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综合练习(1-6章)
综合练习(1-6章)一、填空题1.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
3.___________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___________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统计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4.描述统计是用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5.推断统计是根据对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6.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和_______两类。
7.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8.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
9.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
10.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
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1.分组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分布的数量规律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组数不应少于5组,也不应多于组。
12.现有数据3,3,1,5,13,12,11,9,7。
它们的中位数是。
13.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___。
14.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5.下列数据是某班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55,95,86,78,86,85,87,92,73,82。
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16.变异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
17.在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则全班统计学平均成绩为____。
18.分组数据中各组的值都减少1/2,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倍,则加权算术平均数将_______。
综合练习(1-5章)2011 统计学
综合练习(1-5章)一、填空题1.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
3.___________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___________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统计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4.描述统计是用和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5.推断统计是根据对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6.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和_______两类。
7.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8.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
9.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
10.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
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1.分组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分布的数量规律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组数不应少于5组,也不应多于组。
12.13.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___。
14.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5.下列数据是某班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55,95,86,78,86,85,87,92,73,82。
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16.17.在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则全班统计学平均成绩为____。
18.19.已知某村2005年人均收入为2600元,收入的离散系数为0.3,则该村村民平均收入差距(标准差)为______。
20.根据下列样本数据3,5,12,10,8,22计算的标准差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统计学综合练习题⼀、判断题对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的。
()3.在确定组限时,最⼤组的上限应⼤于最⼤变量值。
()4.相关系数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法。
()5.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6.社会经济统计⼯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
()7.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时期的。
()9.时间数列中各个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增长速度。
()10.全⾯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都进⾏调查。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12.⼈⼝出⽣数、设备台数是时点指标;产品库存额、⼯资总额是时期指标。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14.统计的涵义就是指统计学,这是⼀门多科性的⽅法论科学。
()15.研究某地区的粮⾷亩产⽔平,总体单位应是该地区的每⼀亩耕地。
()16.研究某地区商店的零售物价情况,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每⼀个商店。
()17.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误差,全⾯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18.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永远不可能⼀致。
()19.组中值既是各组标志值的代表值,⼜是各组标志值的实际平均值。
()20.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15.5台,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1.某⼚产量计划要求⽐上年增长10%,实际仅⽐上年增长5%,则本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50%。
22.众数就是在总体各个标志值中出现的最多次数。
()23.如果某次考试成绩:甲班每⼈相差6分,⼄班每⼈相差7分,则表明甲班学⽣考试成绩要⽐⼄班变异程度⼩。
()24.如果甲⼄两⼚技术⼯⼈与学徒⼯的⼯资⽔平均是甲⼚⾼则甲⼚⼯⼈平均⼯资必定⾼于⼄⼚。
25.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定是有名数。
统计学综合练习(8-10章)
综合练习(8-10章)一、填空题1.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____ ____。
3.某市199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只比上年增长14%,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总指数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
4.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6.某机场近几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旅客运输的季节比率为150%,上年全年发送旅客300万人,预计今年将比上年增加20%,预计今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将发送旅客万人。
7.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8.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9.在相关分析中,如果变量Y的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相关系数=___________。
10.在时间序列中,如果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各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应该等于____。
11.某地区GDP保持10%的年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____。
12.如果价格指数降低后,原来的支出可多购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____。
13.一般而言,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14.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单位产品成本y(百元)与产量x(万件)之间的回归方程为ˆ9208=-,则产量为2万件时,单位成本的预测值为百元。
y x二、单项选择题=+中,回归系数b表示()1.在直线回归方程ˆy a bxA. 当x=0时y的平均值B.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C. 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量2.下列现象中,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 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B. 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D. 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3.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A. -0.9247B. 0.9247C. -1.5362D. 1.53624.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 )A.完全相关 B 无关系 C不完全相关 D不存在线性关系5. 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则其相关系数的值( )A .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越大6. 在线性回归方程ˆ48.53 2.87i iY X =+中,2.87说明( ) A.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B.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会增加2.87个单位C.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会增加2.87个单位D.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7.一个由500个职工组成的样本,表明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 )A. 职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B. 有85%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C. 有85%的较高受教育程度者有较高的收入D. 其中只有85%的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 8.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利息与利率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C.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9.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 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 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10. 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的( )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A. 和 B. 差 C. 积 D. 商11.已知相邻几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20%、2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10%×115%×120%×125%-100%B . 10%×15%×20%×25% -100%C .10%×15%×20%×25%D 100%12.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BCD13. 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的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 14. 用“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A.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B.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C. 有趋势和循环的季节数列D. 各种季节数列15. 现有某地1978~2005年各年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用5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所得趋势值序列的项数为( ) A .22项 B .23项 C .24项 D .25项16. 某企业的产值,每年都增加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递增B.递减C.不变D.有增有减17. 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18. 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统计学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综合练习题一、简答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2.统计工作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3.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4.普查与统计报表均为全面调查,两者能否相互替代?为什么?5.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6.什么是统计分组?有何作用?7.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8.在抽样调查中,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9.在抽样调查中,影响样本必要的样本单位数的因素有哪些?10.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11.序时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有何区别?1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点?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1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二、计算题:1.某班学生上学期《统计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65 69 80 59 75 84 75 95 90 77 66 50 7882 83 78 75 77 80 81 80 64 73 88 92 6071 96 81 86 79 87 64 72 80 70 72 79 8281 78 80 70 68 72 68 79 85 86 81 70 69要求:按成绩进行分组,编制一个次数分布数列。
2.某厂两个车间生产同一产品的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②各车间单位成本不变,全厂单位成本下降20元,试分析原因。
3.某市某局所属15个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某公司下属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三个企业的实际产量及完成情况资料如下:①根据资料计算该公司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②如果将资料中的计划产量改变为实际产量,又如何计算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5.已知甲班的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见下表:----------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85分,标准差为12分。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2018-03-01 09:37:02| 分类:统计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统计总体统计指标数量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数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次数分布数列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相关系数同度量因素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指数环比指数相关分析b5E2RGbCAP二.判断题:1.某工商银行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都是离散变量。
< )2.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 )3.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4.在人口普查中,某人女性是品质标志,36岁是数量标志。
< )5.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 )6.调查对象是调查工程的承担者。
< )7.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
< )8.统计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 )9.按分组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配数列叫变量数列。
< )10.用离散变量分组编制的组距数列的上下限应该重合。
< )11.统计分组是将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
12.只有性质相同的现象才能计算其实物总量指标。
< )13.结构相对指标即可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结构,也可表明总体标志总量的结构。
< )14.在组距数列中计算算术平均指标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15.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各组标志值相等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 )1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体现在各组次数的多少上。
< )17.强度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 )18.如果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组变量值,缺少总体单位数的资料,需利用调和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数。
19.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只能用绝对数指标。
< )20.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相等时,应利用标准差系数判断其平均数的代表性。
< )2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统计学综合练习(1-6章)
综合练习(1-6章)一、填空题1.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
3.___________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___________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统计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4.描述统计是用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5.推断统计是根据对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6.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和_______两类。
7.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8.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
9.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
10.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
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1.分组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分布的数量规律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组数不应少于5组,也不应多于组。
12.现有数据3,3,1,5,13,12,11,9,7。
它们的中位数是。
13.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___。
14.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5.下列数据是某班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55,95,86,78,86,85,87,92,73,82。
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16.变异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
17.在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则全班统计学平均成绩为____。
18.分组数据中各组的值都减少1/2,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倍,则加权算术平均数将_______。
统计学综合指标习题
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单选题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 ) A. 97.9% B. 140% C. 102.2% D. 2%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4.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 A. 位置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成立。
A.x > e M >o M B. x <e M <o M C. x >o M >e M D. x <o M <e M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J 形分布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
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A.扩大2倍B.减少到1/3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1.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A.减少20B.减少到1/20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2.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和它们的频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2,那么众数()A.缩小到原来的1/2B.缩小到原来的1/4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3.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而频数均减少一半,那么中位数()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4.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15.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16.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标准差()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17.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A.意义不同B.计算结果不同C.计算条件不同D.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18.为了测定组平均数变异,应计算()A.组内方差B.组间方差C.总方差D.组内方差平均数19.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A.平均数不一致B.离散程度不一致C.总体单位不一致D.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0.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加以判断21.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A.极差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22.在下列成数数值中,哪一个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小()A.0.8B.0.5C.0.3D.0.123.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3,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A.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B.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C.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D.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二、多选题1. 总量指标( )A.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B.是反映国情和国力的重要指标C.是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D.可用来比较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效益水平E.只能根据有限总体计算2. 某银行1999年底的居民储蓄存款额是( )A.综合指标B.单位总量指标C.标志总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3.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销售收入C.职工人数D.设备台数E.固定资产原值4.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1992年末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37%B.1992年我国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2.17台C.1992年我国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D.1992年我国全部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711元E.1992年我国钢产量为美国同期的81.2%5. 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是(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比较相对指标6. 平均指标( )A.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7. 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人均国民收入B.人口平均年龄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人口密度E.人口自然增长率8. 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是应用平均数指标的前提条件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D.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E.用各标志值补充说明平均数s-与1m s+的涵义表示( ) 9. 组距数列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中,1mA.中位数组的累计次数B.中位数组前一组的较小制累计次数C.中位数组前一组的较大制累计次数D.中位数组后一组的较小制累计次数E.中位数组后一组的较大制累计次数10. 根据全距说明标志变异程度( )A.没有考虑中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B.没有考虑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状况C.能反映所有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取决于平均数的大小E.仅考虑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的影响11. 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 )A.消除了不同总体各标志值测量单位的影响B.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E.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12. 标志变异绝对指标( )A.可反映总体各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可说明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C.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D.要受到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E.是衡量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的重要指标13. 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甲>x乙,由此可推断( )A.乙组x的代表性高于甲组B.甲组x的代表性高于乙组C.乙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组D.甲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组E.甲组的标志变动度比乙组大14. 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 )A.平均差B.全距C.均方差系数D.标准差E.平均差系数15. 应用动差法测定偏度的峰度,需要计算( )A.一阶中心动差B.二阶中心动差C.三阶中心动差D.四阶中心动差E.五阶中心动差三、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和;按反映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统计学综合练习题(第9章)
综合练习题(第9章)一、填空题1.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某市199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只比上年增长14%,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总指数为 (保留4位有效数字)。
3.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
4.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如果价格指数降低后,原来的支出可多购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一般而言,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
7.狭义的指数体系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一个 等于若干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乘积。
8.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一是采用 的方式,通常称为“综合(总和)指数法”;二是采用 的方式,通常称为“平均指数法”。
二、选择题1.在具备报告期实际商品销售额和几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的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B .加权算数平均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 .可变构成指数 2.某造纸厂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2002年单位产品成本( )A .减少了5.15%B .减少了0.62%C .增加了12.9%D .增加了1.75% 3.帕氏价格综合指数公式是( ) A .1100p q p q∑∑ B .1000p q p q∑∑ C .1001p q p q∑∑ D .1101p q p q∑∑4.销售额增长5%,物价下降2%.则销售量增长 ( ) A .10% B .7.14% C .3% D .2.5%5.拉氏指数方法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 ) A. 用报告期的变量值加权 B. 用基期的变量值加权 C. 用固定某一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D. 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变量值加权6.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所需增加的开支额,应编制的指数是( )。
统计学综合练习(8-10章)
综合练习(8-10章)一、填空题1.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____ ____。
3.某市199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只比上年增长14%,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总指数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
4.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6.某机场近几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旅客运输的季节比率为150%,上年全年发送旅客300万人,预计今年将比上年增加20%,预计今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将发送旅客万人。
7.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8.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9.在相关分析中,如果变量Y的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相关系数=___________。
10.在时间序列中,如果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各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应该等于____。
11.某地区GDP保持10%的年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____。
12.如果价格指数降低后,原来的支出可多购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____。
13.一般而言,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14.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单位产品成本y(百元)与产量x(万件)之间的回归方程为ˆ9208=-,则产量为2万件时,单位成本的预测值为百元。
y x二、单项选择题=+中,回归系数b表示()1.在直线回归方程ˆy a bxA. 当x=0时y的平均值B.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C. 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量2.下列现象中,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 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B. 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D. 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3.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A. -0.9247B. 0.9247C. -1.5362D. 1.53624.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 )A.完全相关 B 无关系 C不完全相关 D不存在线性关系5. 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则其相关系数的值( )A .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越大6. 在线性回归方程ˆ48.53 2.87i iY X =+中,2.87说明( ) A.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B.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会增加2.87个单位C.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会增加2.87个单位D.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 7. 一个由500个职工组成的样本,表明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 )A. 职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B. 有85%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C. 有85%的较高受教育程度者有较高的收入D. 其中只有85%的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8. 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利息与利率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C.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9. 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10. 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的( )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A. 和B. 差C. 积D. 商11. 已知相邻几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20%、2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10%×115%×120%×125%-100%B . 10%×15%×20%×25% -100%C .10%×15%×20%×25%D 100%12.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D13. 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的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14. 用“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A.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B.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C. 有趋势和循环的季节数列D. 各种季节数列15. 现有某地1978~2005年各年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用5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所得趋势值序列的项数为()A .22项B .23项C .24项D .25项16. 某企业的产值,每年都增加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递增B.递减C.不变D.有增有减17. 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18. 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统计学复习题练习
《统计学》综合练习一一、填空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统计分组法和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2.“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3. .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抽样调查这五种形式。
6. 专门调查除普查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___________和划分各组界限。
9.对全国各铁路交通输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____________ 调查10.次数分配数列按其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1)全体学生(2)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每一个学生(4)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4、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统计学综合练习(8-10章)
综合练习(8-10章)一、填空题1.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____ ____。
3.某市199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只比上年增长14%,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总指数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
4.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6.某机场近几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旅客运输的季节比率为150%,上年全年发送旅客300万人,预计今年将比上年增加20%,预计今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将发送旅客万人。
7.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8.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9.在相关分析中,如果变量Y的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相关系数=___________。
10.在时间序列中,如果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各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应该等于____。
11.某地区GDP保持10%的年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____。
12.如果价格指数降低后,原来的支出可多购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____。
13.一般而言,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14.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单位产品成本y(百元)与产量x(万件)之间的回归方程为ˆ9208=-,则产量为2万件时,单位成本的预测值为百元。
y x二、单项选择题=+中,回归系数b表示()1.在直线回归方程ˆy a bxA. 当x=0时y的平均值B.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C. 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量2.下列现象中,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 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B. 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D. 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3.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A. -0.9247B. 0.9247C. -1.5362D. 1.53624.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 )A.完全相关 B 无关系 C不完全相关 D不存在线性关系5. 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则其相关系数的值( )A .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越大6. 在线性回归方程ˆ48.53 2.87i iY X =+中,2.87说明( ) A.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B.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会增加2.87个单位C.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会增加2.87个单位D.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7.一个由500个职工组成的样本,表明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 )A. 职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B. 有85%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C. 有85%的较高受教育程度者有较高的收入D. 其中只有85%的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 8.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利息与利率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C.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9.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 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 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10. 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的( )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A. 和 B. 差 C. 积 D. 商11.已知相邻几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20%、2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10%×115%×120%×125%-100%B . 10%×15%×20%×25% -100%C .10%×15%×20%×25%D 100%12.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BCD13. 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的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 14. 用“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A.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B.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C. 有趋势和循环的季节数列D. 各种季节数列15. 现有某地1978~2005年各年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用5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所得趋势值序列的项数为( ) A .22项 B .23项 C .24项 D .25项16. 某企业的产值,每年都增加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递增B.递减C.不变D.有增有减17. 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A 、长期趋势B 、循环变动C 、季节变动D 、不规则变动18. 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统计学综合练习(8-10章)
综合练习(8-10章)一、填空题1.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____ ____。
3.某市199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只比上年增长14%,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总指数为 (保留4位有效数字)。
4.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
6.某机场近几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旅客运输的季节比率为150%,上年全年发送旅客300万人,预计今年将比上年增加20%,预计今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将发送旅客 万人。
7.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
8.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9.在相关分析中,如果变量Y 的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相关系数=___________。
10.在时间序列中,如果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各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应该等于____。
11.某地区GDP 保持10%的年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____。
12.如果价格指数降低后,原来的支出可多购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应为____。
13.一般而言,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一个与之相应的 。
14.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单位产品成本y (百元)与产量x (万件)之间的回归方程为,则产量为2万件时,单位成本的预测值为 百元。
ˆ9208yx =-二、单项选择题1.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b 表示( )ˆya bx =+A. 当x =0时y 的平均值 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 D.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量2.下列现象中,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A. 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 B. 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 D. 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3.居民收入与储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A. -0.9247 B. 0.9247 C. -1.5362 D. 1.53624.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A .完全相关B 无关系C 不完全相关D 不存在线性关系5.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则其相关系数的值( )A .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越大6.在线性回归方程中,2.87说明( )ˆ48.53 2.87i iY X =+A.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B. 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会增加2.87个单位C.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会增加2.87个单位D. 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Y 肯定会增加2.87个单位7.一个由500个职工组成的样本,表明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A. 职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B. 有85%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C. 有85%的较高受教育程度者有较高的收入D. 其中只有85%的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8.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A.利息与利率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C.电视机产量与鸡蛋产量D.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9.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10.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的( )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A. 和B. 差C. 积D. 商11.已知相邻几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20%、2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10%×115%×120%×125%-100%B . 10%×15%×20%×25%-100%C .10%×15%×20%×25%D 100%-12.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 D13.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的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A 、长期趋势 B 、循环变动 C 、季节变动 D 、不规则变动14.用“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A.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B.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C. 有趋势和循环的季节数列D. 各种季节数列15.现有某地1978~2005年各年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用5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所得趋势值序列的项数为( )A .22项 B .23项 C .24项 D .25项16.某企业的产值,每年都增加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递增B.递减C.不变D.有增有减17.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A 、长期趋势 B 、循环变动 C 、季节变动 D 、不规则变动18.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5%,二季度70%,三季度100%,四季度105%。
统计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统计学综合练习及答案综合练习(⼆)⼀.判断题: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2.发展⽔平就是时间数列中的每⼀项指标的数值,⼜称发展量。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季节变动指的就是现象受⾃然因素的影响⽽发⽣的⼀种有规律的变动。
(×)5.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增长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
(×)7.⽤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既可以使⽤全⾯的资料,也可以使⽤⾮全⾯的资料。
(×)8.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种变形。
(√)9.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10.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单项选择题: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D.所⽐较的现象特征不同.2.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D)A.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职⼯⼈数指数D.劳动⽣产率指数.3.某管理局为了⾯反映所属各企业⽣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编制(A).A.可变构成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影响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4.单位成本报告期⽐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产总费⽤(B)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5.某市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81--1990年的⼯业总产值数列.反映的是(AA.产量的变动B.价格的变动C.价值量的变动D.价格和产量的变动.6.某⼯⼚上年平均每季度的⽣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上年全年⽣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D)A.204%.B.306%.C.408%.D.102%.7.虽有现象各期的环⽐增长速度,但⽆法计算现象的( C)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平.D.平均增长速度.8.平均发展速度是(C)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发展速度连乘积的⼏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A.环⽐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测定现象的(C).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现象侧重于⽤⼏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D.居民消费⽀出状况.E.产品产量.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 )A.⼀季度平均每⽉的职⼯⼈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第四季度⼈均产值.D.某商场职⼯某年⽉平均⼈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年出⼝商品贸易额增长速度.3.增长1%的绝对值( AD )A.等于前期⽔平除以100.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增长速度.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发展速度.D.表⽰增加1%所增加的绝对量.E.表⽰增加1%所增加的相对量.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BDE ).A.环⽐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减1.C.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环⽐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E.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平.5.下⾯哪⼏项是时期数列( BC ).A.我国近⼏年来的耕地总⾯积.B.我国历年新增⼈⼝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利税率.6.同度量因素的作⽤有(AC )A.同度量作⽤.B.⽐较作⽤.C.权数作⽤.D.稳定作⽤..E平衡作⽤.7.某地区商业企业职⼯去年劳动⽣产率指数为132%,这是( BCE )A.个体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8.下列指数哪些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ACD ).A.产品产量指数.B.多种产品产值指数.C.商品销售量指数.D.职⼯⼈数指数.E.⼯资总额指数.9.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ABD )A.销售量指数.B.销售价格指数.C.总平均价格指数.D.销售额指数.E.个体销售量指数.10.进⾏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需要编制的指数有( CDE )A.算术平均数指数.B.调和平均数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简答题:1.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①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其经济内容是⼀致的;②平均指数在使⽤全⾯调查资料时,实质上就是综合指数的⼀种变形形式。
统计学综合练习
统计学A综合练习题教学班号: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全部商业企业为总体,每个商业企业为总体单位,该地区商品销售额是: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A同质性、数量性、差异性B具体性、数量性、综合性C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D总体性、大量性、社会性3、平均每人分摊主要产品产量是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的: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是非标志平均数(P)的取值范围是:A p=0 B P≤0 C P≥0 D 0≤P≤1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6、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7、了解某企业期末商品库存,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采访法C直接观察法D报告法8、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确定分组标志B确定组数C确定组距D确定分组组限10、煤炭产量以发热量7000大卡/公斤作为计量单位,则这种计量形式称为:A自然计量单位B标准实物计量单位C度量衡单位D劳动单位11、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上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于:A98.1%B102.1%C97.9%D101.9%12、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证明两变量:A无关系B不存在线性相关C完全相关D不完全相关13、用抽样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比用总体的变量估计更为有效,称为抽样估计的: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充足性14、根据间隔相等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B加权算术平均C简单序时平均D加权序时平均15、零售商品价格增加2%,零售商品销售量增加5%,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加:A3%B7%C10%D7.1%16、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每一职工的文化程度C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D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17、在统计工作实践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其理由在于:A个体数量足够多B个体产生偏差不与考虑C如实反应情况不产生偏差D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18、每个总体单位都具有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如2004年末某市全部职工总体中有工业职工200万人,则不变标志是:A职工工资B该市的职工C工业部门D职工年龄19、要获得我国人口状况的详细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有: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全面统计报表20、反映总体中各构成部分之间数量关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称为: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商品库存额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22、对于同一数列,以不同平均指标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其数值最小的是以:A算术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B调和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C几何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D中位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23、抽样误差产生于:A登记性误差B系统性误差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D随机性代表性误差24、在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B平均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25、计算总指数时,可以采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
9.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
A.异众比率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答案:A
23
异众比率 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STAT
计算公式: Vr
fi fm 1 fm
fi
fi
式中:f m为众数组的频数; 为 变fi 量值的总频数
异众比率用于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 度。异众比率越大,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 数的比重越大,表明众数的代表性越差;异 众比率越小,表明众数的代表性越好。
(x x)2 min 20
STAT
8.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答案:C
21
STAT
适合使用众数:当数据分布存在明显的集中趋 势,且有显著的极端值时
不适合使用众数:当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不明 显或存在两个以上分布中心时
7.算术平均数∑x/n的重要数学性质之一, 是( )
A.∑[x-(∑x/n)]=0 B.∑[(∑x/n)-x]2=0 C.∑[x-(∑x/n)]2=0 D.∑[x2-(∑x/n)2]=0
答案:A
19
STAT
算术平均数的主要数学性质
⒈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 和恒等于零,即:
(x x) 0
⒉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 方和为最小,即:
答案:A
8
变量
性别 民族
品 质
宗教信仰 政治倾向
变 量
年龄
数
身高
量 变
体重
量
变量值 STAT
男
文
汉族
字
佛教 无党派
表 述
43岁 数
182cm 75公斤
据 表 述
9
STAT
4.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不再放回总体 然后再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 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 方法称为( )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26
平均
STAT
指标
均值
数值平均数
集中趋势
变量的描述
离中趋势
标志变 异指标
中位数 众数
位置平均数
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
方差、标准差
离散系数
27
均值、中位数、众数的比较
全体观测值都参与了均值的运算,因STAT 此一般情况下要比中位数和众数具有更 好的综合性。然而当数据中存在偏大或 偏小的极端值时,均值的结果极易受其 影响,代表程度降低。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由位置确定的,因 此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数据中存在极端 值时,中位数和众数比较实用。
统计学第一至第五章综合练习题
STAT
知识点的回顾 答 案
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
STAT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2
STAT
⒈某校2004年度抽查了100份本科生毕 业论文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按“优 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 分别记载。就统计测量尺度而言,这种 记分方式属于(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28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
STAT
右偏
对称
左偏
x me mo
x me mo
定比变量
均值
标准差
6
成数
是非标志总体的指标
指是非标志总体中具有某种表现或 STAT 不具有某种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总 体单位总数的比重
具有某种标志表现的 单位数所占的成数
P N1 N
不具有某种标志表现 的单位数所占的成数
Q N0 N
且有P Q
N1
N
N0
N
N1 N0 N
N N
1
7
STAT
3.大学生个体的下列特征中,属于品质变 量的是( ) A.民族 B.身高 C.年龄 D.体重
末组 下限
相邻组组距 2
14
STAT
6.设变量值为x,频数为f,则加权算术平 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
A.∑f/∑xf
B.∑x/∑f
C.∑x·(f/∑f)
D.∑x·x(f/∑f)
答案:C
15
适用于总体资料 未经分组整理、
STAT
尚为原始资料的
情况
N
X
X X L L X
i
简单算数平均数 X 1 2
A.精确值
B.近似值
C.预测值
D.虚拟值
答案:B
13
STAT
组中值 每组变量取值范围的中点数值
组中值=
上限 2
下限
开口式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
首组假定下限=首组上限-相邻组组距
末组假定上限=末组下限+相邻组组距
首组 组中值
首组上限 首组假定下限 2
首组 上限
相邻组组距 2
末组 组中值
末组下限
末组假定上限 2
公式 X Xf中的 f
f
相对权数 表现为频率、比重;即公式
X Xf
f
பைடு நூலகம்
X
f
f
中的
f
f
17
分析:
m
X i fi
X
i 1 m
fi
i 1
决定平均数 的变动范围
STAT
起到权衡轻 重的作用
成绩(分)
人数(人) 甲班 乙班 丙班
60
39
1
20
100
1
39
20
平均成绩(分) 61
99
80
18
STAT
N
i 1
N
N
均值的计算
加权算数平均数
适用于总体资料经 过分组整理形成变 量数列的情况
m
X f X f L L X f
X f ii
X
11
22
m m
i 1
m
f f L L f
1
2
m
f
i
16
i 1
权数
指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STAT 数,反映了各组的标志值对平均数 的影响程度
绝对权数 表现为次数、频数、单位数;即
24
STAT
10.下列总体参数中,反映离散趋势的是 () A.均值 B.中位数 C.全距 D.众数
答案:C
25
全距 指所研究的数据中,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又称极差。 STAT
R X m ax X m in
最小变量值或最
全距的特点
低组下限或开口 组假定下限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易懂;
缺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不能 全面反映所有变量值差异大小及分 布状况,准确程度差
答案:B
10
STAT
简单抽样 重复抽样
随机抽样
不重复抽样
抽样
复杂抽样
非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
11
STAT
重复抽样 又被称作重置抽样、有放回抽样
抽出 个体
登记 特征
放回 总体
继续 抽取
不重复抽样 又被称作不重置抽样、不放
回抽样
抽出 个体
登记 特征
继续 抽取
12
STAT
5.根据组距数列各组的组中值计算的平均 数是一个( )
答案:B 3
变量
按变量取值的 表述方式
品质型变量
数值型变量
STAT
定类变量 定序变量 定距变量 定比变量
4
STAT
⒉依据第1题介绍的抽查结果,唯一可以计 算的指标是( )
A.均值
B.方差
C.全距
D.比率(成数)
答案:D
5
STAT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定类变量
众数
异众比
定序变量 定距变量
中位数 均值
异众比 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