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意义
一、有利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
人是在创新活动中并通过创新来完善自身的。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具有同样的意义,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后者要重于前者。因为,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丰富与提升教师生命内涵的实现途径。创新能力的提高应是体育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师能把“培养人”作为真实的教育目标,把“自我发展”作为个人价值的选择,那么,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障碍,无非只是对现有的知识、能力、人格发出的挑战,从而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创新的不竭动力。正如叶澜所说,“只有用创新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
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趋势。通过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来提升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工作质量,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因而研究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舒尔曼(Sulman)曾指出,教师专业化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将道德力量与知识创新联系起来;(2)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作为职业支撑;(3)教师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4)面对教育实践的不确定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5)在实践反思中发展自身的经验体系;(6)依赖专业团体实现合作探讨和专业评价。”[2]上述六个方面特征的实现无不有赖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使教师超越了以往工匠式的教学技能模式,走上了反思探究、自主发展之路。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成为
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很难设想,如果教师自己对世界并不好奇,他又怎么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如果教师自己的思想是封闭的,他又怎么会使学生形成开放的态度,如果教师自己没有体现出反思的价值,怎么会使学生重视思考呢……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创新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又怎么可能有效地教授他们。为什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自身缺乏生命的活力,创新的灵动,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及其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维度与思维方式,而且更应该充分挖掘学科领域内伟大的发现过程与创新过程,展示其中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格力量。也就是说,教育应该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经研究发现:教师在培养创新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新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说明教师创新性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另一项研究探讨了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创新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自主的重要性的认识,与儿童倾向于挑战、好奇、独立控制自己的愿望有明显的相关。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而影响创新性。因此,教师的热情会带动学生的热情,教师的创新会引发、带动学生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师的创新性是学生创新性的活水源头。三、有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实现
教育改革是学校教育前进的动力与过程。学校教育改革的实
现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与提高应该是同一的过程。而以往的学校教育改革,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从外而内、从上而下的路子。常常是由某种理论作先导,行政手段作鞭策,在学校中贯彻、实施、推广。教师只是改革方案的简单执行者。当今,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意识到:任何一位教师以及他所面临的任何一个教育情境,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重复的,长年积累的独具个性的实践经验是其他人的经验无法替代的,也是任何一个理论所不能完全验证、诠释得了的。以往的教育改革实现的仅仅是物改,着眼于教科书、教育技术设备、教育制度的改变,忽视的是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工作方式的改善以及进而所能引发的教学模式的真实改变。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并且落实到他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中国的教育改革,就如钱理群先生在一篇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仅仅成为一阵喧嚣”。
杜威曾强调指出:“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正因为教育是人的一切事业中最个人化的、最切己的,它的力量的最后凭借和最终来源便在于个体的训练、品质和智慧。假如能拟订一种计划,使教育这个职业得到有力量、素质好、同情儿童以及对于教学和学术问题有兴趣的人,那么,教育改革就不再有一点麻烦,也用不着再去解决其他的教育问题了。”[3]事实上,教育的真实改变应该体现到人的改变上。只有深入到教师活生生的教学生活中,了解教师的“个人化理论”,帮助教师学会在教育行动中反思,从而培养其自我创新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当每一位教师能够认清并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的时候,就是教育改革真正获得实效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