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组合试卷及答案 (1)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一、(2024·洛阳三模改编)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开篇生肖舞蹈作品《龙舞》是此次河南春晚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以历 史悠久的“舞龙”祈福民间习俗为创作基础,融合不同地区非遗高跷、 民间舞龙,还有少儿街舞等,以全新视角展示春节社火表演,让观众再 次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小文:“③忽__如__一__夜__春__风__来____,④_千__树__万__树__梨__花__开__。”(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小豫:岑参以春意写冬景,乐观豪迈!听我的:“⑤几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_树____,
⑥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_泥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是庆贺粮食丰收、谷物满
仓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原创舞蹈《凤鸣朝阳》,浴火涅槃,凤舞九州,舞出中国的极致浪 漫! “凤鸣朝阳”取自《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 矣,于彼朝阳”。舞者以充满张力的舞姿,塑造极富美感的凤凰的形象。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共6分) 河南春晚节目播出后,全网阅读量高达160亿,平台热搜557个,更
是登上了全国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网友“山河无恙”评论说:河南春晚的节目质量真的高到离谱,从
内容到形式都很高级,既有河南特色,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 分彰显了泱泱中华的文化自信。
网友“国泰民安”评论说:河南春晚特效炸裂,与时俱进,包罗万 象,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 河南地市、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组合卷(一)
指靠近,接触;当下,目前;即
河南省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晕.车/黄晕.省.亲/不省.人事吐.故纳新/上吐.下泻B.缜.密/嗔.怪自诩./栩.栩如生海市蜃.楼/唇.亡齿寒C.星宿./名宿.押解./浑身解.数长吁.短叹/气喘吁.吁D.追溯./朔.方称谓./喟.然长叹蓦.然回首/朝三暮.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籍贯泄气阻拦索诚慌诚恐正人君子B.奇葩由衷富士山藏污纳垢油光可鉴C.寒暄颁发顶粱柱任劳任怨摧枯拉朽D.底蕴燥热同盟会遥无消息抑扬顿挫3.古诗文默写。
(8分)(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郦道元《三峡》中,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
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高尔基《童年》中的三个片段,请从中任选一个,概述其情节。
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②米哈伊尔和雅柯夫打架③外祖父打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请结合《名人传》中任一主人公的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4分)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活动: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二、语言表达简要概括德国求援车辆极少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
(不超过20字) (2分)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
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
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
因此,极少发生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①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
11月26日至30日这五日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城市中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37个。
重霾影响范围超过50万平方公里,接近法国的国土面积。
在30日,北京多处出现“爆表”现象,一检测点PM2.5浓度值一度高达945微克/立方米。
为保护公众健康,减缓大气污染程度,北京市多次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甚至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的书包不见了.
B.她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C.太阳升起来,小鸟唱起歌来。
D.请把那本书借给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大地重获新生。
路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新叶,
美丽的桃花竞相开放,彩蝶翩翩起舞……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春天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比起一只坐在笼子里的雄鹰,我更喜欢自由的鸽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一些家务。
他用心的表现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
第二部分:
1.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2.对小明来说,用心做家务意味着热爱家庭和尊重他人。
以上为2023年河南省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24年中考权威预测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人们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绪。
为唤醒同学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你班开展了“走进自然,感受美好”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小豫收集的一则关于赞美长江的材料,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6分)长江用古老的涛声组成奔.涌的序曲和前进的旋律,翻过雪山冰川、高原草地,蹚过深沟峡谷、险隘.洞涧,一路吸纳飞瀑激流、溪泉川流,连通起江河湖海、沼泽湿地,浸润着沃土荒漠、山林草木,以奔流不息的zī( )态一往无前。
滚滚奔.()涌险隘.()(2)请帮助小豫为注音的地方书写正确的汉字。
(2分)zī( )态汹涌péng pài( )(3)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正确修改意见。
(2分)2、有同学想了解古代文人面对统一景色时的不同心境,请结合他整理内容,帮他补充完整。
(8分)春日里,沐浴着同样的春风,却有着不同的心境。
李白在暮春时节以景传情,因临别友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烘托了他离别的心境;白居易借用“,。
”(《钱塘湖春行》)为我们展示春天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机;杜甫在三月时节看到国都破败,乱草丛生,触景生情而产生“,。
”(《春望》)的忧国伤时的心境。
秋风里,望着被秋意染红的祖国大地,文人抒发着不同的感触。
杜甫面对盛势的秋风,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秋风之狂,表现秋风的威力;李商隐在秋季雨夜,用“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渲染了秋夜雨中独凄凉的气氛。
3、在“介绍你心中最美景点”活动环节中,小豫想给同学们推荐“嵩山”,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内容,为小豫写一段景点推荐词。
4、在本次活动中你们小组要表演诗歌朗诵,让大家感受到更多古诗词里的壮丽山河,请你为下面备选词选择合适的音乐。
(4分)节目一:钱塘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节目二: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节目三:小石潭柳宗元《小石潭记》节目四:泰山杜甫《望岳》备选音乐:【1】慷慨悲壮【2】欢快轻松【3】豪迈豁达【4】忧郁低沉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纶巾(guān)隘口(yì)苦心孤诣(yì)B.剽悍(piāo)豢养(huàn)呱呱坠地(gū)C.涸辙(hé)惬意(qiè)弄巧成拙(zhuó)D.滂沱(páng)舷窗(xián)乳臭未干(xi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萧索雏形悬涯无原无故B.诀别妖饶恻隐张惶失措C.镶嵌蹒跚晦暗碌碌终身D.蔓延端祥茏罩郑重其事3.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2分)①广博的知识,则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相当的基础。
②马克思在许多专门学问上的成就,正是以他的广博知识为基础的。
③这不是非常明显的例证吗?④专门的学问,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
⑤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
A.①⑤②③④B.②③①⑤④C.④①⑤②③D.④②⑤①③4.名著阅读。
(5分)⑴下面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就嘲讽了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和宝象国等地的经历。
C.《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D.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
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天取经。
二、其他1.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
(3分)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⑴福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⑵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2024年河南省郑州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错题重练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与辉同行”河南行圆满收官,河南正式晋升为文旅界的“显眼包”。
面对新一波的文旅热潮,我校同学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推介家乡文旅资源,但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忙解决。
【微视频——洛阳龙门石窟】在龙门石窟众多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造像风格。
北魏造像,在早期的云冈石家“平城模式”中,多是粗犷、威严和神mì的感觉,而在龙门石窟中,却形成了“秀骨清像”的“中原模式”。
唐代造像不仅汲取了汉民族的世俗艺术,而且继承了北魏的传统,因而造像更写实.更有人情味。
有的佛像面部丰满温和,有的佛像长裙宽袖,体态丰腴健美.....这些都是世俗化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也给河南留下了cuǐ càn夺目的宝藏。
1.洛洛录制画外音时对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请帮忙判断()。
(3分)A.kuàng yú B.guǎng yú C.guǎng yù D.kuàng yù2.核对字幕时他对一些字的字形拿不准,请帮忙填写。
(3分)神mì() cuǐ càn()()夺目3.画线句有语病,请告诉他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
(2分)【留言板——巩义杜甫故里】4.小义设计了杜甫故里主题网页,在留言板板块,打算自己写一段文字置顶,请帮忙补充完整。
(8分)杜甫不是天上仙,他不同于李白在《行路难》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的乐观自信,但他的伟大品性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真实而炽热。
在《望岳》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瞥见他渴望登顶泰山的雄心壮志;在《春望》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看到他移情于物的忧国伤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可以看到他虽然身处窘境,依然推己及人表达期望:“(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班级拟召开“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以下是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搜集的部分材料拟出的几道“积累与运用”题目,请完成。
(共22分)得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人们都在miǎn①(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捐躯,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来路。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近年来dǐ②(诋砥)毁英烈形象的丑恶行径时有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解密真相”“还原历史”的幌子,编造谣言、戏谑恶搞甚至恶意中伤,丑化历史、污蔑英雄,产生了恶劣影响。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ěng zhòng B.chéng zhōngC.chéng zhòng D.zhěng zhō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
①怀②毁2.古诗文默写。
华夏儿女,英雄辈出。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①,②”形象地展现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③,④”生动地写出了孙权叱咤纵横的英雄气概;《过零丁洋》中,“⑤,⑥”,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赤诚之心感动着我们;《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⑦,⑧”,秋瑾心系苍生的侠肝义胆激励着我们。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
____。
____。
____。
____。
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
①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②《诗经》中的这类诗篇,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时的精神面貌,也标志着爱国精神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③《诗经·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④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4.同学们在整理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共22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你班打算开展“探寻汉字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此次活动前期准备的宣传材料。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2分)异彩纷(chéng) (shū) 途同归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加点词“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2分)百虑一致:2.小豫还想探寻一下古诗词曲中关于黄河的描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全空缺处的诗文内容。
(8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不同文人笔下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
在王维《使至塞上》中“①,② ”展现出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③ ,④ ”蕴含着人生道路艰难的道理;在《木兰诗》中“暮宿黄河边,⑤ ,⑥ 寄寓着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⑦ ,⑧ ,山河表里潼关路”激荡着作者的无限悲愤。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倔强崛起奔驰投奔揠苗助长偃旗息鼓B.参差差遣呕吐偶然始终不渝不言而喻C.庇护卑鄙字帖妥帖鲜为人知屡见不鲜D.娴熟纤细栈桥绽放称心如意瞠目结舌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脉搏莫须有郑重其事无与伦比B.取缔座右铭获益匪浅默守成规C.诘责正能量迫不及待粗制滥造D.寒暄孺子牛谈笑风生如愿以偿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个人对自己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必须具有的精神,具有泰山压项也不弯腰的意志,还要有忍耐人间一切艰辛苦难的毅力, 可能到达彼岸。
否则,或许能挺得住一阵子是十年二十年,但往往不能坚持到最终,像一个参加完米长跑的运动员,尽管已经已经咬紧牙关跑完九千九百米了,在最后的一百米挺不住了,倒在跑道上。
A.百折不挠就或许B.百回千转才甚至C.百折不挠才甚至D.千回百转就或许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2),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再而衰。
三而竭。
,故克之(《曹刿论战》)(4)人生须有境界,文天祥用“,”(《过零丁洋》),表现忧国之痛和舍生忘死的民族气节;陶渊明以“,”(《饮酒》),含蓄表达了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理想境地。
三、名著导读阅读下面《水浒》中的两个片段,按要求答题。
(共4分)(1)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2)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1】这两段中的打虎英雄分别是和。
(2分)【2】说说这两位英雄的性格不同之处。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偏僻/癖好诧异/叱咤风云精粹/鞠躬尽瘁B.虐待/戏谑惊骇/言简意赅笨拙/相形见绌C.着急/着落鲜美/鲜为人知应和/随声附和D.积累/连累救济/人才济济憎恶/深恶痛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陨落闭门羹忍俊不禁按步就班B.干瘪催化剂谈笑风声恪尽职守C.踌躇里程碑中流砥柱暗然失色D.馈赠鸿门宴略胜一筹吹毛求疵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2)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4)古人常借四季景物表情达意。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的诗句,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郦道元在《三峡》中,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诗句,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特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句,表现了深秋傍晚典型特点;李白在《行路难》中用“,”的诗句,比喻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仕途艰难。
三、语言表达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问题。
(4分)周日你到郊区游玩,阳光宜人,景色优美。
但是午后开始下大雨,第二天你的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么回答?(1)悲观情绪: (2)乐观情绪:四、名著导读名著阅读。
(共4分)(1)读《朝花夕拾》,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下面两位先生:他们分别是和藤野先生。
(1分)“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确凿(záo) 告磬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 珠丝马迹 D.狡黠(xié) 绰号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名著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 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 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 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 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 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惩罚chĕng供给gōng横财 hèng身陷囹圄yǔB.湮没yān档案dăng整饬 chì另辟蹊径xīC.创伤chuāng阐述chăn蛊惑gǔ数见不鲜 shuòD.粗犷guăng豢养 juàn濯足 zhúo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悬梁刺股食不裹腹不胫而走美轮美奂B.谈笑风生同仇敌忾陈词烂调为虎作伥C.重峦叠障郑重其事义愤填膺飞扬跋扈D.尔虞我诈纷至沓来铤而走险一筹莫展3.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文段上下语意连贯。
( )(3分)郑州地铁标志以“中国”、“中州”、“中原”的“中”字为主体形象,喻示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天之中”、“地之中”。
,。
,,。
①既有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特性②使其在形态上颇似四通八达、往复运行的轨道③“中”标志的左右两侧蕴含着以现代艺术手法表现的殷商青铜器饕餮纹元素④以装饰的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⑤又包含了中国之“中”的中原、中原之“中”的郑州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A.③⑤④②①B.④②③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①④②③⑤4.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一词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
C.韩愈和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郭茂倩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8分)(1)祇辱于奴隶之手,。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埋伏/埋怨兴趣/即物起兴息事宁人/宁死不屈B.惆帐/绸缪湍急/惴惴不安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颤动/颤栗处所/处心积虑恰如其分/棱角分明D.辍学/点缀麻疹/暴殄天物谆谆教诲/韬光养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解剖综合征粗制烂造共商国是B.狩猎金銮殿花团锦簇委曲求全C.秕谷排击炮冥思苦想震耳欲聋D.沧海凉衣架长吁短叹甘败下风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河南,古称中原,简称“豫”,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省会郑州,因省域大部分位于黄哥以南,故名河南。
,,,。
从河南诞生的姓氏文化、根亲丈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①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②同时拥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③更是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举世闻名的中华古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其四④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年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④②③D.①④③②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亨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瘴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4)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
”(《出师表》)的敢于担当;面对外敌入侵,苏轼表现出“,。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报国之志。
三、名著导读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章回小说《水浒》中的一个回目,请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喷香/喷发应届/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兴风作浪B.询查/徇私否定/否极泰来拐弯抹角/涂脂抹粉C.埋伏/埋怨载体/载歌载舞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和煦/和婉曲径/曲高和寡识文断字/博闻强识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酣畅螺旋浆别出新裁呕心沥血B.矜持触摸屏断壁残垣大相径庭C.炼达新纪元迫在眉睫有条不稳D.执拗四和院冥思苦想背井离乡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
①河南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对于那些研究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
②又有“中原”“中州”之称。
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河南也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推出了以历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④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产资源、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1),君子好逑。
(《关雎》)(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与首句“单车”相呼应,将万里行程用寥寥数语轻轻带过的诗句是“,”。
(4)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的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希望重获重用,效力疆场的愿望。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委婉表达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愿望。
三、名著导读名著阅读题。
(任选一题作答)(1)《童年》《钢铁是怎祥炼成的》两部名著都讲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请选择其中的一部,概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并谈谈他对你的影响。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共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诗歌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异”表现在哪些地方?(2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心理?(2分)二、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勾当/勾勒取缔/根深蒂固相形见绌/弄巧成拙B.造诣/旨意褒贬/针砭时弊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创伤/创造怄气/呕心沥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低头族再劫难逃自出心裁B.推崇黄粱梦销声匿迹金榜题名C.愧怍物侯学因地治宜中流砥柱D.渲泄综合征惟妙惟肖高屋建瓴三、默写古诗文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的句子是:“, ”。
(4) 古人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为我们创造了种种美妙的艺术境界。
同是送别,王维送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不舍;王勃则打破时空界限,送出“,”的乐观豁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咏雪,柳宗元咏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郁闷;岑参则“妙手回春”,咏出“,”的温暖蓬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名著导读名著阅读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经奔去报了蒋门神。
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
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河南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确凿(záo)告磬如法炮制(pào)物竞天择B.归咎(jiù)馈赠风雪载途(zài)通宵达旦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珠丝马迹D.狡黠(xié)绰号叱咤风云(zhà)略胜一筹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名著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在大家都发言之后,我也发表了我的高见。
B.由于路途遥远,我们让他们几位恭候了很久。
C.令尊亲切而温暖的话语着实让我心生感动。
D.每次回家,我都会光顾母校那漂亮的图书室。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2分)①《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②《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零丁洋》: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
⑤《鱼我所欲也》: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说》: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
⑦《海燕》: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
⑧李白《行路难》中因自然环境阻碍导致行路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关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二、阅读(50分)丁立梅①我要对此刻的天空说点什么才好。
②此刻,晚上八九点。
月亮升得很高了,天空澄澈得仿若一潭湖水。
一两颗星子,是水里面游着的小鱼,轻盈又活泼。
万物经过一春的盛放、一夏的喧闹,渐渐各归其位。
这很像一场繁华演出,高潮已过,终到谢幕。
于演员也好,于观众也好,都得到了各自所需的,心满意足了。
灯光也就一盏一盏熄灭了,站起身,掸掸衣,都回家睡觉去吧。
③虫鸣声藏起来了,桂香藏起来了。
偶有一两片树叶飘落,声音便格外的响,嘎嚓、嘎嚓。
我以为,那是树的心跳声。
天与地,都安静下来,撤除防御,卸下武装,裸露着一颗心,让月光晾晒。
人在这样的月亮天里走着,容易模糊了时间,模糊了地域,模糊了生死界限。
岁月无垠,有亘古况味的感觉。
④月亮似硕大的花朵,开在天上。
你说是朵白莲,像;说是朵白菊花,像。
我要说,它更像一朵白牡丹,富贵雍容得不行,也只有这个时候的月亮,才当得起“雍容”二字吧。
月白风清,也说的是这样的时刻吧?⑤清代德隐说:“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我很喜欢他说的这个“素心”。
经月光的洗濯,再染尘的心,怕也会明净起来的吧!那怀着素心之人,一个一个,在月下重逢了。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那是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是洒脱狂放的李白;“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那是奢望和平安宁的陆游。
吕洞宾也来了,他带着一个小牧童而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月光为毯为被,那小牧童酣睡的样子,实在动人。
⑦大人们闹不懂我们为什么这么“疯”,总要责骂,大半夜的,还不睡觉,魂丢外面去啦!他们说对了,我们的确把魂丢在外面了,丢在那片月色里了。
我们总要玩到月亮西沉,才回到屋内去睡。
一时三刻却睡不着,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窗外的月亮天,瞎兴奋。
哦,这样的月亮天,能不叫人快乐吗?⑧我在路边亭子里的石凳上坐下来。
有凉意穿透衣衫,直抵我的肌肤。
但也只是一小会儿,我的体温,就让石凳变暖和了。
——只要你捧出足够的温度,纵使石头,也会被捂暖。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莫不如是。
⑨难得碰见孩子了。
现在的孩子,都被关在密封的房子里,少了在月下追逐的野趣。
他们怕是连月亮长什么样,也不大说得清的。
一对散步的老夫妇,并排着走,喁喁地说着话,从我身边走过去。
他们的发上、肩上,落满白花瓣一般的月光。
我微笑着,目送他们,直到他们彻底与一片月色,融合到一起。
⑩有时,安静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喧哗。
(选自《有美一朵,向晚生香》)8.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中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9.简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第⑤段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本文,说说你对“安静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喧哗”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气量(12分)陈思炳②怎样做到气量的高境界?③有容“长”之量。
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丰富自身,成就事业。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而刘邦的对手项羽不能容人,连对忠心耿耿的老臣范曾也无端猜疑而逼归故里,遭至大批人才弃楚投汉。
楚汉之争,最后以楚败汉胜为结局,也就势所必然了。
⑤有容“功”之量。
别人有功劳,同事本应感到高兴,但有的人生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封建社会“功高震主”成为“警世之言”。
春秋时期,越国谋臣文种辅助勾践灭亡吴国后,勾践害怕文种智谋超群,难以驾驭,威胁自己的王位,最终找个借口将其杀掉了事;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于国,赵王当众拜为上卿。
反、正两方面例子都说明容人之功不容易。
这只有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做到。
⑥有容“过”之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多数能容人之过,魏征在任太子洗马时,曾劝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仍不计前嫌,加以重用,魏征也敢于犯颜直谏,成就了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⑦有无大气量,关键还在于“心底无私”。
一个私心严重,一心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打算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气量的。
陈毅同志有诗日:“心底无私天地宽”,今天,这诗句仍值得人们深思。
(选自《杂文选刊》原创版2017年6月上)12.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4.第④段画线句中“不无”能否换成“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的刘邦、鲍叔牙、李世民,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从科技创新角度来说,产品是创新的成果,是智慧的结晶。
C919客机首飞成功,实现了100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让它与同类机型相比:噪声低于国际要求的l0分贝以上,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排放也低于相关规定的5%以上,航程也由标准的4075公里增至5555公里(航程也比国际标准增加1480公里),这些特点让C919客机订单达570架次。
以上关键技术的突破与C919客机背后由36家高等院校组成的研制团队是分不开的。
人才的.聚集、技术的创新成就了c919的“中国造”。
材料二:材料三:中关村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拒绝山寨、拷贝,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世界顶端科技人才的回归,让中关村加速成为全球性创新人才集聚地;坚持自主创新,让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前三季度,中关村企业申请国际专利同比增长351.4%;制度革新为科研保驾护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是受益者,在短短时间内就在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达34篇。
国家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深入推进8个区域创新改革试点,中关村就是成功的典范。
材料四:“中国智造”实施一年多来,智能制造在各个企业掀起热潮不断。
但不少企业未很好关注变革进程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智能制造成了赶时髦的行为,导致投入多见效少,没有让智能制造为企业迈向中高端提供支撑和引领。
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中,我们看到,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依然严重不足;针对民间的、个人的创新激励手段匮乏;人才回归的平台机制有待改进,政府部门的制度革新仍然需要加强。
16.阅读材料,列出C919客机能拥有570架订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