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讲义和DNA分子数量变化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中期II N 2N 2N
后期II 2N 2N 0
精子、第二极体、 卵细胞
末期II
N
N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染色体数量 减半的原因 是同源染色 体分离,均 分到两个子 细胞
加倍的原因是 染色体的着丝 点分裂,一条 染色体变成两 条
减半的原因是 细胞中的染色 体均分到两个 子细胞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间期 减
精原细胞
2N
卵原细胞 间 期 2N
2N 0 4N 4N
数 分 裂
分裂期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I 2N 中期 I 2N 后期 I 2N
4N 4N 4N 4N 4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2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数量
加倍的原
因是DNA
4N
的复制 (染色体
的复制)
2N
DNA 变 化 曲 线
数量减半的原 因是细胞中的 DNA均分到两 个子细胞
数量减半的原 因是细胞中的 DNA均分到 两个子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染色单体 数量从0变
⑶猕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2 ) 条,ab段的细胞有染 色体( 42 )条,四分体( 21 )个,染色单体( 84 )个;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 DNA
间期 减
精原细胞
2N 2N
卵原细胞 间 期 2N 4N
数 分 裂
分裂期
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I 2N 4N 中期 I 2N 4N 后期 I 2N 4N
末期 I 前期II
N
2N
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II N
2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感谢下 载
4
DNA
2N
4nN
(二)第二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四分体
联会
2N
4 4nN
同源染
色体分
2N 离
2N
4 n4N
4 n4N
次级精 母细胞
N
2 n2N
着丝
点分

次级精母细胞
N
N
2N
2
2
0
n2N
n2N
2N
变形
精细胞
精子
N
0
N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 配子形成过程化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后期II 2N 2N
精子、第二极体、 末期II N
N
卵细胞
染色单体
0 4N 4N 4N 4N 2N
2N 0 0
染色体变化曲 线
4N
2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剪掉喧嚣尘世的纷纷扰扰,剪掉终日的忙忙碌碌。情也好,事也罢,细品红尘,文字相随,把寻常的日子,过得如春光般明媚。光阴珍贵,指尖徘徊的时光唯有珍惜,朝圣的路上做一个谦卑的信徒,听雨落,嗅花香,心上植花田,蝴蝶自会来,心深处自有广阔的天地。旧时光难忘,好的坏的一一纳藏,不辜负每一寸光阴,自会花香满径,盈暗香满袖。 年华似水匆匆走过,岁月悄然无声增长,在静下来的时光里回首过往,发现人总是会在某一刻感叹良多。 许是念起一些事,许是念起一些人,许是念起经历的点点滴滴……
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染色体与DNA数量的变化

染色体与DNA数量的变化

1(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染色体由体数目不变(2N), DNA数目由2Nf 4N。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的分别等行为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由2N-N, DNA数目也随之减半,由4Cf2C, 减半的缘由在于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别。

③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别,染色体由染色体数目仍是N, DNA数目再次减半由2N-N,减半的缘由在于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别形成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结果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2)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图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表: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象的鉴别鉴别某一细胞图象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行为。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1)前期: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现象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其次次为裂。

(2)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其次次分裂中期。

⑶后期:(4)末期:图象不简单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

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其次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但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

(5)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肯定是减数其次次分裂图象。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4N
2N N
减Ⅰ
减Ⅱ
.
时期
20
减数分裂过程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过程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上下代生 物之间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减数分裂时发生的高频率的基因
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两大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是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1
复习专题:
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 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
2
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下一时 期间期
.
4
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2N→4N→2N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
5
有丝分裂DNA变化示意图: 2N→4N→2N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
.
16
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2N→N→2N→N
4N
2N N
减Ⅰ
减Ⅱ
.
时期
17
减数分裂DNA变化示意图: 2N→4N→2N→N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及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B
减Ⅱ末
C
减Ⅰ前
D
减Ⅰ中
E
减Ⅱ中
F
减Ⅱ前
G
减Ⅰ后
H
减Ⅱ整后理版
I
有丝后
J
减Ⅱ后 9
有丝分裂过程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有丝分裂过程意义:分裂后的子代细胞里的染色体和 DNA含量与分裂前的亲代细胞保 持了一致,维持了亲子代遗传性 状的稳定性。
整理版
10
减数分裂示意图(精细胞的形成过程):
整理版
1
复习专题:
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 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
整理版
2
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下一时 期间期
整理版
4
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2N→4N→2N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整理版
后期
末期
5
有丝分裂DNA变化示意图: 2N→4经过减数分裂都能行成4个成熟生 殖细胞
×
整理版
16
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2N→N→2N→N
4N
2N N
减Ⅰ
减Ⅱ
整理版
时期
17
减数分裂DNA变化示意图: 2N→4N→2N→N
4N
2N N
减Ⅰ
减Ⅱ
整理版
时期
18
减数分裂染色单体变化示意图: 0→4N→2N→0
4N
2N N
两大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是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高考生物减数分裂专项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减数分裂专项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考生物减数分裂专项知识点总结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下文是为考生准备的生物减数分裂专项知识点的内容。

(一)概念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间:发生在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
(精子卵细胞)的过程中。

复制次数: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的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要配对。

2. 减数分裂过程图解染色体DNA 数量变化
3.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5.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变化规律:
A 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n—〉2n—〉n。

B DNA 数量变化规律:2n—〉4n—〉2n—〉n。

C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
①I------〉②X 都为染色体,且都是一条染色体。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

①比②染色体之比为1:1 ,DNA 之比1:2
①的染色体与DNA 之比1:1 ②的染色体与DNA 之比1:2
D 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的关系:着丝点数==染色体数
E 四分体数与同源染色体数的关系: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
F 四分体与联会的关系:①I I -------〉②X X
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卵细胞无变形过程、体积大、不可游动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部位
精巢、卵巢 体细胞
染色体复制次数
1次
1次
细胞分裂次数

有无同源染色体
2次
1次



有无联会、四分体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何时着丝点分裂
减Ⅱ后期
后期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子细胞名称和数目 相同点
减半
不变
精子4个
卵细胞1个 体细胞2个
后期
末 期
染色体数
2N 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数
2a4a 4a 4a 4a 2a 2a 2a 2a a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4N 2N 2N 2N 0 0
同源染色体对 数
N
N N N0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4 3n n2 1n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相同点:基本变化(染色体变化)相同。
不同点:
1、产生部位不同; 2、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两个大小相同 的次级精母细胞;
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 细胞。 3、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4个精子;
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 4、精子有变形过程、体积小、可游动;
4n
3n
减数分裂
2n
1n
间期 4n
3n
减⑴期
减⑵期
有丝分裂
2n
1n
间期
前期 中 后 末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变化规律

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教案

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一、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假设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BC段——DNA复制;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ff′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H(h)点——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柱形图(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1)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但DNA数目相同。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等,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3)染色体数目为2n的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n,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4n。

例1(2018·湖北孝感七校联考)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答案 B解析分析曲线变化可知,AE段核DNA分子数一次加倍、一次减半,应表示有丝分裂;FL 段核DNA分子数一次加倍,连续两次减半,应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为8条或16条,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8条,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正确;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 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

第2章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

第2章 微专题三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

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学习目标] 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学会辨析细胞分裂的图像。

一、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例1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

下表中 ,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工程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甲10202010乙1020200丙20402010丁2040400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由题干“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可知 ,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条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即10条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染色体都是10条 ,此时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即20条染色单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由于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故染色体数目加倍(20条) ,但染色单体消失(0条)。

方法总结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假设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核DNA数为2c)细胞分裂图像分裂次数分裂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n2c→4c0→4n 前期2n4c4n 中期2n4c4n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n4c4n末期2n→n4c→2c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n2c2n 中期n2c2n后期2n2c0末期2n→n2c→c0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 ,染色体∶核DNA =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 ,染色体∶核DNA=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BC段——DNA复制;DE(de)段——同源染色体别离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ff′段——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H(h)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PPT课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PPT课件

跟踪训练 1.下图中能表示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分别是
A.①③
B.①②
√C.④③
D.④②
123456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图: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导致核DNA的 数量加倍;在减数分裂Ⅰ结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别到达2个细胞中而减半; 在减数分裂Ⅱ的末期,由于形成2个子细胞,核DNA的数量再次减半,符合图中的④ 曲线。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由于没有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变化,形成2个子细胞后,导致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在减数分裂 Ⅱ的后期由于着丝粒的分裂,导致染色体的数目暂时加倍,在末期形成2个子细胞后 而导致染色体的数目减半,符合图中的③曲线。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识别方法(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 同源染色体 →
染色体 行为
出现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两侧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分离
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例3 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生物(假设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 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
解析 ②中出现了四分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③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B错误; ④中发生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染色 体数目没有加倍;⑤中着丝粒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分离,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⑥中也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但没有同源染色 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D错误。
A.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丁→甲→乙→丙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3.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 得其长 ;不尚 华丽辞 藻,不 重典故 堆砌, 文笔洗 练,自 然有致 。 4.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 悲,行 文也随 其感情 的变化 由平静 到激荡 ,再由 激荡到 平静, 具有波 澜起伏 之美 5.小说重点通过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以及 别里科 夫与柯 瓦连科 的交锋 等,具 体地写 别里科 夫与华 连卡婚 事的失 败。 6.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是因 为他虽 然想支 持新生 的进步 的事物 ,但受 旧秩序 压迫, 不得不 因循守 旧。
减 数 分 裂 过 程中DN A、染色 体、染 色单体 的数量 变化
减 数 分 裂 过 程中DN A、染色 体、染 色单体 的数量 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2n→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体 2N 2N 2N 2N N N
染色单 体
0→4m
4m
4m
4m
2m 2m
N 2N N 2m 0 0
减 数 分 裂 过 程中DN A、染色 体、染 色单体 的数量 变化
减 数 分 裂 过 程中DN A、染色 体、染 色单体 的数量 变化
1.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 从游宴 活动谈 到了生 死观, 并表达 了对生 命的价 值和意 义的探 求。 2.在生死观方面,作者认为人事在变 ,历史 在发展 ,由盛 到衰、 由生到 死都是 必然的 ,因此 要及时 行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知识讲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知识讲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分裂,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及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5、了解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3、减数分裂图解: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复制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染色体交叉互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要点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图像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变化的图像要点三: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三看识别法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偶数,则进行二看。

011-014第二章第3课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图像识别

011-014第二章第3课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图像识别

减数第一减数第二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 段和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 和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 和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①BC段——。

②DE(de)段——分离后平均分配到中。

③ff′段——分裂,分开。

④H(h)点——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柱形图(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1)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但DNA数相同。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等,且二者都与正常体细胞相等。

(3)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为,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可为。

例1(2018·湖北孝感七校联考)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例2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方式不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成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后期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比较:①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①与③比较:①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后期―――――→每一极中有无同源染色体⎩⎨⎧有:有丝分裂无――――→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是:减Ⅰ否:减Ⅱ例3 如图是同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 .③所示分裂过程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 .有8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①②③例4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有( ) A .0处 B .1处 C .2处 D .4处【巩固提升】1.(2018·江苏南通启东中学期末)如图表示人类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在甲、乙、丙、丁四个连续分裂时期的统计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四分体时期同源染 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和减I后期非同
作 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2.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
的细胞核相融合。
教学反馈
1、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 )C
A、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2、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B)
课后习题
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请根据图回答:
A
A、B、C细胞分别属于何种细胞增殖类型及时期?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B(有丝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请你想一想这是什么细胞?
图1 图2
图 1 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前期细胞; 图 2 是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把生物学家的注意力引向细胞,有力地推动了对细胞的研究。19 世纪,下半叶是细胞研究的繁荣时期,相继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器和细胞活动 的现象。W.Flemming改进了固定和染色技术,首先精确地描述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并把细胞分裂命名为有丝分裂。E.A.Strasburger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有丝 分裂期分为前期 、中期、晚期、末期。1855年 Rubl首次提出一个物种中两代细 胞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定律。1890年,Waldeyer认为,有丝分裂的基本变化是形成 核丝-------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一分为二。19世纪80年代末,T.Boveri报导说, 动物体配子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久E.A.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也 发现了这种现象。1905年,J.R.Farmer和J.E.Moore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 细胞通过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这样就既明确了核在 两代个体间保持了连续性,也明确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少一半,通过受 精在下一代又恢复原来数目的现象。
DNA
4N 2N
0
a
b
c
1. DNA分子复制发生在__0_--_-_a__段,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__a_-_--_b____段,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在__a__--_-_b___段。
2. 染色体减半发生在__a__--_-_b__段,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__b__--_-_c__段。
受精作用
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 意义: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
1、小组分析两对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情况;
2、用不同颜色的毛线制作成 同源染色体;
3、把讨论结果制作成模型 .精子的形成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均等分裂 形成四个精子
裂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不均等
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
受 精
体数目的恒定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 卵 细 胞
仅有一个精子能和卵 细胞结合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它们的遗传物质 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几种类 型的精子?
一个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子细胞经一次减数 分裂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3对?4对?23对呢?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变化
精品jing
染 色 体 数
4N 2N
0
a
b
cd
e
讨论:
1.如上图 0----a为精原细胞,你能说出a----b 、b-----d、d------e各 是什么细胞吗?
2. b点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c----d 染色体又加倍的原因是 什么?
下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曲线图 据图回答问题: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D、染色体被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2.受精作用
受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精子与卵泡细胞相互作用、精子与透明带相互 作用和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
精子与卵泡细胞相互作用 女性排卵时所释放的卵冠丘复合体和卵泡液, 通过输卵管伞端进入壶腹部。先行泳动到输卵管腹部的获能精子与卵冠丘合体发 生接触,同时受到卵泡液和卵泡细胞间质的诱导产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内所含 有的水解酶。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卵泡细胞的细胞间质被溶解,使卵泡细胞层和 放射冠解体,暴露出透明带,后继精子开始与透明带发生相互作用。
4、填空题: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 )24,染色单体数是( )4,8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48)。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数是( 2)4,染色单体数是
( 48)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2)4,减数第二次分
裂末期染色体数是( 12)
教学参考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现历程
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许多生物学家对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1875年,O.Hertwing在观察海胆卵的受精作用时,发现精核和核的融合, 从而开创了实验细胞学这一领域。
1883年E.von Beneden不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到染色体的两个子染色体 各往一极,以保持子细胞中染色体物质的相等,而且观察到蛔虫配子的染色体数 目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从卵细胞和精子获 得相同数目的染色体,结果,生物在代代相传中保持比较恒定的染色体数目。 1884年E.A.Strasburger观察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过程时发现了和Hertwig在动物 细胞中所观察到的同样现象。由于双亲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是由参加受精作用的两 种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来完成的,因此,需要确定细胞的哪一部分与遗传 特性有关。E.A.Strasburger进行了各种植物的正反交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因为卵细胞和精子在大小上和所含细胞质的数量是不相同的,所以他认为细胞 质与物种间在遗传上的差异无关,核及其中的染色体则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魏斯 曼假设在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里遗传单位的数目,在卵细胞和精子或花粉,也 就是在生殖细胞的形成中是减半的。然后遗传单位原有的数目得以在受精过程中 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核的结合而恢复,于是产生了新的个体,这个个体的遗 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