(e411),对300例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312例患者中超过正常正常参考值的为256例,占临床表现患者的85.25%,较严重患者>1000pg/ml的占152例,占到检出率的80.23%。

结论测定NT-proBNPII脑利钠肽的浓度,临床上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左室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分级与预后的监测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脑利钠肽化学发光心衰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Abstract】 Assessment of NT-proBNPII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sa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diagnosi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hypertrophy,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value. Methods by Roch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strument ( e411 ), on 300 cases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312 patients than normal reference values for 256 cases, accounting f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patients > 85.25%, 1000pg / ml accounted for 152 cases, account for the detection rate of 80.23%. 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of NT-proBNPII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s, clinical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hypertrophy,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is, classification and prognosis monitoring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hemiluminescence heart failure 目前临床应用的心标志物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衰标志物和心血管炎性标志物等。

脑利钠肽新版

脑利钠肽新版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一方面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得名,也称B型利钠肽。

人类脑钠肽(BNP)广泛分布于脑、心脏、肺脏、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中,其中以心脏旳水平最高,心脏内脑钠肽(BNP)旳合成及分泌重要在心室。

在正常状态下心室分泌释放脑钠肽(BNP)较心房多且迅速而心室旳储藏量很少。

脑钠肽(BNP)旳分泌调节重要基于心房旳调节性分泌和心室旳构造性分泌。

本文重点探讨脑钠肽(BNP)在心血管疾病中旳临床意义及应用。

ﻫ 1.脑钠肽(BNP)旳重要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ﻫ脑钠肽(BNP)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旳多肽类激素,其氨基端第7位和第23位氨基酸残基(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形成一种环型构造,为脑钠肽(BNP)旳功能域。

脑钠肽(BN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半衰期为22 min,在生理状况下脑钠肽(BNP)浓度很低。

在病理状况下,刺激脑钠肽(BNP)基因体现及分泌增高旳因素重要为物理(心室机械牵张即心房和心室肌细胞感受压力和容量负荷后分泌)、化学(暴露于肾素系统)及代谢(缺氧、缺血)三方面。

此外,脑钠肽(BNP)旳体现还依赖于去甲肾上腺素、血素紧张素Ⅱ、内皮素等神经内分泌途径。

脑钠肽(BNP)是机体进行自身调节旳一种保护性机制,被称为“心脏负荷应急救援激素”:①选择性舒张肾动脉并克制Na+回吸取,产生强大旳利尿利钠作用,其作用为速尿旳500~1000倍;ﻫ②拮抗交感神经系统,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减少外周阻力,减少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ﻫ③舒张冠状动脉,增长冠状动脉血流,被称为“内源性硝酸酯”;④克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克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⑤克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系膜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在心室重塑中起一种局部调节因子作用,改善心肌重塑;ﻫ⑥特异性地调节心室功能和压力负荷;ﻫ⑦克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克制因子1旳体现,避免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功不全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 生理改变,心衰是心功不全的严重阶段。传统 的诊断方法是根据症状和体征来判断,重度容 易,轻度(或无症状)难。超声心动图能提供 较可靠的依据,但有它的局限性。经经研究显 示:脑钠肽在心功不全(特别是轻度和无症状 者)的诊断、风险评估、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 判断等有重要价值。目前已纳入心衰3项(胸 片、心动图、脑钠肽、)常规检查之一。归纳 如下:
三、脑钠肽的生理作用




(一)、利钠、利尿作用; (二)、拮抗肾上腺素、RAAS系统和加压素; (三)、舒张平滑肌,选扩张血管(肺>冠> 体); (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心肌纤维化, 防止心、血管重塑。 (五)、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的活性,从而抗血栓形成。 总之,脑钠肽参与和维持人体循环系统的容量、 渗透压和血压的稳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脑钠肽的研究经历了近二十年的过 程,由最初的脑钠肽用于快速诊断和判 断预后到人工合成用于临床治疗心衰, 脑钠肽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成 为一项简便易行的常规检查,从而使它 成为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是心力衰竭 独立、客观的预测因子 。 但建立我国统 一的诊断标准和更好的治疗方案,还需 进一步研究和循征医学支持。
四、脑钠肽的临床测定 (NT-proBNP瑞士罗氏专利)
测定血液中的B型脑钠肽(BNP)和NT-proBNP可以 为临床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常用的方法有: (一):放射免疫法(IRA); (二):免疫放射法(IRMA):敏感、准确、易于操作。 (三):电化学法(ECLA):较IRMA更敏感、准确。 (四):酶联免疫法(ELSA):具有快速、简便、价廉 等优点。 正常值:BNP:0.5-30ng/L,NT-proBNP:6112ng/L ,健康人群两者相似 。女性高于男性,随年 龄增加而增高。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最近研究出了快速试剂盒,用于床旁检测,为临 床提供了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 临床测定NT-proBNP时,不受外源、时间和机体 活动状态的影响,结果更敏感、稳定、特异性更高, 比BNP测定意义更大。
预测值
99%
五、 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脑钠肽具有下列临床意义: *1、早期发现(心源或非心源)心力衰竭,心 衰危险分层,治疗监测,预后评估; *2、急性呼吸困难; *3、ACS,AMI的评估; *4、心衰的治疗; 5、术前、术中、术后的监测。 在此介绍下列四个方面的应用。
(一)脑钠肽在心功不全中的应用
(二)、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1、脑钠肽与梗死范围有关,梗死小的,20 小时BNP达高峰,大梗死则第5天还会出现第 二高峰。持续增高到2~3月者,表示心室已重 塑。 2、脑钠肽有利于早期判断心梗后有左心功 不全(LVD),且优于射血分数(LVEF)和 超声心动图。 3、根据脑钠肽水平及治疗后下降和持续时 间的情况,可以评估心梗危险程度和预后判断。 有学者研究显示:心梗后72h内快速下降,预 后良好; BNP>43nmol/L,死亡率86%,24个月 后40%死亡;<43nmol/L,24个月后96%成活。


5、临床参考阈值:采取双截点法。 BNP: <17.9ng/L,左心功不全的可能性极小; <100ng/L,心衰的可能性极小;>500ng/L(欧 2008,400ng/L),心衰可能性极大,敏感性和 阳性预测值90%。 NT-proBNP:<300ng/L (欧400ng/L),心衰的可能性小,阴性预测率 99% 。 <50岁者,>450ng/L;50-75岁, >900ng/L;>75岁,>1800(欧2000)ng/L,心 衰可能性大。BNP在100-400ng/L和NT-proBNP 在各年龄值之间应结合临床、其他指标综合判 断。 6、 >3个月脑钠肽不降,标志心室重塑发生。 7、美国2005年,我国2007、2010年《心衰防 治指南》中已将脑钠肽血浆水平作为心衰诊断 的客观指标。
浓度降低 分泌对心室变化反应灵敏

32-AAN末端片(NT-BNP) 特点: 无活性 半衰期较长(60-120min)
浓度较高(1-10倍) 分泌对心室变化反应极灵敏
体外不稳定 受外源BNP影响
体外稳定,易检测 不受外源BNP影响意义 更大
(三)、脑钠肽的分布与清除



脑钠肽的广泛分布于心、脑、肺等组织中, 其中心脏含量最高,脑次之,心房高于心室, 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B型 脑钠肽有A、B、C三型跨膜受体。 B型 脑钠肽的清除有两个途径:一是经C 受体介导入胞,被溶酶体分解;二是经血液中 性内切酶分解而清除。 NT-BNP脑钠肽一部分经肾脏排泄,其他途 径不清楚。受肾脏影响较大。
二、脑钠肽的生物学特性


(一)、脑钠肽的来源 心脏不但是一个动力器官,还是一 个内分泌器官。 已知,人类心脏分泌的两种利钠肽 (NP)类物质,一是由心房分泌的心钠肽 (ANP 、心房肽、心钠素);二是由心室 分泌并大量贮成于心房的脑钠肽。
(二)、脑钠肽的生物合成 Nhomakorabea 1号染色体短臂上基因表达 108-AA肽前体原 内切酶 76-AAC端片(BNP) 特点: 有活性 半衰期极短(20min)
(三)、鉴别呼吸困难


严重的呼吸困难是多种心肺疾病的共同表 现,临床工作中常常须要鉴别,源于呼吸系统 疾病或心源性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基础上出现了心源心疾病时鉴别比较困难。而 脑钠肽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明确鉴别呼吸困难 的原因。参考阈值:BNP:<100ng/L视为排除 LVD,则阴性预测价值为99%;>400ng/L视为 LVD,阳性预测价值为90%,敏感性为97%, 特异性84%,其价值优于超声测定LVEF。 NT-BNP与CHF一致。
脑利钠肽及临床应用
达州中医学校 刘孝德
一、概述



1、脑利钠肽,故又名脑钠肽, 1988年首先由 日本学者在猪脑中发现。 2、它是心脏分泌肽类激素的一种。经研究显 示:脑钠肽在心血管功能的诊断、鉴别诊断、 疗效监测、危险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 的临床价值。人工合成脑利钠肽(rh-proBNP) 在心衰治疗方面,初步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3、脑钠肽的发现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医学最重 要的发现之一。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脑钠肽治疗,与多巴酚丁胺和 米力农比较,能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脑钠肽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长期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标准 治疗相比,脑钠肽治疗组患者医院外生存时间更长。

药名:冻干重组脑钠肽(商品名:新活 素,奈西立肽,0.5mg/支)
急性心衰(AHF):0.5mg+5-10%GS100ml 配制液,首先取15-20ml(1.5-2ug/kg) iv(>90s); 余液按6-8ml/h(0.1ug/kg.min) 持续ivgtt48-72h。 慢性心衰(CHF):给与0.0075-0.1ug/kg.min ivgtt,1-2次/W,疗程12W。

2008年欧洲心衰联盟诊断标准 双截点法(目前国内采用) 参考值 排除(ng/L) 项目 BNP NT-proBNP 意义 <100 <400
心衰可能性 小(不考虑 龄因素)
间区(ng/L) 诊断(ng/L) 100-400 >400
400-2000 >2000(450, 900) 结合临床 综合考虑 心衰可能 性大 >90%





1、心衰时明显升高,与心衰的程度呈正比, AHF比CHF升高明显。 在心功不全的诊断中应 用越来越广泛,对轻度(<2级)者更具有预见 性。有敏感、准确、特异性高等优点。 2、 NT-proBNP优于BNP,评价LVEF优于 CHF 。。 3、 心衰经治疗心功好转后,脑钠肽逐渐 降低,BNP<100ng/L,NT-proBNP <200ng/L为心 衰控制和出院目标值 。每3-6个月复查一次, 作为治疗依据。 4、对心衰预后的判断:为独立客观预测因 素治疗后下降30%预后良好。
(四)、脑钠肽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1、心衰时脑钠肽升高是一种保护机制,从而减轻心衰症状; 2、药理机制:抑制ad、RAAS、加压素和血管内皮素的活性, 扩张血管,利钠、利尿,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缓解症状;还 有抑制心肌重塑作用;优点:不影响心肌收缩力;不激活交感活 性,不增加心率;不引起心率失常。 3、临床上使用的是基因重组钠脑钠肽(rh-BNP)治疗急慢性 心力衰竭,已取得良好效果,且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美国率先应 用临床。 4、用法建议 脑钠肽缓解呼吸困难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但脑钠肽起效速度 似乎更快;脑钠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比硝酸甘油更迅速、更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