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践探索——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践探索——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李文成(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摘要】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通过第二课堂能够提升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实践,丰富高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提出了第二课堂如何在高职学生德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实践第二课堂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授予“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称号。
201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前提下,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既具有专业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在烟台汽车工业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学校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不断的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校学生的现代化教育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当中。
烟台汽车工业职业学院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在现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而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以及技能提升而设立的各种课外实践补充活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不断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德育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途径微探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途径微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时代,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已成为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之而来的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的要求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师德师风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存在思想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不够坚定等现象。
借鉴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将其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教育中,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如何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之中,以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旨在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提供可行性建议和路径,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与专业德育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研究意义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的重要专业,其师德师风建设更是至关重要。
研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途径,将有助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师德素养,加强幼儿教育领域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问题,也能为其他教育专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全面建设师德师风,培养更多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的微观探讨,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
通过研究不同案例,总结出有效的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水平的经验和方法,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研究也旨在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入推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 正文2.1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现状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职特色德育工作探析
神 州 教 育
高职特色德育工作探析
丛峰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 1 2 0 0 1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教育培养 目标具有 自身独特 的特点 , 如何把握 其特 点 , 有针 对性的 开展德 育工作 , 是真 正 实现高职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提 。文章从分析我 国高职教 育培养 目标特点入手 , 基于德育 内容的全方位 角度 , 探 讨突 出 高职 学生德育工作特 色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 高职特 色 德育工作
一
、
生具有上手快、 熟练度高、 适应性强等特点。高职教育人才知
识、 能力的职业性 , 体现 了它的职业教育 的特殊 属性 。 4 . 人才类型 的技术应用性 。高职教育 的培养 目标是 面向 生产 和服务第一线 的高级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 。毕业生不但 懂得某一专业 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重要 的是他们具有 某一 岗位 ( 群) 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 织管 理能力 , 善 于将 技术转化 为现实生产 , 解决 生产 中的实际问题 。 并善于利用信 息, 进行设备 、 工艺和产 品的改进 , 是 一种 专业 理论知识够用 , 生产技术操作熟练 , 组织协 调能力强 的复合 型人才 。 5 毕 业 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 育培养 的学 生是到
教育部的《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的意见 》 中明确指 出: “ 高职 高专 教育 是我 国高等 教育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培养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 , 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 务第一 线需要 的德 、 智、 体、 美 等全 面发展 的高等技 术应用性专 门人 才; 学生应在具有 必备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 门知识 的基 础上 , 重 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 域实 际工作 的基本能力 和基本技能 , 具有 良好 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 ”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德育教 育工作要积极突 出高职教育特色与 目标 ,促使学生把坚定正 确的政 治方 向放在首位 , 并 着力 培养学生 的爱 岗敬 业 、 乐 于奉 献、 安于基层 、 吃苦耐 劳等优 良品质 的职业道德教育 和敬业 精 神的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 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 ,人们 的世界观 、 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在发生着剧烈 的碰撞 。 而对就业 压力 、 学 习压力 、 社会 适应性压力 以及职业 角色认 识性 压力的 影响 ,高职学生面临众多困惑 ,使 高职德 育工作面临严峻挑 战, 加强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愈显重要和急迫。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 目标特点 1 . 人才规格的高标准。我 国现行对高职人才的规格 , 要求 高职学 生必须是德 、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的具 备必备基 础理论 知识 和职业知识 , 掌握职业技 能和获得就业 岗位f 群1 的能力 , 具有 良 好 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有大 学专科 的学历水平 ,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 中级 以 上相应职业资格技能水平。 2 . 人才层次 的高级性 。 高职教育 是职业教育 的高层次 。 高 职人 才必须具备 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 、 理论和技能 , 掌握相应 的新 知识 、 新技 术 、 新工艺 , 以较强 的实 践动手能力 和分析、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 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 , 以较宽的知识 面和较深厚 的基础理论知识 区别 于中等职业 教 育和中等专业 教育人才 。 3 . 知识 、 能力培养的职业性。高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 职业生产和管 理的教育 , 以提高职业技术 水平 为 目的。 高职教 学应 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 ,在进行职业 能力分析的基 础上 , 组织和实施教学。 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 能力 的培养着眼于产业 结构 和产 品结构 的调整 ,不断更新教 学 内容和课程结构 , 体现知识 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使高职毕业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任务变得愈发重要。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主要包括继承传统文化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以及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
而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多种路径和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德育课程的设置。
德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基础,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德育课程应注重实践,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积极进取,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担当精神。
其次,高职院校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社会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增长见识,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再次,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通过校风、学风和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能够塑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类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文化节等,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启迪学生的思想,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应注重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高职院校应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影响力。
高职院校可以将德育评价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纳入考察范围,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德育成果展示和社会评价活动,让校外社会人士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德育课程的设置、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良好的评价体系等。
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
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极大地促使了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虽然可喜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共同探讨。
1 目前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的前提下,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依然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1,重智育、轻德育。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使自己有所发展,必须依靠真才实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所以大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论学习中,实践则少之又少。
个别同学忽视德育、不注重全面提高素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这些直接导致他们意识淡化。
甚至极个别学生政治责任感不强,不愿上政治理论课,不愿意担任社会工作,政治上不求进步,公益性活动不愿参加,甚至是厌倦和反感。
特别是有的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做出损害他人利益和集体荣誉的行为,道德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1.2注重实惠,缺乏理想。
过去对宏大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对更加现实、更加具体、更能体现个性的目标选择,这样虽有增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减轻心理压力等积极的一面,但其生活缺少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掉以轻心。
一部分大学生参加活动不是以锻炼能力为目的,仅仅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理论功底不强,不明白人生的真谛,一部分同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
1.3安于享乐,怯于奉献。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同学中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据调查,把金钱看作是人生首要目的同学的比例在近年来有所升高。
有不少同学认为金钱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赚钱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个人私欲得到更好的满足,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意识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违法现象及加强德育工作对策探索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违法现象及加强德育工作对策探索【文章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违纪违法事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只有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完善德育教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建机制,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主题词】大学生违法现象德育工作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特点是:文化素质不太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欠理性。
由于受各种传媒等不健康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
因此,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预防高职学生违纪违法现象的蔓延。
1 高职学生违纪违法现象透视1.1 不利诱惑是触发违纪违法的因素。
从书刊、影视的不良宣传,舞厅、酒吧、网吧、某些娱乐场所的不健康风气,到酒、烟、赌的腐蚀影响,加上商业欺骗活动的教唆、贿赂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等,都是违纪违法的诱因。
1.2 商品经济和商业广告、宣传刺激的高消费欲求,激化了物欲和金钱的矛盾,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现状不满,继而不择手段地追求享乐和金钱。
2 高职学生违纪违法的特点2.1 违纪违法范围扩大一般来说,高职学生违纪现象局限在校园内且以偷饭菜票、金钱和手机、电脑等实物,随着与社会接触的增多,违纪的地域已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乃至社会上,以盗窃为主到侵犯财产等。
此外,还有个别学生为了获取暴利,铤而走险成为毒品犯罪的参与者。
2.2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智力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较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知识面较宽,抽象思维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
由于个别学生不注意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参与实施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专长和优势”,这是违纪违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2.3 性越轨及其违法现象有所增加高职学生一般在18—22岁之间,生理发育成熟,加上受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和黄色书刊及电子光盘中淫秽内容的刺激,致使个别学生在婚恋问题上极不严肃,甚至走上伦理道德的反面。
高职德育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1 高 职 德 育模 式创 新 的必 要性
高职教 育要求培养 “ 高 素 质高 级 技 能 2 我 校高 职德 育模 式 的实践 与探 索 型专门人才” ,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培 养 的 人 才, 为了提 高 社会 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 评, 东 营 职 业学 院已经成为莘莘学子成长成 才的沃土 。 近
会对高端高技 能人 才迫切需术的必然要求 。 为了 提 高高职 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我校提 出了 分年级分专业德’ 霄 管 理 理念并进行 了 积极 的探索
与实践 。 分年级分 专业德育管理在实际工作 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 高职 德育模 式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 : G 7 1 0
2 9 3 i
:
Sci en ce e nd Te ch no l ogy i nno va t i on He r al d
学 术 论 坛
高职德 育 模式 创 新 的实 践 与探 索①
李爱 华 ( 东营职业 学院 山东东营 摘 2 5 7 0 9 1 )
要: 离职 德育模式创新是 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是 当代 高职学生道德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是革除高职德育弊端的大势所趋 l 是社
不 仅 在 技 能 和 技 术 方面 要适 应 生 产 建 设 第 我 院 提 出了分 年级 分 专 业德 育管 理理 念并 年来 , 喜报连 连, 喜讯不断, 我 校 毕业 生张 线 的需 要 , 而 且在 思 想 道德 素 质和人 文素 进 行 了积 极 的 实 践 。 我 院 的 基 本 特 点 是 专 宝 文 被 评 为 山 东省 首 届 高校 毕 业 生十 大 成 业多, 班级多, 人数 多 , 有4 个系学 生人 数 超 功 创 业 者 。 王 海 亮 被 评 为 山 东 省 优 秀 大 学 质 方 面 也 要 适 应 生 产 建 设 第一 线 的 需 要 ,
新形式下高职德育教育的探索
新形式下高职德育教育的探索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已全部实行招生并轨,从原来注重精英式的教育模式逐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模式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及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它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积极地改革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建立一套能适应现代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管理方法。
一、高职大学生思想现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出现严重的滑坡。
为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了现在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如那些进入本科院校的同学,心理落差很大。
他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加没有勤奋好学的特性,厌学与抵触的情绪很强。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高职学生的厌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明显偏颇。
不少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和一张毕业证,学习的知识多少以及技能掌握与否不是他们所重视的,这样更加重了他们厌学情绪的滋生和发展。
(三)上网成瘾已经成为现在在校学生的通病校园周边网吧的上网人群中有八成以上是学生,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荒废学业,不思进取,精神萎靡不振,不能自拔;对网络世界里的色情、暴力信息没有抵御能力,导致不少恶性案件由此产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不安。
二、高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一)建设稳定、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是做好高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管理队伍专业化,加强理论建设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基础。
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的管理队伍。
高校辅导员由此而生,他们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良师益友,是沟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大学生的人生历程中起关键性主导作用。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张 树 弘
【 摘
要 】高职院校德育应顺应时代要求,与世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思路 。 .
【 键 词 】 高职 院 校 ;德 育教 育 ;创 新 ;研 究与 思 考 关
高职德育整体性研究在我国还 刚刚开始 ,必须不断推进德育 工作的创新 ,以创新的精神整体构建高职德育体 系,在时代性 、 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改变过去那种过 多的说教灌 输 、过少的能力锻炼、过强的共性 制约等传统模 式:创新德育 理 念 ,确立与时代要求和高职学生成 长需要相适应 的新型德育观 : 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 ,努力营造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的教育环 境 :加强高职德育前瞻性 的研究,切实提高高职德育的 实效性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 的形 成,各高 校针对此种情况先后开展了许许 多多的道德教育 工程 ,加强 了学 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建 立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相 适 应的思想 道德 体系 ,中共 中央 印发 了 《 公民道 德建设 实施纲 要 >,纲要 提出 了 “ 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 友善 、勤 俭 自 爱 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主 要 内容是:以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 出发 。坚持 以为人 民服务 为 核心 ,以集体 主义 为原则 ,以爱祖 国、爱 人民 、爱劳动 、爱科 学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 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为着力点 : 指出实施 《 纲要 需要采取 的组织 、宣传 、领导等各 项措施。因此 ,高职德育应顺应时代要 求,与世俱进 ,在继承 中
培 养高职学生具有一种人与 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懂得 自己 所面对 的客观世界决不仅仅是被认识和被征服的对象 ,而是与 自 己处于 同一利益共 同体 中不可分割 的整体 ,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 参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子孙后代 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 人文素质 ,就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 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 、宗教等知识的传播 ; 通过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 、摄影等优秀作品 ,培养学生 的兴趣 、爱好和情操 ,使他们具有 高雅的气质。 心理素质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 品德 、智力开发、身心发展和 学业的成败关系重大 ,起着基础性 的作用 。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适应新环境 的能力 ,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 系,能面对现实 ,正视挫折 ,并能从挫折中崛起 ;培养学生的自 信心 ,相信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 , 遇 到 困难不退却 ,不怨天忧人 ,对前途充满信心 ,始终保 持乐观 、 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唯物主义 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 本知识 ,培养好奇心和 冒险精神 , 信科 学 , 相 根据 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 ,不信 邪 ,与伪科学作斗争 。 从总体要 求上看 ,高职德 育与普通高等教 育的德 育是一 致 的 ,并有许多共性 的规律可遵循 。但是 ,就德育 目标 、内容、方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体 校 风和学 风 向 上氛 围的形 成 。
12 教 学 方 法 不 灵 活 。 响 德 育 实 效 . 影
教 学 方 法 直接 影 响 德 育 实效 性 的提 高 。 职 德 育 以课 高 堂 理 论 教 学 为 主 , 育教 育 的整 个 过 程 受 到传 统 德 育 方 法 德
职业 教 育方 面 , 业 理想 教 育是 很 重要 的 一个 方面 。 职 教 育 大学 生 就 业 首 先考 虑 的是 社 会公 众 的需 要 , 即要 有 正 确 的职 业 理想 和择 业 观念 。 业观 教 育方面 , 国家 和 民族 的 择 将 大 局 , 为学 生选 择 职业 的 出发 点 。 确认 识客 观 存在 的职 作 正
院校培 养德 才兼 备 的应用 型高技 术 人 才[] 1。 - 2
1 新形 势 下加 强高职 院 校德 育教 育 的必 要性 11 校 园氛 围不佳 。 学 改革 势在 必行 . 教
德 育 因 素是 制 约 人适 应 与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只 人
能 生活 在社 会 中 , 存在 、 其 适应 、 发展 都 受社 会 条件 、 社会 关 系 、 会 制度 交 互 作 用 。 社 当前 . 发 展 以人 为本 的 和 谐社 会 在
关键 词 高职 院校 ; 形势 ; 育教 育 ; 新 德 必要性 ; 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G7 1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9 0 3 — 2 0 7 53 (0 11— 03 0
德育 是 教育 者按 一 定社 会 要求 , 目的 、 有 有计 划 地 对受
教 育 者进 行 思想 、 道德 、 治教 育 。 国 自 2 政 我 0世纪 末 全面 开 展 高等 职 业 教 育 以 来 , 直 以 培 养 应用 型 的技 术 人 才 为 主 一
加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加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探讨新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实践工作出发,积极探寻医学类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中进行渗透,建立多元化德育教育途径,以创新发展求主动,力求将医学生培养成道德纯洁、理想崇高的医学人才。
德育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近年来,中共中央新医改特别强调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为了适应医改的新目标新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继续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医学生是我国高校德育对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职业道德,关系到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因此,将医德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力求从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教育实践出发,从多角度探究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德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正确认识医药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热爱医药专业,做无私奉献、有益于人民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同时,学院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库,德育教学贯通作统一的资料积累,按照军事理论课的评估标准加强军事理论课建设,建立军事理论课基本教学资源;按照中宣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求,逐步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及国际关系等类别建立形势与政策资源库,切实回答学生普遍遇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基本理论问题。
此外,为尽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院思政部积极组织力量编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关的医学案例,提高为专业服务的能力。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随着高校 的大规模扩 招 .我国德育教育师资 队伍和 现有的学生规 育 ,拓 宽德育 教育渠 道 ,占领新 的德育教育 阵地。首先 ,要想搞好 高职
模严重脱节 。一方 面由于 历史因素影响 .部分 中专学校 升为高职院校 院校德育教育就必须抢抓德育教育 的网络 阵地 现阶段网络 在我国得
后 ,招收学生 由中专变 为大专 .但 教师大部分仍未变 .管 理上仍采用原 到普及 .特别是在大 中专院校学生群体 中,网络可谓无处 不在。但网络
经济社 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 .而忽略 了教育对 象本身的全面 、协调 、可 寓教 于乐 的效果 .从 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和积极 、自信 、乐
持续 的发展 ,忽视 了教育 的本质是 “树人 ”。在这种偏激的理念影响下 , 观 的个性 。
高职 院校在教育实施过程 中也就过 多地 强调职业教育 的专业性 .忽视 2.4 拓宽德育教育 渠道 .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
生的技能为 目标 ,所以聘请 专业技能教师时 门槛较 高 、待遇较好 .也愿 社会的害虫 因此 .高 职院校有 必要抓好网 请德育教 育教师 时则门槛较低 、待遇不 其次 .大学生社 团 、高 校同学 录、高校老 乡会 、同学会 等也都是 高校德
“大众教育”给高职 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 了难得 的机遇 .但 同时挑 战也 必须重视业务学 习和科学研究 .尤其是对高校德育教 育工作的特点 和
是前所未有 。这 当中又 以德育教育工作所面 临的挑 战最 为突出。
现 阶段学生最新 的思想动态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是加强德育教育 队
1 高职 院校德育教 育的现实状况
【摘 要 】文章 首先分析 了现阶段 高职 院校德 育教 育的现 实状况,而后提 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 的具体 对策。 【关键词 】德 育教 育 ;高职 院校 ;现状与对策
高职德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实探索
也 是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故 虽 然 人 们 一 直 在探 索 。但
总 没 有 能 找 到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为 大 家 广 泛 接 受 和
采 用 的道 德 教 育 方 法 。在 此 情 形 之 下 ,方 法 上 的 “ 德 灌输 ”就 成 为学 校 道德 教 育 中的最 为 一种 常 道
判 . 图从 理论到 实践探 索一 条德 育教 育 的 实践教 学模 式的新路 。从 实践教 学的 必要性 、 状 困境 到新 模 式 试 现
的方 法论研 究 。 论证 了打破 传 统课 堂理 论 灌输 式教 育 , 引入 实践教 学模 式的 必要性 和 可行 性 , 改革德 育教 对 育教 学 , 对培 养新 世 纪的 建设 者和接 班人 具 有积 极意 义 。
关 键词 : 育 : 程改 革 : 德 课 实践教 学模 式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0】7 2 1 ) 1 0 7 - 4 17 — ( (0 2 0 - 0 9 0 9
0 引 言
高校 思想政 治 理论课 是 对大学 生 进行 系统 的马 克思 主义 理论教 育 ,培 养其 思想 政治 素质 、道 德 素
作 者 简 介 : 艳 君 (9 1 )女 。 苏 常 州 人 , 师 王 18一 , 江 讲
8 0
江 西 电力 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第2 5卷
用性 和可 行性 。这样 才有 理论 感 召力 和说 服力 。否 则 ,理 论 只能 进课 本 、进课 堂 ,无 法 进 学生 大 脑 ,
见 的现 象 。
质和法 律 素质 的 主阵地 ,是 高校 德育 教育 的 中心 环
节 。然 而德育 课程 建设 的实 效性 问题 一直 是 困扰 高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摘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师生互动、设置合适的德育课程和加强规范管理,可以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 德育教育工作, 道德水平, 价值观, 人生观, 师生互动, 教育环境, 德育课程, 教学方法, 道德行为规范, 监督管理, 社会主义建设者, 接班人, 教育目标, 和谐校园, 全面发展.1. 引言1.1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德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加强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维护校园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课程设置,教导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新形势下提高高职德育有效性的探索
新形势下提高高职德育有效性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高职德育如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分析了如何通过德育培养未来职业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基础,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笔者从德育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多元化高职德育有效性高职从办学之初就受到了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德育作为高职的基础学科一向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所关心、关注。
尤其在新形势下,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多极化”趋势、国内价值观念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用等都是德育研究与探讨的重点。
一、高职德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形而上”作用,尤其对教育行业、对高职德育更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将会随着高职德育实践的逐步深入更加凸显出来。
因为高职教育面对的是错综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学生,惟有与时俱进,惟有坚持科学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从而体现出“教育”这种特殊的上层建筑的独特规律,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所以,科学发展观是所有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首当确立的、并在德育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它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做好工作不可或缺的指南针。
二、高职德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现代社会,人本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发展观,是相对于物本思想提出来的。
高职这种办学形式能否赢得社会、企业的首肯,能否赢得市场与未来,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其能否为社会、企业培育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德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以学生为本,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涉及学生的行为、思想、价值观,必须充分调动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因”的作用,老师与学生比翼,思想共行为兼修。
浅谈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浅谈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摘要]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工作实效性,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作者自身的工作体会,文章从师德建设及社区教育等四方面探讨了现阶段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并希望以此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种人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从年龄上看,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学生们需要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需要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自己。
高职大学生将来能有多大的发展,能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多大的贡献,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思想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境界。
目前,无论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庞大严密的组织设置和众多的人员投入来看,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如同我国这样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现实中的问题是,这项工作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结合笔者自己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建议,希望为此项工作做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
一、重视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探索
2 Q ! M o 至 T 笠1 H E R L 塑! A N D 上 2
3 在体 育教 学 中实现 对主体 性 人格 的培养 在 我 国 实施 的 素质 教 育 的本 质就 是 主体 性 教 育, 就 是 要把 培 养 学 生 的 主 体 意识 、发 展学 生 的主体 能力 、塑造 学 生的 主体人 格等 始 终作 为各 种教 育 和 各科 教 学活 动 的 目的 。 以学 生为主 体 , 通 过 主动 学 习促 进 主体 性发 展 , 促 进 教学 思想和 教学 方式 的改 革 。旨在尊 重学 生的主 体地位 和 主体人 格, 培 养 学 生的 自主性 、主 动性 和创造 性 。 发展 人 的创 新 能 力是 体 育教 育 的重 要 方面 , 体 育 教育 是 通过 自身 的身 心活 动 , 发展 人 的“ 主体 性 ” , 培 养坚 强 意志 和健 全 人格 以及 良好 的社 会适 应 能力 , 正确认 识和 参与 人 际关系 的一种 良好 方式 。体育 教育通 过 自身身 体性 认知 过程 中, “ 是 人把 自己身体 的健康 、强壮和 优 美作为 文化 目的的结 果” 。 体育 就 是人对 自己身心 的 自我培养 。在步 入二 十一 世纪 的历史 进程 中, 有一 个强 有力 的旋 律是 人文 教育 思想下 的“ ‘ 育人 ’ 非 0 器” ’ 。要 改变 以往把 人 当 成 培养 “ 劳 动工 具” 、“ 运动 工 具” , 而 忽略 人 的主 体性 。“ 从哲 学 的角度 讲, 主 体 性是 人 格机 能 最重 要 的特 征, 一 个人 主体 性 的有 无 或强 弱, 是 以其 有 无创 造精 神 或创造 能 力 的高低 为标 志 的。主 体性 人格 是一 种具有 主 动性 、独 立 性 、责 任心和 合 作精神 的人 的类 型特征 。” 总 之, 培养 和造 就 2 1世纪 高质 量的新 一 代, 要求 我们用 素质 教育 的思 想 对 体 育教 学 进行 理 性 的思 考和 大 胆 的探 索, 真正 落 实体 育教 学 中学 生 的 主 体 地位 和 实 践功 能, 最 大 限度 地提 高其 身 体效 益 和社 会 效益, 促使 学 生具有 ‘ ‘ 健康 的体 魄、强壮 的 身体 、科 学 的头脑 、艺术 的品 味、改造 社会 的精 神” ;心理健康 ;核心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路径和策略两方面展开研究,探讨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途径和方法。
一、路径1. 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首要路径是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
高职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贯穿,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之一是要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注重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使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二、策略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之一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德树人工作的主体力量,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力度,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和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感,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3.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在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中,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探索五年制高职德育教育新方式——德育与心育相结合
好全面 的防治和指导工作 , 使德育 工作 能更顺 利开展 。
4 加强校 园硬 、 软环境 建设 。 以环 境感染 学生 , 潜移 默化 中 教育学生
1 硬环境即校园景致 、 ) 教学设施 、 宣传布 置、 卫生状况等 。我校 校舍优美 整洁 , 每一室 , 每~处 走廊 , 都进行 了精心 的设计 和布置 , 处处都体现 了一种文化气息 和学 习的氛 围, 这样 的环境 中 , 在 有利 于学生形成爱学 习、 爱学校和 自 觉规范言行 的 良 好心理状态 。
教 学 园地
探索五年制高职德育教育新方式——德育与心育相结合
张 燕
( 州高等职 业技 术 学校 苏
中图分类号 : 1 G7 1 文献标识码: A
江 苏・ 苏州
250 ) 109
文章编号 : 6 2 7 9 ( 0 9)8 1 1 0 1 7 — 84 2 进行德育教育 , 满足 了学生 的需要 , 高了教 育可接受性 。 提
2 建 立友 好 的师 生 关 系 , 心 语 交 流 法 开 展 教 育 活 动 以
1班 主任 与学生建立知心朋友 的关 系, ) 采用定期通信 、 谈心等 方法 , 与学生 进行心语的交 流。在交流过程 中 , 不仅可 以了解学生
2 软环境即校风学风的形成 、 ) 各项德 育活动 的开展等 。我校一 开学的军训活动 , 把新生带进一个 严谨 、 守纪 的集体环境 中; 每年开
的知识已大大超 出了教师所教的范围 , 这群所谓 “ 见多识广 ” 的学生
不会轻 易地 听取老师 的简单说 教 , 他们存 在着“ 你说 你的 , 我做我 的” 反心理 , 给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逆 这 由此看 出: 一些学生道 德品质 出现 滑坡 , 多是因心理 问题而 许 引起 的。如果还用 以往 不深入 了懈 学生 内在需 求 的教育 形式来教 育学生 , 看来是 行不通 了。因此 , 教育需要改革 , 首先要求我们每个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意义 。 第二, 抓 学生 的 行 为 养成 , 实施 “ 文 明 高 职 院 校 德 育 工 作 要 逐 步 形 成 以 下 四 贯 性 原 则等 。 在 工 作 方 向和 方 法 』 二 努 力实 工程” 。 首先 , 经 常 开 展 学 生 思 想 状 况和 心 个方 面 的 工 作 机 制 。 现六个转 变, 即 由 浅 层次 冶 标 向深 层次 冶 理 调 查 咨 询 活 动 。 学 校 德 育 办 公 室 设计 了 第一 , 建 立 强 有 力的 领 导 机 制 。 学 校 应 本 转 变 ; 由 重管 理 向 重 教 育 转 变 ; 由单 纯 的 套 内容 齐 全 的 调 查 表 , 对 学 生 的 思 想 状 当建立两 个方面的领导组 织 , 更 好 地加 强 思 想 教 育 向素 质 教 育 转 变 ; 由以 批 评 教 育 况 和 心 理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分 析 和 研 究 , 聘 请 对学生德 育工作的管理 , 一 是 以 院 长 为 主 为主 向 以 表 扬 鼓 励 为 主 转 变 ; 由 工 作 的 盲 校 内 外 专 家 为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道 德 、 行 为 规 任、 党委副 书记为副主任 的德育工 作委员 目性 、 随 意 性 向计 划 性 、 规 范化 转 变 ; 由 要 范 、 健 康卫 生 和法 制教 育。 还 同校 医 院 联 会, 对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进 行全 面管 理 , 从 而 确 求 不 严 、 标准不高向高标准 、 严要 求 转 变 。 合, 开设了“ 心理 咨询热线电话” 。 第三 , 关 立 了行 政 一把 手 亲 自抓 学 生 德 育 工 作 的 路 心 彷 困学 生 , 实施“ 温 暖 工程 ” 。 给 贫 困学 生 子, 保 证 了 各 项 德 育 工作 投 入 能 够 及 时 到 3 加强制度建设 , 力求教 育管理科学 经 济 上 的 支持 , 帮 助他 们 顺利 完 成学 业 , 让 位; 二是 以党 委 副 书 记 为组 长 , 教 学 副 院 长 化 规 范化 、 量化 他 们 更 好 的 感 受学 校 集 体 的 温 暖 、 老 师 与 为副组长 的学生工作领导 小组 , 他 们 负 责 为 了 使 德 育 工 作 有 章 呵循 , 责任 到 人 , 同学 之 间 的温 暖 。 首先 , 对 全 校学 生 的 家 庭 研 究 和 部 署学 生 工 作 , 及 时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要 结 合 实 际制 定 《 德 育 工 作 实 施细 则 》 《 学 状 况 进 行 摸 底 调查 , 以便 掌 握 贫 困 学 生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随着人类思想活动的日趋复杂,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逐渐凸显,高职院校关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
本文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德育教育的方法两个方面来叙述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情况,用科学的、现代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标签: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方法
一、高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重要性的分析
1.我国经济环境的要求
除国际形势大的趋势外,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同样挑战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
从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等方面看,目前社会主要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这归根结底主要是利益多元化的问题。
古往今来,不正当利益对人类的消极影响很多,而现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正当利益,这些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强化德育教育工作。
2.当前教育方面的要求
德育是我国现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体系。
首先对于现今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来说,工作成绩还是应予以肯定的。
各大学校在德育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当前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一是认可专业,弱化德育;二是目标过高,偏离实际;三是形式简单,效果不明显;四是重视堵截,忽视疏导;五是强调言传的重要性,淡化身教的作用。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
1.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激励或是抑制,从而为学生指明品德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品德评价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用一种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优点和错误,在评价时要做到用辩证的思想去评定学生,既要奖其功,又要不护短;既要惩其过,又要不折长;有分寸地、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当然,在品德评价法中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把个人的情感带到评价中去。
2.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创造一个积极的、有利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感
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心灵。
自古以来,关于环境陶冶法的名言、俗语、案例有很多,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孟母三迁”等都是有关环境陶冶法的名言警句。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其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还没有完全成形,施加有利的环境影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规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的目的。
3.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方法,是一种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除了要有丰富知识储备外,在思想道德方面也要全面发展,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恰恰满足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实践锻炼是德育教育环节的延伸,也是衡量德育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尺。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在群体中通过树立榜样来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
群体中的榜样具有先进性、示范性、激励性、生动性等特点,因为“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
由此可见,榜样的教育作用很大。
如今的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涉世不深,在面对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会手足无措。
而树立或找寻一位志趣相投的榜样人物来做示范,就可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努力前进,实现梦想,这些就是榜样示范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只要教育者自身努力地做出榜样,或推选出优秀学生代表作为榜样标杆,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收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步乾,陶成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模式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1996,(1):28-29.
[2]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等.21世纪德育内容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2):93-94.
[3]罗靖.审美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审视[J].湖南社会科学,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