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f. a huIsi t o el y C i s ae yo Sine,L nhu70 0 , hn; 2 eerhI tu 1 Lm o tu n t e fG o g , hn e o e Acdm c cs azo 3 0 0 C i f e a .R sa n i t o c s t ef
维普资讯
第1 卷 第2 9 期
2 0 年 6月 07
岩 性

气 藏
Vo .9 No2 11 .
LT I HOL OGI S RVOI C RE E RS
Jn 2 0 u . 07
文章编 号 :6 3 8 2 (0 7 0 — 0 8 0 17 — 9 6 2 0 ) 2 0 2 — 7
摘 要 : 于岩 心观 察 、 震 、 井 、 井 以及 分析 化验 资料 , 基 地 测 录 开展 松 辽 盆地 北部 葡萄花 油层 高分辨 率层序 地层 学研 究 , 在此 基础 上论 述 葡萄花 油层 的 区域 沉积相 展布 及微 相 类型和 特征 。 出葡萄花 提 油层属 于浅水 湖泊 三 角洲沉积 ,沉积 主体 以三 角洲 前缘相 带 为主 ,与 经典 三 角洲 前缘 相 带模 式 不
同, 要表 现在 : 主 ①前缘 相 带延 伸较 宽 , 直接 覆盖 整 个 湖盆 , 并表 现 为频 繁 暴露 水 面的特 征 , 湖 、 深 半 深湖相 对 不发 育 ; ②分 流 河道 遭 受 不 同程 度 的席 状 砂化 , 次 划分 为弱 席状 化 、 依 中等席 状化 、 强席状
化 等 3种 类型 ; ③浅水 湖 泊三 角洲沉 积模 式 不具备 G let 型三 角洲 顶积 层 、 i r典 b 前积层 和底 积层 的 三 元沉 积模 式 。建 立 了浅水湖 泊三 角 洲前 缘 相 带在 I 、 S H T不 同体 系域 的平 面分 布模 式 , 别 5T T T、 S 分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

块状泥岩宏观特征: 深灰、 黑灰、 灰黑色, 成
1 2 元素分析技术
蚌化石、 介形虫化石等。 纹层状页岩宏观特征: 黑
具有不同的 X 射线光谱特征, 通过对这些射线光
分纯或较纯, 块状或波状层理, 含炭屑、 黄铁矿、
灰或灰黑色, 成分较纯, 页理发育或较发育, 纹层
厚度 一 般 为 0 5 ~ 10 mm, 单 层 页 理 厚 度 一 般 为
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macroscopic observation, elemental analysis,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so forth,
various techn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lithology were summarized, the combined technique of the
元素分析技术是依据岩石所含不同的矿物成分
谱特征进行分析, 可确定不同岩性的个性元素和元
素组合变化规律, 在获得各岩性元素特征之后, 可
反向根据单项元素或元素组合特征建立不同岩性的
识别方法 [3] 。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泥页岩有 5 类矿物组
成, 分别为黏土矿物、 石英、 长石、 方解石和白云
石。 黏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 绿泥石、 伊利石、 高
岭石等组成。 依据此类矿物的化学分子式可知, 主
要元 素 为 Si、 Al、 Mg、 Fe、 Ca、 K、 Na、 C、 O。
经过研究, Ca 和 Mg 元素含量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的
相关性最好; Al 元素含量与黏土矿物含量的相关
性最好; Si 元素含量与石英含量呈正相关 [4] 。 应

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分析—以古83区块为例

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分析—以古83区块为例
3 地 层发 育特征
带 沉积较 厚 的砂体 , 厚度 一般 为 3 ~5 m; 一 支以北
松辽盆地白垩系地层发育齐全 , 剖面完整 , 从下 到上可划分为 : 登楼库组、 泉 头组 、 青 山 口组 、 姚 家
组、 嫩 江组 、 四方 台组 、 明水组 7 个 地层 组 , 是 一个 完
北西 向 由古 8 3 —1 井 进人 工 区 , 砂体 呈断 续条带 状 。
家 一古 龙 凹陷 , 发育 他 拉 哈 、 常 家 围子 两个 向斜 , 龙 南、 高西和 葡西 三个鼻 状构 造 , 开发 的主要 目的层为 葡 萄花油层 . 其次 为 黑帝庙 和萨 尔 图油层 。
2 油藏构 造特征
物 源呈 北西 窄 条 带状 分 布 , 在古 8 3 —2井 附 近砂 岩
l 油 田概 况
4 备 时期沉 积特征 如 下 4 . 1 下砂 岩组 沉积 特征
古龙油 田位 于黑龙 江 省大庆 市 大 同区和杜 尔伯
该时期 水体 最浅 , 湖退 范 围达 到最 大 , 砂岩 广泛
发育 , 以条 带状 为主 。西部 物源 供给较 强 , 由两 支进
特蒙 古族 自治县 境 内 , 东 与 大庆 长 垣 高 台子 油 田相 连, 南与葡 西 、 高 西油 田相连 , 西 接他 拉 哈油 田 , 北邻
厚度 一般 为 2 ~6 m; 北 部 物源 在古 8 9 井 附近沉积 了 较厚 的砂体 , 砂 岩厚 度一 般 3 ~6 m( 见图 3 ) 。
收 稿 日期 : 2 O 1 2 一n 一2 8
龙 虎泡油 田和龙 南油 田。 区 内地 势 低洼 , 地 面海 拔在
1 2 8 ~1 6 5 m之间 , 地 面条 件 复 杂 , 分 布有农 田、 盐 碱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岩矿及地化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岩矿及地化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岩矿及地化特征李昭;徐银波【摘要】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极为丰富,本次研究利用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的全取芯井,对油页岩有机质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工业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研究区油页岩的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共发育8层油页岩,平均含油率为5.26%,最高含油率可达12.65%,油页岩有机质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的热演化阶段.工业品质研究表明,油页岩主要为中等偏高品质、高灰分、较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密度和特低硫型.通过对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区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其中品质较好的油页岩层发育在高水位体系域中,因为较深的湖泊水体可能有助于油页岩中有机质的保存.%Oil shale resources in the Songliao basin are abundant.Based on the core wells drilled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the abundance,types and maturity organic matter and the industrial quality of the Oil shale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an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oil shale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otally eight layers of oil shale developed in the 1st Member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the average and maximum oil yield respectively is 5.26% and 12.65%;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is high;the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is mainly type Ⅰ and type Ⅱ,and organic matter is in the immature-low maturity thermal evolution stage.The industrial quality analysis show the oil shale in the study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middle-high quality,high ash,high volatile component,high calorific value,low density and super-low suffix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dimentaryenvironment,the oil shale are formed in semi-deep and deep lake,high quality oil shale was developed in the High Stand System Tract(HST),that is because the deeper lake environment is benefit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oil shale.【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z1【总页数】8页(P319-325,337)【关键词】油页岩特征;青山口组;上白垩统;松辽盆地北部【作者】李昭;徐银波【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松辽盆地油页岩资源极为丰富,约占东北地区油页岩资源的96%[1],松辽盆地的油页岩主要发育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嫩江组一段和二段,其中青山口组一段的油页岩品质最好,平均含油率最高[2-3]。

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线 为箱状 ( 化箱 型 ) 钟 状 ( 化 钟 形 ) 其 底 部一 齿 、 齿 ; 般单层 砂厚 一般 较大 ( 1 。 图 )
位 于河 口砂坝 前方 较远部 位 , 又称 为末 端砂 坝 。 以薄层 的粉 砂岩 、 泥质 粉 砂 岩 为主 , 可见 泥 岩 、 粉砂 质 泥岩 夹层 , 呈深灰 色 、 色 、 绿色 、 黑灰 灰 亦呈 向上变 粗 的反韵 律 , 测井 曲线 呈 纺锤 、 斗状 , 旋 回性 较 漏 但
水 下分 支 河 道 为 陆上 分 支 河 道 的水 下延 伸 部
分 , 称 为水 下分 流河 床 。在 向海 延伸 过程 中 , 道 也 河 加宽 , 度减 小 , 叉 增 多 , 速减 缓 , 积 速度 增 深 分 流 堆 大 。厚层 、 中层 粉 一细 砂 岩 与 泥 岩 、 砂 质 泥岩 组 粉 合, 与下伏 岩层 突 变 接 触 为 主 , 少数 渐 变 接 触 , 以冲 刷 面与早 期沉 积接 触 ; 岩一 般为 灰 色 , 砂 含油 后变 为
收稿 日期 :0 6— 4— 9 20 0 2
其 中葡萄花油层相当于姚一段。本文 中主要研究芳 2 1区块 的姚一段 沉 积特征 。 3
2 沉 积体 系类 型及 其特征
第一作者简介 : 李军辉 , 18 年生, 男, 1 9 黑龙江大庆人 , 大庆石油 学院 0 4级在 读硕 士研 究生 ,
矿物学、 矿床学、 岩石学专业, 主要从 事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的研
究工 作 。 -
维普资讯
上海地质

8・
S an h iGe l g h g a o o y
第 11 0 期
棕色 , 岩为灰 色 、 色 、 泥 绿 深灰 色 、 灰色 、 绿色 , 黑 灰 垂 向上粒度 变化不 大或 粒 度 向上 变 细正 旋 回 , 井 曲 测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微相研究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微相研究

以来 , 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认识与实践的反复
验 证 中得 到 了不 断 的完 善 和 发 展 , 内不 少 学者 在 国
该理论指导下建立 了陆相湖盆高分辨 率层序地层 格架和地层沉积模式 _ ] 】 。实践证明 , 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在提高地层划分与对 比精度 、 掌握地层分 布特征 , 增加地层预 测 的精确性 和准确性 、 建立高 精度地质模 型等方面成果显著 。高分辨 率层序地 层学是 以露头、 测井 、 岩心 和三维高分辨 率地震反 射资料为基础 , 以高分辨率层序 地层理论 为指导 ,
他拉哈. 常家围子地区已有 5 余年的勘探开发 O
2 1 年 2月 2 01 8日收到
家一 古龙凹陷及大庆长垣三个二级构造单元 ( 1 , 图 ) 构造主体位于松辽盆地二级构造单元齐家. 古龙 凹 陷的中部 , 区内发育他拉哈、 常家 围子两个 向斜 , 两 个 向斜之间为龙南鼻状构造 向南倾没部分, 东部的 高西鼻状构造嵌入常家围子 向斜 中, 南部发育 葡西
体展布形 态主要受控于物源远近及古地貌形 态。
关键 词
高分 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 回
层序界 面
葡萄花油层
测井相模 式
中图法分类号
P3 . ; 592
文献标志码

2 世纪 8 年代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引入国内 0 0
历史 , 状构 造 油 藏 基 本 找 寻 完 毕 , 鼻 向斜 区 为 主 的 岩性 油藏 进入 预探 与评 价 阶段 , 8 高产 油井 的 古 8井 成功 钻探 更是 打开 了他 拉 哈. 常家 围子 地 区 向斜 勘
第一作者简 介 : 秦秋 寒 (94 ) 黑龙江人 , 17一 , 讲师 , 硕士 , 气 田开 油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孙雨;马世忠;姜洪福;刘云燕;丛林;刘宗堡【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0(084)010【摘要】利用22口井的岩芯资料和近4000口井的录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02支/km)、窄的(多为200~300 m)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连续且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河口坝砂体不发育且呈明显的河控性(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两侧及前方,呈顺源窄带状).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沉积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建立了6种亚相区沉积模式,即: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河口坝"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和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这为本区储层空间分布模式建立、骨架成因单砂体识别及油田进一步挖潜与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总页数】8页(P1502-1509)【作者】孙雨;马世忠;姜洪福;刘云燕;丛林;刘宗堡【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为例 [J], 邓庆杰;胡明毅;胡忠贵;吴玉坤2.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J], 王建功;王天琦;卫平生;梁苏娟;韩小强3.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松辽盆地北部永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孙雨;赵丹;于利民;王继平;闫百泉;马世忠4.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J], 朱筱敏;刘相男;刘媛;方庆;李洋;刘云燕;王瑞;宋静;刘诗奇;曹海涛5.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扶余致密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 [J], 卜春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条件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条件

2 龙 南 鼻 状 构 造 葡 萄 花 油 层 油 气 富 集 条 件 分 析
影响 油气富集 、 成藏 的 因素 很多 , 合剖析 认 综 为油源条 件 、 有利 相带 、 储层 特征 、 盖层 条件 以及 构
造 特征等方 面对 龙南鼻状 构造葡 萄花油层油气富集
并最 终成藏起 着决定性作用 。

地 古龙 凹陷龙 南鼻状构造 葡 萄花 油层 的油 气富集条 件 , 究表 明龙 南鼻状构 造葡 萄花 油层能够 形成 构 研 造一 岩性 油藏 , 并且 古 4 3 6 一古 3 8区块 可以作为 古龙 地 区勘探 开发 的有利 目标。
关键词 : 古龙 凹陷; 南鼻状 构造 ; 萄花 油层 ; 龙 葡 油气富集条件 中图分 类号 : 6 8 1 0 2 5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O 6 7 8 (0 0 O 一 O 1一O P 1.3 . 3 ) ( A 1 O — 9 1 2 1 ) 1 17 3 古龙 凹陷是松 辽盆地 中部 含油组合重 要的生 油
2 1 油 源 条 件 . 葡 萄 花 油 层 主 要 发 育 在 上 白 垩 统 姚 家 组 一 段 地 层 中 。大 庆 长 垣 及 其 西 部 地 区 葡 萄 花 油 层 油 气 主 要
来 自下伏上 白垩 统青 山 口组 的烃源岩 , 通道 主要 是
由 T: 上 断 穿 的 断 层 。 龙 凹 陷 内 青 山 口组 烃 源 岩 向 古
进一步对 四级层序划 分出三种 体系域 。遵 循这 一层 序地层 格架 以测 井曲线 所反 映 的沉 积层序 、 回特 旋
占龙 凹陷位 于松 辽盆 地 中央坳 陷 区 , 长期 继 为
收稿 日期 : 0 9 0 — 1 29— 8 4

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以松辽盆地古龙地区为例

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以松辽盆地古龙地区为例

the fissured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lamellation fractures. The lamell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ores and fractures. The matured shale oil is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contact part between
states of the shale oil in Songliao Basin.
Key words: micro⁃nano pore; shale oil micro⁃distribution;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shale reservoir;
Songliao Basin
中图分类号: TE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754 (2020) 03⁃0097⁃10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chnologies for the shale oil reservoirs:
泥质与夹层的接触部位, 砂质或碳酸盐夹层中分布较少, 高熟页岩油轻质组分在砂质或碳酸盐夹层中相对富集,重质组分
在泥质中相对富集。 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为松辽盆地页岩油储层微—纳米级颗粒、孔隙及页岩油赋存状态研究提供了重要
支撑。


词: 微—纳米孔隙; 页岩油微区分布; 定量表征; 页岩储层; 松辽盆地
计和页岩孔隙纳米—微米全尺度连续表征; 基于激
光共聚焦显微镜和 Imaris 软件建模, 对页岩中原油

葡萄花油田泥质粉砂岩储层的特征

葡萄花油田泥质粉砂岩储层的特征

葡萄花油 田泥质粉砂岩储层 的特征
刘 吉余 ,王 向荣 ,王 长 生。
(1 .大庆 石 油 学 院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龙 江 大 庆 1 3 1 ; 2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地 质 系 , 京 10 8 } 3 黑 6 3 8 . 北 0 0 3 .大 庆 油 田有
限责任公司 第七 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 3 1 6 5 7)
研 究泥 质粉 砂岩储 层 的地 质特 征 , 利用 断续 砂体 问发 育 的 泥质 粉 砂 岩储 层 为连 接 纽 带来 改善 砂 体 问 的连
通状 况 , 可为 完善 单砂 体 注采关 系 , 掘剩余 油 打下 良好 的基 础. 挖
1 岩 性 和 物 性 特 征
1 1 岩 性特 点 .
根 据葡 17 1 岩石样 品扫描 电镜分 析结果 , 比不 同岩性 和 不 同含 油 产 状样 品 的全 貌 特征 和 局 9 —6 井 对
部 放大结 果 , 观察 和对 比泥质 粉砂 岩与其 它岩 性 的颗 粒 排列 特 征 和孔 隙发 育 特 征.油斑 泥 质 粉砂 岩 与 富
含 油粉砂 岩对 比, 貌上 , 全 油斑 泥质 粉砂 岩 只是 颗粒 相对 较细 ; 局部 放大 的扫 描 电镜结 果 表明 , 两种 岩性 均
维普资讯



油 ’ 学



第3 O卷
Vo .3 1 O
第 1期
No 1 .
2 0 年 2月 06
Fe . 2 0 b 06
J OUR NAL OF DAQI G E ROl UM NS T N P T E I TI UT E
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 和 2. . 40 52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X何 海,邓 涛,李志杰,罗 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研究区构造勘探程度高、断裂复杂,增储及挖潜剩余油,要求精细构造研究。

通过紧密结合井-震资料,实现层位准确标定,在三维地震数据体剖面构造解释基础上,综合利用时间切片及沿层切片、相干体切片、反射层倾角、断棱边缘检测、地震属性等技术,提高了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与精细程度。

利用加密解释密度与连续多线对比解释等方法,进一步识别出小断层(7条)及其相互切割关系,搞清了断层剖面组合形态(y 、X 、人、入字型)、平面展布状况(NS 、近EW 向为主)及油层整体构造格局,落实了一批新的构造圈闭(8.28km 2)。

关键词: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构造解释;构造特征 中图分类号:T E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2—0115—04 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地区,非构造油(气)藏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

统计资料表明,多数盆地60%~70%以上的油气都聚集在各种各样的构造圈闭中[1],所以构造解释与构造分析在现在乃至今后仍将是油气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日益提高,勘探开发目标日趋隐蔽,难度也越来越大[2]。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处于勘探开发后期,挖潜增储需要通过地质和地震的密切结合,利用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三维地震资料精雕细刻的解释,确证小断层,落实低幅构造。

1 地质概况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二级构造带南部的三级构造单元-太平屯构造的南部。

太34井区块,面积51.6km 2,区内断层分布以近南北向、东西向为主,构造起伏50m 左右,潜在新增储量主要集中在断层围限区块内。

白垩系是松辽盆地的主要沉积岩系,姚家组沉积期,盆地内水域急剧退缩,湖盆缩小,发育大规模的河流与三角洲沉积,沉积了盆地主要的储油岩系。

葡萄花油层为姚家组主力油层,论文研究葡萄花油层顶面(也即葡1油组顶面),T 1-1地震反射层位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分布规律

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分布规律

通过对英台地区构造发育史研究可知:长期继承
性 发育是 古龙 凹陷构 造 发育 的基本 特征 ;在嫩 二段 沉
积前 ,英台地区呈西高东低的构造格局 ,并一直保持 到第三系沉积前。嫩江组末期 ,随着全盆地大规模的
收稿 日期:20 - - 05 1 2 07
的条带状。从西到东可 以明显地划分 出4个构造带 ,
3 O

暑 茎
O 4 ~ 4 8 ~ 8 1 l ~ 1 l~ 1 l — 2 ~ 2 2 6 6 9 0 2
2 沉积特征
英台地区大部分时期处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
境 ,发 育 的水下分 流河 道 、河 口坝 、远砂 坝 、席状砂
篓0 2
l O O
孔 隙度 / %
蒙古族 自治县境 内,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 坳陷区齐家一古龙凹陷南部 ,西北部跨人龙虎泡一大 安阶地 ,工区的主体为古龙向斜 。其西部是月亮泡鼻 状构造 、东部 为新肇鼻状 构造,北部 是葡西鼻 状构 造、 南部是大安鼻状构造 一 _区的中部发育小庙子构 I 造 : 该区葡萄花油层第一 叫工业油 流井英 8 6井
3 O

篓0 2
l O

展布,因此该层分流河道砂很发育。在此期间,英台 地区经历了多次湖进 、湖退的变迁过程 ,储层的分布 范围受控于不同沉积体 系。应用岩心资料 ,结合测 井 、地震等资料建立 了典型相模式 ,进行单井优势相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6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G 0 D D .... .
20 06年 l 2月
・ 7・ 2
文章 编号 :10 —7 4 (06 60 2 -3 003 5 2 0 )0 - 70 0

松辽盆地葡西地区葡萄花油层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

松辽盆地葡西地区葡萄花油层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1 期 20 0 8年 2月
现. Nn l I22
F b2 o e .o 8
GEOS ENCE CI
松 辽 盆 地 葡 西地 区葡 萄 花 油 层 断层 垂 向封 闭性 研 究
徐 海 霞 ,车 廷信
XU ix a Ha — i ,CHE n — i Ti g xn ( . colfE eg C i n e yo Goc ne, eig 10 8 1Sho o nry, hn U i  ̄h f esi cs B in 0 03,C i ; a v e j hn a 2 Istt o P ru lwad FudMehnc,C i s A ae Si cs L n fn , tbi 05 0 C i ) .ntuef oosFo n li ca i i s hn e cdmyo c ne, a Ka g Iee 6 0 7, hn e f e a
teY oi F r ai eoio ,h n fh eo dm m e f ej n o a o e oio , h n fh h aj o t nd p sin tee do escn e b r ni gF r t nd ps i teedo te a m o t t oN a m i tn
po e i f jr al nfu e osadb eydsusdterlt nb te nfut el ga di vl— rpre o 7ma ut i o r r d n r f i se ai e e l sai n s ou t s of s pi il c h e o w a n te
( .中国地质 大学 能源学院 ,北京 1 10 8 ;2 0 0 3 .中国科学 院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河北 廊坊 05 0 6 0 7)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王俊玲;叶连俊
【期刊名称】《沉积学报》
【年(卷),期】1997(015)001
【摘要】葡萄花支是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刚刚投入开发的一个主要产油层。

本文
从取心井出发,通过储层层次划分及单井相分析,利用大量地质,测井资料详细研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确定葡萄花油层属于河控三角洲沉积,发育在亚相;三角洲水下平原亚相,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三角洲内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八种微相;水上分流河道,河间洼地,河间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地间湾,席状砂和三角洲前缘泥。

在此基础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王俊玲;叶连俊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松辽盆地三肇地区宋芳屯油田扶余油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J], 方庆;王宝清;雷友忠;熊霄
2.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 [J], 杜秀娟;赵向国;郑亚斌
3.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 [J], 付宪弟;王胜男;张亮;赵庆海;丛琳
4.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J], 孙雨;马世忠;姜洪福;刘云燕;丛林;刘宗堡
5.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分析 [J], 赵国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39卷总目次期页㊃石油地质㊃松辽盆地深层断陷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闫百泉㊀孙㊀扬㊀杨贵茹㊀文㊀强㊀于舒杰㊀胡㊀明(1-1)饶阳凹陷中深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薛㊀辉㊀韩春元㊀肖博雅㊀张国伟㊀于仁江㊀窦连彬(1-10)巴彦呼舒凹陷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杨㊀旭(1-18)沉积模式约束下复杂构造带砂体定量表征与沉积微相刻画 以沙南凹陷曹妃甸18⁃1油田围区为例刘艺萌㊀张㊀藜㊀王志萍㊀刘㊀睿㊀马正武(1-26)输导断裂主要特征部位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梅㊀俭(1-35)基于储层构型表征的辫状河地质知识库构建 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为例余浩杰㊀马志欣㊀张志刚㊀黄文芳(2-1)大港探区港北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李祖兵㊀李㊀剑㊀崔俊峰㊀杨㊀萍㊀邢立平㊀吴雪松(2-9)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张海桥(2-21)库车坳陷泥岩盖层脆韧性破裂特征数值模拟陈美伊㊀陈守田㊀吉庆生㊀卢明旭(2-28)断裂向下输导油气成藏分布的主控因素袁晓飞(2-36)古龙页岩油(代序)孙龙德(3-1)古龙页岩油战略意义及攻关方向王广昀㊀王凤兰㊀蒙启安㊀谷社峰(3-8)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王玉华㊀梁江平㊀张金友㊀赵㊀波㊀赵㊀莹㊀刘㊀鑫㊀夏㊀丹(3-20)松辽盆地古龙页岩岩相特征与成因金成志㊀董万百㊀白云风㊀吕建才㊀付秀丽㊀李㊀佳㊀马生明(3-35)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甜点特征及分布崔宝文㊀陈春瑞㊀林旭东㊀赵㊀莹㊀程心阳㊀张玉鹏㊀鲁国强(3-45)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富集的控制作用 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一段为例付晓飞㊀石海东㊀蒙启安㊀柳㊀波㊀梁江平㊀贺君玲㊀冉清昌㊀巩㊀磊㊀贾㊀茹(3-56)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与储集性能冯子辉㊀柳㊀波㊀邵红梅㊀王㊀成㊀洪淑新㊀王继平㊀潘会芳㊀王永超㊀张安达㊀田善思㊀迟亚奥(3-72)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有机质特征与页岩油形成演化霍秋立㊀曾花森㊀张晓畅㊀付㊀丽㊀王雨生㊀常立朋㊀乔㊀羽(3-86)页岩油储层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 以松辽盆地古龙地区为例邵红梅㊀高㊀波㊀洪淑新㊀李玲玲㊀王继平㊀王永超㊀白雪晶㊀谭文丽(3-97)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张亚金㊀张湘娟㊀张振伟㊀曹彦清(4-1)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岳绍飞㊀张㊀辉㊀覃利娟㊀杨朝强㊀漆㊀智㊀王勇标(4-9)辽东南洼东部缓坡带砂砾岩体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宛良伟㊀杜晓峰㊀王启明㊀李晓辉㊀马正武(4-19)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二段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董贵能㊀杨希冰㊀何小胡㊀赵顺兰㊀李㊀才㊀李彦丽㊀焦立波(4-32)源断盖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田㊀钊(4-42)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对含气饱和度空间分布的控制 以苏里格气田SX密井网区为例段志强㊀李进步㊀白玉奇㊀李浮萍㊀薛㊀雯㊀孙艳辉㊀李东营(5-1)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带反转构造圈闭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孙显义㊀许凤鸣㊀王㊀瑞(5-10)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佟远萍(5-17)新肇油田古628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夏㊀青(5-25)源储被泥岩盖层分隔型油源断裂厘定方法及其应用李晓敏(5-34)微断层发育特征及封闭性评价 以塔河Ⅸ区下油组油藏为例方㊀芹(5-40)论烃源岩层系含油气系统魏恒飞㊀李秋媛㊀毕建军㊀陈彦虎㊀李志向㊀赵海山㊀金国钰(6-1)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马铨峥㊀杨胜来㊀杨㊀龙㊀邹㊀成㊀王君如(6-13)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传统地层划分方案的反思 以姬塬油田罗38区㊁罗211区为例王西强㊀舒成龙㊀高㊀雪㊀刘㊀举(6-21)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盐泥底辟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杨㊀帆㊀胡望水㊀蔡文杰㊀陈章文(6-31)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古地貌演化的控制杨润泽㊀王宏语㊀樊太亮㊀侯云超㊀张㊀斌㊀张㊀峰(6-39)㊃油藏工程㊃定边X区长8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对油水流动的影响李晓骁㊀任晓娟㊀田㊀进㊀马焕焕(1-41)高渗储层非稳态实验中计算含油率的一种方法邓㊀森㊀林㊀喆(1-50)试气过程高压气井裸眼井壁失稳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姜海龙㊀姚志奇(1-56)注水条件下近裂缝带的地应力演化规律郑永香㊀刘建军(1-62)基于数字滤波的压裂停泵压降分析方法李培伦㊀田㊀伟㊀卢德唐(1-74)TMBA⁃015井高孔高渗活跃油水层尾管固井田国强㊀唐㊀凯㊀兰小林(1-79)Toson油田井网部署及实施效果评价毛㊀伟㊀霍立锋㊀张㊀君(2-42)东胜气田锦58井区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李凌川㊀刘㊀威㊀张永春㊀姚昌宇(2-48)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裂缝分级评价方法程㊀超㊀何㊀亮㊀张本健㊀曹㊀建㊀张㊀亮㊀朱㊀雷(2-56)一种快速评价底水油藏开发潜力方法常㊀涛㊀陈建波㊀刘建国㊀程大勇㊀曲炳昌(2-65)基于泡沫流体管流模型的速度管柱排采工艺优化 以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为例符东宇㊀李祖友㊀鲁光亮㊀傅春梅㊀王峻峰㊀唐㊀雷(2-72)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压裂液防膨剂防膨效果评价徐润滋㊀齐㊀银㊀余兴国㊀王雅楠㊀王泫懿(2-80)X区块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优化调整技术及其应用金艳鑫(2-86)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外流水量评估方法赵国忠㊀李美芳㊀郑宪宝㊀苗志国㊀王宏伟(4-48)大庆萨南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方法梁文福(4-53)水力压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吴飞鹏㊀孟鹏程㊀丁乾申㊀李㊀德㊀杨㊀维(4-59)空心抽油杆热水循环降黏效果影响因素王小兵㊀刘㊀阳㊀李㊀森㊀李景波㊀吕雷纲㊀龚浩宇㊀王多琦㊀杜明智(4-69)气体辅助重力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冯科文㊀穆朗枫㊀阎逸群㊀吴忠宝㊀李㊀齐㊀张㊀原(4-77)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模型识别图版及其应用李成刚㊀李英强(4-87)基于格子 玻尔兹曼方法的裂缝导流能力流固耦合徐加祥㊀丁云宏㊀杨立峰㊀刘㊀哲㊀高㊀睿㊀王㊀臻(4-94)耐高温有机锆线性胶压裂液性能评价王㊀健㊀刘玮玮(4-101)受压状态下水力压裂支撑剂性能评价方法徐㊀启㊀周晓峰(5-51)非规则支撑剂团簇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评价曹㊀冰㊀任㊀岚㊀郭仕生㊀姚锋盛(5-58)低伤害高效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制与应用赵玉东(5-65) 动态法 产能方程在高压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为例蔡珺君㊀占天慧㊀邓㊀庄㊀甘笑非(5-72)水平井段套损可膨胀修复技术 以大牛地气田PG34井为例丁少军(5-80)油田开发规划多目标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及其应用王志新(5-86)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合理高效注气开发方式冯强汉㊀邓宝康㊀杨映洲㊀张佳超㊀彭雪花㊀袁嘉赓(6-52)冲击荷载下岩石动态强度主控因素与计算模型吴飞鹏㊀丁乾申㊀杨㊀维㊀李晓军㊀王㊀凯㊀康少飞(6-60)基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确定方法邓㊀森(6-70)火山岩体积压裂的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评价谢㊀斌㊀任㊀岚㊀贾久波㊀黄㊀波(6-77)胡154井区长4+5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郑㊀奎㊀卜广平㊀张换果㊀杨晋玉㊀李海菲㊀路向伟㊀李㊀钰㊀于景维(6-85)气举井效率定量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齐㊀丹㊀邹洪岚㊀陈㊀挺㊀丁云宏㊀崔明月(6-97)一种适用于水力裂缝扩展的混合位移不连续单元法赵㊀博㊀胡铭寰㊀武天海㊀丛㊀巍㊀徐㊀立㊀冯㊀奕(6-104)㊃三次采油㊃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动态成胶性能评价刘向斌㊀尚宏志(1-86)基于霍尔曲线的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新方法孙㊀亮㊀李保柱㊀李㊀勇(1-91)强碱三元驱油剂及结垢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高清河㊀李㊀琦㊀吴㊀昊㊀黄㊀金㊀陈思安㊀王子玉㊀李丽敏(1-99)三元复合驱工业应用跟踪评价及措施调整方法王云超(1-107)三元复合驱耐碱树脂砂研究及现场应用刘向斌(2-94)生物三元复配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朱慧峰㊀王云超㊀侯兆伟㊀王海峰㊀王㊀颖㊀陈星宏(2-100)微生物驱矿场采出液中生物代谢产物徐㊀婷㊀佘跃惠㊀何延龙㊀张㊀凡㊀梁云微㊀张㊀敏㊀董㊀浩(2-107)CO2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实践与认识张海龙(2-114)聚合物凝胶在多孔介质中封堵效果实验刘向斌(4-106)不同产甲烷培养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任国领㊀金㊀锐㊀李㊀蔚㊀胡㊀敏㊀曲丽娜㊀侯兆伟㊀卞立红(4-113)一种新型纳米高效固体消泡剂曹光强㊀田㊀伟㊀李㊀楠㊀贾友亮㊀武俊文㊀王浩宇㊀贾㊀敏(4-121)超微CO2泡沫制备与表征邹高峰㊀舒志国㊀郑爱维㊀方栋梁㊀卢文涛㊀张㊀谦㊀魏㊀来㊀曹晨光(4-128)脂肽复配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及试验效果陈金凤(5-91)聚/表复合驱不同驱替阶段孔隙结构及微观剩余油变化规律张舒琴(5-98)聚表剂溶液分离及性能评价董㊀龙㊀时㊀光㊀刘海燕(5-105)聚驱后压堵结合工艺现场试验陈文将(5-111)砾岩油藏SP二元体系乳化性能及驱油实验张莉伟㊀王㊀健㊀栾和鑫㊀路宇豪㊀魏㊀凯㊀赵云海㊀刘凯东(6-112)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邓宝康㊀李军建㊀高银山㊀王新星㊀郭愿刚(6-119)本源无机凝胶传输运移能力和封堵效果实验宋立志㊀郑华安㊀王㊀闯㊀李彦闯㊀曹伟佳㊀卢祥国㊀吕㊀鑫㊀梁守成㊀杨㊀寨㊀张春生㊀高建崇(6-126)㊃地球物理㊃大庆油田 两宽一高 地震资料稳相Q偏移 以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DS20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包㊀燚㊀陈树民㊀王㊀成(1-114)频率衰减斜率属性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李培培㊀刘志国㊀徐善辉(1-122)反射系数反演方法的改进及其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薄储层预测中应用王月蕾㊀于会臻㊀王树华㊀乔玉雷㊀白斌杰(1-128)松辽盆地北部胡吉吐莫北地区萨尔图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姜传金㊀扈玖战(2-120)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底浅变质岩岩性测井解释及其应用王春燕㊀史鹏宇㊀李㊀晶㊀覃㊀豪㊀金雪英㊀杨黎明(2-125)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李希元㊀胡望水㊀张㊀楠㊀朱㊀恒㊀李㊀旋(2-133)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及甜点预测技术陈树民㊀韩德华㊀赵海波㊀陈㊀丰㊀王㊀团㊀唐晓花㊀赵峦啸㊀秦㊀玄(3-107)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现状㊁问题及对策李㊀宁㊀闫伟林㊀武宏亮㊀郑建东㊀冯㊀周㊀张兆谦㊀王克文㊀王敬岩(3-117)基于电成像与核磁共振测井的古龙页岩油储层有效性评价汤天知㊀李庆峰㊀赵小青㊀由立志㊀王㊀艳㊀闫学洪㊀徐㊀洁(3-129)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的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李宏为㊀李凡异㊀齐秋红㊀杨㊀童(4-135)JZ气田湖底扇岩性砂体叠置模式与连通关系文佳涛㊀严㊀皓㊀韩雪芳㊀吕坐彬㊀孟智强(4-143)塔里木盆地鹰山组致密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特征王向荣㊀李潮流㊀邓继新㊀潘建国㊀李㊀闯㊀张尔华㊀鞠林波(5-117)北部湾盆地低渗 特低渗含砾砂岩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袁㊀伟㊀何胜林㊀焦祥燕㊀谭㊀伟㊀杨㊀冬(5-127)基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的窄薄储层预测岳丽君㊀钱艳苓(5-135)大杨树盆地火山岩重力场影响消除和基底结构特征高春文(5-141)开发前期少井条件下低渗储层 甜点 建模表征技术及其应用丁㊀芳(6-135)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试验区井位设计及实时跟踪导向技术刘云燕(6-143)㊃非常规油气㊃渝东北寒武系鲁家坪组泥页岩裂缝特征及其页岩气意义胡㊀明㊀张渝苹㊀陆廷清㊀胡㊀峰㊀汪㊀星㊀冯桂莲㊀王秉合(1-136)考虑吸附膨胀和滤失附加应力的井壁应力模型唐巨鹏㊀齐㊀桐㊀路江伟(1-144)多压力系统致密气藏合采特征及开发方式优化实验徐小虎㊀王㊀亚㊀蔺景德㊀刘新伟㊀甘㊀宇(1-153)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徐加祥㊀杨立峰㊀丁云宏㊀高㊀睿㊀刘㊀哲㊀王㊀臻(1-162)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多功能表面活性剂驱油压裂液体系张志升(1-169)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及解除方法冯强汉㊀邓宝康㊀杨映洲㊀贾金娥㊀彭雪花㊀袁嘉赓(2-139)致密砂岩储层油充注下限综合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例王浩男㊀肖㊀晖㊀苗晨阳㊀马慧磊㊀李胜欣(2-147)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对策刘成川㊀曹廷宽㊀卜㊀淘(2-157)页岩地层井壁稳定多模型对比王书婷㊀张景富㊀刘鹏飞(2-166)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冉逸轩㊀周㊀翔(4-150)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邢雅文㊀冯赫青㊀尹㊀峥㊀梁文君㊀王宏霞㊀张㊀浩(4-159)页岩孔径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张㊀宇(4-169)修正流通面积的页岩有机纳米孔真实气体运移模型张艺钟㊀张茂林㊀鞠㊀斌㊀郭㊀平㊀唐彤彤㊀梅海燕㊀沈金才㊀廖如刚(5-148)页岩油层水力压裂注入水返排量计算的数学模型于㊀友㊀李江涛(5-156)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高温高压动态渗吸实验刘俊杰(5-161)大庆油田T30井区扶余油层致密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建模郭思强(5-169)页岩气藏水平井多级水力压裂方法优选薛明宇㊀程远方㊀闫传梁㊀李㊀阳㊀李庆超㊀韩松财(6-152)涪陵页岩气藏水平井初始产能预测方法唐㊀军㊀彭㊀超(6-160)随机森林算法在页岩气田多段压裂改造中的应用纪㊀磊㊀李菊花㊀肖佳林(6-168)㊃工程技术㊃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水平井试采分析及产能预测庞彦明㊀王永卓㊀王㊀瑞㊀张元庆㊀陆慧敏㊀黄㊀亮(3-137)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大规模压裂后闷井控排方法刘㊀刚㊀杨㊀东㊀梅显旺㊀于书新㊀马威奇㊀范学君(3-147)页岩油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对策杨智光㊀李吉军㊀杨秀天㊀姜㊀涛㊀和传健㊀肖海东(3-155)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与流体评价技术梁久红㊀张丽艳㊀韩冰冰㊀杨世亮㊀李㊀博㊀刘文精㊀张艳茹㊀陈晓晓㊀郭㊀晶㊀董黛莉(3-163)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压裂工程技术张永平㊀魏㊀旭㊀唐鹏飞㊀张㊀浩㊀刘㊀宇㊀邓大伟㊀王海涛(3-170)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施工诊断及工艺控制技术闫鸿林㊀段彦清㊀范立华㊀张海龙㊀林庆祥(3-176)。

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油级 别 的储 集 岩 中抽 提物 的地球 化 学组 成特 征 必 然存 在 一定 的差别 , 因此 , 利用 储 集岩 中抽提 物 的含 量 和地 球化 学 特征 可 以 比较准 确 地判 断 油砂 体 的含 油程 度 。近 年 来一 些 学者 提 出 了根据 原 油 的气 相 色
2 抽 提 物 含 量
油 的化学 组 成 资料 。对 松 辽盆 地新 站 油 田资料 的分 析 表 明 , 些 资 料 可用 于油 层含 油性 的判断 。 这
l 样 品与 实 验
样 品取 自松 辽 盆地南 部 新 站油 田的葡 萄花 和黑 帝 庙 油 层 , 括 不 同 含 油 级 别 的 储 层 岩 心 样 品 28 包 2
2 1 储 集岩 中抽 提 物含 量与 地 质录 井 结果 的 比较 .
储 集 岩 中抽提 物 含量 是根 据棒 薄 层 色谱 全 定 量 分析技术获得的, 即首 先 运 用 超 声 抽 提 法 分 离 出样 品 中的 可 溶有 机 质 , 通 过 棒 薄 层 色 谱 法 测 定样 品 再
中 的抽 提 物含 量①。这 一 方法 避 免 了采样 的 困难 和 样 品衡 重 过程 中所 造成 的误差 。 根据 松 辽 盆 地 新站 油 田 2 8口井 2 0多个 具 有 0 不 同含 油级 别 ( 地质 录井 ) 品的 抽提 物 含量 的统计 样
和水 层 , 这些 异 常 样 品 所 在 井 段 的试 油 结 论 也 主要
S p e. 2 0 0 2
9月
不 同含 油级别储集 层 的地球 化学特征
张枝焕h , 王铁冠 , 常象春
( .北 京 大 学 城 市 与 环 境 学 系 . 京 1 0 7 ;.石 油 大 学 ・ 京 1 2 0 ) 1 北 0812 北 0 2 0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 司勘探 与生产分公司前期预探项 目 ( tq 2 0 一 o ) kq - 0 4 o 2 。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功 ,男,高级工程师 ,2 0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 ( 06 北京)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油气勘探 的科研工 作。
收稿 日期 :2 0 — 8 7 0 7 0 —2 ;修改 日期 :20 一l一1 07 l 9
浅水 三 角洲通 常 是指水 体 较浅 和构 造相 对稳 定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其厚 度分布 在 l ~9 m,主要 为 2 ~7 m,储 层 0 0 0 5
细 泥 沉 台地 、 陆表海 或地 形平 缓 、 整体 缓慢 沉降 的坳 陷盆地 条 以粉 砂岩 、 砂岩 、 质粉砂岩 为主 ; 积体 系主要 包
1 N 2 8 C i e o u x la∞、 1 o1 0 h aPt l m Ep t 0 n re i
维普资讯
上 ( 2。 图 )
()浅水 湖泊 三 角洲 不具备 Gi et 角洲三 元结 2 l r三 b
构。
浅水 湖泊三 角洲沉 积模 式不具 备 G b r典 型三 角 l i t e
维普资讯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 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木
王建 功 z 王 天 琦 z 梁 苏 娟 韩 小 强 ,
( 1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甘肃 省兰州市 7 0 0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 院 , 300
甘肃省兰州市 7 0 2 ) 3 0 0
浅, 最大水深不足 1 m。 0 浅水三角洲形成时 , 河流能 量 远 大于 湖 水 能量 , 流 所 携带 的 陆 源碎 屑物 入 湖之 河 葡 萄 花 油 层 是 松 辽 盆 地 晚 白 垩 世 姚 家 组 一 段 5k ( y )中下部地 层 ,也是 松辽盆 地北部 主要 的产 层之 后 ,由北 向 南推 进 的距 离较 远 ,最远 可 达 1 0 m 以 K 。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超压成因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超压成因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超压成因
申家年;丛永山;毛立全;卢双舫
【期刊名称】《地质科学》
【年(卷),期】2009(0)2
【摘要】钻井资料揭示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存在超压现象,但不存在欠压实现象;葡萄花油层上覆的嫩江组一-二段泥岩和下伏的青山口组泥岩存在明显欠压实。

声波时差数据计算的泥岩层超压与储层地层测试压力对比,证实油层超压主要来自超压系统内部的压力传递。

油气产能与压力测试数据统计表明油层内部原油的热裂解对油层超压也有一定贡献;统计的超压油层的压力梯度大于静水压力梯度,说明储层内存在流动压力,青山口组和嫩江组现今仍在向葡萄花油层提供流体。

【总页数】11页(P502-512)
【关键词】油层超压;超压成因;压力传递;葡萄花油层;古龙凹陷;松辽盆地
【作者】申家年;丛永山;毛立全;卢双舫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第九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松辽盆地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因与凝析气藏形成分布 [J], 李廷钧;陈义才;朱江
2.富油凹陷斜坡带石油富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东部斜
坡带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刘轶英
3.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南部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规律 [J], 张庆石
4.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条件 [J], 齐林;薛海涛;李占东
5.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单砂层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砂体预测 [J], 佟斯琴;李斌;罗群;王鸿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葡北油田油源断裂分类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松辽盆地葡北油田油源断裂分类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松辽盆地葡北油田油源断裂分类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邓松梅;刘淑芬;王殿举【期刊名称】《石油物探》【年(卷),期】2024(63)3【摘要】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断裂对葡北油田油气成藏的作用,基于断层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征,通过断层地震特征的精细分析,重新划分并研究了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源断裂对该油田葡萄花油层成藏的作用。

根据断裂是否连接源岩和目的储层,且在油气成藏期断裂是否活动,包括断距相对较大的断裂活动和无明显断距的微弱活动,划分了3种类型的油源断裂:一是沟通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且断穿至T 06反射层(嫩江组三段底界面)的穿透型油源断裂;二是连接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在油气成藏期没有明显活动但引起断层端部发生褶皱变形的断层端部褶皱型油源断裂;三是连接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在油气成藏期没有明显活动但断层两盘地层存在变形差异特征的断层两盘差异型油源断裂。

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与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气平面分布吻合程度更高,其中,穿透型油源断裂对油气聚集控制作用最为显著,揭示了油源断裂的活动强度以及油源断裂与断层圈闭的匹配所控制的油气成藏数量对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的影响,该研究对类似区块油源断裂对油气控制作用分析可借鉴参考。

【总页数】9页(P654-662)【作者】邓松梅;刘淑芬;王殿举【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葡北油田断裂分割控制的剩余油分布规律2.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法——以松辽盆地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例3.源外斜坡区断裂密集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肇源南扶余油层为例4.源外斜坡区断裂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以松辽盆地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